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玉森教授研究經絡學說的真面目

【1】《難經》共八十一篇,每一篇為一難。其中,從二十三難至二十九難,主要論述「經絡」。特別是對奇經八脈的論述,《難經》比《內經》更詳細。因此,《難經》也是對「經絡」進行研究的重要依據。迄今為止,任何文獻對經絡學說的記載,其經典性都超不過《內經》和《難經》。【2】《難經》第一難說:「十二經皆有動脈」。所謂「十二經」,即手六經和足六經。所謂「皆有動脈」,是十二經的每一經都有動脈。這說明,《難經》也是把血脈分別歸屬十二經。所以,每一「經」都會有動脈。比如,按十二經的分布,每一「經」都有一定的區域,等於把整體人體分成了十二部分,因此,十二經的每一「經」必然都有動脈,並且,也會有靜脈,還會有筋、骨、肌肉、神經和淋巴等。顯然,所謂「十二經皆有動脈」,並不是說十二經本身長著動脈,而是各「經」所屬的區域中都有動脈的分布。比如,手太陰肺經所屬的區域中有橈動脈,即寸口脈。足陽明胃經所屬的區域中有足背脛前動脈,即趺陽脈。由此可以看出,《難經》所說的「十二經」,也是對人體進行研究的論理工具,這和《內經》是一致的。【3】《難經》第二十五難說:「有十二經,五臟六腑十一耳,其一經者,何等經也。然,一經者,手少陰與心主別脈也,心主與三焦為表裡,俱有名而無形,故言經有十二也」。這段經文記載了古代醫家把十二經和臟腑相配時逐漸完善的過程。由此可以看出,十二經和臟腑相配不是同時完成的。其中,足六經完成的較早,手六經稍晚,最後完成的是手厥陰經和心包相配。這是因為,按當時的系統方法,陰經配臟,陽經配腑,足陰經配胸膈以下的臟,即肝脾腎,手三陰經配胸膈以上的臟,但胸膈以上只有心和肺兩個臟,手少陰經和心相配,手太陰經和肺相配,缺一個臟和手厥陰經相配。因此,古代醫家把心臟的外膜看成一臟,稱心包,把心包和手厥陰經相配,這才完成了手三陰經的每一經都配一個臟。所以,古文獻資料的記載表明,十二經和臟腑相配,是逐漸完成的,最後完成的是手厥陰經和心包相配。手少陽經和三焦相配稍早一些。所謂「心包」,古稱「心主」,其實質是心臟的外膜。人只有五個臟和五個腑,即「心肝脾肺腎」和「膽胃大腸小腸膀胱」,合起來是十個臟腑,若與「十二經」逐一相配,實際上不僅缺一個臟,還缺一個腑。所以,古文獻的記載還表明,在經絡學說逐漸完善的過程中,古代醫家還曾把「整個胸腹腔」看成是一腑,稱「三焦」,把三焦和手少陽經相配,這才完成了六陽經都配一個腑。因此,《人體經脈漆雕》、《陰陽十一脈灸經》、《足臂十一脈灸經》和《難經》的記載都可證實,最早的經沒和臟腑互相聯繫,古代醫家是先完成了十個經和十個臟腑相配,之後完成了手少陽經和三焦相配,最終才完成了手厥陰經和心包相配。所謂「三焦」,是上焦、中焦、下焦的合稱。其實質是整個胸腹腔。第一胸椎至橫膈為上焦,橫膈以下至臍為中焦,臍以下至恥骨為下焦。以上說明,「十二經」和臟腑相配,確實經歷過一個逐漸充實、逐漸完善的過程。由此可以看出,「十二經」的每一經雖然都有一個臟或一個腑,但不是說人的身體內真有十二個臟腑,而是把三焦和心包列入了臟腑的範疇,並且,也不是臟腑上長著「經絡」,而是古代醫家按系統方法設計的「經絡」,所以,十二經和臟腑相配,帶有明顯的理想傾向。比如,與「心」相聯繫的共四個經和六個絡,與「心包」相聯繫的共兩個經和兩個絡,但是,在「心」和心的「外膜」上,並沒真的長著這些「經」和「絡」,而是古代醫家按系統方法逐漸充實、逐漸完善的。所謂「心主與三焦為表裡」,是說心包和三焦相表裡。這種表裡關係,也是由厥陰經和少陽經的陰陽屬性決定的,並不是心包和三焦在解剖學意義上具有表裡關係,因為三焦包容著諸臟諸腑,並不是單純包容著心包。所謂「俱有名而無形」,說明手少陰經和手厥陰經都是無形的,也說明心包和三焦均無內臟之形。所謂「心主別脈」,即手厥陰經的古稱。【4】《難經》第三十八難說:「藏惟有五,府獨有六者,何也?然:所謂府有六者,謂三焦也。有原氣之別焉,主持諸氣,有名而無形,其經屬手少陽,此外府也,故言府有六焉。」這段經文說明,三焦的實質不是內臟。三焦雖歸手少陽經,但不同於其他五府。所謂「有名無形」,是說三焦沒有內髒的形態。這是因為,三焦的實質是整個胸腹腔,不是臟器。因此,三焦和手少陽經的聯繫,不是解剖學意義上的聯繫,而是古代醫家按系統方法設計的,帶有明顯的理想傾向。在人的身體上,雖然確有胸腹腔,但手少陽經並不是真的長在胸腹腔上,而是把三焦歸屬手少陽經,故《難經》明確指出:「其經屬手少陽」,並明確指出:「此外府也」,所謂「外府」,是包容諸臟諸腑的大府。人的胸腹腔包容諸臟諸腑,故曰「外府」。人體內實質性的腑只有五個,即大腸、小腸、膽、胃、膀胱,古代醫家把三焦看成是一腑,故言府有六焉。【5】《難經》第二十八難說:「脈有奇經八脈者,不拘於十二經,何謂也?然,有陽維,有陰維,有陽蹺,有陰蹺,有沖,有督,有任,有帶之脈。凡此八脈者,皆不拘於經,故曰奇經八脈也。經有十二,絡有十五,凡二十七氣,相隨上下,何獨不拘於經也?然,聖人圖設溝渠,通利水道,以備不然,天雨降下,溝渠溢滿,當此之時,_霈妄行,聖人不能復圖也」。這段經文說明,在經絡學說逐漸完善的過程中,「十二經」完成的較早,「奇經八脈」稍晚。「奇經八脈」是在「十二經」的基礎上補充的。這是古代醫家參照了「聖人圖設溝渠,通利水道,以備不然」的道理。所以,十二經和奇經八脈都是古代醫家創建的論理工具。奇經八脈的主要作用,是彌補十二經的缺陷和不足。因此,奇經八脈的分布和循行,主要是在十二經未及之處。所謂「聖人圖設溝渠」,也能佐證奇經八脈是古代醫家創建的,是按當時的系統方法精心設計的【6】《難經》第二十九難說:「其奇經八脈者,既不拘於經,皆何起何繼也?然:督脈者,起於下極之俞,並於脊里,上至風府,入屬於腦。任脈者,起於中極之下,以上至毛際,循腹里,上關元,至咽喉。沖脈者,起於氣沖,並足陽明之經,挾臍上行,至胸中而散。帶脈者,起於季脅,回身一周。陽蹺脈者,起於跟中,循外踝上行,入風池。陰蹺脈者,亦起於跟中,循內踝上行,至咽喉,交貫沖脈。陽維、陰維者,維絡於身,溢蓄,不能環流灌溢諸經者也。故陽維起於諸陽會也,陰維起於諸陰交也。比於聖人圖設溝渠,溝渠滿溢,流於深湖,故聖人不能拘通也。而人脈隆盛,入於八脈,而不還周,故十二經亦不能拘也。其受邪氣,畜則腫熱,砭射之也。」這段經文主要論述奇經八脈的起止、分布和循行路線。這段經文的最後一段,主要論述十二經和奇經八脈的關係。可以看出,奇經八脈主要是彌補十二經的缺陷和不足。因此,十二經和奇經八脈合起來,構成比較完整的經絡系統。所謂「比於聖人圖設溝渠,溝渠滿溢,流於深湖」,說明古代醫家在十二經的基礎上補充奇經八脈參照了「圖設溝渠,溝渠溢滿,流於深湖」的道理。《難經》是用「溝渠溢滿,流於深湖」比喻奇經八脈對十二經的補充作用。所謂「不拘於經」,是說奇經八脈不拘於十二經。所謂「其受邪氣,畜則腫熱」,是說奇經八脈所屬的區域或組織器官若感受邪氣,畜則腫熱,並不是說奇經八脈本身腫熱。這是因為,十二經受「三陰三陽」這種理論形式的限制,在分布上有一定缺陷,沒分布在這些區域,也沒聯繫這些區域的組織器官,所以,古代醫家就把這些區域和組織器官歸了奇經八脈。比如,人體前正中線和後正中線,因不便于歸屬十二經,所以歸了任脈和督脈。再如帶脈,環腰一周,約束縱行諸「經」,這都是彌補十二經的缺陷和不足。【7】以上說明,《內經》和《難經》對「經絡」的記載都能證實,人出生時沒「經絡」,十二經是古代醫家創建的,奇經八脈是在十二經的基礎上補充的,所以,十二經和奇經八脈都不是人身體上的某種組織或組織結構,而是古代醫家按系統方法創建的論理工具。附:關於三焦的考證三焦是一個特殊的腑,由上焦、中焦、下焦三部分組成。自《內經》和《難經》以後,歷代以來,對三焦之腑的「有形」和「無形」,存在很大爭議。迄今為止,中醫學對三焦的解釋,尚有很多不同的說法。但是,對三焦主要功能的認識,基本是一致的。一般認為,三焦主要生理功能是:主持諸氣、總司全身的氣機和氣化、運行水液、保持水液的正常敷布和運行。三焦的「有形」和「無形」,是中醫學的一個歷史性遺留問題。中醫學對臟腑的研究、對經絡的研究、對診療方法的研究,都必然涉及三焦「有形」和「無形」的問題。因此,應該從根本上弄清的實質和實際意義。根據古漢字發展演變的歷史,所謂「焦」,是由「樵」逐漸演變過來的。「樵」相當於「椎」,即脊椎。《內經》可以充分說明這一點。如《靈樞背□篇》說:「胸中大□在杼骨之端,肺□在在三焦之間,心□在五焦之間,膈□在七焦之間,肝□在九焦之間,脾□在十一焦之間,腎□在十四焦之間,皆挾脊相去三寸所,則欲得而驗之,按其處,應在中而痛解,乃其□也。」由此可見,古代醫家是將人的椎骨稱為「焦」。每一椎骨即是一焦。從第一胸椎至_椎共二十一椎,古稱二十一樵,亦稱二十一節,每一節即是一焦。由此可知,所謂「焦」,是古代的解剖學概念,其實質是椎骨。所謂「上、中、下三焦」,是以椎骨為標誌將人的整個胸腹腔依次劃分為三部分。每七節椎骨為一部分,二十一節椎骨共分三部分,三七二十一,合起來,則為上焦、中焦和下焦。即:上七椎為上焦,中間七椎為中焦,下七椎為下焦。由此可知,三焦的實質,實際是整個胸腹腔,上、中、下三焦是將整個胸腹腔劃分為三部分,是以椎骨為標誌劃分的。當然,也可以從前面劃分,這在《內經》和《難經》中都有詳細論述。比如,以胸膈和臍為標誌,也可以把胸腹腔劃分為上中下三焦。古時代的醫學文獻表明,古代醫家將內有包容物的囊性器官都稱「府」。比如,脈為血之府。頭為精明之府,膀胱為凈府,胸為氣之府等。人的胸腹腔包容五臟六腑和多種器官,故為人身最大的「府」,古稱「外府」或「孤府」。如《中藏經》說三焦:「總領五臟六腑,營衛經絡,內外左右上下之氣也,三焦通,則內外左右上下皆通也,其於周身灌體,和內調外,榮左養右,導上宣下,莫大於此者也。」由此可以看出,三焦是人體最大的「府」,其實質,是人的整個胸腹腔。它包容著人的諸臟諸腑。故為大府,亦稱孤府。《素問調經論》說:「陽受氣於上焦以溫皮膚分肉之間。」《靈樞決氣篇》說:「上焦開發,宣五穀味,熏膚充身澤毛,若霧露之溉,是謂氣。」這是指上焦的功能,主要概括了心和肺的功能。《靈樞營衛生會篇》說:「中焦亦並胃中,出上焦之後,此所受氣者,泌糟粕,蒸津液,化其精微。」這是指中焦的功能,主要概括了脾胃以及大腸小腸對飲食物消化吸收和輸布的生理功能。《靈樞營衛生會篇》還說:「下焦者,別迴腸,注於膀胱而滲入焉。故水谷者,常並居於胃中,成糟粕,而俱下於大腸,而成下焦,滲而俱下,濟泌別汁,循下焦而滲入膀胱焉。」這是指下焦的功能,主要概括了腎與膀胱及大腸的功能。以上可以看出,上、中、下三焦的這些功能,實際是相關臟腑的功能。《靈樞營衛生會篇》說:「上焦如霧,中焦如漚,下焦如瀆。」這是對上、中、下三焦主要功能的高度概括。三焦之所以具有「主持諸氣」的生理功能,就是因為它是人的整個胸腹腔。因此,三焦既是水液運行的通路,又總司人體的氣機和氣化,並保持水液的正常敷布和運行。以上說明,三焦反映了兩方面的生理功能,一方面是相關臟腑的生理功能,另一方面是胸腹腔本身的生理功能。對「經絡」的研究結果表明,中醫學是春秋以後逐漸有了經絡學說,古代醫家把三焦說成是一腑,把心臟的外膜說成是一臟,(即心包)並把三焦和心包分別歸屬手少陽經和手厥陰經,這和經絡學說的系統方法密切相關。因為十二經的每一經都與臟腑相配,但人體只有十個實質性的臟腑,即心肝脾肺腎和胃膽膀胱大腸小腸。所以,在經絡學說指導下,古代醫家把心包和三焦列為臟腑。但實際上,三焦和心包都不是實質性的臟器,而是心臟的外膜和胸腹腔。所謂「無形」,是說心臟的外膜和胸腹腔不具備實質性臟器的形態。在現存於世的古文獻中《人體經脈漆雕》、《陰陽十一脈灸經》、《足臂十一脈灸經》、《內經》、《難經》都能說明這一點。其中,《難經》第二十五難和第三十八難,更能說明這一點。歷史可以證明,十二經與臟腑相配,最先完成的是十個經和十個臟腑相配,後來才完成三焦與手少陽經相配,最後完成的是心包與手厥陰經相配。總而言之,三焦和心包,在人體上是客觀存在的,但都不是實質性的臟器。心包的實質是心臟的外膜,三焦的實質是整個胸腹腔。中醫學的臟腑學說之所以包括心包和三焦,是受經絡學說的影響。三焦和心包互為表裡,是古代醫家在經絡學說指導下形成的系統認識,並不是單純解剖學的認識。心包的功能主要是心臟的一部分功能。三焦的功能除上中下三焦對應的臟腑功能之外,還有胸腹腔的功能。人的氣機和氣化,都是在胸腹腔進行的,胸腹腔包容著諸臟諸腑,所以,三焦能夠主持諸氣。並且,上焦主要概括心肺的功能,中焦主要概括脾胃的功能,下焦主要概括腎和膀胱以及大腸的功能。另外說明一點,對三焦和心包的認識,必須結合歷史和經絡學說的系統方法。與三焦相聯繫的「經」有:手少陽經、手厥陰經、手太陰經。與三焦相聯繫的「絡」有:手少陽之別,手厥陰之別。手少陽三焦經聯繫的臟腑組織器官有:心包、三焦、耳中、目銳_、無名指、上肢外面中線、肩、缺盆、膈、膻中、項、耳前後、頭、()、頰。手少陽三焦經的經別還聯繫著:三焦、巔、胸中、缺盆。其別絡聯繫著:腕、臂、胸中、心主。這些聯繫,都和經絡學說的系統方法密切相關。五,「經絡」是怎麼起源的【1】考證「經絡」的起源,可為「經絡」的研究提供歷史依據。根據「經絡」從無到有的過程,可以弄清「經絡」最初是怎麼產生的,便于澄清曲解誤說。【2】經絡系統以「經」為主,「絡」是「經的」分支。「經」分十二經和奇經八脈,以十二經為主。《內經》和《難經》的記載表明,十二經起源較早,奇經八脈稍晚。奇經八脈是在十二經的基礎上補充的。因此。考證「經絡」的起源,應該先從十二經開始。據考證,在古代的醫學文獻中,「脈」字出現的很早,「經」字較晚。「經」字和「脈」字在古代可通用,「經」可稱「脈」,「脈」可稱「經」。並且,「脈」不是血脈的專用名詞,「經」不是「血脈」。比如,「手太陰經」古稱「肺手太陰之脈」、「手陽明經」古稱「大腸手陽明之脈」、「足太陰經」古稱「脾足太陰之脈」、「足陽明經」古稱「胃足陽明之脈」,其中,「經」和「脈」都不是血脈,而是都指「經」。但是,古文獻對「血脈」的論述,有時簡稱「脈」,對血脈的研究和歸類,有時是用「經」。因為這是「經」的作用之一。因此,對十二經的考證,必須弄清「脈」和「經」的歷史淵源。基本概念和理論思維必須清楚。「脈」的本義是名詞,但在古文獻中,有時「脈」字是以動詞的形式出現,代表「診」或「候」的意思。如「欲別表裡,當脈之」。再如:「脈之,反見浮數之象。」這裡所說的「脈」字,是「診候」的意思,屬動詞。這種語法,是名詞活用,即名詞用作動詞。屬於名詞的「脈」字,有時指「經」或「絡」,有時指「血脈」,但是,「經絡」本身不是血脈,必須分別清楚。否則,若「經」與「血脈」相混,誤認為「經絡」是血脈,對「經絡」的研究和考證就很簡單了,就沒意義了。比如,《陰陽十一脈灸經》和《足臂十一脈灸經》所言十一脈,指十一經。《內經》說:「夫脈者,血之府也。」指血脈。由此可見,「經」和「脈」很容易混淆。對「經絡」的考證,離不開「脈」字和「經」字,最容易受「脈」字和「經」字的干擾困惑。這是古代醫學基本概念尚未規範的原因。但是,「血脈」的實質是「血管」,自成體系,有形質可見,「經」有固定名稱,「經絡」有非常明確的起止、分布和循行路線,稍作比較便知,「經絡」的起止不是「血脈」的起止,「經絡」的循行路線不是「血脈」的循行路線,所以「經絡」不是「血脈」,這是不爭的事實。因此,閱讀古典文獻時,只要根據「脈」字和「經」字的出處,結合上下文意和人體結構的實際情況,完全可以把「經絡」和「血脈」區別開。在此基礎上,才能真正把「經絡」充分體現出來,千萬不能與血脈相混。【3】在古代,凡物之貫通、連絡成為一體而有條理者,皆稱脈。比如,地脈、山脈、水脈、血脈、氣脈、筋脈、經脈等。其中,血脈是血管,其實質,是人體運行血液的通路。地脈、山脈、水脈、氣脈、筋脈、經脈等,雖冠以脈字,都不是血管。比如,「筋脈」是「筋」,「經脈」是「經」,氣脈是「氣」的通路。地脈、山脈、水脈,是地理學領域的概念。所謂「氣脈」,俗稱「氣道」,或稱「氣」的通路,古稱「隧」。《內經》的記載表明,「氣脈」和「隧」,其實質都是「氣」的運行通路,只是稱謂不同。比如,《素問·上古天真論》說:「此其天壽過度,氣脈常通,而腎氣有餘也。」所謂「氣脈」,即「氣」的運行通路。所謂「氣脈常通」,是「氣」的運行通路經常保持通暢。再如,《靈樞·玉版篇》說:「胃之所出氣血者,經隧也。經隧者,五藏六府之大絡也。」《素問·調經論》說:「五藏之道,皆出於經隧,以行血氣」,所謂「經隧」,是把比較大的「隧」分別歸屬各「經」的稱謂,即把「氣脈」歸經。在古代,把人的臟腑組織器官和□穴歸經,產生了很多新概念。比如,把「隧」歸「經」,稱「經隧」。把「筋」歸「經」,稱「經筋」。把「□穴」歸「經」,稱「經穴」。把人的「肌表」歸「經」,稱「皮部」。所以,「經隧」這個概念,是把「氣脈」歸經的稱謂,即「隧」歸「經」。由此可以看出,「氣脈」和「經隧」,都是「氣」的運行通路。所謂「氣血」或「血氣」,不是血液,而是「氣」,是血中之精氣,即營氣。所謂「大絡」,不是「經絡」的「絡」,是說五臟六腑的「大絡」是「經隧」,實質是「隧」,即「氣脈」。在《內經》中,「氣脈」一詞用的較少,「經隧」用的較多。「經隧」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概念。「經隧」和「經絡」的關係非常密切。比如,《靈樞·營氣篇》說:「營氣之道,內谷為寶。谷入於胃,乃傳之肺,流溢於中,布散於外,精專者行於經隧,常營無已,終而復始,是謂天地之紀。」這說明,布散於外的「營氣」,行於「經隧」,常營無已,終而復始。同時說明,「經隧」具有「天地之紀」的作用,這與「經絡」的循行方式和作用非常接近。再如,《靈樞·陰陽二十五人篇》說:「氣有餘於上者,導而下之。氣不足於上者,推而休之。其稽留不至者,因而迎之。必明於經隧,乃能持之。」這說明,「經隧」對調「氣」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對指導疾病的治療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故曰:必明於經隧。可是,在經絡學說的現代理論中,對「經隧」的重視程度並不高,沒把「經隧」放到比較突出的高度。這是經絡學說現代理論的明顯缺陷。《靈樞·邪客篇》說:「五穀入於胃也,其糟粕津液宗氣,分為三隧,故宗氣積於胸中,出於喉嚨,以貫心脈,而行呼吸焉。滎氣者,泌其津液,注之於脈,化以為血,以態四末,內注五藏六府,以應刻數焉。衛氣者,出其悍氣之疾,而先行於四末分肉皮膚之間。」所謂「三隧」,分別糟粕、津液、宗氣的運行通路。這段經文充分證明,「氣」的運行通路可稱「隧」,即較大的氣脈以上說明,「氣脈」和「經隧」都是「氣」的運行通路,是可以通用的概念,是非常重要的概念,但在近代被忽視了。【4】《靈樞·脈度篇》明確指出:「手之六陽,從手至頭,長五尺,五六三丈。手之六陰,從手至胸中,三尺五寸,三六一丈八尺,五六三尺,合二丈一尺。足之六陽,從足上至頭,八尺,六八四丈八尺。足之六陰,從足至胸中,六尺五寸,六六三丈六尺,五六三尺,合三丈九尺。蹺脈從足至目,七尺五寸,二七一丈四尺,二五一尺,合一丈五尺。督脈任脈各四尺五寸,二四八尺,二五一尺,合九尺。凡都一十六丈二尺,此氣之大經隧也。」所謂「手之六陽、手之六陰、足之六陽、足之六陰」,是左側的十二經和右側的十二經合稱。所謂蹺脈、任脈、督脈,是奇經八脈的一部分。所謂「大經隧」,是把較大的「隧」分別歸屬十二經和奇經八脈,即把「氣脈」歸「經」。用通俗話說,是把較大的「氣脈」分別歸屬各「經」,稱「經隧」。明確這一點非常重要,這是「必明於經隧」的關鍵所在,因為這關係著十二經和奇經八脈的實質究竟是什麼,關係著「經絡」是不是建立在虛構的基礎上。從這段經文總的內容可以看出,十二經和奇經八脈的一部分,就是「氣」的「大經隧」,即比較大的氣脈。因為「隧」的實質就是「氣」的通路,就是「氣脈」。這是毫無疑義的。「氣」是構成人體和維持人體生命的基本物質,「氣」的運行,是人體客觀存在的生理活動。「氣脈」也是人體上客觀存在的,古稱「隧」。「氣」在氣脈中運行,大小不一,遍布周身,也可以說是在「隧」中運行。所謂「大經隧」,是較大的隧,即比較大的氣脈。根據《靈樞·脈度篇》這段經文可知,所謂「一十六丈二尺」,不單是「大經隧」的長度,也是十二經主幹和任脈、督脈、蹺脈的總長度。所謂「手之六陽、手之六陰、足之六陽、足之六陰」,即十二經。所謂「任脈、督脈、蹺脈」,是奇經八脈的一部分,沒涉及沖脈、維脈和帶脈。所謂「六陰、六陽」,不單是十二經的陰陽屬性,也是「大經隧」或氣脈的陰陽屬性。這說明,十二經和奇經八脈的主幹不是建立在虛構的基礎上,而是和大氣脈的分布完全一致,長度相同,陰陽屬性相同,主要作用相同。故《靈樞·脈度篇》明確指出:「凡都一十六丈二尺,此氣之大經隧也」。意思是說,十二經和任脈、督脈、蹺脈合起來的這「一十六丈二尺」就是大經隧(或大氣脈)的長度。事實也如此,比如,雖然《靈樞·脈度篇》說的是「此乃大經隧也」,指的是「經隧」,但歷代醫家對「經」的長度也是按「一十六丈二尺」計算。因此,十二經和奇經八脈的主幹,主要是根據「氣」的路徑和「氣」的運行規律創建的,以「氣脈」(或稱大經隧)為基礎。當然,必須說明,這是比較重要的基礎之一,不是全部。根據「脈」字和「經」字的關係,再根據「大經隧」和「經絡」主幹的關係,可以充分說明,所謂「經」,根本不是人身體上的某種組織或某種結構,而是在「氣脈」的基礎上創建的,雖有基礎,但無形可見。根本原因是,「氣」是無形可見的,「氣脈」也是無形可見的。《靈樞·經別篇》指出:「人之合於天道也,內有五臟,以應五音五色五時五味五位也;外有六腑,以應六律,建陰陽諸經而合十二月、十二辰、十二節、十二經水、十二時。十二經脈者,此五臟六腑所以應天道。」所謂「陰陽諸經」,主要指十二經這說明十二經是「建」的。所謂「建」,必須有「建」的基礎和形式,還要有「建」的方法,若沒基礎和形式,或沒「建」的方法,決不能憑空而「建」,「建」了也沒意義。比如,有資料表明,古代醫家早期發現的□穴,稱「氣穴」,是臟腑之「氣」在體表輸注的部位,也為創建十二經和奇經八脈奠定了基礎。在「氣脈」和□穴的基礎上,陰陽學說為提供了「三陰三陽」的形式和十二經名稱。再如,把人的主要部位確定陰陽屬性、創建根和結,就是創建十二經的基本方法。除此之外,整體觀念的世界觀、陰陽五行學說的哲學原理和系統方法、古代醫家對人體和天地自然的系統認識、逐漸積累的醫療實踐經驗和醫藥衛生知識,以及古代多學科的思想精華和先進經驗,都為經絡學說提供了學術資源,奠定了堅實的基礎。經絡學說是中醫學發展到一定高度和一定規模的歷史時期,在系統歸納和總結、逐漸上升為理論體系的過程中形成的,因此,經絡學說凝聚了中國古代數千年的思想智慧和生命智慧,凝聚了古代醫家對天地自然和人體生命的系統認識,凝聚了數千年的醫療實踐經驗和醫藥衛生知識,具有非常深厚的底蘊。【5】根據資料分析,經絡學說至少指導了中醫學兩千多年的理論創新和醫療實踐,中醫學的臟腑學說、病因病機學說、診斷治療學說、針灸學說、獨取寸口脈法、辨證論治的基本原則、以及子午流注、靈龜八法、□穴診斷、經絡辨證、藥物歸經等,都是在陰陽五行學說和經絡學說指導下形成的。所以,經絡學說決不是憑空創建的,經絡的體系決不是假說,而是必須有實實在在的基礎,是對人體結構、氣血運行規律、臟腑組織器官的陰陽屬性、生理功能、病理變化、相互關係、相互影響、以及□穴的位置和治療作用、天地自然和人體生命規律等各個方面的系統歸納和總結,具有極其豐富的生命信息和宇宙信息。