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和空間到底是怎麼來的-----計沙生命定律另眼解析時空起源

?

千百年來,人類一直以為時空是獨立於物質之外,超然於物質和能量之上的一種無形的外殼。廣義計沙生命定律認為,時空也是一種物質,也是場能的一種存在形式。就像汪洋大海里的海水充斥整個海洋一樣,時空場充斥著整個宇宙。愛因斯坦在廣義相對論中預言,質量超大的天體在運動的時候,會導致時空的彎曲或轉換。並且時空的變化會像水波紋一樣產生漣漪對外傳播,這種波愛因斯坦稱之為引力波。2016年人類第一次捕捉到了宇宙中的引力波,從而證實了愛因斯坦的預言,引力波確實存在。我們知道波的傳遞,實際上就是能量的傳遞,引力波的存在就說明了時間和空間是能量的存在形式,那麼時間和空間這樣的能量場又是怎樣形成的呢?

一、傳統的時空觀是這樣的1. 傳統的時空科學世界觀,導致牛頓力學建立在了靜止的時空框架內。時空好像是聳立在一塊無限大的平地上的建築物,裡面的物質與它無關。偉大的牛頓在裡面忙活了一輩子,最終還是把晚年的餘光投向了神學領域的研究。2.追趕光速的愛茵斯坦看到了時空是一個橡皮囊,它的外型與大小是由橡皮囊裡面物質的多少及其形態所決定。由於萬有引力和慣性力的等效作用,導致了時空成為彎曲狀,星球的質量大小與外型導致了時空呈現出不均勻的分布。時間和空間是相對統一的,在大尺度的星際之間,時間統一於空間,形成了四維空間。3.量子理論的科學家們則站到了我們這個宇宙最低層次的時空領域裡,他們發現原子裡面的微觀粒子沒有確定的空間位置。對於這些微觀粒子來說,時空彷佛是一條極細的橡皮管,空間幾乎消失,空間統一於時間。微觀粒子只能以電磁波的形式,從這個橡皮管似的時間隧道里釋放能量,傳遞信息。

時空到底是個什麼東西呢?為什麼科學巨人始終擺脫不了時空這件無形的外衣呢。時空真的是獨立於物質之外與物質無關嗎?或者說即使跟物質有關係,也僅僅是表現為物體的質量與形狀導致了時空呈現彎曲嗎?大爆炸理論認為時空是炸出來的,宇宙卵爆炸之後的膨脹形成了一個三度空間,它的爆炸過程就形成了時間。如果我們真的這樣去理解,那在宇宙卵爆炸之前就應該有時空的存在。就像我們吹起一個大氣球一樣,實際上氣球之外本來就有時空,只不過氣球裡面的時空是氣球膨脹之後形成的。可是大爆炸學說又承認宇宙卵是從一個沒有任何物質,也沒有時空概念的「絕對無」境界里誕生的,這就讓人十分的費解。人們費解的是這個超越於物質之外的時空,在宇宙卵爆炸之前怎麼就會不存在呢?如果宇宙卵之外沒有時空這樣一個空曠領域,宇宙卵又怎麼能炸得開呢。

二、時空的本質到底是什麼呢?無中生有,物極必反。宇宙卵是從一個絕對無的境界里誕生出來的,對於這一觀點,憑人類的想像應該還是能夠接受。至於那個絕對無的境界是個什麼樣的,恐怕就超出了人類的想像範圍了。因為我們是宇宙的人,生來只具備宇宙的信息,而不具備那個「絕對無境界」的任何信息。因此,人類的大腦通過開發,只能最大限度地表達出宇宙的相關信息來,就如同用我們自己的體細胞只能克隆出自己,而不能克隆出別人的道理一樣。時空的人最多只能算得上是宇宙的一個細胞。從那個絕對無的境界中誕生出來的宇宙卵,那是一個純能量的東西,不含有任何實物粒子,不含有任何化學元素。我們現在宇宙的萬事萬物都是由這個純能量的東西衍化出來的。按照愛因斯坦的質能互換理論可以推斷出,在這個由能量轉化為物質的過程中,應該是不可能產生一個超然於能量和物質之外的什麼東西的。而我們人類到目前為止,仍然認為時空是一個超然於物質與能量之外的東西,這顯然違背了質能互換這個大自然的規律。這樣看來,生活在宇宙中的人類對時空概念的理解,可能就是一種誤解。就像深海里的魚蝦誤把深深的海水當成了空曠的領域一樣,其實時空也應該是一種物質的存在形式,這裡我們把它稱之為「時空場」。那種超然於物質之外的時空概念是錯誤的,宇宙卵爆炸之前為什麼沒有時空的存在,因為那時的宇宙卵還沒有開始進行質能轉化,純能量的宇宙卵還沒有開始轉化「時空場」這種物質。

