岳飛後裔考世代定居江州

岳飛後裔考世代定居江州發布時間:2014-03-0709:33 鳳凰網歷史

淳熙六年(公元1179),《鄂國金佗續編》卷14《賜謚謝表》,岳霖官銜為「奉議郎、守尚書駕部員外郎」,時為當年「二月」。岳飛子孫的年齡相差很大,長孫岳甫比幼子岳靄大一歲,岳霖五十四歲時方生岳珂,而岳珂出生時,堂兄岳甫已四十六歲。

按明朝初年的記載,唐門岳氏自稱是岳飛弟岳翱的後代,在宋孝宗乾道年間,自江州移居宜興縣唐門村。《唐門岳氏宗譜》卷首亦載此文,寫作年代改為洪武十五年,重要的文字亦有所篡改,「第宅相甲乙者數家」成了「數百家」,刪去了「且聞竹山蔣先生言」一句,改為「蓋自宋乾道間,岳鄂王三子霖同經略使之孫自九江來居」。另據《唐門岳氏宗譜》卷首所載洪武二十一年(公元1388)陳濟撰《岳氏族譜序》說:

「岳氏之先,其出未詳,或曰四岳之後,望出山陽。宋仁宗時,有名成者,實家相之湯陰。成生立,立生和,和生飛、翱。飛為紹興功臣,以忠死,翱官江、淮路分經略使。飛三子霖以家難,去相,徙宜興。宜興之民,念飛之功,相率為買田宅以居之。經略之孫曰璇,曰璣者,亦往依焉。自是宜興岳氏始盛。忠武之支稱宗子也,居於前宅;經略之支稱別子也,居於後宅。岳氏一時人物之盛,至五百餘人,乞(迄)於今,歷歷如昨。宗泰,忠武九世孫,念遷徙以來,譜牒失理,乃周詢博訪,搜補遺逸,質正於同宗長老,屬余衍為圖,大略取法歐陽,仿其上下旁行,而以宗子為主,自魏國至霖,為五世,兄弟各以屬附,而霖復為次五世之祖,淵淵無窮,為可繼也。」

與謝應芳的記事相比,《唐門岳氏宗譜》又增加了岳霖作為唐門岳氏的始祖。據此書卷6《祖跡紀實》說:

「後王弟三子霖還嶺表,由九江來宜興,父老念剿賊郭吉等恩,遂相率迎之,買田宅以居焉。今縣治之東北四十里唐門村是也。霖卒,孝宗敕有司隆以葬儀。子三:琮、琛、珂。琮後改名旌,字廷恩,襲祖蔭,封尚書,重賞金帛,居唐門。歲取租五百石,往浙江棲霞嶺,葺治祖壠。更於唐門作梳妝台、著衣亭、望湖樓,以為棲息登玩,常豐等倉庫積聚銀、谷,依仁齋招致賓客,遊藝齋施習禮樂,志道、據德等齋延學行宏博之士,訓宗族及鄉黨俊秀子弟,樂賢東、西書院款接賢士大夫,近宅義壯(庄)一十八所,建康、姑蘇、太倉、紹與(興)等庄不能盡記。淳間,廷恩子曰益,建顯祖庵於霖墓之側,撥田一頃八十畝、地二十畝,延僧汝弼,歲供時祀。大德間,益之孫曰國楨,時稱四上舍,捐貲造橋一藏。國楨弟國武,即立武,嘗通譜九江,又往棲霞葺修武穆墓。」

如前所述,當宋孝宗為岳飛平反時,岳霖之子以岳琛為長,至於岳琛之上是否有夭亡者,不得而知。但此處又出現一個比岳琛年長的岳琮,「襲祖蔭,封尚書」,當然是作偽無疑。就地名而論,宋時根本還沒有太倉,直到明弘治時方設太倉州,也同樣暴露出偽造的破綻。此外《唐門岳氏宗譜》卷6所載自岳雷以下四兄弟的妻分別為趙氏、鈕氏、周氏和李氏,與《岳廟志略》全異,而岳珂之妻亦是鈕氏,系誤。至於岳飛弟岳翱,《唐門岳氏宗譜》卷2有《經略使翱公傳》,今照錄於下:

