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中國各朝代帝王——明(一)

本文編輯:南京師範大學 葉夢怡

手閱原創:紅色歷程 唐楊

明太祖朱元璋(公元1328年-公元1398年)

字國瑞,原名重八,後取名興宗,明朝開國皇帝。

朱元璋幼時貧窮,曾為地主放牛。元至正四年(公元1344年),入皇覺寺,25歲時參加郭子興領導的紅巾軍反抗元朝,至正十六年(公元1356年)被部下諸將奉為吳國公。同年,攻佔集慶路,將其改為應天府。至正二十八年(公元1368年)朱元璋擊破各路農民起義軍後,在應天府稱帝,國號大明,年號洪武。後結束了蒙元在中原的統治,後平定四川、廣西、甘肅、雲南等地,最終統一中國。

洪武三十一年(公元1398年),朱元璋病逝於應天,享年71歲,廟號太祖葬明孝陵。

洪武之治

朱元璋在位期間,下令農民歸耕,獎勵墾荒;大搞移民屯田和軍屯;組織各地農民興修水利;大力提倡種植桑、麻、棉等經濟作物和果木作物、他還徒富民,抑豪強;下令解放奴婢;減免稅負,嚴懲貪官;派人到全國各地丈量土地,清查戶口等等。經過洪武時期的努力,社會生產逐漸恢復和發展了,史稱洪武之治。

胡惟庸案

明初的官僚機構沿襲元朝。朱元璋進行了改革,在中央廢除中書省,明初中書省負責天下政務,其長官為左、右丞相,位高權重,丞相極易與皇帝發生矛盾,明朝時以胡惟庸任相後最甚。胡惟庸勢力逐大,威脅皇權。且日益驕橫 ,懈怠政事。於是,公元1380年,朱元璋以擅權枉法的罪名處死了胡惟庸和有關的官員,同時宣布廢除中書省,不再設丞相。

藍玉案

公元1393年,錦衣衛指揮使參奏藍玉謀反,朱元璋隨即令人將其拿下,並由吏部審訊。當吏部尚書詹徽令藍玉招出同黨時,藍玉大呼:「詹徽就是我的同黨!」話音未落,武士們便把詹徽拿下,審判官們目瞪口呆,不再審了。三天後,朱元璋將藍玉殺死,爾後,就是大規模的清洗和株連。胡、藍兩案,前後共殺四萬人。

勤政廉政

朱元璋是中國歷史上勤政的皇帝之一,他從來不憚給自己增加工作量。從登基到去世,他幾乎沒有休息過一天。在遺詔中他說:「三十有一年,憂危積心,日勤不怠。」據史書的記載,從洪武十八年九月十四日至二十一日,八天之內,朱元璋審批閱內外諸司奏札共一千六百六十件,處理國事計三千三百九十一件,平均每天要批閱奏札二百多件,處理國事四百多件。

朱元璋的節儉,在歷代皇帝中也堪稱登峰造極。稱帝後,在應天修建宮室,只求堅固耐用,不求奇巧華麗,還讓人在牆上畫了許多歷史故事,以提醒自己。朱元璋每天早飯,「只用蔬菜,外加一道豆腐」。他所用的床,並無金龍在上,「與中人之家卧榻無異」。他命工人給他造車子造轎子時,按規定應該用金子的地方,都用銅代替。主管的官員報告說用不了很多黃金,朱元璋卻說,他不是吝惜這點黃金,而是提倡節儉,自己應作為典範。

剝皮楦草

明太祖朱元璋在對待官員貪腐的問題上常常法外用刑,其中的典型就是剝皮楦草,此刑罰在《大明律》中並無規定,但是,朱元璋創設了這一刑罰,並以法律《大誥》的形式加以推廣,此刑罰的適用範圍是貪腐官員,將剝下的人皮製成鼓或者填入稻草製成人皮稻草人立於衙門門口或者當地土地廟的門口,用以警告繼任官員,切勿貪贓枉法。

怒打伽藍神

相傳,朱元璋在皇覺寺當小行童掃地時,被伽藍神絆了一下,就打了伽藍神幾掃帚。還有一次,老和尚見大殿上的蠟燭讓老鼠咬壞了,就當眾訓斥了朱元璋。朱元璋心想,伽藍神連自己面前的東西都管不住,還怎麼管殿宇呢?更害得自己受罵,越想越氣。於是,朱元璋就找管筆,在伽藍神的背後寫了「發配三千里」幾個字。

明惠宗朱允炆(公元1377年—?)

