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魯迅的反封建思想
淺談魯迅的反封建思想
摘要:二十世紀的中國作家中,沒有誰能像魯迅那樣帶給後世這樣大的影響,留下這麼多話題。他擁有廣大的讀者,支持者與敵對者一樣多。他是一個難以描述的存在,無法盡述完整,也無法說清道明。他站在時代先鋒的前列,又身處在封建桎梏的大家庭中,他成為中國文學史頁上深深鐫刻的一筆。如果要我盡述魯迅的一生以及評析他的思想或者作品,我想誰也不能做到,所以本文旨在通過分析魯迅所處的時代及所寫的作品(其作品的分析限於五四之後的以農民為主角的範圍內)談談魯迅思想的幾個方面,那就是他的反封建意識、故鄉「情結」、對農民的祝福和國民性問題的關注。
關鍵詞:魯迅 封建 反封建思想 故鄉 祝福 國民性問題
魯迅〔1881年9月25日~1936年10月19日〕,中國文學家、思想家和革命家。原名周樹人,字豫才,浙江紹興人。出身於破落封建家庭。青年時代受進化論、尼采、超人哲學和托爾斯泰博愛思想的影響。
一、概述魯迅的反封建思想
什麼是封建呢?馬克思主義認為社會歷史是以社會物質生產方式來劃分時期的。資本主義以前的社會有原始社會、奴隸社會、封建社會這三種社會形態。資本主義社會的「資產階級賴以形成的生產資料和交換手段,是在封建社會裡造成的」(《共產黨宣言》)。如果真如那位學者所說,只有秦以前的社會才是封建社會,那麼中國周朝末期可曾產生過資產階級嗎?誰也不能否認中國民族資產階級的產生是在秦王朝建立大約兩千年以後的事。
「封建」這個詞,也有兩種不同的含義。一是指的周朝和歐洲中世紀君主把土地分給親信的人這種政治制度;二是指的「地主佔有土地,農民有少量土地或者全無土地」這種封建主義社會形態。五四以來中國青年高聲吶喊的「反封建」,只能是反對:封建主義的土地制度,封建專制的政治制度,舊中國的封建勢力以及殘存在人們頭腦中的封建道德觀念和反動的封建思想。這種「反封建」的思想,在魯迅先生的著作中可以毫不誇張的說到處都有,俯拾皆是的。
魯迅所處的時代,先是清王朝封建統治,然後是民國初年名為資產階級議會民主,實際是軍閥混戰封建割據;再後來就是抗戰前那種「未敢翻身已碰頭」的封建、官僚買辦統治的黑暗的年代。在這三十多年封建勢力猖獗、反動封建思想橫行的時代,魯迅高舉民主和反封建旗幟,對封建發起了鬥爭。
農民文學是魯迅注意的中心,關於農民問題的作品在魯迅的小說中佔據著特殊顯著的地位。農民問題是中國革命的基本問題,直至現在農民問題還是國家工作中的重點。由此可見魯訊的高瞻遠矚。五四以後中國新文學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就其整個傾向來說是徹底的不妥協的反對帝國主義和反對封建主義的,
當時反封建的文人作家也是不少的,但是我們對魯迅更加佩服。因為他是近代中國第一個最深刻最徹底的革命民主主義和現實主義的作家,他和他以前以及他同時代的作家不同的地方首先就在於他的民主主義和現實主義的思想是深深的植根在中國廣大的被壓迫人民的土壤上面的,他的反封建的力量是從廣大的被壓迫的人民那裡取得的,他是真正從「下面」、從被壓迫人民的角度來提出反封建的問題的,這就是為什麼,魯迅的民主主義和現實主義的思想帶著更深刻和更徹底的性質。這種性質決定了當時魯迅的作品,這在後面會有所分析。
二、故鄉——本該是親切的回憶卻成為凄涼