「公諱翱,字鵬翔,鄂國忠武王胞弟也。少與兄同肄業,每相勉以忠孝大節。迨忠武王起家列校,王事靡寧,公奉母魏國夫人從軍,至河北,阻於盜,不克適王所,乃為人佣,母子相哺,色養兼至。而王亦屢遣使訪求,始得迎至軍中。王毋(每)出剿敵,公獨留養。王被誣,舉家竄徙,時檜熾方焰(焰方熾),公百計隱匿,溷跡民間。厥後王冤白,朝廷特賜洗雪,錄用王子孫,而公年已逾強仕矣。或有言公才勇,稍次兄,可任用。朝廷官之,積勞至江、淮路經略使,未幾,卒。」

按宋代記載岳飛胞弟有岳翻,在紹興二年(公元1132)被楊再興所殺。①岳飛紹興四年上奏告假說:「臣老母姚氏年幾七十,侵染疾病,連月未安。近復腿腳註痛,起止艱難,別無兼侍,以奉湯藥。」②此處強調「別無兼侍」,證明岳翻死後,岳飛根本沒有親弟「兼侍」老母。此外,依南宋官制,也根本沒有設置過戰區十分廣闊的所謂「江、淮路經略使」,更無任用岳飛胞弟的記載。可知此傳的作偽,也同樣是十分明顯的。如前所述,岳飛在世時,湯陰的岳氏宗族不能忍受金朝的統治,紛紛南下投奔,岳飛將他們安置在江州。如果岳翱有此人的話,可能是岳飛的族弟。明人記載說其後裔在宋孝宗時自江州遷徙宜興,大約是唐門岳氏的來歷。據張政先生引用元朝鄭元《遂昌山人雜錄》說:①《三朝北盟會編》卷151,《建炎以來系年要錄》卷53紹興二年閏四月丙申。②《鄂國金佗粹編》卷13《乞侍親疾札子》。14

「義興岳君仲遠家唐門,其上世本田家,至仲遠所生父與其叔皆選宋京學上舍,家貲產非過厚,而能折節下士,賓客至如歸焉。」

這份早於明朝洪武時的記載,只是說唐門岳浚(字仲遠)「其上世本田家」,可見當時還沒有杜撰出所謂經略使岳翱的離奇傳記。鄭元在同書中又說:「余未成童時,從臧湖隱先生讀書,先生,宋京學生也,有屋六、七間,與岳墳相對。時岳墳漸圮,江州岳氏諱士迪者,宋迪功郎,於王為六世孫,與宜興唐門岳氏通譜,合力以起廢,墳與寺復完整。」

類似的記載另見《岳廟志略》卷9方回《岳墳褒忠衍福寺復業記》說:「大德五年辛丑(公元1301),岳氏之長、彭澤令適(音kuo,括)俾其侄、前廣濟尉宗元自九江來,任復業之責。宗人之居宜興者,前武學生立武及其龜山長浚供其貲,遂盡復墓若寺之舊。」

據《唐門岳氏宗譜》卷6,岳適是岳申之孫,但岳士迪和岳宗元又不見岳氏宗譜。此處提及唐門岳氏的兩人,一是岳立武,二是岳浚,據張政先生考訂,他時任龜山書院山長,而《唐門岳氏宗譜》中反而不記載此人。《岳廟志略》卷9鄭元至元六年(公元1340)《重修精忠廟記》也說:「宋亡寺廢,王子孫之在江州者,方與義興岳氏通譜,合其力以起廢,墳與寺復完。」

以上記載證明,即使到元朝,岳飛的嫡系子孫仍居江州,他們與宜興唐門的岳氏「通譜」,則因為大家都是湯陰的岳氏宗族後裔。至於唐門岳氏杜撰自己是岳霖和岳翱之後,大致是元末明初的事。

關於岳飛後裔的科學研究,張政先生《讀〈相台書塾刊正九經三傳沿革例〉》一文,無疑是首先作出了特殊貢獻,鉤沉索隱,考證精當。此外,王瑞來先生《岳珂生平事迹考述》一文也廣泛搜集史料,作了深入論述,但有一些可商榷之處。本文限於筆者的學力,不敢保證沒有史料的缺漏和考訂的失誤,期待行家們的進一步研究和補正。

