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發現:宇宙人生的真相(與佛經中所說相符) - 【佛教】 - 陽光論壇 抑鬱症治療諮詢交...

科學發現:宇宙人生的真相(與佛經中所說相符)

本帖最後由 般若白蓮 於 09-9-19 12:19 編輯 閱讀鏈接1:大方廣網——科學發現: http://www.dfg.cn/gb/kxfx.htm科學發現欄目目錄: 1. 善的訊息可以產生美麗的水結晶 2. 三個發現 3. 輪迴轉世 4. 滴水結晶,吾人心念的映照 5. 太空物理學新發現的啟示 6. 科學證明心存善念身體好 7. 將非典(SARS)病原體轉化為無毒 8. 生命與安全 9. 人性本善找到科學根據 10. 信心保持正常的健康閱讀鏈接2:叔同書院——宗教理論:http://www.stsy.sjtu.edu.cn/recommend/2009/0104/article_84_1.html2009-01-04 16:42:06作者:施歸元  前 言  世人對佛法有許多誤解,特別是知識分子。這是因為人們所見到的,只是燒香、磕頭這些現象;加上信徒們又喜歡宣傳菩薩顯靈之類的故事,對佛教的真義,佛教徒也不見得明白。而顯靈、顯聖又不能為人人所見,所以「迷信」這頂帽子自然就帶上了。  佛法同科學本來有其共同的目的,都是為了探求宇宙人生的真理。由於各自屬於完全不同的領域,所採用的方法完全不同,彼此很難溝通。懂得佛法的人不了解科學,科學家又不懂佛法,所以科學同佛教之間橫隔著一條很深很深的鴻溝。  在寺院的流通處見過許多介紹佛法的小冊子。以知識分子為對象的著作也有幾種,但都沒有根據知識分子的特點來講解,因此起不到應有的作用。  如今有幸在大方廣網站上,見到幾篇文章,是從科學上解釋佛教的教義的。雖然在凈空法師講經時都曾經提到這些事實,但是如果要使不信的人相信,必須有充分、詳細的證據和說明。這些文章正好能夠具備了這一條件。  江本勝關於水的研究,說明了沒有生命的物體也能感知,萬物皆有靈性,心可以影響物。  《科學證明心存善念身體好》一文說明心理活動與神經化學有關,也屬於心物關係問題。說明精神對物質的作用。  有兩篇關於生命和輪迴的報告。有大量的事實可以證明生命輪迴的存在。  一篇關於觀察兒童的行為,說明人性本善。  《太空物理學新發現的啟示》一文介紹了對時間、空間、物質,以及宇宙形成的新認識:時間和空間都是可變的;物質不是絕對的東西,可以無中生有;宇宙也是剎那生滅,等等。  這些研究,證明了佛在兩千對年前說的,都是真理。  近年來太空物理學的新發現還不止這些,什麼黑洞呀、暗物質呀、暗能量呀,關於宇宙形成也有不同的假說。其實,我們的地球還有許多難題呢。人造飛船尚不能超越太陽系,何況還有銀河系。千千萬萬個銀河系才構成一個宇宙,何況還有別的宇宙。同浩瀚的宇宙比較起來,人類在科學上的成就實在是微不足道。所以許多先哲們說,要探究宇宙人生的奧秘,單單依靠科學技術是不可能完成的。  偉大的科學家愛因斯坦說:「如果有一個能夠應付現代科學需求,又能與科學相依共存的宗教,那必定是佛教」。又說:「我不是一個宗教徒,如果是的話,我願做一個佛教徒。」他為什麼如此推崇佛教?因為佛教是最為理性的宗教。《愛因斯坦與佛教》一文詳細地論述了這個問題。  這個文集對於佛弟子增強對佛法的正信會有好處。對於那些對於佛法並不那麼反感但尚有疑慮的人們肯定會有幫助。  因為其中涉及一些科學問題,不太好理解,但是沒有關係,只要記住他的結論就夠了。目的是了解其基本精神。  編者 2008-11-5  *目錄滴水結晶,吾人心念的映照 9一種無形的力量比電波、光波更了不起 9善心善行是身體健康與世界和平的基本要素 10心波竟能飛越千山萬水,橫跨際涯 11阿彌陀佛」四字,水的結晶最為清晰明亮 13宇宙萬物皆能見聞覺知 15在研究中發現人性本善的科學根據 18嬰兒竟然個個都是助人為樂的「好兒童」 18嬰兒的表現證明助人為樂是人的天性使然 19科學證明心存善念身體好 21思考與神經化學 21神經傳導物質與健康 23激活正向思考的神經 25關於生命輪迴的科研成果介紹 27今世推銷員是二戰時期美軍潛艇水兵轉世 29認識前生家屬 31現世女病人86次輪迴經歷 38結束語 51大量的社會調查證明靈魂的存在 54編後語 56太空物理學新發現的啟示 57時空是假相 58無中可生有 66宇宙之起源 68總結 74百科全書詞條 78愛因斯坦與佛教 83愛因斯坦對一般宗教的看法 83愛因斯坦的科學觀 87理性的宗教 90佛教基本教義 94需要澄清的問題 97結論 102跋 103附錄:其他名人談佛教 103我是誰 109 * 《滴水結晶,吾人心念的映照》江本勝博士試驗報告述評  日本江本勝博士經過八年的試驗,證明水不但能讀各國文字,也能聽各種語言,還能聽得懂音樂。2003年8月7日,他在澳大利亞南昆士蘭大學報告其研究結果。下面是對此項研究報告的綜述。  一種無形的力量比電波、光波更了不起  電波是文明物質生活的統帥,現今的繁華城市裡人類總免不了要受電波的控制。雖然我們看不到電波,但都相信有電波存在。   光波即現即逝,暴風雨欲來前,電閃雷鳴,當光波劃破寧靜的蒼穹時,小孩子會馬上掩耳,因為他們知道,閃電後立刻就會打雷。科學家告訴我們,光波的速度比聲波快,一秒鐘是三十萬公里。   現在,科學家又發現,還有一種無形的力量比電波、光波更『了不起,它能毀滅世界,也能拯救宇宙,那就是你我心中的心念。   日本江本勝博士給我們帶來了「水的信息」,他經過八年的研究,不斷的實驗,證明了水是我們心念的一面鏡子,我們的心念、情緒、言語、祈禱的音聲都會影響水分子的結晶。水確實能感應我們每個人的知覺,也能感應集體所發出的心波。這正是「萬法唯心造」的科學證據,結合了唯物與唯心的思想。西方大科學家愛因斯坦也說過「一切物質都是波動的現象,皆是人們的錯覺」,「宇宙間只有場和物質這兩種東西,實際上只有場,物質不過是場里場強特別高的地方。」   善心善行是身體健康與世界和平的基本要素  江本勝博士此次講演以學術的角度闡明水、人類、地球的關係:   物體震動產生能量、發出聲波。   吾人心念的波動對物體能起一定的作用。   水能感應聲波、心波而對其結晶產生影響。(詳見本網中《善的訊息可以產生美麗的水結晶》) 。  同樣的道理,我們一起心,一動念,都會影響我們的身體健康;瞋心一起,身體會產生毒素,至少三天才能平靜。心念的波動,從個人到家庭、社會、世界,甚至到宇宙,莫不息息相關。因此,我們追求身體健康、生活幸福快樂,嚮往社會安定、世界和平,一切得從自己內心做起;善心、善行是基本要素。   水對外面的境界會有感知,微塵、植物、礦物,沒有一樣沒有見聞覺知。當我們以尊敬的心,感恩的心,歡喜的心對待一切眾生,我們身體的每一個細胞裡面的組成都是美好的。如果以瞋恚的心面對外面所有物質世界,它會變得很醜陋。這個道理正是佛經上所講的「境隨心轉」。   心波竟能飛越千山萬水,橫跨際涯  首先,他汲取世界許多地區的水做試驗,發現許多都市的水都嚴重地受到污染。他居住在日本東京,東京的自來水深受化合物的影響,因此其結晶很難看,這是文明人的缺憾!人類不能缺少水,一切動植物、生物都不能缺少水,水是一切生命的源泉,不可欠缺。人類的身體百分之七十是水,水源不凈,身體健康肯定受影響。但是,科技、工業的發展必定影響自然生態,水源首當其衝。如何改善水的品質呢?江本勝博士依據水會受物體震動而起變化的原理進行試驗,當他播放莫扎特與貝多芬的名曲時,在顯微鏡下,他看到水的結晶隨著優美的旋律而不斷產生變化,原來,水竟能欣賞音樂!   江本勝博士也讓一些孩子做試驗,他把自來水瓶擺放在屋子中央,幾個孩子手拉著手圍繞著自來水瓶祈禱:『水,乾淨吧!』。在顯微鏡的透視下,我們可以看到水的結晶過程,從支離破碎漸漸變成完美的晶體。孩子們看到水竟能感應到他們純潔心靈的呼喚聲,天真的臉蛋綻露出驚喜之情。古人說:「花能解語,玉能生香」。以前,以為詩人說夢話,現在,我才知道原來我們的祖先早就發現無情之物並非無情,而是含情脈脈。是故,大自然中,不只花能解語,玉能生香,頑石點頭亦非假。佛在《楞嚴經》上早就說過這深奧的道理:「宇宙萬物皆能見聞覺知」。   不久前,江本勝博士到以色列去。臨走前他把一瓶東京自來水留在東京的辦公桌上。身處以色列,他對數千里外的這瓶水進行虔誠的祈禱……個小時後,東京的職員通過網路給他傳送自來水的結晶變化過程:自來水的結晶由殘缺逐漸變成完整的晶體!目睹這奇觀,大家莫不嘖嘖稱奇。人們的心波竟能飛越千山萬水,橫跨際涯,不受任何干擾和阻攔。在古代詩文中,我們看到許多遊子羈旅他鄉時,總在夜深不眠的時刻對月懷親,其親人往往也能感應到,尤其是其中一方遭遇不測時感應最顯著。這就是所謂「心靈感應」,又所謂「精誠所至,金石為開」。我們的心波確有不可思議的神奇力量!   在講演時,江本勝博士特別放映他的新試驗結果:   貼上「愛」字的篆刻標籤,水的結晶很美。   貼上「感恩」的標籤,水的結晶居然像個「心」字   貼上「阿彌陀佛」四字的篆刻,水的結晶最為清晰明亮,而且,更妙的是結晶的中央竟呈現七彩色   貼上「妙法蓮華經」的標籤,結晶很像蓮花   ……   水不但能讀各國文字,也能聽各種語言,還能理解各個宗教的祈禱唱誦聲:不論是基督教、回教、猶太教、興都教,水的結晶都很漂亮。可以說水是吾人精神能量的傳輸媒介,感謝、關愛、快樂等正面的心緒會使水分子產生美麗的結晶;反之,仇恨、嫉妒、壓力會讓水分子的結晶醜陋不堪;這樣的水如果日夜飲用,久而久之,勢必影響我們身體的器官、細胞、DNA,最終甚至導致病變!這一點我們不得不警惕。   「愛」與「感恩」的心波最能感動一切萬物。   宇宙萬物皆能見聞覺知  江本勝博士姓江本,名勝,他並非佛教徒,但是他所做的科學研究證明了佛在三千年前所說的真理:「世界微塵,因心成體;唯心所現,唯識所變。」即是說,大至世界,小至微塵,都能隨著我們的心性改變,我們起心動念所產生的波動能改變周遭的環境。   江本勝博士的實驗,印證了佛在三千年前說的「宇宙萬物皆能見聞覺知」。滴水結晶,是吾人心念的映照。因此,我們的心念是善的,充滿愛心的,至誠感恩的,這心念能使我們充滿喜悅地生活,也能促使我們周圍的環境更美好,心靈凈化,盡大地是清泰故鄉。推而廣之,世界和平將指日可待。反之,若是心懷不善,爭名奪利,競爭的結果導致鬥爭,鬥爭將演變成戰爭,世界即毀於一旦。綜觀現今世界動蕩不安,自然災害愈加頻繁;為解倒懸之勢,欲拯群萌之苦,奉勸世人要以愛心和真誠的心對待一切事、一切人,孰福孰禍,就取決於你我心中的一念。   摘自《澳洲凈宗學院院訊》編後語(一)看了這一則消息,你相信嗎?有人不相信,說是假的。是真是假,你不必輕信,自己作個試驗便知。我有個同事就做一個試驗:她用兩個碗,分別盛同一鍋里的米飯。