經絡系統的複雜體系,決不是憑空想像而成的,不是空架子,每一經與臟腑組織器官的聯繫,每一「經」的分支,以及「經」和「經」的分支在循行過程中的「上下出入升降」,「交會合」、「散系布」等,都有實實在在的內涵,對闡釋生理和病理,對指導疾病的診斷和治療,都有作用。因此,中醫學的發展離不開經絡學說,必須弄清「經絡」是如何創建的,必須弄清「經絡」的內涵和實際意義,充分發揮經絡學說的作用,才能推動中醫學的發展和提高。【6】經查,現存於世的文獻資料,都沒記載「經絡」起源的年代。但是,《內經》和《難經》可以證實以下四個問題:一是《內經》確有對「經脈之始生」的解釋,見於《靈樞·經脈篇》,可以證實,人在母腹內的發育階段,「經絡」不是逐漸發育而成的某種組織或某種結構,人剛出生時雖「脈道以通,血氣乃行」,但沒「經脈」。只要把《靈樞·經脈篇》的原文理解透,就能證實這一點。所謂「脈道以通」,是「血脈」和「氣脈」皆通。「血脈」行「血」,「氣脈」行「氣」。故「血氣乃行」。二是《內經》明確指出「建陰陽諸經」,或「六律建陰陽諸經」,見於《靈樞》不同版本的「經別篇」,可以證實,「陰陽諸經」是通過創建才有的。所謂「陰陽諸經」,主要指十二經。建「陰陽諸經」的過程,就是十二經從無到有的過程。三是十二經的起源比奇經八脈早,見於《難經》,可以證實,十二經和奇經八脈不是同時產生的。十二經起源較早,奇經八脈稍晚。奇經八脈是在十二經的基礎上補充的,主要彌補十二經的缺陷和不足。四是陰陽學說的「三陰三陽」為十二經提供了名稱,見於《素問·陰陽離合論》和《靈樞·根結篇》,可以證實,十二經分足六經和手六經,最初是按「三陰三陽」命名的。比如,足六經分別是足太陽經、足少陽經、足陽明經、足少陰經、足太陰經、足厥陰經。手六經分別是手太陽經、手少陽經、手陽明經、足少陰經、足太陰經、足厥陰經。這是把「少陰、太陰、厥陰、少陽、太陽、陽明」分別與手足相配,產生了十二經的名稱。這說明,中醫學是有了陰陽學說以後才有了十二經的名稱。這是「經」的概念比「脈」、「氣脈」或「隧」的概念稍晚的原因。因此,根據陰陽學說的歷史,再根據「脈」和「經」的歷史以及「三陰三陽」和十二經的關係,可以探討十二經的起源。十二經的起源就是「經絡」的起源。【7】「三陰三陽」源於「陰陽」的衍化。所以,從「陰陽」入手,既能說清「三陰三陽」和十二經的關係,也能說清十二經是怎麼產生的。「陰陽」最初不是醫學領域的名詞,而是古代哲學範疇的基本概念,導源於《易經》。如《周易·繫辭》說:「一陰一陽謂之道」。在中國歷史上,夏朝《連山》已有「陰陽」的萌芽。最早記載「陰陽」這個概念的書是《山海經》。如《北山經》記載:「北三百八十里曰虢山,其下多桐據。其陽多玉,其陰多鐵,伊水出焉。」這是最早出現「陰陽」二字的古文獻資料。此前,在中國的古文化領域和醫學領域,尚未明確提出「陰陽」這個概念。所以,在此之前的醫學領域,既沒陰陽學說,也沒「十二經」之名。陰陽學說是古代醫家從哲學領域引進到醫學領域的。「陰陽離合」是陰陽學說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根據陰陽學說的哲學原理,所謂「陰陽離合」,指「陰陽」的衍化或還原。比如,「陰」之「離」,衍化為「三陰」,即少陰、太陰、厥陰。「陽」之「離」,衍化為「三陽」,即少陽、太陽,陽明。若少陰、太陰、厥陰相「合」,則三陰還原為一陰。若少陽、太陽、陽明相「合」,則三陽還原為一陽。若「一陰」和「一陽」再「合」,則還原為「太極」。「太極」是混沌不分的狀態,是派生陰陽的基礎,代表未分陰陽的整體。太極生兩儀,兩儀即陰和陽,陰和陽仍可還原為太極。這是陰陽學說非常重要的哲學原理。由「陰」和「陽」衍化出來的「三陰三陽」即,「少陰、太陰、厥陰、少陽、太陽,陽明」,為手六經和足六經提供了名稱。手六經和足六經合起來則為十二經。因此,十二經的名稱是引進了陰陽學說以後才產生的,是由「陰陽」衍化出來的。【8】中醫學的歷史比陰陽學說的歷史更悠久,所以,曾經有相當長的歷史時期,中醫學領域沒有「陰陽」的概念。陰陽學說起源時,中醫學早已有了一定規模。中醫學是在發展過程中引用了哲學領域的陰陽學說。醫學史可以證明,春秋初期,「陰陽」的概念逐漸進入到中醫學領域。如《左傳 昭公元年》記載秦國名醫醫和為晉候治病時說:「天有六氣,降生五味……淫生六疾。六氣曰陰、陽、風、雨、晦、明也……陰淫寒疾,陽淫熱疾……。」這說明,在春秋初起,中醫學領域逐漸有了「陰陽」的概念。【9】陰陽學說是古代哲學方法論,被引進到中醫學領域以後,主要發揮哲學方法論的指導作用。「陰」和「陽」,是哲學方法論的論理工具。由「陰陽」衍化出的「三陰三陽」,也是論理工具。如《靈樞·陰陽系日月篇》說:「陰陽者,有名而無形」,《素問·陰陽離合論》說:「陰陽者,數之可十,推之可百,數之可千,推之可萬,萬之大,不可勝數,然其要一也。」這說明,所謂「陰陽」,不是具體的有形物體,而是事物性態的抽象概念,可以用「陰」和「陽」概括自然界相互關聯的一切事物和現象及其內部相互對立統一的兩個方面,也可以用「三陰三陽」對「陰」和「陽」兩方面的層次進一步分化。所以,自然界的一切事物和現象,都可以劃分陰陽。比如:指天地,則天為陽,地為陰;指日月,則日為陽,月為陰;指日光的向背,則向陽者為陽,背日者為陰;指氣候的寒熱,則寒者為陰,熱者為陽;指方位的上下、左右、內外,則上者為陽,右者為陽,外者為陽,下者為陰,左者為陰,內者為陰;指運動狀態的躁動和寧靜,則躁動者為陽,寧靜者為陰;再如,《靈樞·壽夭剛柔篇》說:「是故內有陰陽,外亦有陰陽,在內者,五臟為陰,六腑為陽。在外者,筋骨為陰,皮膚為陽。」《素問·金匱真言論》說:「夫言人之陰陽,則外為陽,內為陰。言人身之陰陽,則背為陽,腹為陰。言人身臟腑中陰陽,則藏者為陰,府者為陽。肝心脾肺腎五藏皆為陰,膽胃大腸小腸膀胱三焦六腑皆為陽。」這是《內經》將人體主要結構劃分的陰陽,其陰陽屬性都是相對而言的。比如,若以臟和腑相對而言,則五臟屬陰,六府屬陽。若以五臟相對而言,則心肺屬陽,肝脾腎屬陰。若以心肺相對而言,則心為陽中之陽,肺為陽中之陰。若以肝脾腎相對而言,則肝為陰中之陽,腎為陰中之陰,脾為陰中之至陰。按照這種方法,人體各部位、各種結構和各臟腑組織器官,乃至生理功能和病理現象、癥狀和證候等,都可劃分為陰陽兩大類。在劃分陰陽的基礎上,若進一步劃分,則可以劃分為少陰、太陰、厥陰、少陽、太陽、陽明。比如,臟皆屬陰,但心和腎屬少陰,肺和脾屬太陰,肝和心包屬厥陰。再如,六府皆屬陽,但小腸和膀胱屬太陽,大腸和胃屬陽明,膽和三焦屬少陽。所以,陰陽學說對天地自然和中醫學的生理、病理、診斷、治療等各個方面,都有普遍性的指導作用。【10】在中國古代,陰陽學說是用「陰陽」這個機動代名詞代表對立統一的兩個方面,由「陰陽」衍化出來的「少陰、太陰、厥陰、太陽、少陽、陽明「,也是機動代名詞。所以,「陰陽」和「三陰三陽」的應用非常廣泛,適用於很多領域,逐漸成為認識世界和解釋自然現象的論理工具。因此,古時代的很多學科都引用陰陽學說。如天文、曆法、地理、建築、軍事、醫學、數學、音律、宗教、風水堪輿、奇門遁甲、四柱預測等。陰陽學說的歷史和現存於世的古文獻資料表明,中醫學領域是春秋初期逐漸引用了「陰陽」的概念,但是,到戰國時期,《內經》問世時,經絡學說已經形成了理論體系。由此可知,「經絡」的起源和初步形成,一定是在春秋戰國期間。【11】《內經》為深入探討「經絡」的起源提供了歷史依據。《內經》雖是戰國時期的文獻,但其內容非常豐富,包羅萬象,收載了中醫學各學說在稚生時期幾乎全部的理法,甚至可以上溯至殷商時代的醫學成就,基本上能把「經絡」從無到有、逐漸形成和逐漸應用的歷史過程體現出來。比如,《靈樞·經脈篇》的記載表明,人的臟腑、器官、皮、肉、筋、骨、血脈、毛髮等,都是在母腹內發育的,但「經脈」不是在母腹內發育而成的。人剛出生時,雖「脈道以通,血氣乃行」,但沒「經脈」。這說明,「經絡」最初不是在人體內生成的。並且,《靈樞·經別篇》明確指出,十二經是古代醫家按六律創建的,即「六律建陰陽諸經」。所謂「六律」,是中國古代的一種律制,是十二律的簡稱。十二律包括六律和六呂,代表十二個音階,合稱十二律,簡稱六律,其核心是「三陰三陽」。因此,這裡所說的「六律」,仍是「三陰三陽」。《靈樞·邪客篇》說:「天有六律,人有六府」,這說明,六府是人體的組成部分,但六律不是人體的組成部分。明確這一點非常重要。因為,這關係到十二經是不是人身體上的某種組織或某種結構。理由是:十二經是按六律創建的,六律的核心是「三陰三陽」,六律和「三陰三陽」都不是人體的組成部分,所以,十二經也不會是人身體上的某種組織或某種結構。所謂「建」,即「創建」或「建立」的意思。所謂「陰陽諸經」,即十二經。很明顯,「建陰陽諸經」的過程,就是十二經從無到有的過程。此外,《素問·陰陽離合論》記載了古代醫家創建十二經時為足六經命名的方法,若把《素問·陰陽離合論》和《靈樞·根結篇》合起來看,更進一步證明,古代醫家在人體上創建「根」和「結」的過程,就是「建陰陽諸經」,確實也是十二經從無到有的過程。正確理解「建」字,有助於探討十二經的起源。因為,《內經》的記載表明,「陰陽諸經」是「建」的,即「建陰陽諸經」。「建」要有「建」的基礎和形式,還要有「建」的方法,這對探討十二經的起源,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前以論及,不再重複在中國文化史上,「建」是動詞。會意。從_,有引長的意思,從聿(意為律)。本義:立朝律。《說文》的解釋是:「立朝律也」。《廣雅》的解釋是:「建,立也。」例如,建法,是制定法律。建中,是定立標準。建極,是制定至中至正的建國大法。除此之外,「建」字可以引申為建立、創建或創設。如《周禮·天官序》記載:「官惟建國」。《周禮·小宰》記載:「掌建邦之宮刑」。《禮記·王制》記載:「州建百里之國三十」。諸如,建官、建候、建國、建都、建封、建堰、建樹、建本、建築、建造、建設、建言、建議、建倡、建策、建制、建帳、建交、建寅、建卯等,是「建」字的通常用法。以上可以看出,根據《內經》「建陰陽諸經」的記載,再根據「建」字的詞性、本義、引申義和用法,十二經不是人身體上的某種組織或某種結構,而是在人體上創建的,也可以說是建立的、定立的、制定的、創設的。因此,不能把十二經誤解為人身體上的某種組織或某種結構,那就歪曲了「經絡」的實際意義,把「經絡」簡單化了,削弱了「經絡」的作用。【12】根據陰陽學說的歷史,再根據《素問·陰陽離合論》的記載,可以證明,由「陰」和「陽」衍化出來的「少陰、太陰、厥陰、太陽、陽明、少陽」,原本不是「經」,也沒「經」的含義。古代醫家將「少陰、太陰、厥陰、太陽、陽明、少陽」命名為「經」,賦予「經」的內涵,使之成為十二經,是從創建「根」和「結」開始的。創建「根」和「結」,是古代醫家在人體創建十二經的基本方法之一。「經」是經緯之「經」,相當於地球儀上的經線。所謂「根」,是「經」的起點,都在四肢末端。所謂「結」,是「繫結」的意思,是「經」的另一端,分別在頭或胸腹部。「根」和「結」之間,各「經」最基本的直行主幹。《素問·陰陽離合論》的記載表明,古代醫家創建「根」和「結」時為各經「命」名,主要根據人體主要部位的陰陽屬性和「三陰三陽」陰陽屬性。比如,人的肢體內側屬陰,外側屬陽,所以,凡命名為「少陰、太陰、厥陰」的「經」都分布在肢體內側,即少陰經、太陰經、厥陰經。凡命名為「太陽、陽明、少陽」的「經」都分布在肢體外側,即太陽經、陽明經、少陽經。再如,根據「三陰三陽」的「開合樞」,三陰以厥陰為樞,太陰為開,少陰為合,所以,厥陰經都分布在四肢內側中間,太陰經在前,少陰經在後。三陽以少陽為樞,太陽為開,陽明為合,所以,少陽經都分布在四肢外側中間,陽明經在前,少陽經在後。並且,凡以足趾末端為起點的「經」為足經,即足六經。凡以手指末端為起點的「經」為手經,即手六經。通過「根」和「結」,才有了十二經最基本的直行主幹。比如,「至陰」穴在足部,其陰陽屬性為陰中之陽,與太陽相對應,所以命名為太陽經的「根」,為足經,即足太陽經起始的一端。「結」在命門,為足太陽經的另一端,這是足太陽經最基本的直行主幹。再如,「湧泉」穴也在足部,其陰陽屬性為陰中之少陰,與少陰相對應,所以命名為少陰經之「根」,為足經,是足少陰經起始的一端。「結」在喉部廉泉穴處,為足少陰經的另一端,這是足少陰經最基本的直行主幹。十二經都是按這種方式創建了最基本的直行主幹。所以,「根」和「結」是十二經的起源。【13】《素問·陰陽離合論》和《靈樞·根結篇》都有對「根」和「結」的記載,其中,對「根」的記載很完整,每一經都以「根」為起始的一端。對「結」的記載雖不完整,但有規律可循,基本上能把十二經的「結」表現出來,合起來看,可以證明,最初的十二經,都以「根」和「結」為兩端,確實是古代醫家按「三陰三陽」創建的。比如,岐伯曰:聖人面南而立,前曰廣明,後曰太沖,太沖之地,名曰少陰,少陰之上,名曰太陽,太陽根起於至陰,結於命門,名曰陰中之陽。中身而上,前曰廣明,廣明之下,名曰太陰,太陰之前,名曰陽明,陽明根起於歷兌,名曰陰曰之陽。厥陰之表,名曰少陽,少陽根起於竅陰,名曰陰中之少陽。是故三陽之離合也,太陽為開,陽明為闔,少陽為樞。這是創建足三陽經時的命名過程。所謂「前曰、後曰、名曰」,即命名過程。再如,岐伯曰:外者為陽,內者為陰,然則中為陰,其沖在下,名曰太陰,太陰根起於隱白,名曰陰中之陰。太陰之後,名曰少陰,少陰根起於湧泉,名曰陰中之少陰。少陰之前,名曰厥陰,厥陰根起於大敦,陰之絕陽,名曰陰之絕陰。是故三陰之離合也,太陰為開,厥陰為闔,少陰為樞。這就是創建足三陰經時的命名過程。其中,有的「經」雖沒記載「結」在何處,但《靈樞·根結篇》的記載可以補充。因此,根據這些記載,可以看出,各「經」都以「根」為起始的一端,「結」是另一端。「根」和「結」的作用,就是根據陰陽屬性把「少陰、太陰、厥陰、少陽、太陽、陽明」落實到人體的相關部位。比如,以「至陰」穴為「根」,以「命門」為「結」,落實了足太陽經的分布。以「厲兌」穴為「根」,以「頭維」為「結」,落實了足陽明經的分布。以「足竅陰」穴為「根」,以「聽宮」為「結」,落實了足少陽經的分布。以「隱白」穴為「根」,以「太倉」為「結」,落實了足太陰經的分布。以「湧泉」穴為「根」,以「廉泉」為「結」,落實了足少陰經的分布。以「大敦」穴為「根」,以「玉英」為「結」,落實了足厥陰經的分布。其餘諸經也是如此。十二經都是這樣創建的。顯然,這是十二經從無到有的過程。【14】根據十二經從無到有的過程,可以看出,十二經之名,根本不是解剖學概念,而是從哲學領域引進的概念。十二經本身,根本不是人身體上的某種組織或某種結構,而是古代醫家在人的身體上創建的。也就是說,所謂十二經,是以「少陰、太陰、厥陰、少陽、太陽、陽明」為「經」,而不是把人體的某種組織或某種結構稱為十二經。因此,古代醫家對十二經的應用,並不是把十二經當成人身體上的組組織或結構,而是藉助十二經對人體各部位和各臟腑組織器官的陰陽屬性、相互關係、相互聯繫、以及氣血運行規律和生理病理上的相互影響等各個方面進行系統研究,其次是用十二經反映時間、空間、地域、方位、氣候等方面的變化對人的影響,並用十二經指導中醫學的理論創新,指導開創診療方法,指導臨床各科的診斷和治療。這種綜合性的作用,決不是人的某種組織或某種結構可以具備的。比如,《素問·天元紀大論篇》說:「子午之歲,上見少陰;丑未之歲,上見太陰;寅申之歲,上見少陽;卯酉之歲,上見陽明;辰戌之歲,上見太陽;巳亥之歲,上見厥陰;少陰所謂標也,厥陰所謂終也。厥陰之上,風氣主之;少陰之上,熱氣主之;太陰之上,濕氣主之;少陽之上,相火主之;陽明之上,燥氣主之;太陽之上,寒氣主之。」再如,《靈樞·經別篇》說:「經脈十二者,外合於十二經水,而內屬於五臟六腑。」所謂十二經水,是中國古代的十二條大河流。即:清水、渭水、海水、湖水、汝水、澠水、淮水、江水、河水、濟水、漯水、漳水。所謂「外合十二經水、內屬五臟六腑」,說明十二經並不單純用於對人體的研究,也能用於河流、地域、以及時間、空間、方位和氣候變化等多方面的研究。所以,十二經的實質,決不是人身體上的某種組織或某種結構,而是古代醫家創建的,是哲學和醫學密切結合的論理工具。在中醫傳統理論的概念範疇,陰和陽、金木水火土、經和絡,都是論理工具。這三種論理工具,各有各的來源,各有各的實際意義。其中,陰陽和金木水火土,都是從哲學領域引進的,其實際意義,是事物基本屬性的概括,是哲學方法論的論理工具。「經」和「絡」,是古代醫家獨創的,其實際意義,是「三陰三陽」、氣脈、□穴、人體主要部位的陰陽屬性、各臟腑組織器官的生理病理、相互關係、相互影響、氣血運行規律、以及人與天地自然相應等多方面的綜合體現,是哲學和醫密切結合的論理工具,相當於具體科學方法論的論理工具。應該特別指出的是,醫學領域的論理工具在應用過程中,常和解剖學概念或人體的組織結構結合在一起,很容易相混,但是,決不能把論理工具誤認為是人身體上的某種組織或某種結構。比如,心陰、心陽、腎陰、腎陽、肝陰、肝陽、心火、肝木、脾土、肺金、腎水、陰血、陰津、陰液、陽氣、手太陰經和足太陰經、手少陰經和足少陰經、手厥陰經和足厥陰經、手太陽經和足太陽經、手陽明經和足陽明經、手少陽經和足少陽經等。其中,心肝脾肺腎、手足、氣血津液等,都是人體客觀存在的東西。但是,陰陽、金木水火土、太陰經、少陰經、厥陰經、太陽經、陽明經、少陽經等,都是從哲學領域引進的概念,都不是人身體上客觀存在的東西。「經絡」雖有基礎,但其基礎是「氣脈」、□穴和人體主要部位的陰陽屬性等很多方面的綜合體系,千萬別把「經絡」誤解為人身體上的某種組織或某種結構,千萬別把「經絡」當成組織結構進行研究,而是應該用「經絡」指導醫學領域各個方面的研究,奇經八脈是對十二經的補充,「絡」是各「經」的分支,都不是人身體上的某種組織或某種結構,而是非常系統的論理工具。【15】對古文獻資料的綜合考證可以證明,十二經和奇經八脈的起止、分布、走向、循行路線、以及「經」和「經」之間、「經」和「絡」之間的互相溝通、各經與臟腑組織器官的聯繫、歸經的□穴、歸經的病證、歸經的藥物等,都是在「根」和「結」的基礎上逐漸充實、逐漸修改、逐漸調整、逐漸完善的。比如,從《人體經脈漆雕》、《陰陽十一脈灸經》、《足臂十一脈灸經》、《內經》、《難經》等歷代文獻的記載看,十二經的名稱雖是同時產生的,但十二經與臟腑的聯繫不是同時完成的,而是逐漸完成的。據考證,最早是十個「經」聯繫五個臟和五個腑。後來是十一個「經」聯繫五個臟和六個腑,補充了三焦,仍缺心包。最終才完成了十二經與六個臟和六個腑的聯繫,心包與手厥陰經的聯繫是最後完成的,《難經》可以證明這一點。並且,□穴的歸經也是逐漸補充的。比如,《內經》和《針灸甲乙經》、《十四經發揮》、《針灸大成》、《針灸逢源》等文獻,都對□穴的歸經作過修改和調整。最明顯的是,從《內經》以後,歸經的□穴逐漸增加。《內經》成書時,歸經的□穴只有161個,主要見於《靈樞》。到晉代,《針灸甲乙經》問世時,歸經的□穴增到349個。到清代,《針灸逢源》問世時,歸經的□穴增到了361個。在此期間,《十四經發揮》對□穴的歸經作了大量修改和調整。這都說明,經絡系統的複雜體系,是由歷代醫家在「根」和「結」的基礎上逐漸充實、逐漸完善的,並不是在人體上逐漸發育而成的。【16】《難經》第二十八難確實有記載表明,奇經八脈是在十二經的基礎上補充的。其作用,主要是彌補十二經的缺陷和不足。所以,奇經八脈也不是人身體上的某種組織或某種結構。【17】以上說明,根據《內經》和《難經》等古文獻的記載,根據陰陽學說的歷史、以及「三陰三陽」和十二經的關係,可以從根本上澄清以下幾個非常重要的問題:一,「經絡」的起源和初步形成,是春秋戰國期間。戰國後,仍有充實、修改和調整。二,十二經起源較早,奇經八脈稍晚。奇經八脈是對十二經的補充。三,十二經的名稱是從哲學領域引進的,源於「三陰三陽的衍化。十二經的分布,是古代醫家根據「三陰三陽」的形式創建的。奇經八脈是按「八肱」的形式創建的。十二經和奇經八脈合起來,代表整個宇宙和整個人體。四,「根」和「結」是十二經的起源。古代醫家創建「陰陽諸經」的過程,是「經絡」從無到有的過程。五,十二經和奇經八脈及其分支,根本不是人身體上的某種組織或某種結構,而是非常系統的論理工具。六,經絡系統不是虛構,不是假說,不是憑空而建,而是以氣脈、□穴、人體主要部位的陰陽屬性、臟腑組織器官的生理病理、氣血運行規律等為基礎,以哲學的理論形式為基本形式。七,經絡系統的複雜體系,是在「根」和「結」的基礎上,經歷代醫家不斷充實、不斷修改、不斷調整、逐漸完善而成的八,近代以來,把「經絡」當成人身體上的某種組織或某種結構進行研究,是錯誤的。六,經絡學說是怎麼形成的【1】考證經絡學說的形成過程,也能為「經絡」的研究提供依據。根據「經絡」從無到有、從簡單到複雜、乃至逐漸形成理論體系的歷史,可以充分說明,經絡學說是醫學和哲學的完美結合,是以醫學和哲學為基礎逐漸形成的方法論學說,是以「經」和「絡」為論理工具【2】經絡學說不是某一個人創造的,不是一時一世形成的,而是逐漸形成的,確實經歷過從無到有、從簡單到複雜、逐漸形成理論體系的歷史過程。比如,從十二經起源的概況可知,在陰陽學說沒引進到中醫學領域之前,曾經有相當長的歷史時期,中醫學領域沒有「陰陽」的概念,沒有十二經的名稱。陰陽學說被引進到中醫學領域以後,有了「少陰、太陰、厥陰、少陽、太陽、陽明」的概念,才有了十二經的名稱。並且,「經」是以「少陰、太陰、厥陰、少陽、太陽、陽明」為「經」,是經緯之「經」,不是以人身體上的某種組織或某種結構為「經」,而是根據氣脈、□穴、人體主要部位的陰陽屬性等很多方面的系統認識,通過創建「根」和「結」,把「經」按陰陽屬性的對應關係建立在人的身體上。用專業術語說,「根」是「經」的起點,「結」是「經」的另一端。用通俗的話來說,「根」是「經」在人體上「紮根」的部位,即「經」的起點。「結」是「經」在人體上「繫結」的部位,即「經」的另一端。比如,把「少陰」命名為「經」,將一端「紮根」在「湧泉」穴的部位,即「根」;將另一端「繫結」在「廉泉」穴的部位,即「結」。「根」和「結」之間就是足少陰經。同理,手少陰經也是這樣創建的。再如,把「陽明」命名為「經」,將一端「紮根」在「厲兌」穴的部位,即「根」;將另一端「繫結」在頭維穴的部位,即「結」。「根」和「結」之間就足陽明經同理,手陽明經也是這樣創建的。其餘諸經皆如此。所以,古代醫家創建「根」和「結」的過程,就是十二經從無到有的過程。「根」和「結」是十二經最基本的直行主幹,是經絡系統最早的框架,比較簡單。在此基礎上,各「經」分出的分支是「絡」,奇經八脈是對十二經的補充。十二經與奇經八脈及其分支和人體各臟腑組織器官之間的聯繫,構成了複雜的經絡體系。所以,經絡系統從簡單到複雜的過程,就是在「根」和「結」的基礎上逐漸充實、逐漸豐富、逐漸完善的過程。十二經的「根」和「結」,是陰陽學說引進到中醫學領域以後創建的。到戰國時期,《內經》問世時,經絡學說已初步形成理論體系。所以,經絡學說是春秋戰國期間初步形成的。以上是對「經絡」從無到有、從簡單到複雜、乃至逐漸形成理論體系的概括。【3】歷史表明,原始社會末期,中華民族的祖先已經顯示出非凡的思想智慧和創造力。從原始社會過渡到奴隸社會以後,中華民族創造了比原始社會更高的科學文化和社會生產力。比如,青銅器的使用和推廣,是從奴隸社會開始的。這是社會生產力發展到一個新階段的重要標誌,這說明,奴隸社會的科學文化和社會生產力已遠遠超過原始社會。據醫學史研究,在奴隸社會,已經有了專職醫生,如食醫、疾醫、瘍醫、獸醫,各有分工,建立了早期的醫事制度和醫療考核制度。如《周禮·天官》記載:「醫師掌醫之政令,聚毒藥以供醫事。凡邦之有疾病者,有()瘍者造焉,則使醫分而治之。歲終則稽其醫事,以制其食。奴隸社會經歷了夏、商、周與春秋時代,春秋是奴隸社會末期。從春秋至戰國,是奴隸社會向封建社會過渡的大變革時期。