然而《光緒丹陽縣誌》卷24《流寓》和偽托劉光祖的《武德大夫貢文憲公傳》卻記載,有貢祖文者,「匿其幼子霖於署中」,使岳霖免於南遷。又《光緒黃梅縣誌》卷31《僑寓》說岳震和岳靄潛匿於江州對岸的黃梅縣,一度易姓鄂氏。此類記載大抵出自後人愛護忠良之裔的好心,卻根本不足憑信。京劇《櫃中緣》則是此類故事的濫觴。

岳飛「家屬盡徙嶺表」,這是當時眾所周知的事。②《夷堅丙志》卷15《岳侍郎換骨》雖有迷信的成份,還是記錄了岳飛子孫流放的真實情況:「紹興十一年歲除之夕,岳少保以非命亡。其子商卿(霖)並弟震同妻女皆羈管惠州,郡拘置兵馬都監廳之後僧寺牆角土室內。兄弟對榻,僅足容身,飲食出入,唯都監是聽。」在物質和精神兩方面的壓抑和摧殘下,岳雷在流放地飲恨而終。③他在岳飛生命的最後一息,也被投入獄中,理由是「照證得岳雷別無干涉罪犯,緣為岳飛故節飲食成病,依律合召家人入侍,已就令岳雷入侍看覷」。④他曾陪伴父親度過了人生最悲慘的時日,卻已無法等到昭雪的一天。後來岳霖、岳震、岳靄三子和長孫岳甫上謝表說:「形骸溝壑,痛固無窮,妻子蠻夷,鬼亦不食,興言及此,流涕漣如。」⑤表達了他們被流放的痛苦生活和極端悲憤之情。

在宋高宗對岳飛家屬解除拘禁的翌年,即紹興三十二年(公元1162),宋孝宗登基後,立即宣布對岳飛平反。潭州申報宋廷,「據故樞密岳飛男雲妻鞏氏狀:『伏睹七月十三日同奉聖旨指揮,故岳飛與追復元官,以禮改葬,訪求其後,特與錄用。氏故夫雲見有男二人,甫二十五歲,申二十二歲,女大娘二十四歲,故夫弟雷見有男四人,經二十一歲,緯二十歲,綱十四歲,紀十二歲,女二娘二十三歲,女三娘十七歲,見在潭州同居,並系阿翁樞密親孫。』」另據本州兵馬司報告:「尋行勘會得故樞密岳飛男妻鞏氏本家於今年四月初三日到潭州,見在北里廂,故夫弟雷一房同居。」⑥可知自從宋高宗解除拘禁後,岳飛前妻劉氏所生的兩房子孫,由鞏氏率領,遷移潭州,即今長沙,在城內北里廂居住。上引公文介紹了兩房子女共九人,卻未提及岳雷妻溫氏,⑦鞏氏復外命婦恭人的名號,⑧

①《建炎以來系年要錄》卷193紹興三十一年十月丁卯。②《鄂國金佗續編》卷30杜莘老《乞昭雪奏札》。③《鄂國金佗續編》卷13《先伯雷復忠訓郎門祗候告》。④《建炎以來朝野雜記》乙集12《岳少保誣證斷案》。⑤《鄂國金佗續編》卷14《賜謚謝表》。⑥《鄂國金佗續編》卷13《先兄甫等復官省札》。⑦岳雷妻姓氏據《岳廟志略》卷1《繼忠祠》。⑧《鄂國金佗續編》卷13《先伯母鞏氏復恭人告》。

