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剛般若研習報告(第三頁)

金剛般若研習報告

(第三頁)

凈空法師 主講

第二一、二二卷 新加坡居士林

   『觀即思惟,照有二,照住照見。照住,由思惟而來。心寄一處,即照住,此時許多妄念,暫時停止。本有光明,自然發露,此即智能。照見,指功夫修成,如《心經》之「照見五蘊皆空」是也。觀照須觀吾人之心性,所謂消歸自性。』    「觀」就是思惟。有些經論乃至祖師大德註疏中用「思惟修」這個名詞。由此可知,他們還是用心意識。交光大師是明朝人,與蓮池大師同時代。他批註《楞嚴經》,主張「舍識用根」,與古代很多家的講法都不同。《楞嚴經》傳到中國,因緣很特殊。古代許多高僧大德到中國來,帶了許多經典,但是沒有《楞嚴經》。中國許多法師到印度留學,包括玄奘大師在印度也沒有看到《楞嚴經》。原因是古印度的國王大臣心量狹小,將《楞嚴經》看作國寶,不傳給外人,所以不可以帶《楞嚴經》出國。外面來的留學生是看不到這本經的,所以佛法會在印度消失,這未嘗不是原因之一。心量太小了,好東西不肯傳給人,到最後和自己同歸於盡,這多麼可惜。    天台智者大師在《法華經》悟出一個修行的方法「止觀」。「三止三觀」是智者大師發明的。當時有印度的高僧大德到中國來,也到天台山訪問,看到智者大師「三止三觀」的修法,非常讚歎,就告訴他佛經里有一部《楞嚴經》。可是要到印度取經談何容易,當時是走路去的,不像現在交通這麼方便。智者大師身不能去,真有這個精神,他在天台山築了一座「拜經台」,每一天往印度方向禮拜,希望佛菩薩感應這部經能到中國來。一直拜到他老人家圓寂,拜了十八年 ,這種心了不起。十八年想《楞嚴經》、拜《楞嚴經》,希望這部經書能到中國來。經是來了,但智者大師沒看到,他已經往生多年。    唐武則天作皇帝時,印度般剌密諦法師將這部經偷渡到中國來。因為這是禁書,不能出口,那時海關不能通過的,出關都要檢查。這位法師很了不起,他頭一次攜帶時被海關查出來,不但書沒收,人也不準出國。過不了多久,他又用一個方法,將《楞嚴經》寫成很小的字。寫完之後,將手臂剖開,藏在裡面再縫起來,等傷口長好了再出關帶至中國來。所以查不到。他這次是從海路坐船到中國來的,在廣州登陸,再剖開手臂,將經取出來。《楞嚴經》是這樣偷渡出來的。在中國,因為天台大師拜了十八年,大家都知道,這部經來到中國,沒有一個不歡喜。法師很負責任,經書翻譯出來之後,立刻就回國接受法律制裁。這是學佛的人了不起的精神,也是學佛的好處。    因此,古代的大德們批註《楞嚴經》,就用智者大師的「三止三觀」來解釋奢摩它、毘膚遮那、三摩地、禪那。交光大師認為不大妥當,因為《楞嚴經》上講的「奢摩它」,不是用的心意識。而天台大師的三止三觀呢?還是用心意識,差別在此。所以,他主張「舍識用根」,符合《楞嚴經》里的宗旨,這是新的解釋,《楞嚴經》有新、舊兩種解釋,舊的解釋依據天台大師的「三止三觀」;新的解釋依照交光法師的「舍識用根」,完全用根中之性。這是「奢摩它」、「三摩地」、「禪那」,都用根中之性,這是與天台大師的講法,稍稍有一點差別。    但是,交光大師講的是沒錯,很難修,幾個人能舍識用根呢?用天台大師講的呢?可以修,中等以上的根性人都能修,交光大師的水準太高了,的確是相當不容易。我們知道,他說的是對的,這就是觀照,用天台家的教義,我們都行。如果用《楞嚴》交光大師的標準,我們就非常困難,就很不容易。此處,還是就天台大師所說的,我們依舊用心意識,前面講要用的正,若用邪了,就不行。    照有二種,有照住、照見,這是功夫淺深層次不同,照住就是得定,我們講「禪定」。佛門無論是大乘小乘,無論是任何一個法門,禪定是修行的樞紐,這很重要。大家不要以為參禪的人,才修禪定,你就錯了。凡是學佛的人,都是修禪定,離開禪定,就不是學佛,就不是佛法的修行。可是我們用名字的不一樣,譬如凈土宗講,修一心不亂,一心不亂就是禪定,名字不一樣,意思是一樣的。諸位必須曉得,一心不亂是禪定,那麼念阿彌陀佛,就是參禪,就是修禪定,沒有兩樣。    照見是見性,用觀照、照住的功夫,達到明心見性、見性成佛,才能解決問題。得禪定不能解決問題,要見性才能解決問題。因為四禪天是得禪定去往生的;四空天也是得禪定去往生的,沒出三界,見性這問題解決了。見性能破無明,當然出三界證得法身。所謂大利其它法門,如果不能達到照見這個標準,就不能算有成就。    在實際的修行功夫上說,照住就很難,也就是說得定就很難,得定尚且這麼難,照見就太渺茫了。我舉個例子,你才曉得這個事真難,不念佛沒路好走。禪定里最低的「初禪」,功夫到什麼程度呢?五欲六塵的念頭完全沒有,這個沒有,不是斷了,是他用定功伏住。財、色、名、食、睡,色、聲、香、味、觸、法,對這些不會動念頭,心裡清凈,絕對不起這種念頭,才能生初禪四天,不是你打坐能坐幾個鐘點,甚至於坐上幾天、兩三個星期,你才出定,出了定,還有這個我喜歡的,那個我討厭的。給諸位說:初禪沒分,沒資格。那種禪定稱作「未到定」。你是有修,不夠他的標準。好象你念書,你是在念,考試也有幾分,但是「不及格」。六十分及格,只考二十分。你有一點,可是不到它的標準,這是不管用的。    有這麼一點點禪定,若能持戒修福,他在欲界天的地位很高。完全修福,沒有一點定的功夫,只能生欲界的四王天、忉利天。一切超度佛事,迴向給他、幫助他,只能幫助他到忉利天,再上面他去不了,上面一定要有一點定功,剛才講的「未到定」,「行」,可以幫助他到夜魔天、兜率天、化樂天、他化自在天。就是他的定功,一層比一層深,但是沒到家,遇到緣心裡對五欲六塵,還會動念頭,你才曉得好難好難,連初禪都這麼難,明心見性談何容易。    我們在大乘經上看到很多,想來想去沒有法子,還是念佛求生凈土,我們這些念頭沒有斷,不要緊,可以帶業往生。其它大乘法門,沒有聽說帶業的,都要斷惑證真;只有這一個法門,不要斷惑,可以往生西方極樂世界。    「照住,由思惟而來。」是指很細膩的思惟,是如理如法的思惟。佛在經上與我們講的,或者是老師傳授給我的方法,用心意識的,沒錯,譬如古時候禪宗的大德,教參話頭,參什麼話頭?話頭很多,太多了,說不盡,每一個老師出的題目都不一樣。一般都知道的,參父母未生前本來面目,這個問題沒有答案。    諸位要曉得,你可能胡思亂想,「父母未生前本來面目」是個什麼樣子,以為這就是「參禪」。這就錯了。它的目的是教你念頭集中在一個地方,你別的妄念就沒有了,目的是在此,所以沒有答案。一有念頭,你就提起這個念頭,你就想這個念頭。沒有答案,所以你也不要胡思亂想。諸位想想看,與念佛有什麼兩樣呢?他想的是父母未生前本來面目,我們想的南無阿彌陀佛;不是一個道理嗎?    你才曉得,念佛方法比參話頭妙,那一個完全靠自己的力量,真的要得定,要開悟才行,念佛法門不需要。我們不得定、不開悟,我們念阿彌陀佛、想阿彌陀佛,《無量壽經》上講的很清楚,阿彌陀佛本願威神就加持我們,所以這個法門是「二力法門」,我們依靠阿彌陀佛,阿彌陀佛幫助我們,參禪完全靠自己,不依賴別人,他是用思惟。    「心寄一處。」話頭沒有意思,就是教你將心安在一個地方,安心,就定了;安心,其它一切妄念都沒有,這樣就得定了。與念佛原理原則是相同的。我們用一句佛號,佛菩薩這樣教導我們,祖師大德也是這樣教導我們,教我們一心稱念,一心就是你專註這句佛號,沒有雜念。    所以念佛的秘訣是不懷疑、不夾雜、不間斷。這一個原則是一切法門共同的,那一個法門可以夾雜,可以間斷呢?任何一個法門都必須要堅持這個原則。不懷疑,你對它有信心,這是第一個重要的條件。不夾雜,專註。不間斷,綿綿密密。這樣久而久之,妄念就沒有,心就得定,得定就照住了。    照住的樣子是什麼呢?「此時許多妄念,暫時停止」。諸位要記住,它是暫時停止,停多久呢?看你定力的淺深。世間禪定就分八個等級,我們常講四禪八定。八定中包括四禪,四禪不包括八定。八定就是四空定再加上四禪定,就是色界天的四禪定;無色界天的四空定,合起來是八定。不是說四禪以外還有一個八定。    一個層次比一個層次定功要來的深,定功深,伏妄想的時間就長,最深的非想非非想定,是無色界天里最高的,就升非想非非想天。佛告訴我們,這個定力能持續八萬大劫,也就是說八萬大劫之內,你的妄想不會起現行,很難得,很了不起。但是八萬大劫比無量劫,還是個小數字。八萬大劫過了以後,他的念頭又起來,心又動了。心一動就往下墮落,他不會往上升。俗話講爬得高,跌的重。就是這個道理。他沒能爬出去,如果出去,那個定功繼續不斷再修,修到第九定就出去了。第九定是阿羅漢證得的。你要修成第九定,你就是阿羅漢,出了三界,不會再掉下來。那就得到保障,真的超越三界了。    「暫時停止」。雖然暫時停止,也生智能,也就是說我們的心,能清凈一分,就生一分智能;清凈二分,就生二分智能,何況他有這樣深的定,那個智能我們當然比不上。所以,阿羅漢的智能,他能知道過去五百世,未來五百世。阿羅漢能知五百世,你就曉得色界天人與無色界天人的能力比阿羅漢差一點,換句話說,過去二、三百世,未來二、三百世,他們有能力知道;欲界天的人有天眼通,也有的有五通,過去未來,他們都知道,但是不能像高層的天人知道得那麼多;鬼神也有小通,幾個月的事他知道,未來二、三個月或者是半年、一年的事,他知道。再遠,他就不知道了。    所以有時,扶乩、請鬼神問近的事很靈,遠了他就胡說八道,反正你也找不到他,你對他無可奈何。跟你說最近幾天,或者幾個星期以後的事,往往很靈驗,小事他知道的很清楚,大事他就胡塗了。那就是說他的力量很小;比人高明一點,也高明的有限。我們了解這些情況,也不會被鬼神欺騙。    所以「本有光明,自然發露,此即智能。」會用功的人,慧幫助定,定再幫助慧,定與慧相輔相成,這樣修學就正確,決定不能搞邪、搞歪了,怎麼會搞邪搞歪呢?里加一點煩惱就壞了。他有點智能有點神通得定一定有這個能力,於是就搞名聞利養、欺騙眾生,拿這個來貪圖五欲六塵的享受,最後墮落,決定墮三惡道,這是用的不正。    佛菩薩、阿羅漢用的純正,一點都不歪、不邪。《金剛經》是純正最好的標準,不離開《金剛經》講的這些原理、原則,就不會走偏差。定慧要等學,定中有慧,慧中有定,到定慧等持時,就開悟,照見了。    「照見,指功夫修成」。』是指功夫成功,還沒有圓滿。成功了,也就是說不會再退轉。大乘法里講三不退,成功是他證得三不退,「位不退、行不退、念不退」。圓教初住菩薩證得,別教初地菩薩證得這個地位;都是破一品無明,證一分法身,明心見性,這是修成。    《心經》上觀音菩薩說,「觀自在」,就是觀世音菩薩講的「照見五蘊皆空」。說明他的功夫成就,他照見了。「五蘊」代表世間所有一切萬法,這個世間一切法都是五蘊和合而生起的。照見五蘊皆空,也就是說對於宇宙人生的真相,完全明白,徹底的了解。真相是什麼呢?真相是萬法皆空。一般人聽到這句話,害怕了,一切空了,怎麼辦呢?其實你也不必害怕,你怕也是這個樣子,不怕也是這個樣子,這是事實真相。「空」的意思很難懂,佛在經論里與我們講十八種空、二十種空,空不是無,空就沒有了,這還要釋迦牟尼佛講嗎?還要大菩薩才懂?二、三歲的小孩,你告訴他,空了、沒有了,他都會懂,他都曉得,所以空不是無,這就難懂了。空,「有」,我們現在這一會,明明有,「有就是空」,這個難懂,「空」與「有」是一樁事;我們最困難的:「空」不是有,「有」不是空。一定要將它分成二樁事,這是我們迷惑,不知道它是「一」,說空說有是一。    有人分開來講,那是方便說,相是有的、體是空的。這個說法,佛在經上講的很多,是方便說,沒說到究竟處,沒說到圓滿處,圓滿處不是這個意思,圓滿處是「有就是空、空就是有」,相也是空,體也是有。《心經》里,不斷的重複「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色不異空、空不異色」,那是真的明白了,這才是照見,見到這些事實真相。    正如同現在科學家發現「物質波動的現象」,愛因斯坦說是「場」的現象,換句話說,他們根本就不承認有物質的存在,這是科學家觀察到的。波為什麼會動呢?為什麼會產生現象?這些所以然的道理,他還沒搞清楚,他只是看出這是波動的現象。這已經相當了不起,也就是說與佛法說的相當接近,沒有達到佛法的中心,靠近佛法的邊緣,可以給我們作一個旁證,證明佛經上講的真有道理,希望科學不斷再進步,能契入佛法的核心,佛法講的很多都被科學證明了。底下二句,關係我們現前用功。    「觀照須觀吾人之心性。」須是必須。「所謂消歸自性。」這樣才得受用。心性是什麼呢?「真心」。心性就是真心本性,要觀這個,你才會受用,為什麼呢?這是根源,好象我們看一棵樹,要看樹根,再大的樹都是從根長出來的。你將問題的根找到了,整個問題都解決了;你若枝枝葉葉上去觀照,麻煩可大了,時間就太長,費的功夫太多,很難收到效果。所以無論是禪宗,是教下,修行都是教你從心性上觀照,從心性上觀照也有很多種不同的方法,可是目的是一樣的。譬如我們念佛求清凈心,清凈心就是心性。用這句阿彌陀佛將清凈心念出來,就見性了,所以念佛就是觀照。目標要正確,《金剛經》任何一句經文,都可以拿來觀照自己的心性。剛才講這個方法,依舊可以用心意識,常常思惟,譬如經上講的「凡所有相,皆是虛妄」,你就觀照這一句,當我們六根接觸六塵境界時,眼是色、耳聞聲,一動心,動了貪愛的心,立刻提起「凡所有相,皆是虛妄」未觀照,不貪愛了;動了瞋恚心,「凡所有相,皆是虛妄」,也不瞋恚了。時時刻刻將心拉平,這是功夫,保持你的清凈平等,不要被外面境界所動,因為曉得一切相是虛妄的,就不必計較,不用分別,心自然就平靜下來。像這些句子,隨便拈一句未觀照,你就用這個功夫,這是功夫,是用功,這才是修行,思想行為錯了,將它修正過來,是「修行」。我們成天打妄想,這是過失,用這個方法將妄想去掉,使心恢復到平靜,這樣修行就是「消歸自性」。也就是說真消歸自性,我們才得到真實的受用,也就是說得到清凈心、平等心、慈悲心,這心起作用,就得受用了。    『讀誦受持大乘經典。受持,即觀照也。』這一句話說明教下每一個宗派修行的方法,沒有離開「觀照」。讀誦是預備修學的階段,先要將經讀熟,不讀熟從那兒觀照起,沒法子觀照。所以你要想用功,先要將經念熟,古人修行比我們認真,比我們守法,古人老實,現在人聰明。怎麼聰明呢?「投機取巧」。古人不會投機取巧,老老實實,所以古人的功夫比我們好,比我們快。我們在《高僧傳》、《居士傳》都看到,無論在家出家,成就都相當可觀,不像現在人。老實要從那裡看?第一、你能觀察到「肯念」,這就老實,現在人不肯念,一聽說要背書都嚇跑了,古人都是從背誦下手。    所以「讀」是看著本子讀;「誦」是不要看本子,他能背得很熟,能記得很清楚,他才能受持。佛在經中講的道理,他接受了,佛所講的方法,他也接受了,持是真正作到,那是「持」。現在很多人將受持二個字完全錯了,認為每天將經念一遍,就受持了。那是讀誦不是受持。受持是真正明達其意,依教修行,真正作到就是受持。所以《金剛經》上一再說「較量功德」,我們很熟,與「乃至受持四句偈」,再加上為人演說,那個功德福德,無量無邊,四句偈,只是四句,那四句偈呢?任何四句。四句就是一首偈,任何四句。不要說四句,二句都夠了,你的一生受用不盡。就憑這二句,你可以照住、可以照見。只要這二句、四句常常在心裡,將你的妄想、分別、執著全換掉,它管用,這是受持,所以這是我們必須要曉得,受持就是此講的觀照。    『眾生之大病根,即是心量狹小。』諸位要知道,心量狹小,不但修行不能成就,不能開智能。心量狹小的人,能得一點小定,不能開智能。再跟大家說明,不能往生,為什麼呢?阿彌陀佛的心量是盡虛空遍法界,我們心量與阿彌陀佛的心量不一樣,怎麼能往生呢?念佛就能往生,這話似是而非。古人說得很好,縱然一天念十萬聲佛號,喊破喉嚨也枉然,去不了,什麼原因呢?心量太小了。西方世界佛菩薩諸上善人,心量都那麼大,你這個小心量到西方極樂世界去,天天與人家鬥爭,你與人怎麼相處?所以要想往生西方極樂世界,我們的心量要像阿彌陀佛一樣「心包太虛,量周沙界」,才保證這一生,決定往生。我們常常在凈宗講習里說,我們的心要同佛、願要同佛、解要同佛、行要同佛。心、願、解、行,都同佛一樣,那有不往生的道理,保證往生。    所以我們定的朝暮課誦本,早晨念四十八願,《無量壽經》的第六品,目的何在呢?希望我們的心,我們的願與阿彌陀佛一樣,念阿彌陀佛的四十八願,用他的願行,將自己本性引發出來,四十八願是我的本願,依照阿彌陀佛的本願,將我的本願引出來,我的心愿與阿彌陀佛完全一樣。    晚課念三十二品到三十七品。這一段經文,諸位都很清楚持戒念佛,就是《金剛經》說的「應無所住,而生其心」,也是倓虛大師在本經講的「離一切相,修一切善」。《無量壽經》講得很具體,這段經文里,你仔細觀察它的內容就是「五戒十善」,教我們在日常生活中,如何生活,如何辦事;如何處世待人接物,給我們很具體的原則,只要能遵守,就是佛菩薩的行持。我們的解行,與佛菩薩相應,這樣念佛,功夫才會得力。所以心量小,是很大的毛病,一定要拓開,要知道善與人同,不要將好事都攬在自己身上,實在很可憐,一天到晚,真的累死人,好事分給別人作,分完了,自己沒事,這是最好的事,看到大家都作好事,我心裡多歡喜。    『因狹小,則執我。』我執堅固,輪迴就出不去。『故佛教人將此心放大。』你將你的心放大。『潛移默化,大而化之。即是除我見,去煩惱之妙法。』