三、在解密時空起源之前,我們先認識一下「統一物場」我們這個宇宙里的所有物質,不管是看得見的物質,還是看不見的物質,不管是明能量還是暗能量,依據我們時空人的眼光大體上可以將它們分為兩大類型:一類是實物粒子狀態的物質,另一類就是各種能量場。這兩種類型的物質,都是宇宙中能量的存在形式。它們之間可以互相轉化,相互作用,普遍聯繫,構成我們這個宇宙的「統一物場」,充斥在整個宇宙之中。實物粒子狀態的物質,就是間斷的,能夠自然分割的物質,包括有電子、原子、分子、細胞、星球等等;非實物粒子狀態的物質,就是宇宙中的各種場,包括有電場、磁場、引力場、電磁波、地磁場等等,這些物質的結構特點,就是具有連續性而不可以自然分割。各種實物粒子物質之間,除了直接的相互作用外,它們之間主要還是依靠這些場或波而發生相互作用,傳遞著各自的信息。上個世紀初,包括愛因斯坦在內的科學家們在研究電磁波和可見光的運動規律時,發現這些非實物粒子狀態的物質,不光具有波的運動特徵,還具有粒子性物質運動規律的特徵,即所謂的波粒二相性。科學家們為了研究方便,於是將這些能量波,按照一定能量大小進行分割,每一份能量包就稱之為一個量子。可見光也是一種電磁波,這樣一來,我們就可以認為可見光在傳播的過程中,就是以一個個光量子的形式傳播開來的。後來科學家們又發現,不光是電磁波具有波粒二相性,包括電子、中子、質子等亞原子以下狀態的微觀粒子,都具有波粒二相性。在此基礎上,他們陸續建立和完善了量子理論,人類從此就打開了通往微觀世界的大門。偉大的愛因斯坦,在這個量子級的微觀世界裡,找到了質量和能量相互轉化的數學關係式,但他最後還是把目光一下子跳躍到了大尺度的宇宙時空力學研究領域裡,並創立了震撼人類的廣義相對論,打開了人類通往星際之間這樣大尺度的宏觀世界大門。亞原子以下的微觀世界到大尺度宇宙的宏觀世界,應該都是相通的,它們的運動規律應該都是類似的,都應該遵循同一運動法則。它們之間為什麼差別如此巨大,那應該是我們時空人的感覺,是相對於我們時空人而言的。我們人類身處在時空之中,我們應該被稱之為時空的人,也正是因為這個原因,時空的人才發現亞原子以下的微觀世界裡,尤其是量子級單位的微觀世界裡,不具備時空特徵。實際上萬事萬物都是從一個極端連續地、不間斷地走向另外一個極端,然後再物極必返,返回原處,周而復始。時空這個人類所感受到的宇宙基本特徵,就是從這個極其微觀的世界裡走出來的。

在量子級別的電磁波世界裡,單個量子是一個純能量的東西,不具備任何時空特徵。當它以連續不間斷的形式在我們這個時空世界裡傳播開來的時候,時空的人還是能夠感受到它的時間特徵。在時空的人眼裡,它的速度是每秒三十萬公里,宇宙中再也沒有別的物質傳播速度超過它,它是宇宙中的極速,也是宇宙中時間流逝最快的速度。但是,當由量子逐步上升到微觀實物粒子,上升到原子、分子、細胞、再到天體星球等大的實物粒子的時候,結果發現這些實物粒子不光具有時間特徵,同時還存在有越來越明顯的空間特徵。人類站在地球上已經明顯地感受到了時間和空間的客觀獨立存在。當愛因斯坦用他的廣義相對論把我們的目光引向銀河系、河外星系,及至整個宇宙的時候,時間和空間概念,又變得越來越模糊起來。三維空間慢慢地又變成了四維空間、彎曲的空間,時間變得越來越慢。時空人感受到了量子化的微觀世界裡時間流速極快,同時又感受到整個宇宙作為一個超大粒子,它的時間流逝極慢,幾乎處於靜止狀態。這裡為什麼要把整個宇宙看作為一個巨大實物粒子呢?它的裡面不是存在著茫茫的時空嗎?通過廣義相對論,我們理解了地球作為一個實物粒子,它擁有自己彎曲的時空軌道。太陽作為一個實物粒子,它也擁有自己的時空軌道,它的時空軌道上運行著九大行星。銀河系也可以看作是一個實物粒子,許多類似太陽系的星系正在它的時空軌道上運行。以此類推,河外星系,乃至整個宇宙就都可以看作是一個有機的實物粒子了。