3估計溫氏也已不在人世。《鄂國金佗粹編》卷9《遺事》說岳飛部屬「其有死事者」,「育其孤,或以子婚其女」,可知鞏氏或溫氏之父為「死事者」。

在平反的當年,李娃應為六十二歲,岳霖應為三十三歲,岳震應為二十八歲,岳靄應為二十四歲。宋廷下令將岳霖復右承事郎,岳震和岳靄補保義郎,①「岳雲男甫、申,岳雷男經、緯、綱、紀並特與補承信郎」,「故岳雲女大娘,岳雷女二娘、三娘候出嫁日,夫各與補進武校尉」,「岳飛孫琛並女安娘夫(高祚)並特與補承信郎」。②岳琛是岳霖的長子。自岳琛以下,岳霖、岳震和岳靄(後宋孝宗改名岳霆)的兒子未有蔭補記錄,可能是因為年齡尚幼,岳震和岳靄甚至有可能未曾婚娶。從前引記錄看,岳雲和岳雷的兩個女兒,已經超過宋時正常的婚齡,卻因長期拘管,而未能「出嫁」。

岳飛的女兒名叫安娘,其丈夫是高祚。《癸辛雜識》續集下《銀瓶娘子簽》載:「太學忠文廟,相傳為岳武穆王,並祠所謂銀瓶娘子者,其簽文與天竺一同。」臨安的太學確是岳飛故宅,③然而此段宋人記載並未說明銀瓶娘子的身份。後世相傳銀瓶娘子為岳飛的幼女,《宋岳鄂王年譜》卷5引《金佗家譜》:「女欲叩閽,訟王冤,為邏卒所攔,遂抱銀瓶墜井死。」但若確有此事,《鄂國金佗粹編》不可能全無記載。

以上岳霖的右承事郎是正九品文官,「右」字表明他非科舉的蔭補出身,這是在岳飛生前已經蔭補為文官,其他正九品保義郎、從九品承信郎和無品進武校尉全是武官。宋朝講究崇文抑武,文武地位差別森嚴,但武官大多不是軍官。岳飛作為武臣,其子孫的蔭補,雖屬昭雪後的特恩,仍按制度和慣例辦事,不補文官。

三、岳霖和岳震、岳霆的相關記載

《鄂國金佗粹編》卷9《諸子遺事》載岳霖等三人的最後官銜:「霖,故任朝請大夫、敷文閣待制致仕,贈太中大夫(一作中大夫),自有傳。震,故任朝奉大夫,提舉江南東路常平茶鹽公事。霆,故名靄,孝宗皇帝改賜今名,任修武郎,門祗候。」岳霖的官位最高,官居從六品朝請大夫,贈從四品太中大夫,故官史中有資格立傳,但今已佚亡。岳震後來改任文官,官居從六品朝奉大夫,其實職差遣至路一級監司。唯有岳靄仍是武官,為①《鄂國金佗續編》卷13《先祖妣李氏及先伯等復官封旨揮》,《先考霖復右承事郎告》。②《鄂國金佗續編》卷13《先兄甫等復官省札》,《先兄琛等補官告》。③《建炎以來系年要錄》卷148紹興十三年正月癸卯,《宋會要》崇儒1之32,方域2之17。

4正八品修武郎,他帶門祗候的職,表明他可能擔任與軍事相關的差遣。岳飛子孫作為將種,卻大都棄武習文,這不僅有官場中重文官的風尚,更應鑒於宋朝猜忌武將的積習,特別是岳飛和岳雲被害的慘痛教訓,使他們不願再繼承將門遺風。

《岳廟志略》卷1《繼忠祠》載,他們三人的妻子分別是陳氏、劉氏和蕭氏。據《史》卷2《泉江三地名》說:「餘外家居泉之石龜。」可知陳氏是泉州人。陳氏有很高的文化修養,《寶真齋法書贊》卷28《大寧夫人二書》載她對岳珂「遺訓二篇」,談論不少佛理,其中說,「珂子暇日謂予佞佛,予曰:非也,非佞其福也,愛其說也」。「予好飯僧,作像法,至老不厭,然未始自為,皆以為親耳」。岳珂說:「先夫人平日結字端勁,作文簡麗,讀書淹貫,獨以苦自秘晦,不肯使人知,故皆不傳。」看來她還是沿襲中國古代的婦道,認為女子無須以文采炫耀世人。

岳霖雖非科舉出身,看來在患難之中,仍刻意學習文化,《寶真齋法書贊》卷28《銀青制札帖》說:「先君受筆法於家庭,多用蘇體,尤精小楷。」關於岳霖仕歷的記載主要集中於後期,大約因為自隆興、乾道到淳熙初,岳霖官位尚低,故未見著錄。今將相關史料摘錄於下:

淳熙三年(公元1176),出任欽州知州。

淳熙四年(公元1177),據《輿地紀勝》卷119《欽州》載:「淳熙四年,太守岳霖以交使入貢,常為譯者所導,妄肆無禮。是歲交使到驛,拆毀驛舍。公封劍示其都監,若不葺而行,當以兵法相待,交人股慄,繕而後行。」《嘉靖欽州志》卷8也轉載此事,只是繫於淳熙三年。當年張《南軒先生文集》卷9《欽州學記》說:「安陽岳侯霖為欽州之明年,政通人和,乃經理其州之學,悉易故之庳陋,廟堂、齋廡次第一新。」

淳熙五年(公元1178),《嘉靖欽州志拾遺》載岳霖《過靈山述懷》七律一首:

「折腰為米本憂貧,流落天南瘴海濱。千里江山空恨別,十年萍梗可傷神。撫膺但覺丹心壯,覽鏡那堪白髮新。歸去恩深知感激,只慚無德愧斯民。」

這應是他離開欽州前之作,一腔愛國憂民之心,躍然紙上,體現了其父的遺風餘烈。《鄂國金佗粹編》卷9《昭雪廟謚》:「淳熙五年五月五日,臣霖以知欽州召見,賜對便殿,上宣諭曰:『卿家紀律、用兵之法,張、韓遠不及。卿家冤枉,朕悉知之,天下共知其冤。』臣霖對曰:『仰蒙聖察,撫念故家,臣不勝感激。』」這是岳霖召還後的面對。

淳熙六年(公元1179),《鄂國金佗續編》卷14《賜謚謝表》,岳霖官銜為「奉議郎、守尚書駕部員外郎」,時為當年「二月」。

淳熙九年(公元1182),朱熹時為浙東提舉常平,按劾知台州唐仲友,索連到「弟子行首」嚴蕊。①關於嚴蕊的事,宋人筆記多有記載,或稱她是「官妓」,或稱是①《朱文公文集》卷19《按唐仲友第四狀》。

5「營妓」。「行首」是指妓女中出眾者,宋時商業同業組織稱行,妓院看來也是一行,官府指定各行的主持人為行頭,也稱行首或行老,這就是嚴蕊稱「行首」的來歷。「岳商卿霖提點刑獄,因疏決至台,蕊陳狀乞自便」。岳霖命她作詞,她口佔一闋《卜運算元》,岳霖「笑而釋之」。①

淳熙十年(公元1183),《寶真齋法書贊》卷13《薛道祖秘閣詩帖》說:「先君以淳熙癸卯將漕鄂渚。」《鄂國金佗粹編》卷9卷末載岳霖對岳珂說:「昔將漕湖北,武昌之軍士、百姓設香案,具酒牢,哭而迎。」以表示大家對故帥岳飛的悼念之情。《周益國文忠公集·書稿》卷11有《潼川岳漕》當年一信,信中說:「諭及靖州曲折,不勝感悚,屯田事想便施行。今襄陽力主此議,兩司若競勸,庶幾有成乎。」則標題「潼川」有誤,其實還是討論荊湖北路的公務。

淳熙十一年(公元1184),《周益國文忠公集·書稿》卷11有給「潼川岳漕」兩信,信中有「蜀去朝廷遠,上所深念」等語,說明岳霖當年已移漕東川。

淳熙十二年(公元1185),《宋會要》職官72之41載:「岳霖特降一官,時霖任潼川漕,以體究漢州雍有容在任不法事稽緩,而有是命。」《宋史全文續資治通鑒》卷27記載相同。

淳熙十三年(公元1186),《宋史全文資治通鑒》卷27淳熙十三年二月庚戌,「詔潼川運判岳霖職事修舉,除直徽猷閣,再任。」《寶真齋法書贊》卷16《劉忠肅候謁帖》說:「先君將指潼川,淳熙丙午歲四月,得於蜀士張箋家。」同書卷10《宋景文言志帖》說:「淳熙丙午五月,先君漕東川。」