確實是如此,心量要大,俗話也常說「量大福大」,所以心量狹小,縱然有福也很有限,縱然有福,他的日子過得很辛苦。我們若冷靜觀察一下世間人不少,發大財,億萬財富,一天到晚勞碌的不得了,我們看他過得好可憐,煩惱多,憂慮多,患得患失多。他億萬財產,還省吃儉用,到最後不曉得留給誰,我們常說:有福報,沒有享福的命。    還有一些有享福的命,沒福。那些人呢?就是那些大富長者家裡的傭人,特別是他們的別墅很多,自己一年難得去住一次,很漂亮的房子,請幾個傭人在那裡享福,每個月還要給他工錢,供他吃、供他住,給他錢,請他在那裡享福。那個人很有福報,他主人沒有福報,一年難得到別墅住兩天渡假,諸位冷眼觀察,你就曉得那個主人真可憐,他們才真正有福,世間人顛倒。佛法里常講的「迷惑顛倒」,還真不少。    『因緣聚合,當體即空。』前面曾說過這個道理,所有一切法,都是因緣聚合而生起的,緣生之法沒有自體。佛經講無有自性,沒有自體,是種種條件聚合而現的現象,所以「當體即空」。你若看清楚,看明白,自自然然就不會執著,也就是說不會將它放在心上,你的心常常保持著空。心空就靈,心裡有東西迷惑,就不靈;冥頑不靈,為什麼人會到此地步呢?心裡牽腸掛肚的事太多,所以他沒有智能,冥頑不靈。心若空的,心裡什麼都沒有,就生智能。    禪宗六祖惠能大師說:弟子心中常生智能。他見五祖時,這樣告訴五祖。一些同修常常也來找我,說他常生煩惱。為什麼生煩惱呢?心裡東西太多了,能大師為什麼會生智能呢?「本來無一物」。他無一物,心裡什麼都沒有,就生智能。所以心不可以有東西,心要有東西,心就壞,現代教育普及,大家都學過幾何,幾何里的圓,圓心有沒有東西?圓心要有東西,就壞了。心不能有東西,心才健康。心健康身就健康,是一定的道理,心有東西時,大病是病根,不但是這一生痛苦毛病的病根,也是生死輪迴的病根,要知道當體即空。    『又眾生同體。如此觀照』,知道眾生同體,我們對眾生有一分特別親切之感,一切眾生不是外人,是自己心性所變之物,同體,因為同體,慈悲心就生出來。清凈平等是從當體即空生的,大慈悲心是從同體上生的,『則不知不覺,我執自然化去』,能常常這樣觀照,我執、法執不必刻意去斷,自自然然就化掉了,所以這是大而化之。    『此乃消歸自性之善巧方法。』的確比大乘高明太多,大乘權教菩薩也望塵莫及,這個方法的確非常巧妙。《金剛經》上講原理、原則。而凈宗法門一心執持名號,如大勢至菩薩教的「都攝六根、凈念相繼」。他實行這個法門,《金剛經》解釋念佛法門,真念佛,他作的就是《金剛經》講的理論與方法,所以這一句阿彌陀佛的確是消歸自性的善巧方法。    『一切眾生,無不有欲、色、識。』欲是慾望,我們今天講的感情;欲里也講煩惱,念、瞋、痴、慢,都是欲。色是身體,任何眾生,都有身體。識是分別心、執著心,有分別、有執著。有身體,有念瞋痴慢,欲、色、識,三個字就代表了,這是「眾生」。    『此三者若不轉移,則永遠輪迴三界六道。而轉移之最善巧,無過於念佛求生凈土。』這裡說的好,這三樣東西要「轉移」,不是講斷,為什麼呢?斷不掉,不能斷,它是從真如本性變現出來的,它要斷了,真如本性也斷掉,也沒有了,要將它轉變,將欲轉變成智能,將貪、瞋、痴轉成戒、定、慧。將「色」轉成圓滿報身。我們在《無量壽經》四十八願里看到,西方極樂世界人都是金剛不壞身,不生不滅。將「識」轉變成真如本性,教你轉,因為識就是迷了真性。悟了;識就是真如、就是本性,就是真心,要會轉。如果不能轉,就永遠在輪迴里受苦受難。你要問為什麼?輪迴就是這三個東西變現出來的,你在六道里有加減乘除的變化。一念善心,念好境界,三善道,善惡在加減乘除,六道浮沉,就這麼一個現象,這是六道里的事實真相,唯獨佛與我們說得清楚。    古印度有不少宗教家的功夫的確相當高明,要以現代的宗教來看,他們的確超過基督教、天主教,他們能在定中觀察到六道輪迴的現象,他都看到。上面他可以看到非想非非想天,下面可以看到地獄,這是定功。但是他不能解決問題,也就是說,他見到這些事,不曉得這些事實是怎麼來的。這些事相的所以然,他不明白,他沒有這個智能。    我們知道,佛教出現在印度,並不是很早。在佛教之前,印度的宗教就相當發達,對於六道里情況,他們就說的很多,而且說得沒錯。所以六道輪迴不是佛最先說的,婆羅門教、印度的宿論派、瑜伽派,比佛教早,他們都說得很清楚,但是他們沒有解決的方法。一直到佛出現於世,才將六道輪迴的來龍去脈,以及怎樣才能超越六道輪迴,說清楚。就教我們轉移,而轉移最善巧的無過於念佛求生凈土,這話是真的。因為用此方法來轉移,每一個人都做得到,就像善導大師講的「萬修萬人去」,沒有一個不成功的。這才說是善巧到極處了。    如果我們對於其它的大小乘佛法,有濃厚的興趣,又非常喜愛,你要覺悟。如果我們在這個世間去研究,去探討,我們的壽命有限,時間太短,又沒有善知識,沒有良好的設備,我們這一生中,要想研究個究竟,是很難的事。不如往生西方極樂世界,首先我們得無量的壽命,換句話說;有足夠的時間。    第二、西方極樂世界環境好,阿彌陀佛是老師,諸上善人,等覺菩薩無量無邊,是我們的同參道友,隨時隨地都幫得上忙,何況每天你還會到十方諸佛拜訪,聽諸佛講經說法,怎麼不開智能呢?供養諸佛菩薩,修大福報,福慧雙修,我們生生世世比不上人家一天,你想想看,對不對?無量劫來所修的比不上人家一天,因為人家一天有能力去供養十方一切諸佛如來,我們沒有這個能力。    一天中能聽無量無邊諸佛說法,我們怎麼能比得上人家呢?也許大家要懷疑,無量無邊諸佛菩薩,一天之中訪問,怎麼來得及呢?一個地方一分鐘,也來不及,你完全想錯了,西方世界菩薩拜訪諸佛,供養聽法是分身去的,不是一個一個去拜訪。他是分身去的,同時去的,也就是說一切諸佛如來面前,他都在座,極樂世界阿彌陀佛講經說法,他也沒離開,有這個本領,你若真曉得這個事實,我相信你一定什麼都放下,趕緊到極樂世界去,這個利益好處太大,沒有辦法說得出,實在說不出來。所以到那個地方福慧雙修,才圓滿。因此,他方世界修行要修無量劫,要修三大阿僧祇劫才有個成就,西方世界三劫四劫就成佛了,什麼原因?他修一天,我們無量劫都比不上,是這個道理。所以,一切菩薩沒有一個不願意往生西方凈土的。    『化除我見,即轉第七識為平等性智』。這就是前面講的轉移,轉移的理論曉得了,方法曉得了,此處說出轉移的效果。第七識是執著,一切都不執著,平等性智現前了,為什麼是「平等性智」。你不平等,這個智能就現不出來。    『不起分別,即轉第六識為妙觀察智』。我們偏偏要分別。因為分別,我們的妙觀察智不能現前,道理在此,為什麼我們還要分別呢?為什麼我們還要執著?真正用功的人,在一切境界里,不論人事環境、物質環境,不用分別心,也不用執著心;絕對不用第六識,不用第七識,他用「妙觀察智」,「平等性智」。這兩條是因地上轉,這兩個一轉,八識與前五識連帶就轉了。真正用功就在這上面,我們念這一句阿彌陀佛就轉了,一切境緣之中,我們起心動念,就是一句阿彌陀佛。用這一句阿彌陀佛將你的分別心轉掉,將你的執著也轉掉。這一句阿彌陀佛念熟了,分別執著沒有了,四智菩提就現前了,這個人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實報莊嚴土上上品往生,前面說過,大修行人,發大心修大行,歷事煉心,歷事,就在環境中、生活中,煉不分別、不執著。如果你真在這上用功,那你是真會用功,你是修大行,所以你證的果大,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品位高,實報莊嚴土是證大果。    『此二既轉,則五、八亦隨。』前五識『轉為成所作智』,成是成就,你所做的全是智能。穿衣吃飯的智能,那是成所作智,你每天生活,每天工作,每天交際應酬充滿了智能,對人對事都應付的很圓滿,恰到好處。這個智能是「成所作智」,成就你所做的智能,不會生煩惱。    第八識轉變成『大圓鏡智』。圓是圓滿,無所不知,像大圓鏡照虛空法界,無所不知、無所不能,轉八識成四智。『修行要在轉識成智。』縱然這一句佛號念得很好,往生西方極樂世界也不過是凡聖同居士而已,凡聖同居士修行在西方世界要證果,需要三、四劫。三、四劫時間就長了,如果你轉識成智,到西方極樂世界上品上生,經上講一去就華開見佛,這才是一生成就究竟圓滿的佛果,這才是真正不可思議,一切諸佛沒有一個不佩服的。禮讚阿彌陀佛是「光中極尊,佛中心王」,這種讚歎不是沒有道理,真有道理。    所以,真正會修行,念佛堂的堂主常常掛在口邊的口頭禪,大家聽多了,也就無所謂,那是真話,放下身心世界,提起正念,放下身心世界就是放下分別 、執著。提起正念呢?就是這一句佛號。立即轉識成智,你之所以轉不過來,沒放下,是「分別」障礙了妙觀察智,「執著」障礙了平等心,所以放下分別、執著,自性里的智能就現前,這兩樣就是《華嚴經》上講的:「一切眾生皆有如來智能德相,但以妄想執著而不能證得」。釋迦牟尼佛說的,一切眾生本來都是佛,現在為什麼變成這個樣了呢?就是因為你有妄想、執著,你沉淪墮落,變成這個樣子,你不能恢復自性。妄想是什麼?分別。    「執著」就是第七識,就這兩樣作祟。所以,教你妄想舍掉,分別舍掉。不分別了,執著也舍掉,難捨、想舍,舍不掉。為什麼舍不掉?認為身心世界都是真的,這就是沒看破,事實真相沒搞清楚。    佛在此講「當體即空」,如果你曉得「凡所相皆是虛妄」。「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試問問,你能不能放下?能不能不執著?能不能不分別?自然就不分別、不執著了,因為分別、執著毫無意義,假的、空的,一場空,如夢,有什麼好執著的,這樣就轉識成智,放下難,因為沒看破,《金剛經》開智能,智能是教你看破,念佛教你放下,只取西方極樂世界,其它都不要了。    『佛法看似廣大無邊。』廣大無邊是真的,不是假的。『實則親切有味。』我想這幾天諸位能體會到它真親切,真有味,所以你就欲罷不能,可是此處又怕麻煩,你若貪著佛法,就又壞了。其它的不分別了,分別佛法;其它的不執著了,執著佛法。這就是《金剛經》的後半部,不是沒有道理,怕的是前半部明白,什麼都不執著,執著佛法。所以後半部徹底將我們破得乾乾淨淨,後半部講的是「三心不可得」,能執著的心沒有,所執著的法,已經講清楚,一切法「當體即空」,能執著的、所執著的都沒有,你還搞什麼?就沒得搞了,那才是真的空了,真正是究竟圓滿,絲毫都不可以有。『看似高深,本是平實。』平是平常,實是實實在在,這是佛法。    『明不住相即是正住。正明無住。標示。』上面這一大段,為我們解釋為什麼要無住。佛從胎、卵、濕、化,十二類生說起,將這些事實真相為我們說出,說出之後才能像他那樣,無住生心。    複次。須菩提。    經文上有這一句,下面重要的開示,這是叫著他的名字提醒他。    菩薩於法。應無所住。行於布施。    這一句話非常重要『應無所住,行於布施』。不能不做,不做就落空了,要趕緊去做,做是「有」,無住是「空」。「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假如色沒有了,空也沒有了。「行於布施」沒有了,應無所住也沒有了,這個道理很難懂,真正的無住是在行上證得的,無住像圓心,行動就像圓周,圓周沒有了,心也沒有了;圓心沒有了,周也沒有了。它是一體,一個東西,所以諸佛菩薩度眾生,從來沒有一天休息過,不疲不厭。    『「布施」賅一切法,佛法要行不要住。應當無所住而行一切法。』布施包括一切法,布施有三大類:    第一是「財布施」,財有內財有外財。外財是我們身外之物,布施就是放下,就是舍,要能舍。布施就是沒有執著。對於身外之物,心裡不執著,沒有牽掛。內財是身體。內財怎麼布施呢?譬如佛堂今天有事,許多同修發心來作義工,幫忙做事,這是內財布施,出力,力不是外財,不是我的金錢,出力是內財布施;用頭腦幫忙策劃也是內財布施。雖然布施,不著布施之相,能舍,這是屬於財布施。    第二是「法布施」,凡是屬於智能、技能的,都是屬於法,包羅萬象,不一定指的是佛法,所有一切世法都包括在其中。    第三是「無畏布施」,無畏布施是保障一切眾生安全,這是屬於無畏布施。國家保障老百姓生命財產的安全,國家的功德在對國民無畏布施,何況也有財、法布施,但是無畏布施是最重要的。    這三種布施就包括所有的行法、行為。菩薩修六度萬行,也就是菩薩的行止,真的是無量無邊,就在生活中點點滴滴,那能說得盡。佛將無量的行法,歸納為六大類是「六度」、「六波羅密」。雖然說六大類,實在講,一個布施全都包括了,為什麼呢?持戒、忍辱屬於無畏布施。無畏是是別人心理得到安全感,沒有恐怖,我們舉一個最淺顯的例子,現在一般社會風氣很不好,新加坡比較起來是最好,很難得,社會治安相當好。你看,在外面旅行最怕的是我們錢財露白,就怕人來搶劫。你是一個持戒的,我錢再多,你看到了不要緊,他不偷盜,他持不前盜戒,不要說我錢財被他看到,我放在那裡不動,人走遠了,他也不會拿,他不偷盜,持戒是人心裡得安全感,所以持戒是無畏布施。    忍辱也是無畏布施,平常交際應酬,喜歡說話,開開玩笑,說的人無心,聽的人有意,麻煩大了,引起很多誤會,如果這個人是學佛的,修忍辱波羅密,沒關係,我說話得罪他,也不會報復,他不會介意,他忍辱,使人得安全感,屬於無畏布施。後面精進、禪定、般若法布施。    由此可知,六波羅密一個布施包括盡了,六度包括一切的菩薩行止,布施包括六度,豈不是布施包括一切法,說一個就夠了。《金剛經》上布施說得多,不是偏重在布施上,而是用它來代表,一切法要行不要住,這是非常重要的一個觀念,就是要行。換句話說,要做出來,前面說了很多遍,佛菩薩就是為一切眾生做一個大澈大悟的榜樣,我們學佛也要學佛,做一切眾生大澈大悟的好榜樣,這是學佛。    無論你是那一種生活方式;無論你做什麼工作;無論你從事那一個行業都一樣,就在你自己本分之中,做出一個好樣子來,這個好樣子與徹底覺悟相應,這是學佛,佛是這個學法的,如果我們表現的還是分別,還是妄想,還是執著,你就是將大乘經說得天花亂墜,也與佛法不相干,這我們要懂得。    『前發大願,此起大行』。大願是什麼呢?要記住,不能忘記,「令一切眾生,皆入無餘涅盤而滅度之」,這個願與一切諸佛的願一樣,實在講這就是地藏菩薩講的,地藏菩薩講的好懂,「地獄不空,誓不成佛。」地藏菩薩舉一個例子,地獄。世尊講法,是我們一看就曉得內涵,九法界一切眾生,「我皆令入無餘涅盤而滅度之。」發這樣的大願,那你怎樣去度這些眾生呢?    起大行。大行就是轉識成智,就是在日常生活中,處事待人接物中,離一切分別執著,表現平等性智,妙觀察智、成所作智。智能顯現在生活中;智能顯現在工作里,智能表現在生活,表現在工作;表現在應酬;表現在處事待人接物,這是菩薩。所以不能離開這些事,離開事,你的智能落空,從那裡顯示出來?這就是佛法要行,不要住,這就是起大行,大行就在穿衣吃飯上,不是離開我們生活,到那裡去找一個大行?你就弄錯了。離開分別執著就大,為什麼呢?與心性,與如來果地上的四智菩提相應,是大行,我穿衣,不分別穿衣的相,不執著穿衣的相;我吃飯,不執著吃飯的相,不分別吃飯的相,這是大行,穿衣,天挑剔這款式那樣子,怎麼配色?那就完了,那是六道凡夫,吃飯挑口味,今天吃什麼,明天吃什麼,那就不會吃飯了。    佛菩薩穿衣吃飯與我們不一樣,沒有分別執著,所以佛菩薩心清凈。我們吃飯,心不清凈;穿衣服,心不清凈;睡覺,心不清凈,幹什麼都不清凈,糟透了,里一團貪瞋痴慢,你怎麼能離開六道輪迴?你怎麼不可憐?你怎麼不苦?打扮得再漂亮,可憐人,苦,苦不堪言。讀了《金剛經》要開悟,讀了《金剛經》要知道怎麼過好日子,這真的是非常現實。    『願與行不能相離,有願必有行,有行必有願。』這是告訴我們,發的願一定要兌現,一定要認真努力去將它做到。如果有願沒有行,願會落空;有行沒有願,剛才講,你是搞六道輪迴,增長貪瞋痴慢,所以願與行,一時一刻都不能離開,我們時時刻刻,念念之中有這個願;有這個行,就是不分別不執著。    『菩薩行六度,不外戒、定、慧三學,對治貪、瞋、痴三毒病根。』佛法就像葯一樣,是治病的。凡夫的病根就是貪瞋痴,佛開了三副葯,專門對治貪瞋痴,用戒學對治貪病;用定學來對治瞋恚的病;用般若智能對治愚痴的病,這就是佛法。    這就是為什麼佛出現在世間。我們凡夫不能解決的問題,不知道這三個東西是病根。認為貪瞋痴是很正常的,不是壞事,是理所當然,人沒有貪瞋痴還行嗎?不知道這是病根、禍根哪,不但是我們一生病痛的根源,是生死輪迴的根源,障礙我們明心見性的根源,這個東西多可怕呢?佛要不詳細為我們開導,我們怎麼會認識?怎麼會曉得?    『布施有財、法、無畏三類』。剛才說過,『是對治無始根本的慳貪毒害』。財、法、無畏這三種布施就是對治貪瞋痴的良藥,財施對治貪,我們貪心很重,怎樣將貪心治好,修「財布施」。我有財富,讓大家共享,不要一個人獨享,甚至於我不享福,我的福讓大家享,那個人是真正會享福,他的心情快樂,沒有人能知道。你看他穿破衣服、吃很簡單,他的福讓別人享,世間沒有比他更快樂的,那個快樂是真享福。法布施對治貪瞋痴;無畏布施對治瞋恚的,所以三種施里法布施最廣,法布施的力量最深。因此,佛在《華嚴經》上告訴我們,「一切供養中,法供養為最。」而世尊在本經里告訴我們,一切布施中法布施為最。所以說大千世界無量七寶布施,比不上為人演說四句偈的福報大。四句偈是法布施,法布施功德不是財布施能比較的。

