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馬嘎爾尼訪華 #歷史掌故#

乾隆五十七年(1792年),英國馬嘎爾尼使團以替乾隆祝壽為名開始了訪華之旅,這次訪華之旅的真實目的是「取得以往各國未能用計謀或武力獲取的商務利益與外交權利」,馬嘎爾尼乘坐英國當時最先進的軍艦──獅子號(圖一),一路耀武揚威,炫耀著自己強大的武力,一路大肆收集中國政治、經濟、軍事等各方面的情報。9月14日,乾隆在熱河接見了馬嘎爾尼,接見前發生了一場讓史家議論紛紛、感慨萬千的禮儀之爭:清政府要求馬嘎爾尼使團行三跪九叩大禮,而馬嘎爾尼則要求用覲見英王的禮儀,行單腿下跪、吻手禮。雙方僵持不下,最終都沒有達到自己的目的,結果以英國使團行單腿下跪之禮草草收場(圖二)。對這樣的結果,乾隆皇帝很是不快,當馬嘎爾尼向乾隆拋出他們此行真實的目的──派使臣常駐北京;開放寧波、舟山群島、天津為貿易口岸……的時候,乾隆皇帝一口拒絕,他說「天朝物產豐盈,無所不有,原不借外夷貨物以通有無」,並警告他們不要再到浙江、天津貿易,否則必遭「驅逐出洋」。在天朝上國的閉關政策面前,馬嘠爾尼碰了一鼻子灰,不得不離開北京,返回倫敦。後來馬嘠爾尼說過一句意味深長的話:「清政府好比是一艘破爛不堪的頭等戰艦,它之所以在過去一百五十年中沒有沉沒,僅僅是由於一班幸運、能幹而警覺的軍官們的支撐,而她勝過鄰船的地方,只在她的體積和外表。但是,一旦一個沒有才幹的人在甲板上指揮,那就不會再有紀律和安全了」。1840年,這句話得以應驗!

清朝閉關政策是鴉片戰爭前實行的嚴格限制對外交往和對外貿易的政策。它是封建的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的產物,是國內階級矛盾和民族矛盾相互作用的結果,也是清政府對西方列強在中國東南沿海海盜式騷擾的一種抵制。然而,這種抵制徒勞無益,儘管在一定程度上、一定時間內抵制了外國資本主義侵略活動,但它不僅妨礙了海外市場的開拓,抑制了資本的原始積累,阻礙了資本主義萌芽的滋長,使中國失去了推進工業化的契機,而且使中國與世隔絕,阻斷了中國學習西方的先進科學技術,使中國長期落後於世界潮流!

英國馬嘎爾尼使團訪華的歷史已然成煙,然而,對歷史的思考並不如煙,歷史可以過去,對歷史的拷問、思索卻將永無休止。


推薦閱讀:

鄭逸梅寫張愛玲:喧騰人口的女小說家

TAG:歷史 | 掌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