依照這樣的理解,那地球上的原子、分子、細胞、建築物等任何一個實物粒子的東西,都應該具有自己的時空軌道,但是由於地球引力場的作用,這些實物粒子成為了地球這個巨大實物粒子的組成部分。在沒有擺脫地球引力場之前,它們的時空軌道被地球的引力場吞沒了,淹沒在了地球本身的時空軌道之中。根據廣義相對論的推斷,只有萬有引力和慣性力等效時,才能體現出它的時空範圍來。如果太陽對地球的吸引力超過了地球運動的慣性力,那麼地球將墜入太陽的表面,而顯示不出自己的時空軌道。如果地球運動的慣性力超出了太陽對它的萬有引力,地球就會逃離太陽系而進入銀河系,這時地球所擁有的時空就成為了銀河系時空軌道的組成部分。通過以上分析,我們有理由這樣去理解,時間和空間不僅是物質能量的存在形式,而且時間和空間都不是獨立存在的能量結構,而是實物粒子本身就具有的場能結構。不管是電子原子,還是天體星系,這些實物粒子所擁有的時空軌道,都不是獨立存在的,這些時空軌道實際上也是所有實物粒子本身就具有的一種場能結構,我們應該將它稱之為時空場。至於實物粒子的引力現象,並不是彎曲的時空所導致的,而是實物粒子的質量本身所體現出來的勢能場。至於引力波現象,實際就是這些實物粒子本身具有的場能結構,在實物粒子運動變化的過程中所產生的漣漪。不管多大的實物粒子,只要在運動變化,就會導致星體這些實物粒子本身質量與能量之間互相轉化上的變化,並以波的形式釋放能量或是吸收能量,但對於整個宇宙來說,能量始終是處於守恆狀態,有生必有滅。那麼電子原子、天體星系這些實物粒子本身的時空軌道又是怎樣產生的呢?也就是說時間空間是怎樣形成的呢,它又為什麼會膨脹呢,它的起源和歸宿又是怎樣演化的呢?

四、廣義計沙生命定律解密時空依據現在的宇宙學和自然全息律,我們這個宇宙誕生於絕對無的境界,這個境界不光是沒有包括各種場在內的任何物質,也沒有時間和空間,這個境界是個什麼樣的,時空的人想像不出來,因為時空人是宇宙的人,只具備宇宙的信息,可以開發表達出宇宙的相關信息來,但不具備絕對無境界的信息,因而不能對這個絕對無境界的信息進行開發表達。就像我們自身的體細胞,只能克隆出自己,而不能克隆出別人的道理一樣。就像受精卵從無到有,再演化出一個成年生命個體的過程一樣,從絕對無境界演化出一個量子級的能量,然後分化出很多量子級的能量聚集在一起,形成一個奇點,也就是原始的宇宙卵。並且這個超高溫、超高密度、超高能量的宇宙卵具備了我們目前這個宇宙所擁有的全部能量總和,並由此演化出現在的萬事萬物。這個奇特的宇宙卵,後來在一瞬間發生了爆炸。根據量子理論計算,在大爆炸後的10-43秒之間,形成了電能、磁能、光能等各種原始的場能結構,並開始急劇膨脹,在這麼短的時間內膨脹了十的三十次方倍。同時開始出現了電子、中子、原子等簡單的實物粒子。霍金等人應用量子理論,對這一早期宇宙的形成過程進行了合理描述。廣義相對論對後來的宇宙演化過程的描述,發揮了作用。但是,到目前為止,還沒有一種理論能夠明確時空的本質及其起源到底是怎麼一回事。依據自然全息律和統一物場理論可知,實際上原子、細胞、天體星系等等,幾乎所有的實物粒子運動都可以體現出波粒二相性,只是質量越大的實物粒子波的運動形式體現得就越微弱,而粒子運動的規律表現得就越明顯。同微觀粒子運動能產生電磁波的道理一樣,地球等這樣的天體運動也是伴隨著能量波的產生。時間、空間的形成,就與實物粒子運動所產生的能量波密切相關。

