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歷史上,「大司徒、大司空」是幹什麼的?
在三國這一歷史階段,魏國在三公之上另設大司馬,為上公,第一品,位在大將軍之上,一般由大將軍升遷而來;蜀漢的大司馬位在大將軍之上,如諸葛亮的接班人蔣琬;至於孫權建立的吳國,則設有大司馬和左大司馬、右大司馬,地位在上大將軍之上。對於大司空來說,一般是古代的最高武職。那麼,在古代歷史上,與大司馬相對應的大司徒、大司空,又是幹什麼的呢?
一
首先,在中國古代歷史上,三公是最尊顯的三個官職的合稱。早在西周時期,已經有三公的說法。其中,古文經學家根據《周禮》,為太師、太傅、太保為三公。不過,在西漢時期,也有經學家據《尚書大傳》、《禮記》等書,認為周朝的三公指司馬、司徒、司空。按照後一種說法,司徒、司空和司馬一樣,都是非常重要和尊顯的官職。除了三公的說法,在西周這一歷史階段,司空、司馬、司寇、司士、司徒並稱五官。
二
一方面,就司徒來說,少昊氏以鳥名官,而祝鳩氏為司徒。堯時舜為司徒。舜攝帝位,命契為司徒。契玄孫之孫曰微,亦為夏朝的司徒。周朝時期,以大司徒為地官之長,掌民事,郊祀等事務。另一方面,就司空來說,椐《史記-本紀-夏本紀》中記載,堯崩,帝舜問四岳曰:「有能成美堯之事者使居官?」皆曰:「伯禹為司空,可成美堯之功。」可見舜封禹為司空,讓其治水。如同大禹治水一樣,在西周時期,司空也是掌水利、營建等事務。此外,在春秋時期,孔子曾任魯國的司空。
三
進入到漢朝時期後,漢元壽二年,改丞相為大司徒。西漢末至東漢初,以大司馬、大司徒、大司空為三公。至漢光武帝建武二十七年,省大司馬,又置太尉,以太僕趙熹為之,而與司徒、司空為三公。一定程度上,漢朝的大司徒是丞相改稱而來,所以權力比較大,對於朝廷中很多事務都有管理許可權。與此同時,漢朝時期的大司空由御史大夫改置,為三公之一。後去"大"字,稱司空,主管囚徒等事務。三國時期,太尉、司徒、司空為三公,王朗曾在魏國擔任過司徒、司空等職位,而大司馬因為掌管軍事,地位在三公之上。
四
最後,隋朝期置太尉、司徒、司空為三公,正一品。其中,司徒這一官職到隋朝改為民部。唐朝為避李世民諱改稱戶部。而就司空來說,在明清時期成為工部尚書的別稱。總的來說,在隋朝之後,司馬、司徒、司空的官職,逐漸被三省六部制所取代。大司馬對應兵部尚書,大司徒對應戶部尚書,大司空對應工部尚書。此外,在中國古代歷史上,司馬、司徒、司空雖然起初是官職,不過都演化成百家姓中的複姓。
文/情懷歷史
微信公眾號:情懷歷史 ID:qinghuailish
本文為頭條號作者原創,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推薦閱讀:
※在古中國滿足怎樣條件的人會被讀書人認為適合當皇帝?
※怎樣判斷一個古代民族是屬於文明人還是屬於蠻族?
※《古代法》梅恩(1861)
※古代的時候砍頭為什麼要在午時三刻?
※古代被流放貶謫究竟有多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