故鄉中的閏土節選是我讀的第一部魯迅作品,那是對故鄉的回憶中最美的一幕。小閏土的可愛形象我曾經想像過無數,那是年少不知事的我對魯迅作品的單純的喜愛。這裡有「深藍」的天空,有「金黃」的圓月,有「碧綠」的西瓜,少年閏土有一副「紫色」的圓臉,脖子上帶著「明晃晃」的「銀白色」項圈,海邊有五色貝殼,「紅的綠的」都有,鬼見怕也有,觀音手也有,還有各種顏色的鳥類:稻雞、角雞、鵓鴣、藍背……在這裡,沒有一種色彩不是鮮艷的,明麗的,任何兩種色彩之間的對比都是鮮明的,它們構成的是一幅「神異」的圖畫,一個五彩繽紛的世界。這是多美的一幅畫,是每個不諳世事的孩子心裡最憧憬的,也是魯迅內心深處對故鄉的美好回憶。
魯迅是有故鄉「情結」的,他熱愛生養自己的故鄉,這是一種非常普遍、非常正常的感情。然而中國人珍愛鄉土的感情似乎在世界各民族中是最為強烈的,這恐怕與我們民族從事農業耕作的生存方式、安土重遷的居住方式以及以家庭為本位的血緣倫理模式有密切的關係。「父母在,不遠遊」。中國人固守自己的鄉土,執著地熱愛著自己的故園。然而,封閉的生活方式使得人們難以接觸和了解故鄉以外那個大世界,並使坐井觀天的人們排斥一切來自外鄉的東西。魯迅說:「中國人幾乎都是愛護故鄉,奚落別處的大英雄,這在他其他作品中也有體現。如阿Q就很有這脾氣,他嘲笑城裡人把「長凳」叫成「條凳」,嘲笑城裡人燒大頭魚時加上切細的蔥絲。阿Q覺得自己的故鄉未庄是天底下最好的地方,於是他作為鄉下人獲得了凌駕於城裡人之上的優越感,他獲得了虛幻的「勝利」。
小說中有兩個故鄉,其一是過去,其二是現在的。過去的故鄉以閏土為中心,借了這個年青的農民,寫出小時候所神往的境地:深藍的天空中掛著一輪金黃的圓月,下面是海邊的沙地,都種著一望無際的碧綠的西瓜。現在先從閏土說起。這閏土本名章運水,小說里把土代替了水字,閏運是同音的,也替換了,在國音里閏讀如潤,便有點隔離了,他的父親名叫章福慶,是城東北道墟鄉杜浦村人,那裡是海邊,他種著沙地,卻是一個手藝工人,能制竹器,在周家做「忙月」,意思即是幫忙的,因為他並非長年,只在過年過節以及收租曬穀的時候來做工罷了。他有時來取稻草灰,也帶了運水來過,但是有一年因為值祭,新年神像前的祭器需要人看守,那時便找運水來擔任,新年照例至正月十八為止,所以他那一次的住在城內是相當長久的。魯迅在現實生活中充滿了對農民的同情,他因為看到了太多悲慘的現實而心痛。所以在小說《故鄉》中通過對閏土少年時期和成年後生活和精神的變化的對比描寫,揭示了農民在多子、饑荒、苛稅、兵匪、官紳的折磨和封建觀念的侵蝕下承受的深重災難和人格的傷害。《故鄉》中對閏土窮困境況的描寫是很突出的,但又不是孤立的,而是把閏土的貧困置於廣大農村乃至整個社會凋敝的大背景下。小說開頭第二段對故鄉景色的描寫,就是一幅色彩很濃的、廣闊的農村經濟荒涼圖。「遠近橫著幾個蕭索的荒村」放在深冬陰晦而蒼黃的天底下,放在鳴鳴作響的冷風中,尤使人生凄涼之感,這怎能不使人想像出村裡老百姓窮困的生活。在這樣的背景下,渾身瑟索著,未老先衰,苦得木偶人一般的閏土的出現就是必然的了。閏土是很窮困的,其他的農民怎樣呢?小說中也是有透視的。「母親說著,便向房外看,『這些人又來了,說是買木器,順手也就隨便拿走的,我得去看看。』」由這些人的偷東西,不也透視出他們生活的窘迫窮困嗎?小說於是深刻地揭示了封建等級制度下人與人之間的嚴重隔膜,廣泛而深刻地反映了當時中國農村經濟衰敗,農民極度貧困的嚴重現實,深刻而多方面的揭示導致農民貧困的原因,表達了作者對現實社會的徹底否定和對新生活的殷切希望,召喚人民群眾自己起來救自己,共同為實現新生活而努力奮鬥。
魯迅在《故鄉》這篇小說里紀念他的故鄉,但其實那故鄉沒有什麼可紀念,結果是過去的夢幻為現實的陽光所衝破,只剩下了悲哀。但此外也有希望,希望後輩有他們新的生活,為我們所未經生活過的。原文結末云:「我想:希望是本無所謂有,無所謂無的。這正如地上的路;其實地上本沒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這是很好的格言,也說得很好,沒有尼采式的那麼深刻,但是深遠得多了。
