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談平常心
經典形容我們的心有如瀑流,念念相續,又如波濤洶湧,上下起伏,實在難以維持一顆平靜、平常的心。什麼是平常心?是一種心境,它「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不為環境的變化而喜憂;平常心,是一種境界,慧能大師云:「本來無一物,何處染塵埃」,它超脫物外、超越自我。這裡再談四種平常心:
第一、為善不執是平常心:無論付出、行善,你有了執著,就會有所罣礙;有了執著,就會有所期待。當期待落空,不免失望,甚至反而惱怒不安,內心就無法平靜了。
如果能夠行善施恩於人,無求回饋,不執於心,體達「三輪體空」,無施者、受者以及無施物的清凈平等心,就是平常心。
第二、老死不懼是平常心:生死輪迴是宇宙運轉的常道,人總難免生病,面臨衰老,甚至死亡的來到,能夠心無懼怕、意不顛倒、無所罣礙、安然自在,所謂:「死是生的開始,生是死的準備;生也未嘗生,死也未嘗死。」這就叫平常心。
第三、吃虧不計是平常心:有句話說:「學習吃虧能養德。」有時吃點虧,並不是壞事,你從吃虧中,可以累積人生的經驗,從吃虧中,可以學會處世的退讓。尤其人與人相處,難免有所不公與虧欠。能夠在吃虧時不計較、不比較,這就是平常心。
第四、逆境不煩是平常心:所謂:「月無日日圓,人無日日順。」當我們遇到忤逆的境界,要能看清憂慮,放下憂慮,不隨煩惱起舞,泰然處之。好比競賽的時候, 總想戰勝對手,其實要戰勝對手,要先戰勝自己,戰勝自己就是不為環境所擾,不為雜念所困,不為順逆所動,忘掉對手,忘掉勝負,以自然的心態對待,這便是平 常心。
「人若無求,心自無事;心若無求,人自平安。」其實「平常心」,就是日常用事中無取、無舍、無驕、無求、無執著的心行。
所謂:「最平常事最神奇,種種玄奇不知,好笑紛紛求道者,意中疑是又疑非。」前偈無非揭示平常心即是道,道即在平常生活中。以上平常心,可為吾人生活的參考。
第一、為善不執是平常心,
第二、老死不懼是平常心,
第三、吃虧不計是平常心,
第四、逆境不煩是平常心。
推薦閱讀:
※平常心是道?什麼是平常心?什麼是道?
※人生得失不由己,看開紅塵平常心
※知足常樂平常心
※聚散有時,平常心是道
※莊子:修得平常心,看淡世間事 | 與人和者,謂之人樂,與天和者,謂之天樂
TAG:平常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