對其中一碗說:這米飯真香啊,真好吃啊。對第二碗米飯說:真臭,真難吃!過了四天之後,第二碗米飯,真的是臭了;而第一碗米飯發出了一點點酒香味。她是聽了別人這樣做之後,自己也試一試,果然如此。(二)凈空法師說:「我看了(這些照片)想起楞嚴經上講的『一切因果,一切微塵,因心成體』,華嚴經上講『唯心所現,唯識所變』。所以一切物質現象從哪裡來的?物質現象是心變的。心有靈知,心所變的當然有靈知。物質與心是一樁事情,不是兩樁事情。一個細胞,一粒微塵都有靈知。經上講,一切眾生皆有佛性。無情眾生稱作法性。法性與佛性是一個性。所以,無情不是沒有知覺,它沒有妄想、分別、執著。情就是妄想、分別、執著。法性就是真如本性。」法華經上說:『情與無情同圓種智』。『情』指人和動物,『無情』指無生命之物。萬物,包括情與無情,來源於同一個本體(佛法中稱為性,本性,心性、真如……等等)。所以佛不僅把眾生看成是自己,對無情之物也如是。所以佛的愛心是最廣泛、最無私、最平等的。稱之為同體大悲。在研究中發現人性本善的科學根據  嬰兒天生有助人的慾望  據美聯社報道,在一個實驗中,科學家手裡的衣服夾子掉地上了。一個剛學會走路的孩子會過去幫他撿起來,並且還給他。這個簡單事例證明,僅有18個月大的孩子也具有幫助他人的無私品質和能力。   嬰兒竟然個個都是助人為樂的「好兒童」  德國一家人類進化研究所致力於尋找人類大腦發育的過程,以及人類協作精神產生的源泉。科學家在實驗室中研究一群嬰兒面對各種環境時如何反應協作。他們意外地發現,嬰兒竟然個個都是助人為樂的「好兒童」。  研究員故意裝著笨手笨腳。比如把夾子掉了,或把書堆碰倒了。此時實驗室24個嬰兒在幾秒鐘之內,同時都表現出要幫忙的意思。   一個裹著尿布的嬰兒看看研究員的臉色,又看看掉在地上的夾子,馬上明白了是怎麼回事。他手腳並用地爬過來,抓起夾子,推到研究員腳邊。嬰兒都表現出非常願意幫助笨手笨腳的研究員。   在整個實驗過程中,研究員從來不主動要求嬰兒幫助他,也不說「謝謝」之類的話。因為如果做出感謝等表示,很容易改變研究的初衷,使嬰兒在幫助人的同時期望回報。所以整個研究中,嬰兒完全展現了真正的利他主義,助人而不圖回報的精神。   嬰兒的表現證明助人為樂是人的天性使然  3月2日,這項研究結果在《科學》雜誌上發表。沃內克說,這項研究通過觀察人腦複雜的發育過程,揭示出人類「利他主義和合作精神」是如何產生。  沃內克提出,嬰兒表現出利他主義的心理至少需要具備兩個條件。第一,嬰兒大腦發育出足夠的認知能力,可以判斷別人的真實意圖。第二,嬰兒發展出「親社會傾向」,渴望融入社會。一般來說,嬰兒到18個月大甚至更早就會具備這兩個條件,擁有了助人為樂的品質。   不過沃內克補充道,嬰兒們會判斷人們是否真的需要幫助。在實驗中,如果研究員故意把書碰倒,把夾子丟到地上,嬰兒們通常不會伸出援手。在人類社會中,研究者處處可以找到人性本善的證據。人們為慈善機構捐款,儘力保護環境,在公共交通上為老人讓座。這些行為除了獲得自我滿足感,通常不會有任何實質回報。可見助人為樂是人的天性使然。 科學證明心存善念身體好  一個樂觀的人因為常常使用正向思考的神經系統,所以經常分泌讓細胞健康的神經化學物質,因此比較不容易生病;一個悲觀而憤世嫉俗的人,他的神經系統不但會讓他老是使用負向思考的神經而變得愈來愈悲觀,而且在每天憤憤不平的時候,神經細胞又不斷地分泌會讓細胞凋亡的神經化學物質。所以,當人長期處於悲觀而憤怒的狀態時,可說是在慢性自殺。  小時候,父母時常提醒我們:「不管做什麼事,都要心存善念。因為善有善報,惡有惡報。」等到念研究生時,才發現這個說法是有科學根據的。很幸運的,「心存善念」一直是我為人處世的最高指導原則。  思考與神經化學  在碩士班,曾選修一門神經化學的課程。當時令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在科學上已經發現,人在正向、積極的思考與負向、消極思考時所使用的神經系統居然是相反的,而且是互相拮抗的。也就是說,當一個人的思考是樂觀、祥和、感激、快樂…時,人腦中的正向思考的神經系統會產生作用,而另一套負向思考的神經系統則不但不會產生作用,還被抑制住。相反的,當一個人心中充滿了仇恨、悲傷、沮喪、恐懼、妒嫉……時,負向思考的神經系統會被激發而產生作用,但是在此同時,正向思考的神經系統卻被完全抑制住了。  而且在科學上,早已發現神經系統還有一個很特別的特徵:神經細胞在活動時是利用電傳導,並且喜歡走快捷方式,所以被活化次數多的神經細胞會比活化次數少的更容易被激活。說白了,就是「愈用愈發達,不用則退化」的現象。  所以,一個愈樂觀的人,因為看待周遭的事情總是以正面的態度;時常心存感激,對於不公或不平的事件,也都不放在心上或是認為上天會幫助……等等。可想而知,他正向思考的神經系統被活化的機率就比較高,而負面思考的神經系統卻會因為不常使用而退化了。相反地,如果一個人都只看事情壞的一面,對待事物都是以挑剔、批判的態度面對,或是經常對環境感到懷疑、恐懼,那麼,他的負向思考的神經系統就會變得很發達。同時,時間久了之後,要想激活他的正向思考的神經系統就相對的變得比較困難了。  神經傳導物質與健康  另外,科學家們也都發現了,神經在傳導訊息時,神經細胞與神經細胞之間的訊息傳遞,是利用神經傳導物質。些神經傳導物質,除了可以活化下一個神經細胞外,還會透過血液循環系統,影響著全身的細胞。然而,正向思考與負向思考的神經系統,除了神經細胞本身就有差異之外,連它們所分泌的神經傳導物質都是不一樣的。  值得令人注意的是,正向思考的神經系統所分泌的神經傳導物質經過實驗證明,具有刺激細胞生長發育的功能,因此,一個樂觀的人,因為常常使用正向思考的神經系統,所以經常分泌讓細胞健康的神經化學物質。也難怪科學研究會發現,樂觀的人比較不容易生病。  提到這兒,您是否很好奇?想必也推論得出來,負向思考的神經系統所分泌的神經化學物質,對身體內的細胞會有傷害作用。  最近的醫學及科學上還發現到,神經系統與免疫系統是相關聯的。甚至有科學家在電子顯微鏡下看到了神經細胞與免疫球細胞相接觸的現象。所以,不難想像,當正向思考的神經系統分泌出能讓細胞生長健康的神經化學物質時,人體的免疫系統中的免疫細胞也會變得比較活躍,能再分化出更多健康的免疫細胞,對於外來的細菌或病毒當然也就比較有抵抗力,人也就比較不容易生病。甚至我們這時常聽到的,一個癌症病人如果比較樂觀,通常癌症都比較容易痊癒。   但是,一個悲觀的人就很難有這麼好的運氣,因為他的身體中的免疫系統被負向思考的神經系統影響下,很多免疫細胞早已死亡而不再具有保護作用了。  激活正向思考的神經  當然,一個普通的人,並不見得總是可以百分之百樂觀或總是百分之百悲觀。不過,如果能夠在愈多的時刻保持樂觀、祥和、喜悅、感恩的心情,避免憤恨、不滿、妒嫉、不安、懷疑的情緒,那麼,這個人的正向思考的神經就會時常被激活,然後久而久之,身體就愈來愈健康,免疫系統愈來愈強健,當然也就愈來愈不容易生病。而且正向思考的神經系統,也會愈來愈發達,想法就愈來愈樂觀積極,形成了一個良性的循環。  最近幾年來,產生許多怪病,甚至有很多好幾年前就已經滅除的感染性疾病,都又再度發現。很可能就是因為現在的人心,早就不再像以往那麼真誠而善良了,所以,很多的疾病都因為自身的細胞不健康,而變得難以醫治。   編後語:醫學和經驗都證明情緒直接影響健康。人在發怒的時候,不僅大腦細胞會大量死亡,心、肝、胃等許多功能都發生紊亂,免疫功能下降,甚至立即斃命。本文揭示其細微的生理過程,並指出正面思維和負面思維都會形成習慣,可以形成惡性循環。人要想真正健康幸福,就要用愛、感恩和祥和的心代替所有怨恨、不滿和憤怒的病態心理。* 關於生命輪迴的科研成果介紹媒體:http://www.baidu.com作者: 鍾茂森 博士 敬述2006-10-26 18:41:39前言  尊敬的各位長輩、各位朋友:  感謝恩師凈公上人,和澳洲凈宗學院給末學鍾茂森安排這個機會,在此地向各位介紹美國科學界,醫學界關於生命輪迴的科研成果。由於我的研究專業不是輪迴學,所以了解的很膚淺,之所以要在此地向各位報告這個專題,目的是為了拋磚引玉, 引發我們對輪迴這個生命現象的思考和討論。報告中不妥之處,乞請各位多多批評指正。  我們大多數人對災難和死亡都抱有恐懼的心理,而恐懼主要來源於缺乏對生命真相的了解。如果明白了生從何來、死往何去,則我們對死亡的恐懼就會自然消失。而我對輪迴這個生命問題一直抱有強烈的好奇。人真的有輪迴嗎?好奇心和求知慾驅使我在大學的圖書館,資料庫,以及電腦網路上搜集了不少這方面的科研論文和著作。在搜集資料時,我意外地發現美國和世界一些先進國家科學界已經對生命輪迴這個科研課題有幾十年的深入研究的歷史,許多著名的大學教授,精神心理醫生用大量的科學證據證明生命輪迴確實存在。輪迴這個課題在美國是屬於精神心理醫學的範疇,其中的論文和著作已經是不勝枚舉。我閱讀了一些材料,從中選出幾位著名精神醫學工作者關於證實輪迴的精彩的案例,向各位介紹。我主要介紹三個案例,分別出自以下三位著名的輪迴學權威:1.美國心理回歸治療學會副主席、著名精神心理醫生瑞克?布朗博士(Dr. Rick Brown)2. 美國弗吉尼亞大學 (University of Virginia)著名的精神心理學家伊恩?史蒂芬森教授 (Professor Ian Stevenson) 。3.美國邁阿密西奈山醫療中心主席,著名精神心理學醫生布萊恩.魏斯博士(Dr. Brian Weiss)一、瑞克?布朗博士案例: 今世推銷員是二戰時期美軍潛艇水兵轉世。  這是國際心理回歸治療學會副主席、美國著名精神心理醫生瑞克?布朗博士(Dr. Rick Brown) 發表在 Journal of Regression Therapy 【回歸療法雜誌】(1991 年第5期) 上的一個案例。 一位男子心理病患者名叫凱利 (Kelly) 是一家美國公司的推銷員, 1953年1 月19日出生。 他患有水恐懼症, 極其怕水, 不敢游泳,不敢坐船, 甚至連洗澡的浴缸都不敢下去。 布朗醫生決定用一種心理回歸治療法(一般人所講的催眠法) ,導引病人進入心理深度安定和精神高度集中的狀態, 病人在這種狀態中仍能正常思維和說話。在深定的狀態(催眠狀態)中,病人能恢復過去久遠的記憶, 能找到心理病症的原因, 常是過去很久以前的一次嚴重的精神刺激或創傷所造成的。病人往往在回憶起這個精神創傷事件以後, 就能消除心理障礙, 恢復正常。這種方法在精神心理醫療上應用的很普遍,很有效果。  這位叫凱利的心理病人在催眠狀態中, 回憶起前生自己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美國一艘鯊魚號潛水艇的水兵, 名叫吉姆(Jim)。 