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肩周炎保守治療

全網發布:2012-08-07 22:51 發表者:楊成 肩周炎即肩關節周圍炎,指肩關節的關節囊及關節周圍軟組織發生的一種範圍較廣泛的慢性無菌炎症,主要引起肩關節的疼痛和功能障礙。肩周炎治療手法是中醫的一大特色,流派眾多,手法各異,但多以經絡或穴位為主,筆者在臨床實踐中結合解剖學,重點對斜角肌、肩胛提肌、岡上肌、肩胛下肌用彈撥法治療,止痛效果好,故綜合各家之說,結合自己的臨床經驗,試說明之。谷城縣人民醫院中醫骨傷科楊成 1、前、中斜角肌 前斜角肌位於胸鎖乳突肌的深面,起自頸椎3~6的橫突後結節,向前外方走行,止於第一肋骨的前中三分之一的斜角肌結節。鎖骨下靜脈位於此肌的前方和鎖骨後方。中斜角肌起自第2~6頸椎橫突後結節,止於第一肋骨上面,位於前斜角肌及鎖骨下動脈溝的後方。前、中斜角肌與第一肋骨形成斜角肌三角間隙,其間有臂叢神經和鎖骨下動脈通過①。斜角肌是屬於輔助呼吸肌,可以將第一肋骨抬高,協助呼吸。當前斜角肌發生病理性變化或先天發育異常時(如前斜角肌因頸椎病、炎症等周圍病變刺激而引起肌痙攣、肌肥厚;神經血管自斜角肌肌腹穿出的解剖變異),即可直接或間接地導致血管神經壓迫,常見為鎖骨下動脈及頸8胸1組成的神經下干,出現血管癥狀、尺神經及正中神經癥狀,產生上臂內側、前臂、肩頸部鈍性或銳性疼痛,即前斜角肌綜合征。但在肩周炎診治,斜角肌很少發生疼痛,應用下述方法,可快速緩解肩部及上肢疼痛。 治療手法:以治療前斜角肌為主,先拉開胸鎖乳突肌,然後用示中指指尖沿胸鎖乳突肌胸骨頭後緣向脊椎方向彈撥10次,然後指尖向下,在鎖骨頭內側橫向彈撥6次。注意:做手法時注意避開動脈。 2、肩胛提肌 肩胛提肌的上端附著於上四個頸椎的側面,下端附著於相應肩胛骨頂角的內側緣。可以提升肩胛骨,協助將頭轉向同側。頸部急性扭傷、肩胛骨壓迫或過度收縮均可造成肩胛提肌損傷,常見轉頭困難,肩胛上角至頸部疼痛。 治療手法:在肩胛上角的上方及乳突和風池穴連線的中點(即肌肉上下端)用拇指指尖較大的力彈撥。對頸性肩痛有可靠療效。 3、岡上肌 岡上肌位於肩胛岡上方的肩胛頂端的空隙內,起自岡上窩,經肩峰深面,越過肩關節之上,止於肱骨大結節上方。功能:具有槓桿的作用以便能抬起手臂。也使其能協助其他的旋肌來維持肩關節的穩定。癥狀:肩部外側的深度疼痛。準備抬手臂時都會感到極端疼痛。抬臂過肩幾乎不可能。損傷原因主要是過度運動,工作中需要長時間的抬臂或肘部懸空,摔跤等。 治療手法:用雙手拇指相背肩胛岡上方彈撥。可快速減輕疼痛,增加肩關節活動度。注意力度要適度,以免加重肌腱損傷與疼痛。 4、肩胛下肌 肩胛下肌位於肩胛骨下,與肋骨相鄰,附著於肱骨頭。可使手臂內旋,協助穩定肩關節及維持肱骨頭在關節內的位置。手臂上舉及旋轉的運動最易造成損傷,引發後肩部深處的嚴重疼痛及手腕背側疼痛。由於疼痛可減少肩關節的活動範圍並限制手臂旋轉,故肩胛下肌損傷就成為肩部「凍結」的主要原因之一。 治療手法⑴:患者挺胸端坐,患側手背放在臀上,醫者坐在患者背後,四指併攏,沿肩胛下角插入肩胛骨內彈撥。手法⑵:患肩內收,手放在對側肩上,醫者面對患者,四指併攏沿肋骨從腋下開始向肩胛骨插入彈撥,並順勢下移。每個點可做6-10次。可快速減輕疼痛,增加活動度。手法時注意逐步增加力度,以減少疼痛。 5、結論 肩周炎的治療西醫以封閉療法及自我鍛煉為主,中醫以按摩針灸為主,理療服用止痛劑為輔。按摩治療以經絡穴位為主。筆者在治療中綜合各家之長,注重對相關肌肉進行彈撥治療,止痛效果較好。
推薦閱讀:

禪一病例---肩周炎
艾灸治療肩周炎
肩周炎 最嚴重的肌肉-點筋術漫談
肩痛&肩周炎,你需要知道的!

TAG:治療 | 肩周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