這一時期,新興地主階級逐漸取代了奴隸主階級,社會發生了急劇變化,政治、經濟、科學、文化和意識形態等各個領域的發展都很快,出現了「諸子蜂起,百家爭鳴」的局面。在意識形態領域,更是空前活躍,陰陽學說和五行學說相繼興起,為社會科學和自然科學提供了普遍適用的唯物辨證法和哲學思想,並被引進到自然、地理、天文、曆法、軍事、建築、音律、數學、醫學等各個領域。當時醫學領域的狀況,是逐漸進入空前鼎盛的發展階段,已經積累了大量的醫療實踐經驗和醫藥衛生知識,初具規模,為形成醫學理論體系,奠定了基礎。因此,陰陽五行學說被引進到醫學領域以後,在整體觀念和陰陽五行學說的指導下,中醫學的藏象學說、經絡學說、針灸學說、病因病機學說、診斷治療學說、養生保健、中藥方劑等,都是在春秋戰國時期初步形成了理論體系。由此說明,經絡學說初步形成理論體系的學術資源,主要是春秋戰國時期的醫學成就和哲學成就,其次是吸取了自然、地理、天文、曆法、音律、數學等多學科的思想精華和先進經驗。比如,《靈樞·經別篇》說:「經脈十二者,外合於十二經水」,所謂「十二經水」是古代地理學領域的概念。這說明,古代地理學領域和中醫學領域都創建了十二經,都是按「三陰三陽」創建的。古代地理學領域創建的十二經,稱十二經水,是把中國古代的十二條大河流分別歸屬十二經,即:清水、渭水、海水、湖水、汝水、澠水、淮水、江水、河水、濟水、漯水、漳水,合稱十二經水。中醫學領域的十二經,也稱十二經脈,是把人體各部位和各臟腑組織器官分別歸屬十二經。十二經和十二經水與人的臟腑都有對應關係,見於《靈樞·經水篇》,如:「足太陽外合於清水,內屬於膀胱,而通水道焉。足少陽外合於渭水,內屬於膽。足陽明外合于海水,內屬於胃。足太陰外合於湖水,內屬於脾。足少陰外合於汝水,內屬於腎。足厥陰外合於澠水,內屬於肝。手太陽外合於淮水,內屬於小腸,而水道出焉。手少陽外合於漯水,內屬於三焦。手陽明外合於江水,內屬於大腸。手太陰外合於河水,內屬於肺。手少陰外合於濟水,內屬於心。手心主外合於漳水,內屬於心包。凡此五藏六府十二經水者,外有源泉而內有所稟,此皆內外相貫,如環無端,人經亦然。」所謂「外合、內屬」,即相互對應的關係。所謂「此皆內外相貫,如環無端,人經亦然」,是說在人體上創建的「經」和古代地理學領域的十二經水都是「內外相貫,如環無端」,故曰「人經亦然」。所謂「人經」,專指在人體上創建的十二經。再如,中國古代創建的音律,把十二個音階分為六陰律和六陽律,合稱十二律,簡稱六律,也是按「三陰三陽」創建的。在古代,諸如天干、地支、六爻、八卦、歲符、方位、時空等,都曾引用「三陰三陽」。這都為經絡學說形成理論體系提供了經驗和學術資源。【4】根據春秋戰國時期的哲學成就和醫學成就、以及其他學科的經驗,古代醫家創建十二經的「根」和「結」時,各「經」的命名可以同時完成,各「經」的起止、分布、走向、排列順序和最基本的直行主幹,也可以同時完成。因為,十二經的名稱源於哲學領域,原本就是完整的體系。並且,古代醫家對氣脈和□穴、對人體主要部位和臟腑器官的解剖位置、陰陽屬性、生理功能、病理變化、相互關係、以及相互之間的影響,已經有了比較系統的認識。比如,「少陰、太陰、厥陰、少陽、太陽、陽明」都是哲學領域的概念,各有各的陰陽屬性,「少陰、太陰、厥陰」皆屬陰,合稱三陰,「少陽、太陽、陽明」皆屬陽,合稱三陽,「三陰」和「三陽」是完整的體系。在人體上,五臟屬陰,六腑屬陽,腹屬陰、背屬陽、肢體內側屬陰,肢體外側屬陽。在陰陽的基礎上再分,腎屬陰中之少陰,脾屬陰中之太陰、胃屬陽中之陽明、「湧泉」穴的部位屬少陰、「隱白」穴的部位屬太陰、「厲兌」穴的部位屬陽明、「少商」穴的部位屬太陰、「商陽」穴的部位屬陽明等。所以,人體主要部位的陰陽屬性,都能與「少陰、太陰、厥陰、少陽、太陽、陽明」的陰陽屬性相對應。因此,在人體上命名足六經和手六經,是可以同時完成的。再如,手經和足經有同名「經」,同名「經」的「根」分別在手部和足部,陰陽屬性都相同。「結」的陰陽屬性都和「根」的陰陽屬性相同。手經的「根」和「結」與足經的「根」和「結」合起來,就是十二經的起止、分布、走向、排列順序和最基本的直行主幹。所以,在創建「根」和「結」的過程中,可以把十二經的起止、分布、走向、排列順序和最基本的直行主幹都確定。《素問·陰陽離合論》說:「陰陽之變,其在人者,亦數之可數」,所謂「陰陽之變」,即「陰陽」衍化出的「少陰、太陰、厥陰、少陽、太陽、陽明」。所謂「其在人者,亦數之可數」,說明人體主要部位具備「三陰三陽」的陰陽屬性,能與「少陰、太陰、厥陰、少陽、太陽、陽明」相對應,故曰「數之可數」。《靈樞·脈度篇》說:「當數者為經,其不當數者為絡也。」這說明,十二經有定數,以數為序,有規律可循。因此,根據「三陰三陽」的陰陽屬性和人體主要部位的陰陽屬性,按定數和規律,可以同時完成十二經的命名與「根」和「結」。只要明確了「根」和「結」,十二經的起止、分布、走向和最基本的直行主幹,就都確定了。例如,足經都以足趾末端為「根」,手經都以手指末端為「根」,「根」就是十二經的起點。再如,陽經行於肢體外側,「結」於頭部,陰經行於肢體內側,「結」於胸腹部,「結」就是各「經」的另一端。「根」和「結」之間,就是各「經」的起止、分布、走向和最基本的直行主幹。此外,陰經和陽經都按「開合樞」排列,「樞」居中間,「開合」分居前後,井然有序。所以,只要創建了「根」和「結」,十二經的排列順序也確定了。《素問·陰陽離合論》的記載表明,十二經是按「開合樞」排列的,如《素問·陰陽離合論》說:「太陽為開,陽明為闔,少陽為樞。三經者,不得相失也」並說:「太陰為開,厥陰為闔,少陰為樞。三經者,不得相失也」,所謂「不得相失」,就是不能違背「開合樞」的順序。以上說明,在十二經從無到有的過程中,是從哲學領域引進了六個概念,命名為「經」,由「根」和「結」確定了各「經」在人體上的起止、分布、走向、排列順序和最基本的直行主幹。經絡系統的複雜體系,就是在「根」和「結」的基礎上不斷充實、不斷豐富、逐漸完善而成的。【5】最初創建的「根」和「結」,主要確定了十二經的起止、分布、走向、排列順序和最基本的直行主幹。以此為基礎,把人的肌表、各臟、各腑、各器官、血脈、筋、骨、□穴等,分別歸屬各「經」,用「經」和「絡」互相聯繫,聯結成整體,這是十二經逐漸形成複雜體系的中間環節。歸經的內容越多,「經」和「絡」的聯繫越廣,十二經的體系就越複雜,經絡學說的內容就越豐富。「經」的作用,主要有以下五個方面:一是把比較大的氣脈體現出來,即「經隧」。二是歸納和概括人體各臟腑組織器官的陰陽屬性。三是把歸屬本經的臟腑組織器官和□穴聯繫起來,形成系統。四是綜合體現各臟腑組織器官的解剖位置、生理功能、病理變化、相互關係、相互之間的影響、以及天地自然和人體生命規律。五是為中醫學的基礎理論和醫療實踐提供論理工具,指導診斷和治療。所以,把臟腑組織器官和□穴分別歸屬和經的過程,是古代醫家對天地自然和人體複雜體系進行系統研究的過程,也是經絡系統逐漸充實、逐漸豐富、逐漸完善的過程。例如,最初創建的「根」和「結」,與□穴的聯繫很少。隨後,歸經的□穴逐漸增加,進一步充實和調整了經絡的循行路線。據統計,在《陰陽十一脈灸經》和《足臂十一脈灸經》中,「經」和□穴的聯繫仍很少。《內經》問世時,歸經的□穴是161個。《針灸甲乙經》問世時,歸經的□穴增加到349個。到元代,《十四經發揮》問世時,歸經的□穴達到354個。到清代,《針灸逢源》問世時,歸經的□穴達到了361個。這說明,歸經的□穴是逐漸增加的。針灸學的歷史最能證明這一點,因為,□穴不是同時發現的,而是歷代醫家在醫療實踐中逐漸發現的。所以,把□穴歸屬各經,不是同時完成的。再如,十二經與臟腑的聯繫,也不是同時完成的,而是經歷了很長的歷史時期。因為,人只有五個臟和五個腑,即「心、肝、脾、肺、腎」和「大腸、小腸、膽、胃、膀胱」,若與十二經相配,必然缺一個臟和一個腑。所以,現存於世的古文獻資料證明,十二經與臟腑相配的過程,是先完成了五個臟和五個腑與十個「經」相配,缺三焦和心包。後來,為了落實陰經都配臟,陽經都配腑,古代醫家把心臟的外膜看成是一臟,稱心包,把胸腹腔看成是一腑,稱三焦,再與手厥陰經和手少陽經相配,這才落實了十二經與臟和腑的匹配關係。這說明,十二經與臟腑相配、以及十二經與臟腑的聯繫,不是同時完成的,是逐漸完成的,是按系統方法完成的。「三陰」和「三陽」原本就有表裡關係。比如,少陰與太陽相表裡,太陰與陽明相表裡,厥陰與少陽相表裡。這種表裡關係,是「三陰三陽」在哲學領域就具備的,是陰陽屬性決定的。所以,十二經的表裡關係和臟腑的表裡關係,也是陰陽屬性決定的。比如,少陰和太陽相表裡,決定了足少陰經和足太陽經相表裡,也決定了手少陰經和手太陽經相表裡。太陰和陽明相表裡,決定了足太陰經和足陽明經相表裡,也決定了手太陰經和手陽明經相表裡。厥陰和少陽相表裡,決定了足厥陰經和足少陽經相表裡,也決定了手厥陰經和手少陽經相表裡。再如,心和腎分別歸屬手少陰經和足少陰經,小腸和膀胱分別歸屬手太陽經和足太陽經,決定了心與小腸相里,也決定了腎與膀胱相表裡。肺和脾分別歸屬手太陰經和足太陰經,大腸和胃分別歸屬手陽明經和足陽明經,決定了肺和大腸相表裡,也決定了脾和胃相表裡。心包和肝分別歸屬手厥陰經和足厥陰經,三焦和膽分別歸屬手少陽經和足少陽經,決定了心包和三焦相表裡,也決定了肝和膽相表裡。這說明,十二經與臟腑的關係、以及臟腑之間的表裡關係,都是根據歸經和陰陽屬性建立起來的。並且,心包和三焦的表裡關係,是最後建立的。把《人體經脈漆雕》、《陰陽十一脈灸經》、《足臂十一脈灸經》、《五十二病方》、《內經》、《難經》等綜合起來看,可以說明這一點。【6】把人的肌表、各臟、各腑、各組織器官、血脈、筋、骨、□穴等,分別歸屬各「經」,使每一「經」形成一個系統,「經」和「經」之間、「經」和臟腑組織器官之間、臟與臟之間、臟與腑之間、腑與腑之間、臟腑與組織器官之間,都互相聯繫起來,形成統一整體,並與十二月、十二辰、十二節、十二經水、十二時、以及天地、日月、星辰、方位等都互相對應,這是一個極其複雜的過程。這個過程,是哲學和醫學密切結合的過程,也是「經絡」與臟腑組織器官和□穴建立複雜聯繫的過程。LpdN中醫學以「整體觀念」為世界觀,必須把人體看成是自然界的組成部分,必須把人的各臟腑組織器官看成統一整體,才能發揮「整體觀念」的指導作用。古代醫家把陰陽學說引進醫學領域,必須把人的臟腑組織器官劃分陰陽,才能發揮陰陽學說的指導作用。把五行學說引進醫學領域,必須把人的臟腑組織器官劃分五行,才能發揮五行學說的指導作用。在陰陽學說指導下創建的經絡學說,必須把人的臟腑組織器官都歸屬各「經」,才能發揮經絡學說的作用。這是相同的道理。因此,把人的臟腑組織器官和□穴分別歸經,是經絡系統形成複雜體系、經絡學說形成系統理論的重要環節。3例如,把臟腑歸經,逐漸充實了十二經與臟腑的匹配和聯繫。把□穴歸經,逐漸充實和完善了各「經」的循行路線。再如,把肌表歸經,稱十二皮部;把筋歸經,稱十二經筋;把「隧」歸經,稱經隧;把血脈歸經,稱經脈、絡脈、孫脈、毛脈;把癥狀或證候歸經,稱經病或經證;甚至,把藥物也歸經。這都充實了經絡系統的複雜體系,豐富了經絡學說的系統理論。《靈樞·經別篇》說:「人之合於天道也,內有五臟,以應五音、五色、五時、五味、五位也。外有六腑,以應六律,建陰陽諸經而合之十二月、十二辰、十二節、十二經水、十二時。十二經脈者,此五臟六腑之所以應天道也。」所謂「人之合於天道」,是整體觀念指導下的認識。所謂「內有五臟,以應五音、五色、五時、五味、五位」,是五行學說指導下的認識。所謂「外有六腑,以應六律」,是陰陽學說指導下的認識。所謂「建陰陽諸經而合之十二月、十二辰、十二節、十二經水、十二時」,體現了十二的作用。這說明,創建了十二經,才能充分體現人與十二月、十二辰、十二節、十二經水、十二時的對應關係。故曰:十二經脈者,此五臟六腑之所以應天道也【7】經絡學說在「根」和「結」的基礎上逐漸形成系統理論,一是根據整體觀念的世界觀。二是根據陰陽五行學說的哲學原理和系統方法論。三是根據各臟腑組織器官和□穴的歸經。臟腑組織器官的歸經主要根據陰陽屬性、位置、生理功能、病理變化、相互關係、以及相互之間的影響。□穴的歸經主要根據位置和治療作用,是經臨床反覆驗證確定的。比如,十二經的命名與「根」和「結」,主要根據「三陰三陽」的哲學原理。在「根」和「結」的基礎上,十二經的每一經都有一個互相交接的分支,或稱支線,即「絡」,合稱十二絡,其作用,主要溝通「經」和「經」之間的聯繫,這是根據整體觀念和系統方法創建的。十二經通過十二個「絡」的聯繫,陰經和陽經依次相接,如環無端,構成整體。再如,臟和腑之間的「屬絡」,其作用,主要溝通臟和腑之間的聯繫。各「經」與歸屬本「經」的臟或腑相聯繫,稱「屬」。各「經」與互為表裡的臟或腑相聯繫,稱「絡」。這是根據臟腑的位置和歸經逐漸充實的。諸如,十二經的「開合樞」、「經絡」的「離合出入」、「經絡」的「標本」、「經絡」的「交會合」、「經絡」的「散系布」等,都是在整體觀念、哲學原理和系統方法的指導下,根據臟腑組織器官和□穴的歸經逐漸充實的。總之,經絡學說是以哲學和醫學為基礎逐漸形成的。整體觀念的世界觀、陰陽五行學說的哲學原理和系統方法、以及古代醫家對人體和天地自然的系統認識、歷代積累的醫療實踐經驗和醫藥衛生知識,為經絡學說逐漸形成系統理論提供了指導思想和學術資源,奠定了堅實的基礎。所以,在經絡學說的系統理論中,臟與臟之間、臟與腑之間、臟腑與組織器官之間、□穴與□穴之間,都是用「經」和「絡」聯繫。這種聯繫,不是解剖學意義上的聯繫,而是體表、□穴和各臟腑組織器官的陰陽屬性、位置、生理功能、病理變化、相互關係、相互影響、以及人與天地自然互相對應等各個方面的綜合體現。因此,經絡學說凝聚了中國古代數千年的思想智慧和生命智慧,凝聚了古代醫家對天地自然和人體生命的系統認識,凝聚了數千年的醫療實踐經驗和醫藥衛生知識,具有極其深厚的底蘊。【8】十二經是以「少陰、太陰、厥陰、少陽、太陽、陽明」為「經」。「經」和「絡」的關係,相當於「經」和「緯」的關係。從系統方法和論理工具的角度而言,經絡系統的「經」相當於經緯的「經」,經絡系統的「絡」相當於經緯的「緯」。從氣脈的角度而言,「經」是比較大的氣脈,「絡」是比較小的氣脈。由十二經的起源概況可知,十二經本身,是古代醫家按「三陰三陽」的哲學原理和系統方法創建的,屬於方法論的論理工具,所以,「絡」也是論理工具。「絡」的主要作用,一是把比較小的氣脈體現出來,二是溝通「經」和「經」的聯繫,三是溝通「經」和臟腑組織器官的聯繫,四是溝通臟腑組織器官之間的聯繫。「絡」是「經」的分支。所以,「絡」是在「根」和「結」的基礎上逐漸充實的,「絡」隸屬於「經」。經絡系統以「經」為主,「經」有定數,「絡」無定數。並且,「經」的分布和循行受陰陽屬性的限制,「絡」不受限制。所以,「絡」的循行和「絡」的多少,主要根據「經」的循行和歸經的臟腑組織器官。比如,手太陰經和手陽明經,其直行主幹和歸本「經」的臟腑組織器官都能聯繫,所以「絡」少,各有一個「絡」溝通「經」和「經」之間的聯繫,沒別的「絡」。再如,足陽明經和足少陽經,其直行主幹和歸本「經」的臟腑組織器官沒能都聯繫,所以「絡」多,各有三個「絡」,其中,各有一個「絡」溝通「經」和「經」之間的聯繫,另兩個「絡」溝通「經」和臟腑的聯繫。再如,帶脈環腰一周,沒分支,故沒「絡」。這說明,「絡」的循行和「絡」的多少,主要根據「經」的循行和歸經的臟腑組織器官。現存於世的文獻資料表明,歷代文獻對十二經之名的記載,都是定數。對十二經循行路線的詳細記載,雖有暫缺者,但逐漸充實。對奇經八脈之名的記載。也是定數。但是,對「絡」的記載差別最大,原來極少,逐漸增多,超過了「經」的數目。比如最早創建的根」和「結」,尚無分支。《陰陽十一脈灸經》和《足臂十一脈灸經》對「絡「的記載仍極少。到《內經》和《難經》成書時,整個經絡系統按左右兩側計算共計四十四個「絡」,有的有名稱,有的沒名稱。這說明,「絡」是逐漸充實的。【9】十二經受陰陽屬性和定數的限制,沒分布在人體前正中線和後正中線,也沒環腰一周的「經」。所以,《難經》二十八難的記載表明,奇經八脈是在十二經的基礎上補充的。其主要作用,是彌補十二經的缺陷和不足。比如,任脈分布在前正中線,督脈分布在後正中線,帶脈環腰一周,這都彌補了十二經的缺陷。因此,補充了奇經八脈以後,經絡系統更加完整了。據考證,古代醫家在十二經的基礎上補充奇經八脈,借鑒了古代地理學的經驗,參照了「聖人圖設溝渠,通利水道,以備不然」的道理,是根據中國古代「八寅、八肱、八極」的概念創建的。「八寅、八肱、八極」,是古代地理學領域的概念。所謂「八寅」,指八方邊遠之地。所謂「八肱」,指四方和四隅。所謂「八極」,指八方極遠之地。八極之地比八寅之地更邊遠。如《淮南子》說:「天地之間,九州八極」,又說:「九州之外有八寅,八寅之外有八□,八□之外有八極。」所謂「九州」,是冀州、兗州、青州、徐州、揚州、荊州、豫州、梁州、雍州的合稱,也是古代中國的名稱。所謂「八寅、八肱、八極」,是九州外圍漸遠之地,相當於中國的國境以外。中國古代的地理學認為,「六合」和「八肱」,代表整個宇宙。其中,「六合」是上、下、東、西、南、北,八肱是四方和四隅。古代醫家創建經絡學說時,是用十二經與六合和九州相對應,再用奇經八脈與「八寅、八肱、八極」相對應。六合與八肱概括整個宇宙,十二經和奇經八脈概括整體人體。因此,奇經八脈可以彌補十二經的缺陷和不足。在人的身體上,奇經八脈主要分布在十二經沒能概括的部位,進一步加強了人體前正中線、後正中線、頭、尾、腰、膝、手、足八個部位的聯繫。比如:任脈起於中極之下,至承泣而終,行於人體前正線。督脈起於腎下胞中,上行至齦交(上齒縫中),與任脈、足陽明交會而終,行於人體後正中線。再如,沖脈也起於胞中,至胸中而散。蹺脈和維脈,都起於足,上至頭部。帶脈環腰一周。這都彌補了十二經的缺陷和不足,進一步加強了人體前正中線、後正中線、頭、尾、腰、膝、手、足八個部位的聯繫。所以,奇經八脈和十二經合起來,才能概括整個人體。才能與整個宇宙相對應。十九世紀中葉,日本天皇曾提出「八肱一宇」的觀點,錯誤的認為,世界是由八條大繩子緊密連在一起的,最終歸結到一個中心,就是日本。受這種錯誤觀點的影響,日本天皇發動了侵略戰爭,企圖獨霸世界。比如,日本天皇的詔書說:「兼六合以開都,掩八肱以為宇,不亦可乎?」 這是日本天皇發動侵略戰爭詔書,體現了「六合八肱」的思想。這說明,日本和中國的古文化相通,也是用「六合八肱」代表整個宇宙,並把這種思想應用到了政治和軍事領域。所謂「八條大繩子」,與中醫學領域創建的奇經八脈比較而言,具體作用固然不同,但都借鑒了「八肱」的概念和內涵。由此可以佐證,古代醫家在十二經的基礎上補充奇經八脈,相當於在「六合」的基礎上補充了「八肱」,按中國古代的系統方法,這才能概括整個宇宙和整個人體。【10】以上說明,經絡系統的完整體系,是十二經和奇經八脈構成的。從歷代文獻的記載看,十二經的體系形成稍早,奇經八脈稍晚。比如,《人體經脈漆雕》、《五十二病方》、陰陽十一脈灸經》、《足臂十一脈灸經》等,對奇經八脈的記載極少。再如,《內經》對十二經的記載已基本完整。對奇經八脈的記載仍較簡單。《內經》詳細記載了「十二經」的根結、分布、走向、循行路線和交接次序、以及與人體臟腑和主要結構的複雜聯繫,還記載了十五絡、十二經筋、十二皮部、病症的歸「經」、□穴的歸經等。並且,《內經》論述臟與臟之間、臟與腑之間、腑與腑之間、臟腑與組織器官之間的各種聯繫、以及臟腑的表裡關係、臟腑組織器官生理病理上的相互影響等,主要是用十二經,其次是用奇經八脈。所以,《內經》是經絡學說初步形成系統理論的標誌。但是,《內經》仍有缺陷,對奇經八脈的記載欠詳細。《難經》的成書年代,比《內經》晚。《難經》對奇經八脈的記載比《內經》詳細,彌補了《內經》的缺陷。比如,《難經》第二十九難說:「其奇經八脈者,既不拘於經,皆何起何繼也?然:督脈者,起於下極之俞,並於脊里,上至風府,入屬於腦。任脈者,起於中極之下,以上至毛際,循腹里,上關元,至咽喉。沖脈者,起於氣沖,並足陽明之經,挾臍上行,至胸中而散。帶脈者,起於季脅,回身一周。陽蹺脈者,起於跟中,循外踝上行,入風池。陰蹺脈者,亦起於跟中,循內踝上行,至咽喉,交貫沖脈。陽維、陰維者,維絡於身,溢蓄,不能環流灌溢諸經者也。故陽維起於諸陽會也,陰維起於諸陰交也。比於聖人圖設溝渠,溝渠滿溢,流於深湖,故聖人不能拘通也。而人脈隆盛,入於八脈,而不還周,故十二經亦不能拘也。其受邪氣,畜則腫熱,砭射之也。」《難經》這段經文,是奇經八脈最早、最完整的記載,比《內經》詳細了很多。因此,必須把《內經》和《難經》合起來,才能體現十二經和奇經八脈的完整體系《難經》所說:「比於聖人圖設溝渠,溝渠滿溢,流於深湖」,也可以證明,古代醫家在十二經的基礎上補充奇經八脈,確實借鑒了古代地理學領域的經驗。【12】《難經》根據十二經的理論,開創獨取寸口脈法,體現了經絡學說對開創診斷方法的指導作用。東漢末年,張仲景著《傷寒雜病論》,首創六經辨證,這是經絡學說指導臨床醫學的典範,為中醫學確立「辨證論治」的基本原則,奠定了基礎。這說明,在東漢末年,經絡學說已經達到了非常實用的程度。所謂「六經辨證」,是把《內經》時期的十二經辨證進一步簡化的一種辨證方法,即十二經簡化為六經。《內經》當初是用十二經辨證,見於《素問·熱論篇》。《傷寒雜病論》把十二經簡化為六經,在十二經辨證的基礎上開創了六經辨證。這說明,經絡學說形成理論體系以後,在應用過程中,十二經仍是可以簡化的。因此,從《傷寒雜病論》對十二經的簡化來看,經絡學說是方法論學說,十二經是論理工具。否則,假如十二經是人身體上的某種組織或某種結構,是絕對不能簡化的【13】另據考證,在經絡學說逐漸形成理論的過程中,古代醫家對十二經的循規行路線和□穴的歸經,曾多次修改和調整。比如,《人體經脈漆雕》記載的「陰經」,都上行到頭部。但是,《內經》對「陰經」的記載,都沒行至頭部。這說明,在此期間,古代醫家對「陰經」的循行作了修改和調整。再如,《內經》和《針灸甲乙經》是把□穴歸屬十二經和奇經八脈的每一經,是每一經都有歸經的□穴。但是,到元代,《十四經發揮》作了大量修改和調整,把354個□穴歸了十二經和任督二脈,稱十四經穴,此後,不再是每一經都有□穴了。因此,從古代醫家對十二經的循行路線和□穴歸經的修改和調整來看,經絡學說是方法論學說,「經絡」是論理工具。否則,假如「經絡」是人身體上的某種組織或某種結構,十二經的循行路線和□穴的歸經是不能隨意改動的。【14】在中醫學的歷史上,《針灸逢源》最後一次調整了□穴的歸經,是在359個經穴的基礎上增加了兩個。這說明,《針灸逢源》的作者知道「經絡」是論理工具,知道「經」和□穴的關係。現存於世的文獻表明,只要把《靈樞》原文理解透,就能弄清「經絡」是什麼。從《針灸逢源》至今,歸經的□穴沒再增加。這是經絡學說在發展過程中留下的缺憾。因為,□穴是逐漸發現的,□穴的歸經是把逐漸發現的□穴經臨床反覆驗證後分別歸屬各「經」。按系統理論,歸經的□穴的必須達到365個,才能和一年三百六十五天相對應。如《素問·氣穴論》說:「氣穴三百六十五,以應一歲」。但是,由於經絡學說的真面目逐漸埋沒了,從《針灸逢源》以後,因已說不清「經絡」是什麼,弄不清「經」和□穴的關係,雖然發現了很多新□穴,卻都沒歸經。因此,歸經的□穴沒能達到365個,至今仍是361個。【15】從「經絡」起源,到《針灸逢源》最後一次把□穴歸經,經絡學說大約經歷了三千年的歷史。在此期間,經絡學說逐漸形成的系統理論,已經貫穿在中醫學的生理、病理、診斷、治療、以及針灸、方劑和中藥等各個領域。特別是「整體觀念」的世界觀和「辨證論治」的基本原則,已經鑄就了中醫學的醫學模式,把陰陽五行學說和經絡學說的指導作用落實到了中醫學的基礎理論和臨床各科。