明洪武十年(公元1377年),朱允炆出生於應天府(今南京),為懿文太子朱標次子,明太祖朱元璋之孫,明洪武三十一年(公元1399年)繼皇帝位,朱允炆在位期間增強文官在國政中的作用,寬刑省獄,嚴懲宦官,同時改變其祖父朱元璋的一些弊政 ,史稱「建文新政」。

朱允炆于靖難之役後下落不明,時駙馬都尉梅殷在軍中,從黃彥清之議,為發喪,追謚孝愍皇帝,廟號神宗,壬午以後謚不行。至南明弘光元年七月,以與顯皇帝廟號復,改廟號惠宗,後世有人以其年號而稱建文帝。

實行削藩

朱允炆對諸藩王封地里的行政進行了一些改革:設置了賓輔和伴讀,並讓翰林學士以儒家的為政傳統教育和輔導諸幼年王子,王子們還進一步不準參與文、武政事。這些加強了皇帝對藩王控制的新條令是意在取消半自治性質的封國的總戰略的一部分。人們向來認為削藩的政策是黃子澄和齊泰所出的主意,但是,它也可以說是出自皇帝的聖裁。他們曾經考慮了兩種行動路線:一是徹底廢除藩封諸王;一是減少他們的政治和軍事大權。主要的目標是燕王;在這個時候,洪武帝的二子和三子均先已故去,只剩下燕王是現在健在的最年長而又權勢最大的藩王,同時他也是皇家禮儀上的尊長。幾經斟酌之後,朱允炆決定走完全廢藩的道路。這樣便激起燕王舉兵反對皇帝,他表面上是要恢復王朝原來的制度,實際上卻是要保持他自己的權力和影響。

下落之謎

史書「自焚而死」說:

據永樂年間《實錄》和《明史稿》的記載,朱允炆眼看大勢已去,下令焚宮,頓時火光熊熊,朱允炆攜皇后馬氏,跳入火中自焚,妃嬪侍從等,大都亦隨其蹈火而死。燕王朱棣入宮後,清宮三日,搜查朱允炆下落。宮內侍人都說朱允炆已自焚,並從火堆里扒出一具燒焦的屍體證明之。燕王見到屍體,分不清男女,慘不忍睹。其繼位稱帝後,只得以天子「禮葬建文皇帝「。《明史·成祖本紀》及《明史·方孝儒傳》均持此說。

「出家為僧」說:

一是湖南新田大觀堡說:湖南永州新田縣發現明代遺址大觀堡,該古城堡工程規模宏大,建築面積7000平方米,石頭壘成的堡壘周長346米,城牆殘高4米左右,疑為建文帝避難行宮。

二是東明寺說:萬曆《錢塘縣誌·紀制》記載:「東明寺在安溪大遮山前,建文君為僧至此,有遺像」。(《杭縣誌稿》卷八)「相傳朱允炆遁跡至此,時旭日始旦,題曰東明。自歸國後,方知為帝。今范其遺像。有手植牡丹,色白如銀」。明代嘉靖年間《留青日札摘抄》、清代康熙年間《湖堧雜記》中也都有記載。

「遁入道門」說:

據有學者考證,朱允炆晚年化名詹碧雲,隱蹤在江西上饒玉山三清山任三清宮住持道士,在三清福地借修建道教宮觀為掩護,巧妙修築了「明治山詹碧雲藏竹之所「的陵墓和其他相關石雕、楹聯、三清山石刻260餘處,留下了「風流建水翁承贊,樽酒論文千載同「、「方豪上「、「都俞脫生「、「壺市安井「等一系列可供考研的石刻隱逸文化密碼。