這艘潛艇在1942年2月11日在菲律賓的馬尼拉附近的水域被日本驅逐艦隊擊沉,艇上全體美軍船員(包括吉姆)殉難。  病人凱利在催眠狀態中向布朗醫生詳細描述了前生遇難當時的狀況。 那一天, 潛艇在馬尼拉水域潛航,吉姆這時不當班,正在艇內卧室休息。忽然艇內響起警報, 原來是發現前方日本驅逐艦隊。日本艦隊也發現了這艘美軍潛艇, 並開始對其發射魚雷彈攻擊。第一枚魚雷彈擊中潛艇時, 吉姆感到潛水艇身劇烈的震動和不平衡。艇內燈光熄了一下又亮起來。 當時艇內一下子混亂起來, 警報聲、呼叫聲亂成一片, 船員都爭相去穿救生衣。不一會兒, 第二枚魚雷彈又擊中了美軍潛艇。這是致命的一擊。艇身穿了個大洞, 因為潛艇在水下, 所以海水一下子就瘋狂地湧進艙內, 燈也一下子熄滅了。吉姆當時感到冰冷的海水迅速地上漲, 還沒有等大家來得及逃難,海水已淹滿了艇艙,全體船員都淹死在大海中,吉姆也在恐懼和痛苦中死去了。  這次催眠治療後, 醫生根據凱利這個病人描述的情況到美國軍方查找歷史紀錄, 並找到吉姆的檔案,發現完全吻合。布朗醫生於是把凱利描述的前生的情況原原本本紀錄下來,發表在Journal of Regression Therapy 【回歸療法雜誌】上。這個案例證實輪迴確實存在,生命是不會終止的,我們只是在無盡的時空中輪轉捨身受身而已, 每一生所遭到的境遇都印刻在我們心靈深處,只有在非常特定的條件下(譬如此例的催眠狀態下)才能回憶起來。  當然,回憶前生不一定要藉助催眠法,有少數人天生就能看到前生。下面讓我們來看看一位著名的精神心理學家伊恩?史蒂芬森教授所研究的一個案例。二、伊恩?史蒂芬森教授案例:印度女孩認識前生家屬  美國維吉尼亞大學(University of Virginia)著名的精神心理學家伊恩?史蒂芬森教授 (Professor Ian Stevenson) 。他40多年來對生命輪迴課題進行了深入研究,收集了3000 多個證實輪迴的案例, 研究對象遍布世界各地,有美國、加拿大、南美洲、歐洲、西亞和東南亞。他主要研究的對象是具有前生記憶能力的兒童和少年。這些人有的能敘述自己前生的遭遇,有的能認識自己前生的家屬朋友, 有的會講前生在其它國家講的語言等等。他的代表作有 20 Cases Suggestive of Reincarnation 【20個輪迴案例】, WhereReincarnation and Biology Intersect 【輪迴學與生物學的融匯】,Children Who Remember Previous Lives: A Question of Reincarnation【從具有前生記憶的孩子研究輪迴問題】。 他對每一個案例,都本著嚴肅認真的科學態度,一絲不茍地訪問、調查、核實, 並且連續多年追加調查。他證實輪迴的科研成果在美國乃至世界精神心理醫學界得到廣泛的認可和讚譽。  例如Harold Lief博士曾對他有這樣很高的評價: 「如果史蒂芬森博士不是在製造一個巨大的錯誤, 則他必是二十世紀的伽利略。」 (見美國一個醫學雜誌Journal of Nervous and Mental Diseases【神經與大腦疾病研究雜誌】).Either Dr. Stevenson is making a colossal mistake, or he will be known as Galileo of the 20th century.—Dr. Harold Lief, Journal of Nervous & Mental Diseases.  我們知道,伽利略是十七世紀的義大利天文學家,發現了木星也有衛星圍繞, 發表了 「地球並非宇宙中心」的觀點,被當時斥為「異端學說」, 被一些愚昧的宗教徒活活燒死。今天我們都知道,地球不過是太陽系裡一個小行星而已, 伽利略學說是對的。然而他當時的發現卻是對傳統觀念的一個巨大挑戰。而今天輪迴的發現對於現代科學與醫學也是一種巨大挑戰,必定帶來震撼性的影響。案例:今生印度女孩認識前生家屬。  案例中講的這位印度女孩名叫絲娃拉特(Swarnlata), 1948年3月2日出生, 家住在印度一個叫盤那(Panna)的城市。四歲時便能敘述自己前生的遭遇。她說自己前生是印度另外一個城市凱蒂利(Katni)一戶姓帕沙克(Pathak)家的母親。這兩家根本不相識, 所在的兩個城市也相距很遠。有一天, 絲娃拉特的父親帶她路經凱蒂利城, 絲娃拉特突然建議一起到她「自己家」里喝個茶, 她 「家」就在這附近。  史蒂芬森教授和他印度的一些教授同事開始對這個案例作研究調查。他們按照絲娃拉特的指引準確無誤地找到了帕沙克家, 根據絲娃拉特所說的情況進行核實。絲娃拉特說自己前世是這家裡的母親,名叫比亞(Biya), 1939年去世, 留下先生和兩個兒子。史蒂芬森教授他們帶絲娃拉特到帕沙克家,她一到那家裡就認出自己前生的先生和兒子,並且能不假思索地說出這些家人的名字, 還能認出先生家,娘家的親人。史蒂芬森教授和同事們為了測試絲娃拉特把她前生的兒子領來,問他叫什麼名字。她竟然毫不遲疑地說出這個兒子的名字叫 邁利 (Murli) 。教授們為了試探她,故意說這不是比亞的兒子, 而是另一 個人。沒想到絲娃拉特一點也不受思維擾亂, 堅持說這是她的兒子邁利。當小絲娃拉特單獨同前世的兒子在一起時, 雖然自己年紀很小, 卻情不自禁地流露出母親對兒子的關懷。更有趣的是, 小絲娃拉特說出前世先生的一個隱私, 說她先生拿了她錢箱里的1200盧比沒有還, 這件事只有她先生知道, 其它人都不知道。 後來她先生也承認。所以我們要知道, 不可欠債不還,以為沒事,前生的債主還是會找上我們的。  大家可能注意到,前生這位叫比亞的母親1939年去世,可是絲娃拉特這一生是1948年才出生,中間隔了9年。這9年中她到哪裡去了? 絲娃拉特自己說出來, 她在1939年去世後,先投胎到孟加拉國國(Bangladesh) 的一家庭里成為一個小女孩,那一生九歲就死了。緊接著在1948年到這一生出生成為絲娃拉特,時間上剛好接得上。絲娃拉特平時很喜歡唱前世孟加拉國國的鄉歌, 用孟加拉國語來唱, 而且隨著自己的歌聲跳起孟加拉國國的鄉村舞蹈。絲娃拉特家裡沒有人懂孟加拉國語, 也不知道她在唱什麼跳什麼, 只是看到她很自我陶醉於其中。後來史蒂芬森教授同印度幾位教授來觀看絲娃拉特的歌舞, 有一位印度教授懂孟加拉國文, 把歌詞紀錄下來, 歌詞是講農民豐收的歡樂和讚美自然的。史蒂芬森教授一行人拿著歌詞找到孟加拉國國絲娃拉特前生所住的地方去證實,果然是當地人喜歡的鄉村歌舞。  這位絲娃拉特的印度姑娘頭腦非常正常,並不是亂說胡話。史蒂芬森教授一直保持與她的聯絡。她學習很好,19歲就在印度的大學畢業獲工程學士學位,21歲獲工程碩士學位, 而且23歲便開始在印度一所高等學院任教。這個活生生的例子,有力地證明了生死輪迴的存在。  史蒂芬森教授本人現在已經退休了,但是他在這個學術領域上還在積極地探索。我前不久閱讀了他的新作【輪迴學與生物學的融匯】一書, 給他發了一個email (電子信),祝賀他在輪迴學這個科研領域的成就和貢獻。同時結合我的專業(金融),向他請教有關輪迴理論在我們金融投資學上的應用。他給我回了email(電子信), 指出每個人今生的才華和技能往往是前生中累積的,並可以延續下去。這個觀點也許能解釋為什麼在相同的金融市場條件下的具有相同投資經驗的投資者的收益表現卻迥然不同。 輪迴學對金融學的啟示是: 投資者的收益表現乃至財富與他們前生的活動有關。東方的一些古老的宗教對這個問題已有詳盡的說明。例如,佛法在3000年前已經指出,今生的財富是前生財布施、救濟窮苦而感應的結果, 在輪迴中生命品質的高低是前生作善惡的果報決定的。我想,金融投資學乃至其它學科如果將研究的層面擴展到從前生後世這種生命輪迴相續的角度看問題,或許會有突破性的研究發現。例如,西方經濟學崇尚競爭機制,認為競爭和個人私利是財富積累的動力。 但是,從輪迴的角度看,用私利和競爭所積累的財富無法帶到下一生,如何能在輪迴中保持財富有增無減?這才是經濟學真正應該研究的問題。   三、布萊恩?魏斯博士案例: 現世女病人86次輪迴經歷  美國邁阿密西奈山醫療中心主席,著名精神心理學醫生布萊恩?魏斯博士(Dr. Brian Weiss)。他1970年畢業於美國耶魯大學(Yale)醫學院,獲醫學博士學位(M.D.),曾在彼茲堡大學(University of Pittsburg)、邁阿密大學(University of Miami)任教,並從事臨床心理醫療30多年。發表了大量的論文和著作,是現代精神心理學,尤其是輪迴學的權威。代表著作有Many Lives,Many Masters,台灣有中文譯本題為【前世今生】;Through Time into Healing 【生命輪迴—超越時空的前世療法】; Mirrors of Time: Using Regression for Physical , Emotional, and Spiritual Healing 【醫治身心的前世回歸療法】。案例: 現世女病人86次輪迴經歷   這個案例節選自魏斯博士發表的代表作【前世今生】。這本書用淺顯的文字詳細記述了魏斯醫生自己觀察和治療一位心理病人而發現她有多次輪迴的經歷。 他書中記述的每一句話都是真實的。  魏斯博士的女病人名叫凱瑟琳(Catherine), 是魏斯醫生所在的邁阿密醫療中心一個實驗室化驗員。文化程度不高, 人老實單純, 是在天主教的氛圍里長大的,對輪迴的概念也很淡漠,根本不相信。她當時還不到30歲, 有一位未婚夫叫斯托特(Stuart)。凱瑟琳患有精神憂鬱症,總是神經緊張, 恐懼,經常做相同的惡夢,甚至有夢遊現象。她很怕黑,怕被關在屋裡,所以不敢坐飛機,覺得飛機艙關閉起來悶得慌。她怕水,甚至連葯都不敢吃,怕嗆著水,整天擔心自己要死了。她來找魏斯醫生治病。  魏斯醫生本人是受過耶魯大學現代高等醫學培訓的,頭腦里從來沒有相信過輪迴。他自己用現代的醫學方法治癒了很多心理病人,事業上很成功,從未想到要去研究生命輪迴。這一天,病人凱瑟琳找他治病,他決定用催眠法對病人治病。  凱瑟琳在醫生引導下進入深度安定的催眠狀態,開始描述自己見到的情形: 「我見到一個白色的大建築, 有步階上去, 建築沒有門。我穿著長衫,在幫助搬運泥沙。我的名字叫阿羅德(Aronda), 現在25歲。今年是公元前1863年(這個時間比釋迦牟尼佛和孔子的時代還早)。病人再說 :「我有一個女兒,很小,叫克萊斯托(Cleastra), 她是我現在的侄女雷托(Rachel)」。 雷托是女病人凱瑟琳的侄女,同凱瑟琳的關係很密切。原來這種親密的緣分是前生就結下的。  病人在催眠狀態中繼續說, 「我們村子生活在一個山谷里,很熱,很乾旱,有一天從山上突然衝下來大洪水,把村子淹了,連大樹都掀倒了。水很冷。人沒處躲避。