比如,中醫學的臟腑學說、針灸學說、診斷學說、獨取寸口的診脈方法和「辨證論治」的基本原則,都是在陰陽五行學說和經絡學說的指導下形成的。再如,子午流注、靈龜八法、以及近代興起的耳針、頭針、手針、足針、□穴診斷、經絡辨證、藥物歸經等,都是經絡學說奠定了基礎。因此,近代以來,《內經》對「經絡」這一基本概念的解釋雖罕為人知,逐漸埋沒了經絡學說的真面目,但是,中醫學的理論體系早已形成,臨床各科仍以「辨證論治」為原則,仍能體現陰陽五行學說和經絡學說的指導作用,所以,在醫療實踐中,臨床各科仍有非常顯著的治療效果。當然,不能不承認,由於經絡學說的真面目逐漸埋沒了,中醫學的創新、發展和科學研究,確實受到了嚴重影響。中醫學在近代發展緩慢的根本原因,就是經絡學說的真面目逐漸埋沒了。【16】總之,根據經絡學說的形成過程,可以說明以下幾個非常重要的問題:一,經絡學說是在春秋戰國期間初步形成的,從一開始就打上了哲學的烙印,是哲學和醫學互相結合而成的。二,把人體各部位、各臟腑組織器官和□穴分別歸屬各「經」,是經絡系統逐漸形成複雜體系的中間環節。歸經的內容越多,經絡的體系就越複雜。三,臟腑組織器官的歸經,主要根據陰陽屬性、位置、生理功能、病理變化、相互關係、相互影響、以及天地自然與人體生命規律。□穴的歸經,主要根據位置和治療作用。四,「六合」和「八肱」,為十二經和奇經八脈提供了基本形式,六合和八肱概括整個宇宙,十二經和奇經八脈概括整個宇宙和整個人體。五,「經」有定數,「絡」無定數。「經」的數目是固定的。「絡」是逐漸充實的。「經」的分布和循行受陰陽屬性限制,「絡」不受限制。六,「經絡」雖以「氣脈」為基礎,但已多次充實、修改和調整,有了一定的哲學形式和哲學因素。七,經絡學說是哲學和醫學緊密相結合而成的方法論學說,相當於具體科學方法論,是以「經」和「絡」為論理工具。「經」和「絡」的分布已不再單純的氣脈。「經」和「絡」的作用,早已超出「氣脈」的作用。比如,十二經和任脈、督脈、蹺脈合起來的長度是「一十六丈二尺」,這只是最基本的直行主幹,沒包括各「經」的「上下出入升降」,更沒包括後來別出的正經。這是逐漸充實的內容。八,經絡學說的系統理論,早已滲透到中醫學的基礎理論和臨床各科,鑄就了中醫學的醫學模式。中醫學已離不開經絡學說。中醫學在近代發展緩慢的根本原因,是經絡學說的真面目逐漸埋沒了。七,經絡學說的真面目是怎麼埋沒的【1】經絡學說的真面目是經絡學說形成後逐漸埋沒的。大量事實說明,在中醫學的歷史上,並不是從古至今誰都不知道「經絡」是什麼,而是在近代沒把《靈樞》原文解釋清楚,逐漸埋沒了經絡學說的真面目。經考證,主要有三方面的原因:一是中醫學的古典文獻大部分失傳,沒失傳的只有《靈樞》記載著對「經絡」這一基本概念的解釋,但《靈樞》流傳不廣,在宋代以前也丟失了,僅存一孤本,失落於朝鮮,幾近絕跡。受此影響,《靈樞》對「經絡」這一基本概念雖有解釋,但在宋代已罕為人知。二是《靈樞》原文太難理解,對「經絡」這一基本概念的解釋、「經絡」從無到有的過程、創建十二經的方法、以及十二經的「根」和「結」,沒集中在一起,而是分散在多個章節,且文簡詞古,寓意太深。受此影響,《靈樞》從南宋以後雖重新刊行,但後世醫書沒把這些最基本的問題整理出來。直到現在,《靈樞》雖有對「經絡」這一基本概念的解釋,因難理解,仍沒翻譯成通俗語言。三是經絡學說的基本概念在古代不規範,容易讓後人產生誤解。比如,「血脈」可稱「脈」,「經絡」也可稱「脈」,但「經絡」和「血脈」不是同一個概念。再如,「經」可稱「經脈」,「絡」可稱「絡脈」,但「經脈」並不專指「經」,而是有三種含義:有時指「經」,有時指歸屬於各「經」的血脈,還有時指整個經絡系統。若不分辨清楚,很容易混淆。比如《靈樞·經脈篇》說:「經脈者,所以決死生,處百病,調虛實,不可不通」,這裡所說的「經脈」,既不單指「經」,也不是歸屬各「經」的血脈,而是指整個經絡系統。再如《靈樞·經脈篇》說:「肺手太陰之脈……、大腸手陽明之脈……、胃足陽明之脈……、脾足太陰之脈……」等等,這裡所說的「脈」,不是血脈,而是「經」。另如《素問·離合真邪論篇》說:「經之動脈,其至也,亦時隴起,其行於脈中循循然。」所謂「經之動脈」,是指歸屬於各「經」的動脈。「動脈」是血脈,「經」不是動脈。所謂「行於脈中」,指血脈。這都說明,在古代,經絡學說的基本概念不規範,「血脈」與「經」或「絡」容易混淆,必須辨別清楚。由於以上原因,經絡學說的主要內容和主要作用雖被後人掌握了,但《靈樞》原文對「經絡」這一基本概念的解釋卻罕為人知。南宋以後,雖有了重新刊行的《靈樞》,但後人沒把《靈樞》原文理解透,仍沒弄清「經絡」是怎麼產生的,也沒弄清「經絡」是什麼,逐漸摻雜了對「經絡」的推論、猜測、臆斷和曲解誤說,把經絡學說的真面目埋沒了。比如,近代醫書對《靈樞》的註解,一直沒把「經脈之始生」、「六律建陰陽諸經」、「氣脈」和「經」的關係、以及「經絡」的「根」和「結」等最關鍵的問題解釋清楚。其實,《靈樞》對「經脈之始生」早有解釋,這是最能反映經絡學說真面目的歷史證據。只要把原文理解透,翻譯成通俗語言,足以說明「經絡」是什麼,也能說明「經絡」是怎麼產生的。由此可知,經絡學說的真面目不是在《內經》成書時就埋沒了,而是《內經》成書以後逐漸埋沒的。【2】據《漢書·藝文志》記載,戰國秦漢以前,中醫學有很多古典文獻,大部分失傳。如《黃帝外經》、《扁鵲內經》、《扁鵲外經》、《白氏內經》、《白氏外經》、《旁篇》等,共二百六十多卷,早失傳了。還有《上經》、《下經》、《大要》、《從容》、《奇恆之勢》等,篇目不詳,也失傳了。在這些文獻中,通過旁證可查的,是對經絡學說確實有一些記載。但是,是否記載了對「經絡」這一基本概念的解釋,無證可查。倖存於世的《內經》,確有對「經絡」這一基本概念的解釋,見於《靈樞·經脈篇》。《內經》還有「建陰陽諸經」或「六律建陰陽諸經」的記載,見於《靈樞·經別篇》不同的版本。並且,《難經》也倖存於世,《難經》的記載表明,奇經八脈是在十二經的基礎上補充的。《內經》和《難經》合起來,對經絡學說的記載基本是完整的,已經達到了實用的程度。經絡學說從古代傳到現在,主要根據《內經》和《難經》的記載。因此,經絡學說的真面目是不是埋沒了?埋沒了哪些內容?可以把經絡學說現代理論與《內經》和《難經》的記載互相比較。比如,經絡學說最基本的概念是「經絡」,《內經》早有對「經絡」這一基本概念的解釋,但經絡學說現代理論沒把「經絡」這一基本概念解釋清楚,說不清「經絡」是什麼,這就是埋沒了。再如,「經隧」也是經絡學說的基本概念之一,是與天體運行相對應的二十八脈,非常重要,《內經》說:「必明於經隧」,但經絡學說現代理論普遍忽視了對「經隧」的解釋和重視程度,這也是埋沒了一部分。另如,《內經》說:「不知根結,五臟六腑,折關敗樞,開闔而走,陰陽大失,不可取。」由此可,必須知道「根」和「結」的作用和意義,否則,就會「五臟六腑、折關敗樞」,甚至「陰陽大失」,但是,經絡學說現代理論沒把「根」和「結」的作用和意義充分體現出來。《素問·征四失論》說:「夫經脈十二者,絡脈三百六十五,此皆人所明知,工之所循用也。」所謂「此皆人所明知」,說明古代醫家知道「經絡」是什麼,但在近代,「經絡」成了解釋不清的概念,這說明,肯定是埋沒了。類似實例,舉不勝舉。《難經》記載的內容也埋沒了一些。很明顯,經絡學說現代理論確實埋沒了經絡學說的很多內容,沒把《內經》和《難經》記載的內容充分挖掘出來,沒能體現經絡學說的真面目。【3】《內經》是戰國時期的文獻,古稱《黃帝內經》,分《素問》和《靈樞》兩部分,各九卷,一百六十二篇。其中,經絡學說的內容,主要在《靈樞》,《素問》有所補充。比如,對「經脈之始生」的解釋、對「六律建陰陽諸經」的記載、各「經」的「根」和「結」、「經隧」、以及十二經、十二經別、十五絡脈、十二經筋的分布和循行路線、161個□穴的歸經,都在《靈樞》部分。所以,《靈樞》是經絡學說最重要、最關鍵的古文獻資料【4】醫學史證實,《內經》成書後,《素問》保存的基本完整,流傳較廣。但《靈樞》沒保存完整,早有散佚,流傳不廣。並且,《靈樞》在宋代以前曾一度丟失,僅存一孤本失落於朝鮮,幾近絕跡。受此影響,《靈樞》原文對「經絡」這一基本概念的解釋,在宋代已罕為人知。【5】據考,在宋代,確實有《靈樞》已失傳的記載。如宋代史崧作《黃帝靈樞經》之敘時說:「昔黃帝作《內經》十八卷。《靈樞》九卷,《素問》九卷,乃其數焉。世所奉行唯《素問》耳。」並且還說:「但恨《靈樞》不傳久矣,世莫能究。」這說明,宋代以前,《素問》雖「世所奉行」,但《靈樞》已「不傳久矣」,確實丟失了。由於《靈樞》是經絡學說最重要、最關鍵的文獻資料,甚至是當時唯一的文獻,所以,《靈樞》丟失後,對經絡學說的傳承產生了極其不利的影響。經絡學說的真面目之所以被逐漸埋沒,主要是《靈樞》曾經丟失造成的。其次是原文太難理解。【6】《靈樞》丟失後,《針灸甲乙經》對經絡學說流傳後世發揮了非常重要的作用。《針灸甲乙經》是晉代問世的針灸學專著,引用了《靈樞》的很多原文。但是,《針灸甲乙經》引用《靈樞·經脈篇》的原文時,把《靈樞·經脈篇》對「經脈之始生」的解釋刪掉了,所以,在中醫學的歷史上,經絡學說的主要內容和主要作用雖被後人掌握了,但《靈樞》原文對「經絡」這一基本概念的解釋卻逐漸埋沒了。【7】史學研究進一步證實,北宋元佑八年,高麗(即朝鮮)向宋皇室進貢,獻出《黃帝針經》,此乃唯一倖存的《靈樞》孤本。因此,《靈樞》失而復得,沒徹底失傳。Y從《靈樞》編著、問世、流傳、丟失乃至南宋時重新刊行,歷史跨度很大,在此期間,文字、語法、語言和表達方式等,都有很大變化。《靈樞》是戰國時期的文字、語法、語言和表達方式,原文寓意太深,很難理解。受諸多因素影響,《靈樞》在南宋以後雖重新刊行,流傳漸廣,但後世醫書沒把《靈樞》對「經絡」這一基本概念的解釋譯成通俗語言。因此,《靈樞》原文對「經絡」這一基本概念的解釋一直埋沒到現在。【8】現存於世的《靈樞》,雖有不同版本,但最早是根據朝鮮向宋皇室進貢的《黃帝針經》出版的。朝鮮向宋皇室進貢時稱《黃帝針經》,南宋刊行時稱《黃帝靈樞經》,後來簡稱《靈樞》。其內容,經史學家考證,仍是《內經》散佚的部分。因此,現存各種版本的《靈樞》,原文仍有對「經絡」這一基本概念的解釋,以此為依據,仍可把經絡學說的真面目重新挖掘出來。【9】以上說明,經絡學說的真面目是經絡學說形成後逐漸埋沒的,主要原因是《靈樞》曾經丟失造成的。其次是《靈樞》原文太難理解。因此,以《靈樞》為主要依據,結合《素問》和《難經》等文獻的記載,仍可把經絡學說的真面目重新挖掘出來。y@]八,因有證據,經絡學說的真面目遲早會挖掘出來【1】戰國以前的中醫文獻雖大部分失傳了,但《內經》倖存於世,特別是《內經》的《靈樞》部分,在宋代以前丟失了,但在北宋元佑八年失而復得,沒永久失傳。其中,對「經絡」這一基本概念確實有解釋,涉及很多細節問題,足以說明「經絡」不是在人體內生成的,並能說明「經絡」最早是古代醫家創建的。這是戰國時期的原始記載,是中醫經典文獻對「經絡」的解釋,最能反映經絡學說的真面目。因此,以《靈樞》為證據,只要把原文理解透,經絡學說的真面目遲早會挖掘出來。【2】《內經》是戰國時期的綜合性典著,是中醫學各學說的淵藪。中醫學最重要的學術思想和最基本的概念,均發端於這部偉大經典。經絡學說也不例外。考證「經絡」的起源,研究「經絡」是什麼,探討經絡學說是怎樣形成的,離不開《內經》。並且,根據《內經》的記載對「經絡」進行研究,是最可信的【3】近代以來,一般認為,《內經》只記載了「經絡」的分布和循行路線,但沒說清「經絡」是怎樣產生的,也沒說清「經絡」是什麼。所以,對「經絡」的研究確實走了彎路。最近發現,《內經》原來早有對「經脈之始生」的解釋,見於《靈樞·經脈篇》,以此為依據,可以充分說明,人在母腹內沒「經絡」,人出生時也沒「經絡」。《靈樞·經別篇》的記載表明,十二經是古代醫家按六律創建的,即所謂「六律建陰陽諸經」。此外,《素問·陰陽離合論》和《靈樞·根結篇》的記載可以證實,經絡系統最早的框架是手六經和足六經的「根」和「結」,這是經絡系統最早的直行主幹,是以「少陰、太陰、厥陰、少陽、太陽、陽明」為「經」,各「經」的起止和分布,確實是古代醫家按「三陰三陽」創建的。六律的核心即是「三陰三陽」。《難經》的記載表明,古代醫家先是創建了十二經,有了十二經之後,在十二經的基礎上又補充了奇經八脈,其作用,主要是彌補十二經的缺陷和不足。因此,以《內經》為依據可以弄清十二經的起源,以《難經》為依據可以弄清奇經八脈的起源。在此基礎上,足以把經絡學說的真面目重新挖掘出來。【4】因《靈樞》沒徹底失傳,《靈樞》確有對「經脈之始生」的解釋,只是原文不易理解,所以,無論什麼時候,只要把《靈樞》原文理解透,就一定能把經絡學說的真面目挖掘出來。並且,《靈樞》原文的表達方式,已經給人留下了非常明顯的疑問,本身就是突破口。只要發現了這個突破口,溯本窮源,尋根覓節,對「經絡」的考證和研究就不會偏離方向,就會把經絡學說的真面目挖掘出來。比如,在《靈樞·經脈篇》第一段經文中,黃帝說:「人始生,先成精,精成而腦髓生,骨為干,脈為營,筋為網,肉為牆,皮膚生而毛髮長,谷入於胃,脈道以通,血氣乃行。」這是介紹人在母腹內逐漸生成的臟腑和組織結構,但雷公繼續問「願卒聞經脈之始生」,意思是說,想立刻知道「經脈」是怎麼產生的。這足以說明,「經脈」不是在母腹人生長發育生成的。假如「經脈」是在母腹內生成的,雷公就不用接著再問了。針對「經脈之始生」的問題,黃帝又作了回答,即:經脈者,所以決死生、處百病、調虛實,不可不通。這種回答,顯然讓人產生疑問。比如,若單從文字看,似乎不是解釋「經脈之始生」的問題,有答非所問之嫌。因此,這是很明顯的突破口,應該深入考究。實際上,這不是答非所問,而是緊接上文進一步說明「經脈」的作用。比如,黃帝又說:「經脈者,所以決死生、處百病、調虛實、不可不通。」這是古漢語的一種固定句式,即「……者,所以……」,通譯為「……,是用於……的」。由全文的文意可知,這裡所說的「經脈」,指的是整個經絡系統。這句話譯成現代語言,意思是說,「『經絡』是用來『決死生、處百病、調虛實』的,不可不知」。這就「說明了經絡」的主要作用。之所以這樣回答,是因上一句已說明「經絡」不是母腹內生成的,所以必須單獨解釋「經絡」的作用,把」經絡「的作用把臟腑組織器官區別開。很明顯,這段經文已經表明,「經絡」和人在母腹內生成臟腑組織器官不是同一性質的概念。人的臟腑組織器官是在母腹內生成的,但「經絡」不是在母腹內生成的。還能表明,「經絡」的作用和臟腑組織器官的作用有區別。因為,在人的身體上,任何臟腑組織器官,都不具備「決死生、處百病、調虛實」的作用。原因是,這是綜合性很強的作用,是系統方法或論理工具的作用,不是臟腑、器官、組織結構的作用。所謂「百病」,泛指一切疾病。所謂「不可不通」,是「不可不知」的意思。「通」作「知」或「通曉」解。以上說明,根據《靈樞》原文明顯的疑問之處,可以打開對「經絡」進行考證和研究的突破口。通過這段原文,既能說明「經絡」最初不是在人體內生長發育而成的,也能說明「經絡」是幹什麼用的。在此基礎上,對「經絡」的研究就有了一定思路,就不會偏方向。至於「經脈」是什麼,已基本上清楚了。當然,若徹底理順清楚,還要參考《靈樞》和《素問》的其他原文。【5】《內經》對經絡學說的記載很多,但沒集中在一起,而是比較零散。其中,《靈樞》記載的較多,《素問》有所補充。若互相參照,完全一致,都能貫通,足以把經絡學說的真面目體現出來。並且,凡秦漢以前的文獻資料,對「經絡」的記載基本上是一致的,可以互相參照。比如,若把《內經》和古文獻對「經絡」的記載綜合在一起,互相貫通,至少可以說明以下幾個問題:一,《靈樞·經脈篇》對「經脈之始生」的解釋表明,人在母腹內沒「經絡」,人出生時也沒「經絡」。由此證明,「經絡」不是在母腹內生長發育而成的。因此,不能再把「經絡」誤解為人身體上的某種組織或某種結構。二,《靈樞·經別篇》的記載表明,十二經是古代醫家按六律創建的,即「六律建陰陽諸經」。由此證明,「十二經」確實不是在人體內生成的,而是古代醫家創建的。這和《靈樞·經脈篇》對「經脈之始生」的解釋是一致的,可以互相參照。三,《素問·陰陽離合論》和《靈樞·根結篇》記載了古代醫家創建手六經和足六經的具體方法。由此證明,經絡系統最早的框架是十二經的「根」和「結」。十二經是足六經和手六經的合稱。足六經和手六經都是以「少陰、太陰、厥陰、少陽、太陽、陽明」為「經」。「根」和「結」是足六經和手六經的起源。四,《素問·陰陽離合論》還能表明,陰陽學說為十二經提供了名稱,各「經」的起止和分布,是按系統方法創建的。五,《難經》的記載表明,奇經八脈是在十二經的基礎上補充的,其作用,主要是彌補十二經的缺陷和不足。由此證明,奇經八脈也是古代醫家創建的。六,《靈樞·脈度篇》對「大經隧」的論述,最能體現出「經」和「氣脈」的關係,足以證明,十二經和任脈、督脈、蹺脈,與「大經隧」長度一致,陰陽屬性相同,分布和循行路線相同。這一點非常重要,對確定「經絡」不是虛構,不是假說,是最確鑿的證據。據此才能說明,「經絡」最初是在「氣脈」的基礎上創建的,是以「少陰、太陰、厥陰、少陽、太陽、陽明」為「經」,把「經」和「氣脈」建在了一起。「大經隧」是較大的「氣脈」。因此,經絡學說是哲學和醫學互相結合形成的方法論學說,「經」和「絡」是經絡學說的論理工具。「經」和「氣脈」雖建在了一起,但「經」有哲學內涵,既能概括「氣」的運行規律,體現「氣脈」的作用,又有方法論的論理工具作用。七,《素問·陰陽應象大論》的記載表明,「經絡」是古代醫家「論理人形」的工具。由此證明,「經絡」有論理工具作用。八,《內經》用十二經辨證,《傷寒雜病論》用六經辨證;《靈樞》和《針灸甲乙經》把□穴歸全身各經,是每一經都有歸經的□穴;《十四經發揮》把□穴歸了十四經,不再是每一經都有歸經的□穴。由此證明,在中醫學的古文獻中,「經絡」的論理工具作用是非常重要的。以上說明,古典文獻對「經絡」的記載是一致的,可以互相參照。因此,只要弄清「經絡」是什麼,再把「經絡」起源、「經」和「氣脈」的關係、「經」的哲學內涵、經絡學說的形成、以及經絡學說的主要內容理順清楚,就能把經絡學說的真面目重新挖掘出來。【6】近代以來,出土文獻越來越多,為「經絡」的研究提供了更多的歷史依據。比如,《人體經脈漆雕》、《五十二病方》、《陰陽十一脈灸經》、《足臂十一脈灸經》相繼出土。原有傳本的《內經》、《難經》、《傷寒雜病論》、《針灸甲乙經》、《十四經發揮》、《針灸大成》、《針灸逢源》等。把這些文獻對經絡學說的記載貫通起來,可以說明「經絡」從無到有、從簡單到複雜、初步形成複雜體系、主要作用、乃至逐漸埋沒的歷史過程。並且,還能說明,在這個過程中,歷代醫家對「經絡」的循行路線曾多次進行過充實、修改和調整。所以,經絡的論理工具作用越來越突出,「經」和「氣脈」的關係越來越不明顯,日漸淡晦。【7】從「經絡」起源到現在,「經絡」的專題文獻數以萬計,數不勝數。文獻資料表明,歷代醫家對「經絡」的循行路線雖有充實、修改或調整,但沒記載過「經」和「絡」的發育過程、生長過程、解剖形態、損傷、折斷、切除、連接、異位或佔位等。在診療實踐中,根本沒有「經絡」本身的疾病,而是把疾病過程中的各種癥狀或證候分別歸屬各「經」。並且,主要是用經絡學說的理論闡釋生理病理,指導臨床各科開創診療方法,指導疾病的診斷治療,而不是診治「經絡」本身的疾病。這也是證據。面對越來越多的文獻積累和臨床實際情況,對「經絡」的考證和研究,遲早會有研究思路的調整。只要把研究思路回歸到《內經》和《難經》的原始記載,打開突破口,遲早會把經絡學說的真面目挖掘出來。半個多世紀以來,受西醫影響,國內外的研究機構,不斷用高科技手段在人體上找「經絡」,甚至,對「經絡」物質基礎的研究,已從器官、組織深入到細胞乃至亞細胞水平。其結果,既沒找到「經」或「絡」,也沒找到「經絡」本身的任何物質基礎。其原因,都是因為「經絡」在「氣脈」的基礎上已有了哲學內涵。「經絡」最初雖和「氣脈」建了在一起,長度和循行路線相同,但在兩千多年的歷史過程中,曾多次充實、修改和調整,「經」和「氣脈」的關係已不明顯,且「經」和「氣脈」都是無形的。所以,對「經絡」的考證和研究若不調整思路,繼續用西醫的手段在人體上找「經絡」,是不可能找到的。【8】原衛生部長崔月犁主編的《中醫沉思錄》說:「已知的解剖形態中沒有經絡的獨特結構,那麼,它是不是一種未知的解剖結構。迄今為止,在已知解剖結構之外尋找經絡的獨特解剖結構的各種探索,都取得了『零』的結果。事實已經顯示,經絡的結構也不可能是未知的解剖結構。」還說:「國內外為尋找經絡的獨特結構付出的各種努力,沒有取得任何結果。整個醫學對人體的解剖學、組織學研究已經相當發達,以此為基礎對經絡的解剖形態研究,迄今為止,均未取得任何成果。雖然不能說對人體的解剖形態研究已到盡頭,但是,經絡系統這樣龐大,功能如此基本,既有宏觀內容,又有微觀內容,如果有其獨立的解剖結構的話,是不可能不被發現的。」又說:「長期以來,一些學者一直寄希望於在神經血管之外,能找到經絡獨特的形態學基礎,結果一無所獲」。「要想發現特殊的經絡形態結構,迄今均告失敗」。「事實使我們不得不承認,經絡既不是已知的解剖結構,也不是未的解剖結構,經絡是超解剖學的。」《中醫沉思錄》這些話,非常客觀的總結了以前對「經絡」的研究。其中,所謂「『零』的結果」和「均告失敗」,並不是徹底否定以前對「經絡」的研究,而是從學術角度,根據以前的研究,提出「經絡」是超解剖學的。這種觀點,已經有了調整思路的導向。久而久之,對「經絡」的研究不斷總結成功和失敗的經驗,遲早會認識到「經絡」是超解剖學的。「經絡」最初和「氣脈」建在一起,以「氣脈」為主要基礎,「經絡」已多次充實、修改和調整,顯然是超解剖學的。但是,認識歸認識,必須有充分的證據,才能證這一點。《內經和《難經》的原始記載,就是證據。古典文獻的相關記載,可為佐證。【9】《內經》現存30多萬字,其中,「經脈」出現85次,「經絡」出現57次。經隧出現12次。在「經脈」和「經絡」的出處,一是指血脈,即血管;二是專指經絡,十二經和奇經八脈及其分支。除此之外,沒別的含意。但是,「經絡」不是「血管」,而是可以把「血管」分別歸屬各「經」。在古代,歸經的血脈,有時稱經脈。這是「經絡」和「血脈」容易相混的原因。對此,《內經》有解釋,不是不可以區別開。並且,經絡學說的五十多個基本概念,都可根據《內經》解釋清楚。所以,從基本概念入手對「經絡」進行研究,《內經》也能提供證據。【10】總之,對「經絡」的考證和研究,不是沒證據,不是沒突破口,而是沒有充分發揮經典文獻對中醫科學研究的指導作用。這是中醫學近代以來最殘重的教訓。九,《內經》是怎樣告誡後人的【1】《內經》告誡後人,對「經絡」的研究,不可不知「經絡」是幹什麼用的。如《靈樞·經脈篇》說:「雷公曰:願卒聞經脈之始生。黃帝曰:經脈者,所以決死生,處百病,調虛實,不可不通。」在這段經文中,雷公是說想立刻知道「經脈」是怎樣產生的。即「願卒聞經脈之始生」「黃帝回答說,「經脈」是用來「決死生、處百病、調虛實」的,不可不知。即「經脈者,所以決死生,處百病,調虛實,不可不通。」由黃帝的回答可以看出,「經脈之始生」和經脈的作用有一定關係,並告誡說:不可不知。因此,考證「經絡」的起源,先弄清「經絡」的作用,先知道「經絡」是幹什麼用的,可以少走彎路或不走彎路。這其中的道理,很簡單,不用解釋。遺憾的是,對「經絡」的研究,已經走了不少彎路,沒能體現出經典文獻的指導導作用。【2】《內經》告誡後人,對「經絡」的理解,若「內外相失」,必然會有「疑殆」。所謂「疑殆」,是疑惑不解。如《素問·征四失論》說:「夫經脈十二者,絡脈三百六十五,此皆人所明知,工之所循用也。所以不十全者,精神不專,志意不理,外內相失,故時疑殆。」所謂「此皆人所明知」,說明古代醫家知道「經絡」是什麼。所謂「不十全」,是對「經絡」的了解不全面。