三.祝福——魯迅對農民的祝福
在魯迅的小說中,人民已經無法生活下去了,環境已迫使被壓迫的人民走到絕境,他們不是起來改變現在的生活地位,便只有走向死路。在表現人民的被壓迫的苦痛的時候,他有著非常深刻的觀察,並善於抓住現實生活中的悲劇性的悲劇性的矛盾。他是真正透徹的了解農民的心靈的作家,他是清楚的知道,農民所受的苦痛,不是這些肉體的苦痛可以完全包括的,農民有很多苦痛,遠比直接的肉體的苦痛更可怕,更難忍受的多。
祥林嫂是祝福中的主角,也是深受壓迫下的勞動婦女形象。祥林嫂的一生都是一個悲劇,她希望自己可以以全部誠實的勞動來換取起碼的生活而不可得。她得全部希望就是能夠過正常得起碼的生活,但最後連這個希望也終於全部破滅。如果祥林嫂所希望的生活是她不應該達到或者是她想從一個僥倖的機會達到的,那麼,它的失敗也許會成為喜劇,或者是帶著眼淚的喜劇,但祥林嫂卻完全不是這樣,她是這樣淳樸,這樣善良,這樣安分,在她的生活中幾乎沒有什麼幻想。她在魯四老爺家裡的生活,很繁重,幾乎沒有什麼休息,但她已經很滿足,如果能永遠都這樣生活下去,她也許就無撼的度過了一生。即使是這樣卑微的願望,她也不能達到。其實她是一個值得肯定的社會人物,其個人思想品格具有真善美的合理性。
在過去的中國,在封建主義統治下的中國,往往越是純樸,越是善良,越是安分,越是希望用自己誠實的勞動來換取起碼的生活機會的人,便越是不幸,祥林嫂正是這樣的,她的那種微末的希望和滿足,也很快便不能繼續,也逐步遭受打擊以至全部破滅。
在魯鎮,沒有人真正關心祥林嫂的不幸:而祥林嫂,一個禮教道德的犧牲品,長期的封建壓迫和禁錮,折磨得她像一個木偶,根本沒有能力訴說自己的不幸和痛苦。這些冷酷、麻木、愚鈍的靈魂,感受不到人情的冷漠、世態的炎涼和社會的黑暗,也把握不了自己的命運,他們註定擔當不起故事敘述人的角色。所以,作者只能把敘述的任務交給「我」這樣一個熟悉故鄉卻遠離了魯鎮傳統社會、具有新思想的知識分子,只有魯迅能夠站在更高的視點上,以「智識者」的理性精神來認識和思索祥林嫂悲劇的實質及其社會意義。不僅如此,「我」站在這個遠距離的視點上,還以悲憫的眼光注視著作品裡的所有人物和發生的所有事件,把魯鎮社會這個祥林嫂悲劇的罪魁禍首毫無保留地呈現出來:祥林嫂的不幸在魯鎮引不起真正的理解與同情,這種表面上的麻木、混飩,顯示了魯鎮人們人性的殘忍。「我」在這裡的作用就是:不但成為魯鎮社會與小說人物活動的攝像機,而且實現了對祥林嫂悲劇命運的遠距離觀照。「我」雖然是一個有新思想的知識分子,面對魯鎮社會的黑暗,卻深感自己無能為力,甚至潛意識裡想逃避現實矛盾,在失望和痛苦之餘希望卸去負疚感,充分顯示了知識分子精神道德上的不足,這種不足正是傳統思想在「我」靈魂里的深刻影響。一個有新思想的知識者尚且表現得如此冷漠和無動於衷,下層民眾的態度可想而知,這更反襯出祥林嫂的不幸和社會的無情。這是一個有良知的知識分子真誠的自我解剖。魯迅用「我」作為發言者說出了自己的心聲。
四、關注的是國民性問題
魯迅改造國內民性思想的形成,其實與他自身慘痛的人生體驗有密切的聯繫。1893年,魯迅的祖父因科場案入獄,他的父親周伯宜也被革去生員頭銜。從此,魯家的生活就陷入了困境,母親帶著魯迅年幼的兄弟到親戚家避難,那些勢利人居然說他們是「要飯來的」,父親病後,小小的魯迅有三四年就出入於當鋪和藥店,從高出一倍的當鋪櫃檯外送上衣服或首飾去,在侮蔑里接過錢,再去為父親的病而奔波。作為長子魯迅不僅要承擔起一部分沉重的家庭生活的負擔,而且還要承受一些居心不良的親戚和鄉人的流言污語。家庭的突然變故,使他如「掉冰水中」。他後來說:「有誰能夠小康家而墜入困頓的么,我認為在這路途中,大概可以看見世人的真面目。」從這裡我們可以看出少年魯迅對人世國民性最深切,最具體的感受了。