我這時緊緊地抱住女兒,想要逃生,但是我一下子被大水淹沒了, 水嗆得我好難受, 我無法呼吸。我的女兒被大水一下子捲走了」。說到這裡,凱瑟琳在催眠狀態中用手在空中掙扎要抓住什麼,呼吸顯得很困難,很痛苦的樣子。魏斯醫生在旁邊引導她說:「這個事件結束了,你可以放鬆休息了。」凱瑟琳的身體才從緊張慢慢放鬆下來,呼吸逐漸恢復平緩。這一個療程以後,凱瑟琳對水的恐懼消失了。  凱瑟琳的另外一個心理病症是害怕被關在黑屋子裡,也有過去世的原因。在另一個催眠療程中,凱瑟琳說自己在有一世中一個古老的部落里生活。當時有不少人患了一種可怕的瘟疫,只要一患上就必死無疑。他們認為是當時神對他們的懲罰。人們將患了這種瘟疫的人抬入山洞,封起洞口把病人活埋在內。凱瑟琳那一世也染上了這種瘟疫,被人封入山洞。她當時感到四周很黑,身體很痛苦,心裡非常害怕,在恐慌無奈中死去。  我們從這裡看出,催眠療法原理實際上是幫助病人找出心理病因,認識到過去的不幸事件已成夢幻泡影,從而放下心理壓力和恐懼情緒。可見,心病還需從心上治。  又一個療程中,凱瑟琳在醫生導引進入催眠狀態中,又開始敘說另一生的境遇:「我是一個男孩,長著金髮。我們在進行一次水戰,有很多白色的戰船。我們手上拿著長矛,弓箭和盾牌,穿著獸皮製的鞋。天很黑,我很害怕。我們的人正在同敵人廝殺,我手上也拿著刀,但我沒有去殺敵人,因為我不願意殺人。」說到這裡,躺在那裡的合著眼的凱瑟琳突然劇烈的掙扎,而且喘不過氣來。過了一會,凱瑟琳再繼續說:「我被一個敵人從身後用手臂扼住我的脖子,接著用刀刺入了我的喉嚨。我臨死前看到了那個敵人的臉,他是斯托特!他的相貌已經完全不一樣了,但我知道是他。」  前面介紹到斯托特是同凱瑟琳在這一生中一起生活的情侶。這正是俗話講的,不是冤家不聚頭。所以千萬不要以為害人沒事,冤家仇人一定找到你的。冤冤相報,沒完沒了。  凱瑟琳在深定的狀態中,說感到自己被殺以後,靈魂從身體上浮起來,一直浮到天上雲中。不久她感到自己被一股力量牽進一個「狹小,溫暖」的空間。她快要在另一世出生了。一會兒之後,凱瑟琳繼續說:「我被人抱在手裡,抱我的人是負責接生的護士。我母親坐在旁邊,披著長長的頭髮,穿著像睡衣那樣的服裝。她還是我現在的母親!」 凱瑟琳說她母親很疼愛她。你看,前世的母親今世還做她的母親。證明父母和兒女的因緣深厚,照顧兒女可能不只一生一世,我們怎能不孝順感恩父母呢?  又一次療程中,魏斯醫生導引凱瑟琳很快進入催眠狀態。凱瑟琳回憶說:她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德國法西斯的男子飛行員,名叫埃力克(Eric),當時正佔據在法國的一個城市叫阿爾薩提安(Alsatian)。他有一個太太,很恩愛,和一個女兒,生活很幸福。他女兒就是這一生中凱瑟琳的好友朱蒂(Judy),關係很融洽。可是他太太這一生卻沒有遇見。所以儘管是恩愛夫妻,緣盡還分手。凱瑟琳在催眠狀態中說:「我們正在同英美聯軍作戰。可是我不喜歡戰爭,因為不願意殺人。但我不得不為我的國家去作戰。我許多朋友都戰死了。我是一架軍用運輸機上的副駕駛員。這一天,我們正在搞一個聯歡會,英美軍的飛機突然飛來轟炸,到處變成一片火海。我的胸部和腿部都受傷了,很痛,到處是血。」  說到這裡,凱瑟琳在催眠狀態中,表現出極痛苦緊張的樣子。但很快,她身體就恢復了平靜。顯然這一生結束了。這個時候,凱瑟琳似乎在等待誰的到來。醫生問她等誰,她說在等待神靈來迎接她。  談到此處,我插一段。魏斯醫生對這位病人用催眠療法過程中,當凱瑟琳處在某一世死亡以後和未投胎之前,常常會有看不見的一些靈體來通過病人的口對魏斯醫生說話。魏斯醫生稱他們作Masters (神靈),這些神靈能借病人的口對魏斯醫生說話,說話時的聲音完全不是凱瑟琳的聲音,魏斯醫生全部錄音記錄下來。這些神靈的話富有高度智慧和哲理,絕對不是這位思想單純的女病人能自己表露出來的。這些神靈是一種什麼生命?目前還在科學上是一個謎。而這些神靈的開示與東方古老的哲學有異曲同工之妙,結合著來看或許可以幫助我們理解這些神秘生命的精神層次。  言歸正傳,凱瑟琳前生做德軍士兵,在那次英美飛機轟炸中喪生之後,她說:「我感到自己從身體里升了起來,我現在沒有肉體,只是一個靈體。」不多久,凱瑟琳的聲音突然變得鏗鏘有力,顯然是神靈的聲音,開始對魏斯醫生說話了,那話像一個哲人深沉的開導:「你用這種引導病人心理進入安定的方法治心理病症,非常正確,可以幫助他們摒除內心深處的恐懼與憂慮。恐懼和憂慮只是存在表層的問題,你只有幫助他們進入到心靈深處,才能解決這些問題。在心靈達到深度安定寧靜的狀態後,人便不覺得有肉體的存在。肉體的存在是一種不正常的現象。正常的生活是一種靈界的生活。我們在肉體里會感到痛苦,而在靈體狀態中不會感到痛苦,只有快樂。靈體生活在另一個空間,自己在不斷地自我革新和自我完善。」以上是神靈對醫生講的話。這話同中國道家老子所說的不謀而合,老子說:「吾之大患,惟吾有身。」這與佛家所講的也大略相同,佛家講見思煩惱第一個煩惱就是身見,認為身體就是我,這是錯誤的看法。身體是會壞死的,我們執著這個身體是我,就把「真我」迷失了,佛就是教我們找回「真我」。  神靈借病人凱瑟琳之口繼續說:「生命是無止境的,人絕不會死,實際也沒有出生。只是在不同的肉體和空間中度過,永無休止。」「人之所以要到世間以肉體形式存在,是為了做事或還債。人來到世間只記得這一生的境遇,而忘記了前生的境遇。在一生中,每一個人都會有不好的習氣嗜好,如貪婪、好色等。你必須要在這一生中克服這些習氣,否則習氣會帶到下一生,而且在下一生更重。債務也是一樣。前生未還清的債務也要帶到這一生來還,而且要還得更多。只有這一生還完了,下一生才能比較輕鬆自在。你下一生的生命境遇,完全是你自己造就的。」以上是魏斯醫生現場錄音。這些神靈的話與佛經頗為相似。佛講因果通三世,自作自受。這一生所做的善惡決定下一生的生命品質。所謂: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來世果,今生作者是。  下面又是一段神靈借女病人凱瑟琳的口對魏斯醫生的講話,作為科研材料錄音下來:「宇宙里存在無窮的生命層次,我們(指神靈)的層次還是比較低的,有比我們更高層次的聖人,只有他們才能洞視過去未來,而且能幫助我們,教導我們該怎麼做。」佛法裡面講十法界,指的是宇宙眾生大致分為十個不同的生命層次,凡夫六個層次:天,人,阿修羅,畜生,惡鬼,地獄;聖人四個層次:聲聞,緣覺,菩薩,佛。每一個層次里又有無量的層次。佛是宇宙里最究竟圓滿的生命層次,而且人人都能通過修行,都能達到這個究竟圓滿的生命層次。  最後有一段神靈的開示非常精采,這都是魏斯醫生一字不漏地錄音下來的。神靈借女病人的口說:「我們每一個人都是平等的,相同的。」魏斯醫生聽不懂,就問神靈: 「我們每人的相貌,形體,生活檔次都不相同,為什麼說我們是平等相同的呢?」神靈就用比喻來回答魏斯醫生的問話: 「鑽石都是七彩放光的,但是由於鑽石上有灰塵,光就不顯了。我們表面的不平等,正如鑽石上的灰塵厚薄不一樣,而我們的本心就像鑽石都能放光一樣,是平等相同的。」  這正是釋迦牟尼佛為我們揭示:「一切眾生皆有如來智慧德相,但因妄想執著而不能證得。」 我們每個人平等的自性,就好比是七彩放光的鑽石,而我們的妄想執著,自私自利,就好比是鑽石上的灰塵。灰塵的厚薄,決定我們的生活層次。灰塵最厚的是地獄道,其次是惡鬼道、畜生道,再其次是阿修羅道,人道,天道,聲聞,緣覺,菩薩、佛。佛是完全把灰塵去除的人。修行就是把自私自利,妄想執著這些灰塵去掉,讓自性的寶石放光。  凱瑟琳對前生輪迴的經歷敘說了很多,都詳細記錄在魏斯醫生髮表的著作里。她說自己總共在地球上輪迴已經86次,時間跨度四~五千年,地理跨度是全世界各國,有義大利,法國,德國,俄國,西班牙,埃及,摩洛哥,美國(當過印地安人),日本等等。做過男人和女人。做過士兵,教師,女僕,奴隸,和貧民等等。而且她在其它星球上也出生過!凱瑟琳與魏斯醫生前生也有碰過面,她講有一世魏斯醫生是她的老師,教她歷史和地理。由於時間關係,沒有辦法向大家詳細彙報,有興趣請您自己閱讀【前世今生】這本書。  之後魏斯醫生又幫助十多位病人用催眠法恢復他們前生的記憶,其中有的病人也遇到同樣的一些神靈,借病人對魏斯醫生有直接的開示,魏斯醫生把這些神靈對他開示的話錄音記錄下來,寫成一本書題為 Messages from the Masters【來自神靈的訊息】,也非常暢銷。  通過這些醫學的發現,魏斯醫生徹底改變了傳統醫學的頭腦,完全相信有生死輪迴。而他在沒有發表這個重大醫學發現之前,猶豫再三,躊躇不定。因為魏斯醫生自己有很高的學術知名度,如果將輪迴這種反傳統醫學的發現公佈於世,可能遭到醫學界嚴厲的批駁,而導致聲名掃地。但是活生生的事實擺在眼前,不容得這位認真誠實的科學工作者袖手不理。考慮再三後,魏斯博士毅然決定為科學獻身,而於1988年出版了Many Lives Many Masters【前世今生】一書,將輪迴事實公佈於世。沒有想到,書一發表就非常暢銷,引起轟動效應。他收到許多心理醫生的來信來電,說他們自己也有相同的發現,但都不敢發表。  現在魏斯醫生是一位著名的輪迴學專家,經常到世界各地講學,開班,推廣輪迴的醫學發現,幫助心理病人通過催眠法回憶前生的經歷和消除心理障礙。  除了上述的三位輪迴學專家外,其它著名的輪迴學家還有: 美國著名死亡問題專家,心理醫生伊麗莎白× 居伯樂-羅斯博士 (Dr. Elisabeth Kübler-Ross)。她曾經研究過兩萬多人次的死亡經歷, 證明人死了不是什麼也沒有,她研究的對象都是昏死以後又救活過來的病人。他們親口說出死亡以後靈魂出離了身體所遇的經歷。有的人死後往往會見到光,或見到黑色隧道,或見到已經過世的家屬朋友,有的甚至見到神靈。這個醫生本人也有死後復生的經歷, 她把自己和兩萬多研究對象的死亡經歷整理出版, 代表著作有 On Life After Death【關於死後的生命】, On Death and Dying【關於死亡和臨終】等, 用大量的醫學證據證明生命輪迴相續的真相。她的著作被翻譯成多國文字在世界上很暢銷。  其餘輪迴學學者還有美國精神研究協會主席,布朗大學著名教授杜克斯博士 (Dr. C.J. Ducasse), Professor Gertude Schmeidler, Dr. Martin Ebon, Dr. Edith Fiore, Dr. Frederick Lenz, Dr. RaymondMoody, Dr. Michael Newton, Dr. Helen Wambach,等等。時間關係,不一一贅述了。 結束語  以上我們看到,大量的醫學證據有力地證實了生死輪迴決定存在,決定真實!我們從這些證明輪迴的科研成果中得到許多啟示,引發許多思考。首先,我們認識到這個輪迴事實之後,就不必害怕死亡了。