朱棣在即位後,下令搜尋朱允炆,這是歷史事實。朱允炆的真正下落,至今仍是一個未揭開的歷史之謎。

明成祖朱棣(公元1360年-公元1424年)

元順帝至正二十年(公元1360年),朱棣生於應天府。早起被封為燕王,洪武三十一年十二月,為了提防朱棣造反,建文帝朱允炆派工部侍郎張昺為北平布政使,都指揮使謝貴、張信為北平都指揮使 。隨後又命都督宋忠屯兵駐開平,並調走北平原屬燕王管轄的軍隊。後發動靖難之役,起兵攻打建文帝 。公元1402年在南京登基,改元永樂。

朱棣在位期間改革機構,設置內閣制度,對外五次親征蒙古,收復安南,在東北設立奴兒干都司、西北設立哈密衛,在西南貴州等地區建立行省行政區劃,鞏固了南北邊防,維護了中國版圖的統一與完整。多次派鄭和下西洋,加強了中外友好往來。同時還命人編修《永樂大典》 ,疏浚大運河。公元1421年遷都北京,對強化明朝統治起到了非常積極的作用。在位期間將由靖難之後的瘡痍局面發展至經濟繁榮、國力強盛的盛世,史稱「永樂盛世」。

靖難之變

明太祖朱元璋把兒孫分封到各地做藩王,藩王勢力日益膨脹。朱允炆即位後與親信大臣齊泰、黃子澄等採取一系列削藩措施。在北平周圍及城內部署兵力,又以防邊為名,把明太祖第四子燕王朱棣的護衛精兵調出塞外戍守,準備削除燕王。公元1399年,朱棣以「清君側,靖國難」為名起兵反抗,隨後揮師南下。以北平為基地,適時出擊,靈活運用策略,經幾次大戰消滅官軍主力,最後乘勝進軍,於公元1402年攻下帝都應天。戰亂中建文帝下落不明。同年,朱棣即位,就是明太宗,嘉靖時期改為明成祖。

遷都北京

北平是朱棣興王之地,朱棣在此經營30多年,統治比較穩定;另外北平處於北方農業區與牧區接壤處,交通便利,形勢險要,是漢蒙各族貿易的中心以及北方政治與軍事要地,定都於此不僅可抗擊自北入侵的蒙古人,且可進一步控制東北地區,由南則可統領中原,有利於維護全國統一。因此,朱棣即位後,即開始準備遷都。永樂元年,詔以北平為北京,改北平府為順天府。永樂五年,五月建北京宮殿。十九年正月,朱棣在北京御奉天殿,朝百官,大祀南郊。遷都大政至此基本完成。此後北京一直是明朝的京師。

設置內閣

朱元璋時,由於廢除了丞相制度,皇帝直接領導六部,事無巨細都要皇帝親自處理,所以皇帝非常累。朱棣時期,完善了文官制度,在朝廷中逐漸形成了後來內閣制度的雛形。內閣品級不高,一般要經過翰林院庶吉士鍛煉,後來形成了「不是庶吉士不能進內閣」的潛規則。

初師遇險

建文帝削藩,遠在北平的燕王朱棣知道自己不能再坐以待斃,憑藉多年苦心經營的兵力和謀略,於公元1399年起兵殺出北平,直取南京。名義是剷除皇帝身邊奸臣,為國消除災難。剛出北平,在今天東壩與南來之敵交鋒,展開廝殺。這裡背負重山,面對平陸,諸山之水連河通海,壩河、亮馬河、溫榆河交匯。朱棣騎一匹青驄馬,被敵軍追逼到一條河溝邊。眼看就要沒命,情急之下他問坐騎:你能跨過這溝,讓我脫險嗎?說完一抖韁繩,這馬馱著朱棣噌地一下連跨三道河溝,甩脫追兵,化險為夷,最後累死。朱棣遷都北平改為北京後,為紀念當年初師遇險,坐騎忠勇,就在東壩建了馬神廟,塑馬供於廟中,當神祭祀。

