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第六章 婚姻答疑【修行篇】

1、學佛為什麼要皈依?皈依三寶的有什麼好處?

答:(1)、學佛如果不經過皈依佛、法、僧三寶的儀式,當然也可以學佛;但是未經皈依三寶儀式的人,在心理上,必定有所推託、躊躇、遲疑,遇到緊要關頭,他們會說:「我還不是佛教徒,我還不需要遵照佛教的戒律來做。」比如:懈怠、放逸、邪淫、妄語、順手牽羊等惡業和惡習,他們會原諒自己,更不會防範於未然。如果皈依三寶後,自己會做自我的約束、警惕和警策,也會受到師長和同修等善知識的鼓勵,因為有督促與規勸,所以在人格的升華,道心的增長,修持的努力等各方面,都會進入正軌和常軌。

(2)、皈依三寶的好處,可說實在太多了。簡言之:可以求得現世樂,可以求得後世樂,更可以由此而得到究竟樂(涅槃寂靜)。

綜合起來,約有八種:一、成為佛的弟子;二、是受戒的基礎;三、減輕業障;四、能積廣大的福德;五、不墮惡趣;六、人與非人(鬼神)均不能擾亂;七、一切好事都會成功;八、能成佛道。

如《優婆塞戒經》說:人皈依三寶的話,將來所得的福報之大,大得不可窮盡。譬如有一個寶藏,全國人民,搬運七年,搬之不盡,皈依功德,比這還要大到千千萬倍。

2、在家學佛與出家學佛有何差別?

答:在家學佛與出家學佛的差別如下:

出家以出離心為本,割愛辭親,一心慕道,有了淡泊的出世性格,再入世作利益眾生的事業;在家以增上心(增益福慧二資糧)為本,從家庭愛染中,漸漸培養出離心。

出家修行重於福慧雙修,且依聞思修入禪定得;在家修行以修福為主,以慧為輔,依喜、舍結緣,培植福德。出家以寺廟僧團安居、共住清凈為主;在家則依家庭眷屬、五欲和樂為要。

出家以弘法利生、自覺覺他為主;在家則以喜舍布施、護世護教為主。

3、已婚的居士想出家,該怎麼辦?

答:出家是信佛者選擇的一種修行方式,無論未婚、已婚,均可出家,

按照佛教傳統及現行國家政策,準備出家者,應妥善處理家庭、經濟、工作等有關事宜,如:辦妥離婚手續、工作上無遺留經濟問題等,隨後即可向寺廟申請出家,並在寺廟接受考查,期滿一年,後方充許剃度出家。

已婚的居士出家,必須慎重抉擇,不可輕率行事。從實踐經驗看,許多已婚的居士要出家,大都是因為家庭、婚姻矛盾或工作挫折,一時衝動而非冷靜的理性選擇。因此,出家後並不適宜寺廟生活,個別人最後還是以還俗告終。

故想出家的已婚居士,應冷靜一段時間,觀察自己內心是為信仰出家,還是負氣之舉。另外,如果對寺廟生活陌生者,更應循序漸進地了解、實踐以後,再做決定。

4、如何佛化家庭?

答:所謂佛化家庭,即已皈依佛教的居士,以自己的言行,來感化全體家庭成員學佛,從而使佛教理念,成為全家的行動指南和準則,這就是佛化家庭。建立佛化家庭,能提升人的品質,為社會帶來正面的影響,其積極意義在於「以智慧照顧自己,以慈悲關懷別人」。

(1)佛化家庭要做到:敬養父母如三世諸佛;夫婦愛敬如諸上善人;愛護子女如母雞護雛。在家居士生活的第一要務,便是建設和樂的家庭。對父母要盡孝,對子女要慈愛,敬與養,教與育,做到自己最大的可能,才算盡了父母與子女的責任。

(2)、佛化家庭的經濟收支:一是以正當職業謀取生活所需,盡量避免從事與五戒相違的職業;二是要量力而行布施,除生活之外的收入應:供養父母,周濟親友,供養三寶和救貧濟苦。

(3)、社會生活:必須對上尊敬、對下謙虛、對左右平輩禮讓,不論舉手投足、一言一行,對任何人不可有驕傲心和輕慢心,一律以尊重和禮貌對待,所謂「敬人者,人恆敬之」。對國家、政府應盡納稅人的義務和關心社會的責任,其目的是希望建立富強康樂、安寧和諧的社會環境。

從凈化人心進而凈化社會,用佛法來幫助自己,用佛法來關懷社會,並且鼓勵社會的大眾愛護大眾的社會。

5、全家中僅我一人學佛,該怎麼辦?

答∶如果全家之中,僅自己一人學佛,就應遵循「不妨礙他人生活的原則」行事,就如住在公共宿舍的情形一樣,起居行事,決不可妨礙他人。要多替他人著想,互相體諒,互不相礙,否則,便容易引起家庭的口角。

切不可以為自己虔誠學佛了,就要別人來遷就自己,適宜自己,更不可強設佛壇,表現特殊,而招來家人的不滿,年青人尤其應該注意這點。

一個人學佛,難免有些孤單,但這正好訓練我們的心:一是學會適宜各種條件和環境;二是學習如何關愛他人;三是學習提升自己的心性,因而得到他人理解和讚賞。

總之,對學佛人而言,任何環境均可變成修行的道場。如果在家中尚得不到親人的理解與支持,那又如何在社會上化度眾生呢?

6、父母不信佛,勸他們反而被罵,請問該怎麼做?