因為生命是在無止境的延續,正如剛才神靈所說,根本沒有死亡和出生,只是我們在不同的時空中變換身體而已。懂得這個真相之後,我們即使在生命垂危時也不必恐懼和驚慌。  其次,從這些案例中見到,在無盡生命輪迴當中,人與人之間可能會多次相遇,我們本著慈愛之心對待和關懷身邊每一個人,則來世相見,定會感情融洽。如果跟人結怨結仇,則日後哪一生仇人見面,也會分外眼紅。我們為什麼不珍惜這一生相遇的緣分,送上一份善意和慈愛呢?  從美國醫學界發現的輪迴案例中看到,生死輪迴苦難多多,這些心理病人前生的不幸,對他們心理的刺激和創傷,一直帶到這一生。而各個宗教都講述了如何在輪迴中解脫苦難,提升我們的生命層次。  大量的科研成果固然為我們證實了有生死輪迴,然而留下更多的思考:例如,無盡的輪迴中的生命形態僅僅以人身的形態嗎?抑或存在其它生命體的輪迴?輪迴中的生命層次是由什麼決定的? 我們如何能在輪迴中不斷提升我們的生命層次?這些都有待於科學去探討。  追溯輪迴學的根源,實際上許多宗教里已有詳盡的敘述,如印度教、佛教、天主教等。現代科學正在逐步把這些宗教所說的加以證實。英國著名的歷史哲學家湯恩比教授指出:要徹底了解生命真相,科學必須藉助於宗教。凈空老法師也表示:宗教教育都是說明宇宙人生真相的教育。因果輪迴正是宇宙人生真相的一個重要科目。當然,目前的科學界和醫學界對輪迴的研究還處在很不成熟的階段,相信隨著科學的進步,我們定能更全面地認識生命的奧秘和找到解脫輪迴苦難的方法。  各位長輩、各位朋友,末學鍾茂森『關於生命輪迴的科研成果介紹』報告到此地,由於我對這門學科的了解很膚淺,疏漏不妥之處,敬請各位批評指正。* 大量的社會調查證明靈魂的存在  十年前,BBC電台和法國華語電台就報道過關於靈魂的研究。英國學者對許多起死回生的人做調查,其中有47%的人能夠回憶起自己靈魂離體的情形,供述者的記憶清楚。有一個人說,離開自己身體以後好像在陰溝里爬了很長一段路程,當看見前面有光亮時,忽然聽到有人在呼喚自己,此時他醒過來了。  個人的經歷不同,但是那些突然死去的人沒有絲毫痛苦,而是感到很舒服,感到從所未有過的輕鬆。有的人在兩三分鐘的時間裡,過去往事歷歷在目,就像放電影一樣。  除了英國、法國,其他許多國家的學者都做過這樣的調查工作。中國唐山大地震後天津南開大學一位副教授也做過同樣的調查,其結果有許多相似之處:1,被調查者當中能夠清楚地回憶起自己靈魂離體之後情況的人都在40%以上;2;死亡並沒有人們想像的那麼可怕。  當年由澳大利亞人經營的衛視中文台每當星期日晚上11-12點有一個轉播韓國電視台的特別節目,關於靈體的研究是其重點。節目主持人說,世界上已經有6部專著問世(現今已經有上百部,翻譯成中文的有30多部)。節目主持人親自訪問過一位起死回生的韓國記者。當年26歲,在一次車禍中死而復生。後來他問起父親,你說有一位鄰居借過我們家的錢,是什麼時候借的。他父親很詫異:「你怎麼知道?」他告訴父親,是那次車禍休克時,靈魂離體後飄遊到他父母的住所,聽到父母在閑談中提及:「過去一位老鄰居有一筆錢該要回來了,他現在生活也不錯了」。  主持人接著又介紹一位美國婦女的故事,她50 多歲,在一次手術中休克,她的靈魂飄上天花板,看見自己躺在手術台上,周圍許多穿白衣的人在忙碌著。後來靈魂飄到野外,已經是夜間,路上遇到一個一歲左右的男孩。男孩對她說:「我是你的哥哥」  「我沒有哥哥」,   「真的!不信,你去問父母好了,記住我的模樣!」。  後來她的父母說,「這是真的。當時你還沒有出世,他夭折了。後來也不願意再提起這件事。」  主持人說:對於死而復生的回憶,一般人,通常都一概加以否認,認為這跟做夢一樣,都是存留在大腦中記憶的復現;是幻覺。但是,從上述兩個例子看,這並不是存留記憶的再現,而是靈魂離體之後獲得的信息。看來,靈魂的存在是可信的。編後語  六道輪迴是佛法裡頭的重要內容,但不是佛法所專有。  人是不是有前生後世?這是許多人都感興趣的問題,不僅一般老百姓感興趣,許多科學家也漸漸地參與到這個行列。雖然他們在科學界還不是主流,但是,已經有逐漸增多的趨勢。因為有許多事實使他們不能不信。* 太空物理學新發現的啟示澳洲昆士蘭大學鍾茂森博士  佛法與科學常常是互相揭示、互相說明的。最近,我從太空物理學上又得到了一些啟示。凈公上人(凈空老法師)曾在宣講華嚴經時多次提到,佛陀教育是關於宇宙人生真相的教育,現代科學已在逐步證實釋迦牟尼佛在經中所講的真相。凈公上人的這些開示引發了我發掘太空物理學與佛法關係的興趣。我最近瀏覽了美國國家航天航空管理局(National Aeronau- tics and Space Administration, 簡稱NASA)的網路文獻。美國NASA於1958年創建之後,成為世界領先的航天物理中心。我閱讀了NASA科學家們的有關宇宙形成及發展的文獻,很受啟發,近代科學在宏觀世界的研究中,證實了佛教《華嚴經》、《般若經》、《大乘無量壽經》所描述的許多真相。   現代太空物理學研究的內容是我們這個宇宙的形成與發展。這門學科是建立在阿爾伯特?愛因斯坦著名的相對論和量子力學的理論基礎上的,許多的發現都是靠高深的數學推導出來的,普通沒有數學和物理學背景的人可能很難去理解。不過,我們今天不必去鑽研那些數學公式,重要的是我們從這些科學研究中去領悟一些訊息。下面我將詳細為各位分析,這些現代的科學研究發現與釋迦牟尼佛在大約三千年前所講的宇宙真相是如此驚人的相似。這裡我將用平實的語言,盡量避免數學推導,著重在讓大家理解其中的理念,並結合佛對宇宙真相的闡述做對照性的說明。我將論述以下三點: 1、時空是假相  2、無中可生有  3、宇宙之起源 時空是假相  在物理上要證明這個現象不是一件容易事,雖然我們在這裡不過分去強調數學推導,然而要說明這個理念多少還是要藉助於愛因斯坦的相對論。相對論是愛因斯坦在是上一世紀二十世紀初提出的關於在「非牛頓系統」中的勻速與加速度運動的理論。十七世紀中到十八世紀初的英國物理學家牛頓建立的物理學,適用於三度空間(三維空間)的物體運動,尤其是地球上小型緩慢物體的運動,比如我們日常生活中所見的汽車、火車的運動,飛機的飛行等等。而愛因斯坦的相對論卻是完全不同的系統。在牛頓理論中,空間和時間是絕對不變的,而愛因斯坦相對論中空間、時間、質量、能量都是相對可變的。這個理論完全改變了現代物理學的方向,為宇宙探索奠定了理論基礎。愛因斯坦本人於1922年獲得了諾貝爾物理學獎,後來被美國《時代周刊》評為「20世紀的偉人」。他被後人尊為「現代科學之父」。(註:他獲諾貝爾物理學獎實際上是在光電效應方面的貢獻。相對論在當時物理學界尚且有許多人所知曉和認同。)   相對論有兩個層次的理論:特殊相對論(又稱狹義相對論)和廣義相對論。特殊相對論適用於勻速運動的物體,而廣義相對論適用於加速運動的物體。愛因斯坦第一篇相對論的論文發表在1905年一個學術雜誌《物理學年志上。同一期中還刊載了他關於布朗式運動與光電效應的論文,使他於1922年獲得了諾貝爾物理學獎。   愛因斯坦和其它幾位學者,發現當物體在接近光速運動中,許多物理特性會改變,例如物體的長度、體積等。物體的長度與速度的關係可以用以下的數學公式來說明: Lv是運動中物體的長度 Lo是靜止時物體的長度 V是運動物體的速度 C是光的速度,即每秒約30萬公里   這個公式告訴我們,當物體在高速運動時(接近光速時),在我們的眼中,它的長度會縮減。  因此,當一個物體以光速運動時,那麼V=C,→V∕C=1,則  我們此時會看到物體沒有任何長度和體積(Lv=0)。也就是說,根據愛因斯坦的公式推理,物體的大小、長短、距離在光速狀態下統統消失。打個比方說,在一定條件下,你看澳洲與美國之間沒有距離。用另一個比喻看,在一定條件下,你可以同一時刻在地球與火星上出現,因為地球與火星的距離在此條件下沒有了!正如美國NASA的太空物理學家斯丹?奧頓沃博士講的,物體可以在不同的地方同時出現。所以遠近的距離不是絕對的,它是依賴觀察者之狀態而定。因此,絕對獨立的空間和距離是不存在的,那只是人的錯覺而已。   在觀察者眼中,物體處於光速狀態時,物體的體積、空間和長短、距離就突破了。如果觀察者處於深度禪定狀態,他眼中的空間和距離也突破了。據記載,中國近代高僧虛雲老和尚,在禪定之中到達天上(兜率天內院),聽彌勒菩薩講經說法,這個真實的記載,成為當代中國佛教的佳話。而自古至今,在禪定之中突破空間、距離者不乏其人。   佛與大菩薩們都有這種能力。普賢菩薩在《華嚴經普賢行願品》中講「我以普賢行願力故,一一佛所,皆現不可說不可說佛剎極微塵數身。」釋迦牟尼佛在《佛說大乘無量壽莊嚴清凈平等覺經》中說「彼佛(阿彌陀佛)如來,來無所來,去無所去」,又說:(大菩薩)在「諸佛剎中,皆能示現,譬善幻師,現眾異相」。以上我們可以看到,突破空間、距離已不是神話,這完全取決於觀察者的狀態,用現代物理學的理論可以解釋。因此佛家講「此方即凈土。凈土即此方」,西方極樂世界就在當下,是完全可以理解的。   以上論述的是空間距離是假相,而至於時間也是假相,在物理學的相對論中也有精闢的論證。在愛因斯坦物理學中一個關鍵的假設前提,便是光的速度是宇宙中最高速度,並且是永遠不變的。也就是說,光不管在任何情況下都是以每秒299,792公里(約30萬公里∕秒)運行,這是物體可以達到的最高速度。特殊相對論是在這一前提下提出來的。   那麼,讓我們先考慮日常生活中的一個例子。假設我們現在在一輛快速行駛的火車上踱步。我們在火車裡感到自己在走得很緩慢,因為我們用火車作為我們的參照物。而一個火車外的觀察者看到我們正在快速地超過他,這是因為我們相對火車的速度慢,但相對於車外觀察者的速度很快的緣故。   現在我們再考慮一個例子。假設我們乘上一架太空飛船,這架太空飛船正在以接近光速的速度飛離地球。假設現在我們在太空飛船上用一個特定的時光儀器,每秒鐘向地球觀察人員發出一個光的訊號。在我們這些宇宙飛船員眼中,相對於地球觀察員的相對速度極快(接近於光速)。我們在宇宙飛船中看到時鐘信號儀器每秒鐘發出的光信號很正常,每秒鐘的時間長度沒有增加或減少。而對於地球觀察員來講,他們所收到的光信號比較緩慢,因為光從高速飛離的宇宙飛船上返回地球需要一定的時間。也就是說地球觀察員每次收到信號的間隔,比宇宙飛船上的一秒鐘要拉長(即一秒鐘又加上光返回地球所需的時間)。在這種情形下,地球的觀察員觀察到的每秒鐘的時間間隔拉長了,時間走的緩慢了。這種現象稱為「時間蔓延」(Time Dilation)。理論上講,你可以將很短的剎那延長至極限長的時間,而你自己身體都幾乎沒有任何老化。這便容易理解無量壽經中講的「如來正覺,其智難量,無有障礙,能於念頃,住無量億劫,身及諸根,無有增減,所以者何?如來定慧,究暢無極,於一切法而得最勝自在故」。所以如果我們證得了如來的定慧,這種超越時間的能力便是自然而然的了。   