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莫將菩薩當「貪官」

莫將菩薩當「貪官」

歸西

偶然間讀到一篇《貪官拜菩薩》的雜文,發表在《共產黨員》雜誌上。結尾一段寫得精彩,「貪官如果真要一心向佛,就不如先從神佛提倡的戒律入手,先戒掉酒色財氣,興一念之善,苦海無邊,回頭是岸。善哉!」

當然雜文所言佛教方面是不完全正確的,但蘊涵的道理卻是正確的。我們拜佛菩薩、求佛菩薩的加被,一樣要從修身修心入手,奉行五戒,生起救度眾生的大慈大悲之心,這樣才可以提升拜佛的意義。如果以自私自利之心,尋求慾望的滿足,或是怕醜事敗露的心態去拜佛,只是緣木求魚。「貪官拜菩薩」,有人是否也把佛菩薩當成「貪官」去拜?如果不是把佛菩薩當成「貪官」,為什麼去寺院布施錢財是以「賄賂」佛菩薩的「信念」進行的?為什麼是以「進貢」的「交換」態度去衡量呢?布施的目的只是為自己財源茂盛、步步高升或是祈禱罪行不要暴露,這樣來期盼佛菩薩的護佑,無非是痴人說夢!佛菩薩不是貪官,更不會滿足某個人的私慾,千百年來佛菩薩之所以被供奉著,就是佛教的精神特色是念念為眾生著想,是普度眾生、捨己為人的。

「貪官拜菩薩」從另一個角度講,說明貪官對佛菩薩有著敬畏,是心虛的表現,如果就此猛醒,發露懺悔,不再一意孤行,不再一錯再錯,那麼,總還是有救的;貪官能夠去拜菩薩,說明已經有了恐懼心理,這也算是懺悔的種子,精心呵護,總有開花結果的一天。我們拜佛時的敬畏心,要轉換為恭敬心,恐懼心要轉換為警覺心。以恭敬心去拜佛,可以滅往昔罪業,最主要的是就此住手,不可再犯;以警覺心來拜佛,可以保持身心的清醒,最主要的是不再受紅塵的污染。

我們去財布施,可以莊嚴道場、護持三寶,也可以扶危濟困、利益眾生。「莊嚴道場,護持三寶」,可以使佛教發揚光大、可以使佛法源遠流長;「扶危濟困,利益眾生」,是佛教歷經千百年被廣泛認可的本質內涵、也是佛教在現實社會中發揮出巨大效益的動力。我們將錢財布施到「佛菩薩」前,只是因為布施的方法、功德、利益是他們教導給我們的,再無其他原因。

有人說拜佛「心誠則靈」,這裡的「心誠」主要是指奉持佛法,修正修行之心要至誠,不是指求佛之心,沒有看破紅塵,沒有淡泊名利,沒有弘法利生之心,再誠懇也不會靈驗的。再者,求佛是求佛法,不是求佛保護,倘若是一肚子「殺盜淫妄酒」之徒,為滿足更大的私慾去求佛,佛菩薩只能悲憫注視你,任憑你如何去求得護佑,也落得個水中月、鏡中花。

我亦凡夫,每每去寺院看到官員將佛菩薩當成「保護神」,生意人當成「財神」去頂禮膜拜,心裡真不是滋味,「求人不如求自己」,官運亨通,或是窮途末路;財源滾滾,或是傾家蕩產,都是自己一手造成的,如何發揚?如何處置?照佛菩薩說的做就可以了,求個什麼!

點評:《無量壽經》中說「與其供養恆沙聖,不如堅勇求正覺」。並不是你供養了,佛菩薩就歡喜。佛菩薩真正歡喜的是你按他們的要求去做,成為世間的活菩薩!


推薦閱讀:

乾貨:貪官不能逃往美國了?
貪官自白
為何貪官多有情婦?
貪官前赴後繼,為何拿它沒轍?
從古代帝王心術來看貪官與反貪

TAG:菩薩 | 貪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