所謂「精神不專、志意不理」,是思路不對,條理不清。所謂「內外」,是《內經》常用的對應詞。在不同出處有不同含義。在這段經文中,「內」是指「氣脈」和人的臟腑組織器官等。理由是:人體內客觀存在的東西屬於「內」的範疇,「氣脈」和臟腑組織器官是客觀存在的,故屬「內」。「外」指「經絡」。理由是:「經絡」是古代醫家創建的,不是人身體上的某種組織或某種結構,故屬外。所謂「內外相失」,是分不清內外,混淆了經絡與人脈和臟腑組織器官。所謂「疑殆」,是疑惑不解的意思。把這經文譯成通俗語言,總的意思是說:古代醫家知道「經絡」是什麼,醫生經常用「經絡」,但是,對「經絡」了解不全面的人,思路不對,條理不清,分不清內外,就會疑惑不解。因此,可對「經絡」的研究,必須分清內外。否則,就會疑惑不解。理由是:經絡最初雖以「氣脈」為主要基礎,雖和「氣脈」建在了一起,長度和陰陽屬性都相同,但是,「氣脈」是人體內客觀存在的,「經絡」是古代醫家創建的。並且,「經絡」的循行路線曾多次充實、修改和調整,早已有了很大區別。若分不清內外,必然疑惑。"遺憾的是,對「經絡」的研究已經犯了「內外相失」的錯誤,已經出現了「疑惑不解」的後果,沒能體現出經典文獻的指導作用。【3】《內經》告誡後人,若「不知根結」,就會「陰陽大失」。如《靈樞·根結篇》說:「奇邪離經,不可勝數,不知根結,五臟六腑,折關敗樞,開闔而走,陰陽大失,不可復取。」這段經文,不用詳解就能看出,「根」和「結」是非常重要的概念。若不知「根結」,則後患無窮。比如,「五臟六腑、折關敗樞」和「陰陽大失」,都是「不知根結」而導致的後患。這是因為,「根」和「結」是「經絡」的起源,「根」和「結」之間是十二最早的直行主幹,經絡系統的複雜體系,是在「根」和「結」的基礎上逐漸充實、逐漸修改調整、逐漸完善而成的。所以,若不知「根結」,弄不清「經絡」從無到有的過程,就不知道「臟腑」和「經絡」是怎麼聯繫的,就不知道「臟腑」和「經絡」的關係。其後果,相當於門戶的「樞紐」折敗,必然影響開合出入。所謂「陰陽大失」,是喪失了陰陽的意義和指導作用。遺憾的是,經絡學說的現代理論,普遍忽視了「根結」的重要性。對「經絡」的研究,很少有人從「根」和「結」入手取得重大突破,沒能體現出經典文獻的指導作用。【4】總之,中醫學的經典文獻仍有普遍性的指導意義,特別是《內經》和《難經》,還有很多精髓沒挖掘出來,沒能充分發揮對中醫學的指導作用。比如,以《內經》和《難經》等經典性文獻為依據,可以把「經絡」從無到有、從簡單到複雜、逐漸形成複雜體系、乃至初步形成系統理論的過程挖掘出來,在此基礎上,經絡學說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概念,都能解釋清楚。第二部分,經絡學說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概念一,脈和經【1】掌握經絡學說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概念,首先要了解「脈」和「經」的歷史淵源。因為,經絡學說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概念,是古代經典文獻傳下來的,在經典文獻中,「脈」和「經」通用。「脈」可稱「經」,「經」可稱「脈」。比如:「手太陰經」古稱「肺手太陰之脈」、「手陽明經」古稱「大腸手陽明之脈」、「足太陰經」古稱「脾足太陰之脈」、「足陽明經」古稱「胃足陽明之脈」。其中,「經」和「脈」都不是血脈,而是都指「經」。除此之外,「氣脈」或「血脈」有時簡稱「脈」,「經」有時稱「經脈」。基本概念比較混亂。因此,必須把「脈」和「經」的歷史淵源搞清楚。【2】在中醫學的歷史上,先有的「脈」,後有的「經」。「脈」是「經」的基礎,「經」是在「脈」的基礎上創建的,主要是氣脈和血脈,氣脈尤其重要。氣脈和血脈是人體運行氣和血的運行通路。【3】「經」是十二經和奇經八脈的主幹,有固定名稱,是陰陽學說引進到醫學領域以後創建的。這毫無疑義。因此,「經」雖有不同稱謂,但內涵都是「經」。【4】「脈」的本義是名詞,但有「貫通、連絡、概括或條理」的引申義。在古代,凡物之貫通、連絡成為一體而有條理者,皆可稱脈。比如,地脈、山脈、水脈、風脈、血脈、氣脈、筋脈、經脈等,這都是具有概括性的概念,具有貫通、連絡和條理的基本特徵。其中,地脈、山脈、風脈、水脈,是地理學領域的概念。血脈、氣脈、筋脈、經脈,是醫學領域的概念。由於「脈」字有引申義,所以,天文、地理、自然、文學、醫學等學科常用「脈」字冠名。不僅古代用「脈」字冠名,現代也常用「脈」字冠名,比如,脈衝、脈絡膜、脈管炎等。【4】在醫學領域,古人對「脈」的認識,比創建「經絡」早。用「脈」字冠名形成的基本概念,是古人對人體主要部位以及「血」的運行、「氣」的運行、「皮」、「肉」、「筋」、「骨」等有了初步認識形成的。比如,血脈、氣脈、筋脈等,產生這些概念,說明古人對血的運行、氣的運行、筋的分布等已有初步認識。醫學領域的「經」,是在認識更加系統的基礎上創建的,是對初步認識的歸納和總結,更加系統化。因此,醫學領域創建了「經絡」以後,對「經絡」的表述雖「脈」和「經」通用,但主要指「經」。比如,肺手太陰之脈、大腸手陽明之脈、脾足太陰之脈、胃足陽明之脈、以及十一脈、十二脈、六脈、二十八脈、沖脈、帶脈等,都是「經」。【6】所謂「氣脈」,俗稱「氣道」,主行氣,是「氣」的通路,古稱「隧」。「氣」是構成人體和維持人體生命的基本物質,遍布全身。「氣脈」也遍布全身。《靈樞·邪客篇》的記載表明,「隧」就是「氣脈」。比如,《內經》有「三隧」之說,主行糟粕、津液和宗氣,說明「隧」也是「氣」的運行通路,即「氣脈」。《靈樞·脈度篇》的記載表明,十二經和任脈、督脈、蹺脈的直行主幹與「大經隧」完全一致,長度相同,陰陽屬性相同,分布和循行路線相同,都是「一十六丈二尺」。因此,最早的「經」是和氣脈建在一起的,是以「氣脈」為基礎創建的。這是「脈」和「經」在古代可以通用的歷史淵源。但是,所謂「一十六丈二尺」,不是「經」的全部,而是十二經和奇經八脈的一部分,沒包括沖脈、帶脈、維脈、以及別出的「正經」和各「經」彎曲的部分。因此,十二經和奇經八脈有在「一十六丈二尺」的基礎上逐漸充實的部分。【7】根據「脈」和「經」的歷史淵源,再根據「氣脈」和「經」的關係,足以證明,「經絡」不是「血脈」。「經絡」雖以「氣脈」為基礎,但「經絡」本身已不是「氣脈」,因為,「經」有哲學內涵,有固定的基本形式,「經」和「絡」的循行路線在基本形式的基礎上已多次充實、修改和調整。二,陰陽離合和三陰三陽【1】經絡系統以「十二經」為主。十二經的基本形式是「三陰三陽」。「三陰三陽」導源於「陰陽離合」的哲學原理。所以,十二經有非常明顯的哲學內涵。【2】「陰陽離合」是陰陽學說的內容。所謂「離」,是一陽分三陽、一陰分三陰。例如:一陽分三陽,則為太陽、陽明、少陽,合稱三陽。一陰分三陰,則為太陰、厥陰、少陰,合稱三陰。所謂「合」,是三陽合一陽,三陰合一陰。例如:太陽、陽明、少陽相合,則為一陽。太陰、厥陰、少陰相合,則為一陰。若一陰一陽再合,則為太極。「太極」是混沌不分的狀態,是派生陰陽的基礎,代表未分陰陽的整體。太極生兩儀,兩儀即陰和陽,陰和陽仍可還原為太極。這是陰陽學說非常重要的哲學原理,為十二經提供了哲學的基本形式。【3】按「陰陽離合」的哲學理論,「三陰三陽」是六個基本概念,即少陰、太陰、厥陰、少陽、太陽、陽明。以這六個基本概念為「經」,再以手足相配,則為十二經的名稱。即:足太陰經、足少陰經、足厥陰經、足太陽經、足少陽經、足陽明經、手太陰經、手少陰經、手厥陰經、手太陽經、手少陽經、手陽明經。這是十二經之名的來源。【4】《素問·陰陽離合論》的記載可以證明,「十二經」的命名,主要根據「三陰三陽」的基本形式。如《素問·陰陽離合論》說:「黃帝問曰:余聞天為陽,地為陰,日為陽,月為陰,大小月三百六十日成一年,人亦應之。今三陰三陽不應陰陽,其故何也?岐伯對曰:陰陽者,數之可十,推之可千,推之可萬,萬之大,不可勝數,然其要一也。天覆地載,萬物方生,未出地者,命曰陰處,名曰陰中之陰。則出地者,命曰陰中之陽。陽予之正,陰為之生,故生因春,長因夏,收因秋,藏因冬,失常則天地四塞。陰陽之變,其在人者,亦數之可數。帝曰:願聞三陰三陽之離合也,岐伯曰:聖人面南而立,前曰廣明,後曰太沖,太沖之地,名曰少陰,少陰之上,名曰太陽,太陽根起於至陰,結於命門,名曰陰中之陽。中身而上,名曰廣明,廣明之下,名曰太陰,太陰之前,名曰陽明,陽明起於厲兌,名曰陰中之陽。厥陰之表,名曰少陽,少陽根起於竅陰,名曰陰中之少陽。是故三陽之離合也,太陽為開,陽明為闔,少陽為樞。三經者,不得相失也,搏而勿浮,命曰一陽。帝曰:願聞三陰,岐伯曰:外者為陽,內者為陰,然則中為陰,其沖在下,名曰太陰,太陰根起於隱白,名曰陰中之陰。太陰之後,名曰少陰,少陰根起於湧泉,名曰陰中之少陰。少陰之前,名曰厥陰,厥陰根起於大敦,陰之絕陽,名曰陰之絕陰。是故三陰之離合也,太陰為開,厥陰為闔,少陰為樞。三經者,不得相失也,搏而勿沉,名曰一陰。」在這段經文中,「少陰、太陰、厥陰、少陽、太陽、陽明」是「經」的名稱。「命曰、名曰、前曰、後曰」等,是「經」的命名過程。命名「根」和「結」的過程,是「經」從無到有的過程。「根」是「經」的起點,「結」是「經」的另一端。「開合樞」,是「經」的排列順序。「聖人面南而立」,相當於人體模型。「根」和「結」之間,是「經」的直行主。據此可以看出,「十二經」最初是「三陰三陽」的基本形式。這段經文雖沒記載手六經的「根」和「結」,但《靈樞·根結篇》有補充,更能證實這一點。【5】以上說明,十二經從一開始就打上了哲學的烙印。其命名、起止、排列順序、直行主幹等,都有哲學因素。這是非常明顯的。因此,不能把「經」誤解為人身體上的某種組織或某種結構,而是以「三陰三陽」的六個基本概念為「經」。三,六合和八肱【1】「六合」有多種解釋。比如,上、下、東、西、南、北,為六合;十二地支的子與丑合、寅與亥合、卯與戌合、辰與酉合、巳與申合、午與未合,為六合;時令和季節交替,孟春與孟秋合、仲春與仲秋合、季春與季秋合、孟夏與孟冬合、仲夏與仲冬合、季夏與季冬合,為六合。再如,十二經的表裡關係,手少陰經和手太陽經相表裡、足少陰經和足太陽經相表裡、手太陰經和手陽明經相表裡、足太陰經和足陽明經相表裡、手厥陰經與手少陽經相表裡、足厥陰經與足少陽經相表裡,為六合。六合以「三陰三陽」為核心,是「三陰三陽」演繹的一種形式。比如,「三陰三陽」是六個基本概念,少陰和太陽相合,太陰和陽明相合,厥陰和少陽相合,即「六合」。再如,十二合為六,六合為三,三合為二,二合為一,這是系統的演繹形式。其中,三陰合為一陰,三陽合為一陽,故三合為二。一陰一陽合,則二合為一。古代醫家創建十二經,就是以「三陰三陽」為基本形式。比如,手六經和足六經都是按「三陰三陽」的六個概念命名的。再如,十二經受「三陰三陽」基本形式的限制,沒分布在人體前正中線和後正中線,也沒環腰一周的「經」。因此,在十二經的基礎上補充了奇經八脈。【2】「八肱」指四方和四隅。如《淮南子》說:「天地之間,九州八極」,又說「九州之外有八寅八寅之外有八□,八□之外有八極。」所謂「九州」,是冀州、兗州、青州、徐州、揚州、荊州、豫州、梁州、雍州的合稱,也是古代中國的名稱。所謂「八寅、八肱、八極」,是九州外圍漸遠之地,相當於中國的國境以外。古人認為,「六合」和「八肱」可以概括整個宇宙。其中,「六合」是上、下、東、西、南、北,「八肱」是四方和四隅。古代醫家創建經絡學說時,是按六合的形式創建十二經,對應九州。按八肱的形式創建奇經八脈,對應九州外圍漸遠之地。因此,十二經和奇經八脈概括整個宇宙和整體人體。奇經八脈主要彌補十二經的缺陷和不足。比如,奇經八脈主要分布在十二經沒能概括的部位,進一步加強了人體前正中線、後正中線、以及頭、尾、腰、膝、手、足等八個部位的聯繫。所以,奇經八脈和十二經合起來,才能概括整個人體,才能與整個宇宙相對應。【3】以上說明,十二經和奇經八脈各有各的核心內涵,各有各的基本形式,是兩種形式結合在一起,概括性更強,既能概括整個宇宙,也能概括整個人體。所以,不能把十二經和奇經八脈誤解為人身體上的某種組織或某種結構。十二經和奇經八脈在人體上的分布,是古代醫家創建的,即「建陰陽諸經」。人與與天道相合,與天地相應。在人的身體上,臟腑組織器官的位置、陰陽屬性、生理功能、病理變化、相互關係、相互聯繫、相互影響、氣的運行規律、血的運行規律、以及□穴、氣脈、血脈和筋的分布等,具備創建十二經和奇經八脈的基礎。古代醫家對以上這些方面的系統認識、以及系統歸納和總結,為創建十二經和奇經八脈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四,隧、經隧、氣脈【1】「經隧」是「經」和「隧」合在一起的稱謂。其實質,是「經」和「氣脈」的合稱。「隧」是「氣脈」的另一種稱謂,「隧」就是「氣脈」,是較大的「氣脈」。tiX《內經》有「大經隧」之說,也有「經隧」之說。所謂「大經隧」,其實質,是十二經、任脈、督脈、蹺脈的主幹和「大氣脈」的合稱,總長度為「一十六丈二尺」。這說明,「大經隧」是「經隧」的一部分,是「經」和「大氣脈」的合稱。《內經》對「大經隧」的記載表明,「經」的主幹是在「大氣脈」的基礎上創建的,這對界定「經絡」最初不是虛構,不是假說,具有非常重要的參研價值,是最確鑿的歷史證據。因為,「隧」是較大的「氣脈」,在人體上是客觀存在的,是「氣」的主要運行通路。由此可以證明,「經絡」最初既不是虛構也不是假說,而是有實實在在的基礎,即「氣脈」和「氣」的運行規律。但是,「經」和「氣脈」的實質有一定區別,必須弄清楚。其區別是,「氣脈」是人體客觀存在的,「經」是「氣脈」客觀存在的表現形式。「氣脈」是「經」的基礎,「經」是「氣脈」的歸納和概括。「氣脈」有「氣脈」的疾病,「經」本身沒有疾病。比如,在臨床上,氣脹、氣腫、氣滯、氣結、岔氣等,都是和「氣脈」密切相關的病變,而不是「經」或「絡」本身的病變。【2】在人體內,「氣脈」和「血脈」都是客觀存在的。「氣脈」行氣,「血脈」行血。「氣脈」和「血脈」運行「氣」和「血」,而不是靠「經絡」運行「氣」和「血」。這是必須分辨清楚的基本問題。「經絡」本身的實際意義,是古代醫家在人本上創建的,相當於地球儀上的經線和緯線,不是有腔隙的管道,不能容納「氣」和「血」,沒有運行「氣」和「血」的功能,而是概括或反映「氣血」的運行規律。《內經》對「經絡」的解釋可以充分說明這一點。天文學和地理學對「經緯」的應用也能說明這一點。並且,從古典文獻的記載看,根本沒說「經」或「絡」本身有腔隙。所以,在近代,把「經絡」說成是人體上有生理功能的一種特殊結構,認為「經絡」有運行「氣血」的生理功能,是錯誤的。【3】由於「經絡」本身是論理工具的性質,所以,「氣脈」和「血脈」可以分別歸屬各經。歸經是為了便於研究。所謂「歸經」,是把人的臟腑、血脈、氣脈、筋、骨、肌表、□穴、證候、以及藥物等,分別歸屬各經。通過歸經的過程,各「經」都有了所屬的臟腑、有了所屬的「氣脈」和「血脈」、有了所屬的筋、骨、肌表、□穴等,因此,各「經」都有「氣血」的運行。但是,千萬不能搞錯,「氣」和「血」在人體上的運行通路,仍是「氣脈」和「血脈」,「氣脈」行氣,「血脈」行血,而不是變成由「經絡」運行氣血。這是必須清楚的。【4】中醫學創建經絡學說以後,由於歸經,產生了很多概念,都應與「經絡」本身區別開,決不能混淆。否則,對「經絡」的研究很容易混亂。比如,「經隧」,是把「隧」歸經的稱謂,即人的「氣脈」分別歸屬各「經」。「經筋」,是把「筋」歸經的稱謂,即人的「筋」分別歸屬各「經」。「皮部」,是把肌表歸經的稱謂,即人的體表分別歸屬各「經」。「經穴」,是把□穴歸經的稱謂,即把逐漸發現的□穴經臨床反覆驗證後分別歸屬各「經」。「六經病」或「六經證」,是把病證歸經的稱謂,即不同性質的病證分別歸屬各「經」。其中,「隧」、「血脈」、「筋」、「骨」、「肌表」、「□穴」、「病證」的臨床表現等,都是人體客觀存在的東西,不是經絡系統的組成部分。「經絡」本身,是對這些方面進行研究的系統工具。或稱論理工具。因此,對「經絡」的研究,首先要分清哪是被研究的對象,哪是系統工具,千萬不能混淆。【5】《靈樞·營衛生會篇》說:「中焦亦並胃中,出上焦之後,此所受氣者,泌糟粕,蒸津液,化其精微,上注於肺脈,乃化而為血,以奉生身,莫貴於此,故得獨行於經隧,命曰營氣。」由此可以充分說明,血的運行和營氣的運行有區別。血行脈中,不能透出脈外,但血中營氣可以透出脈外,故得獨行於「經隧」。所謂「獨行於經隧,命曰營氣」,是說血中營氣獨行於「經隧」。【6】《靈樞·脈度篇》說:「手之六陽,從手至頭,長五尺,五六三丈。手之六陰,從手至胸中,三尺五寸,三六一丈八尺,五六三尺,合二丈一尺。足之六陽,從足上至頭,八尺,六八四丈八尺。足之六陰,從足至胸中,六尺五寸,六六三丈六尺,五六三尺,合三丈九尺。蹺脈從足至目,七尺五寸,二七一丈四尺,二五一尺,合一丈五尺。督脈任脈各四尺五寸,二四八尺,二五一尺,合九尺。凡都合一十六丈二尺,此氣之大經隧也。」《靈樞·五十營》說:「天周二十八宿,宿三十六分,人氣行一周,千八分。日行二十八宿,人經脈上下、左右、前後二十八脈,周身十六丈二尺,以應二十八宿。」這兩段經文,前者主要論述「經隧」的長度,後者主要論述二十八經和二十八宿的對應關係。合起來看,可以弄清「氣脈」和「經」的關係。這兩段經文,都提到了「一十六丈二尺」,據此可以看出,這「一十六丈二尺」,既是「大經隧」的長度,也是「二十八經」的長度。所謂二十八脈,即二十八經,是左右兩側十二經再加任脈、督脈和左右兩側的蹺脈,是經絡系統的一部分,沒包括沖脈、帶脈、陰維脈、陽維脈,也沒包括各「經」的分支。二十八經的主幹,合起來是一十六丈二尺。「大經隧」的長度,合起來也是一十六丈二尺。這是因為,古代醫家把人體較大的「隧」分別歸屬各「經」,所以,「大經隧」的長度與「二十八經」的主幹長度相同,這是按骨度法計算的。所謂「大經隧」,專指歸屬二十八經的「隧」,是較大的「隧」,沒包括太小的「隧」。「隧」俗稱「氣道」,即「氣脈」,是「氣」的運行通路。因此,「隧」遍布全身,可以分別歸「經」。歸經的「隧」稱「經隧」。但是,「隧」本身不是「經」,而是把「經」建在了「隧」的基礎上。「經」和「隧」的關係是:「經」是論理工具,「隧」是被研究的對象,「隧」為建「經」奠定了基礎。把「隧」歸經,是對「隧」進行更加系統的研究,等於把全身的「隧」劃分若干部分,分別歸屬各「經」。歸經的「隧」稱「經隧」,「隧」本身不是「經」。這和「筋」的歸經、「脈」的歸經、「體表」的歸經、「臟」的歸經、「腑」的歸經、「□穴」的歸經、「病證」的歸經、藥物的歸經等,是一樣的。並且,《內經》明確指出:「此氣之大經隧也」,由此可以充分說明,「隧」是行氣的,「經絡」本身不是行氣的,而是概括了「氣」的運行規律。同理,血脈是行血的,「經絡」不是行血的。「氣」和「血」分別行於「氣脈」和「血脈」,充養歸屬各「經」的臟腑組織器官。【7】在中醫學的歷史上,由於逐漸埋沒了《內經》對「經絡」這一基本概念的解釋,在近代,沒把「隧」和「經絡」區別開,影響了對「氣脈」的研究。其實,「氣脈」是被研究的對象,對人的生理和病理,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比如,凡氣機失調的病理變化、凡佔位性的病理變化,都和「氣脈」密切相關。在醫學領域,對「氣」和「氣脈」進行研究,具有非常廣闊的前景,可以攻克很多疑難病。根和結【1】「根」和「結」是經絡學說最重要的基本概念之一,見於《素問·陰陽離合論篇》,也見於《靈樞·根結篇》。《說文解字》說:「根,木株也」。所謂「木株」,是樹根的古稱。此外,「根」還有開始的意思。如《博雅》說:「根,始也」。「結」字原為締結、裹結之意,引申義為「結聚」、「歸結」、「繫結」、「捆綁」的意思。《素問·陰陽離合論篇》和《靈樞·根結篇》的記載表明,「三陰三陽」的六個哲學概念成為十二經的名稱,最早是從「根」和「結」開始的。「根」是「經」的起點,在四肢末端。「結」是「經」的另一端,在頭或胸腹部。創建了「根」和「結」,「三陰三陽」的六個基本概念在人體上就有了相應的部位。「根」和「結」之間就是「經」的直行主幹。所以,「根」和「結」是十二經的起源【2】「根」和「結」的作用,主要是確定「經」的兩端,創建各「經」的起止、分布、走向和直行主幹。比如,「三陰三陽」的六個概念為十二經提供了各稱,每一經都有一定的陰陽屬性,各有兩端,按「經」的陰陽屬性和人的陰陽屬性把「經」的兩端分別確定在手部、足部、頭或胸腹部,即「根」和「結」。明確了「根」和「結」在人體上的部位,各「經」的起止、分布、走向和直行主幹,就形成了。所以,古代醫家創建「根」和「結」的過程,是十二經從無到有的過程。【3】在「根」和「結」的基礎上,「經」和「經」之間、「經」和「絡」之間、經絡與臟腑組織器官之間的各種聯繫、以及歸經的□穴、歸經的筋、歸經的隧、歸經的病證、歸經的藥物等,是逐漸充實、逐漸修改和調整、逐漸完善而成的。所以,《內經》以前的古文獻表明,「經絡」最初很簡單媚_b歷過逐漸充實、逐漸修改調整、逐漸完善的過程。並且,經絡學說形成後,「經絡」的體系雖很複雜,但「三陰三陽」的基本形式和核心沒變。比如,三陰經和三陽經的陰陽屬性都互相對應,分布和排列有一定規律,陰陽相貫,依次銜接,如環無端,終而復始。這是在「根」和「結」的基礎上逐漸充實、逐漸修改調整、逐漸完善而成的。【4】《素問·陰陽離合論篇》記載了足三陽經和足三陰經的「根」和「結」,分別是:足太陽經之「根」,在足小趾外側,至陰穴處。「結」,在命門(目)的部位。足陽明經之「根」,在足次趾外側,厲兌穴處。「結」,在顙大、鉗耳的頭維穴處。足少陽經之「根」,在足無名趾外側,足竅陰穴處。「結」,在耳前窗籠之聽宮穴處。足太陰經之「根」,在足大趾內側,隱白穴處。「結」,在上腹部之太倉,即中脘穴處。足少陰經之「根」,在足心,湧泉穴處。「結」,在喉部之廉泉穴處。足厥陰經之「根」,在足大趾上,大敦穴處。「受結」,在胸部之玉英、膻中穴的部位。《素問·陰陽離合論》雖沒記載手六經的「根」和「結」,但《靈樞·根結篇》有所補充。【5】《靈樞·根結篇》記載了足三陽經和手三陽經的「根」、「溜」、「注」、「入」。其中,「根」,指各「經」在四肢末端的起點,即井穴。「溜」,即原穴;「注」,即經穴;上部的「入」穴在頸部,下部的「入」穴即「絡穴」。具體內容如下:足太陽經之「根」為至陰穴,「溜」為京骨,「注」為崑崙,上「入」為天柱,下「入」為飛揚。足少陽經之「根」為足竅陰穴,「溜」為丘墟,「注」為陽輔,上「入」為天容,下「入」為光明。足陽明經之「根」為厲兌穴,「溜」為沖陽,「注」為足三里,上「入」為人迎,下「入」為豐隆。手太陽經之「根」為少澤穴,「溜」為陽谷,「注」為小海,上「入」為天窗,下「入」為支正。手少陽經之「根」為關沖穴,「溜」為陽池,「注」為支溝,上「入」為天牖,下「入」為外關。手陽明經之「根」為商陽穴,「溜」為合谷,「注」為陽溪,上「入」為扶突,下「入」為偏歷。《靈樞·根結篇》和《素問·陰陽離合論》都沒記載手三陰經的「根」和「結」。但是,《靈樞·逆順肥瘦篇》論述了十二經的分布規律。按分布規律,可以把十二經的「根」和「結」都弄清楚。【6】《靈樞·逆順肥瘦篇》明確指出:「手之三陰,從臟走手;手之三陽,從手走頭;足之三陽,從頭走足;足之三陰,從足走腹。」這是十二經的分布規律,據此,可以把手三陰經的「根」和「結」都弄清楚。比如,手三陰經從臟走手,手部皆為「根」,所以,手三陰經的「根」,必在手指末端的井穴。手三陰經的「結」,必在胸腹部。【7】《靈樞·根結篇》說:「不知根結,五臟六腑,折關敗樞,開闔而走,陰陽大失,不可復取。」