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經濟陷入「長期停滯」的原因分析
2014年11月11日 09:39字體:大 | 中 | 小第一財經日報
摘要:目前研究人員對於可能導致全球經濟陷入「長期停滯」的原因並未達成一致,但根據經濟學家們強調的因素的不同,基本可以將這些觀點分為三類。目前研究人員對於可能導致全球經濟陷入「長期停滯」的原因並未達成一致,但根據經濟學家們強調的因素的不同,基本可以將這些觀點分為三類。
全球經濟陷入「長期停滯」的原因分析
第一,長期潛在增長率下降,技術變革與人口老齡化是主要的影響因素。
首先,全要素生產率將很難看到大幅提升。有經濟學家的研究表明,在1930年之前的30年和1980年之後40多年的情況表明,全要素生產率(TFP)位於0.5%均值水平可能是常態,而1930~1970年代TFP是這一數值的3倍(均值為1.5%以上)的情形只是一種例外,未來TFP將繼續下行而向常態回歸。
其次,GDP衡量方法的缺陷使得技術變革對於經濟促進作用減弱。GDP衡量方式是產生於工業和農業佔主導的經濟,更多衡量的是產出數量方面的變化,而不能反映出經濟增長質量方面的變化,這一缺陷在信息和數據化主導經濟中顯得更為明顯。
再者,人口老齡化趨勢將降低經濟潛在增長率。從全球來看,2010年全世界老齡依賴比為16,即每16個65歲以上老人對應100個25歲到64歲適齡工作者,聯合國估計到2035年老齡依賴比將上升到26。依照聯合國標準,假定所有勞動力在65歲退休而生產力不變,未來幾年內人口老齡化將導致發達國家經濟減速1/3~1/2。
第二,總需求不足導致實際產出持續低於潛在產出,主要決定因素為投資需求、消費需求與全球經濟槓桿約束。
從投資需求來看,以互聯網為基礎的新興產業,對投資的需求遠遠弱於傳統產業。而隨著IT部門在經濟中地位的逐步提升,這種趨勢在不斷地深化。根據普華永道發布的2014年全球100強企業名單,IT行業企業在其中佔到了這些企業市場總值的25%,而IT企業如谷歌、微軟、亞馬遜、臉譜等公司的高附加值服務開發所需要的投資相對傳統行業要低得多。
從消費需求來看,貧富差距加大對經濟的直接影響使得消費者整體消費傾向降低,從而對消費需求產生抑制作用。法國經濟學家皮克迪在其《21世紀資本論》中對過去300年來工資財富進行了詳盡探究,證明由於投資回報率高於經濟增長率,有資產的人財富擴張速度將更快,儘管有資本和沒資本的人財富均有所增長,但是貧富差距變得非常大,並進一步提出,近幾十年來世界貧富差距正在惡化並將繼續惡化下去。
從全球經濟槓桿壓力來看,繼續加槓桿面臨越來越多的風險和約束,從而不利於經濟增長。與人們普遍認為的金融危機後世界經濟進入去槓桿過程相反,全球債務水平處於持續上升之中,全球債務總負擔占國民收入比例在2009年為200%,2013年已上升到了212%。
持續升高的債務槓桿水平將會增加經濟風險。一方面各國政府將出台相關的限制經濟槓桿進一步上升的措施進而對經濟增長形成壓力;另一方面相關金融部門在經濟風險不斷上升的環境下將在借貸方面更為謹慎,對於經濟的信貸支持力度將會減小。
從另一個角度對債務槓桿的理解是,私人部門將在金融危機之後相當長的時間內將主要致力於資產負債表的修復,而政府部門由於債務預算約束等限制,加槓桿的力度無法完全對沖私人部門債務槓桿的下降,由此而使得整體經濟承受下行壓力。
第三,金融危機對於美國經濟產生永久性損害,美國在世界經濟中的地位決定了其結構性問題很可能演化為全球性的問題。
一是勞動參與率持續下降。由於經濟危機的影響而導致勞動者失業,持續的失業將導致失業者由於長時間荒廢而永久失去原有的工作技能,此後即使經濟復甦這些失業者也將無法順利回到就業市場上,這將表現為經濟中勞動參與率的下降,此外美國人口老齡化以及青年人再深造比例上升也會放大勞動力參與率下滑趨勢。
自1970年之後,美國勞動參與率已開始呈現出下行趨勢,而金融危機之後該指標則持續下行,目前已創出新低。由此看來,對於美國經濟復甦而帶來的就業狀況的改善不宜過分樂觀。
二是貨幣乘數的中樞性下降。日本經濟泡沫破滅後,美國貨幣乘數均值由11降為8.3水平,而2008年金融危機影響更為明顯,美國貨幣乘數大幅下降,目前已經降到了2.8,並有進一步下行趨勢。
貨幣乘數的持續下行表明,儘管美聯儲出台了多輪寬鬆刺激政策,但是美國銀行信貸擴張能力並未得到實質性改善。此外,多輪量化寬鬆刺激下美國通貨膨脹率仍處於低位,說明整體貨幣流通速度下降,經濟活力已發生顯著衰退。值得指出的是,量化寬鬆後,如果貨幣乘數恢復到危機前水平很可能演變為嚴重的通貨膨脹。
推薦閱讀:
※如果一個男人不願意把經濟大權交給你,是什麼原因?
※在線答題平台被網信辦約談,和肉夾饃是否有關?
※2018年財稅獅——知識講座圓滿成功
※自由的阿甘 2016 年 12 月 27 日的文章
※限時免費領取 | 4月最新金融市場內部分析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