金剛般若研習報告 第二三、二四卷 新加坡居士林

   『持戒為學佛之基始,有止、作二類。「止持」即諸惡莫作,「作持」即眾善奉行。戒殺多治瞋,戒盜多治貪,戒淫多治貪、痴,戒妄語亦多治貪、痴,戒酒則治貪、瞋、痴三毒是也。最初持戒,重在事實不犯。若為菩薩,則動念即犯。』    經文「菩薩於法,應無所住,行於布施」。「布施」涵蓋一切法,所以它的意思無限深廣。布施有三類,「持戒」屬於無畏布施。持戒實在是學佛的基礎,我們必須重視。今人學佛比古人多,今人學佛的機緣也比古人來得方便,何以成就不如古人,實在是現代人疏忽了戒律。本經由持戒發起,世尊「著衣持缽,入舍衛大城乞食」都是持戒,就是告訴我們,要不從戒行上認真做,佛法再好的理論都落空。這就是何以世尊在此特別著重「行於布施」,就是六度都要行,不能住。「住」就是不行,一定要行。要布施、要持戒、要忍辱、要精進、要禪定,都要認真做。    我初學佛時,也犯了一般知識分子的通病。知識分子對學佛很羨慕,佛法的理論說得很高,說得很圓,研究、讀誦都非常有興趣,可是對於戒律就疏忽了,認為時代不同了,何必還要守那些戒條!尤其是讀書人,稍稍涉獵一些現代科學,一定會想到釋迦牟尼佛是三千年前的人,三千年前訂的戒律,現代人怎麼適用?國家的法律,就連憲法,過幾年都要修訂一次;佛的戒律,三千年都沒修訂過,怎麼好用?同時又會連想,他是印度人,我們是中國人,意識型態不相同,生活方式也不一樣,那些戒條現在怎麼行得通?自然對戒律不感興趣,這是通病。善知識,真正好老師也曉得現代一般年輕人的想法、看法、作法,清楚得很。反正這些事勸你也沒有用處,你也不會接受,說多了,你還厭煩,還起反感,乾脆不說了。真不說,也對不起學生。    我最初學佛,親近章嘉大師,每個星期與他見一次面,大概有一、兩個小時的時間。這三年中,他老人家有時輕描淡寫,不經意的說一句「戒律很重要!」他老人家圓寂之後,我想跟他三年學了什麼東西,這一句話印象最深,因為至少聽了三、四十遍都不止。他也不啰唆,每一次就這麼一句「戒律很重要」。第一次講得比較詳細,他用一個比喻說,我們從台北到高雄坐火車,先要買車票,持戒就像你手上拿的這張車票,拿著車票才能上車;中途還要拿著,車上還要查票,決定不能丟;到站之後還要收回。戒律就像這樣,自始至終。這就說明,持戒非常重要,決定不能疏忽。因此,我們對於戒律要重新肯定,重新認識。大小乘經上,世尊都說過,「因戒生定,因定開慧」。我們求的是定慧,戒行是定慧的基礎;沒有這個基礎,定慧決定不能成就。這也說明現代人學佛何以不如古人,原因在此。    戒律有止、作兩種方式。「止」是禁止。第一種是「止持」,決定不能做的,做了就破戒。第二種是「作持」,一定要做的,不做就犯戒。這裡舉的例子是止持,如五戒屬於止持,決定禁止的。我們要記住它的精神,「諸惡莫作,眾善奉行」。「止」是諸惡莫作;「作」是眾善奉行。凡是利益於眾生的,就一定要做;不做就犯戒。在小乘戒律里都有例子。戒本上只是舉例而已。戒條是不是有修正的必要?有,除了根本戒是超越時間,超越空間的,不須修訂。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不妄語、不飲酒,這五條戒超越時空。三千年以前這樣做正確的,三千年以後的今天還是不能改變,這是「根本大戒」。除根本大戒之外,戒律當中多半是生活規範,當然因時、因地不一樣。    戒律傳到中國之後,中國的祖師大德就修訂。中國佛教的特色是叢林,印度沒有。「叢林」相當於佛教大學,正式辦學校。學校當然有學校的制度、規矩,唐朝百丈大師制定清規。「清規」就是戒律的現代化、本土化。依照自己國家人民生活的狀況,取法佛教的精神,也就是把戒條條文重新修訂,即稱為「清規」。我們講現代、本土,都是唐朝那個時代。唐朝至今天有一千三百年,這當中,中國幾乎每個省市,每個叢林都有自己的清規。這些清規都是依照百丈大師的本子為根本,斟酌情形而修訂,必須適合此地、此時。大眾在一起共修,所以每個寺院都有自己的規矩,都有常住公約,這就正確。此地舉幾個例子,我們一定要從例子里反省、思惟,了解它的用意,而後曉得在生活中應該怎樣做。    佛為什麼制定「戒殺」這條戒?當然制定這條戒的因緣很多,《沙彌律儀增注》寫得很詳細。戒殺的重點是對治瞋恚的。凡夫的病根是貪、瞋、痴三毒煩惱。三毒不除,就無法脫離六道輪迴;不出輪迴非常苦。    「戒殺」對治瞋恚,培養慈悲心,目的在此。「戒盜」對治慳貪,特別對治貪慾。「戒淫」對治貪與愚痴。佛制定這五條根本戒,就是五帖葯,治我們的三毒煩惱。「戒妄語」對治貪、瞋。「戒酒」對治貪瞋痴三毒。可見每一條戒皆有它的對象。我們學佛入門,最初持戒著重在事上不犯,也就是事上持,這是屬於小乘戒。小乘戒論事不論心,結罪完全是從事上判斷。大乘就比小乘高得太多,大乘菩薩論心不論事,持戒在起心動念之間。若看到一個眾生,不喜歡,動個念頭要殺他,而沒有殺;但已破戒了。小乘阿羅漢發個狠心要殺他,但沒有殺,不破戒。小乘論事,像現在法律判刑一樣,論事不論心,心裡怎麼想沒有罪。大乘菩薩起心動念就結罪,由此可知,大乘戒難持,小乘戒好持。大乘比小乘高,從持戒能看得出。至於「作持」也非常多,譬如,佛教導我們修六度萬行,我們要真做,不做就犯戒;教我們布施,不肯布施,就犯戒。這一定要曉得,因為它對自己、對眾生都有很大的利益。「忍辱」也是世尊在《金剛經》里特彆強調的。六度中,其它的,佛都說得很少;布施、忍辱這兩條,說得最多。由此可知,忍辱重要。    『忍辱,是安忍、順受之意。安心順受也』,這是很難做到的,可是非做到不可。因為我們修行的關鍵在「禪定」,念佛求的是「一心不亂」。什麼事不能忍,還想得定?得不到。所以,忍是定的預備功夫,必須能忍,才會得定,才能得一心不亂。我們想得一心,想得定、開慧,就非修忍辱不可。離開忍辱,沒有第二個方法,忍非常重要。    『辱而能忍』。本來「忍」是安忍的意思,譯經的法師把它翻成「忍辱」,有特別的意義。中國古代的念書人很有氣節,所謂「士可殺」,「士」是讀書人,讀書人殺頭沒有關係;「不可辱」,不能受侮辱。也就是說,中國知識分子對於「辱」是不能忍受的,看得很嚴重,殺頭都不在乎,侮辱是不可以的。譯經的法師看到中國人這麼執著,就用「忍辱」。辱都能忍,則一切都能忍。『辱而能忍,則無事不能忍』。「忍辱波羅密」才真正能有成就,這種翻譯專門對付中國古代的知識分子。    『若聞佛法,遵照實行,不懷疑、不夾雜,為法忍』。安忍、順受,範圍非常廣大。在日常生活中,大概最難忍的是人事環境。人與人之間的相處要忍耐,忍之下一定有個讓,要「忍讓」,要能保持自己心地的清凈平等,我們修持的功夫才天天有進步,不至於退轉。其次,物質環境,還有自然的災害,都要能忍受。在這個環境里,無論順境、逆境,要真正能不為環境所轉,忍辱就有了功夫。求學、學佛也不例外,也要能忍。譬如,學生在學校念書,從小學、中學到大學,十幾年,要是沒耐心,忍受不了,就畢不了業,學業就不能完成。佛法的修學時間很長,不是一生、兩生就能成功的。佛經上常說,凡夫從初發心到圓滿成佛,要經歷三大阿僧只劫,要經歷無量劫。這麼長的時間,經過多少世捨身受身,要是沒有耐心,怎麼能成就?    在座的同修,佛在本經為我們大家授記了。世尊說得很好,這部經是為誰說的,為那些人說的?「如來為發大乘者說,為發最上乘者說」。我們在座的,我還看到有很多小朋友,兩個鐘點,他也乖乖坐在那裡,不簡單!那也是他發大乘心,發最上乘心,才坐得住。所以,過去生中多生多劫,非常深厚的善根福德,我們在末法時期能遇到這部經典,能在一起研究討論,決不是偶然的。世間沒有偶然之事,都有很深的因緣,所以學佛要有耐心;沒有耐心,決定不能成功。要用真誠心、清凈心、平等心、堅忍心,要堅持,要忍耐,才能成功,真的成大功。    聞佛法要遵照實行,「佛法要行,不要住」,也就是要實行。學了之後立即用得上,就在自己的生活中,不懷疑、不夾雜。兩種人不懷疑,一種人是把道理都清楚明白,他不懷疑,死心塌地的照做。另一種是福德大的人,不是福報大,比福報還殊勝。福德大的人雖然理論不通,也不想研究,但是他就肯老實做,這種人的福德不可思議。我們看到有些老太婆念阿彌陀佛,你問他,阿彌陀佛是什麼意思?不知道,念了,將來佛就接引我往生。她就懂這個,其它什麼都不懂,老實念,念了兩三年,真的站著往生。我們一般人都比不上,她不懷疑,這是福德深厚。《彌陀經》上講,「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緣,得生彼國」。她的福德大,我們一般人比不上。這兩種人不懷疑,除這兩種人之外,疑問就很多,避免不了的。    老實人就是善根福德厚,沒有疑問。疑問多了,就是不老實,當然愈多愈不老實,這是一定的道理。不夾雜也很難,要有高度的智能,所以經上講得一點都不錯,要「多善根、多福德」。多福德的人不懷疑,多善根的人不夾雜,專精。江居士在《講義》里也說到這樁事,固然佛法要廣學多聞,但要看什麼對象,不是每個人都能做到的。他舉幾個例子,如中國歷史上的清涼大師,是華嚴宗的祖師,天台智者大師,古代這些大德,了不起的人!我們仔細觀察,他們一生弘揚的只是一、二部經而已。是不是他故意作樣子給大家看?江居士說不是的。以一般人的能力來講,一生修一、二個法門就很了不起。    《華嚴經》上五十三位法身大士,示現的都是學一門,正如中國古代的大德們,一生中只弘揚一、二部經。這不是謙虛,而是事實。只有這樣,功夫才真正得力,才能徹底通達。原因是他心定、心凈,清凈心就生智能。智能現前,世出世間一切法,沒有不通達的。雖然一切都通達,還是守住自己一門,因為他雖然通達,沒到究竟。成佛才究竟,因此他一門深入,直至證得究竟圓滿的佛果。最好的榜樣是大勢至菩薩。《楞嚴經》上,他說得最清楚明白,「我與五十二同倫」,這句話就是告訴我們一門深入。這五十二個人是指十信、十住、十行、十迴向、十地、等覺、妙覺。專修凈土,一門深入,大勢至菩薩代表的,的確是無比的智能。    一般人只曉得佛門裡智能第一的「文殊師利菩薩」,不知道「大勢至菩薩」。文殊師利菩薩是「廣學多聞」,大勢至菩薩是「一門深入」。一門深入的智能比廣學多聞的人,高明很多!文殊菩薩到最後還是要念佛求生凈土,還是要向大勢至菩薩看齊。我們讀這些地方,決定不可疏忽,其中涵藏的東西太豐富、太微妙了。所以,夾雜是嚴重的障礙,我們今天修持很難成就,就是心裡夾雜。不但夾雜許多佛法,還夾雜著世間五欲六塵,成就當然難。念佛為什麼不能得一心?念佛人聽說《金剛經》不錯,也想念念,《普門品》也不錯,《藥師經》也不錯。以為不念《藥師經》,生病沒人治。每一尊佛菩薩都想拜,每一部經都想念,這就是夾雜。功夫不純,很難得清凈心。修一樣,就容易。    若從一門上得到清凈,一切諸佛菩薩,沒有一個不喜歡。你成就了,大家都祝福你。若天天拜這麼多佛,拜那麼多菩薩,念那麼多經,這些諸佛菩薩看到都搖頭,你搞錯了,真是可惜。所以,千萬不要以我們凡夫心去測量佛菩薩。若不拜他,對不起他,他還會怪你,他就不是菩薩,而是凡夫有這個念頭對待佛菩薩,罪過很重,是把佛菩薩當凡夫看待,這個罪多麼重!佛菩薩的心都是清凈的、平等的,都希望我們早一點成就。夾雜決定要不得,這是「法忍」。我們要從一本經入,其它的都不要看,這要忍,要一門深入。    『又如「生本無生」之理』,般若經上說得很多,大乘經上也常說。『吾人能明了,能實行,為無生法忍。對治瞋恚』。對治極微細的瞋恚,證得無生法忍,就是「法身大士」。那種瞋恚極其微細,不但我們無法發現,即使阿羅漢、辟支佛、權教菩薩也看不出他還有瞋恚。    『精進,精有精細、精密二義』,有這兩個意思。『進步而不盲從,是精細』。我們講那個人很細心,含有謹慎的意思。小心謹慎,對於自己的修學很慎重的思惟、選擇,絕不盲從。他的路子就純正,不會走上歧途,不會墮落在邪見,這很重要。『進步而不躐等,是精密』。循序漸進,守規矩,依照次第修學,不貪圖快速,這是精密的意思。精進『對治懈怠』。「懈怠」是我們無始劫來的大煩惱。世出世間法,一般人之所以不能成就,都是懈怠懶惰障礙了。由此可知,精進就是勤奮,但是勤奮沒有精進二字的意思圓滿。「精」是純而不雜,也就是一門深入。這樣進步不但快速,而且穩當。然而世人初學很難見到,所以他大意,疏忽了,沒有依照這個方法去做。    『禪定,是寄心一處,久後得定,得定即稱三昧』。禪定的修法,起初把心安在一處,時間久了就得定。得定就稱「三昧」,中國的意思是「正定」,也稱「正受」,正當的享受。凡夫的享受不正常,佛經上講的五類:苦、樂、憂、喜、舍,這種享受不正常,大家一定要知道。心有憂喜兩種享受,身有苦樂兩種享受。不苦不樂,無憂無喜稱作「舍」。舍是好,但是時間太短,不能永遠保持;永遠保持就是「定」。我們舍的時間很短暫,一遇到境界,苦樂憂喜又現前。由此可知,「寄心一處」是很高明的方法。    古大德的教學,為什麼教我們一門深入?一門,心就安住在一處,久了就得定。方法很多,用參禪的方法,用念佛的,用持咒的,用讀經的。讀經須讀一部經才能得定。每天都讀,不要換第二本。我們在《壇經》里看到法達禪師讀《法華經》三千遍。《法華經》是相當大的分量,有七卷,大概一天念一遍,三千多遍就是十年。十年念《法華經》,他的心定了,有相當的定功,所以到了六祖會下,六祖幾句話一說,他就開悟了。我們何以開不了悟,是心不定,道理在此。真正高明的善知識,看到你有相當程度了,幾句話一啟示,你就恍然大悟,明心見性。特別在禪宗,古大德的手法妙極了,真正成就人。    教下也不例外,在一部經下功夫。選擇讀經,最好是像《法華經》、《楞嚴經》這麼大部的,一天念一遍。要用真誠心念,清凈心念,恭敬心念,要極其恭敬,才能得定。經卷展開,從「如是我聞」,念到「信受奉行」,不許打一個妄想,即是修定。打妄想,不行。經里有很多意思,可不可以想一想?不能想。一想,就把定破壞了。不要想經義,一直念去。這是一種很高明的修行方法。不僅是修定,其中有戒,有慧,戒、定、慧三學一次完成。念一部經需三小時、四小時,這三、四個小時,你就在修戒定慧。    戒是「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讀經就像面對佛菩薩,聽佛菩薩的教誨,恭恭敬敬,一念不生,專心諦聽,一個妄念都不起,就是「諸惡莫作」。不但身不作惡,口不作惡,心裡也沒有惡念。大乘經典是如來從真如本性流露的真言,世出世間法中第一善,所以讀經就是「眾善奉行」。「戒」具足了,不須一條一條的學,大小乘戒都具足了,都在其中。專心讀,就是修「定」。念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沒有念錯字,沒有念漏字,沒念錯行,就是「慧」。這才曉得念經是戒定慧三學一次完成,是真修行。如果一面念經,一面想經里的意思,那就完了,戒定慧全都破壞了。所以,讀經與讀世間的課本不一樣。世間學生讀課本可以想,裡面沒有戒定慧。讀佛經的目的是修戒定慧,所以讀誦時不可以想經的意思。我們用讀經的方法修戒、修定、修慧,此方法妙得很!    為什麼不選大部經而選《無量壽經》?現代人沒有耐心,要他坐在那裡念三個鐘點,他受不了。沒有法子,才選擇一部適當的。小部,《心經》很少,讀一遍的時間太短,不管用。看來看去,《無量壽經》的分量恰到好處。這一部經,如果念熟了,念到可以背誦,則念一遍大概半小時,時間不長也不短。一個人的心能定下半小時,很難得!一天當中能把一切妄念放下,讓自己的心定半個鐘點,很有受用,對於身心健康有很大的幫助。這是讀經的好處。    讀經的方法一定要懂,就是決定不要想經里的意思,不想經里的教訓。讀完以後再想,這樣可以,想想經上怎麼講的,我們日常生活中應當怎麼做。讀經時是修定;讀完之後,要把佛的教訓在這一天生活中用上。這是「寄心一處」,久後就「得定」。    『對治散亂、昏沉、掉舉』。得定可以對治這些煩惱。「散亂」指心散亂。「昏沉」是提不起精神。特別是打佛七時,一止靜,有不少人打瞌睡,睡著打呼,這就是昏沉,提不起精神來。還有一種人,不坐還好,一坐下來,心裡七上八下,妄念特別多,這是「掉舉」,也是一般人的通病。如果有,不要怕!很平常。自古以來,學佛的人多少都有,要用方法對治。如果是昏沉很嚴重,就不要坐。別人止靜,坐在那裡,你到旁邊拜佛,用這個方法對治昏沉。如果是掉舉,就把精神集中起來修定,用觀照功夫,不要打妄想,而想佛經上的一段,或者一句教訓,觀想這些,能把妄念收拾住。    