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看懂中國學術界中的「學者段位」

文章來源:

時代學者;中國科訊公眾號。

今年兩會期間

九三學社中央提交一篇題為

《關於統籌治理人才稱號過多過濫問題的建議》

多位政協委員談及高校管理的弊病

並呼籲給學者減"帽子"

後文附相關閱讀:《人大代表:長江學者等稱號使學術界變名利場,應取消》

真的很好奇

到底有多少「帽子」

懸掛在中國的學者頭上呢

我們一起來做個粗略的盤點

(1)以河流命名的計有黃河學者、珠江學者、閩江學者,枝江學者、紫江學者、香江學者、湘江學者、贛江學者、錢江學者、皖江學者、三峽學者、龍江學者、松江學者、兩江學者(重慶);

(2)以山命名的有泰山學者、黃山學者、華山學者、衡山學者、恆山學者、嵩山學者、天山學者、珠峰學者、崑崙學者、井岡山學者;

(3)沒有名山大河的就只好以地域命名:綠洲學者、燕趙學者、楚天學者、天府學者、三秦學者、三晉學者、黔靈學者、八桂學者、北洋學者、齊魯學者、中原學者、東方學者、瓊州學者。

全國政協委員、北京大學教授劉忠范認為:

「目前人才帽子太多

有各種各樣的人才帽子

國家層面有很多

不同部門有很多

省部級往下走還有很多

我們的山川大河用來命名幾乎都用光了」

今天,小編對照王者榮耀的「排位」

聊一聊學術界中,你不知道的「學者段位」

話不多說,走起~

最強王者院士

1

做為做學問的人所能夢想的最頂級終點,代表中國科研圈的最高水平

當然是——院士!!

院士是碾壓一切的存在...

中國的院士主要分為兩部分,

一是偏重於基礎理論方向的中科院院士,屬中國科學院評選;

二是偏重於應用方向的中國工程院院士,來自中國工程院的評選;

以科學院為例,每兩年大約60個新增,再加上每兩年過世不少,基本是一個很稀缺很稀缺的資源...

院士不是一個人,院士是一個系統。

院士關鍵在於對科研經費與資源的分配權,有院士的頭銜,以後相當多的資源會有意無意的向自己這邊傾斜。

學術界有個說法:一個院士就可以把所在的專業排到全國前5名。兩個院士基本上能把所在專業排到前3名。三個或三個以上,很少見,必然第1。

▲ 習近平向獲獎的程開甲院士頒獎

到2017年為止,目前共有中國科學院院士749名,院士的平均年齡為74歲。近年來,院士增選有年輕化趨勢,被推選的院士的年齡也越來越年輕。

中國科學院當選院士年齡最小的是瀋陽金屬所的盧柯研究員,他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的時候只有38歲,這個記錄至今也沒有人打破。

至尊星耀傑青、長江、千人

2

院士代表國內學術界最高的榮譽,獲得者都有很高的科學技術成就,當然是整個行業的最高段位。但是院士人數少,國內的科研進步還是要依靠後來者。

第二個檔次當然要算:傑青,長江學者和千人了。這三類稱號水平都是業界大牛,當之無愧榮登「至尊星耀」!!

01. 傑青

傑青基金資助取得突出成績的45周歲以下的青年學者自主選擇研究方向開展創新研究,人們習慣將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稱為「傑青」,他們是比較有潛力和競爭力的中青年科研工作者,代表著科研的希望。

每年資助優秀青年學者160名左右, 每人資助經費一般為80~100萬元,研究期限為4年。

「傑青」項目設立30多年來,共有3800餘人獲批「傑青」。之前有人將各個高校近4年的傑青人數與「一流學科」數量做了相關性分析,得出「對大部分高校來說,傑青人數越多,能承擔的「一流學科」數也就越多」的結論。

02. 長江

長江學者,最早是1988年李嘉誠基金會和教育部聯合設立的面向高校的一種獎勵計劃,之後教育部從2011年起實施新的「長江學者獎勵計劃」。

該計劃包括實行特聘教授崗位制度和長江學者成就獎兩項內容。每年支持高校聘任150名特聘教授、50名講座教授

特聘教授聘期為5年,聘期內享受每年20萬元人民幣獎金;講座教授聘期為3年,聘期內享受每月3萬元人民幣獎金,自然科學特聘教授科研配套經費不低於200萬元,人文社會科學特聘教授科研配套經費不低於50萬元。