比喻,地球運動時這種能量波的頻率就是地球在單位時間內自轉的圈數,它可以體現出地球人的時間概念;振幅則代表地球自轉一周的周長;波長則是地球公轉一周的周長。能量波的振幅和波長就是支撐地球所擁有空間範圍的勢能,這樣一來地球就擁有了自己的空間範圍;而能量波的頻率則體現為時間。這樣我們就能夠理解,時空的本質實際上就是宇宙中所有實物粒子本身的場能結構,我們在這裡稱之為時空場能結構。從亞原子以下的實物粒子到天體星系,再到宇宙本身作為一個超巨大實物粒子。時空場能結構分別表現為:時間場;時間和空間場;時空統一場;空間場。

1.通常情況下我們把亞原子狀態以下的微觀粒子運動所產生的能量波,稱之為電磁波。由於它的波長短,振幅小,因而支撐空間範圍的勢能就極其的微小。電磁波的頻率高,傳播速度快,構成時間的場能流逝得也就很快,所以電磁波主要體現為時間特徵,空間就顯得微不足道,所以這時主要體現為時間場。宇宙形成的極早期,同樣也是主要體現為時間場,空間場還沒有形成。2.地月系、太陽系做為一個整個來說,他們運動所產生的能量波,就主要體現為時間場和空間場。對於我們時空人來說時間場表現的就是年月日時辰等,空間場就是我們能看到的三圍空間勢能範圍。3.對於銀河系、河外星系等等這些超大粒子來說,由於它們在運動時所產生的能量波的波長和振幅就極度的長,而頻率卻極度的慢,因而支撐空間的勢能很大,而且很難以能量波的時間形式流逝,因而就形成了一個四維空間,也就是時空場。由於時間場能的流逝極其緩慢,這樣就形成了「天上一時,地上千年」的空間層次現象。4.如果我們把整個宇宙也看作是一個超巨大粒子,那它的運動所產生的能量波,波長和振幅所構成的空間勢能就會無限大。能量波的頻率無限的慢,因而時間場能的流逝幾乎可以忽略不計,時間處於靜止狀態。從這個高度來看,宇宙作為一個整體,她沒有時間場,只有空間場。

時空實際上就是一種物質,是從量子到星球,直到宇宙整體等等不同大小粒子運動所產生的能量波,是物質的一種存在形式,我們把它稱之為時空場。微觀粒子主要擁有時間場;地球太陽等天體主要擁有時間與空間場;銀河外系及其以上各大星系主要擁有時空統一場;而超巨大粒子的宇宙個體則主要體現為空間場。

所有的實物粒子,它們都具有電能場、磁能場、熱能場、光能場、動能場、引力場等等,其實都是實物粒子所擁有的時空場能的組成部分。這些時空場能就成了維護該實物粒子空間範圍的勢能大小。各實物粒子依據自身質量大小的不同,它們在一定範圍內產生相應的斥力和引力,以維護自己的勢力範圍。並且各大實物天體在不斷膨脹自己的勢力過程中,相互之間最終是要達到相互協調的平衡狀態。就目前來看,在整個宇宙體系中,這種勢均力敵的平衡還遲遲未能到來,所以至今為止,整個宇宙仍然處於一種非勻速的膨脹狀態之中。根據以上分析,我們可以將宇宙這個超巨大生命個體歸類於兩大結構構成,一類是時空場能結構;另一類就是時空粒子結構。實際上從基本粒子、原子、分子、細胞、組織、器官、個體、直至社會、生態圈、地月系、太陽系、銀河系等等,不管是暗物質還是明物質,不管是它擁有的是暗能量還是明能量,都是「時空粒子結構」和「時空場能結構」的高度統一體。狹義計沙生命定律指出:任何一種通常意義的生命形式都是以實物粒子為載體的肉體結構,和以「場」為載體的場能結構的高度統一體。整個宇宙是一個多層次多等級生命體系,人類只是宇宙中的一個層次。那麼整個宇宙及宇宙中的萬事萬物也應該與人類一樣,都是生命的一種存在形式。這些廣義形式的生命也都存在有一定的壽命,在一定的生存年齡內也都對應有一個標準的生命健康值,或者說是整體功能的標準有序程度值。並且對於任何一種廣義形式的生命來說,「時空粒子結構」和「時空場能結構」只要有一個出現問題,都會導致該廣義形式的生命整體功能出現紊亂,甚至是該形式生命的瓦解,直至轉化為另一種新的生命形式出現。也就是說一個星系滅亡會導致同等能量的另外星系的誕生。