感情世界

朱棣生命中的奇女子,當仁不讓的是徐皇后,她是開國功臣徐達的女兒。這位徐皇后,能文能武,史稱其「幼貞靜,好讀書,稱女諸生」。

徐王妃身體里流淌著大將徐達的血液,平常文靜有加,但畢竟是將門之女。就在朱棣起兵造反的時候,朝廷派李景隆圍攻北平,而此時的朱棣前往寧王朱權那裡去求援,北京城空,危在旦夕。徐王妃在危急之中披上戰甲,挽救了北平。

徐皇后曾經著書,採集《女憲》、《女誡》作《內訓》二十篇,又類編古人的嘉言善行,作《勸善書》,頒行天下。她還經常勸帝愛惜百姓,廣求賢才,恩禮宗室,不要驕寵外戚。四十六歲那年,她因病去世,朱棣大為悲痛,謚曰仁孝皇后,此後的十幾年再沒立過皇后。可見徐皇后在朱棣心中的地位,沒人能夠取代。

明仁宗朱高熾(公元1378年-公元1425年)

明朝第四位皇帝,明成祖朱棣長子。永樂二十二年(公元1424年)八月登基,次年改元「洪熙」。

朱高熾生性端重沉靜,言行識度,喜好讀書。由於他的儒雅與仁愛深得皇祖父朱元璋的喜愛。但身形較胖,導致身體較弱。朱高熾雖然在位時間很短,但是在位期間為人寬厚,為政開明,發展生產、與民休息,他赦免了建文帝的許多舊臣,平反了許多冤獄,廢除了許多苛政,停止了朱棣時期的大規模用兵,天下百姓得到了休息,文化得到了復興,讀書人的待遇比洪武、永樂兩朝要好。朱高熾天稟純明,從善改過,恭檢愛民,因此後世對他的評價很高,為「仁宣之治」打下基礎。洪熙元年(公元1425)五月,只做了十個月皇帝的朱高熾病重,不久之後就去世了。終年47歲。廟號仁宗,葬於十三陵獻陵。其陵墓稱獻陵,建造得莊嚴簡樸,象徵著他的統治作風。

朱高熾監國

明成祖因北征和籌劃遷都,常留北京,命太子朱高熾在南京監國。當時中央機構仍設於南京,隨明成祖到北京的六部等官屬稱「行在」。朱高熾天生尊儒好學,為人謙虛有禮,性情儒雅,在文臣中深得人心朱高熾在監國時期面臨其弟朱高煦、朱高燧的讒言以及奪嫡威脅,雖然小心謹慎,但他為政寬厚,特別是在明成祖北伐期間,他留守監國,每次都赦免許多無辜得罪的犯人,並減輕罪罰,這無疑是和明成祖唱反調,身為帝王自然忌憚身後即位君王更改自己的國策,朱高熾無疑是犯了大忌。但是在諸位大臣的力助下多次化險為夷。

朱高熾在監國時期為登基後積累了大量的治國經驗,而協助輔佐其監國的大臣多成為洪熙、宣德年間的重臣,為仁宣之治奠定了基礎。

削汰冗官

朱高熾選用賢臣,削汰冗官,任命楊榮、楊士奇、楊溥三人(史稱「三楊」)輔政。廢除了古代的宮刑,停止寶船下西洋,停止了皇家的採辦珠寶;處處以唐太宗為楷模,修明綱紀,愛民如子,他下令減免賦稅,對於受災的地區無償給以賑濟,開放一些山澤,供農民漁獵,對於流民一改往常的刑罰,採取妥善安置的做法,這一切都使得洪熙朝人民得到了充分的休養生息,生產力得到了空前的發展,明朝進入了一個穩定、強盛的時期,也是史稱「仁宣之治」的開端。

明宣宗朱瞻基(公元1398年-公元1435年)