每年頒發一次的"長江學者成就獎"。每次獎勵一等獎1名,獎勵人民幣100萬元,二等獎3名,每人獎勵人民幣50萬元。

之前研究也將長江學者人數與「一流學科」數量做了相關性分析,發現其相關性稍高於傑青(R2=0.888),成為筆者分析的各因素中,對一流學科數效應力最大的變數。

03. 千人

千人是指評選進入「海外高層次人才引進計劃」的科研者。主要是圍繞國家發展戰略目標,引進2000名左右人才並有重點地支持一批能夠突破關鍵技術、發展高新產業、帶動新興學科的戰略科學家和領軍人才來華創新創業,中央財政給予每年100萬資助。

「千人計劃」,從08年中組部牽頭開始實施,其範圍不局限於科研機構,還包括金融、創業等領域,由各省市區負責。其中包括大家熟知的施一公、潘建偉、高家紅等。

永恆鑽石「四青」

3

再接下來,就是現在招聘常常看到的「四青」,基金委優秀青年科學基金(優青),教育部青年長江學者(青年長江),中組部青年千人計劃(青千),中組部萬人計劃青年拔尖人才(拔尖)。

這4個勉強都算一檔吧,畢竟傑青、長江、千人,就是他們的三個大老哥嘛,簡單介紹一下:

1、優青,又被稱為「小傑青」。年齡限制,男38女40,每年400人,全國全部自然學科;

2、青長,年齡限制,38歲,每年約200人,只針對高校教師;每年遴選200名左右,聘期3年。在聘期內,青年學者須全職在受聘高校工作,享受每人每年10萬元獎金。

3、青千,年齡限制,40歲,每年約600人,由中央財政給予「青年千人計劃」入選者每人50萬元的生活補助、3年100萬~300萬元的科研經費補助;其他工作條件和生活待遇,參照「千人計劃」現有政策執行。

4、青尖,年齡限制35歲,每年或者每兩年全國約150人,全學科。

尊貴鉑金百人和萬人

4

01 萬人計劃

「國家高層次人才特殊支持計劃」,也就是「萬人計劃」,從12年開始,計劃用10年左右時間選拔支持1萬名左右的科研教育領域人才,這就沒有強調是否針對海外了,但有海外經歷的也應該會佔很大一部分。

因此,也有人說百人千人都是針對海外留學人才的,是為了安撫國內人才,才推出了萬人。

客觀來說,萬人計劃這三個層次相對於之前的幾個頭銜,統統是錦上添花。大院士會稀罕這多一個什麼萬人的帽子?

不過其中的傑出人才確實很厲害:首批「萬人計劃」傑出人才入選者、清華大學教授薛其坤領銜的研究團隊實驗攻克量子世界制高點,發現量子反常霍爾效應,這一重大原創成果,被譽為「諾貝爾獎級」的重大發現。

02 百人計劃

「百人計劃」是1994年中國科學院啟動的一項高目標、高標準和高強度支持的人才引進與培養計劃。百人計劃屬中國科學院人才,因此只能代表中科院研究水平。

朱日祥、曹健林、盧柯等14人成為1994年首批支持對象。

該項目原計劃在20世紀的最後幾年中,以每人200萬元的資助力度從國外吸引並培養百餘名優秀青年學術帶頭人。十幾年來,「百人計劃」為中國科學凝聚了大批優秀人才,其中從海外引進的傑出青年人才上千位。

但是自從青千出了之後,百人計劃和之前的評選已經完全重疊,現在又做了新的改版,變成了新一輪的率先行動「百人計劃」,分為學術帥才、技術英才和青年俊才,也就是百人A,百人B,百人C。

榮耀黃金博新計劃

5

除了以上大牛的帽子外,在國家層面還有一些更年輕的幾個帽子:

1、中國科學院青年創新促進會,是中國科學院2011年6月創立的,範圍中科院,年齡35歲以下,職稱要求副高及以下可以申請;成立了6年,規則變了三四次;之前還搞了個中國科學院卓越青年科學家,搞了兩年,就黃了...

2、中國科協青年人才托舉工程,這個是中國科協搞的,今年是第三年,要求歲數32歲以下,全國全學科,其實挺難的,因為受面太小,也沒啥人認,都是發個新聞就完了,沒實惠...