『般若,是性體上發生的正智』。我們自性本來具足的智能,不是外面來的。『不同世智辯聰』。與世間聰明智能辯才不相干。世間這些東西不是般若智能,我們必須明了。自性真實的智能,自性是真心。真心就是清凈心,就是平等心。真心起作用,就是般若智能。我們的真心不起作用,原因在我們有分別,把自己的「妙觀察智」障礙了;有執著把自己的「平等性智」障礙了。所以,修定須妄想分別執著都放下,捨棄了,心恢復到清凈平等。清凈平等起作用,就是平等性智、妙觀察智。這兩種智現前,則處世,待人、接物、辦事就是「成所作智」,內心就是「大圓鏡智」。這才曉得清凈平等的重要性。    古人稱《無量壽經》為第一經,有道理!經題上就標示清楚「清凈、平等、覺」,我們就修這三樣。這三樣是一而三,三而一,一個得到了,三個都得到。凈宗法門修行的重點著重在「清凈心」。    『對治愚痴』。智能開了,愚痴就沒有。『能破無明毒害』。六波羅密里,唯有「般若波羅密」能破無明,換句話說,就能證法身。『實行一切法之功夫,能不著相,即是般若。佛法最複位、慧』。不但大乘,小乘也不例外,沒有定慧就不能成就。本經中世尊就是教導我們要開般若智能。不但要開般若智能,而且要開最殊勝的金剛般若智能。佛在這部經上把這些道理、方法、境界都為我們圓滿的說出。從那裡下手,從那裡做?「不著相,行一切法」。所以,經上有兩句很有名的話「應無所住,而生其心」,六祖就在此開悟的。這一句經文「應無所住,行於布施」,應無所住就是應無所住;行於布施就是而生其心。    『不修一切法,如何能度眾生』。這一句,我們特別要注意,「度眾生」須先度自己;自己也是眾生。「眾生」的定義是「眾緣和合而生起的現象」。人是四大五蘊眾緣和合而生的,所以稱「眾生」。佛用很多巧妙的術語,目的無非是教我們念念覺悟,不要迷。佛門的團體稱「住眾」,不稱「住人」。道場里住多少「眾」,而不說住多少「人」。「住多少人」,增長我執,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住多少眾」,指住多少眾緣和合而現的假相。眾緣和合的假相,不是真的,當體即空,了不可得。    這些名詞、術語的含義很深,教人覺悟,就是字字句句提起觀照的功夫,讓人在境界里不至於迷惑。我們一看到「佛度眾生」,自己是眾生,這個眾生度了,才能度別的眾生。若這個眾生都度不了,要度別的眾生,沒有這個道理,那有迷人會度人開悟的,不可能的事。覺悟的人才能度迷惑的人,迷惑的人怎麼能度人?迷惑的人度迷人,愈度愈迷,愈迷愈深,怎麼行!    『修一切法而著相者,亦不能度眾生』,這話非常重要,含義無盡的深廣。「修一切法」,譬如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般若。修一切法若還著相,則不能度眾生。眾生要怎樣得度?要破四相、破四見。《金剛經》講得很好,「若菩薩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即非菩薩」。「菩薩」才是已經得度的眾生,「即非菩薩」就是沒有得度,還是凡夫。凡夫著相,菩薩不著相,凡夫與菩薩差別在此。我們修一切法還著相,那不是修佛法,是修世間有漏的善法,是修世間有漏的福報。若持五戒、修六度,卻著相,將來的果報在三善道,不能了生死,不能明心見性,不能成佛,所以要離相。    菩薩修行與一般人不一樣的,即在持戒修六度萬行里練不著相,練不分別、不執著、不起心、不動念。這是真正般若,與清凈心相應,永遠保持清凈心,不為外境所轉。    『修一切法,究竟從何修起,則先行布施。布施為四攝法之首』。佛教導我們,修行從布施修起。布施是放下,是舍!真幹才行,否則得不到功德利益。因此,我們學佛成敗的關鍵,的確在與自己有緣的善知識。我們常講「好老師」,老師要與自己有緣。世出世間法,離不開「緣」字,緣太重要。與自己有緣的善知識,你肯聽他的話;沒有緣的善知識,雖然講同樣的話,你不聽、不接受。我學佛的緣就非常殊勝,所以沒有走冤枉路。我接觸佛法不到一個月就認識章嘉大師,與他很投緣。我非常尊重他,他也很愛護我,很有緣!那時我對佛法根本不懂,剛剛接觸,什麼都不知道。他講的話,我肯聽,肯照做,沒搞清楚就做,這很不容易。    初次與他見面,我就向他老人家提出一個問題,我說:「我知道佛法很好,非常難得,有沒有很快的方法能使我們一下子就入進去?」我很著急。這個問題提出來之後,他不著急,他老人家入定了,不過那種定不是眼睛閉著的,不是眼觀鼻,鼻觀心。他眼睛看著我,一句話不說,坐在那裡,看了半個鐘點,他入定,我也入定了。這種教學法高明,太高明! 以後我曉得,必須整個心定下來,定到相當程度,然後講的話才有用處,否則講太多沒有用,力量不夠。我也聚精會神,等著他老人家怎麼說。那時還不懂什麼是開示,對佛法一竅不通。老人家很慈悲,等了半個鐘點,他才好不容易說了一個字:「有!」一個字說出之後又沒有了,又入定了;不過這一次定得沒那麼長,大概五分鐘。所以,和他老人家在一起非常有味道,雖然一句話不說。現在人講磁場不一樣,和他在一起時,身心舒暢,真的是煩惱雜念都沒有,被他收攝住了,那力量很強。過了五、六分鐘,講了六個字:「看得破,放得下!」他講得很慢,一個字、一個字很重,吐出字來好象有千斤之力。這兩句話,我聽了,明白意思,要看破,要放下。其實我們理解的意思似是而非,不夠精密,但是懂一點。    接著我就向他老人家請教,「從那裡下手?」,大概又等了十幾分鐘,等到兩個字:「布施!」所以,第一次和他老人家全部的談話,就這麼多,差不多一個半小時。我向他告辭,他非常慈悲,送我到大門口,拍拍我的肩膀告訴我:「我今天教你六個字,你好好的去做六年。」我很老實,就真的照做,做六年。做什麼?布施,舍,很難捨!那時我們的生活非常清苦,待遇很微薄,我自己的生活的確非常簡單。我喜歡讀書,所有的收入都買書,所以我一年的收入,書架上一看,都在上面。我很喜歡書,人家向我借書,我不借的,因為怕他把我的書搞臟,搞壞了,所以不肯借給人家。    章嘉大師教我布施,心放寬一點了。人家來借書時,我肯借給人家了。再過些時,心又大一點,可以送給人家了。當然,最初我看過的,可以送給人了,舊書可以送人了,新的,好的自己留著,不能割愛。再過一些時候,新的也可以送給人家了。慢慢進步!布施了六年,就布施得乾乾淨淨的,什麼都沒有了。我的書不少,那時學佛六年了,台中李老師辦了一所慈光圖書館,我知道了,就把我所有的書都捐送給圖書館。他剛剛創辦時,我捐贈的書佔全館五分之一。可見我的藏書有多少全部捐光了。捐完時,心很清凈。清凈心起作用,有一些將要發生的事,預先就知道。    章嘉大師說,舍,要真干,不幹不行。不幹,到不了這個境界,許多事都能預知。「舍」要緊,不舍不行!不舍是煩惱,心裡有牽掛,有憂慮,有煩惱,都把它捨得乾乾淨淨,多麼自在,多麼痛快!不舍的人不知道,這種舒服痛快,你們想都想不到,一定要真正去做。    章嘉大師教我從布施下手,我就從這裡做起。「布施為四攝法之首」。「攝」是攝受眾生。佛攝受眾生有四個方法:第一是「布施」,第二是「愛語」,第三是「利行」,第四是「同事」。用這四種方法接引眾生、攝受眾生。「法緣殊勝」,法緣從那裡來?結緣。不結緣,法緣怎麼來?用什麼東西結緣?布施。不布施行嗎?先要付出。有不少法師常問我,「你的法緣為什麼那麼好,可不可以教教我們?」我說,「布施,你肯布施就行。」我還沒到新加坡來,就送了幾萬冊的經書到這兒來和大家結緣了。人還沒來時,書、錄音帶、錄像帶都來了,不結緣怎麼行!    第一、布施。我們為了成就自己,成就大家,必須曉得,錢沒有用處,錢最害人,有毒!趕緊把它散出去,不要留在自己身上。散得乾乾淨淨,就得大自在;世間人不曉得。    第二、愛語。愛語是出自於真誠心,真正愛護一切眾生,所有一切語言是幫助眾生破迷開悟,幫助眾生離苦得樂。佛在經典里所有的言語都是愛語。    第三、利行。「利」是利益。所做一切,對於眾生,對於社會決定有利益,沒有害處;眾生才願意接近你,才願意聽你的。    第四、同事。同事必須是要法身大士。沒有證得法身,這一條不能學。法身大士的定功夠,智能也夠。譬如大菩薩,他和你有緣,來度你。你喜歡打麻將,菩薩天天陪你打麻將,而且每一場必贏,比你高明多了。你就向他請教,他就說修定、修慧。這高明,他用這個方法,先和你同事,你喜歡什麼,他和你一樣,你就很歡喜。這樣度人很容易,但是沒有定力不行。若沒有定力,這些人喜歡五欲六塵,你和他去就被他度了,麻煩就大了。所以,定力不夠、智能不夠時,用前三樣「布施、愛語、利行」;真正到功夫得力,才可以用「同事」。這是佛攝受一切眾生的四種方法,「布施」是其中之一。    『布施即一切佛法。佛法自始至終,不外一「舍」字。布施即舍,即放下』。『推之』,推廣來說,『持戒舍貪、瞋、痴,忍辱舍瞋恚,精進舍懈怠、昏沉、掉舉,禪定舍散亂、昏沉,般若舍二邊及我法二執』。佛法自始至終,「始」是開始,初發心,「終」是成佛。從初發心至成佛,修放下而已。放下,再放下,再放下;到什麼都沒有了,放下也放下,就成佛了。    佛教導我們,如果我們把見思煩惱,八十八品見惑放下,就證「須陀洹果」。再將三界八十一品思惑放下,就證「阿羅漢果」。把塵沙煩惱再放下,就是「三賢菩薩」。再破無明,放下幾品,就是「法身大士」。到「等覺菩薩」,還有一品生相無明還沒破。把那一品生相無明再放下,再舍掉,就「成佛」。所以,佛法修布施而已,就是要舍掉,才能成菩薩,成佛。若舍一點,還留一點,不行,那還是凡夫;要捨得乾乾淨淨。凡夫沒有智能,煩惱憂慮很多,他害怕,都舍掉了,明天怎麼生活?錢財都舍掉了,明天活不了!他為什麼沒放下?錢財放下了,身沒放下;生死放下了,就沒生死了,多麼痛快!還把生死牢牢抓住,放不下。身外之物放下了,身放不下,怎麼行?須身心世界一切放下。    現代人許多觀念都是錯誤的,迷感顛倒。印光大師教現代人讀《了凡四訓》,教人從《了凡四訓》下手,真是高明,了不起,我也得力於此。我初學佛時,認識朱鏡宙老居士,那時老居士七十歲,我大概是二十六歲。他老人家送我一本《了凡四訓》,我讀了好幾遍,很有道理,我很相信。《了凡四訓》講因緣果報,要是真正讀了,相信它,就知道「一飲一啄,莫非前定」。命里有多少財,都舍光,是舍不光的。這裡舍了,過幾天它自然就來了,命里有的!而且愈舍愈多。可是要記住,愈多要愈舍;不能因為多了就不舍。不舍就完了,不舍會得病。    愈多愈舍,愈舍愈多,怕什麼!一般人讀了,曉得這個道理,卻不敢做,就是恐懼,怕自己生活過不下去。這是錯誤觀念,大錯特錯,不但障礙自己一生幸福,真的念佛想求生凈土都不可能。要徹底放下,放下之後,才曉得自在,才曉得一樣都不缺乏。佛法自始自終就是舍,就是放下再放下。常常念著布施,念著舍,念著放下,用這個作觀照,也不錯,也很得力。勉勵自己要放下,多多幫助人開智能。因為智能開了,所有一切問題都解決了。他今天沒得吃,送點吃的給他;明天沒得穿,送幾件衣服給他穿,這太有限,不是解決問題的辦法。解決問題的辦法是要幫助他明了因果的道理,幫助他知道佛法的好處,教他如何修學正法,怎樣破迷開悟。這樣利益就大,所以印光法師一生所有的供養全部拿去印經布施。    印經就是幫助人開智能。「弘化社」就是佛經流通處,印送《了凡四訓》、《感應篇》、《安士全書》。這三種,我概略估計一下,至少有三百萬冊,其它的經論數量都沒這麼多,幾千冊、一萬冊就很多,唯獨這些書印那麼多。一九七七年我在香港講經,住在中華佛教圖書館(倓虛老法師的道場)。館內收集的書很多,弘化社的書不少。我沒事在那裡看書,看版權頁,一本書印了幾十版,每一版少則三萬冊,多則十萬冊。我嚇一跳!為什麼老法師這樣大量的流通這三種書?如果是佛經還不奇怪,但它不是佛經。    不但大量流通,還有一篇傳記記載,清朝末年老法師在普陀山,住在藏經樓。定海的知縣請他到定海弘法,他自己沒去,派了一位代表到定海講經,講《文昌帝君陰騭文》,這是道教的東西。為什麼法師不講一部佛經,而講道教的東西?老法師是真有智能,真能觀機。講佛法對他們沒有用處,《文昌帝君陰騭文》與《感應篇》講因果報應。這是學佛基礎的基礎,他在打根基。因此,才曉得這三種書非常重要。人知道自己的命運,知道因果報應,起心動念不敢存壞心,不敢有妄念。心好,言語造作自然就收斂,這才是好人。經上講的「善男子、善女人」,先要把人提到這個標準,才能接受佛法。老法師的作為與一般人不一樣,我們要能體會。我看到老法師這樣做,七七年從香港回到台灣,我們在台灣也大力提倡,這幾樣書就印了五、六萬冊,而且我都講過。    『如聽經,舍世間娛樂而來學佛』,這都是教人舍,教人放下。你門每天晚上到這兒來聽經,家裡都有電視,外面有很多娛樂場所,也有朋友可以約會,你們都不去,都放下,都舍了。不舍怎麼行?須舍那些,才能學佛。    『天人舍欲界即升色界』。天有二十八層,分為三界:欲界、色界、無色界。欲界天人要不能把欲捨得乾乾淨淨,他去不了色界天。『舍色界即生無色界』,這才能到四空天。    『舍我執即證阿羅漢』。我們今天證不了阿羅漢,因為「我」抓得很牢,決定不肯舍,這就沒法子。本來我們不曉得,聽了佛法才知道,只要執著「我」,就有三界輪迴,就有六道輪迴。,若不想再搞六道輪迴,舍掉「我」就沒事了,就超越六道。所以,要有智能、要有膽量,敢把「我」舍掉。舍掉之後,真痛快、真自在,什麼煩惱都沒有了。不但沒有煩惱,沒有生死,也沒有六道。生死、六道沒有了,是不是這個身立刻就沒有了?不一定。身雖在這個世間,沒有生死輪迴了,因為已把「我」舍掉了。    「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真舍掉了,這個身體在世間快樂無比。在這世間的時間長短,隨緣!隨什麼緣?眾生還需要這個身體,多住幾天;佛菩薩需要這個身體,多住幾天。多住幾天幹什麼?弘法利生,為眾生作了生死出三界的好樣子,如此而已。若為自己,則毫無理由。再多住一天,也沒有理由;完全是為眾生,為佛法。這是隨緣,不是攀緣。    『舍法執即為菩薩』。不但世間法不執著,佛法也不執著,就是菩薩。舍掉世間法,執著佛法,還是不行,心還不清凈。『舍娑婆即生極樂凈土』。想到極樂世界親近阿彌陀佛,要舍掉娑婆世界。娑婆的六道,娑婆的大千世界,有絲毫貪念,西方極樂世界就去不了;必須毫無牽掛,真的捨得乾乾淨淨。日用尋常中一切隨緣,縱然自行化他,也是「水月道場,夢中佛事」。這樣才真正做到絲毫牽掛都沒有,才能生凈土,才能親近阿彌陀佛。    『並舍亦舍即成佛』。舍到最後,沒有了,連「舍」也舍掉,沒得舍了,就成佛,圓滿菩提了。『由此可知,祇要一面行去,一面不放在心裡,即兩邊不著矣』,這是把「布施波羅密」,把「菩薩六度萬行」具體教導我們。教我們落實在生活中,如何像諸佛菩薩一樣的行法,這才是真正的學佛。學佛的生活,學佛的行持,不在文字里學,不在言語里學,而在日常生活中學。    「一面行去」,行什麼?有這個身,就有行。如釋迦牟尼佛表現的,早晨起來穿衣服、托缽、吃飯,即是行。我們早晨起來穿衣服,也是行。在家裡做家事,上班時做工,樣樣都是行,這就是「一面行去」。我們天天這樣行,佛菩薩天天也這麼行,不一樣的地方在那裡?佛菩薩不放在心裡,心裡乾乾淨淨,沒有分別,沒有執著;凡夫有分別、有執著。我們學佛菩薩,就是在日常生活中學不分別、不執著。於一切時、一切處、一切境緣中(境是物質環境,緣是人事環境),學不起心、不動念。和大家應酬,學隨緣而不攀緣。隨緣就是自己不起心、不動念,我的形象隨緣,心裡如如不動,乾乾淨淨,一塵不染,這是學佛。    「即兩邊不著矣」。因為有行,不著空;心地乾乾淨淨,一塵不染,不著有,空有兩邊不著。『處事』。我們辦事,每天工作,每天都有自己需要做的事。做什麼事都不妨礙,各行各業、男女老少,什麼事都不妨礙。『待人』。與別人往來應酬。『接物』。處理一切物質上的事。若能像佛菩薩一樣心地清凈,絲毫不沾染,則無論辦什麼事,『必然公而無私,國而忘家』。在社會上是第一等人物,為大眾作好樣子。我們所作所為都是利益眾生、利益社會、利益國家,因為沒有私心、沒有我、沒有貪瞋痴。    『可知布施一法,包括一切』。這一法,一切世間法都包括其中,一切佛法也在其中。大乘佛法修什麼?布施而已!所以大善知識教人看破、放下。放下就是「布施」,看破是「般若」。般若是智能,智能開了,看破了。看破當然放下,沒有不肯放下的。   