淳熙十五年(公元1188),《寶真齋法書贊》卷13《薛道祖馬伏波事詩》載:「先君在湘南,得此帖於成都使者折知常,時登湘山觀閱帖,予方六齡,先君執卷嘆,且顧曰:『小子識之。』蓋淳熙戊申之六月。」《鄂國金佗粹編》卷9卷末載,岳霖「在潭州時,今國子博士臣顧杞②等嘗為臣霖搜剔遺載,訂考舊聞,葺為成書」。

淳熙十六年(公元1189),陳傅良給宋光宗上奏談及「近者贈岳霖煥章閣待制」,「對揚壽皇善繼之美」。③據《宋史》卷35《孝宗紀》和卷162《職官志》,淳熙十五年十一月,「建煥章閣,藏高宗御集」,「置學士等官」。淳熙十六年二月,上宋孝宗①《夷堅支庚》卷10《吳淑姬嚴蕊》,《吹劍三錄》,《齊東野語》卷20《台妓嚴蕊》。②顧杞,據《宋會要》選舉21之9,他於嘉泰元年任主管吏部架閣文字。《後村先生大全集》卷156《墓志銘·雪觀居士》:「顧夫人名靜華,自號雪觀居士,故國子博士杞、孺人林氏之女,山中趙君庚夫,字仲白之妻,前國子監簿時願,字志仁之母。」③《止齋先生文集》卷24《奏乞褒錄傅察宗澤婁寅亮子孫札子》。

6尊號為「至尊聖皇聖帝」。宋廷特贈岳霖煥章閣待制的貼職,當在宋孝宗稱壽皇之後。

《宋會要》食貨52之18十一月十九日載有「提領封樁庫岳霖」關於會子和度牒的上奏。

《宋會要》禮49之48十二月六日載有「左司郎中嶽霖」。

紹熙元年(公元1190),《寶真齋法書贊》卷10《韓忠獻北道京邑帖》:「紹熙庚戌,先君實為左司郎。」同書卷21《葛文康書簡帖》說:「紹熙庚戌歲,公之孫丞相在東府,先君為都曹,暇日燕見,語及紹興講信事。」同書卷27《趙忠定濠梁帖》說:「予八歲,侍先君西歸,過當塗。」則可知岳霖於當年離開臨安,「西歸」者,當是回江州。

紹熙二年(公元1191),《宋會要》食貨68之91五月二十一日,「四川制置司言」,「並岳霖糴到米」,「並令〔逐〕州充賑濟支用」。

《鄂國金佗粹編》卷9卷末說,岳霖「帥廣州日,道出章貢,見父老帥其子弟來迎,皆涕曰:『不圖今日復見相公之子。』」

紹熙三年(公元1192),據《寶真齋法書贊》卷28《銀青清白頌語》:「紹熙壬子十月,先君子帥廣,微若不適,猶治事如平時。壬子平旦起,書數語於紙,口占遺奏,略不及家事,遂深衣幅巾而啟手足。珂時始十齡,侍大寧自五嶺歸。」岳霖的遺書只有十六字:

「平生列缺,到死分明。前程一路,月白風清。」

《桯史》卷3《趙希光節概》記載岳霖的死年相同。岳珂在《鄂國金佗粹編》卷9卷末說,岳霖「將死,執臣之手曰:『先公之忠未顯,冤未白,事實之在人耳目者,日就湮沒。幼罹大禍,漂泊縲囚。及仕,而考於聞見,訪於遺卒,掇拾參合,必求其當。故姑俟搜摭,而未及上。苟能卒父志,死可以瞑目矣!』」這當然是岳霖最重要的遺囑。他卒年六十三歲。宋廷最初允許他致仕,從煥章閣待制升敷文閣待制,正好是加一官,死後又追贈四官,其制詞說,「秉心端亮,遇事詳明。少歷艱勤,養成畏謹之性;晚更事任,率有循良之稱」。「忍聞垂絕之言,寧愛不貲之寵」,①反映了他的個性和遺奏之感人。參對前引記載,岳霖死時官為朝請大夫,升四官應為中奉大夫,而中大夫或太中大夫則又另加一官或兩官。