3、博士後創新人才支持計劃(博新計劃),是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和全國博士後管理委員會搞的,要求是在國內要做博士後或者已經做博士後的可以申請的,年齡31歲以下,博士畢業3年以內,每年大概200個,兩年給你60W,20W是經費,40W是工資;

當然國家層面的頭銜還有比如:

人社部「百千萬人才工程」

有政府層面上的「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獲得者、

「國家有突出貢獻專家」

「國家科技功臣」、「國務院政府津貼專家」等。

還有行業內人才,如教育部的

「國家教學名師」

「全國優秀教師」

「全國師德先進個人」

「全國模範教師」

紡織行業的「中國紡織學術大獎」獲得者

「中國紡織學術帶頭人獎」獲得者

鐵路系統的「茅以升鐵道科學技術獎」獲得者、

「詹天佑鐵道科學技術獎」獲得者

「全國勞動模範」

全國婦聯的「三八紅旗手」

等等,不一而足。

秩序白銀省、市級層面學者

6

講完國家層面的,接著要說說省市層面的學者,那可算是多如牛毛。

省市級的學者,小編就不一一介紹了 :

接下來,一大波學者來襲……

1省級層面

省級學者類人才計劃24個:

2市級層面

市級人才計劃3個:

倔強青銅校級層面學者

7

各級各類學校都會根據自己學校的發展,設計不同的學者稱號。

據統計目前,校級人才計劃79個:

如有疏漏,還請見諒。請在文底留言處補充

一口氣讀下來

你會發現這些校級的頭銜

氣勢款款不輸長江、傑青老大哥們

根據時代學者統計的數據

學者類人才計劃至少108個

其中與「山」有關的26個

與「水」有關的26個

佔比近50%

基本鋪滿中國地圖

小編想說

是我們的山川河流太多了

還是學者們都「飄了」?

多虧了中國地大物博

但如果山川河流被用完了

接下來是否要出現

名勝古迹「學者」

日月星辰「學者」

這種見怪不怪的「頭銜崇拜」現象,看似無關緊要,實則干係重大,因為它所反映的,是人才標準、學術標準和價值取向等基本問題。在選人用人上,是看真才實學還是看浮名資歷?在學術評價中,是看水平還是看頭銜?在實際工作中,是追求科學貢獻還是追求當院士?

現實生活中比比皆是的「頭銜崇拜」,已經在很大程度上顛倒了名與實的關係,加劇了論資排輩傾向,誤導了青年人的目標追求。更令人擔憂的是,受「頭銜崇拜」的影響,30歲當「傑青」、40歲當「長江學者」、50歲當院士,已成為許多年輕科研人員心照不宣的奮鬥目標。如果任「頭銜崇拜」繼續流行、泛濫,將會貽害無窮。

破除「頭銜崇拜」,需要正確認識「頭銜」與真才實學的關係。俗話說「名實相符」,但在許多時候「名」並不代表「實」,甚至與「實」相距甚遠。就拿廣受追捧的院士頭銜來說,候選者大都六七十歲、已過創新的黃金期;評選院士所依據的,是候選者此前做出的科技貢獻,而非其評選時的學術水平。

破除「頭銜崇拜」,破除論資排輩,以真才實學論英雄,應當成為今後進行人才評選、成果評價等科技活動的自覺遵循。在這方面,已經成名成家、擁有眾多頭銜的學者專家,更應自珍自重、以身示範。

歡迎大家來留言告,

你想在這場「科研排位」中,

打到什麼段位呢?

相關閱讀

本文來源 : 募格學術

人大代表:長江學者等稱號使學術界變名利場,應取消

今年全國兩會期間,台灣籍全國人大代表、同濟大學教授張雄向十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提交了關於取消長江學者之類學者稱號評選的建議。