金剛般若研習報告 第二五、二六卷 新加坡居士林

   所謂不住色布施。不住聲香味觸法布施    前面世尊告訴菩薩一個大原則,這兩句略為具體的為我們指示出來。色聲香味觸法,說這六樁事,其實已將外面境界全部說盡了。    「色」是眼根所對的。我們眼功能的範圍,都稱作「色」,你所能見到的,在黑暗中見不到的,那黑暗也是色。色里有明有暗,有顯色,有不顯色的,範圍包括得非常廣大。「聲」是耳根所對的。耳所聽的是音聲,用「聲」作代表。鼻所聞的,用「香」字作代表。舌嘗的用「味」字作代表,身體接觸的,包括我們感覺很熱、很冷,都用「觸」字來作代表。「法」的意思就更廣泛,包括起心動念,也就是念頭涵蓋的範圍皆用「法」字代表。布施是放下,是舍,所以這兩句實際上就是說,外面的境界都要放下。    『舉「色」等六塵』,這六樣,佛經里稱作「六塵」。我們六根起作用,不出這六大類。為什麼稱作「塵」?塵是染污的意思。像桌椅,如果我們一天不擦乾淨,就有灰塵污染。佛用此比喻這六樣東西能污染清凈心,污染我們的本性,所以比喻為「塵」。    『攝盡一切法』,範圍非常廣大,世出世間一切法都包括其中。『塵有眾多義、有染污義。一有沾惹,即為所污』。「沾惹」是分別執著。一有分別執著,就被污染了。如果對六塵沒有分別執著,就不礙事,對於清凈心,對於真如本性都沒有妨礙。    『「不住」,即不執著。一無所住,方為波羅蜜。』    其實世尊不但二十二年講「般若」,乃至四十九年所說的一切法,甚至十方三世一切諸佛如來,為九界眾生說無量無邊的法門,也不出「無住」二字。我們要深深明了它的義趣,要認真修學,能得到就是作佛菩薩。由此可知,佛菩薩與凡夫差別在那裡,佛菩薩在一切境界中無住;除佛之外,九法界都是有情眾生,對於境緣還是有住,不過住的程度有淺深不同。凡夫深重的執著;聲聞的執著比我們淺薄;菩薩的執著更微薄,但還是有。等覺菩薩還有一品生相無明,就是還有執著,其它的都不執著,都放下了,還有一品生相無明,還沒有放下。所以,他是等覺菩薩,不能稱為如來, 道理在此。「一無所住」,就成佛了。等覺菩薩還有一品生相無明沒破,他還有住。真的到一無所住,「波羅蜜」就功德圓滿了。    『財施即前五塵』,這是講布施。財布施有內財、外財。佛在《華嚴經》第六迴向章里講布施,差不多講了七、八十種,講得很詳細,經文相當長。    『法施即法塵。皆是緣生之法,當體即空,又何必住』,這段意義非常深,要細細的體會。佛教導我布施,教我放下。我們懂了,也很認真學。如果你心裡還有念頭,我學佛了,佛對我的教誨,我每天都修布施,有財布施、有法布施,這個念頭還沒有斷,你還沒舍掉。換句話說,雖布施,卻住相。「住相布施」不是佛的意思,不是佛教導我們的。佛教導我們「應無所住,而行布施」,所說的是要不住相。為什麼不能住相,佛把道理為我們說清楚了,我們才知道不住相的所以然。因為一切法緣生,我們修一切布施,也是緣生之法,「當體即空」。你住就錯了,不住就對,這是事實真相。佛完全依據事實真相為我們說的,不是隨便說的,也不是佛個人的意思。下面是總結這段文的『結成』。    須菩提。菩薩應如是布施。不住於相。    《金剛經》上講「不住」,句句都提醒我們,這是佛的真實慈悲。實在是因為凡夫住相,這個病根深蒂固,太深太深了,決不是幾句話能真正提醒我們,使我們覺悟,那是不可能的。雖然在聽講時,一時覺悟,聽完之後一出門又迷惑了,老毛病又現前。這才曉得習氣之深,回頭之難,勞累世尊四十九年不斷的提醒。我們對佛的恩,在此處多少能體會一些。    『《華嚴》分「舍」為多種,最後說究竟舍。須心中些微不著,不落二邊,方為究竟』。舍就是布施。要一無所住,才是波羅密,才圓滿。《華嚴經》的經文長,所以這些事就講很多,舉的例子也很多,理事都講得很透徹。    『「應無所住」,是不住法相』。此處的法也廣義的包括非法相。非法相也是法,法與非法都不能住。『「行於布施」,是不住非法相。學佛者,六塵固不可住。然若斷滅,即不能度眾生』。六塵是外面境界。「斷滅」就是下文講的非法相。斷滅是空,一切六塵不要,都空掉了,行不行?不行。在事上講,空掉了,就不能度眾生。諸位要知道,不能度眾生,眾生包括自己。也許以為不度眾生不要緊,與我無關,只要我得度就行了,那裡曉得眾生里第一個就包括自己。自己就是眾生,所以不能度自己,就不能度別人。這就是說,要六塵的事相,但不能執著,執著就錯了。    『眾生正住六塵境界,故應從此處度之』。首先要度自己,如何度法?不住就度了。譬如,我們眼見色,如果在色相上分別執著,就住了。這個色染污我們的清凈心,這是凡夫,不是佛菩薩。佛菩薩是怎樣的?我們要如何跟他學?佛菩薩眼也見色,但是他不分別、不執著,色不染污他的清凈心,與清凈心毫無干涉,沒有關係,那他得度了,眼根在色塵里得度了。同一個道理,耳聽音聲,聽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不分別、不執著,不起心、不動念,音聲也不能染污清凈心,音聲與清凈心沒有交涉,耳根在音聲里得度了。其餘諸根亦復如是,這是度眾生,即稱作「得度」。大家一定要搞清楚,自己有沒有得度?時刻觀照自己,我們六根在六塵境界里,從早到晚起作用,看自己是不是已經得度?真正得度,清凈心現前,這六樣就不是「六塵」,因為塵是染污清凈心。若不能染污清凈心,則這六樣是「六性」。眼見色性、耳聽聞性,乃至意志法性,禪宗說的明心見性,這就是見性。性在那裡?就在色聲香味觸法。    古德開悟時求師印證,老師問他「你在那裡?」他在地上拿了一把小草或拿一個小石頭比一比,就這個!對不對?對的,一點都沒錯。只要不分別、不執著,則六塵都是真如本性的相分。    如果諸位聽了還不能體會,我們再舉一個比喻。譬如作夢,夢中有境界,作夢當然有自己,決不可能作夢而夢中沒有自己。夢中一定有自己,還有別人,也有山河大地。夢從那裡來的?夢就是自己心裡變現的境界,整個夢中的境界就是自心變現的。如果此時你覺悟了,反問自己,我的心在那裡?整個夢境就是你的心。若問心是什麼樣子?你在夢中隨便拈一物都可以代表,那就是心的樣子。    所謂「全妄即真」,妄是什麼?夢中境界是虛妄的,整個夢中的境界,虛妄的境界就是你的心。全真心變成了虛妄境界,真妄不二。妄的境界就是真心,真心虛妄的境界,真妄是一,不是二,這就是諸佛菩薩的境界。我們在這個境界里迷了,把真妄分成兩樁事,真不是妄、妄不是真,不曉得它是一樁事。虛妄境界里,我不是他,他也不是我,不斷輾轉分別執著,愈分別愈多,愈執著愈嚴重。病根是這樣發生的,這樣發展,無始劫來直到今天,我們迷在妄之中,不知道事實真相,所以處處執著,牽腸掛肚,永遠放不下,虧吃大了。放不下,造成了六道輪迴的現象。    六道輪迴真是自作自受,本來沒有,由妄想分別執著變現的,佛教導我們破迷開悟,從虛妄中超越出來。金剛般若的方法非常巧妙,教我們就在事相中恢復自己的本性,恢復自己本來面目。用什麼方法?「不住」。    「不住」不是沒有受用,不住的受用才是真受用,因為沒有副作用。我們住相受用,付出的代價太大了;不住相的受用,就與諸佛如來的受用完全相同。若明了事實真相,就像佛在經上講「大作夢中佛事」,知道自己在作夢,夢中一切境界可以享受,千萬不要執著。執著就自生煩惱、自找輪迴,那才是真正錯了。所以,悟了之後,決定與性德相應,不但度自己,也度別人。    『修行本旨是不住』,這是講總綱領、總原則,不住就不執著。分別還不要緊,就怕執著。分別的過失淺;執著的過失重。執著有六道輪迴。執著沒有了,單有分別,六道超越了。阿羅漢、菩薩有分別、沒有執著,所以是「四聖法界」;有分別、有執著是「六凡法界」。    『下手又不能滅境』。不能離開境界,就是不能離開六塵境界。『如念佛、觀想佛像,色境也』。今天我們修念佛法門,許多同修告訴我,好幾年了,心還是定不下來,妄想、雜念還是那麼多,當然功夫就不得力。有沒有方法幫助我們?觀像是個好方法,我們念阿彌陀佛,看阿彌陀佛的佛像。這裡有觀想,有觀像,此處講「觀想佛像」,塑造的佛像或彩畫的佛像都行。選我們最喜歡的佛像,最喜歡的就與自己有緣,有緣比較容易成就。我喜歡這尊佛像,我供養他,常看他、常想他。因為你常看,就不看別的;常常想,就不打妄想。這是很好的方法,對於初學能幫很大的忙,這是「色境」。    『天樂水鳥,聲境也』。修凈土的,一般讀《彌陀經》的人多。《無量壽經》、《觀無量壽佛經》講得都很詳細。西方極樂世界依正莊嚴,世尊在經上描繪,西方世界天樂迎空、水鳥說法,我讀經,想這個境界。放下經本,我們看到水,就想到西方世界的水會往上面流,流水的音聲會說法,我們看到小鳥飛,想到西方極樂世界阿隬陀佛變化所作,禽鳥都能說法,我們想聽什麼法門,他就為我們宣說什麼法門,這是聲境。    『蓮花香潔,香境也。飯食經行,味境也。但受諸樂,觸境也。憶念彌陀,法境也』。可見凈宗的修學,六塵境全都用上,一樣也沒有捨棄,一樣也沒有消滅,樣樣都用上。凈宗與其它法門不一樣,其它法門一定要做到「不住」才能成就。「成就」是指超越六道輪迴,如果不能超越六道輪迴,縱然有甚深的禪定,都不能算成就。同修們一定要牢牢記住。每個人從無量劫到今天沒出輪迴,我們不是這一生才修行、這一生才聞到佛法,不是的;無量劫之前,我們就聞到佛法,就在修行了。生生世世中曾經供養無量無邊諸佛如來,所以善根、福德、因緣無比的深厚;到今天還落到如此地步,成就在那裡?這就是說明,不出輪迴,來生來世頂多與現在一樣,這個問題嚴重。明了事實真相,我們才知道非超越不可。有沒有辦法超越?有,凈宗法門教我們在一生中「決定超越」,好處在此。所以這個法門,一切諸佛都讚歎。諸佛為什麼讚歎?諸佛希望我們早一天超越六道輪迴,早一天得到成就。    『故「不住」二字須認清,決非斷滅』。不是捨棄這些境界,就在境界里修行,就在境界里超越,方法就是不執著。一般人常說,不要把它放在心上,就超越了。沒有憂慮,沒有牽掛,心上沒有這些,因為本來沒有。    『斷滅即空,亦即非法。布施攝一切法相,亦攝非法相』。我們講布施,講舍,我們要舍一切法,要不執著;非法也不能執著,也要舍。非法是空,法相是有,空、有皆舍,這是兩邊都不執著,兩邊都舍的意思。    『修行不得受用,不外二病』,這一句很重要,也是我們迫切需要知道的,正是說自己的毛病。修行為什麼不得受用,先要了解,如何才是得受用,受用什麼,這些不能不清楚。修行最要緊的,「清凈心第一」。我們的心有沒有清凈?果然妄念少了,煩惱少了,憂慮牽掛少了,就得受用。心清凈,智能一定增長。煩惱輕、智能長就受用。心裡的一定會表現在外,表裡是一致的。看相算命的都會說「相隨心轉」,現代人時髦話是「改變體質」。你的體質改變了,心清凈,生理一切組織恢復正常,就沒毛病。    所有一切病痛都是從妄想、分別、執著、煩惱里生的,這是病。修行人得受用,就是將此病根拔除,所以他的生理恢復正常,恢復自然。今天科學家說地球病了,地球怎麼病了?自然生態被破壞,不自然,不平衡,所以造成許多的自然災害。身體是一個小型的宇宙,這個宇宙里的複雜狀況與太虛空大宇宙一模一樣。這個小身體就是大宇宙的縮小,大宇宙這麼複雜,我們身體的小宇宙同樣複雜,真的是不增不減。我們今天曉得大環境的自然生態破壞,後果嚴重,不堪設想,也就曉得我們的煩惱、憂慮、牽掛破壞我們自己生理的組織,讓它也不平衡,後果嚴重,不堪設想。所以,人得病,得嚴重的病,命就保不了,是一樣的道理。    修行真正得受用,心清凈、身體健康、法喜充滿。一般人的生活很苦,學佛得受用,學得生活很快樂。無論什麼環境,環境好,很快樂;物質環境不好,也很快樂,確實法喜充滿。換句話說,與我們物質環境不相干,再窮也快樂。我們讀儒家的書,孔夫子有個學生顏回,家境清寒貧苦,吃飯連個碗都沒有,喝水的茶杯也沒有。夫子說他喝水用瓢,舀水的瓢,「一瓢飲」;吃飯用竹子編的簍子,「一簞食、一瓢飲」,別的人過這種生活,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顏回快樂得不得了,原因是他修行得受用。身心清凈,對於人生是自己,宇宙是自己,生活環境的真相,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他不迷、不邪、不染,怎麼不快樂!我們一定要認識清楚。    我們學佛不是求佛菩薩保佑我升官發財。升官發財不能斷我們的煩惱,不能破執著,那有什麼用處?地位再高,財富再多,自己的心態、生理一樣被破壞,一樣要受苦,那沒有用處,不能解決問題。富貴不能為我們解決問題;唯有不住相才能解決真正的問題,能帶給我們這一生真實的幸福。    「修行不得受用,不外二病」,這是江居士說的。『一不得扼要』,也就是說修行不如法,不懂得方法;『二道理不明』,理論不清楚,就是平常講的,修行不如法、不如理。如理如法的修行,一定得受用,而且非常快,非常明顯。    『離修說性則空談。離性而修則盲進』。「性」是指理,「修」是指事。用本經世尊的話來說,「性」就是不著,「修」是在事上講的。「離修」是不肯在事上做,單單講理論。理論會落空,這是所謂「談玄說妙」,無濟於事,講得再好,自己不得受用。換句話說,你的業障消不了,煩惱斷不了,生死不能解決,空洞的理論,沒有用處。「離性而修」在事相上肯修,不明道理,也就是講著相而修。「進」是進步,著相修,盲進,盲目的走,雖有進步,依舊迷惑顛倒,所修的只是福報而已。所謂六道里的福報,修有漏的福報,不能出三界,不能了生死,所以稱為「盲進」。由此可知,理一定要明了,事上一定要認真做,這樣才能解決問題。    『發大願、行大行,方能入佛門』。尤其是初學的同修們,一看到經上講大願、大行,就莫名奇妙。什麼是大,我發的這個願夠不夠大,我修的行大不大,大的標準到底在那裡,要是不清楚,就是前面講的盲進,縱然認真努力修行,自己以為是精進,其實是盲進。什麼是大?「無住」就大,「不執著」就大。因為你一有分別就有界限,就畫圈圈;一有執著,這個圈圈就牢固,就不大。    離開分別執著就大,沒有界限了,大是這個意思。「大願」是沒有分別,沒有執著。度眾生,要度無量無邊無數眾生,盡虛空遍法界,就大。真能做得到嗎?真做到,現在就做到。沒有分別執著,就做到;起一點點分別執著,就做不到。口裡說發大願,要像佛一樣,滅度無量無數無邊眾生,實際上自己有分別有執著,心量很窄小,那不是大願。離一切相,願就大,一切不執著,行就大。什麼行?釋迦牟尼佛在此表現給我們看的,穿衣沒有分別執著。大行,普度一切眾生,做出樣子,是給一切眾生看,給一切眾生作示範,不要分別不要執著。吃飯沒有分別執著,吃飯也是修大行。你以為大願大行是什麼?就是這些。    由此可知,日常生活的點點滴滴,我們要明道理,要做得如法,樁樁件件都是大願大行。諸佛如來之行,法身大士之行就在此,這個道理不能不明,否則修行無下手處。我在前面不斷的提醒同修們,必須念念都想著,我要為一切眾生作好樣子。事上固然重要,理上更重要,理是實質,事是外表,實質重於外表。實質就是不分別不執著,這真的是大願大行。這樣就是入佛門,入大乘之門。    『前雲,「降伏即發大願」。此雲,「行於布施即行大行」』此處的布施是舍,是放下,把一切分別放下,把一切執著放下,是真的放下了。    『必無所住行於布施,方是大行』。細心體會這句話,裡面的意義深廣無量無邊,包括我們起心動念,一切的行為都在其中。    『能不執著即大智。行於布施即大悲。悲智願行無不大,方是菩薩摩訶薩。』    小乘人對於世間不執著,對於佛法還執著,所以他們沒有大智。大乘菩薩不但破了我執,於一切法也不執著,法執也放下,這是大菩薩大智能,在事上說行布施,就是我們一舉一動,一切作為都為眾生作好榜樣,這是大悲,這樣度眾生,與諸佛如來沒有兩樣。說法是言教;身體做出來的是身教;念念要幫助一切眾生是意教。身、語、意三樣都教化眾生,度脫一切眾生,這與諸佛如來有什麼兩樣?我們學佛要在這些地方學習。悲智願行樣樣都大,不但是菩薩,而且是大菩薩,稱為「摩訶薩」。「摩訶薩」是梵語,「摩訶」是大的意思,大菩薩。世尊說《金剛經》的對象,就是大菩薩。我們現在是凡夫,如果我們念頭一轉過來,想學菩薩,依照《金剛經》所講的原則,真的去做,那就恭喜你,不但是菩薩,你已經是大菩薩。雖然還沒見性,但是你的確走的是大菩薩的路徑。    『發心要廣大』,因為『非廣大不能化我見』。心量愈大,我執自然就化解了。因為心量大,我執不要破,自己就沒有了。心量狹小,就是堅固的執著,這才是真正的病根。佛用這個方法把我們的毛病、習氣,從根拔除。    『修行則要細密』。要細心,要綿綿密密。『先觀一切眾生是緣生、同體、本寂』,能這樣想、這樣觀察,是大智能。觀察外面境界比較容易;人要反省,找自己的毛病不太容易。想想自己沒有毛病,找不到;看別人都是毛病,再回來反省自己,就容易多了。佛教導我們此法,就是觀察外面境界,然後回來反省自己。    『知自己習氣之重而潛移之,方能修行。修行先除病根,此佛說行於布施之精意也』。般若經教我們,的確是從根本修,不從枝葉。枝枝葉葉太難、太繁、太瑣碎,直截了當從根本修。枝葉是從事上修;從理上修,算是比枝葉強一點,還不是根本;從心性上修,才是根本。    《金剛經》直截了當教我們從心性上修,雖然說事、說境,到後來都歸到心性,決定是以心性作主。但是一定要先知道自己習氣重,怎麼知道?常常想著,佛在大乘經上說,「一切眾生無量劫來,曾經供養無邊無量諸佛如來」。這話在《無量壽經》上講得很詳細,《金剛經》上也講得很詳細、很明顯,不是假的,多生多劫我們都錯過了這個因緣,佛不是不慈悲,不是不教導我們。我們怎樣錯過了因緣?沒放下,雖然學佛,依舊執著,依舊分別,這就是習氣之重。這是根本的習氣,要在根本上著手。這一生因為過去生中的善根、福德,殊勝的因緣又現前,決非偶然,一定要重視,才能潛移,才能修行。修行先要除病根;病根就是分別、執著。所以,佛教導我們無住、布施,要放下,要舍,佛說法真正的用意在此,我們要能體會得。    『吾人事事依照佛說去行』。照佛講的方法去行,就是「而行布施」。『心中卻一無其事,方是不住法相。心中雖無其事,依舊精進去行,方是不住非法相』。《金剛經》上教我們修行的方法,這幾句說得很透徹、很清楚。佛教導我們的、應當做的,《無量壽經》中特別是第三十二品至第三十七品,所說的就是五戒十善,佛講得很詳細,事理因果都說到了。那些是我們要斷,那些是我們要修的、要做的,不能不知道,不能不認真去做,講得非常具體。    「行法」的大根大本,無過於《觀經》講的「三福」。世尊說得很好,這三條是「三世諸佛凈業正因」。「凈業」就是清凈心。如何能在事修上得清凈?還是《金剛經》講的原理「應無所住,而生其心」,也就是此處講的「心中雖無其事,依舊精進去行」這才是。三福第一條「孝養父母」,不僅是養父母之身。許多畜生都會養父母之身,人為萬物之靈,除養父母之身外,要養父母之志,養父母之心,這很重要。養父母的什麼心?清凈心、歡喜心。讓他一生沒有憂慮、沒有煩惱,生活過得歡歡喜喜,這樣是不是就盡孝了?不是的,一定要幫助父母了生死出輪迴,不要再搞生死輪迴,那才行。這種事太大了,不是我能辦到的;其實不然,我們可以做到,勸父母念佛求生凈土,父母真的往生極樂世界,才算是盡了孝道,孝養父母,有成就了。若沒有把父母送到西方極樂世界,孝養父母,沒做到。這是真的!    第二、自己這一生中,決定要脫離三界。如果自身做不到,就是不孝。父母也希望我們脫離輪迴,他到西方,我們怎麼還在輪迴中,怎麼能算是孝?這才曉得,真正懂得孝道,怎麼不作好人?怎麼不作菩薩?一定要作好人、要作菩薩,才算是盡孝。要不作好人,要不作菩薩,就不孝了。    「孝」字不可思議,在佛法里講,可以說這個字是整個佛法的大總持法門。整個佛法建立在孝道的基礎上,三福第一句「孝養父母」就建立在孝道基礎上。菩薩戒、大乘戒,「孝名為戒」,世尊講得這麼清楚,什麼是菩薩戒?「孝」就是菩薩戒;菩薩的戒條是根據孝道建立的。什麼人把孝字做得圓滿?成佛才做得圓滿,等覺菩薩還有一品無明沒斷,父母看了還憂慮,還是不孝。成了佛,父母一點憂慮都沒有了,孝道才做到圓滿。    這是佛教導我們的,若想當佛的學生,卻不依教奉行,那裡是佛弟子。在孝道上講,樣樣做得圓滿,樣樣做得沒有遺憾。自己作人,品德要緊,生活不必求奢侈,也不必求豐厚,能過得去就行了。職業一定要正當,不能做傷天害理之事,譬如殺生的事業,決定不做。縱然賺錢,但是殘害多少生命。違背佛教的事,妨害眾生的事業,決定不做,這是選擇職業不可不顧慮的,不能不知道的。    在家庭中,一家要和睦,現代社會,我們看到夫妻不和,父母憂慮操心,不孝;兄弟不和,不孝。如果你的家族大,還有堂兄弟、表兄弟,彼此不和,不孝; 朋友無信,不孝。踏進社會,無論公家機構、私人公司,辦事不力,不孝。不能處眾,不孝;不敬上司,不孝。孝字,世出世間法都包括其中。在學校念書,成績不好,不孝;身體不好,不孝;每一樁事最後都歸結到「孝道」。誰來教孝?老師,所以老師的恩德與父母一樣大。小孩小,父母還好教,長大就不行。兒女長大了,「你要對我孝順」,父母說不出口。誰來教?老師,第三者教。老師對學生也不能要求,「你應該尊師重道」,這話也說不出口。誰教?父母教。父母教子女要尊師重道,老師教學生要孝順父母,所以一個小孩是兩方面教成的。    現代社會麻煩了,老師不教孝,父母不教尊師重道,天下怎麼不亂?佛門要不從這方面認真著手修行,佛教就衰微了。佛法不但不能與佛住世那個時候相比,與古代也比不上,原因在教育喪失了,連「孝」字都不認識,這才是重要的問題。    我常說,中國文字是全世界任何國家民族都沒有的,我們的祖先造這些文字教導後世子孫,是高度的智能。文字是符號,符號里充滿智能。「孝」是會意字,教人看到這個符號,體會其中的道理。上面是「老」,下面是「子」,合起來即說明上一代與下一代是一體,不能分別的。上一代還有上一代,下一代還有下一代,過去無始,未來無終。無始無終是一個整體,這是孝的意義。    有些中國人在外國過年時還祭祀祖先,外國人感到很奇怪,祖先已過去幾百年、幾千年,根本不認識,為什麼還要紀念他?這是孝道,就是要念著整體。我們還念念不忘古代遠祖,要紀念他;眼前的父母,那有不孝順的道理。夫子所謂「慎終追遠,民德歸厚」,你能紀念遠祖,對現前的父母尊長一定尊敬,一定孝順。若能紀念孔子,對古代的老師都尊敬,都紀念,現在教導我們的老師,怎麼會忘掉,不可能的。我們會念著老師的恩德,會記住老師的教誨,會認真去做,這就是「孝養父母,奉事師長」。    中國儒家、道家,古代朱子百家的學術,都是建立在孝道、師道的基礎上。佛法傳到中國,何以被中國朝野這樣熱烈的歡迎,正因為佛法也是建立在孝道、師道的基礎上,比中國古聖先賢講得更詳細、更明白。中國老祖宗留下來的典籍,我們展開來讀一讀,他只講綱領、原理、原則,沒有佛經講得細密。兩者合起來看,真的是相輔相成。從這個基礎上把我們的心量擴大,所以「孝」字就是盡虛空遍法界,從這裡生慈悲心,就是佛法講的「大慈大悲」。因為沒有分別、沒有界線,知道盡虛空遍法界是一體;過去無始,未來無終,是一個整體。佛法「豎窮三際,橫遍十方」,是一個自性,從這裡生起慈悲。「慈心不殺」,「慈心」是從心上講,從理上講的;「不殺」是從事上講的,有理、有事。「修十善業」,「十善」在理、事上具體為我們說明。這是第一福的四句,從這個基礎上再建立佛法。    佛法超越世間法,所以第二福有三句「受持三歸、具足眾戒、不犯威儀」。這三句就是我常講的,為一切眾生作好榜樣。總而言之,三句話就是這一個意思。再把自己的境界向上提升至「發菩提心、深信因果、讀誦大乘、勸進行者」。佛的大願大行是這樣建立的,這樣圓滿的。我們應當事事依照佛說的去行,這是佛為我們講的根本法。    『境與心,法與非法,對待之見未忘,尚未能出世間』。「對待」就是相對的。境與心相對,法與非法相對。《心經》里講,一般人把「色」與「空」相對,本經講的「四相」也是相對建立的。我與人相對,人與眾生相對,只要這個觀念還存在,就不能超越世間;因為還有分別,還有執著。所有一切相對的,都是從分別執著產生的。離開分別執著,相對就沒有了,是一個整體。所以,離開一切分別執著,十法界就變成一真法界。我們的執著特別重,墮在十法界里的六道。十法界分染、凈,四聖是清凈法界,六道是污染的法界。我們的執著非常嚴重,墮落在六道輪迴,未能出世間,不能超越六道輪迴。      『故出世法,必須離開分別心』。真正想在這一生脫離生死輪迴,脫離生死苦海,就要常常提高警覺,不分別。分別心才起,要知道錯了,我又搞輪迴業。天天造輪迴業,怎麼能出輪迴!怎麼辦?分別的念頭才起,執著的意念才動,立刻警覺,有高度的警覺心,念頭立刻轉到「阿彌陀佛」。一句阿彌陀佛把這個念頭換掉,這是真功夫。古德常講,「不怕念起,只怕覺遲」,分別、執著念頭起來不怕;怕的是能不能把第二念換成阿彌陀佛。功夫得力,就管用了。    我們要覺悟生死輪迴可怕,決定不幹這種事;不但來生不幹,現在就不幹了。現在有分別執著,現在就造輪迴業;現在沒有分別執著,現在就不造輪迴業。所以,不要說我來生不幹;來生還是繼續干,自己作不了主,由不得你。真的來生不幹的人,現在就不幹,這才可以說來生再不幹了。現在就不幹,這個要緊!    『轉凡夫觀念』。「凡夫觀念」就是一味的分別執著。還談什麼貪、瞋、痴,還談什麼五欲六塵?都不要談了,那些是枝葉,這是根本。像砍樹一樣,要連根拔除;枝葉不必管,從根本下手。念佛的方法非常有效,就用一句阿彌陀佛轉過來。觀照就是觀照這個,修行就修這個,用功就用這個,就成了。實際上,這是《華嚴經》地上菩薩用功的方法。我們讀《華嚴經》,看到十地菩薩始終不離念佛,就用此法。十地菩薩是從初地、二地,直至等覺,共有十一個位次,就是用這個方法。世尊在般若會上將此方法傳授給我們。《華嚴經》上常說的「行布不礙圓融,圓融不礙行布」,這是《華嚴經》上的「理事無礙」,說明地上菩薩用功的方法,我們初學的人也能用等覺菩薩用功的方法;初學的方法,他們也用得上。    譬如,佛教導我們初學「孝養父母、奉事師長、慈心不殺、修十善業」。等覺菩薩還要學,不能離開,這就是講圓融中有次第,次第里有圓融,與世間教學不一樣。世間教學只有次第,沒有圓融,大學生不會念小學課本;小學生也不能念大學課本。佛法不一樣,有次第、有圓融。要轉凡夫觀念,先要認識什麼是凡夫觀念。    『證性須要無念』。「證性」就是明心見性,一般講證果、得道,都是這個意思。得道、證果、成佛都必須「無念」。    『心中若有「無念」二字,仍是有念』。什麼念頭都沒有了,是不是真的無念?不是,你還有念。因為你覺得自己現在無念了,還分別無念,還執著無念,還有一念。有一個「無念」,還不行。「無念」的念頭也沒有,才是真無念。    「無念」的意思的確很難體會,是無妄念,不是沒有正念。凡夫顛倒,我們有妄念、無正念,這是顛倒。諸佛菩薩有正念、無妄念。什麼是「正念」?什麼是「妄念」?譬如,佛在《觀無量壽佛經》教我們三福,「孝養父母、奉事師長、慈心不殺、修十善業、受持三歸、具足眾戒、不犯威儀、發菩提心、深信因果、讀誦大乘、勸進行者」,這十一句是正念。佛在此教我們要「行於布施」,這是正念。如果這裡再加上分別執著,就變成妄念。「無妄念」就是沒有分別念,沒有執著念。不是連孝養父母、奉事師長、利益眾生這些念都沒有,那還得了!那就變成魔,不是佛,還有什麼慈悲?    正念與妄念要清楚,佛縱然大慈大悲,孝親尊師,利益一切眾生,天天做,從來沒有放鬆過,認真努力的做,但是心裡乾乾淨淨,決定沒有絲毫分別執著,這就是「正念」。如果做這些事,有分別、有執著就不是正念。「正」是沒錯,與佛菩薩講的一樣,裡面摻雜著妄。分別、執著是妄,就不純真,只是世間的好人。世間的好人不能出世間,因為有分別、有執著,尚未能出世間,而是三界六道里的好人、好事,不能出三界。    佛法比喻為「醍醐」。古代食品里最好的是醍醐,是奶製品里精鍊出來的,比喻最好的。佛在經上常講,「奶」經過提煉就是酪,「酪」再提煉就變成酥,「酥」有生酥、熟酥,再提煉就是醍醐。所以,醍醐里若摻雜一點毒藥,整個醍醐都變成毒藥,絲毫摻雜不得。因此,佛法里摻雜一點分別執著,佛法也變成世間法。那一法是佛法?一法都不是,因為你摻雜毒素,摻著分別、執著,就都不是,如果我們心地清凈,絲毫分別執著都沒有,所有一切世間法都是佛法,那一法不是佛法!    佛法與世法的差別在那裡?一個有執著,一個沒有執著。《金剛經》上完全顯露,釋迦牟尼佛穿衣是佛法,持缽吃飯是佛法,走路是佛法,沒有一樣不是佛法。因為釋迦牟尼佛沒有分別,沒有執著,法法皆是。我們有分別、有執著,今天在這裡念《金剛般若波羅密經》,也不是佛法,而是世間法。諸位要懂得真正的道理,世法、佛法不是在外頭分,而在念頭裡分。所以「轉凡夫觀念」重要,這一轉就是佛菩薩的觀念,也就是轉一切法成佛法,真正不可思議。在一念之間,看我們能不能轉過來,連「無念」的分別執著都沒有。如果修定,定功極深,所有一切妄念都沒有了,他很歡喜一個妄念都沒有,其實他還有一個妄念:我一個妄念都沒有了,我什麼都不想了。他也了不起,可升天,升到四禪是「無想天」。因執著無想、分別無想,所以升到無想天去了,還在六道輪迴之中,還出不了三界。連微細的念頭,微細的分別執著都要不得,否則還是有念。    『必並無念之念亦無』才成功,心才真乾淨。那時你的清凈心現前,智能現前,才照見一切法。《心經》上講的「照見五蘊皆空」,「照見五蘊」是事,「皆空」是理、是體。對於一切法的體、相、作用,沒有一樣不清楚,沒有一樣不明白。什麼能力?沒有分別、執著。可見這種能力不是從外面來的,不是修得的,是自己真心本性里本來有的能力;這個能力現前,恢復了,如此而已。我們現在的狀況是這些能力被障礙了,並沒有失掉。自性本具的德能怎麼會失掉?沒有失掉。佛經上常講失掉,是迷失,是自己迷了卻不知道,不起作用。雖然沒有失掉,等於失掉,是這個意思,不是真正失掉。若真正失掉,那裡能稱作「真」?「真」就是永遠不變,永遠不會失掉的。「真性」、「真智能」,現在迷失了,怎麼迷的?分別、執著。    《華嚴經》上講,「但以妄想執著而不能證得」。「妄想」就是分別。世尊在華嚴會上,在《華嚴出現品》上講的這一句話,把眾生迷失的根源說破了。我們看大乘所有一切教誨,無論從理上,還是從方法上,都離不開《華嚴經》上講的原理,就是要除妄想、除執著。要轉過來,除掉很難。難就難在習氣太深,無量劫來就搞這些事,習慣成自然,想斷也斷不了。所以,最妙的方法就是「轉」,「轉識成智」,這是大乘所有宗派修學的原則。「轉識成智」當然不是容易事;凈宗之妙就是教我們都轉成「阿彌陀佛」,這就容易太多了。轉成阿彌陀佛,把念頭轉成「求生西方凈土」,就成功了。縱然我們的妄想執著還不乾不淨,也不怕;到了西方極樂世界,就有辦法。這是阿彌陀佛、一切諸佛都加持,因為我們與佛的障礙沒有了。    我們今天在六道,習氣、煩惱深重,我們求佛求不應,不是佛不慈悲,是自己本身有嚴重的障礙。生到西方極樂世界,這些障礙沒有了。隨時隨地都能與十方一切諸佛見面,都能接受一切諸佛親自指點,得此好處與利益。所以,首先要把這一重障礙突破。能相信的人有福了,基督教傳福音說「有福了」。若能相信,能依教奉行,你有福了!這一生決定成就。    念佛第一要緊就是「轉念頭」。心一動,起分別執著的念頭,立刻轉成阿彌陀佛,這是我們最要緊的一樁大事。對於經教的研究隨分,有機緣,多聽聽,心地更踏實,道理愈來愈清楚明白,疑惑漸漸沒有了,這樣好。實在沒有機會聽經教也不怕,一句阿彌陀佛老實念到底,自自然然念到心開意解,會得定,會開悟。因為心清凈就開悟;開悟的秘訣就是清凈心。心清凈至一定的程度,本性的般若智能光明現前,就開悟,大澈大悟,明心見性。   