另外一個關於時間蔓延效應的著名例子,是愛因斯坦的「孿生兄弟」的例子。剛才講的太空飛船,假設離開地球高速運行二十年,當然這個二十年是按我們地球日曆來算的。假設有兩個孿生兄弟同一天出生後,便分成兩種生活方式,一個留在地球上過普通人的生活,另一個被送上這一艘高速運行的太空飛船,二十年之後再返回地球。二十年過後怎麼樣呢?我們看到地球上的兄弟變成二十歲的青年了,而從太空飛船上返回的這個孿生兄弟還很年幼,比方說可能只有三歲而已。這是因為對於太空高速飛行的孿生兄弟,二十年縮短為三年的時間,而他的身體功能的成長也相對緩慢。 再進一步來講,太空飛行員返回地球實際上是一種進入「未來」(即從三歲進入二十歲)。另一方面講,對於太空飛行員來講,如果時間可以進一步的減慢,乃至於減成一個負數,那麼這個太空飛行員便可以從「現在」回到了「過去」。   佛和菩薩有這種能力,能在同一時刻返回無限的過去和進入無限的未來。《華嚴經普賢行願品》講到「我(普賢菩薩)能深入於未來,盡一切劫為一念,三世所有一切劫,為一念際我皆入。」   綜上所述,認為空間與時間不可變,這是人們的錯覺。在一定條件下,空間與時間可能會完全變樣。事實上,最近所發現的宇宙黑洞就證明了這個理念。根據美國NASA太空物理學家的說法,黑洞中的時間與空間可能互相替換。這意味著空間可能變成時間的樣子,時間可能變成空間的形狀。佛法稱時間與空間都是「不相應行法」,意思就是抽象概念,並非真實。再舉一個生活中最容易感受的例子。比方我們乘飛機從香港20號起飛,到美國還是20號。所以諸位不要執著時間的概念,因為時間是假的!最近凈公上人正好講到《華嚴經華藏世界品》一段「無有始終,若覓始終,如空中求跡,如影中求人」(這裡「始終」是指時間)。 無中可生有  談到這個理念,讓我們先引用美國NASA太空物理學家斯丹?奧敦沃博士的一段結論『自然界為我們揭示的物理現象往往同我們一般觀察和認為的現象有天淵之別。例如,人在運動中的老化方式完全不同;空間可以變形;物質可以從純能量中產生;物質可以在真空狀態下忽然出現。』只要有足夠的能量,物質便會從此產生,所謂「無中生有」。要證明這一點,我們可以借用一下愛因斯坦的質能守恆定律。這個定律講,在一定條件下,能量可以凝聚成有質量的物質,物質的質量也可以分解為能量。這個守恆公式是: E=mc2 (能量=質量x光速2)  這裡,c 是光的速度,即每秒約三十萬公里;E是能量;m是質量。能量等於質量乘以光速的平方。   反過來,質量也可以從純能量中產生。我們只要將這個公式倒裝一下,變成:   m=E∕c2(質量=能量/光速2)  也就是,在一定的條件下,能量可以在一無所有的真空中變現出物質。換句話說,東西可以無中生有。事實上,在量子的微觀世界中,我們常看到物質在虛空中自然出現。  這個物理學的發現,證實了佛經里所講的「空即是色」(「色」指物質),令我們想起《無量壽經、受用具足品》中所講的:(極樂世界)「受用種種,一切豐足。宮殿、服飾、香花、幡蓋,莊嚴之具,隨意所需,悉皆如念。若欲食時,七寶缽器,自然在前,百味飲食,自然盈滿,…事已化去,時至復現」。極樂世界中這種自在的生活狀況,用現代的物理學完全解釋得通。也就是說,極樂世界的人,可以隨時將能量變現出物質來用,用完之後,又將物質變為能量而化去。他們的能量從何而來?他們是從一心念佛的念力中釋放出巨大的能量,可隨心所欲地變現物質。誠如《無量壽經》上所講的「應念現前,無不具足。」   無中可生有,有也可歸於無。現代物理學認為,物質實際上只是「場」而已。愛因斯坦說「物質是由場強很大的空間組成的」。又說「並非既有場又有物質,因為場才是唯一的存在」。他認為物質的存在是人類的錯覺。在佛法里,所謂「色即是空」。這一點在佛教中,許多修行者都證實了。中國50年代的高僧大德圓瑛法師曾在禪定狀態中穿過關鎖的大門而出去。這就證明了物質是人的錯覺。 宇宙之起源  物理學中認為在量子世界裡,物質可以從空無中產生。這裡量子是指最小的能量單位。那麼我們的宇宙從何產生的呢?科學家告訴我們,宇宙也是從空無中產生的。   美國NASA的奧敦沃博士說:當物理學家講到這個「空」字,他們是在搞一個文字謎,因為我們平常觀念中以為真空便是「空」,便是什麼都沒有,而實際上,物理學家很清楚,真空還不是真正意義上的「空」。而宇宙形成以前的這個狀態,既沒有時間,也沒有空間,連真空都沒有。這個狀態,並非我們一般人的心目當中所思量的空無狀態。   奧敦沃博士承認說:『我們目前還沒有一套完整的數學理論來描述這個宇宙前的狀態,但是可以推斷它是多維次。產生現在這個大宇宙的空靈狀態並不是毫無一物,也不是我們今天所懂得的任何一物。我們用「空無」這個詞,是不得已的說法。這樣看來,牛津大辭典》中講的「空無」,於今天我們所發現的「空無」是完全《不同的物理概念。』   對於宇宙本來的狀態,在佛經上用「自性」或「佛性」或「心性」來表達。它並無形相,但確實存在,不得已才稱之為「空」。打個比方說就容易理解,這個「空」就好比是磁鐵的磁性,磁性是看不見、摸不著的,但你不能說它沒有,學過物理的人都知道,磁性的作用極大,發電機與電動機都因磁力而顯功用。佛家用「八不」來表達這種狀態「不生不滅,不常不斷,不一不異,不來不去。」佛家認為這種空靈能現妙有,能現宇宙萬物之相。佛在三千年前就指出這種空靈是我們的心性。《首楞嚴經》雲「諸法所生,唯心所現,一切因果,世界微塵,因心成體。」這裡講的「心」,就是自性,就是本來面目。最近,日本東京的科學工作者江本勝博士經過八年對水的微觀觀察,發現水的結晶體的形狀能隨著人的思想語言而變化。善心善言對水,水的結晶體形狀就很美麗。惡意惡語對水,水的結晶體形狀就很醜陋。證明佛經上所講的萬法唯心所現,唯識所變。  現在我們來看看科學家認為的宇宙形成的那一剎那是什麼樣子的。科學界目前廣泛所接受的是所謂「宇宙大爆炸」的形成理論。根據大爆炸的理論,我們的宇宙是在大約100至150億年以前在一個宇宙大爆炸中產生的。大爆炸以前,沒有空間,也沒有時間。那一種狀態不是我們可以想像出來的。就連許多宇宙的定律在當時也不適用。佛用「不可思議」來描述這種狀態,而科學家也承認這種狀態我們可能永遠不能用思維去理解。然而,佛告訴我們用「不思不議」的禪定方法,在精神意志深度集中時,所有的念頭都放下,這時一切障礙我們了解真相的東西都去除了,那麼宇宙的本來面目便完全顯現,這種境界稱為「明心見性」。那麼我們的宇宙在出生之前有多大呢?根據科學家的計算,宇宙的大小當時只有10-33厘米。即0.00…001(33個0)厘米。這一個極微小的數字,無法用我們常規思維去想像。打個比方來說,如果我們頭上一根頭髮直徑是0.01毫米,切取這根頭髮的直徑平面,將這個宇宙原點放入我們的這個頭髮中,可以在這根頭髮的直徑距離上平行放置多少個這樣的原點呢?通過計算,我們可以放置一百萬億億億個這樣的宇宙原點!   要知道,我們目前廣袤的宇宙所蘊藏的全部信息原本存在於這樣小的微粒之中!這些信息包括宇宙中所有的時空,所有的星系,包括過去、現在、未來,也包括你跟我!令人瞠目結舌的是,我們身上的一根頭髮竟能包容這麼多億億億個宇宙!難怪佛給我們講,「大小不二,大小平等」,《華嚴經》中講的「一多相容」。原來,無限大和無限小是沒有差別的。佛常講,不可計數的世界國土可以從一個人的汗毛孔中現出來。我們也可以從身邊的例子中理解「大小不二」,例如:澳洲凈宗學院圖書館所藏的一套大藏經有八十多冊。我們知道,現在有大藏經的CD,僅兩片而已。八十多冊的大藏經體積很大,兩片CD的體積很小,然而它們所容納的信息卻完全相同。這也是「大小不二」。   另一個不可思議的現象是,從這個小微粒擴張成大宇宙,所需的時間極其的短促。太空物理學家告訴我們,在10-33秒內,這個微粒擴張了1026倍。按這樣的擴張速度來講,在千分之一秒內,這個極小的微粒已擴張成比目前我們的太陽系還要大!我們平時看電影,電影機的底片每1∕24秒換一張,我們已無法覺察畫面的分斷了。千分之一秒比1∕24秒更短好多倍,我們何以能覺察呢?宇宙的產生原來是瞬間完成的!佛家講大千世界「一時頓現」。那麼,「一時頓現」是什麼時候呢?正是當下!一時頓現宇宙全體,頓現之後,馬上又頓時消失。舉個生活中的例子容易理解,在黑暗的大廳里一開燈,廳內全景一時頓現,一關燈,全景頓消。《首楞嚴經》雲「當處出生,隨處滅盡」,此之謂也。   所以,現代科學講的宇宙起源可歸結如下:宇宙原本是「空」,在「空」中忽然產生了一個微粒,微粒在瞬間形成了宇宙,而從此便開始不斷的向無限推展。對於這個原點,現代科學只有一個數學的描述,並不知道它到底是什麼。而佛明白的告訴我們,這個微粒是一種無明妄動的幻相。本來是清凈無有一物的,忽然起了妄想,產生幻相,從而由細的幻相進入粗的幻相,世界宇宙隨之展開。而整個宇宙是本來無所有,實際不可得,當下畢竟空。   最後,有人問到我們宇宙以外的其它的宇宙時,美國NASA太空物理學家這樣回答「根據廣義的相對論,我們的宇宙代表了一切萬事萬物,包括了時間空間,包括了所有的星系乃至我們尚未發現的太空。其它的宇宙代表了完全不同維次的時空。那些宇宙現在或將來都無法與我們有物理性的交流。它們簡直就是在無限與永恆的另一邊,無法用我們的觀察而達到的。」   釋迦牟尼佛在《華嚴經》里為我們介紹說,宇宙與宇宙是重重無盡的,而我們之所以不能看到其它宇宙,是由於我們的妄想執著擋住了我們的視野。如果我們能將妄想執著通通放下,我們便能清楚地看到所有的宇宙,佛就是具有這種能力的人。在不起心不動念,不分別不執著的時候,心地極清凈,「凈極光通達」,便是「此方即極樂世界,極樂世界即此方」。 總 結  現在來總結一下以上討論的幾個要點:   第一,空間與時間僅僅是人的錯覺。在某種條件下,空間與時間都可以消失。你可以從不同地方同時出現,也可以同時進入過去現在未來。   第二,無中可生有。物質可以從空無中變現出來。純能量可以轉換成物質,物質也可以轉換成能量。   第三,宇宙是從一個極微小的原點,在瞬間變現出來的。物理學家推證宇宙的產生,是頓現的。   雖然,目前太空物理學的研究已相當深入,但是浩瀚的太空對科學家來說仍是一個很大的謎。科學家發現的愈多,愈感到對宇宙的認識微不足道。而三千年以前,釋迦牟尼佛不但為我們揭示了宇宙的真相,而且為我們指出了證悟宇宙真相的方法。   誠如凈公上人所感嘆的,可惜現代的科學家沒有學習佛法,否則科學將會有更突破性的進步。我們深深相信和殷切盼望,隨著科學的發展,佛所說的許多宇宙人生的真相會逐步被證實。   最後讓我引用現代科學之父的阿爾伯特.愛因斯坦的一段話,作為總結: 「未來的宗教將是宇宙的宗教,他應當超越個人化的神,避免教條和神學,涵蓋自然和精神兩方面。它的根基,應建立在某種宗教意識上,這種宗教意識來源於對宇宙萬物合而為一的體驗。佛教正是以上所描述的那種宗教。