建議認為,名目繁多的學者稱號已失去其學術品味,更誘導學術界成了名利場。

建議寫道,自1998年教育部與香港李嘉誠基金會「為提高中國高等學校學術地位,振興中國高等教育」,共同籌資設立「長江學者」獎勵計劃以來,各地各方各種學者頭銜呈「湧現」之態,計有黃河學者、珠江學者、閩江學者,枝江學者、紫江學者、香江學者、湘江學者、贛江學者、錢江學者、皖江學者、三峽學者、龍江學者、松江學者、兩江學者;以山命名的有泰山學者、黃山學者、華山學者、衡山學者、恆山學者、嵩山學者、天山學者、珠峰學者、崑崙學者、井岡山學者;沒有名山大河的就以地域命名:綠洲學者、燕趙學者、楚天學者、天府學者、三秦學者、三晉學者、黔靈學者、八桂學者、北洋學者、齊魯學者、中原學者、東方學者、瓊州學者等等。不完全統計達50種之多。

張雄代表建議教育部終止「長江學者」之類學者稱號評選活動。

此外,全國人大代表、工程院院士、合肥工業大學教授楊善林也建議,「國家傑青」頭銜項目結題後不應再使用,「長江學者」離崗後資格應終止。

近些年來,「國家傑出青年基金」、「長江學者獎勵計劃」等高層次人才項目和計劃引進培養造就了各個領域的大批高層次人才。

不過,高校重金挖人的情況也隨之產生。去年教育部曾發文提出,高校違規高薪挖人,將停止下一年度的「長江學者」推薦資格。

▲ 楊善林 資料圖

楊善林認為,解決上述問題需要加強管理。

他表示,「國家傑青」是人才基金項目,有明確的資助周期,高薪引誘具有「國家傑青」頭銜的青年學者離開原工作單位,既不利於我國科學教育事業的發展,也不利於當事人的自身成長。

建議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評選的傑出青年基金(含優秀青年基金)回歸項目屬性,「當項目結題後,在各類評價中不應將傑出青年基金項目獲得者以『國家傑青』的頭銜反覆使用。」

相應地,「教育部組織評選的長江學者特聘教授(含講座教授和青年學者)應該回歸崗位屬性。」楊善林認為,長江學者特聘教授是教育部為吸引和培養造就一批具有國際影響的學科領軍人才而設立的一類特殊崗位,「當長江學者特聘教授離開原有崗位時,原來的崗位需求不復存在,單位和學科的基本條件也發生了變化,應該立即終止該長江學者特聘教授的資格。」

楊善林還提出,國家有關部門應該制定引導高層次人才潛心工作和有序流動的政策,例如連續資助、延長聘期等,鼓勵高層次人才向「優、需、特、新」的方向流動,鼓勵他們在這些崗位上深入開展長期的科學研究與技術攻關工作,爭取獲得原創性研究成果,為科學教育事業發展和經濟社會建設作出實質性貢獻。

名目繁多的學者稱號的背後是每年層層疊疊的學者稱號評選活動。評選學者稱號原本是為了選拔高層次學術帶頭人。

由於目前學科評估、國家實驗室評估有關人才團隊評價體系是以擁有學者稱號的人數多少為量化指標,學者稱號可謂是舉足輕重。

不少高校為了提升人才評估指標,不惜用百萬年薪挖走兄弟院校「長江學者」或「國家傑青」,造成學校之間反目之事時有發生。

對於青年學者個人而言,學者稱號不僅僅是名譽聲望,更是獲取科研資源、高薪酬和行政職位的籌碼。

有沒有這些稱號關涉到能否獲得學術職位、獲得國家重點項目和基金資助,事關學術前程,青年學者豈敢掉以輕心。

青年學者們在稱號、項目林立中忙於申請、報批,如何能夠心無旁騖,專註於學術研究工作?

學術研究須有寬鬆的學術環境,人為設置種種名利學術稱號,誘導學者趨之若鶩,其內涵就是學術大躍進。

長此以往,學者稱號越來越多,而學術空間卻越來越逼仄,青年學者的人格、特性和鋒芒也越來越萎縮。

在這種氛圍中,那些認真教書、埋頭做學問的沒有任何稱號頭銜的青年學者沒有發展空間和寬鬆的學術環境,則會誘導青年學者熱衷於爭搶學者稱號,使學術界變成了名利場,實在令人擔憂。


推薦閱讀:

風水初學者必學的二十四山
零基礎學瑜伽,初學者必掌握的幾大基礎簡易體式!
學者:德國對華看法極負面 經貿合作難敵德媒抹黑
經濟學者為何要倡導「一妻多夫」?
舞蹈初學者 如何加強身體的柔韌度訓練

TAG:學術 | 中國 | 學術界 | 國學 | 學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