金剛般若研習報告 第二七、二八卷 新加坡居士林

   『念即是觀,觀即是念。當起心動念時,除去分別心,依佛之方法,向內思惟,此為念無念。念佛亦然,久久相應,即能無念,即是覺、正、凈。』    這一段的境界很深,要細心體會。宗門教下,修行的總綱領都是「觀」,也就是「觀照」,用觀照的功夫。凈宗是用「念」,念佛。凈宗的念與宗門教下的觀,無二無別,名詞不一樣,功夫境界是相同的。無論觀照、念佛,都是在起心動念時除去分別心。這是最高的原則,觀照與念佛都不例外。分別都沒有了,當然就沒有執著。先有分別,而後才有執著。不分別,那來的執著?     如何去除分別執著,是修行的關鍵。我們都想離分別執著,因為離分別執著,就離生死輪迴。生死輪迴就是從分別執著而生的現象,所以分別執著沒有了,生死輪迴也就沒有了。真正想修行,真正想成就的人,對這個問題一定非常關心,也非常重視。    「依佛之方法,向內思惟」。依佛的什幺方法?就在《金剛經》一開端表現的方法。我們在日常生活中想的東西太多、太雜了,都是向外攀緣,想外面的財、色、名、食、睡,色、聲、香、味、觸、法,這是打妄想。想了以後就執著,就生煩惱。佛不是這樣的,佛向內思惟。「內」是真心本性。真心沒有妄念。換句話說,他們的本事就是在日常生活中照顧真心。他念清凈心、念平等心、念真誠心,心裡沒有雜念,沒有妄念,這是「念而無念」。此處的「無念」是無妄念,不是沒有正念。他有「正念」,無「妄念」。分別、執著是無量無邊妄念的根本。我們在本經上學到,要從根本修,不要從枝枝葉葉太煩了。向根本上用功,就是不分別、不執著,就沒有妄念。無量無邊的妄念都沒有了,從根本上拔除了。妄念去除之後,就是正念現前。    凈宗的正念很具體、很明顯。正念是什幺?西方世界依正莊嚴。念佛的名號,念阿彌陀佛的四十八願,念西方極樂世界的依正莊嚴,這是正念。念這些,也是「念無念」。「無念」是對娑婆世界五欲六塵的念頭沒有了,無這些念。我們有西方極樂世界的念,好辦法,比其它宗門教下用功夫的確方便太多。我們念阿彌陀佛!    「念佛亦然」,念佛也是這個意思。「久久相應」,此功夫,要記得三個條件:第一、不能懷疑。懷疑,功夫就破壞了,信心破壞了,願心破壞了,所以不可以懷疑。第二、不能夾雜。專精,力量就大,產生的效果也顯著。第三、不能間斷。不懷疑、不夾雜、不見斷,只要堅持這三個條件,時間久了,自然就相應。相應的樣子是沒有分別、執著,二六時中正念現前,就是相應的樣子。念佛人念念都與西方極樂世界相應,古德所謂「一念相應,一念佛;念念相應,念念佛」。功夫到這樣的程度,往生西方極樂世界,自己會有信心。不但有信心,而且有把握,這就是功夫相應。    其它大乘法門要「無念」,才顯示它的正念,就是「覺、正、凈」。宗門講「大澈大悟」,是覺;教下講「大開圓解」,是正,正知正見;凈宗講「清凈心現前」,凈而不染。這是真實的受用,真實的利益,心不迷、不邪、不染。不染是「凈」,不邪是「正」,不迷是「覺」,與諸佛菩薩在九法界度眾生的生活狀況完全相同。    何以故。若菩薩不住相布施。其福德不可思量。    世尊說話的意思很深,從他的措辭方面,我們能體會,前面教我們「菩薩應如是布施,不住於相」,接著說『菩薩不住相布施,其福德不可思量』。福德明明是有,不是沒有。由此可知,佛法決定不取非法相,決定不落空,這樣就有福德,而且福德之大,不可思量。    『住於境則心不清凈』。「住」就是著相、執著。修布施,修一切善法,有分別、有執著,心就不清凈。心不清凈,有沒有果報?有,會有福報,而福報不是福德。福報與福德不一樣,福德不可思量;福報是很有限的。所以,著相修福,則福報是很有限的;離念修福,則福德不可思量。    『須一無所為方可』。「一無所為」就是不著相,心裡沒這回事,若無其事。事上雖然認真努力不疲不倦的做,而心裡若無其事,根本就沒有想這回事。我們學佛,就學這一點,可是我們學不來。因為我們無論做什幺事,總是起心動念,不可能心裡若無其事,還認真努力將事都做好。我們很難想像得到。這種境界要慢慢學習,就在日常生活中,穿衣、吃飯、工作、處世、待人、接物,從這些地方學習。天天要穿衣服,天天要吃飯,學不著相,學若無其事,這才是真正的本事。    『何故處處言「不住」』《金剛經》里講了很多遍「不住」。處處都講不住,『又處處言「福德」乎 』。福德也講得很多。講「不住」,又講「福德」,好象是矛盾,意思抵觸,其實它是相輔相成的。不住從福德里見,福德從不住里見。如果離開一邊,另一邊也沒有了,這個意思很深,要很冷靜的去思惟,去領會。    『修行即有境界,不是不要境界』。釋迦牟尼佛顯示給我們看的,著衣持缽,這是境界。我們從早上起床,一直到晚上休息,一天的活動是境界。離開這些境界,到那裡修?    『托境方能起修』。「托」是依靠。依靠境界,我們才能修。『方能下手』。《華嚴經》上,善財童子歷事煉心,「事」就是境界,要在境界里煉心。從境界里將妄念消除,真心顯露,就成功了,所以不能不要境界。諸佛菩薩為我們示現種種行門,沒有一門是離開事相的,就在事相上下手,就在事相上轉境界。    『本經說不住六塵,而《凈土三經》全說六塵』,講西方世界依正莊嚴。『看似相反,實則相同』。初看、淺看好象完全不一樣,一個教人什幺事都不執著,一個教人什幺都執著,好象完全不一樣;其實深觀細思,是相同的。『且正可見凈土境界之高』。實在高明,高在它「即相離相」。此處的關鍵詞眼就是「高」。能不能看出它的高?我們看不來、看得淺,沒有往深處看。往深處看,才知道凈宗的高明。    世間人執著塵相,特別是希有的物質,物以希為貴。黃金希有,大家都寶貴得不得了,用黃金做成手飾戴在身上,覺得很美,貪而無厭,起貪心。西方極樂世界以黃金為地,鋪馬路的,你將它掛在身上,有什幺好看。西方世界用此法斷人的貪心。世間的寶石就更寶貴了;西方極樂世界的寶石是建築材料,蓋房子用的。西方世界的物質,樣樣都太豐富了,所以那邊的金銀七寶像泥土一樣,無論什幺東西都非常豐足。在那個境界,貪的念頭起不來。貪的念頭沒有了,瞋恨當然就斷了。瞋恨心從那裡來?貪不到才生瞋恨。貪到了就歡喜,怎幺會生瞋恨。所以,瞋恨心沒有了,愚痴也沒有了,樣樣清楚,樣樣明了。    西方極樂世界借用六塵教人斷貪瞋痴。佛在此教我們離五欲六塵,斷貪瞋痴,目的是一樣的。他們真是高明,實在非常高明,一切得其受用而不起貪瞋痴。所有一切妄想、分別、執著都沒有,這一種修行環境,十方一切諸佛剎土裡沒有,所以諸佛讚歎阿彌陀佛是「光中極尊,佛中之王」,將阿彌陀佛讚歎到了極處。這才見到凈土境界之高明即在此。世間人真是非常愚痴,對於事實真相完全不了解,患得患失。沒有得到的,天天打妄想,追求、等待;得到了又怕失去,那個心真是操勞,患得患失。其實一樣也沒得到,一場空而已。    人生短暫幾十年,以為這幾十年中得到了,那是自己的妄想。其實寶石即使戴在手指上,你也沒得到,那就是聰明人,真的覺悟了,因為身都得不到,何況身外之物。現代科學發達,諸位進到這個講堂聽經兩個小時,你離開時,絕對不是進來時的你,不一樣了。若以為進來是這個身,出去還是這個身,是自己迷惑顛倒,沒搞清楚。進來的我,出去時,體內不曉得多少變化,新陳代謝,細胞換了好多。這是說明,此身不可得,何況身外之物!真正了解事實,一切法不可得,佛為我們說真話。因為一切法皆不可得,佛才教我們不要貪著,不要分別,不要執著。    『觀想極樂世界之六塵,即不住空;由此而脫離五濁之六塵,即不住有。故佛法治心,不重降伏而重轉移』。怎幺能降伏得住?降不住的。須懂得轉變,懂得轉換,轉煩惱為菩提,轉識成智,轉生死為極樂,會轉就行了,這是真的。所以,凈宗法門就是教我們觀想西方極樂世界依正莊嚴。「依報」就是此處講的六塵,西方極樂世界的物質環境。「正報」是教我們觀想阿彌陀佛,觀想觀音、勢至。這種「觀」就是正念。    「脫離五濁之六塵」。我們世間是五濁惡世,環境濁惡到了極處。今天聯合早報有一段報導,說明地球生態環境嚴重污染,舉出十大條,我們看了真是寒毛直豎。科學家說,地球上每天有一百多種生物絕跡,因為生態環境破壞了,無法生存。將來人類會不會在這個世界滅絕?很有可能,這真是很可怕的事。全世界的人都提倡環保,但誰肯認真去做?都為自己的利益,不顧別人的死活。工業污染,他賺他的錢,錢賺到了,不管其它。從佛法因果上來說,他造的罪業很重。破壞整個地球的生態均衡,讓地球上的生物,都不能得到正常的生活,這個罪重不重!沒害人,也沒殺人,可是令其它人的生活,有形無形都受到傷害。沒有人肯停止,所以這個問題無法制止。    如此不斷的發展下去,科學家提出警告,地球環保要不能改善,五十年之後,這個地球不適合人類生存;意思是說人類也與其它的動物一樣,從地球上絕跡。五十年不長,在座很多同修都見得到,我是見不到了。這真是要命的問題,無法解決,共業所感。佛經上的警惕「如救頭燃」,從前我們念這句話,以為是比喻,現在已不是比喻,真的是如救頭燃。如何救法?除了念佛求生凈土,沒有第二條路好走。我們有什幺本事超越六道輪迴,能解決這個問題?沒法子!所以許多大乘佛法很令人羨慕,也很想學習,但時間來不及。科學家警告五十年,是有根據的,不是隨便說的。我們的光陰只有五十年,那有時間修大經大論。老實念佛一門深入,就是『使眾生心轉向佛境之六塵』,這就是大轉移。現在講「移民」,我們向西方極樂世界移民,凈宗學會就是西方世界駐在這裡的大使館,幫助大家辦移民手續的。『即脫離五濁之六塵,二邊不著之下手方法,即在此』。凈宗古大德常講「勝妙方便」,最殊勝,最巧妙的方便法。    『江味農居士極贊凈土,見地精確,令人起敬。語在《講義》卷二,九十三頁第二行。』    《講義》分量很大,供專門研究的同修使用,所以我們印的分量不多。江居士雖然將一生的功力都用在《金剛經》上,他對凈土法門深信不疑,一生的功夫是念佛求生凈土。這樁事可以說是當然的現象,因為凈宗法門的當機者,實在是上智與下愚最容易成就。江居士四十年在般若上用功夫,的確有超越一般常人的智能。因為他有智能,所以才看出凈宗的殊勝,沒有高度的智能見不到。文殊菩薩智能第一,在華嚴會上,文殊菩薩選擇念佛求生凈土。要高度的智能才會選擇此法門,所以他讚歎凈宗,我們一點都不感到奇怪,這是很正常的現象。    須菩提。於意云何。東方虛空。可思量不。不也。世尊。須菩提。南西北方四維上下虛空。可思量不。    下文是須菩提的答覆,    不也。世尊。    這是兩番問答,佛問,須菩提答。須菩提兩個答覆都是「不也,世尊」。『「不也」,含有唯唯否否之意,不完全作否定解。』    這個意義很深,因為前面說「菩薩不住相布施,福德不可思量」。世尊在此以虛空作比喻。這裡說的是「十方」,東南西北、四維上下。十方虛空就是平常講的「盡虛空遍法界」。以虛空法界作比喻,非常恰當,因為不住,心量沒有界限,沒有分別執著,福德的範圍就是虛空法界。一有分別、執著就有限,圈子就很小。所以,非用虛空比喻不可,唯有虛空法界才能相比。佛問「虛空可不可以思量,能不能想像」。「不也」,不是說「不可思量」,不是這個意思。它不是肯定的答覆詞,而是「不能這樣說法」,「不可以這樣說法」的意思。不是肯定,也沒有否定。    『佛說經,隨舉一法,皆賅十方』。「賅」是包含。『蓋佛法皆從無量無邊性海中流出,故重重無盡』。何以不能不用虛空比,道理在此。盡虛空遍法界的確大,但是真性比虛空還大。《楞嚴經》上有個比喻,佛將真如本性比作虛空,將我們現前這個太虛空比作一片彩雲。雲彩大,還是虛空大?十方虛空在我們真如本性里,就像一片雲彩在太虛空中一樣。所以,虛空也不是真的,也是緣生之法,當體即空。禪家所謂「粉碎虛空」,口氣好大,是不是真的?真的,一點都不假。永嘉禪師就講過「覺後空空無大千」,大千世界沒有了。由此可知,粉碎虛空是地上菩薩的境界,不是普通人的境界。    『十方非定法,可知一切法均是假名,無有定法可得,所以不可住。』 道理就在此。《金剛經》後面講,佛所說的一切法,我們可以用,不能執著。我們可以用它幫助我們,決定不能執著它,正是所謂「法尚應舍,何況非法」。佛說的一切法也要放下,也不能放在心裡;何況不是佛所說的法,怎幺可以執著。佛所說的法也都是假名,無有法可得,所以不可住。    譬如,佛說「菩提」,說「涅盤」,說「佛果」,都不能執著;執著就錯了。不但如來果地上沒有執著,證得初果須陀洹,也沒有執著證得須陀洹。如果執著,就沒有證得,還著相。佛舉例,從小乘直至如來地,沒有一個是執著的。證法身以前,有分別,沒有執著。證得法身之後,雖有分別,非常微薄。我們曉得這個事實,才曉得自己應該如何用功。什幺是真正的功夫,要搞清楚。真正的功夫決不是一天念佛兩萬聲、三萬聲,不是的。    《壇經》里,法達禪師念《法華經》三千遍,自己認為別人比不上,見了六祖頂禮時,頭沒有著地。六祖看到了就問他,「你禮拜時,頭沒有著地,一定有感到驕傲之處」。現代人講「感到驕傲」,法達就是感覺自己有驕傲之處,於是六祖問他,「你有什幺值得驕傲的?」「我念了《法華經》三千遍!」那不是功夫,三千遍念下去,一竅也不通。什幺是真正的功夫?離開分別、執著,心清凈,這是真正功夫。    法達念三千遍的《法華經》,他有執著、有分別,雖然經念得很熟,經義不通,但是不能說沒有好處。因為他有此基礎,六祖一喝斥他、一指點,他就覺悟,就明了通達。三千部要有耐心,沒有耐心念不完。這是修定,但沒有智能。有這個基礎,一點,智能就開了。所以,我們要曉得什幺是真正的功夫。《金剛經》很高明,教我們在日常生活中,點點滴滴都不要分別,不要執著。一切事要認真好好的做,盡心儘力做得很圓滿,心裡若無其事,沒有分別、執著,兩邊不著,這是功夫。念佛也不例外。如果有定課,早課定了那些課程;晚課定了那些課程,要認真的做,一天不能缺。除定課之外,還有散課,誦經或念佛,有時間就做,沒時間就放下,不要緊。當我們工作時,就將讀經、念佛放下,好好的做事;事做完了,佛號又提起,這就是不間斷,與不間斷的意思相應。「不間斷」,不是事上一天到晚不間斷,你就不能辦事了。我們在工作中,許多是需要思考的,不能夾雜著佛號,不能夾雜著佛經,只有將佛號放下。這是正確的,功夫要純要熟,就得受用。    『一切法皆是同體,在性體上原是一個。若領會得,方知心、佛、眾生三無差別。』    「心、佛、眾生三無差別」這句話,大乘經論里說得很多,但是它真正的意思很深廣。心是本體,是能變;佛與眾生是現象,是所變。能變是一個,所變的縱然再多,都是從一個能變里生出來的,所以它同體,同一個心。    此處講的「眾生」意義很廣,不能搞錯。眾生是九法界的眾生。佛是圓滿覺悟的人,九法界眾生都迷,沒有完全覺悟。菩薩比我們覺悟,比佛就迷,所以九法界都稱為「眾生」,除佛之外,都包括其中。不但九法界有情包括其中,無情眾生也包括在其中。無情就是依報環境。九法界有情眾生的生活環境,佛法稱之為「無情」;現代的名詞是「植物」、「礦物」。「動物」是有情的。這些都是眾生,眾緣和合而生起的現象,全是從自性變現的,所以同體。這說明十法界依正莊嚴同一個本體,所以這三樣沒有差別,一而三、三而一。 譬如「以金作器,器器皆金」。我們用黃金作體,用同樣的黃金造十法界,造一尊佛像、造一尊菩薩像、造一尊羅漢像,乃至造個小狗、小貓的畜生像,金的成分一樣、重量一樣、價值也一樣,沒有差別。不能說佛像就特別貴一點,小狗小貓就便宜一點,沒那回事。    從這個比喻中,諸位細細體會「體用不二」,「性向一如」,這些話與「心、佛、眾生,三無差別」意思完全相同。佛說法,可以拿來互相解釋,這樣它的意義,我們才真正能明了,才能體會。佛用這種方法說明,其妙處就是教我們不要執著。性相一如,行;體用不二,也行;三無差別,也行。怎幺說都行,不要執著言語,不要執著名詞,就對了。所以,一切方式無非教我們離分別、執著,否則講一個名詞就好了,何必講那幺多話。他有他的用意,這些都是《金剛經》里重要的宗旨。    『十方皆在虛空中』。方位沒有一定,是眾生假設的現象;沒有事實,是抽象的概念,空間的概念。時間的概念皆是抽象的,不是實在的,但是都沒有離開虛空。十方沒有離開虛空,時間也沒有離開虛空。 『使知十法界,同在吾人一念之中』。十法界依正莊嚴從一念中變現的。「一念」就是有念,就現相。無念,現的相就沒有了;有念,就現相。    『因果森然,而不礙同一性空。此顯虛空雖無相,而不拒諸相發揮之理』。為什幺有十種不同的法界,其中有因有果,因緣果報清清楚楚,絲毫不會錯亂。善因得善果,惡因有惡報,這是真理、是定律。總而言之,成佛的因是「平等心」。平等是佛心,也就是平等心是因,成佛是果。「六度心」是菩薩。《金剛經》就是講菩薩的,「菩薩不住於相,而行於布施」。「不住於相」,「不住」,不執著了。「而生其心」,「生心」難免還有分別,不過很薄很淡,所以他是菩薩不像我們將界限畫得這幺清楚,這幺嚴重。    我們雖然還沒讀全經,讀了十六段,大致情形已了解一些。「布施」就是舍,放下。菩薩是一切都舍,都放下了,但是「舍」還沒舍,「放下」還沒放下,這就是微細的分別,所以他是菩薩。辟支佛修「十二因緣」,十二因緣是因,果報是辟支佛。辟支佛在三乘佛法里屬中乘;在二乘法里屬小乘,比聲聞的智能高。聲聞,煩惱四相斷了,貪瞋痴確實沒有了,習氣還在,那個樣子在。他有沒有貪?真的沒有了。但貪瞋痴的樣子還在。辟支佛連習氣都沒有了,這就是他比阿羅漢高明之處。    聲聞修四諦「苦、集、滅、道」。修什幺因,得什幺果,錯不了的。聲聞用四諦法,將三界見思煩惱都斷掉了,這才了生死出三界,超越六道輪迴。 天道有二十八層,不能含糊籠統講一個天,那不行。二十八層分欲界、色界、無色界。無色界天人的條件是修「禪定」,是世間禪定里高段的,果報到無色界天。他知道身體不是好東西,是色相,他連這個色身也不要,所以是「高級凡夫」。    中國老子體會到此意,老子常說「吾有大患,唯吾有身」。他說,我有很大的憂患,因為我有個身體,是大的憂患。沒有身體多好!無色界的天人沒有身體,一般稱靈界;佛法里講,有神識住在那個境界里。低一級的色界有十八層天,這裡有身體,當然就有身體生活的環境,需要房子居住。欲,他沒有了;色,他有。他有衣服,但不要飲食。    由此可知,我們需要飲食維持生命,其實也是錯誤的觀念。不吃飯,照樣可以活下去,活得很好。若不相信,看《虛雲老和尚年譜》,年譜里記載老和尚常常入定,一定就十天半個月,有時二十多天;出了定,精神飽滿。一般人十幾二十天不吃飯,餓死了!他沒死,一出定,精神飽滿。這就證明佛講的,色界天人禪悅為食,有道理。色界天人都有很深的禪定,不要飲食,所以稱為「色界」。五欲:財、色、名、食、睡,這五樣東西,他沒有了。    欲界有六層天,這六層天人都有財、色、名、食、睡,不過愈往上面愈淡薄;不像人間的五欲那樣濃厚。    色界與無色界要修禪定,還要修四無量心「慈、悲、喜、舍」,才能到色界、無色界。欲界天要修「十善業道」,升欲界四王天、忉利天。再往上還有四層:夜摩天、兜率天、化樂天、他化自在天。單靠十善,最高的只能到忉利天,再往上要加禪定。禪功不夠,不到家,所以是「未道定」,有一點禪定功夫,但真正初禪的標準還沒達到。若得到初禪就到色界去,不在欲界了。    人道的善因是「五戒十善」即中國儒家講的「五常」。中國儒家以倫常為教學宗旨。「倫」是倫理。人與人的關係;人與天地的關係;人與萬物的關係,這是倫理的教育。「常」是指品德的修養。決定不能離開「常道」。五常是「仁、義、禮、智、信」。仁慈、道義、智能,禮節、信用,具備這五條,才算是人。人與禽獸不同之處,人講究這五種德行。具足這五德,來生可以得人身。如果沒有這五樣,來生就得不到人身。佛法里講「五戒」,意思與儒家講的「五常」是一樣的,只是名相不一樣。譬如,儒家講仁慈;佛家講不殺生。不殺生就是仁慈;不偷盜就是義;不邪淫就是禮;不妄語是信;不飲酒是智,一樣的意思。五戒、五常真正做到,來生才得人身。我們自己要冷靜想想,這五條,我做到沒有。如果沒有,來生得不到人身。    畜生的業因是「愚痴」。什幺是愚痴?那是真的、那是假的,將假的看作真的。 佛法是正法,將正法當作邪法,將邪法當作正法,這是愚痴。像這一類的,善惡顛倒看錯了,善的看作惡的,惡的看作善的;邪正顛倒,邪的看作正,正的看作邪,是非顛倒,這是愚痴。胡裡胡塗搞不清楚,這個因,來生墮畜生。    餓鬼道的業因是「貪」。不管貪什幺,貪財、貪色、貪名,乃至貪佛法,也要變餓鬼。不是講貪的對象,是有「貪心」。貪心是餓鬼心。一個人貪心很重,鬼頭鬼腦。貪心就是鬼心,鬼就是貪。我們想想,十法界業因,我們到底那一條重,就曉得將來到那一道去,不必問人。    地獄是「瞋恚心」。瞋恚嫉妒心重,果報就在地獄。這才曉得貪、瞋、痴的果報非常可怕。    佛教導我們要離貪、瞋、痴,用布施對治貪毒;用忍辱對治瞋毒;用智能對治愚痴,就是此處講的「因果森然」。這是從大的方面說,細說是說不盡的。每一位眾生的因果都不一樣,明白這個道理,了解事實真相,才知道「一飲一啄,莫非前定」。誰定的?自己做,自己受;不是別人定的,與別人毫不相關。道理明白,真相清楚了,就知道命運是自己造的。自己有能力造命,當然有能力改命;而改得最徹底、最圓滿的,無過於佛法。世間種種改造命運,縱然能改,改得很有限,不夠徹底,不圓滿。唯獨佛法能徹底改正,改凡成聖,改九界成佛道,這才是真正究竟圓滿。所以,要造命運,不能不學佛。    「十方皆在虛空中」,十法界依正莊嚴,都在我們自性之中,「而不礙同一性空」。自性沒有「有」,相是「空」相,就是六祖講的「本來無一物」。相是這個樣子,雖然它是虛空,卻不妨礙諸相。十法界依正莊嚴,相在裡面不妨礙。這些事實,我們要很用心的體會。    《楞嚴經》實在是一部很好的經典,中國古人常講,「開智能的《楞嚴》,成佛的《法華》」。《楞嚴》真的是開智能,《楞嚴經》上有很多好的比喻,說明虛空與一切的現象不相妨礙。正如電視的屏幕,屏幕里什幺都沒有,但是什幺樣的現象都可以顯現,彼此都不妨礙。下面這一句經文將主題說出來了。    須菩提。菩薩無住相布施。福德亦復如是不可思量。    『虛空無相不礙諸相發揮,正似布施不住相。不住相布施,正似虛空不可思量』。虛空沒有相,心性沒有相,但是能現十法界。不住相布施就像虛空法界一樣,不可思量!    『菩薩能如此有而不有,空而不空,方是背塵合覺』。「塵」是迷、是染污。「背」是捨棄、遠離。破迷開悟,去染污,得清凈,菩薩必須這樣做。如果無住而不布施,就被無住染污。無住是空,即被空染污。假如布施著相,就被布施染污,所以要「不住相布施」。不住相,不被有染污;布施,不被空染污,兩邊都離。所以這是「有而不有,空而不空」。    怎幺是有而不有?布施是有,不著相是沒有,是不有。怎幺是空而不空?不執是空,但是不著而行布施,行布施就不空。兩邊不著,這才真正背塵合覺。有體有用,體是空,相是有。空也不著,有也不著,空有二邊都不著;但是體相都能發揮圓滿究竟的德用。大用大德完全顯示,這才是佛法,才是真正的大乘佛法,絕對不是消極,不是有體無用。一般人講積極,那種積極都有弊病,唯有佛法是真實積極。    『善男女,既發菩提心,故教以不住相布施。此處教之用功,必須達到真能無住,無一絲一毫之未盡方可。』    江居士說《金剛經》是極圓極頓大教,就是肯定此意。上半部是為發菩提心。什幺是發菩提心?發學佛之心,以佛作榜樣,向佛看齊,向佛學習,要學習得與佛一模一樣,這是學佛。而不是我們現在講的,學一點經典,學念佛,甚至學法器,這不是《金剛經》上所說的發心學佛。    本經釋迦牟尼佛作為一切諸佛的代表,向釋迦牟尼佛學習,就是向一切諸佛學習。修凈土的同修是以阿彌陀佛為代表,我們一切都要向阿彌陀佛學習,才是真的發菩提心。你一發菩提心,佛一定教導你,如何能滿你的願,幫助你成佛,幫助你證得究竟佛果,教你用功,教你不住相布施。一切諸佛如來都是用此方法成就的,佛教導我們「不住相布施」,教導我們用功必須「無住」。這兩個字完全肯定,絲毫懷疑也沒有,就是必定要這幺作法,要真能達到無住,真的不執著、不分別。    如果還有絲毫分別執著都不行,因為發心學成佛,不是成菩薩,不是成阿羅漢。分別執著斷了很多,還有一點,能成阿羅漢、成菩薩。若要成佛,就是絲毫未凈都不可以,要斷得乾乾淨淨。如等覺菩薩那一品生相無明都不行,都不能存在,都要斷乾淨。    須菩提。菩薩但應如所教住。    這句經文是此大段的總結。「但」是只要的意思。「云何應住?」這樣住就行了,歸結到「無住」就對了,不可以有一個住處。『歸結到無住乃是正住』,就像一切諸佛如來一樣。『正指「應無所住」。又答「應云何住」』這句話的意思就是「應無所住」。你住什幺地方?應無所住,就對了。    『意謂』,意思是說,『但依我所教之二邊不住去修行。本以不住為主,否則非大乘佛法』,這一句話就定了。大乘佛法就是建立在無住的基礎上,如果有住,就不是大乘佛法;無住才是大乘佛法。再說得清楚明白一點,「住」是執著,大乘佛法不執著。不但世間一切法不執著,佛法也不執著,這是大乘法;稍有執著就不是大乘佛法。從此處,我們也明白什幺是佛法,有分別、有執著不是佛法;離一切分別執著即是佛法。    《壇經》里記載六祖遇到印宗。印宗法師很難得,不是普通人。當年印宗在廣東一帶是最有名,最得大眾景仰的大法師。六祖在獵人隊里住了十五年,離開獵人隊到廣州,遇到印宗法師講《涅盤經》。這一次機緣他們遇見,以後印宗法師知道他是五祖忍和尚的傳人,就是禪宗第六祖,立刻對他恭敬,旁人做不到。他聽六祖說法,佩服得五體投地,問了一句:你在黃梅時,五祖除了傳法給你,平常有沒有講禪定、解脫?六祖回答:禪定、解脫是二法,二法不是佛法。二法就有分別、有執著,與本經的意義相同。有分別執著不是佛法;佛法是不二法,沒有分別執著。印宗為他剃度,所以六祖的剃度師是印宗。印宗幫他剃度之後,再反過來拜他為師,難得,希有!這個心量多大,心多清凈。心量小的人,我收你為徒就很難得了,豈能拜你作老師。這一拜他作老師,諸位想想,六祖立即被捧上去了。印宗本來是第一,現在六祖是第一之第一。    六祖的法緣那幺殊勝,有那樣的成就,此功德全是印宗的。六祖是非常人,印宗也是非常人。六祖若遇不到印宗,很難出頭,他要在那裡弘法利生,達到相當的知名度,能接引大眾,要用多少年的時間!遇到印宗,不費力了。印宗一下子將他抬高,等於印宗幾十年都為他作基礎,這是非常人。可以這樣說,六祖一生的成就,就是印宗的成就。實在講,印宗比六祖高明,六祖成就了,還要一生度化眾生,還要教化;印宗的成就,比如是董事長請一位經理替他辦事,自己不要管事便成就了。 這才曉得他是真正高人。實在說,印宗應當是佛菩薩再來的,因為凡夫沒有這幺大的肚量,沒有這幺高的智能。    「又答應無所住」,這是正式答覆。前面須菩提尊者問「應云何住?云何降伏其心?」到此處才正式答覆。「意謂但依我所教之二邊不住去修行」,這就是「無所住」。    『降伏及不住,兩事即一事』。尊者請教兩個問題「應云何住?云何降伏其心?」世尊將兩個問題合在一起答。「降伏」與「不住」,實在就是一樁事。    『修行下手,即是一舍字。「舍」,即破我執。究竟舍,我執方破盡』。舍要捨得究竟,這是一句實話。有一品生相無明沒破,誰沒破?「我」沒破,還有「我」。通常我們講,阿羅漢已經破了我執,已經不再有我,不再將這個身當作我,不再將一切法當作我;微細的「我念」還在。不以身為我,不以五蘊為我,就能出三界,就脫離輪迴。必須「我」的意念都沒有才行,最後一品生相無明才能破。 金剛般若研習報告 第二九、三十卷 新加坡居士林