這說明,「根」和「結」是非常重要的基本概念。這是因為,創建「根」和「結」的過程是十二從無到有的過程。若不知道「根」和「結」是什麼,就不知道「經」是怎麼產生的。同理,若不知道「經」是怎麼產生的,就不知道「經絡」和人的臟腑組織器官為什麼有了聯繫。若不知道「經絡」和人的臟腑組織器官為什麼有了聯繫,就會產生誤解,就不能充分發揮「經絡」的作用。六,經絡的終始【1】從字義來說,「始」是開始,「終」是結束。學術概念來說,「終始」有狹義和廣義之分。狹義的「終始」,指各「經」的起點和終點。比如,足太陽經的起點是「至陰」,終點是「晴明」。足太陰經的起點是「隱白」,終點是「大包」。各「經」都有起點和終點。廣義的「終始」不單指某一經,而是整個經絡系統的終始。比如,按十二經的交接順序,從手太陰肺經開始,依次交接手陽明大腸經、足陽明胃經、足太陰脾經、手少陰心經、手太陽小腸經、足太陽膀胱經、足少陰腎經、手厥陰經、手少陽三焦經、足少陽膽經、足厥陰肝經,再由足厥陰經肝經與手太陰肺經相交接,如環無端,終而復始。這是十二經的「終始」。再如,《靈樞·五十營篇》說:「天周二十八宿,宿三十六分,人氣行一周,千八分,日行二十八宿,人經脈上下、左右、前後二十八脈,周身十六丈二尺,以應二十八宿,漏水下百刻,以分晝夜。」其中,所謂「二十八脈」,是二十八經,包括左側十二經、右側十二經、任脈、督脈、左側蹺脈、右側蹺脈,合為二十八經,沒包括奇經八脈中的沖脈、帶脈和維脈。《靈樞·五十營篇》還說:一萬三千五百息,氣行五十營於身,水下百刻,日行二十八宿,漏水皆盡,脈終矣。」所謂「脈終矣」,是二十八經的「終始」【2】「經絡」有了「終始」,是在「根「和」結」的基礎上達到了基本完善的程度。比如,「根」是「經」的起點,起點為「始」,在「始」的基礎上,「經」與「經」之間的銜接和溝通、各經與臟腑組織器官的複雜聯繫、□穴的歸經、病證的歸經等,若已達到基本完善的程度,則為「終」。所以,「根結」和「終始」都很重要。如《靈樞·根結篇》說:「不知根結,五臟六腑,折關敗樞,陰陽大失,不可復取。九針之玄,要在終始,故能知終始,一言而畢,不知終始,針道咸絕。」這說明,「根結」是「經絡」起源階段的重要概念,「終始」是經絡系統已基本完善的重要概念。【3】《靈樞·終始篇》說:「凡剌之道,畢於終始,明知終始,五臟為紀,陰陽定矣。」這段經文的意思是說,針灸的道理都是根據「終始」,所以,必須「明知終始」。整個經絡系統是以「根」和「結」為「始」。這是因為,根和結之是經絡系統最基本的直行主幹。在「根」和「結」的基礎上,「經絡」從簡單到複雜。最後的「終」,是古代醫家對人體臟腑組織器官生理病理的認識水平決定的。認識水平越高,認識的層面越寬,經絡系統就越複雜。達到基本完善的程度,為「終」。所以,在「根」和「結」的基礎上,各「經」的循行路線、以及各「經」與人體臟腑組織器官的聯繫,是不斷充實、不斷修改和調整,不斷完善而成的。比如,若把《陰陽十一脈灸經》、《足臂十一脈灸經》、《內經》《難經》記載的「經絡」循行路線以及與人體臟腑器官的聯繫互相比較,可以看出,《陰陽十一脈灸經》、《足臂十一脈灸經》的記載比較簡單,《內經》充實了很多內容。在《內經》的基礎上,《難經》對「奇經八脈」的記載,又充實了很多新的內容。這說明,「經絡」的「終始」,是在「根」和「結」的基礎上達到了比較完善的程度。【4】《靈樞·終始篇》說:「謹奉天道,請言終始,終始者,經脈為紀,持其脈口人迎,以知陰陽有餘不足,平與不平,天道畢矣。」這段經文說明,經絡的「終始」,以是否滿足臨床需要為標準。根據「經絡」理論已能「測知陰陽有餘不足、平與不平」,就算完善了。所以。經絡系統越簡單作用越小,越充實、越完善,作用越大。【5】《靈樞·終始篇》說:「必先通十二經脈之所生病,而後可得傳於終始矣。」這說明,必須對病證的歸經有了系統認識,才能談「終始」。也就是說,如果對人的生理病理有了新的認識,經絡系統可以繼續充實新的內容。比如,□穴和病症的歸經,確實是不斷充實的。【6】在經絡系統逐漸充實的過程中,「始」是「經」的「根」,固定不變。「結」的一端可以延伸。在「經」的直行主幹上,還有別出的正經。所以,「經」的「根」是「經」的「始」,「經」的「結」不是「經」的終,「終」是最後確定的。【6】以上說明,「經」的「終始」和「經」的「根結」有一定區別。「根結」只代表經的直行主幹,是經絡系統最基本的框架。「終始」有廣義和狹義之分。廣義的「終始」是指經絡系統的完善程度。狹義的「終始」是「經」的起點和終點。「結」不一定是「經」的終點。「根」是固定不變的,「結」的一端可以延伸。七,經絡的起止【1】「經絡」的「起止」是新概念,是近代產生的。在近代,「經絡」的「起止」相當於狹義的「終始」,指「經」的起點和終點。「經」的起點為「起」,終點為「止」,合稱「起止」。這是經絡學說現代理論根據《內經》和《難經》對「經絡」的記載總結出來的。所以,每一經都有「起止」。比如,足太陽經「起止」是起於「至陰」、止於「晴明」。足太陰經的「起止」是起於「隱白」、止於「大包」。手陽明大腸經的「起止」是起於「商陽」,止於「迎香」。【2】各「經」的「根」都是「經」的起點,固定不變。但是,「結」不一定是「止」,「止」和「結」有一定區別。其區別是:「止」是各「經」的終點,但「結」不一定是終點。各「經」在「結」的一端可以延伸,或有分支。其分支是「絡」。【3】「經」的「起止」和「絡」的「起止」有一定區別。「經」都起於「根」,「絡」都起於「經」。「經」的「止」仍在「經」上,「絡」的「止」都在所聯繫的部位。【4】經絡學說現代理論用起八,經絡【1】「經絡」是「經」和「絡」的合稱。「經」是十二經和奇經八脈的直行主幹,「絡」是各「經」的分支。所以,「經絡」這個基本概念的具體內容,非常明確,十二經和奇經八脈的主幹及其分支,就是「經絡」這個基本概念的具體內容。除此之外,不含別的。【2】「經」和「絡」的關係:是以「經」為主,「絡」隸屬於「經」,是「經」的分支,或稱支線。比如,手太陰經之絡,是手太陰經的分支。手陽明經之絡,是手陽明經的分支。任脈之絡,是任脈的分支。督脈之絡,是督脈的分支。各經皆如此(3&3v【3】「經」和「絡」的區別是:「經」有定數,「絡」無定數。「經」有分支,「絡」不再分支。「經」數固定不變,「絡」沒數的限制。「經」起於「根」,「絡」起於「經」。「經」的「止」在「經」上,「絡」的「止」都在所聯繫的部位。「經」的分布和循行受陰陽屬性和基本形式的限制,「絡」不受限制。【4】「經」和「絡」的實質都不是人身體上的某種組織或某種結構,而是古代醫家在人身體上創建的。十二經是按「三陰三陽」的形式創建的,奇經八脈是按「八肱「的基本形式創建的。但是,由於歷史原因,「經絡」的實質在近代被埋沒了。因此,「經絡」至今沒有實質性的準確定義。本書稱「經絡」是論理工具,或系統工具,或研究工具,是暫稱,是為了表述方便。「經絡」的準確定義,需充分討論,形成共識,方能確定。九,經脈和絡脈【1】一般認為,「經脈」即「經」,「絡脈」即「絡」。但是,由於「脈」字兼有兩種詞義,《內經》所說的「經脈」和「絡脈」,有時是指「經」和「絡」,有時指「血脈」或「氣脈」。因此,對「經脈」和「絡脈」的詞義,也要辨別清楚。【2】在《內經》中,「經脈」有三種含義,「絡脈」有兩種含義。「經脈」的三種含義是:一指「經」,即十二經和奇經八脈的主幹。二指「血脈」,專指「大而在里」的血脈。三指整個經絡系統,既包括「經」,也包括「絡」。如《靈樞·經脈篇》說:「經脈者,所以決死生,處百病,調虛實,不可不通。」這裡所說的「經脈」,絕對不是單指經,而是包括「經」和「絡」,指整個經絡系統。這是因為,整個經絡系統才具有「決死生、處百病、調虛實」的作用。「絡脈」的兩種含義是:一指「絡」,即十二經和奇經八脈的分支。二指血脈,主要指比較淺表的血脈。因此,《內經》所說的「經脈」和「絡脈」,有時指「經」和「絡」,有時指「血脈」。指「經」和「絡」時,「經脈」即「經」,「絡脈」即「絡」。指「血脈」時,「經脈」專指「大而在里」的血脈,「絡脈」專指比較淺表的血脈。「孫脈」和「毛脈」,專指細小的血脈,即毛細血管。經考證,這是有歷史原因的。原因是:古代醫家以「經」和「絡」為論理工具,用「經」和「絡」對全身的血脈進行概括和分類,把「大而在里」的血脈稱「經脈」,把比較淺表的血脈稱「絡脈」,比「絡脈」更細小的血脈稱「孫脈」或「毛脈」。如《靈樞·脈度篇》說:「經脈為里,支而橫者為絡,絡之別者為孫。」這是古代醫家對全身血脈進行概括和分類的基本方法。因於這種方法,「經脈」和「絡脈」都有了兩種含義,除指「經」和「絡」外,有時指血脈。類似這種記載,還可見於《靈樞·癰疽篇》,其曰:「中焦出氣如露,上注溪谷,而滲孫脈,津液和調,變化而赤為血,血和則孫脈先滿,溢乃注於絡脈,皆盈,乃注於經脈。」很明顯,這裡所說的孫脈、絡脈和經脈,都是指血脈,而不是指「經」和「絡」。這種詞義變化,在語法上屬於詞義擴大,在中醫歷史上屬於借用舊詞又賦予了新的含義。再如,《內經》記載的「診絡法」,是直接觀察體表血脈的變化,而不是觀察「絡」本身的變化。《內經》記載的「剌絡法」,是針剌體表的血脈,而不是針剌「絡」。因此,不能把《內經》所說的「經脈」和「絡脈」都認為是「經」和「絡」。「經」和「絡」的實質,專指十二經和奇經八脈的主幹及其分支。這是決不能混淆的。【3】在中醫學的經典文獻中,經、絡、脈、經脈、絡脈、氣脈、血脈等基本概念容易相混,再加上「經脈」和「絡脈」有時簡稱「經絡」,名稱不統一,給「經絡」的研究造成了很大障礙。但是,可以肯定,這些概念僅有兩種詞義,一是指「經絡」,二是指「血脈」和「氣脈」。除此之外,再沒別的含義。因此,只要弄清「經絡」與「氣脈」和「血脈」的關係,對「經絡」的疑惑便可迎刃而解。十,經絡系統的組成【1】根據《內經》對「經脈之始生」的解釋,人出生時沒「經絡」,「經絡」不是在人體內生成的,而是古代醫家按「三陰三陽」的基本形式和人體本身的基礎創建的。經絡系統最初的框架是十二經的「根結」。在「根結」的基礎上逐漸充實了十二經的分支及其與臟腑組織器官的複雜聯繫。並在十二經的基礎上補充了奇經八脈,彌補了十二經的缺陷和不足。這才組成了比較完善的經絡系統。【2】以《內經》和《難經》的原始記載為依據,經絡系統的組成,只包括「經」和「絡」。「經」是十二經和奇經八脈的主幹,「絡」是十二經和奇經八脈的分支。除十二經和奇經八脈的主幹及其分支外,經絡系統沒別的成分。【3】「十二經」分布在人的左右兩側,合起來是二十四經。沖脈、任脈、督脈、帶脈沒左右之分,合為四經。陰維脈、陽維脈、陰蹺脈、陽蹺脈也分布在左右兩側,合為八經。其中,手太陰肺經一個分支。手陽明大腸經一個分支。足陽明胃經三個分支。足太陰脾經一個分支。手少陰心經一個分支。手太陽小腸經兩個分支。足太陽膀胱經三個分支。足少陰腎經一個分支。手厥陰心包經一個分支。手少陽三焦經兩個分支。足少陽膽經三個分支。足厥陰肝經兩個分支。任脈一個分支。督脈一個分支。總起來計算,十二經的分支都是對稱分布,單側是二十一個分支,左右兩側合起來是四十二個分支。奇經八脈僅任脈和督脈有分支,沒左右之分。帶脈、沖脈、陰維脈、陽維脈、陰蹺脈、陽蹺脈都沒分支。所以,整個經絡系統,是三十六條「經」再加四十四個分支。除此之外,不含別的【4】近代以來,有些醫書把「經絡」說成人體的重要組成部分,這是沒有弄清《內經》所說的「經絡」是怎樣產生的,也沒弄清「經絡」是什麼。還有些醫書把「十二經筋」、「十二皮部」、以及「孫絡」和「浮絡」等,都說成了經絡系統的組成部分。這是沒弄清「筋」、「皮部」、「孫絡」、「浮絡」等和「經絡」的關係。因此,經絡學說現代理論介紹經絡系統的組成,已經摻雜了曲解誤說,必須從根本上澄清。否則,若把經絡系統的組成搞錯了,對「經絡」的研究必然陷入誤區。十一,十二經【1】「十二經」是經絡系統最主要的部分,包括手太陰肺經、手陽明大腸經、足陽明胃經、足太陰脾經、手少陰心經、手太陽小腸經、足太陽膀胱經、足少陰腎經、手厥陰心包經、手少陽三焦經、足少陽膽經、足厥陰肝經。【2】十二經的每一經都有分支。「經」的分支通稱「絡」,也稱支線。其中,有的分支是溝通「經」和「經」之間的聯繫,有的分支是溝通「經」和臟腑組織器官之間的聯繫,所以,十二經有定數,有固定名稱,但十二經的分支有多有少,有的有名稱,有的沒名稱,分支無定數。對此,《內經》有解釋,見於《靈樞·脈度篇》:「當數者為經,其不當數者為絡也。」這說明,十二經有數的限制,「絡」不受限制。【3】在中醫學的古文獻中,十二經和十二經脈不能完全混為一談。十二經固然是指十二經的主幹,但十二經脈並不是專指十二經,而是兼有兩種詞義,一是指十二經,二是指歸屬於十二經的血脈。必須弄清這一點,把「經絡」和「血脈」區別開,才能把「經」和「絡」體現出來十二,奇經八脈【1】「奇經八脈」也稱「奇經」,包括任脈、督脈、沖脈、帶脈、陰維脈、陽維脈、陰蹺脈、陽蹺脈。奇經八脈雖冠「脈」字,但實質是「經」,不是血脈。【2】歷代文獻對「奇經」的解釋,主要有以下四種:一,其「經」別道奇行,不拘於「十二經」,故曰「奇經」。如《難經》說:「奇經八脈者,不拘於十二經。」意思是說,奇經八脈的分布和循行,不拘於「十二經」的規律,所以,稱為「奇經」。二,「奇」為單數,有不偶之義,無表裡配合,故曰「奇經」。所以,奇經八脈沒表裡關係。三,主要聯絡奇恆之腑,與五臟六腑沒「絡屬」關係,故曰「奇經」。四,相對而言,「十二經」稱「正經」,則「奇經八脈」稱「奇經」。如《聖濟總錄》說:「脈有奇常,十二經者,常脈也,奇經八脈而不拘於常,故謂之奇經。」以上四種解釋,基本上概括了「奇經八脈」的特點及其與「十二經」的區別。「奇經八脈」共八條,都用「脈」字命名,合稱「奇經八脈」。【3】根據最近對《內經》和《難經》等古文獻的綜合研究,可以進一步說明,十二經是古代醫家按「三陰三陽」的基本形式創建的,奇經八脈是在十二經的基礎上補充的,是按「八肱」的基本形式創建的。其作用,主要彌補十二經的缺陷和不足。六合和八脈是個完整體系。所以,十二經和奇經八脈合起來,體系更加完整。十三,十五絡【1】「十五絡」是「十四別絡」和「脾之大絡」的合稱,也稱「十五絡脈」。【2】一般認為,十五絡脈都是經絡系統的組成部分。根據《內經》的記載,「十四別絡」確實是「經」的分支,古稱「經」之「別」。但是,「脾之大絡」並不是「經」的分支,不是「經」之「別」,而是「血脈」。所以,「十四別絡」確實是經絡系統的組成部分,但「脾之大絡」不是經絡系統的組成部分。這是有嚴格區別的,必須予以澄清。【3】經考證,所謂「十四別絡」,是《內經》論述的十四經之「別」,後人稱之為「十四別絡」。比如:手太陰之別、手少陰之別、手心主之別、手太陽之別、手陽明之別、手少陽之別、足太陽之別、足少陽之別、足陽明之別、足太陰之別、足少陰之別、足厥陰之別、任脈之別、督脈之別,合為「十四經」之「別」,也稱「十四別絡」。但是,《內經》在論述「十四經之別」時,對「脾之大絡」另有解釋,見於《靈樞·經脈篇》。其中,可以明顯看出,「脾之大絡」並不是「經」之「別」。比如,《靈樞·經脈篇》說:「脾之大絡,名曰大包,出淵腋下三寸,布胸脅。」並說:「凡此十五,絡者,實則必見,虛則必下,視之不見,求之上下,人經不同,絡脈異所別也。」所謂「凡此十五」,是「十四經之別」和「脾之大絡」。所謂「絡者」,專指脾之大絡。所謂「人經不同」,是明確指出,不能把「經」和「血脈」相混。所謂「絡脈異所別也」,是明確指出「脾之大絡」與「十四經之別」有區別。其區別是:「脾之大絡」有「實則必見,虛則必下」的特徵。這種特徵,是「血脈」的特徵。「十四經之別」沒這種特徵。所以,「十四經之別」不是血脈,是「經」的分支,屬於經絡系統,但「脾之大絡」不是「經」的分支,不屬於經絡系統,而是血脈。若對《內經》的原始記載進行深入研究,可以充分說明這一點。並且,臨床實踐也能證實這一點。比如,在臨床上,看到「脾之大絡」並不難,但「十四經之別」確實看不到。【4】《內經》記載的「胃之大絡」,其實質也是血脈,故曰「出於左乳下,其動應衣」,這是動脈搏動的特徵。三十六條經和四十四個分支都沒這種特徵。所以,「脾之大絡」和「胃之大絡」都不是經絡系統的組成部分,而是血脈。必須明確這一點,才能把經絡系統澄清。【5】後人對「脾之大絡」和「胃之大絡」產生誤解,主要是沒有弄清「經絡」的實質是什麼,其次是沒把基本概念理順清楚。十四,十二經別和十四別絡【1】「十二經別」是十二經「別」行的「正經」,兩端都在「經」上,不是分支,仍屬「經」的範疇。「十四別絡」是「經」的分支。所以,經絡系統包括「十二經別」和「十四別絡」。【2】「十二經別」都屬十二經,專指十二經分布在身體深部的別行正經。奇經八脈沒「經別」。所以,「經別」共十二條,稱「十二經別」。【3】「十四別絡」是「十四經」的分支,專指十二經之間互相聯繫的支線和任、督二脈的支線。所謂「十四經」,指「十二經」和任、督二脈。奇經八脈共八經,只有任、督二脈有分支,也稱「別絡」。奇經八脈的其餘六「經」分支,故沒「別絡」。所以,「別絡」共十四條,合稱「十四別絡」。【4】「經別」的循行特點是:都從十二正經分出,經軀幹、臟腑、頭項等處,最後仍歸正經。在循行過程中,六陽經的「經別」復注於原來的陽經,六陰經的「經別」則注入與其表裡的陽經。手足三陰三陽組成六對,稱為「六合」。其主要作用,是加強表裡兩經的聯繫,並聯繫十二經主幹未循行的部位,彌補十二經主幹的不足。【5】「別絡」的循行特點是:「十二經」的「別絡」都從肘膝以下分出,與相鄰之「經」互相聯絡。其主要作用,是表裡之「經」互相聯絡,加強聯繫。任、督二脈雖有別絡,但表裡關係,故不循此例【6】「十二經別」是「經」的一部分,仍屬十二經。「十四別絡」是「絡」的一部分,是有固定名稱的「絡」。所以,「十二經別」和「十四別絡」都是經絡系統的組成部分。【7】《靈樞·經別篇》說:「足太陽之正,別入於□中,其一道下尻五寸,別入於肛,屬於膀胱,散之腎,循膂當心入散;直者,從膂上出於項,復屬於太陽,此為一經也。」所謂「足太陽之正」,指足太陽經的正經。所謂「直者」,指「經別」。所謂「復屬於太陽,此為一經也」,是說足太陽經的經別仍屬太陽經。因此,「經別」屬「正經」,是經絡系統的主要部分。十五,浮絡和孫絡【1】近代以來,有人認為,浮絡和孫絡是經絡系統的組成部分。並且認為,絡脈有別絡、浮絡和孫絡之分。別絡是較大的、或主要的絡脈。浮絡是循行於人體淺表部位而常見的絡脈,孫絡是最細小的絡脈。(見《中醫基礎理論》上海科技出版社)這種解釋,表面上合情合理,實際有嚴重錯誤。這是因為,這種解釋把「絡」和「血脈」混淆了【2】據考證,別絡、浮絡和孫絡,並不都是經絡系統的組成部分。其中,「別絡」是「經」的分支,有固定名稱,確實屬於「絡」的範疇,是經絡系統的組成部分。但是,孫絡和浮絡,都是血脈的細小分支,而不是「絡」的分支。所以,「孫絡」和「浮絡」不屬「絡」的範疇,而是細小的血脈,專指毛細血管。根據《內經》對「血脈」的分類方法、以及《內經》記載的「診絡法」和「剌絡法」,都可以充分說明這一點。《內經》對「血脈」的分類方法,見於《靈樞·脈度篇》,是把「血脈」分為三類,「大而在里」的血脈為第一類,稱「經脈」。比較淺表的血脈為第二類,稱「絡脈」。孫絡和浮絡為第三類,專指比「絡脈」更細小的血脈,其實質,是毛細血管。比如,《內經》記載的「診絡法」,是直接觀察體表血脈的變化,而不是觀察「絡」的變化。再如,《內經》記載的「剌絡法」,是針剌體表的血脈,而不是針剌「絡」。所以,必須把「別絡」、「孫絡」、「浮絡」這三個基本概念區別開。「別絡」雖是經絡系統的組成部分,但「孫絡」和「浮絡」不是經絡系統的組成部分。【3】《內經》對血脈的觀察和分類方法,還可見於《素問·皮部論篇》,如:「少陽之陽,名曰樞持,上下同法,視其部中有浮絡者,皆少陽之絡也。」所謂「視其部中有浮絡者,皆少陽之絡也」,意思是說,觀察少陽經分布的部位,若有細小的血脈,都歸少陽經。所謂「少陽之絡」,是「少陽之浮絡」的省略句,而不是經絡系統的「絡」。因此,「浮絡」不是經絡系統的組成部分,而是細小的血脈。血脈遍布全身,人的體表分布著無數的細小血脈,古代醫家是把人的整個體表分別歸屬各「經」,所以,每一經都有細小的血脈,可以直接觀察。故曰「視其部中」。所謂「部」,是各「經」所屬的體表區域。十六,經筋和皮部【1】「經筋」和「皮部」都不是經絡系統的組成部分,也不是經絡系統的附屬部分,而是把人的體表和全身諸筋分別歸屬於十二經,這是古代醫家對體表和全身諸筋進行系統研究的基本方法,由此才產生了「經筋」和「皮部」這兩個基本概念。如《素問·皮部論篇》說:「皮有分部,脈有經紀,筋有結絡,骨有度量,其所生病各異,別其分部,左右上下,陰陽所在。」還說:「欲知皮部以經脈為紀者,諸經皆然」。所謂「別其分部」,是把皮、脈、筋、骨按部位分別歸屬各「經」。所謂「諸經皆然」,是說各經皆如此。很明顯,這是用「經絡」對皮、脈、筋、骨進行系統研究,皮、脈、筋、骨是被研究的對象,「經絡」是進行系統研究的論理工具。【2】《內經》的記載表明,把人體諸筋分別歸屬於「十二經」,稱「十二經筋」。把人的體表分別歸屬於「十二經」,稱「十二皮部」。因此,「十二經筋」概括全身諸筋。「十二皮部」概括整個人體的體表。【3】《內經》記載著十二經筋的分布和循行路線,與十二經的分布和循行路線大致相同,這是按十二經的循行路線把全身諸筋分別歸屬於十二經,而不是把全身諸筋說成經絡系統的一部分。「筋」和「經絡」是截然不同的概念。「經筋」是把筋歸「經」之後的稱謂。【4】《內經》對「皮部」的記載,見於《素問·皮部論篇》,可以很明顯的看出,所謂「皮部」,是把人的體表分別歸屬於十二經,等於把人的體表劃分為十二部分。所以,不能混淆「經絡」和體表的關係,體表上並沒真的長著「經絡」,而是用「經」把體表分為十二部分,分別歸屬各經。「皮部」是把體表歸「經」之後的稱謂。【5】近代醫書把「十二經筋」和「十二皮部」說成是經絡系統的組成部分,甚至認為,「十二經筋」是十二經脈的附屬部分。(見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出版的《中醫基礎理論》)其實,這是對經絡系統的誤解。【6】經絡系統除十二經和奇經八脈的主幹及其分支以外,沒有其他成分。人的體表、筋、骨、血脈、臟腑、五官、頭頸、四肢、軀幹、□穴等,都不是經絡系統的組成部分,而是可以按系統方法分別歸屬於各「經」。中醫學是用「經絡」對人體進行研究,並不是人的身體上真長著「經絡」,也不是把人身體上的某種組織或某種結構當成「經絡」的一部分。在中醫學的醫學體系中,「經絡」是對人體進行研究的系統工具或論理工具,人的體表、筋、骨、血脈、臟腑、五官、頭頸、四肢、軀幹、□穴等,都是被研究的對象,這是決不可混淆的。所以,人體的任何一種結構都可以歸經。但是,若把人體的任何一種結構說成是經絡系統的組成部分,都是對「經絡」的誤解。並且,這不是充實了「經絡」的內容,而是埋沒了「經絡」,埋沒了人體的組成部分。類似這種錯誤,必須糾正。十七,正經【1】「正經」是相對而言的。相對於「奇經八脈」來說,「十二經」是「正經」,奇經八脈是「奇經」。相對於「經別」來說,「十二經」是「正經」,「十二經別」是「別」行的正經。所以,「正經」都指「經」。「正經」的支線,都是「絡」。【2】「十二經別」是正經。這是因為,十二經別的起點都十二經上,雖從十二經分出,但另一端仍歸十二經。所以,「十二經別」屬「正經」,不是「絡」。十八,血脈【1】「血脈」雖不是「經絡」,但「經絡」與「血脈」和「氣脈」有一定的歷史淵源。古人對「氣脈」和「血脈」的初步認識和系統認識,為創建「經絡」奠定了基礎。並且,「脈」字和「經」字在古文獻中通用,「血脈」和「經絡」很容易相混。因此,有必要把「經絡」和「血脈」辨別清楚。【2】血脈的實質是血管,是血的運行通路。