明朝第五位皇帝。明仁宗朱高熾長子,幼年就非常受祖父朱棣與父親的喜愛與賞識。永樂九年(公元1411年)被祖父立為皇太孫,數度隨朱棣征討蒙古。洪熙元年(公元1425年)即位,朱瞻基在性格上,他與其父朱高熾相似,也具有他父親那種對皇帝作用的理想主義的、然而是保守的想法。朱瞻基是文人和藝術的庇護人,他的統治的特點是其政治和文化方面的成就。

朱瞻基在位期間文有「三楊」(楊士奇、楊榮、楊溥)、蹇義、夏原吉;武有英國公張輔,地方上又有像于謙、周忱這樣的巡撫,一時人才濟濟,這使得當時政治清明,百姓安居樂業,經濟得到空前的發展,朱瞻基與其父親的統治加在一起雖短短十一年,但卻被史學家們稱之為「功績堪比文景」,史稱「仁宣之治」。

藩王問題

朱瞻基即位之後,馬上著手整頓軍務,準備迎接來自強藩的挑戰。他的皇叔朱高煦在靖難之役中就戰功赫赫,很會帶兵,永樂朝被封樂安之後,就從沒有放棄武力奪取政權的野心,終於機會來了,朱高熾病逝,朱瞻基即位,國家動蕩,皇帝年輕,正是造反得好時機,於是經過精心的準備後也像他的父親朱棣一樣扯起了「清君側」的大旗,矛頭直指五朝老臣夏原吉。早已準備就緒的朱瞻基在大臣楊榮的建議下御駕親征,在聲勢上一下就壓倒了叛軍,以前同意與朱高煦共同起兵的幾路兵馬也都按兵不動,明軍很快包圍了樂安城,見大勢已去,朱高煦只得棄城投降,這次戰役以明軍的大獲全勝,生擒朱高煦而告終。群臣都勸朱瞻基將朱高煦正法,朱瞻基念其是藩王網開一面,沒有殺他,而是將他廢為庶人,軟禁在西安門內逍遙城。得勝之師回到北京後,朱瞻基馬上傳召給另外一個皇叔朱高燧,暗示他交出兵權,朱高燧並沒有反抗,乖乖地交出了三衛兵馬,就這樣明初近半個世紀的藩王問題在宣德朝終於得到了解決。

任用賢臣

在朱瞻基周圍有一批著名的大臣,他們為 「仁宣之治」的締造做出了重要的貢獻。宣德朝的著名大臣主要有五位:楊士奇、楊榮、楊 溥、夏原吉、蹇義,其中前三人合稱「三楊」,尤為重要。朱瞻基所信用的幾位重臣識大體,顧大局,能以國家大事為重,相互包容,不計較個人恩怨。朱瞻基對這幾位重臣十分信任,對於他們提出的建議總是虛心接納,君臣之間的關係很是融洽 。

促織天子

朱瞻基的品行也不是一點沒有問題,記錄他瑕疵的文字通常在野史里和一些文學作品中能經常看到。比如,他喜好促織,有「太平天子,促織皇帝」之名。促織者,蟋蟀也,民間叫蛐蛐。稱「太平天子」尚好,呼「促織皇帝」好像就不太中聽了吧。而且他「好促織」的有點過了頭。清人蒲松齡《聊齋志異·促織》中有一句:「宣德間,宮中尚促織之戲,歲征民間。」說宮中尚此戲,其實就是在說皇帝的個人嗜好。君王可以有點愛好,但因為個人愛好,致勞民傷才,並且搞的小民家破人亡,顯然就不是有德之君的所為了。


推薦閱讀:

《中國搖錢古卜講義》總論篇(35)
外媒熱議中國富人「投資移民」世界第一 澳大利亞最受青睞
提防中國,他要求美軍做好「今夜開戰」準備
朱蘇力:二十世紀中國的現代化和法治———愛思想:學習型社會領航者
張海迪否認加入德國籍:我永遠是中國的海迪!

TAG:中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