   『等覺菩薩,尚有一分法執未破,必至佛果,方究竟舍。故佛法自始至終祇一舍字。舍者,正是不住空、不住有。』    這是為我們說明大乘佛法修學的總鋼領,就是本經所講的「行於布施」。行於布施,要緊的是要不執著,也就是世尊所說的「應無所住」,這就是「舍」,空、有兩邊都舍。從初發心直至成佛,唯有「舍」而已,也就是放下。    等覺菩薩還有一品生相無明沒破,這是最微細的無明,也就是執著。因為這個執著沒破,所以十法界依正莊嚴的相還現前,即稱為「生相無明」。十法界這些現象從那裡來的?現在很多科學家、哲學家都在探討人類的起源,宇宙的起源,怎麼發生的,怎樣發展變到現前這個境界。他們不斷的研究、探討;而大乘經將此問題說得很清楚,就是「一念生相無明」。只要有這個存在,十法界依正莊嚴的現象就存在。這一點點執著沒有了,此現象全都不存在了,所以稱作「生相無明」。十法界依正莊嚴的現象,就是從這一念生的。    大乘經說「一念不覺」,就是最初那一念。一念不覺是指等覺菩薩最微細的這一分法執沒破;破了之後就成佛了。實際上,每一尊佛到這個境界,仍保留這一品生相無明不破。他有沒有能力破?有,隨時都有能力破。但是他為了度無量無邊的眾生,要是破了,就完全走了,還有什麼眾生好度?沒有了,就是永嘉大師講的「覺後空空無大千」。大千世界都空了,還有什麼眾生好度?「度眾生」在佛經上比喻為「夢中佛事」,很有道理。夢裡,自己覺悟了,還有眾生顛倒錯亂,曉得自己是在作夢。我醒了,不妨在夢中說法,幫助那些沒悟的眾生覺悟。如果他一下醒過來,夢中境界就沒有了,夢裡的眾生就沒人度了。佛真正慈悲到了極處!    佛法里說「留惑潤生」,留著一品生相無明,其它的都不保留,都放下,唯獨保留這一品。因為保留這一品才能在十法界,像《普門品》里所說的,應以什麼身得度,就示現什麼身。這一品生相無明破了,就全沒有了。佛也留一品,否則如何能到這個世界來示現。只要是來示現的,都留一品,最後一品生相無明都保留著。但是他不是沒有能力斷。有能力而不斷,是為一切眾生,這是「大慈大悲」。所以,到果地,方是究竟舍。    『心量大到無量無邊,方是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此名詞在大乘經里出現很多,翻成中文的意思是「無上正等正覺」。為什麼不翻?這一句是「尊重不翻」。大乘佛法在法上講就是這一句。如果你得到無上正等正覺,即證得佛果了。所以,佛是果地上的名稱,是果法的名稱。好比一是學位,一是所修的學分。用現代話講,大家更容易體會,這句就是「究竟圓滿的智能」。智能到究竟圓滿,就是無所不知,過去、現在、未來,此界、他方,無所不知,無所不能。    佛告訴我們,究竟圓滿的智能不是諸佛如來獨有的,而是一切眾生人人具足。雖有,何以現在我們感覺完全沒有智能,看這句就曉得原因。心量小,所以智能不能現前,這是真的。智能是隨著心量擴大的,心量愈大,智能就愈大。天人比人道的智能就大,道理在他的心量比我們大。色界天人除了修禪定之外,還要修四無量心「慈、悲、喜、舍」。他的心量當然比我們大,智能也比我們大。    聲聞的心量比色界、無色界天還大;辟支佛的心量比阿羅漢大;菩薩的心量大過二乘。心量愈大,本性里的智能就透得多。所以,心量小不行,小心量是迷。等覺菩薩還有一分法執沒破,所以他的心量比不上佛;佛的心量才真正達到究竟圓滿。我們若明白此事實,就曉得將心量拓開很要緊。菩薩修行是舍,是放下。舍什麼?就是舍這個小心量,舍分別、執著。分別、執著,心量就不大。舍盡了,就是圓滿菩提,就達到「無上」。    須菩提。於意云何。可以身相見如來不。    這是第十九段,小標題的題目「更明所以」。「所以」是所以然的道理。世尊先用虛空說明無住相布施,福德不可思量。唯恐我們了解得不夠徹底,就有疑問。「疑」的障礙很大。在煩惱里,貪、瞋、痴、慢之下就是疑。疑能障聖道,是菩薩修行過程中很大的障礙,必須將疑情斷盡才可以。    世尊很慈悲,唯恐我們的疑惑沒能斷盡,「更明所以」。再進一步用問答的方式,說明所以然的道理。問須菩提他:「於意云何?」你的意思以為如何?「可以身相見如來不?」這裡字字句句,我們都要注意,每一字含義都非常深廣。讀到後面,就會發現《金剛經》文字之美,文字之簡潔,實在是非常好的文章。    『佛意若謂,汝等眾生,能就身相見汝之本性耶?』    假如江居士無此說法,我們對這句的意思,很可能錯會了。「是不是可以身相見佛?」會誤會成這個意思。其實佛的意思很深,《金剛經》上凡是講「如來」,都是指真如本性,是從性上說的;凡是說「佛」,都是從相上講的。所以,經上有時講佛,有時說如來。意思是「可不可以就在身相上見到自己的本性」。因為沒有說佛身,就是指一切萬法。也就是「能不能在一切萬法的相分上見性?」「可不可以在相上見性?」這是一句問話。    『此科』是指一小段,『是將上來所說之理』。前面所講的道理,『再說明其所以然。上文所說種種道理,最要緊者,即反覆陳明不住於相,而均歸結到「可以身相見如來」一句』。前面反覆的說,往後還要繼續說。不僅世尊在《金剛般若》這一分里這樣重複說,一部六百卷《大般若》,不知道反覆多少次。如此重複,有此必要嗎?確實有此必要。因為再多次的反覆,我們還沒放下,還沒舍掉。所以,我們必須真正放下,真正舍無所舍,佛就一句話也沒得說。只要我們還有一分法執存在,縱然是等覺菩薩,佛對我們還有話說。因為還有病,還沒完全好,還需要大夫,還需要治療。等到一切盡舍,舍無所舍,就完全恢復健康,也不需要大夫,也不需要治療,佛就無法可說了。由此可知,「反覆」對我們是好的。    因為我們無量劫來在六道里,貪、瞋、痴、慢,一天反覆多少遍,一年反覆多少遍,生生世世反覆多少遍,所以煩惱、習氣根深蒂固。諸佛如來幫助我們,也無法拔得乾淨。佛用同樣的方法,讓我們在覺悟方面不斷的重複加深印象。如果此印象能超越我們舊的習氣,就有辦法。這就是古人講的,將生處變熟處,將熟處變成生處,我們就成功了。「熟處」就是指貪、瞋、痴。貪瞋痴太熟了,我們要遠離,要放下,要捨棄,要疏遠它,將它變成生疏;好好的培養而「無住生心」。凈宗就是培養這句佛號,老念這句佛號,不斷的重複再念,希望佛號變得很熟,世緣變得很淡,往生就決定成功。這就是生、熟要交換一下。    這一部經總共只有五千多字,經文不長,能看到世尊教化眾生的手段,所用的方法,從而體會他的巧妙處。這是我們第一次看到他的結歸,結歸到「可以身相見如來不」這一句。    『不住於相,要在證性也』。學佛的目的就是要見性。不僅禪宗標榜「明心見性」,大小乘無論那個宗派,沒有例外,若不見性就不是佛法。什麼是見性?自性是宇宙萬法的本體,見性就是見到宇宙人生的真相,徹底明白,究竟明了,這就是「見性」,這才能解決問題。    『執相即著有』。執著在現象上,就著「有」,心裡有。『不執即著空』。一切不執著,什麼都沒有,其實已經執著空了。    『是一切凡夫通病。小乘與凡夫相反,了知身相是幻,證得偏空,而了生死,出三界。然又得一病,病在著空,此空仍是相』。六道凡夫著有。小乘人見思煩惱斷了,知道這個身是「緣生之法」,四大五蘊眾緣和合而生起的現象,不再執著「身是我」。身不是我,是「我所」,我所有的。關係就比較疏。譬如,這件衣服是我所有的衣服,將身體看成衣服一樣。衣服髒了,可以換一件新的,很容易。身體壞了,立刻再換一個新的身體,就像換衣服一樣,沒有恐懼,沒有痛苦。身是我所有的,不是我,而凡夫執著得不得了,死去活來,捨不得,執著,這是迷惑,是錯誤的觀念。    阿羅漢比凡夫高明,不執著這個身,他證得「空」。什麼是「偏空」?偏是對圓而講,不圓滿,偏在一邊,執著空。執著空也錯,也就是「執相即著有、不執即著空」。小乘人不執有,小乘人著空,比我們好一些,已出了三界六道輪迴,問題在他不能見性。「要在證性」,他沒有辦法證得自性;因為他執著空,空還是一個相。世尊在《楞嚴經》里,講得很詳細,小乘人是有病。    『須知有體必有用,有性必有相。祇須知相之虛妄即可。如又執著空,即墮於斷滅。性與相是不異,相即性之表現,性即相之根本』。就是現象的本體。這一樁事,說難似乎不難;說不難,好象也很不容易。原因是我們無量劫以來,在此迷惑顛倒錯亂的境界里生活,已經養成習慣。佛雖然為我們說明,為我們點破,可是離開佛堂,還是老樣子,還是在老習慣里生活,這就麻煩了。也是說大乘佛法真實的受用,很難在日常生活中兌現。    一定要再認識,再肯定,不斷的重複,不斷的肯定,使事實真相逐漸為我們覺察,這就是功夫。首先認識事實真相的三方面「體、相、用」。本經講的性,有時也講心。體是心性,起作用就現相。有體必有用。如果體不起作用,則毫無意義,也不能稱之為體。體必有用,起作用一定現相,現十法界依正莊嚴之相。體是能現,相是所現。能現的是一,所現的無量無邊。能現的永遠不變,所現的千變萬化,一定要搞清楚。    「會變的」就是虛妄,「不變的」就是真實。說到此,諸位若能領略一點,就曉得佛為什麼要我們證性。「證性」就是不變。變就苦,生、老、病、死苦;不變就不苦。世間人常講,青春永駐多好,多自在。證性就是找不變的,在變的相里有不變的性,若真能找到性,相也就不再變了,好處不可思議。 相是虛妄的,相不重要,性重要。既然相是虛妄的,何必執著它!可以用它,不要執著它,就對了。    「如又執著空」,那些人著空?四空天人著空、無想定人著空,這兩種人的確很悲哀,因為生到無想天,生到四空天,時間很長很長。最長的非想非非想天,壽命八萬大劫。在八萬大劫之中,他毫無作用,毫無進步可言,完全依止在那個地方,不能再進一步。這是佛常講的「墮無為坑」,掉到無為坑了。不但是四空天人,小乘人也不例外。但是,小乘人畢竟善根深厚,他有期限的;而無想天很麻煩,出不了三界。佛告訴我們,阿羅漢墮在「偏真涅盤」里,也就是住在「偏空」里,時間是兩萬劫;兩萬劫之後,會回頭,他會覺悟。    辟支佛也墮在偏真涅盤裡,時間是一萬劫。他比阿羅漢聰明,一萬劫就會覺悟,就會回頭,也就是「回小向大」。他能從小乘里覺悟,修菩薩法,修大乘法。四空天人最長的壽命八萬大劫,比阿羅漢加上四倍;而且八萬大劫到了之後還要墮落,出不了輪迴。    佛法里的禪定與世間法的禪定,因與果都不相同。我們不能不曉得,同時要知道性相是一,不是二。性是體,相是體之表現,表裡不二。由此可知,佛問「可不可以身相見如來?」如果不執著,可以,相就是性,性就是相。一有執著,就不是了,性是性,相是相;性不是相,相不是性。權教菩薩以下都有分別執著。《金剛經》的對象是法身大士,不是權小菩薩。佛是為發大乘者說,為發最上乘者說,所以不一樣。          『佛教人修行,原為度眾生』。「度眾生」的意思很廣,最重要的是度自己,自己是第一個要度的眾生。『若著空無為,如何能度』。「著有」決定不能得度,當凡夫;「著空」也不能得度。    『故般若要二邊不住。必不住有,不住空,方能稱性』。空有兩邊都不住,不住如何修法?日常生活中,穿衣、吃飯、工作、處世、待人、接物,就在這些地方修空有兩邊不住,這就是修金剛般若法門。『千經萬論,無非說明此理,發揮此理』。愈是大乘經,說得愈透徹。不但理論講得透徹,心性在日常生活的作用,也講得非常透徹。如《華嚴經》,不但說得清楚,末後一品經文「入法界品」,世尊以五十三位法身大士與善財童子表演給我們看。所以《華嚴經》好,有理論、有方法,還帶表演。這種教科書到那裡找,非常難得。    中國古代讀書人最重要的一部書《四書》,是明朝朱熹編的。我們讀了《華嚴》之後,回頭再看《四書》,可能是朱熹讀《華嚴》得到的靈感;因為他編的方法與《華嚴經》一樣,有理論、有方法、有表演。他取《禮記》里的《大學》、《中庸》。《大學》講方法,生活的方法,《中庸》講道理,有理論、有方法。《論語》與《孟子》是表演的,做給我們看,看孔子如何將理論與方法應用在生活上。《論語》中的理論、方法,就是《大學》、《中庸》。孟夫子如何將理論與方法應用在生活上,表演給我們看。《論語》、《孟子》就類似《華嚴經》上的五十三參,帶表演的真正是高級的教科書,編撰的方法非常圓滿。為我們學佛的人,特別是初學的人,真正有入門下手之處。    『此處「身相」,指上自諸佛,下至一切眾生』。「一切眾生」包括無情的眾生。『皆是此相。引申其義則可遍攝一切法相』。世出世間所有一切法的現象,這一句都包括了。佛的意思「可不可以就在相上見性」,佛問話的重要意義在此。尊者的答覆很妙!『雙明』。意思是雙關的。    不也。世尊。不可以身相得見如來。    『「不也,世尊」之「不」,是唯唯否否,不可作否決解。既答不可,復說可以,故是雙明』。這是雙關語,所以句子要這樣念法,「不也,世尊。不可以身相得見如來」。不可以的「不」是兩個講法,一是「不,可以身相得見如來」;一是「不可以身相得見如來」。為什麼這一句是兩個意思?    『不可以相作性,就身相見如來』。這是不可以的,將相當作性,就錯了。『然相由性現,性相不二,亦得以身相見如來。顯示性相無礙,相不障性』。「理事無礙、事事無礙」,所以這個答覆是雙關的,這一句話是雙關語。這種答覆一般人很難明了,不知道他在說些什麼。般若會上的大菩薩當然沒有問題,但是參與此法會的也有凡夫。當時舍衛國大城這些凡俗的佛弟子,他們得空也會到祇園精舍聽佛講經。這些人就難懂,所以必須加以解釋。    何以故。如來所說身相即非身相。    『性即相之體,相即性之用。相非性不融,性非相不顯』。這兩句很重要。性是無所不在,無所不融的,任何現象都融在性中,像水乳交融一樣。離了性決定沒有相,所以從相上能見性。性若沒有相,性在那裡?我們六根緣不到。    真如本性雖然是盡虛空遍法界,無所不在;我們眼看不見,耳也聽不見。不但五根接觸不到,我們的心也接觸不到。「心」是念頭。法相唯識家所講的第六意識,功能很大。「第六意識」就是現代講的思想,它的功能從內能緣到阿賴耶識;對外能緣虛空法界。有這麼大的功能,但它緣不到自性,沒有辦法見性。這就說明,若沒有相,性就顯示不出,幸虧現了這麼多相。真正明白人,若問性在那裡?相就是,所有一切萬相就是。如同晚上作夢,夢是心變現的。心是能作,夢是所作。沒有作夢時,你的心在那裡?找不到,不曉得在那裡。一作夢,夢境就是,夢中隨拈一物都是心。    「全妄即真,全真即妄」,所以若問我們的真如本性在那裡?盡虛空遍法界,依正莊嚴樣樣都是,無有一法不是,真是隨意拈來。見了性的人才入這個境界,我們今天也可以學。性在那裡?我隨便拈一個給你看一看、比一比,頗像個樣子,其實不是。怎麼不是?我們是學見性人的樣子,實際上並沒有見性。真正見性是什麼樣子?於一切現象沒有分別,沒有執著,就見性了。 我們今天不能見性,就吃虧在分別執著上,沒能離開分別執著。果然離開分別執著,就對了,隨手拈來,無有不是。所以,自己沒入境界,還學不得。    『離相即無性,離性亦無相』。可見性相關係之密切,因為它是一體。『但看執著不執著』。關鍵在此。『著相,即為障礙,不得見性』。佛法里常講二障、三障,主要就是指障礙人見性。這是最主要的意思。障礙你開悟;障礙人修學,這是從事上講的,本意是障礙人明心見性。「障」就是執著。由此可知,「執著」這個病很深廣,非常嚴重,一定先要認識清楚,然後痛下決心斷除它。    『不執著,即不落二邊』。空有兩邊都不執著。『般若之理,全在於此』。世尊二十二年所講大般若的道理就在此。『須要觀照,仔細用功』。觀照就是時時刻刻提高警覺,在行門裡是一個總綱領,就是三皈戒。    學佛一入佛門,我們就求受三皈。受三皈的意思,就是老師將佛法修學的總綱領、總原則傳授給我們。方法有很多,八萬四千法門,無量法門。「法」是方法,「門」是門徑。無論用什麼功夫,用什麼方法,方法再多,門道再多,都以這三個原則為標準,決定不能違背。這是總原則,就是佛、法、僧三寶,這是我們的皈依處,我們修行依靠的地方。可是現在講佛法僧三寶,大家都錯會了。說佛就想到佛像,你依靠它就錯了。古人都說「泥菩薩過江,自身難保」,依靠它,怎麼能靠得住?法寶是經典,中國歷史上三武滅法,佛經不知道被燒掉多少,也靠不住。僧是出家人,出家人自己修行沒有成就,怎麼給你作依靠?我們將佛、法、僧三寶搞錯了。    傳授三皈時,佛、法、僧三寶是指「自性三寶」,才是真正的皈依處。