廣義計沙生命定律指出:整個宇宙及宇宙中的萬事萬物,都是以實物粒子為載體的「時空粒子結構」,和以「場」為載體的「時空場能結構」的高度統一體。任何一個廣義形式的生命機體整體功能的實際序度值,應等於該形式生命所處年齡段的標準序度值,減去該形式生命所生存年齡內「時空粒子結構」與「時空場能結構」無序度積分之和。記作:J=Jt -(+),這就是廣義計沙生命定律。既然萬物皆有靈性,萬物皆為生命的一種存在形式,那麼時空的起源及歸屬,宇宙中的許多神秘現象都可用廣義計沙生命定律給出合理的解釋。對於時空人來說,雖然宇宙這個巨大生命個體的生存時間是無限的,但它的時空粒子結構仍然存在有不可逆轉的衰變和老化現象。在它的體內也不斷地存在有衰老星球的滅亡和新的星球誕生的現象,就彷彿人體內細胞的新陳代謝一樣,但宇宙中時空粒子結構的總體無序程度在不可逆轉地緩慢增加。宇宙射線的不斷出現,就是這些時空粒子結構老化衰變的一種體現。另外,宇宙廣義生命個體的時空場能結構,雖然不存在衰變和老化現象,但它要受到時空粒子結構衰變時,由質量轉變而來的能量場的干擾,因而它的無序程度也會在緩慢增加,就像人類肉體結構發生了病變要影響到機體場能結構紊亂的道理一樣。除了宇宙個體自身的原因導致它的兩大結構無序程度積分增加外,還有沒有外界因素的干擾破壞呢?霍金等宇宙學家們認為,在絕對無境界里,不光只是誕生我們這樣一個宇宙,如果站在宇宙個體之上去看問題,就會發現絕對無境界里,每時都有新的宇宙誕生,每時又都有老的宇宙滅亡。並且誕生的宇宙還呈現多樣化,至少有反物質的宇宙存在。所謂反物質宇宙,就是由電子帶正電、質子帶負電的物質所構成的宇宙。我們的宇宙是電子帶負電、質子帶正電,稱之為正物質的宇宙。

由於誕生宇宙的原始世界是一個絕對無的境界,因而宇宙個體可以理解為是一個完全封閉的系統,同時又可以理解為是一個完全開放的系統,是兩種狀態的疊加狀態。所以霍金等宇宙學家們認為,多個宇宙的誕生和消亡可以出現迭加狀態。目前太空中所觀察到的奇點、黑洞等天文現象,宇宙學家們認為可能是正在孕育中的宇宙,或者是已經坍塌了的宇宙。在我們的宇宙中還發現有比我們宇宙年齡還要古老的星球,也許就是一個更加古老的宇宙在坍塌萎縮的過程中留下來的天體器官遺物。

以上這些因素,都將導致我們這個宇宙的時空場能結構和時空粒子結構無序度進程的加大。宇宙學家們說,尤其是我們的宇宙在膨脹過程中,如果遭遇到了反物質宇宙的迭加時,就有可能導致我們這個宇宙迅速塌縮。宇宙的所有物質又被返回聚集在一起,空間場首先消失,而出現超高密度的宇宙塌縮屍體。這個超高密度的宇宙屍體,就是我們理解的黑洞,它具有超強的吸引力。這樣就印證了廣義相對論的預言,宇宙和時間本身都在大爆炸處起始,時間最後在黑洞里終結。黑洞里正在演化著質量轉變為純能量的過程,霍金用量子理論也證實了現有的黑洞在進一步縮小的現象。這個宇宙殘骸最後是要還原成宇宙的起始奇點,退回到絕對無的境界,這時另外一個宇宙又在爆炸或者是說卵裂中誕生。

作者計沙於2018.01.07.大雪

推薦閱讀:

72手相圖譜解析
馬年閏年384天解析
先天八卦方位解析
治國理政方略方式的戰略定位全面解析
12屬性婚配全解析!

TAG:生命 | 時間 | 空間 | 時空 | 起源 | 怎麼 | 定律 |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