在戰國秦漢以前,古人對「血脈」早已有了比較系統的認識,並認識到血脈有動脈和靜脈的區別。比如,《難經》說:「十二經皆有動脈」,意思是說,十二經的每一經都分布著動脈。並且,在《內經》中,對血的運行規律,已經論述的很清楚。再如,《靈樞·經水篇》說:「天至高,不可度,地至廣,不可量,此之謂也。且夫人生於天地之間,六合之內,此天之高、地之廣也,非人力之所度量而至也。若夫八尺之士,皮肉在此,外可度量切循而得之,其死可解剖而視之,其藏之堅脆,府之大小,谷之多少,脈之長短,血之清濁,氣之多少,十二經之多血少氣,與其少血多氣,與其皆多血氣,與其皆少血氣,皆有大數」。在這段經文中,「脈之長短、血之清濁、氣之多少」和十二經」相提並論,說明血脈、氣脈和十二經不是同一個概念,而是各有各的含義。其中,所謂「脈之長知,血之清濁」,指血脈。所謂「氣之多少」,指氣脈。所謂「十二經」指「經」。這說明,《內經》所說的十二經,既不是氣脈,也不是血脈。因此,《內經》和《難經》原文中的「血脈」和「經絡」,是可以區別開的。關鍵問題是,一定要把原文理解透,必須結合臨床。比如,在這段經文中,雖然同時論述了十二經的氣血多少,但不說十二經既行氣又行血,而是說各「經」所屬的區域中,氣脈多血脈少的「經」氣多血少,血脈多氣脈少的「經」多血少氣。這是絕對符合臨床實際情況的。若誤認為十二經本身運行「氣」和「血」,那就錯了。所以,一定要把「經絡」和「氣脈」、「血脈」分清楚。【3】《靈樞·經脈篇》說:「人始生,先成精,精成而腦髓生,骨為干,脈為營,筋為網,肉為牆,皮膚生而毛髮長,谷入於胃,脈道以通,血氣乃行。雷公曰:願卒聞經脈之始生。黃帝曰:經脈者,所以決死生,處百病,調虛實,不可不通。」在這段經文中,「脈為營」的脈是「血脈」。「脈道」是「血脈」和「氣道」的合稱,「氣道」即「氣脈」。所以,「脈道以通」則「血氣乃行」。所謂「脈為營」和「谷入於胃,脈道以通,血氣乃行」,這十五個字可以充分說明,古人已經認識到,人體血循環在沒出生時就建立了,即「脈為營」是沒出生時建立的。氣的循環是出生後才更加健全了,即「谷入於胃,脈道以通,血氣乃行」。雷公接著又問「願卒聞經脈之始生」,這說明,人出生時沒「經脈」,這更能證明,古代醫家對「血脈」、「氣脈」和「經脈」都是很清楚的,沒有混淆。由此證明,對《內經》原文,只要理解透,再結合臨床,就能把血脈、氣脈和「經絡」區別清楚。【4】《靈樞·九針論》說:「余聞九針於夫子,眾多博大矣,余猶不能寤,敢問九針焉生,何因而有名。岐伯曰:九針者,天地之大數也,始於一而終於九,故曰:一以法天,二以法地,三以法人,四以法時,五以法音,六以法律,七以法星,八以法風,九以法野。黃帝曰:以針應九之數,奈何?岐伯曰:夫聖人之起,天地之數也,一而九之,故以立九野,九而九之,九九八十一,以起黃鐘數焉,以針應數也。一者,天也,天者,陽也,五藏之應天者肺,肺者,五藏六府之盡也,皮者,肺之合也,人之陽也,故為之治針,必以大其頭而銳其末,令無得深入而陽氣出。二者,地也,人之所以應土者,肉也,故為之治針,必其身而員其末,令無得傷肉分,傷則氣得竭。三者,人也,人之所以成生者,血脈也,故為之治針,必大其身而員其末,令可以按脈勿陷,以致其氣,令邪氣獨出。四者,時也,時者,四時八風之客於經絡之中,為瘤病者也,故為之治針,必其身而鋒其末,令可以瀉熱出血,而痼病竭。」在這段文中,所謂「四時八風之邪客於經絡之中」,是非常典型的「脈字」和「經絡」通用,必須區別清楚。若把這段經文理解透,再結合臨床,可以肯定的說,這裡所說的「經絡」,不是血脈,不是「經絡」本身,而是「氣脈」。這是因為,所謂「瘤病」,是腫瘤之類的疾病,是佔位性病變,有形可見。在人體內,凡是佔位性病變,首先是侵佔氣脈之位,絕對沒有「經絡」本身的瘤病。因此,根據文意和臨床實際情況,完全可以搞清楚。從這段經文可以看出,「氣脈」對治療「瘤病」,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這是一個具有廣闊前景的研究領域。【5】由於「絡」是「經」的分支,所以,一般認為,「經」粗「絡」細,「經」深「絡」淺。但實際上,根據《內經》對「經絡」的描述,十二經和奇經八脈沒有粗細的區別,「經」和「絡」也沒有粗細的區別。「經」可以循行在較深的部位,也可循行在較淺的部位。「絡」可以循行在較淺的部位,也可以循行在較深的部位。在循行過程中,都不分粗細。比如,足太陰脾經的正經起於足大指之端,循指內側白肉際上行於內踝前廉,較淺;足太陰脾經的「絡」從胃上膈注心中,比「經」深。再如,足太陽膀胱經的正經起於目內_,上額交巔;手太陽小腸經的「絡」從目內_斜絡於顴,沒有「經」粗「絡」細的影響。其他「經」和其他「絡」也是如此,不論循行何處,都可深可淺,沒有粗細的區別。這說明,「經」和「絡」沒有粗細之分。【6】《靈樞·脈度篇》說:「經脈為里,支而橫者為絡,絡之別者為孫絡,孫絡之盛而血者疾除之,盛者瀉之,虛者飲葯補之。」所謂「經脈為里」,是「大而在里」的血脈為經脈,不是「經」都在里。十二經和奇經八脈的分布與循行路線可以充分說明這一點。所謂「支而橫者為絡」,是大血脈的分支為絡脈。所謂「絡之別者為孫絡」,是已分支的血脈再分支,為孫絡。所謂「孫絡之盛而血者疾除之,盛者瀉之,虛者飲葯補之」,是毛細血管血盛或血少的治療原則。這段經文說明,孫絡是毛細血管,與經絡系統的「絡」有明顯區別。比如,經絡系統雖有「經」的分支,但沒「絡」的分支,絡不再支。血脈的分支仍有分支,孫絡就是「支而橫」的血脈又分支。【7】《靈樞·癰疽篇》說:「中焦出氣如露,上注溪谷,而滲孫脈,津液和調,變化而赤為血,血和則孫脈先滿,溢乃注於絡脈,皆盈,乃注於經脈。」很明顯,這裡所說的孫脈、絡脈和經脈,都是指血脈,而不是指「經」和「絡」。除此之外,《內經》的諸多記載都可以表明,在古代,經脈和絡脈,兼有兩種詞義,一是「經」和「絡」,二是指血脈。因此,不能把血脈的深淺誤解為「經」和「絡」的深淺,不能把血脈的粗細誤解為「經」和「絡」的粗細。血脈有粗細的區別,「經」和「絡」沒粗細區別。【8】綜觀《內經》全書,對「血脈」、「氣脈」和「經絡」的表述雖比較混亂,但絕對沒有錯謬之處,既沒把「血脈」說成「絡絡」,也沒把「經絡」說成「血脈」,而是「脈」字和「經」字有時通用。因此,只要把「血脈、氣脈、經脈、絡脈、經絡」這幾個基本概念的用法和含意分辨清楚,都能區別開。"準確的說,在《內經》出現的「經絡」二字,只有兩種含義,一是氣脈或血脈,二是十二經和奇經八脈的的主幹及其分支,除此之外,沒別的含義。這是「脈」和「經」的歷史淵源造成的,是「脈」字和「經」字在古代可以通用的原因,只要分辨清楚就行了。必須牢記,血脈和氣脈是人體上客觀存在的,「經絡」是血脈和氣脈客觀存在的表現形式,也是氣血運行規律的表現形式。「經絡」本身,既不是氣脈,也不是血脈,弄清這一點,對「經絡」的研究,就不會受字或詞的干擾了十九,經絡的歸屬【1】醫學史表明,中醫學的理論體系,在戰國秦漢時期已基本形成。當時,在整體觀念和陰陽五行學說指導下,以五臟為中心,把胃、大腸、小腸、膽、膀胱、三焦、皮、肉、筋、骨、脈、眼、耳、鼻、舌、前陰、後陰、頭頸、胸脅、乳房、腰、四肢、毛髮、肌表、爪甲、牙齒、精、氣、血、津液、精神意識活動、涕、淚、唾、涎、尿、汗等,都分別歸屬五臟,從而形成了藏象學說。比如,心主血、主脈、主小腸、主汗、主精神意識活動、開竅於舌。肺主氣、主皮毛、主大腸、主通調水道、主涕、開竅於鼻。肝、脾、腎三臟也各有所主。但是,「經絡」由何臟所主,歸屬何臟,在中醫學的理論體系中沒有這方面的內容。這說明,在戰國秦漢時期,「經絡」和人的臟腑組織器官根本不是同一類性質的概念。同時也說明,在中醫學形成理論體系時,根本沒把「經絡」誤解為人身體上的某種組織或某種結構。這和《內經》對「經脈之始生」的解釋是一致的。若把《內經》對「經脈之始生」的解釋和中醫學的理論體系綜合起來看,更能說明,在中醫學形成理論體系的過程中,「經絡」不是人身體上的某種組織或某種結構,是古代醫家對人體上創建,屬於研究工具、論理工具、系統工具之類的東西。【2】在中醫學的理論體系中,不是把「經絡」歸屬於何臟,而是把臟腑、血脈、氣脈、筋、體表、頭頸、胸腹、軀幹、四肢、□穴、病證等,分別歸屬於各「經」。這是古代醫家對人體進行系統研究的基本方法。比如,臟屬陰,都歸陰經。腑屬陽,都歸陽經。橫膈以上的臟,都歸手經。橫膈以下的臟,都歸足經。再如,四肢內側屬陰,都歸陰經。四肢外側屬陽,都歸陽經。其他如,歸經的肌表稱皮部、歸經的□穴稱經穴、歸經的「隧」稱經隧、歸經的「筋」稱經筋、以及歸經的藥物、歸經的病證等。其中,每一項歸經,都是用「經絡」進行研究。「經絡」和臟腑組織器官之間的聯繫,「經絡」和□穴的聯繫,都是根據歸經。因此,經絡學說的真面目在近被埋沒後,□穴的歸經就停止了。二十,六經【1】「六經」是十二經的簡稱。「十二經」可以簡化為「六經」。六經可以衍化為「十二經」。這是因為,六經和十二經都是「三陰三陽」的基本形式。【2】按「陰陽離合」的哲學原理,任何一個整體都可以化分「陰」和「陽」,「陰陽」可以衍化為「三陰三陽」,「三陰」是少陰、太陰、厥陰,「三陽」是少陽、太陽、陽明。「三陰三陽」合起來,是少陰、太陰、厥陰、少陽、太陽、陽明,以這六個基本概念為「經」,為「六經」。:【3】在六經的基礎上,再以手足相配,則為「十二經」。即:手少陰經,足少陰經,手太陰經,足太陰經,手厥陰經,足厥陰經,手少陽經,足少陽經,手太陽經,足太陽經,手陽明經,足陽明經。【4】把十二經的同名經合併,則十二經簡化為六經。如:手太陽經與足太陽經合併,統稱「太陽經」、手陽明經與足陽明經合併,統稱「陽明經」、手少陽經與足少陽經合併,統稱「少陽經」、手太陰經與足太陰經合併,統稱「太陰經」、手厥陰經與足厥陰經合併,統稱「厥陰經」、手少陰經與足少陰經合併,統稱「少陰經」。「十二經」合併就成了「六經」。【5】六經再簡化,則為「陰經」和「陽經」兩大類。比如,少陰經、太陰經和厥陰經統稱「陰經」。少陽經、太陽經和陽明經統稱「陽經」。故為陰陽兩大類。【6】六經和十二經既能衍化,也能簡化,這也說明,六經和十二經是論理工具或系統工具之類的東西。比如,《素問·熱論篇》用十二經辨證,《傷寒雜病論》用六經辨證。其中,六經和十二經,都是發揮論理工具或系統工具的作用。再如,《靈樞》對□穴的歸經是二十條經都有□穴,《十四經發揮》是把□穴歸了十四經。其中,十二經和奇經八脈的任督二脈,也是發揮論理工具或系統工具的作用。二十一,經氣【1】據《內經》解釋,所謂「經氣」,不是「經絡」本身之氣,而是真氣。如《素問·離合真邪論》說:「真氣者,經氣也。」這說明,「經氣」的實質是「真氣」。因此,不能認為「經絡」本身有「氣」。【2】所謂「真氣」,不是「經」產生的,而是「先天之氣」與「水谷之氣」結合而成,充養全身。如《靈樞·剌節真邪篇》說:「真氣者,所受於天,與谷氣並而充身者也。」這說明,《內經》雖有「經氣」之說,但「經氣」是「真氣」,不是「經」產生的。因此,不能把「經氣」誤解為「經絡」本身產生的「氣」。【3】弄清「經氣」是「真氣」,再弄清「真氣」不是「經」產生的,更能說明「經絡」不是人身體上的某種組織或某種結構,而是論理工具或系統工具。二十二,經水【1】「經水」不屬於經絡學說的概念,而是古代地理學的概念。在古代,天文學和地理學領域都有「經」,即「經緯」之「經」。比如,《靈樞衛氣行篇》說:「歲有十二月,日有十二辰,子午為經,卯酉為緯,天周二十八宿,而一面七星,四七二十八星,房昴為緯,虛張為經,」這說明,「子午」和「房昴」是「經」,「卯酉」和「虛張」是「緯」,這是古代天文學領域的「經」和「緯」。所謂「經水」,是中國古代的十二條大河流。即:清水、渭水、海水、湖水、汝水、澠水、淮水、江水、河水、濟水、漯水、漳水,合稱十二經水。因此,「經水」是古代地理學領域的概念。【2】在中國科學文化史上,地理學的十二經水,早於經絡學說的十二經。如《靈樞·經別篇》說:「余聞人之合於天道也,內有五臟,以應五音、五色、五時、五味、五位也。外有六腑,以應六律,建陰陽諸經而合之十二月、十二辰、十二節、十二經水、十二時。十二經脈者,此五臟六腑之所以應天道也。」所謂「建陰陽諸經」,指創建陰陽諸經。這說明,創建十二經時,已經有了十二月、十二辰、十二節、十二經水、十二時等概念。其中,十二月、十二辰、十二節、十二時等,是古代天文學和曆法學的概念。十二經水是地理學領域的概念。《靈樞·經水篇》的記載可以證明,古代醫家創建十二經時,不僅借鑒了陰陽五行學說的哲學原理,而且借鑒了天文、曆法、地理、音律等多學科的知識。因此,古代醫家用「經絡」對人體進行研究,是更加系統的研究方法,上可應天,下可應地,實現了「天地人相參」和「人與天道相應」。【3】《靈樞·經水篇》說:「足太陽外合清水,內屬膀胱,而通水道焉。足少陽外合於渭水,內屬於膽。足陽明外合于海水,內屬於胃。足太陰外合於湖水,內屬於脾。足少陰外合於汝水,內屬於腎。足厥陰外合於澠水,內屬於肝。手太陽外合於淮水,內屬於小腸,而水道出焉。手少陽外合於漯水,內屬於三焦。手陽明外合於江水,內屬於大腸。手太陰外合於河水,內屬於肺。手少陰外合於濟水,內屬於心。手心主外合於漳水,內屬於心包。凡此五臟六腑十二經水者,外有源泉而內有所稟,此皆內外相貫,如環無端,人經亦然。故天為陽地為陰,腰以上為天,腰以下為地。故海以北者為陰,湖以北者為陰中之陰,漳以南者為陽,河以北至漳者為陽中之陰,漯以南至江者為陽中之陽。此一隅之陰陽也,所以人與天地相參也。」這段經文說明,經絡學說的十二經和地理學的十二經水是互相對應的關係。這是因為,經絡學說的十二經和地理學的十二經水,都是根據陰陽屬性確定的。比如,海以北者為陰,湖以北者為陰中之陰,漳以南者為陽,河以北至漳者為陽中之陰,漯以南至江者為陽中之陽,據此,可以確定十二條河流的陰陽屬性。再如,《素問·陰陽離合論》說:「聖人面南而立,前曰廣明,後曰太沖,太沖之地,名曰少陰,少陰之上,名曰太陽,太陽根起於至陰,結於命門,名曰陰中之陽。中身而上,名曰廣明,廣明之下,名曰太陰,太陰之前,名曰陽明,陽明起於厲兌,名曰陰中之陽。厥陰之表,名曰少陽,少陽根起於竅陰,名曰陰中之少陽。」所謂「面南而立」和「前曰、後曰、命曰、名曰」等,是確定人體主要部位的陰陽屬性,據此,可以創建十二經的「根」和「結」。這說明,古代醫家創建的十二經,也是根據陰陽屬性。《靈樞·經水篇》所謂「人經亦然」,更能充分說明這一點。【4】在古代,地理學用二經闡釋水在十二條大河的行,中醫學用十二經闡釋氣血在「氣脈」和「血脈」的流行,所以,經水與經脈具有互相對應的關係。如《靈樞·經水篇》說:「夫經水之應經脈也,其遠近淺深,水血之多少各不同。」所謂「經水」,是十二條大河流,不是單指「經」。所謂「經脈」,是人體「深而在里」的血脈,也不單指「經」。這說明,血脈、氣脈、河流雖然都可歸經,但水在河流運行,氣在氣脈運行,血在血脈運行,都不是由「經」運行。【5】「經水」也兼有兩種詞義。在中醫婦科,「經水」指婦女的經血。不屬「經絡」理論的範疇,另論。二十三,經穴和經外穴【1】「經穴」和「經外穴」統稱「□穴」。「□穴」古稱「氣穴」,也稱「穴位」、「穴道」或簡稱「穴」。「□」與「輸」義通,有「轉輸」或「輸注」之意。穴有「孔穴」、「孔隙」之意。□穴分布在人的體表,是臟腑之「氣」在體表輸注的部位。因此,□穴和「氣脈」的關係非常密切,具有調整臟腑組織器官功能的作用。【2】□穴是中國古代醫家在長期醫療實踐活動中逐漸發現的。其中,有的□穴歸了經,有的□穴沒歸經。歸經的□穴稱「經穴」,沒歸經的□穴稱「經外穴」。【3】《靈樞·背俞篇》說:「則欲得而驗之,按其處,應在中而痛解,乃其俞也。」這說明,□穴是在診療實踐中逐漸發現的。即,以「按其處」而「痛解」者為□穴。【4】經考證,在中醫學的歷史上,是先發現了□穴,後來才創建了「經絡」。所以,歸經的□穴最初很少,但逐漸增多,經歷過多次充實、修改和調整。比如,《內經》記載的□穴已達386個,但歸經的□穴是161個。到《針灸甲乙經》問世時,歸經的□穴增加到349個。再如,《內經》和《針灸甲乙經》的記載是十二經和奇經八脈的每一經都有歸經的□穴,《十四經發揮》作了修改和調整,把□穴歸了十四經,稱「十四經穴」,共354個。所謂「十四經」,專指「十二經」和任、督二脈。【5】在354個經穴的基礎上,到明代,《針灸大成》增加了5個。到清代,《針灸逢源》增加了2個。此後,歸經的□穴沒再增加。所以,迄今為止,歸經的□穴是361個。【6】凡「十四經穴」確定之後發現的□穴,都沒歸「經」,統稱「經外穴」。【7】《難經》說:「三焦行於諸陽,故置一輸,名曰原。」所謂「原」,指原穴。原穴是經穴中比較重要的穴位。所謂「置」,即設置。這說明,三焦的原穴是古代醫家設置的,是把「陽池」穴設置為三焦的原穴。那麼,《難經》為什麼單獨說明三焦的原穴是設置的呢?這是因為,三焦並不是內臟,而是整個胸腹腔。但是,為了落實十二經與臟腑的匹配,古代醫家把心臟的外膜看成是一臟,名為「心包」;把胸腹腔看成是一腑,名為「三焦」,並分別歸屬於手厥陰經和手少陽經。所以,三焦和心包都需要設置一個原穴。因此,在「五臟五腑」都有原穴的基礎上,三焦和心包也設置了原穴。這說明,十二原穴是由十個原穴又增加了兩個。弄清這一點,對理解原穴和「經」的關係、以及「經」和所有□穴的關係,都是非常重要的。由此可以證實,十二原穴雖有特殊作用,但不是和十二經本身有特殊聯繫,而是根據□穴的診療作用以及與臟腑和原氣的關係,通過反覆篩選和驗證,按臟腑的歸經在各「經」設置的。簡言之就是說,原穴是從實踐中逐漸總結出來的,是把□穴歸經。【7】□穴的歸經最能說明,在針灸學領域,「經絡」主要發揮系統工具或論理工具的作用。□穴和「經絡」的關係,是通過歸經建立起來的。比如,如果把「經外穴」歸經,「經外穴」也可稱「經穴」。二十四,藥物歸經【1】所謂「藥物歸經」,是在經絡學說指導下,根據藥物的治療作用,總結出每種藥物歸於何「經」。其目的,是更加突出藥物的特點和治療作用,補充藥物學簡單論述性味和升降沉浮等規律的不足,提高處方用藥的針對性。比如,同是寒葯,但石膏歸肺、胃、三焦經,善清肺胃三焦之火;龍膽草歸肝、膽經,善清肝膽之火引起的濕熱;黃柏歸腎、膀胱經,善清腎和膀胱之火;鴉膽子歸大腸經,燥濕殺蟲,善治痢。顯然,把藥物歸「經」,針對性更強,可以突出藥物的特性和治療作用。【2】經考證,早期的本草著作,沒有明確提出歸經的概念。如《神農本草經》,論述藥物的性能和治療作用,大多以主治病症為主,如,常山抗瘧、黃連治痢、苦楝子驅蟲、麻黃定喘、當歸調經、阿膠止血、烏頭止痛等,其中,把藥物作用與臟腑結合起來的論述都很少,更沒提出藥物的歸經。【3】唐、宋時諸家本草,把藥物性能和治療作用與臟腑相結合的論述日益增多,如某葯「補肺」、某葯「益脾」、某葯「安心」等。北宋的寇宗爽,在論述澤瀉的功效時,已有「引葯歸就腎經」的說法。這說明,北宋時,明確提出了「歸經」的概念。【4】金元時代,隨著醫學的發展,推動了藥物學的研究。著名醫家張元素對藥物的四氣、五味、升降浮沉和補瀉等方面,作了全面的闡說。金太宗時(相當於南宋宣和5年--端平3年)撰成《珍珠囊》一書,書中最早創立了藥物歸經學說。該書對每味葯幾乎有「歸經」和「引經」的記載並且認為,根據藥物的性能和治療作用而各歸其經,則療效更顯著。若歸經不明,無的放矢,則難以獲得確效。張元素所創的藥物歸經,還有引經、使葯等說法,進一步豐富了藥物歸經的理論,對處方用藥確有很大幫助。李時珍曾對他高度評價,認為他「大揚醫理,《靈素》之下,一人而已。」並且,對張氏的歸經理論,李東垣和王好古都特別推崇。如王好古著《湯液本草》,論述歸經的藥物已達81種。歷史證明,金元時代開始盛行藥物歸經之說。【5】到明代,藥物歸經已成為本草書籍的專設條目,如劉文泰編著《本草品彙精要》,論述每一種藥物都設24個條目,其中,專設了「走何經」一項,明確指出了藥物的歸經。《本草綱目》不僅全部繼承了以前的歸經內容,而且對藥物的「入氣分」、「入血分」都有比較詳細的論述,進一步體現了藥物作用的針對性和選擇性。比如,同歸某一經的藥物,再區分「入氣分」或「入血分」,更能體現藥物作用的針對性和選擇性。【6】清代中期,沈金鰲對藥物歸經作了更加全面的總結,把歷代本草書中論述歸經的名詞,如「引經」、「響導」、「行經」、「入」、「走」、「歸」等,統稱為「歸經」。在他編著的《要葯分劑》書中,每一種葯都明確列出了「歸經」。因此,後世學者大多採用了他的這一提法。至此,藥物歸經的理論漸趨完善。(&【7】以上說明,藥物歸經和□穴歸經,道理都一樣,都是在經絡學說指導下經過系統總結確定的,都是以「經絡」為系統工具或論理工具。把□穴和藥物分別歸屬各經,是為了便於臨床應用。實踐證明,確實具有實用價值。二十五,六經證【1】《傷寒雜病論》用「六經」概括外感傷寒病的病理階段和臨床表現,把外感傷寒病分為六種證候類型,稱「六經證」。這是張仲景對外感傷寒病的「辨證」方法,為中醫學確立「辨證論治」的基本原則,奠定了基礎。【2】所謂「六經證」,並不是「經」本身發生了病變,而是把外感傷寒病按病理階段和臨床表現歸屬「六經」。「經」本身不是病灶,也不是病邪的傳播途徑。如《素問·離合真邪論》說:「虛實之所生,非邪氣從外入於經也」。顯然,《傷寒雜病論》開創「六經辨證」時,是以「六經」為系統工具或論理工具,而不是「經」本身發生了疾病。比如,所謂「太陽病」,是風寒之邪侵襲人的肌表,其病位,不是太陽經本身,而是人的肌表。|二十六,經絡的分布E【1】《靈樞·經脈篇》對「經脈之始生」的解釋表明,人出生時沒「經絡」,「經絡」不是在人體內生成的。《靈樞·經別篇》的記載表明,「經絡」是古代醫家創建的。《素問·陰陽離合論》的記載表明,經絡的分布起源於十二經的「根」和「結」,最初是按「三陰三陽」的基本形式和人體主要部位的陰陽屬性確定的。比如,以「聖人面南而立」為人體模型,「至陰」處的陰陽屬性是陰中之陽,與太陽相對應,位居足部,故為足太陽經之根,是足太陽經起始的一端,其「結」在命門,為足太陽經的另一端,由「根」和「結」產生了足太陽經的分布。再如,「湧泉」處為陰中之少陰,與少陰相對應,位居足部,故為足少陰經之「根」,是足少陰經起始的一端,其「結」在喉部廉泉穴處,為足少陰經的另一端,由「根」和「結」產生了的足少陰經。《素問·陰陽離合論》的《靈樞根結篇》的記載合起來可以表明,十二經的分布都是這樣產生的。所以,「根結」是十二經的起源。這說明,十二經的分布是在人體上創建的,不是人體上真長著「經絡」。【2】《難經》的記載表明,奇經八脈是在十二經的基礎上補充的,其作用,主要是彌補十二經的缺陷和不足。所以,整個經絡系統的分布,都是古代醫家創建的。【3】經絡的分布不是憑空創建的,而是綜合了很多方面的基礎,比如,氣脈、血脈、氣血的運行規律、□穴、各臟腑組織器官的陰陽屬性、三陰三陽的基本形式等,都為創建「經絡」奠定了基礎。(詳見「經絡是怎麼起源的」一節)N【4】「經絡」的分布主要根據三個方面,一是「六合」和「八肱」的基本形式。比如,十二經是「六合」的基本形式。奇經八脈是「八肱」的基本形式。二是氣脈和氣血的運行規律。比如,十二經、督脈、任脈、蹺脈的主幹合為「一十六丈二尺」,與「大氣脈」相同。三是人體各臟腑組織器官和□穴的歸經。比如,最早的十二經和□穴的聯繫很少,隨著歸經的□穴逐漸增加,古代醫家多次充實、修改或調整過「經絡」的循行路線。【5】經絡系統最早的分布是十二經「根」和「結」。在「根」和「結」的基礎上,十二經的分支和奇經八脈、以及奇經八脈的分支,都是逐漸充實的。經絡系統的詳細分布,見本書第三部分。二十七,經絡的開、合、樞【1】經絡的「開、合、樞」導源於陰陽的「開、合、樞」,經絡學說引用了陰陽學說「開合樞」的演繹形式。所謂「開合」,指門戶的開合,主要闡釋陰陽的出入。「開」是「開啟」的意思,為出。「合」是「關閉」的意思,為入。