這種誤會可能發生很久了,不是現在。因為六祖惠能大師是唐朝人,距離現在一千三百年,《壇經》里,他為人傳授歸依,不用佛、法、僧。我們想他的意思,一定在當時就有人誤會,所以他的講法不一樣。他傳授三皈,皈依覺、皈依正、皈依凈。他不用佛、法、僧三個字,而用覺、正、凈。聽了這三個字不容易起誤會,然後再解釋。    「佛者覺也」。「佛」是覺悟的意思,皈依佛是皈依覺悟,要依靠覺,覺而不迷。我們現在依迷,沒有依覺。所以,皈依是反邪三歸,我們今天處世、待人、接物,就連日常生活穿衣、吃飯,皆要依覺,不依迷。過去都是依迷,不知道覺悟,現在轉過來。「法者正也」。「法」是正知正見,也就是正確的思想,正確的見解,完全沒有錯誤,這是自性法寶。「僧者凈也」。「僧」是清凈的意思。依「覺、正、凈」,此說法,我們很清楚,不會產生誤會。    學佛的同修很多,很多人受了三皈,不知道歸到那裡。不學佛,已經迷了;學了佛,再加倍的迷,這麻煩大了,愈迷愈深,大錯特錯。所以,一定要搞清楚、搞明白。我們有個真正的依靠,曉得從什麼地方回頭。我們從迷惑回頭,依覺悟;從錯誤的知見回頭,依正知正見;從染污回頭(貪瞋痴是染污),依清凈心。這是真的三皈,真的皈依了。一生不能離開「覺、正、凈」的原則,這是最好觀照的方法。若離開覺、正、凈,又回到從前老習氣,就不是佛弟子。念念不忘覺、正、凈,這是「自性三寶」。    「住世三寶」有沒有用處?有用處,對真正皈依的人有用處;如果不是真正皈依的人,不起作用。這一點我們要知道。真正回頭,真正依靠覺、正、凈,家裡供養佛像,是提醒自己。一看到佛像,自己要覺悟。佛像擺在那裡就提醒自己「覺而不迷」,它的意義在此。佛並不是說,我成佛,是你的老師,你要供養我的像,天天拜我。佛不執相,不執著,不分別,佛沒有這個意思。放一兩本經書,一看到經書,要「正而不邪」,自己起心動念正大光明,沒有邪思邪念,是這個意思。看到出家人,立即想到「凈而不染」,要六根清凈,一塵不染。他的樣子是啟示自己,常常提醒自己。家裡供西方三聖,觀音、勢至是僧寶。    我們供佛像,無論是雕塑或彩畫的,三寶具足,時時刻刻在提醒自己回頭,不再迷惑顛倒。這是我們供養佛像、供養經書的真正意義。如果自己沒有回頭,沒有真正皈依,則供養佛像是愈迷愈深,是迷信。你已經迷得夠深了,現在還找佛菩薩來迷惑你,佛菩薩可不負這個責任,是你自己會錯了意,自己迷惑顛倒。他們並沒有意思迷惑你,可是你不知不覺被這些形像迷惑了,那沒有法子。我們要仔細,要會用功。    如果傳授皈依的老師沒有將三皈的意義、修學的綱領原則講得很明白,這邊有錄音帶,還有一本小冊子,是從錄音帶寫下來的,諸位仔細的聽,明白就好了。形式上皈依不重要,那一位出家人為你傳授都一樣,要生平等心,不要有分別執著。不要分別這個法師好,那個法師不好,否則《金剛經》不是白聽了,你還在搞分別執著,那就大錯特錯。任何一位法師為你傳授三皈儀式都是好的,只要以真誠心、恭敬心接受。一定要明理,要照做,守住這三個原則,那就真的皈依,真的回頭了。    『約相說是「身相」』這是指一切萬事萬物。『約性說當體即空』。如果就性體來講「凡所有相,皆是虛妄」,它的性體是空寂的。『相妄性真,故說不可』。相是虛妄的,性是真的,「所以不可以身相得見如來」,但是『性能融相』。性相一如,性相不二,所以「性能融相」。『真實即顯,是又何必離相見性。故云「得見如來」』一句話答覆兩個意思,怎樣得見如來,怎樣不可得見如來,就看有沒有執著相。若不執著相,見相就是見性。執相不見性,相就不是性。    相是生滅法,相是無常法。 性是真常,性是不生不滅。所以,見了性,怎麼說都可以;沒有見性,怎麼說都不可以,道理在此。這個答覆很好,很圓滿。下面這一句經文,世尊為他印證,證明他的見解、看法是正確的,沒有錯誤。    佛告須菩提。凡所有相。皆是虛妄。    這兩句經文非常重要。說它重要,就是用這兩句來做「觀」,很方便很容易。自古至今,有很多人就用這兩句話來做「觀」,很得受用。    『「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說明身相義含一切現象,人、物、事,乃至虛空也。』都包括在身相里,可見身相的意義很廣。    『既知虛妄,不可馳求』。真正知道一切相是虛妄的,對一切相決定不會再追求。現在一般人都講求享受,不追求,不就沒得享受嗎?這是一般人的觀念,這個觀念是很大的錯誤。假如說「我的享受是我追求到的」,釋迦牟尼佛都要拜你為老師。因為釋迦牟尼佛沒有這個能力,他追求不到。諸位若念《了凡四訓》,就曉得自己一生所有的享受,不是追求來的,而是命里註定的。若命里沒有,而能追求到,一切諸佛都要拜你為師父。    真正明白人,不求。雖不求,福報里的享受自然會來。不求就來,多省事!辛辛苦苦費盡心思求來,結果還是命里有的。冤枉!這才是愚痴,所以他不操心,也不求。雖不求,卻依照佛的教誨,離一切相,修一切善。他能離相再修福,則後面的福報一天一天增多,福德不可思量,這才是真的會求。這樣子求法,就是「應無所住,而行布施」。在物質上尋枝摘葉的追求,那是錯誤的,所以說「不可馳求」。    『不可住著』。縱有福報也不執著,福報給大家享,不會將福報留著自己慢慢享,否則就錯了,就住相了。福報現前時給大家享,福報就享不盡,必然是一天比一天多;每天都分給大家享,永遠不住。這種福報就是《金剛經》講的,無量無邊,不可思議。如果住著,自己要留著慢慢享,福報享盡了,後面就沒有了」。所以,不能留,不能住著,不要求,不要執著。    『迴光返照,從速歸性,不至墮入輪迴』。這是講最大的利益。對我們來講,現前就不墮輪迴,不是來生不墮輪迴。「了生死」,現在就了;「脫輪迴」,現在就脫。就現在,不是明天,不是再過幾個鐘點,現前就是!大乘法妙就妙在此。所以佛常常講,真正覺悟的人,「直下承當,現前就是」。    若見諸相非相。則見如來。    「諸相」,就是前文說的「一切相」。前面用身相作代表。一切相非相,是性,這就見性了。「見如來」就是見到本性,所謂「明心見性,見性成佛」。一切相都是性變現的,這就是說「可以身相得見如來」。『「諸相」即一切相,祇須徹底明了皆是虛妄』。所以,「凡所有相,皆是虛妄」。這二句話很重要。既是虛妄,當然我們不要追求,也不要執著。「不可以住著」,一切隨緣,順其自然,心裡乾乾淨淨,若無其事,就對了。 我們學佛就是學這個,這才有真實的受用。    在生活中,無論對人、對事、對物,我們是凡夫,不可能不起心不動念;起心動念就是迷。起心動念不外乎兩種境界,一是貪,順自己的意思就起貪心;一是瞋,不順自己的意思就起瞋恚心。一個要,一個不要,這兩種心態都是迷。念頭一起來,將《金剛經》這兩句念一念,「凡所有相,皆是虛妄」。順心的不貪,不順心的也不瞋恚,心立即平了。以此修清凈心、修平等心。清凈心、平等心是真心。    修行要在「轉識成智」。如何轉第六識為「妙觀察智」,轉第七識為「平等性智」,這兩句經文就有效。當起心動念時「凡所有相,皆是虛妄」,心平等了,第七識轉成平等性智;心清凈了,第六識轉成妙觀察智。宇宙人生一切萬法,妙觀,不一樣。眾生迷觀,看得迷惑顛倒。情觀,情識起作用,喜、怒、哀、樂、愛、惡、欲起作用,煩惱。諸佛菩薩用清凈心、平等心妙觀,看得清清楚楚,絕不起心動念,萬法平等,沒有高下。所以,要曉得所有的相都是虛妄。    『則相不障性,即「見如來」』見如來就是見本性。『何必滅相。即相可以見性』。不必要將相滅掉,才見性。相滅掉,性也沒有,見不到性。無色界天人就是將相滅掉,身都不要了,但是沒有見性,還要繼續搞六道輪迴,可見滅相見不了性。    『猶金之於器也』。這一句是比喻,好比金與器一樣,以金比喻性,器比喻相。「以金作器,器器皆金」。用金造一尊佛像,卻不要相,只要金,能得到金嗎?不要相,金也沒有了。金與器是一不是二,這一定要知道。    『相實不可斷滅』。「相」會變,千變萬化,不會滅的。相要是滅了,性就不起作用,就沒有了。我們明白這個道理,曉得事實真相,就可以選擇自己希望變的境界,有理論、有方法。我們曉得所有一切相中,佛的相最好、最殊勝,現在我們想將凡夫境界變成佛的境界,只要依照佛教導的方法去變就可以。《金剛經》講原理、原則,《無量壽經》、《彌陀經》講詳細的辦法。依這個理論、方法,不要很長的時間,轉凡入聖,不是小聖,而是大聖。轉凡夫為諸佛如來的境界。    『因其本由性現也』。相能變,它是性的作用。西方極樂世界,《華嚴經》上說的華藏世界,我們現在所感得的六道輪迴,都是心現的,所以這些幻象,就看自己如何轉變。轉變之權確實操在自己手中。    『不執著,即不為相所轉,且相反為我所轉 』。凡夫最可憐的地方就是「心不能作主」。不但身不由主,心不由主,隨著外面境界變,這個很糟糕。現在外面的境界與從前不一樣,現在世界講求民主、自由、開放,實在就是無法無天,種種境界都在誘惑人。看的、聽的,所接觸的都誘惑人做壞事,不教人做好事。內有煩惱,外有誘惑,怎麼不造罪業?造罪業,來生就墮三途,地獄、餓鬼、畜生,所以一定要有高度的覺悟,要有真實智能。    外面五欲六塵都是妖魔鬼怪,時時刻刻要陷害我們,將我們往地獄裡拉。有這種警覺心,就好,所以一起心動念,趕緊想著《金剛經》上說「凡所有相,皆是虛妄」。用這個就能抗拒它,不受它的誘惑。自己在境界里能作主。「主」是清凈心、平等心。要保持得住,才能作主。如果我們不被外境所轉,外境就被我所轉。我們能教妖魔鬼怪改邪歸正,接引他、誘導他走上佛法,這就是菩薩普度眾生。 由此可知,若想發心度眾生,有兩個結果:一是被眾生度了;一是真的度了眾生。這兩個樣子就是一迷、一覺,覺了才可以度眾生,迷了就被眾生度了。    『凡夫執著,住法相生煩惱』。一般凡夫都說:「日子過得好苦,生活好辛苦」,苦的原因就是這一句話,就是因為將這些幻象當真,不知道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若認為凡所有相都是真實,是看錯了,想錯了。在這些妄相中拚命追求,總希望能得到它,能保持它,殊不知全是假的。不要說年歲大了,年輕也不行。我到此處來,有一些同修好心,每天買報紙給我看。我看報紙上大篇大篇的訃文,這邊的訃文,開頭四個大字「敬告親友」。二十、三十歲去的,好多。人命在呼吸之間,命都保不住了,還能保住什麼?還能執著什麼?你還能得到什麼?    佛講真話,你不喜歡聽;人家騙你的,喜歡聽。我在外國講經,聽眾沒這麼多,可是有些人在外國講經,聽說聽眾都有幾千人。買票進去聽,一張票二十塊美金;講「發財經」。我聽了點點頭,很有趣味。講經的人發了財,來聽的人破了財。「傳授三皈」都定有價錢的,「灌頂」也有價錢,灌一次多少錢。我在美國,有些朋友說,「法師,你要定個價錢才行。有價錢,人家才會來;你不定價錢,沒有人來。」說明現在這個社會奇形怪狀,反常。講真的,不聽,掉頭而去;講假的騙他,一窩蜂全都來了。佛為我們講的話,句句都是真的。凡夫為什麼會有煩惱?因為執著,天天打妄想。    『修行人厭惡世法,住非法相生煩惱』。我們看到很多修行人,煩惱很多。多在那裡?此處講,他厭惡世間法,「住非法相」。這是講二乘,還是高明的。現在有很多修行人與在家人一樣,也「住非法相生煩惱」,煩惱也相當嚴重。這些過失,佛在經上全都說了,講得很清楚,很明白。怎樣才能得到快樂幸福?「離一切相」。不執著身,身在這個世間活一天、活二天,與我不相干,我執著它幹什麼!何以不相干?自己沒事,身還在這個世間,大概是大家需要,佛法需要,自己不需要,這多自在、多快樂。    同修們聽到以為出家大概是這樣,那麼在家呢?在家也一樣,也是菩薩,也是佛。若能看破,能真的放下,現在這個身在家庭,佛法需要你弘揚,家人需要你度他。現在的身,已經和你的命運「一刀兩斷」,脫離了,你超越命運了,現在的身是乘願再來身。在自己日常生活環境之中,在自己工作之中,一轉念頭,從凡夫變成菩薩。從前你是來受業報的,過去生中行善,是來受樂的;過去生中造罪業,是來受苦的,這是來受果報的。現在念頭一轉,業消了,沒有了,苦樂都不受。 這個身就是弘法利生,普度眾生。從那裡做?就在日常生活中,為大家作好樣子。    自己已經得度了,現在唯一的工作就是度一家人,度鄰里鄉黨、親戚朋友,度所認識的人。活著就是為這樁事,除此之外,有什麼理由這個身還住在世間?沒理由了。所以,轉凡成聖,轉生死為涅盤,轉煩惱為菩提,就在當下這一念。這一念轉過來,就都轉了。果然轉過來,就不辜負世尊為我們說的金剛般若。真的轉過來,修行人是不分出家在家、男女老少。不要以為修行人一定是出家人,自己本身就是修行人。    『佛教人不可執著,亦不可厭惡』。處順境,在這裡修,將貪愛心斷除。逆境里,一切不如意,在這裡修,將瞋恚心斷除。因此,順境逆境、善人惡人都是我們修行最好的境界,怎麼可以離開?離開就沒得修了,就什麼都談不上了。要在境界上修,所謂歷事煉心,在境界里鍛煉。    『吾人用功,須先觀照,久久方能照住,最後能照見。』    這是講功夫的三個階段。初學的人要用觀照功夫。「觀照」就是提高警覺。常常想著佛的教訓,一句二句就可以,不要太多;太多反而用不上,愈簡單愈好。《金剛經》上隨便那句經文都可以,境界現前立即提起來,不要忘記。    念佛人就用一句「阿彌陀佛」,這個方法非常妙,順境逆境,善緣惡緣,遇到時,才起心動念,一句「阿彌陀佛」就將境界恢復平靜。時時處處,念念之中要保持心地清凈,心裡不可有一樣東西。真正做到心裡沒有妄想,沒有煩惱,沒有憂慮,沒有牽掛,只許有一個阿彌陀佛;除阿彌陀佛之外,什麼也不牽掛,什麼也不放在心裡,就得大自在。生活一切隨緣,就會快快樂樂,那是真的快樂,這是觀照功夫。觀照久了就得定,也就是說,不要用這功夫,心都能保持清凈。心在一切境界里,不會為環境所轉,不會為外境所動,就得定了。    「照住」,就是得定。到底要多長的時間,因人而異。我們的根性不同,修行的環境不相同,功夫不一樣,有的人三年、五年就得定,有的人要二十年、三十年才能得定,不一定的。    「照見」是第三個階段。這個階段在大乘法裡面是真正成就了。得定不算是成就;照見是成就。照見就是開悟,即「明心見性」。照見的見就是「見性」,就是「證得本性」。    這三個階段在念佛法門也不例外,但是名詞不一樣。凈宗講「功夫成片」,就是觀照;再提升一層稱為「事一心不亂」,就是照住;再提升是「理一心不亂」,就是照見。階段上講完全相同,只是用的名字不同而已。但是凈宗的方法比一般大乘法巧妙太多。它的方法簡單、容易,所以稱為「易行道」。任何一個人都可以修學,就是一句佛號念到底。念六個字也可以,四個字也可以,都可以;大聲念也可以,小聲念也可以;快念也可以,慢念也可以。怎麼念才如法?不必問人,念得自己很歡喜,很快樂就如法。一句佛號念到底,自自然然念到不被外面環境所轉,就功夫成片了。心裡沒有妄想,沒有雜念,念念都是佛號。在境界上,確實沒有念佛,心裡也沒有念頭,耳朵里聽的有佛號,聲音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不要害怕,這是正常現象,表示你的功夫得力。你也不要歡喜,不要傲慢,繼續念下去。雖然有這個境界,如果你三天不念,就沒有了,不會永遠保持的。可是你常常念,這個境界會常常現前,這是很平常的事,一點都不希奇。    念到妄念都不生,無論什麼境界現前,都不會起心動念,不會分別執著,就得定,就是一心不亂。念到見本性、破無明,是理一心不亂,就是禪宗的「照見」,即大乘佛法講的「止觀」。圓滿境界, 各宗用的名詞不同,其實它的境界、方法、層次完全是一樣的。這也印證了佛菩薩常說的「法門平等,無有高下」,這是事實。我們對自己修行的法門,以及別人修行的法門,不會讚歎自己,毀謗別人;自自然然會謙虛自己,而尊重別人,這就對了。

推薦閱讀:

【共讀佛經】星雲大師講《金剛經》|如法受持分第十三(下)
變形金剛前傳:打造硅基大腦
師父說:念《金剛經》,修不壞身
中國歷代禁書題解(金剛經)
影視標的哪家強?——影視精選,五大金剛

TAG:報告 | 金剛 | 般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