答:信佛或不信佛,均有因緣,不必因父母不學佛而過分煩惱。

做為已學佛的子女,當然可以成為父母學佛的助緣。但要有耐心,要運用善巧方便,不可勉強。

最重要的是,要以自己的身體力行去感化他們。如果父母年歲大了,你一定要表現得比平常還要好,他就會覺得奇怪,你現在變得這麼孝順,跟過去不一樣。你說這是佛教我這麼做的,這樣才能感動他,讓他對佛法有好感,然後慢慢再勸他念佛。如果你所做的,他都不歡喜,你勸他念佛就非常困難。為了孝順父母,你可以不必到佛堂,在家裡念佛就好。如果出聲念佛,他不歡喜,你就默念,一切要順從父母。

如果他們始終不相信,也不必因此沮喪、怨恨,應一如既往,做好子女的本分,讓父母怡養天年。

7、在家信徒的布施之道?

答:學佛者應經常向社會及貧苦者布施。布施的基本原則是:

(1)、不自苦:應衡量現實的經濟狀況,不必存有與人比較的心態,只要隨力布施,即使微分供養,也會得到無量無邊的福德。

(2)、不自惱:凡所有施,皆隨喜隨緣,不須為難勉強。

(3)、不後悔:布施後,不生起懊悔的心,不計算功德多寡,只問耕耘,不問收穫。

(4)、有意義:布施就像播種,種子要落在肥沃的土地,才能有豐富的收穫。選擇一塊具有文化、教育、慈善、共修等利益大眾的福田,讓每一分的布施,都能發揮無限的功用。

布施之道,除了不自苦、不自惱、不後悔、有意義之外,還要有歡喜心、恭敬心,懂得細水長流之道。此外,身體的禮敬、勞動服務;言語的讚美,傳播正法;心意的隨喜及智慧的貢獻,並對於眾生無畏的布施,給予信心、希望、方便,更是布施的真諦。

8、在家人禁慾有無過患?

答:有。因為佛教並不要求在家男女斷除情慾,盲目禁慾,反而會帶來諸多過患:

(1)、對未婚者而言,禁慾的觀念往往影響他們交友、擇偶、婚配。不少學佛青年,在出家、結婚、獨身的抉擇上,舉棋難定,不知不覺便成了大齡男女,往往錯過了戀愛結婚的良機。

(2)、禁慾影響家庭和睦,有可能導致一方婚外情。對一般學佛之人,只要守五戒之淫戒,能不邪淫就很好了,不要想太多,否則會成障礙。作為一個居士,結婚之後有夫妻生活,這是正常的。不必因「學佛」而禁慾。更不可因禁慾的緣故,導致一方婚外情,而使家庭破裂。

(3)、禁慾有可能引發身心疾病。人若沒有情慾,當然無須刻意培養,但若慾望已經產生,且是一種合理的需求,則應隨緣滿足它、疏導它,並在它的過程中思惟緣起;重點是不要壓抑,更非放縱。有智慧,就能讓我們心理平衡;定慧兼修,才能得到真正解脫。

結論:在家人對待性慾的合理態度應該是——隨緣而不執著。

9、問:我學佛很用功,但其他人卻說我越來越沒人情味了,這是為什麼?

答:這大概是因為你只顧自己「修行」,而忘記了身邊的人。

修行是什麼?就是修正錯誤,努力行善。通過修行,提升心性,得智慧,具大慈悲心、博愛心。如果越修越冷漠,則是偏離了方向。

佛教徒除了自身用功修行外,應該學會關愛身邊的人,不能因自我修行,而淡漠了他人。

修行要成就,需要兩個條件,一個是智慧資糧,一個是福德資糧。

就智慧資糧而言,我們可以通過定、慧的修持來積累,而福德資糧的積累,卻必須以眾生為助緣而獲得。佛經中說兩種資糧,如同車的兩個輪子一樣,缺一不可,所以修行不是將自己封閉在黑屋子裡,就可以完成的。在菩薩行的六度中,要求我們通過對他人行布施,自身持戒清凈,能在人群中修忍辱,來培植我們的福德資糧

對此,大乘佛教特彆強調修行人與眾生的關係,成就佛果與利益眾生的關係,《華嚴經·普賢行願品》云:「一切眾生而為樹根,諸佛菩薩而為花果,以大悲水饒益眾生,則能成就諸佛菩薩花果。」本著這一理念,修行絕不是無視身邊眾生的存在,它必須是以利益眾生,作為自己修行的前提,這才是大乘佛子的正確修行宗旨。

事實上,佛菩薩都是悲心深重,度眾心切,最有人情味的博愛者,絕不是薄情寡義,只求自我解脫的自了漢。

10、問:我學佛之前婚姻並不如意;現有心與丈夫和好,但他則冷淡對待,當如何面對此事?

答:你可試著用下面三個原則去實踐:

(1)、假使能改變環境和別人的話,那就改變環境及別人來契合我們!如果環境無法改變,那就只好訓練自己以適應外緣──這是第一個原則。

(2)、人非草木,每個人都有情。所以不管別人對待我們怎樣,仍當用原來的愛心繼續善待他們,繼續善待他們也許不見得有效,但至少比惡意對待會有效一點。畢竟,我們不能鼓勵離婚與外遇。——這是第二個原則。

(3)、第三個原則,不妨藉著各種興趣,以疏導自己的思想與感情,比方聽音樂、爬山、運動、旅遊等等。總之,在沒有違背法律、道德的前提之下,將自己的情慾予以合情、合理、合法的發揮,以疏導化解婚姻煩惱。


推薦閱讀:

從八字看婚姻好與惡
不管女人長相如何,在婚姻中最大的劣勢都是外貌,寫的真對,真好
每一個女人,都應該有這麼一天
我是一個年輕爸爸,28歲,想一個人撫養兩個女兒,有可能嗎?需要注意什麼問題?
馮小剛:「婚內出軌,別太當一回事」?

TAG:婚姻 | 修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