如果說魯迅的人生體驗是形成改造國民性的內因的話,那麼,黑暗現實的刺激和近代啟蒙思潮的影響則是外因。19世紀末20世紀初,當魯迅開始關注國民性問題時,國家,民族正處於「屋漏偏遭連夜雨」的多事之秋。清王朝正處於半殖民地半封建統治的岌岌可危境地。亡國滅種的危機給勞苦大眾帶來了深重災難,他的《自題小像》一詩表達了他憂國憂民的心情「靈台無計逃神矢,風雨如磐暗故園,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薦軒轅。」這正是使魯迅關注國民性問題的思想基礎。辛亥革命推翻清王朝的統治,曾使魯迅充滿希望,但他很快發現,社會的黑暗,政治的腐敗,時局的混亂,官吏的齷齪一如既往,塗飾的新漆剝落,舊相又顯了出來,他發出了沉重的感嘆:「我覺得革命以前,我是做奴隸;革命以後不多久就受了奴隸的騙,變成他們的奴隸了」他深感需要造就精神界戰士,從改造人入手,變革黑暗的現實。他的改造國民性思想深深植根於近代啟蒙主義的思想土壤。嚴復、梁啟超、章太炎等人對魯迅有過深刻的、巨大的影響。嚴復「鼓民力,開民智,新民德」的啟蒙三民主義對嗜讀《天演論》的魯迅關注人的啟蒙無疑是一大啟發。魯迅在他小說、散文、雜文中所批判的國民的劣根性,即國人身上的落後的,迂腐的,對社會的發展起阻礙的思想被進行了全面的解剖,揭露和批判。那麼,在他看來,應該如何改造國民性呢?這在他的小說中有所體現。
其中《阿Q正傳》是最有代表性的,在阿Q這個典型身上,最落後的劣根性,當然首先是「精神勝利法」,這是最突出的。「精神勝利法」的實質就是「瞞和騙」,也就是用「瞞」和「騙」來自欺欺人。阿Q挨過趙太爺的嘴巴,趙秀才的竹杠,假洋鬼子的哭喪棒,常被王胡等閑人們拉到牆上碰頭,有時甚至還自打耳光……,他幾乎隨時隨地都要受到別人的壓迫、侮辱,但他幾乎隨時隨地都能轉敗為勝,得到精神上的勝利。這種把失敗當勝利,把恥辱當光榮的可恥可笑的病態思想,正是魯迅當時所不斷針砭的「瞞和騙」思想,其實這種思想在我國古代就有的。魯迅曾指出「中國人向來因為不敢正視人生,只好瞞和騙,由此也生出瞞和騙的文藝來,有這文藝,更令中國人更深地陷入瞞和騙的大澤中,甚而至於已經自己而不覺得」。他鮮明的提出了「立人」的光輝思想。這是對付國民劣根性的最有利辦法。他說:一國的強弱,「根柢在立人」,這種思想是同啟發廣大人民群眾民主主義革命覺悟之間有著深刻聯繫的。在魯迅看來,因為群眾落後,所以要解放個性,發揚精神,首先造成大批「精神界」的戰士,讓他們去啟發人民群眾的覺悟,喚起他們發抗的精神。
用文藝喚醒弱人民群眾的憤怒情緒和反抗精神,這正是魯迅早期改造國民性思想的精髓。在這一點上,魯迅遠遠超出當時一般資產階級革命派和國民性問題的研究者之上。這便是魯迅不同於人的地方。
小結:
魯迅是現代最著名的思想家和文學家,他在故鄉紹興度過了終生難忘的少年和青年時代,他的許多名作都是以紹興為寫作背景的.魯迅對故鄉的感情相當複雜:對兒時冒險、遊玩的地方和玩伴充滿了愛,但是,對那個年代那些愚昧無知、自私自利的人以及那些可悲復可笑的事,魯迅的鞭韃是無情的。愛之深,恨之切。魯迅的一生都在鬥爭中度過。他是一個戰士,沖在最前面,呼聲也最激勵。
參考文獻:
《故鄉》
《祝福》
《自題小像》
《阿Q正傳》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