所謂「樞」,指「門軸」,也稱「樞機」,或稱「扳機」,是陰陽出入的樞紐。因此,陰陽的「開合樞」,主要是指「陰陽出入」的機理。「經絡」的「開合樞」也是如此,主要闡釋人體臟腑組織器官的「陰陽出入」【2】若單論「陰陽」的開合樞,陽為「開」,陰為「合」,厥陰少陽為「樞」。「三陰三陽」的「開合樞」比較複雜。「三陽」中,太陽為「開」,陽明為「合」,少陽為「樞」。並且,少陽既是太陽陽明之「樞」,也是陽入於陰之「樞」。「三陰」中,太陰為「開」,少陰為「合」,厥陰為「樞」。並且,厥陰既是太陰少陰之「樞」,也是引陰回陽之「樞」。總之,必須先從「陰陽」衍化出「三陰三陽」,才能有「樞」。否則,若單純的「陰」和「陽」兩方面,構不成「開合樞」。必須有「出入」的樞紐,才能闡明陰陽出入的機理。【3】「陰陽」的「開合樞」和「三陰三陽」的「開合樞」,都是闡釋「陰陽出入」的機理,既可用於中醫學,也可用於其他學科。因此,「開合樞」不是在經絡理論中產生的,而是經絡學說引用了「開合樞」的演繹形式。【4】「陰」和「陽」以及「三陰三陽」的六個基本概念,在任何學科都是機動代名詞,可以代表不同的研究對象,可以演繹出多種形式。所以,根據在實際應用時代表的對象,「開合樞」可以變通。比如,以太極圖而論,太陽居左,太陰居右,太陰之開外升,陽明合之。太陰之開內降,厥陰合之。太陰承厥陰之合而升,太陰承陽明之合而降,陰陽相合,祖氣互根,形成「陰陽環抱」。再如,若以十二經而論,手少陰心經、手太陽小腸經、手太陰肺經、手陽明大腸經為「開」;足太陰脾經、足陽明胃經、足少陰腎經、足太陽膀胱經為「合」;足少陽膽經、足厥陰肝經、手厥陰心包經、手少陽三焦經為「樞」。若十二經分而論之,在上肢內側的「開合樞」是:手太陰肺經居前為「開」,手厥陰心包經居中為「樞」,手少陰心經居後為「合」。在上肢外側的「開合樞」是:手陽明大腸居前為「開」,手少陽三焦經居中為「樞」,手太陽小腸經居後為「合」。在下肢內側的開合樞是:足太陰脾經居前為「開」,足厥陰肝經居中為「樞」,足少陰經居後為「合」。在下肢外側的「開合樞」是:足太陽膀胱經居後為「開」,足少陽膽經居中為「樞」,足陽明胃經居前為「合」。這說明,「開合樞」是可以變通的,主要根據代表的對象【5】十二經的基本形式是「三陰三陽」,所以,「開合樞」適宜十二經。奇經八脈的基本形式不是「三陰三陽」,所以,奇經八脈沒有「開合樞」的說法。二十八,經絡的循行方式【1】「上、下、出、入、別」是「經絡」最基本的循行方式。「經絡」的循行路線由下而上,為上。由上而下,為下。由深部向淺表循行,為出。由淺表向深部循行,為入。「別」是另行。歷代文獻對「經絡」的記載表明,「經」和「絡」主要按這五種循行方式。通過以上五種方式,「經」和「絡」可以遍布全身。但是,按這五種方式循行的「經」和「絡」,僅有長短的區別,沒有粗細的區別,不受人體臟腑組織器官的障礙。這說明,「經絡」在人體上沒有實質性的佔位,而是相當於地球儀上的「經緯線」。「經緯線」是地理學家在地球儀上設計的,「經絡」是古代醫家在人體上創建的。【2】若把「經絡」和循行方式和血脈的循行方式相比較,可以看出,二者之間有非常明顯的區別。由此證明,「經絡」不是血脈。比如,從十二經分出的十二經別,另一端仍歸十二經的直行部分,血脈沒有這種循行方式。再如,血脈有粗細的區別,「經絡」沒粗細的區別。血脈的分支越分越細,在分支的基礎上可以再分支,「經絡」的「經」雖有分支,但「絡」不再分支。所以,不能把「經絡」誤解為血脈。二十九,經絡通過人體主要部位的方式【1】「循、挾、貫、過、抵、至、繞」是「經絡」通過人體主要部位的方式。「循」是沿著。「挾」是並行於兩邊。「貫」是通貫而過。「過」是經過。「抵」是到達,與「至」同。「繞」是沿邊際繞過。【2】按古文獻記載,「經」和「絡」通過人體主要部位時,主要是以上七種方式。但是,歷代文獻對「經絡」的記載和「經絡」的現代研究表明,在「經」和「絡」通過或穿過的部位,沒有發現「經絡」的實質性佔位。比如,足太陽膀胱經的「正經」起於目內_,手太陽小腸經的分支在目內_和足太陽膀胱經的正經相交。但是,在目內_,沒有發現足太陽膀胱經和手太陽小腸經相交的佔位性結構。再如,和「心」聯繫的有四個經、六個絡,和「心包」聯繫的有兩個經、兩個絡。但是,在「心」和心包,沒有發這些「經」和「絡」的實質性佔位。這是因為,「經」和「絡」都不是人身體上的某種組織或某種結構,而是古代醫家在人體上創建的。三十,「經絡」的散、系、布【1】「散、系、布」是「經絡」和人體互相聯繫的聯繫方式。散」是散布在較小的部位。「布」是散布在較大的部位。「系」是聯結之處和另一處有關聯。【2】現代對「經絡」的研究表明,在經絡「散、系、布」的部位,沒有「經絡」的特殊結構。比如,足太陰經的「正經」散舌下,手少陰心經的分支系目系,手少陽三焦經的「正經」布膻中。但是,在舌下、目系和膻中,沒有「經絡」的特殊結構。"三十一,經絡的交、會、合【1】「交、會、合」主要指「經」和「經」、「經」和「絡」、「絡」與「絡」之間的相互聯繫。「交」是互相交叉。「會」是在某處相匯。「合」是並行。【2】「經絡」的「交」、「會」、「合」,是根據經絡的分布和循行路線總結出來的。所以,「經絡」最初的「交」、「會」、「合」很少,但在經絡系統逐漸充實、逐漸完善的過程中,「交」、「會」、「合」越來越多。並且,經絡之間的互相交叉,不受人體結構的限制。比如,府舍穴在《針灸甲乙經》中是足太陰、陰維、厥陰三經交會之處,但經《奇經八脈考》考訂,是足太陰、厥陰、少陰、陽明、陰維五經交會之處。並且,這五條「經」的起點不同,若都在府舍穴相交,必須穿過人的骨骼,但實際上,沒受骨骼的限制。這更說明,「經絡」在人體上沒有實質性佔位。三十二,離合出入【1】「離合出入」專指「十二經別」的循行形式,這對溝通十二經之間以及十二經和臟腑組織器官之間的聯繫,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2】十二經別「離合出入」的具體方式是:在四肢(多為肘、膝以上)從正經別出,為「離」。注入體腔臟腑深部,為「入」。從深處淺出體表,為「出」。繼而上頭面,陰經的經別合入陽經,陽經的經別仍歸本經,為「合」。所以,凡表裡兩「經」的「經別」都組成一「合」,「十二經」共「六合」。這是從正經分出的又一直行主幹,仍屬「經」的範疇,其作用,主要彌補十二經主體部分的缺陷和不足。,9H【3】「離合出入」的重要意義,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一,循行在「十二正經」未及之處,溝通和聯絡「十二正經」未能循行的部位和組織器官。二,加強表裡兩經的聯繫。「十二經別」進入體腔後,表裡兩經相併而行,在淺出體表時,陽經「經別」仍歸陽經,陰經「經別」則歸陽經,這樣以來,加強了表裡兩經的聯繫。三,加強體表與體內、四肢與軀幹的向心性聯繫。「十二經別」在四肢從「正經」分出,進入體內後,都呈向心性循行,這對加強體表、四肢和軀幹的向心性聯繫,具有重要的意義。四,加強頭面與「十二經」的聯繫。「十二經」循行於頭面部的主要是六陽經。六陰經的主幹不行於頭面。但是,通過「離合出入」,六陰經的「經別」上達於頭部。其中,足三陰經的「經別」,在合入陽經「經別」之後,上達於頭部。手三陰經的「經別」,經喉嚨合於頭面部。這樣以來,為「十二經脈,三百六十五絡,其血氣皆上於面而走空竅」的理論提供了依據。五,為解釋生理病理現象和循經取穴提供了理論依據。由於「十二經別」循行於「十二正經」未能循行之處,所以,進一步拓寬了「十二經」的概括範圍,為解釋生理病理現象和循經取穴,提供了更充分的依據。例如,足太陽經的循行未到達肛門,但其經別「別入肛門」,所以,用承山、承筋等穴治療肛門病,有了理論依據。六,加經「十二經」與心臟的聯繫,突出體現心臟在五臟六腑的主導地位。「十二經」的「經別」,不僅加強了臟腑之間的表裡關係,而且都與心臟相聯繫。因此,「經別」的「離合出入」,為「心為五臟六腑之大主」的理論提供了依據。【4】十二經別的離合出入,是對十二正經的補充,是逐漸充實的。因此,十二經別的長度,與「大經隧」的長度不同了。也就是說,十二正經和大經隧基本對應,但十二經別並不和大經隧相對應。所以,十二經雖以氣脈為基礎,但已不是氣脈,而是氣和氣脈客觀存在的表現形式,也是氣血運行規律的表現形式。y三十三,經絡和臟腑的聯繫【1】臟腑是中醫學最重要的研究對象,所以,「經絡」和臟腑的聯繫有固定方式,陰經都和臟聯繫,陽經都和腑聯繫,胸膈以上的臟都和手陰經聯繫,胸膈以下的臟都和足陰經聯繫,都以「屬」和「絡」為聯繫方式,簡稱「屬絡」。【2】「屬絡」是「經絡」和臟腑互相聯繫的固定方式,各「經」與歸屬本「經」的臟或腑相聯繫,稱「屬」。各「經」與互為表裡的臟或腑相聯繫,稱「絡」。十二經的每一經都有一「屬」一「絡」,主要體現臟和腑的表裡關係。所以,」屬絡「之「絡」不是「經絡」之「絡」,而是指聯繫方式,應該區別開。奇經八脈和臟腑的聯繫少,沒表裡關係,所以,奇經八脈沒有「屬絡」的說法。各「經」的直行部分和具有表裡關係的臟腑互相聯繫,稱「屬絡」。「經」的分支和臟腑聯繫不稱「屬絡」,而是稱「注」、「入」、「繫於」、「走於」等。【3】十二經的每一經都和臟腑有「屬絡」,形式是固定的。比如:手太陰經上膈屬肺,下絡大腸。所謂「上膈屬肺」,是上行聯繫歸屬本經的肺臟。所謂「下絡大腸」,是下行聯繫與肺互為表裡的大腸。手陽明經下入缺盆絡肺,下膈屬大腸。所謂「下膈屬大腸」,是聯繫歸屬本經的大腸。所謂「下入缺盆絡肺」,是聯繫互為表裡的肺臟。再如,足陽明經下膈屬胃絡脾,是聯繫歸屬本經的胃臟,再聯繫互為表裡的脾臟。足太陰經入腹屬脾絡胃,是聯繫歸屬本經的脾臟,再聯繫互為表裡的胃臟。十二經都如此。【4】把中醫學現存於世的古典文獻綜合起來看,可以證明,十二經與臟腑的「屬絡」聯繫,是逐漸充實、逐漸完善而成的。這是因為,人體只有五個臟和五個腑,合起來是十個臟腑,不能與「十二經」互相對應。所以,在經絡學說逐漸完善的過程中,古代醫家把「整個胸腹腔」看成是一腑,稱「三焦」,把「心臟的外膜」看成一臟,稱「心包」,等於增加了一個臟一個腑,再分別與手少陽經和手厥陰經相配。這樣,才完善了臟腑的歸經和「十二經」與臟腑的屬絡關係。《人體經脈漆雕》、《陰陽十一脈灸經》、《足臂十一脈灸經》、《難經》《內經》等古文獻,都能說明這一點。所以,把古典文獻綜合起來可以證實,「經絡」與臟腑的聯繫,並不是說人的臟腑上長著「經絡」,而是帶有明顯的理想傾向。比如,「心包」是心臟的外膜,並沒真長著兩個經和兩個絡。再如,三焦是整個胸腹腔,其實質並不是內臟。所以,「經絡」和臟腑的聯繫,不能誤解為「經絡」和臟腑有實質性的聯繫。【5】《內經》的記載表明,「經絡」和臟腑的聯繫,不是經絡和臟腑有實質性的聯繫,而是藉助「經絡」的聯繫闡釋人的臟腑組織器官在生理或病理上的相互關係或相互影響,指導疾病的診斷和治療。比如,脾和胃雖然通過足太陰經和足陽明經互相聯繫,但《素問·太陰陽明論篇》明確指出:「脾與胃以膜相連」。所謂「以膜相連」,是脾和胃的實質性聯繫。因此,不能把「經絡」與臟腑的聯繫誤解為實質性的聯繫。三十四,經絡之海【1】「經絡之海」,指沖脈和任脈。如《靈樞·五音五味篇》說:「沖脈、任脈,皆起於胞中,上循背里,為經絡之海。」所謂「經絡之海」,是氣脈和血脈匯聚之處,氣血充足,故為「海」,不是以「經」和「絡」的分布豐富為「海」。比如,沖脈沒分支,故沒「絡」。任脈只有一個分支,僅一個「絡」。【2】《靈樞·五音五味篇》的記載表明,把沖脈和任脈稱為「經絡之海」,突出了沖任脈的特點,對解釋女子生育和女子不長鬍須,有一定意義。【3】中醫傳統理論認為,「發」為「血」之餘。鬍鬚屬於毫髮。所以,《靈樞·五音五味篇》對毫髮和鬍鬚的解釋是:「血氣盛則充膚熱肉,血獨盛則澹滲皮膚,生毫毛」。並說:「婦人之生,有餘於氣,不足余血,以其數脫血也,沖任之脈,不榮於口,故須不生焉。」所謂「沖任之脈」,是歸屬於沖任兩經的氣脈和血脈,不是沖脈和任脈本身。三十五,經脈之海【1】「經脈之海」,指沖脈。如《素問·痿論》說:「沖脈者,經脈之海也」。「經脈之海」和「經絡之海」的意思是一樣的。在古代,還有「十二經之海」說法,意思也是一樣的。所謂「經脈之海」,並不是說「經」的分布豐富,而是說沖脈分布氣血匯聚之處,氣血充足。在古代,「經脈」有兩種詞義,古代醫家把「深而在里」的大血管也稱經脈。「經脈」並不是專指「經」,有時指血脈。【2】《素問·痿論》的記載表明,把沖脈稱「經脈之海」,對痿症的治療有一定意義。這是因為,沖脈與陽明經合於宗筋,陽明是五臟六腑之海,主潤全身諸筋,全身諸筋主束骨而利關節。所以,古代醫家提出了「治痿者獨取陽明」的治療原則。如《素問·痿論》說:「論言治痿者獨取陽明,何也?岐伯曰:陽明者,五藏六府之海,主潤宗筋,宗筋主束骨而利關節也。沖脈者,經脈之海也,主滲灌溪谷,與陽明合於宗筋。」這說明,十二經和奇經八脈結合起來,更能闡釋生理病理,更能指導疾病的診斷和治療。三十六,標本【1】「十二經」的「標本」,是根據「十二經」聯繫的部位和特點總結出來的,主要概括「十二經」與四肢和頭面軀幹的聯繫規律,這對體現四肢和頭面軀幹的相互關係、反映病候、以及循經取穴,都有實用價值。【2】「標」與「本」,是相互對應、相互依存、相互關聯的兩個方面。《說文解字》說:「木下曰本……草木之根柢也」。《爾雅·釋器疏》說:「凡物之本,心在底下」。《淮南子·無文訓》也有「本標相應」之說。按通俗解釋,「標」是樹木的末梢部分,「本」是根底部分。所以,「標」和「本」相互對應,相互依存,相互關聯。若「本」在下,則「標」在上。若「本」在內,則「標」在外。有「本」才能有「標」。【3】在中醫傳統理論中,「標本」的應用很多,內含哲學理念。例如:正氣為「本」,病邪為「標」;先病為「本」,後病為「標」;病因病機為「本」,癥狀為「標」;緩則治其「本」,急則治其「標」等。經絡學說的「標本」,主要反映經絡與四肢和頭面軀幹的聯繫。四肢為「本」,頭面軀幹為「標」,即下為「本」,上為「標」。【4】「十二經」的「標」和「本」,見於《靈樞·衛氣篇》。其中,各「經」的「標」,都在頭面或軀幹。各「經」的「本」都在四肢。因十二經的分布和循行有上下之異,故有「標本」之分。具體位置是:足太陽之「本」,在足跟以上約五寸處,相當於跗陽穴。其「標」在命門,相當於睛明穴。足少陽之「本」,在足第四趾外側,相當於竅陰穴。其「標」在窗籠之前,即兩耳之前,相當於聽宮穴。足陽明之「本」,在足次趾外側,相當於厲兌穴。其「標」在頸旁人迎穴周圍,相當於頰下,上挾於頏顙部位。手太陽之「本」,在手外踝之處的尺骨小頭旁,相當於本經的養老穴。其「標」在右命門上一寸,相當於攢竹穴。手陽明之「本」,在肘骨中上至別陽處,相當於曲池穴。其「標」在顏下、合鉗上,相當於頭維穴。足太陰之「本」,在中封穴前上三寸,相當於三陰交穴。其「標」在背部的脾俞和舌本部位的廉泉穴。足少陰之「本」,在足內踝上二寸,相當於交信穴處。其「標」在背部的腎俞穴處和舌下兩旁,相當於廉泉穴。足厥陰之「本」,在行間穴上五寸處,相當於中封穴。其「標」在背部的肝俞穴。手太陰之「本」,在寸口部,相當於太淵穴。其「標」在腋內動脈處,相當於中府穴。手少陰之「本」,在掌後銳骨之端,相當於神門穴。其「標」在背部心俞穴。手厥陰之「本」,在掌後兩筋間二寸處,相當於內關穴。其「標」在腋下三寸,相當於天池穴。三十七,四街【1】「四街」也稱「氣街」,是「氣」的通行徑路,其實際意義,是把比較重要的氣脈命名為四個氣街,合稱四街。《內經》對「四街」的記載和解釋,見於《靈樞·衛氣篇》和《靈樞·動輸篇》。如《靈樞·衛氣篇》說:「請言氣街:胸氣有街,腹氣有街,頭氣有街,脛氣有街。」這段經文說明,胸、腹、頭、脛都有氣街,合稱「四街」。在古代,醫學概念不規範,對「氣」的運行通路和運行方式有很多稱謂。比如:隧、氣道、氣脈、氣街、氣海、氣舍、大絡等,這些稱謂雖不同,但都是「氣」的運行通路或「氣」的運行方式。所謂「大絡」,不是「經絡」的「絡」比較粗,而是對氣脈的一種稱謂。《內經》說「經隧者,五臟六腑之大絡也」,也不是「經絡」的「絡」,而是「氣脈」。所謂「氣街」,有四通八達的意思,是「氣」在運行過程中四通八達的匯聚之處。【2】《靈樞·動輸篇》說:「營衛之行也,上下相貫,如環之無端,今有卒然遇邪氣,及逢大寒,手足懈惰,其脈陰陽之道,相輸之會,行相失也,氣何由還?岐伯曰:夫四末陰陽之會者,此氣之大絡也。四街者,氣之徑路也。故絡絕則徑通,四末解則氣從合,相輸如環。帝曰:善。此所謂如環無端,莫知其紀,終而復始,此之謂也。」這段經文說明,「四街」是「氣」通行的徑路,即「氣」的運行通路。若「卒然遇邪氣」、或「逢大寒」、或「手足懈惰」,比較小的「氣脈」受阻,則「氣」以「四街」為徑路,仍「相輸如環」,終而復始。所謂「絡絕而徑通」,不是「經絡」之「絡」絕,而是「小「氣脈」受阻大「氣脈」通暢」的意思。所謂「四末解則氣從合」,是四肢末端的小「氣脈」受阻則「氣」的運行合入大「氣脈」。【3】以上兩段經文說明,在人的身體上,「氣脈」是客觀存在的,大小不一,深淺不同。胸腹頭脛都有較大的氣脈,四通八達。但是,歷代文獻記載表明,「經絡」的分布雖有深淺不同,卻沒大小之分。顯然。氣脈和經絡不是同一類性質的概念。三十八,四海【1】「四海」是根據陰陽表裡和□穴總結出來的,是把人體的某個部位命名為海。如《靈樞·海論篇》說:「必先知陰陽表裡和滎輸所在,四海定矣。」所謂「滎輸」,指滎穴和輸穴。【2】所謂「四海」,是水谷之海、血海、氣海、髓海的合稱。其中,「血海」又稱「十二經之海」。如《靈樞·海論篇》說:「人有髓海,有血海,有氣海,有水谷之海,凡此四者,以應四海也。」又說:「胃者,水谷之海,其輸上在氣街,下至三里;沖脈者,為十二經之海,其輸上在於大杼,下出於巨虛之上下廉;膻中者,為氣之海,其輸上在於柱骨之上下,前在於人迎;腦為髓之海,其輸上在於其蓋,下在風府。」這說明,「十二經之海」即「血海」。【3】所謂「四海」,是水谷、氣、血、髓的匯聚之處。在中國古代,渭水、淮水、漳水等十二條大河分別流入東西南北四個大海。人與天地相應,所以,古代醫家以水谷、氣、血、髓的匯聚之處為海。比如,頭部是髓的匯聚之處,為髓海;胃是水谷匯聚之處,為水谷之海;膻中是氣的匯聚之處,為氣海。胞宮是血的匯聚之處,為血海。男子沒胞宮,匯聚之血化為精,稱精室。【4】《靈樞·海論篇》說:「氣海有餘者,氣滿胸中,()息面赤;氣海不足,則氣少不足以言。血海有餘,則常想其身大,怫然不知其所病;血海不足,亦常想其身小,狹然不知其所病。水谷之海有餘,則腹滿;水谷之海不足,則飢不受穀食。髓海有餘,則輕勁多力,自過其度;髓海不足,則腦轉耳鳴,脛酸眩冒,目無所見,懈怠安卧。」顯然,《靈樞·海論篇》雖把「沖脈」稱「十二經之海」,但十二之海指的是血海。因為,其所主症,都是「血海」的有餘和不足,不是十二經本身的有餘和不足。【5】氣海和血海,分別是「氣」和「血」的匯聚之處。氣脈和血脈,是「氣」和「血」向「氣海」和「血海」匯聚的通道。「經」和「絡」,是「氣」和「氣脈」客觀存在的表現形式,也是氣血運行規律的表現形式。這是這些基本概念的實際意義和相互關係。三十九,經絡現象【1】「經絡現象」是新概念,指機體由於某種原因引起沿經絡循行路線出現的各種生理病理現象。如循經感傳、循經抽痛和某些皮膚反應──---紅線、白線、丘疹、脫毛等。【2】在研究「經絡」和「□穴」的過程中,人們確實發現,運用某種剌激方法,如針剌、按壓、艾灸、注射、光電剌激等,作用於□穴,可以出現酸、麻、脹、重或寒涼、溫熱等特殊感覺,循經絡路線傳導擴散,或出現水泡、皮丘、紅線、白線、脫毛等現象。這些特殊感覺和現象,被命名為「經絡現象」。關於這方面的報道,彼彼皆是。在臨床上,確實有很多實例。大量事實說明,經絡現象是客觀存在的。但是,迄今為止,最終的研究結果表明,雖有「經絡現象」,但最終未能證實和「經絡」本身有直接的關係,也沒因為發現「經絡現象」而找到「經絡」本身的任何物質基礎。因此,不能把這些感覺和現象,誤認為是「經絡」本身的生理病理變化。否則,對「經絡」的研究,將陷入誤區。【3】古代醫家在人體上創建的十二經和奇經八脈,不是憑空創建的,不是以人身體上的某一臟腑或某一種組織結構為基礎創建的,而是以古代醫對整個人體和天地自然的系統認識為基礎。比如,天地人三者之間的對應關係、「三陰三陽」和「八肱」的基本形式、氣脈和血脈的分布、氣和血的運行規律、□穴的位置和治療作用、人體主要部位的陰陽屬性、各臟腑組織器官的生理功能和病理變化、以及互相關係和互相影響等,都是創建「經絡」的基礎。甚至,「經絡現象」本身,就為創建「經絡」奠定了基礎。但是,在多種基礎上創建的「經」和「絡」,早已形式化了,是客觀存在的表現形式,有了哲學內涵。因此,「經絡」本身並不是某種組織或某種結構。所以,若把「經絡現象」認為是「經絡」本身的生理病理變化,實際上,反而掩蓋了「經絡現象」的真實本質。【4】「經絡現象」不僅是客觀存在的,可以肯定是有基礎的。因為,「經絡」是「大氣脈」和氣血運行規律的表現形式,其循行路線和「大氣脈」的分布基本一致,和氣血運行規律基本一致,並且,人體各臟腑組織器官生理功能、病理變化、陰陽屬性、互相關係、相互影響、以及天地人三者之間的基本規律等,都是「經絡」的基礎。所以,在「經絡」的循行路線上出現「經絡現象」,必然有真實的本質存在。但是,經絡系統是整個人體各種功能活動客觀存在的表現形式,是天地人三者之間互相統一的表現形式,已經有了哲學內涵,是根據哲學形式和醫學基礎創建的。因此,不能認為「經絡現象」是「經」或「絡」本身產生的。【5】把「經絡」循行路線上出現的異常現象命名為「經絡現象」,豐富了經絡學說的研究領域,對掀起「經絡」研究的熱潮,起了一定作用。但是,應該知道,命名「經絡現象」時,實際上並不知道「經絡」是什麼。因此,「經絡現象」尚待研究,至今沒有統一認識。四十,經絡感傳現象【1】「經絡感傳現象」是「經絡現象」的一種,也稱「經絡敏感現象」或「針灸感應現象」,指感覺沿經絡循行路線傳導。這種現象多在針、灸、按壓穴位或電剌激時出現,或在練氣功的過程中出現,其感覺可為酸脹、麻木,或有流水感、電麻感、抽痛感,呈線狀或帶狀傳導,並可被機械壓迫或注射某些麻醉藥物阻斷。實際上,這種感傳現象,與氣脈、□穴周圍的組織、體液、血脈、臟腑功能活動等都有關係,不是「經絡」本身感傳。2】迄今為止,「經絡現象」或「經絡感傳現象」的報道雖很多,但國內外對「經絡」的研究結果表明,在人的身體上,既沒找到「經」和「絡」的任何結構,也沒找到屬於「經」和「絡」本身的任何物質。根本原因,是把「經絡」的概念理解錯了。【3】現已證實,根據《內經》對「經脈之始生」的解釋,根據「經絡」從無到有、從簡單到複雜、乃至逐漸形成複雜體系的過程、以及古代醫家創建「經絡」的方法,所謂「經絡」,不是人身體上的某種組織或某種結構,而是整個人體多種功能活動客觀存在的表現形式,其分布和循行路線,主要是以氣脈和氣的運行規律為基礎,在哲學的基本形式上早已經過多次充實修改和調整。因此,所謂「經絡感傳」,不是「經絡」本身感傳,而是「氣」的感應,當然,不排除多種因素的綜合效應。其綜合效應,有待進一步研究。總而言之,必須先弄清「經絡」是什麼,才能把「經絡現象」或「經絡感傳」的真正原因搞清楚。全文太長,概括起來說,可以這樣理解經絡:人身是「器」,陰陽是「道」,「經絡」 介於「器」和「道」之間,是通「道」之路徑。
推薦閱讀:

十二經絡走向及功能主治-十二經絡走向圖
經絡對人體健康影響到底有多大?你知道嗎?
經絡大講堂之老祖宗幾千年傳下來的治病精髓
【經絡養生】艾灸只是養生?四個穴位,讓你長久美麗!
辟穀的經絡原理

TAG:教授 | 經絡 | 研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