岳霖的子嗣可信者應是前述的岳琛,至少在宋廷平反時,年齡最長。另有一女嫁宰相陳俊卿之孫陳址,朱熹撰壙志稱他「娶兵部侍郎岳公霖之女」。②估計岳霖任兵部侍郎可能①《攻愧集》卷34《知廣州岳霖敷文待制致仕》,《岳霖贈四官》。②《朱文公文集》卷94《陳君廉夫壙志》。

7是生前最後第二個差遣。除岳琛和岳珂外,後世岳氏宗譜中記載的岳霖子嗣尚有岳琮、岳璞和岳,但各書所載兄弟排行與人數有異,難於稽考。①岳琮的情況後面另有論析。

與岳霖相比,岳震和岳靄的史料更是少得可憐。淳熙六年二月,兩人在賜謚謝表中的官銜分別是文官修職郎、前廣南東路提舉常平司幹辦公事和武官忠翊郎、監潭州南嶽廟。②《嘉靖安溪縣誌》卷3載岳震為泉州安溪縣令或知縣,但無具體時間,參對前後任官,大約在淳熙時。慶元三年(公元1197),周南拜會時年六十三歲的「前籍田令岳侯震」,詢問當年趙士營救岳飛的事。③在宋廷嘉泰四年(公元1204)追封岳飛為鄂王時,估計岳震、岳靄等都已去世,所以岳家是由岳珂出面上謝表的。

淳熙十六年,岳甫赴宋廷出任吏部尚書左選郎中,參對前引岳珂說「先兄尚書吏部郎甫」,他的最後任官即是此差遣。《誠齋集》卷20《謝岳大用提舉郎中寄茶果藥物三首》,應作於岳甫到南宋行朝供職後。

紹熙元年,《寶真齋法書贊》卷10《韓忠獻北道京邑二帖》:「先兄吏部甫自四明假守還朝,時紹熙庚戌,先君實為左司郎,家庭聚燕,互出名帖。」岳甫當年五十三歲。

到宋寧宗嘉泰四年(公元1204),《鄂國金佗粹編》卷28岳珂《申都司狀》說:「照得岳雲系珂先伯,其告命自系先伯直下長男朝請郎、尚書吏部郎中甫收掌。先兄甫已行身故,見系先伯直下長孫迪功郎、新筠州新昌縣主簿岳覲,迪功郎、新處州慶元縣

11尉岳覿收掌。」此處交待了岳甫的最後文階是正七品朝請郎,他有岳覲和岳覿兩個兒子。關於岳覿,李曾伯《可齋續稿》前卷5《京西提舉司平糴倉記》作於「紹定三年(公元1230)九月十有一日」,其中說「我岳公共二使事,實叄統府」,「公名覿,字明可,岳忠武之曾孫,今為朝奉大夫」。可知岳覿當時為從六品文官,任京西南路提舉常平、大約另兼轉運和安撫。

按前述《嘉靖龍溪縣誌》轉引宋《淳志》的記載,岳震子岳雲「任汀州連城尉而卒。子,以尚書(岳珂)澤」,在宋理宗淳時「為蘄州察推」。察推是觀察推官的簡稱,然而據《宋史》卷88《地理志》,蘄州是防禦州,則本州推官應稱防禦推官,姑以存疑。《唐門岳氏宗譜》卷6記載了岳震第三子是岳雲,其長子叫岳雲。

另外一個見於宋人記載的是岳雲。《鶴山先生大全文集》卷89吳獵行狀記述開禧吳曦之變前,吳獵在鄂州「馳遣岳雲、董道隆招商分糴」。吳曦之變後,吳獵任四川宣諭使,辟「岳雲準備差使」,一同入川。岳飛後妻李娃生岳霖等三子,按前引宋時的記載,岳霖和岳震之子的名字都是「玉」字旁。據《唐門岳氏宗譜》卷6和《岳飛廟志》第八章所引「遷居儀封縣世系圖」,岳云為岳霆長子,其長孫名岳通。

