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次單身潮」來臨?人們不是不結婚,只是沒那麼急著要結婚
人們不是不結婚,只是沒那麼急著要結婚而已。
▲ 父母為子女徵婚
文/張豐
歷史上,我國曾出現過幾次單身潮。如今,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和女.性.地位及自主意識的提高,主動選擇單身的女.性.增多,因此,有報告稱,我國的「第四次單身潮」來臨。
不斷升高的房價,讓愛情和婚姻都變得更加昂貴。據統計,2016年深圳單身女.性.要求男.性.收入15920元,北京14900元,上海12065元,廣州8975元。女人看起來越來越愛錢了,但如果你考慮到租房成本,考慮到女.性.對「成立一個家」的渴望,考慮到女人更渴望買房,你就不會怪罪這些女人太俗氣。女.性.對男.性.收入的要求,大體上和城市的房價呈正相關。
人們擔心「第四次單身潮」的出現,是有數據支撐的。2014年,我國在20到59歲的單身人口為1.7億人,其中男.性.佔59.6%的比率,單身男.性.為1.04億人,女.性.佔40.4%,有0.7億人,男.性.比女.性.多了將近3500萬人。這組數據也解釋了為何人們要去調查女.性.對男.性.收入的要求,在婚戀市場上,男多女少,女.性.確實掌握了主動權。
但是,這種太過宏觀的數據,也具有欺騙.性.。就人們的普遍感受來說,在大城市,男人們反倒沒有那麼著急。輿論討論剩女的次數,要遠比討論剩男多。
人們對婚姻的觀念正在發生變化,很多人開始接受一輩子都不結婚的生活方式。一個男人,在28歲的黃金適婚年齡,要掙到1萬5的月薪,在京滬深也不那麼容易,但是無所謂,他可以慢慢等待。到了50歲,他攢夠了錢,也會贏得30歲女子的芳心。
相比之下,社會輿論對女.性.更為苛刻,女.性.需要在短短的幾年內把自己嫁出去,主動權真是稍縱即逝。放到30年前,大多數青年在20歲左右就結婚了,那其實是家庭與家庭之間的聯姻。
如今,大城市的男女必須依賴自己,這種獨立.性.,很有可能讓愛情和婚姻的質量更高。30多歲的未婚女青年,仍然在苛刻地尋找愛情,她們足夠理.性.,在經濟上也足夠自立,生活質量比那種20歲出頭就抱著小孩的女子高多了。
我們應該以更廣闊的視角來看待婚配。50歲的男.性.和25歲的女.性.,50歲的女.性.和25歲的男.性.,都可能是美好的婚姻。以這樣的視野來看,所謂「第四次單身潮」就可能是偽命題。
人們不是不結婚,只是沒那麼急著要結婚而已。那些30多歲還單身的人,愛情的體驗和收穫,可能遠遠多於25歲就結婚的人。房價變得昂貴,但是酒店卻很便宜,這個社會愛情的總量卻並沒有減少。
如今的「單身」,並不意味著某種讓人憐惜的狀態。單身的人,可能是離異,也可能是為了買房暫時離婚,但是又因為限購而無法復婚。我聽說一個感人的故事,一對夫妻在北京為了買房而辦了假離婚,但是買了房後,卻不是很想復婚了。他們想起以前經常爭吵的生活,發現現在一人住一套房,見面就像約會,突然發現了彼此的好,甚至愛情也死灰復燃了。他們為這種感覺而欣喜,稱之為幸福。
婚姻不再是什麼「殿堂」,而是人們獲得幸福的一種手段。據說有一位中介小夥子為了幫客戶買房,已經與好幾位客戶結過婚,包括一位60歲的阿姨。和單身相比,婚姻本身也越來越成為一種可疑的狀態了。
□張豐(媒體人)
版權聲明:未經授權,謝絕公號轉載 編輯:新吾
推薦:
新京報社論 | 創業者永遠都有最適合生長的春天
《人民的名義》熱播,也是因為現實題材劇太少了
「被槍斃毒販」「復活」,可不能當笑話看 | 新京報快評
瑪莎拉蒂、京城房產、名人書畫,「原太鋼高層」如此奢華嫁孫女,想不被關注都難
中國公民在巴黎被警察打死,真相如何? | 新京報快評
特別提示:留言如入選新京報A03版「微言大義」,請在後台回復您的「真實姓名+銀行.卡號」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