若問哪種宗教可以應付現代科學進展的需求,那麼這個宗教便是佛教。」   無論對於佛法還是科學,我都是一個初學者。此文僅是拋磚引玉,若有不妥之處,敬請十方大德人士指正。參考文獻:《佛說大乘無量壽莊嚴清凈平等覺經》 《大方廣佛華嚴經》 《大佛頂首楞嚴經》 Acezel, Amir, 1999, God』s Equation: Einstein, Relativity, and the Expanding Universe, Dell Publishing. Clark, Ronald W., 1971, Einstein: The Life and Times by, published, Avon Books. National Aeronautics and Space Administration on-line literature: http://www.nasa.gov 作者簡介  鍾茂森博士,1973年出生於中國廣州市,1995年畢業於中國廣州中山大學嶺南學院經濟系,1997年獲美國劉易斯安娜理工大學工商管理碩士(MBA),1999年獲金融博士學位。他曾在美國德州大學布朗斯威爾分校和肯薩斯州州立大學任金融助理教授,目前已經在美國和世界的金融、經濟學雜誌上發表了12篇學術論文,在美國和世界金融學術會議上發表了20篇論文,並兩次榮獲美國金融學術會議最佳論文獎,現任於澳洲昆士蘭大學。*   百科全書詞條:相對論,以及時間、空間、物質的定義  內容摘自《大美百科全書》,1993年台北出版。  愛因斯坦的這些理論早在上一世紀初就提出了,而在今天航天時代得到應用和證實。  【狹義相對論】發表於1905年,內容是:  當一個人以光速在太空中前進時,他所看到光會是怎樣?根據一般相對論運動定律的看法,光束是靜止空間中來回振動的電磁場,而此觀念並不為當時物理界所知。愛因斯坦認為,物理定理(包括光的傳播在內)對所有的觀察者都一樣,不論兩者的相對速度有多快。  關於時間,他發現,與相對於觀察者是靜止的時鐘比較移動中的時鐘轉速較為緩慢。物體的慣性質量隨速度增加,因此沒有一種粒子速度可以及得上光速。光速因而是上限。因此,質量與能量是相同事物之的不同表現。  狹義相對論對於物質、時間、空間的推斷:當物體速度加快,會出現三件事:在運動方向上長度縮短,質量增加,時間變慢。如果航天員在太空中以光速的99.995%的速度航行,他的老化率減緩100倍。  【廣義相對論】  於1907年發表。  在小區域內,重力可視為均勻,所有物體以相等的加速度下落。均勻重力場等同於加速度坐標中的等速運動。此『相等理論』即是他的廣義相對論的基礎。他在1916年的論文中提出:自然定律對任何相對運動的所有觀察者而言都是相同的。(牛頓認為,加速與等速運動之區別在於前者承受的作用力)。愛因斯坦最終發現,重力運動可描述為類似結合空間、時間與黎曼幾何的四度空間(四維空間)直線運動。  能量與量子理論  按照愛因斯坦的質量與速度的關係可知,光子在靜止時其質量必須是零。然而,當光子以速度e運動時,必須有一個質量m,使mc2=hv。能量場是由真實與虛無的粒子連續的產生和消滅所組成。  【時空關係】  1908年明科夫斯基贊同愛因斯坦的觀點:「今後,時間和空間本身,註定會黯然失色,只有兩者結合一起時,才能保持為一個獨立的真實體。」  1905年,愛因斯坦提出四維時空,使用「平坦時空」代替三維空間和一維時間的舊概念。  1915年,愛因斯坦又將『平坦時空』推進到曲面時間。此理論被天文學和宇宙學所用。  【物質】  《大美百科全書》的定義,其要點是:  「科學史中最基本的問題之一便是關於物質的定義。雖然尚未有最後的定論,但物質可以大致定義為組成日常接觸到的物體之基本成分,…可以移動,並且具有質量和慣性。……。」編者按:  綜上所述,時間、空間、物質都是相對的,不是絕對的。質量是對物質一種表述,重量是受重力作用的結果,質量是排除重力因素的狀態。質量和能量可以互相轉換,能量看不見,但它起作用。有幾句話值得注意:  在<核子場論>一段中,有一句話:「能量場是由真實與虛無的粒子連續的產生和消滅所組成」。粒子是物質的基本單位,它在不斷地產生和消滅,因此它既真實,又虛無。  按照愛因斯坦的質量與速度的關係可知,光子在靜止時其質量必須是零。質量=0,這很像佛經上說的「空」。所以說,物質是虛幻的、不真實的。所以《大美百科全書》的定義,採取是比較慎重的態度。請注意其措辭:「雖然尚未有最後的定論,但物質可以大致定義為 ……」。它是說:「尚未最後定論」,並且說:「可以大致定義為」….。讀者要注意,《大美百科全書》上的定義不是最後的結論。因為物質是不肯定的。*愛因斯坦與佛教施歸元  現代科學之父羅伯特?愛因斯坦說「如果有一個能夠應付現代科學需求,又能與科學相依共存的宗教,那必定是佛教」。他又說:「我不是一個宗教徒,如果是的話,我願做一個佛教徒。」  一個偉大的科學家為什麼對佛教如此推崇?是什麼原因呢?要回答這個問題,必須了解他對科學和宗教的看法,以及佛教同其他宗教究竟有些什麼區別。  愛因斯坦對一般宗教看法(1)?  【上帝是人製造出來的】  愛因斯坦認為神是不存在的,而是人『製造』出來的,「宗教教義中的上帝觀念則是古代的神的概念的一種升華。比如,人們用各種祈禱來懇求神明的援助,以求得滿足他們的願望。這類事實就說明了這種上帝具有的人格化的特徵。」  「這個觀念有它致命的弱點,這是有史以來就被痛苦地感覺到了的。這就是說,如果這個神是全能的,那麼,每一個事件,包括每一個人的行為、思想,以及每一個人的感情和志向也都是神的作品。那麼,人們就不必為自己的行為和思想負什麼責任了。」  他說:「今天宗教領域同科學領域之間的衝突主要來源於人格化了的上帝這個概念。……。比如,當宗教團體堅持《聖經》上所記載的一切話都是絕對真理的時候,就引起了衝突。這意味著宗教方面對科學領域的干涉;教會反對伽利略和達爾文學說的鬥爭就是屬於這一類。另一方面,科學的代表人物也常常根據科學方法試圖對價值和目的作出根本性的判斷,這樣,他們就把自已置於同宗教對立的地位。這些衝突全都來源於可悲的錯誤。」  【宗教精神的意義】  愛因斯坦在否定上帝的同時,肯定宗教有其價值的一面。他完全讚賞教徒們為了追求宇宙人生的真理的那種執著和奉獻的精神、那種超越個人的力量。他說:「一個受了宗教感化的人,他們所顯示出來的精神特徵:他已經致力於從自私和慾望的鐐銬中解放出來,而全神貫注在那些因其超越個人的價值而為他所堅持的思想、感情和志向之中。我認為重要的是在於這種超越個人的內涵的力量,在於對它超過一切的深遠意義的信念的深度,而不在於是否曾經企圖把這種內涵同神聯繫起來。」  儘管那種超越個人的、莊嚴和崇高的目標沒有理性的基礎,「但是,它們(上帝和神)的存在同他自己的存在同樣是必然的,是同樣實實在在的。在這個意義上,宗教是人類長期的事業,它要使人類清醒地、全面地意識到這些價值和目標,並且不斷地加強和擴大它們的影響。如果人們根據這些定義來理解,宗教和科學的衝突,就不可能發生。」  在愛因斯坦看來,人類社會需要宗教。人生的價值觀,要有高尚的道德和情操。單靠知識和技巧,不能使人類走上幸福和高尚的生活。「人類有充分理由,把崇高的道德標準和價值的傳播者置於客觀真理髮現者之上。我認為,人類應該感謝釋迦牟尼佛和耶穌那樣的人物。」  愛因斯坦認為:「科學只能斷定「是什麼」,而不能斷言「應當是什麼」」。「在科學的領域之外,仍然需要對一切種類的價值的判斷。」  愛因斯坦認為,一個科學家應該具有像宗教徒那樣的獻身精神,要有虔誠的信仰。這種信仰就是:相信現實世界的規律性是合理的,有效的,可以用理性來理解的。  「科學只能由那些渴望追求真理和知識的人來創造。然而,這種感情的源泉卻來自宗教的領域。」  「通過理解,他從個人的慾望的枷鎖里解放出來,從而對體現於理性中的莊嚴抱著謙恭的態度。」  「我不能設想一個真正的科學家會沒有深執的信仰。這可以用形象來比喻:科學沒有宗教就像瘸子,宗教沒有科學就像瞎子。」  愛因斯坦曾經說:「人生最後的領域,只能在宗教中才能找到答案。」(10)愛因斯坦的科學觀  認為自然是可以認知的。  「一切事件都有安排好的規律性。」 這種(自然界的)規律性是那樣和諧和合理,致使一個為真理而奮鬥的科學家感到肅然起敬。  他說:「科學就是一種歷史悠久的努力,力圖用系統的思想把這個世界中可感知的現象儘可能徹底地聯繫起來。」  「科學的目的是建立那些能決定物體和事件在時間和空間上互相關係的普遍規律。……但這不是它唯一的目的。它還試圖把所發現聯繫歸結為數目儘可能少的幾個彼此獨立的概念元素。」  同時,他也認識到科學的不足,他說:  「這主要是一種綱領。而對這種綱領是在原則上可以完成的信仰,只是建立在部分成功的基礎上的。」   愛因斯坦認為,人類雖然可以認識自然,然而,大自然如此深奧,人類在許多複雜的情形下,往往是無能為力。  事實確實如此,為什麼八級大地震都沒有測量出來呢?科學絕對不是萬能的。  正如前美國科學促進會會長,威司康辛大學數學系主任魏佛華倫(Warren Weaver)在1954年的一次演說中所說:「與一般的觀念驚駭地相反,科學從來不是秋毫不爽而百分之百準確的。它不過是接近準確而已……甚至在一項最簡單的科學實驗中,例如金屬棒的長度,任何科學過程都無法量出它「真正」的長度……。百分之百的精確是沒有的,而且恐怕永遠也不會見之實現……所以科學在絕對意義方面來說,就不能真正地解決真理的問題。」(8)愛因斯坦還說:「我們必須承認,我們對這些自然規律的認識非常不完備和非常零碎。因此相信自然界有一種包羅萬象的根本規律,這種觀念的本身也是建立在某種信念之上。科學研究所取得的進展迄今已經在很大程度上證明了這種信念是站得住腳的。」  在這裡,信念就是某種信仰,就是後面要論及的理性主義。  現代科學絕大多數門類的研究對象,仍然停留物質的層面上,通過這方面的努力,對於解決人類生活中的物質需求,是必要的也是可能做到的。但是對於一個深究宇宙奧秘的科學家來說,決不會滿足於眼前的成就。現代物理學所揭示的情形已經足於說明,它已經涉及哲學範疇。而且,只有最完美的哲學才能辦到。雖然現代科學也常常會用邏輯和歸納等方法,但是其基本面是分析。從分子到原子,到電子、質子、粒子、乃至各種射線,……。結果在微觀世界裡,在加速場中,發現物質是不斷的生滅。本來人們視為實實在在的東西,卻變得那樣虛幻。在太空物理學中,越是深入的研究,越是證明時間、空間和物質的不肯定性,在運動中的老化方式完全不同。就像美國太空物理學家所說的:「自然界為我們揭示的物理現象往往同我們一般觀察和認為的現象有天淵之別。」,「其它宇宙代表了完全不同維次的時空。那些宇宙現在或將來都無法與我們有物理性的交流。它們簡直就是在無限與永恆的另一邊,用我們的觀察是無法達到的。」(3) 理性的宗教   宇宙無限,科學有限。