《岳廟志略》卷9載有宋末咸淳四年(公元1268)岳通所撰《重建褒忠衍福寺記》,其中說,「紹興、嘉定間,伯祖制帥、吏部,叔祖尚書相繼申請功德院」。「叔祖任東餉,捐巨萬貲,命僧永機創寺,永機攫金豐橐,僅成方丈數間。叔祖既歿,族有受從善祖塋金者,俾繼住持。二僧貪酷,伐松,毀屋廬,元創方丈,已無把茅」。「通不肖,既無以顯揚先烈,茲幸竭力,營葺先塋,謀辦祭祀,悉有成式,繼此歸耕五老,可無慮矣」。廬山有五老峰,李白詩「廬山東南五老峰」,「歸耕五老」,說明岳通家族仍居江州。元大德九年(公元1305)方回《岳墳褒忠衍福寺復業記》說:「王之孫吏部公甫、尚書公珂創祠曰忠烈,寺曰褒忠衍福」,「曾孫運干通官於杭十年,增田,築冰窨相之」。嶽嶽通稱岳甫為「伯祖」,稱岳珂為「叔祖」,則其祖父年齡應大於岳珂。運干是轉運司幹辦公事的簡稱,可知岳通在臨安任兩浙轉運司①幹辦公事,長達十年。

岳飛子孫的年齡相差很大,長孫岳甫比幼子岳靄大一歲,岳霖五十四歲時方生岳珂,而岳珂出生時,堂兄岳甫已四十六歲。

關於岳飛子孫,《岳飛廟志》第八章岳氏世系,轉載了一些岳氏宗譜的世系,卻頗有差異。清人錢汝雯編《宋岳鄂王年譜》,其中引用了《金佗宗譜》和宜興《唐門岳氏宗譜》,據說湯陰的《金佗宗譜》已不復存在,筆者未能見到。但包括《金佗宗譜》在內的岳氏宗①宋代兩浙轉運司有時分為浙東和浙西,據《咸淳臨安志》卷49,卷50,南宋晚期應為兩浙轉運司,治所臨安。

12譜顯然都有訛謬成份,不足盡信。《唐門岳氏宗譜》記錄頗詳,但正如錢汝雯早就指出,此書「訛謬甚多」。因此,要為岳氏考證一個準確的世系,是不可能的。此處只能就宋人記載中涉及的岳氏後裔,略作考訂。至於宋人記載另有一些有關岳飛子孫的記載,如文天祥《文山先生全集》卷6《回岳縣尉》書中,盛讚岳飛,「天報勛勞,克昌厥後」,「縣尉生北平龍虎家,而又偉然植立,誰不知敬」,卻不知岳縣尉的名字。類似記載,對考訂岳飛後裔沒有功效,在此不必逐一贅引。

五、關於宜興唐門岳氏

張政先生在《讀〈相台書塾刊正九經三傳沿革例〉》一文中,廣泛援引了宋以後《遂昌山人雜錄》、《輟耕錄》、《岳廟志略》、元郭天錫手書日記真跡、《桐江續集》、《僑吳集》、《毗陵人品記》等書,證明宋亡後江州岳氏「漸以衰微,又去杭州遙遠,不能守護墳廟,時宜興岳氏方豪富,折節下士,其聲氣又廣」,兩家遂「通譜」。宜興岳氏居唐門村,或稱唐門岳氏,是岳飛「宗人」,其實並非江州嫡系,唐門岳氏「有岳浚字仲遠者,即刊九經三傳者也」。據人們已曾引用的謝應芳《龜巢稿》卷18明洪武十九年(公元1386)的《跋岳氏族譜》說:

「岳氏為常之望族,舊矣。予早歲過唐門,見其第宅相甲乙者數家。且聞竹山蔣先生言,宋乾〔道〕間,岳王弟經略使之孫自九江來居,由宋而元,子姓蕃衍,文物之盛,拔萃同里。比以陵谷變遷,奕葉憔悴,東之懼譜牒散失,嗣而緝之。」

推薦閱讀:

有多少華人長期移民定居加拿大?
移民加拿大,究竟定居哪裡好?
廣東省2015年赴港澳定居分數線已確定
雙方父母都反對的情況下,怎麼樣才能結婚?
生活在希臘,你要知道的風土人情

TAG:岳飛 | 定居 | 江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