人類在認識世界,認識萬物,單靠對物質的研究是不夠的。要了解宇宙人生的真相,需要哲學,需要理性的宗教。我想,這就是愛因斯坦推崇斯賓諾沙?和釋迦牟尼佛的理由。  1929年4月25日,在回復紐約猶太教堂牧師H?哥爾德斯坦的電報中說:「我信仰斯賓諾莎的那個在存在事物的有秩序的和諧中顯示出來的上帝,而不信仰那個同人類的命運和行為有牽累的上帝。」(4)  他還說過:「我對斯賓諾沙(Spinoza)的宇宙即神論感到著迷,甚至更敬佩他對現代思潮的貢獻,因為他是第一個探討靈魂和肉體的哲學家,而他不把這兩樣東西視為分開的。」(9)  斯賓諾沙所說的上帝是什麼樣子呢?斯氏是一個泛神論者。他認為:  『神即自然,自然即神』。但是「自然」有二意:一是能產的自然,就是永恆無限的創造的實在。二是被產的,所生的自然,就是形形色色的物質現象和歷程。前者就是神。這個神(自然)的本質,是宇宙中唯一的本質,超乎人的理解力,斯氏稱為「圓滿自在」。(5)斯氏學說中,有一個名詞叫「實體」,其概念,有幾個要點:(6)1 存在是其(即,實體的)本性,它是產生其他東西的因; 它不為別的任何的東西所產生。2 它按照其本性的必然而行動,因而是自由的。3 它是唯一的、不可分、不可變。4 它是絕對無限的。5 實體即是自然,即是神。它沒有意志和目的,不發布天命,但它會思想。(6)  斯氏 所說「神即自然,自然即神」有兩個方面的含義:一方面,否定超自然、能夠創造萬物的上帝,所以說『神即自然』。另一方面的含義:自然是萬有之源,萬物之因。後面這個『自然』不是物質,而是產生物質之因,它圓滿自在,超乎人的理解力,所以說「自然即神」。它沒有意志和目的,不發布天命,但它會思想(6)。可見,斯氏所說的神不是上帝;他所說的自然也不是純粹的物質世界。它是唯一的,永恆的,包含物質和精神兩個方面。斯氏認為「一切個體事物都是有生命的……。人也是遵循自然共同規律的自然物。人是身體和心靈的統一體。人的心靈由人身的觀念構成。」(6)  這個能產的自然,是如此和諧和合理,深奧莫測。在愛因斯坦的許多言論中,都體現出其喜悅和敬畏之意:「凡是曾經在這方面有過深切的成功經驗的人,都會對它感到崇敬」。他說:「對於這種極其深奧的理性,人類不可能達到。在我看來,對於這種這種深奧的理性所持有謙恭的態度,在這個詞的最高意義上來說,就是宗教的態度。」(1),(7)  他說:「在我看來,人類精神愈是向前進化,就愈可以肯定地說,通向真正宗教感情的道路,不是對生和死的恐懼,也不是盲目信仰,而是對理性知識的追求。」(1)(7)  愛因斯坦一方面認為自然界有其自身的規律,可以被認識;一方面,又感到它的奧秘,那樣高深莫測,人類對宇宙的奧秘的認識,實在是微不足道。所以他同意斯賓諾莎的觀點:神就是自然,自然就是神。心和物是一體兩面,統合為神。反過來說,自然包括精神和物質兩個方面。  他在晚年提出「宇宙宗教」的概念:  「未來的宗教是一種宇宙宗教。它將是一種超越人格化的神,遠離一切教條和神學的宗教。這種宗教,包容自然和精神兩個方面,它的根基應建立在某種宗教意義上,這種宗教的教義的來源是宇宙萬物合一的體驗。佛教符合這種特徵」。「如果說有那個宗教可以應對於現代科學需求的話,那一定是佛教」。(2)  在他的「宇宙宗教」的「教義」中,宇宙是沒有超越自然之上的上帝的,而是由一種包羅萬象的根本規律所統攝。宇宙萬物合一,它包含自然和精神兩個方面。實際上,這就是他的宇宙觀。  在他看來,宇宙分成可知的形而下層面,和不可知的形而上層面:前者是宇宙的外在表相,感官所及的物質世界,是知識的領域;後者是宇宙的內在精神面,超乎人的理解力,是藝術和宗教的領域。  佛教基本教義  現在,我們可以比較清楚地看到愛因斯坦推崇佛教的原因了。因為在世界上,所有宗教之中,佛教是最為理性的。在佛法當中有幾個要點:  ?佛是完全覺悟、具有最高智慧的人,他不是主宰一切的神。眾生本來具有同佛一樣的智慧和德能,因迷惑而丟失。通俗地說,眾生具有同佛一樣的人格。因此,眾生同佛是平等的。  ?眾生的命運是由於他們自己過去所種的因,今天結的果。這種因果報應的規律是宇宙人生的根本規律,是自然法則,任何人,包括佛、菩薩都不能逃避。  ?一切萬物具有一個共同的本性,即本體。這一本性(本體)包括萬物,也包括人類和一切眾生。人們所看見的,聽到的一切萬事萬物都是本性(本體)的表現而已,是剎那生滅的。  ?一切萬物都是因緣聚合而生,沒有什麼人能主宰。緣散即滅。「因」是原因,「緣」是條件。一切萬物都有其生滅過程,沒有固定不變的性質。這叫做「性空」。『緣起性空』是佛法中,關於宇宙真相的一條重要的定律。  ?一切法由心想生,唯心所現,惟識所變。什麼心,真心,也就是自性,即是本性。  從上面幾點,就可以看出佛法同愛因斯坦的宇宙觀和宗教觀多麼接近。  愛因斯坦說「這種宗教,包容自然和精神兩個方面,作為一個有意義的統一體,它的根基應建立在某種宗教意義上,這種宗教的教義的來源是宇宙萬物合一的體驗」。(2)  理性主義哲學認為,宇宙萬物是其本有,斯氏說由一個永恆不變的、不可分的實體而生。佛說萬法由心想生。這個「心」不是眾生的凡心,它是真如本性,即是自性。這個心也不代表佛。因為佛法認為,佛心即清凈法身。又說,諸佛同一法身。它跟「上帝」的概念完全不同。還說佛與眾生同體,與萬物同體。所以這個「心」或者說「性」,也是不可分的,是絕對的,永恆的。即是說,佛、眾生、萬物同一個本源。所以,這個「心」又包括眾生。眾生的凡心也會影響萬物。一個人如果整天想著自己得癌症了,久而久之他會得癌症。江本勝關於水的試驗,是心能影響物的證據。  佛法里說『同體大悲』是因為在佛的境界里,人我不二,物我不二。佛對眾生的愛是沒有條件的,不分種族,不分宗教,不分男女老少,所以叫做大慈大悲。這是完成了對於宇宙萬物合而為一的體驗之後才能做到。這是佛和大菩薩們對宇宙人生的體驗,是一種極高的境界。需要澄清的問題  有人會說,難道佛教不迷信嗎?那『六道輪』的說法不是迷信?還有,燒香磕頭,求神保佑,這不正是愛因斯坦所否定的嗎?【關於生命輪迴問題】  所謂科學是只限於物質的世界的研究。這個物質一般人都認為是看得見、摸得著得、包括現有科學儀器能夠測量到的東西。靈魂這個東西超出了人們的視覺範圍,因此被一般的科學家所否定。  有人認為「沒有知識作為依託的信仰是迷信。」愛因斯坦認為這種說法「是片面的……那些對於我們的行為有必要而且起著決定作用的信念,並不能用這種僵硬的科學方法來尋找。……客觀知識為我們實現某些目標提供了強有力的工具,但是終極目標本身以及對實現它的熱望必須來自另一個源泉」(7)。  什麼是終極目標?當然不是一項工程,也不是提高國民經濟產值,是對宇宙人生真相的探討和追求。要完成如此龐大、崇高、艱巨的任務,單靠研究物質的科技是不夠的。那還要靠什麼呢?宗教。宗教中有其有用的、科學無法達到的部分,譬如,人與宇宙萬物的融合和統一的這種體驗 。  生命輪迴的問題,是宇宙人生真相之一,不是迷信不迷信的問題。現在世界上有一部分科學家在研究,作為超心理學的一個分科。雖然他們不是科學界的主流,但是相信的人已經越來越多。  當前太空物理學已經發現了許多不可思議的現象,時間、空間、物質都可以有不同的形式。宇宙不是一個,可能是不同維次的時空。美國太空物理學家對此感嘆地說:「其它的宇宙代表了完全不同維次的時空。那些宇宙現在或將來都無法與我們有物理性的交流。它們簡直就是在無限與永恆的另一邊,無法用我們的觀察而達到的(3)」。  我們完全有理由設想,也許靈魂和鬼神就是另外不同形式的物質,他們是處在與我們不同維次的空間的生命。這是許多科學家作為研究的課題。其實,在科學史上,也曾經有過許多先假設後求證的事例。歷代數學家們對歌德巴赫猜想經過了幾個世紀的努力,至今尚未得出最後的結論。為什麼對於我們看不見生命現象不可以設立一個命題進行研究呢?【燒香磕頭是不是迷信?】  禮敬,在佛法中也是一條重要的修行科目,是為了克服自己的傲慢。一個驕傲的人是不能學到東西的。磕頭、下跪是古代人的大禮,今人不用。如果你能當著大眾拜佛,開始時還要鼓一鼓勇氣的。如果你是一個大知識分子,一個有社會地位的人,首先要把架子放下。你雖然跪下去了,你的人格並不低下。仰慕先哲和聖人並不丟人,實際上,你的品格更高了。  我們拜佛不是要向佛求什麼,而是通過它達到心理修持的作用,修自己的恭敬心,修自己的性德。燒香、上供也如此。  佛法是內求法。佛在自己心中,自己本來是佛,因為迷惑顛倒,把自己的佛性都搞丟了。我們學佛、修行的真正目的,不是要向佛、菩薩祈求什麼,而是要遵照佛的教導修正自己思想中和行為上的錯誤,力求凈化自己的思想、端正自己的行為,目的是通過這種修行而找回自己的本性。  我們修行人懂得這個道理,修行就會更加得力。【真的有佛嗎?】  佛在世時,有佛。釋迦牟尼離世兩千多年了,還有沒有佛?  有!  宇宙應該包括自然和精神兩個方面。斯賓諾沙說的實體,佛說的本性、清凈法身,是永恆不變的,不生不滅。所以說,佛還在。並且,佛就在自己心中。  那麼佛和菩薩顯靈、顯聖是真的嗎?是真的!因為前面說過,本體能生萬法。『萬法』即萬事萬物,包括鬼神現象。  那麼,佛菩薩不也是具有人格化的神?  不要忘記了,愛因斯坦說的那個人格化的神是指創造世界和統治世界的神。而我們說的佛菩薩,是他們的化身。化身從何而來?本體能生萬法,從本體變化而來。【神通是真的嗎?】  神通,也叫做特異功能,是真的。這本來就是人體的一種本能。本能出自本性。每一個人跟佛菩薩的本性一樣,但是要經過修鍊特異功能才能顯現。不管是什麼宗教、信仰,或者氣功,修到一定程度,就會有特異功能出現。但是那是很不鞏固的。只有到了相當程度,才會趨於成熟。  修什麼呢?修定力,佛教叫做禪定。停止一切思惟,排除一切雜念,精神極度集中又極度放鬆,這是一般人體驗不到的境界。定功越深,功能越大,越是鞏固。  學佛的人,即使有了神通,也不許向別人炫耀,因為那樣就違背了學佛的目的。學佛不是為了學神通,而是為了修清凈心,是為了找回自己的自性。結論  愛因斯坦說:「如果說有那個宗教可以應對於現代科學需求的話,那一定是佛教」。這裡說的『現代科學的需求』指的是什麼需求?  那必定是太空物理學中所遇到的那樣不可思議的問題,是關於宇宙人生的真相。他說的『包容自然和精神兩個方面』、『宇宙萬物合一的體驗』,如何包容?如何合一?如果把科學研究局限於物質的範圍,永遠不會有結果。正如美國科學促進會會長魏佛華倫(Warren Weaver)說:「科學在絕對意義方面來說,就不能真正地解決真理的問題。」(8)  所以,愛因斯坦說:「佛學是一切真正科學的原動力」  至此,可以得出結論:愛因斯坦推崇佛教是因為佛教不迷信,佛教是極其理性的宗教。釋迦牟尼佛在世時所講的都是宇宙人生的真理。所以才會得到古今中外的智者、名人的肯定。這就是許許多多知識分子,包括知名和不知名的科學家信仰佛教的原因。 跋  有關愛因斯坦與宗教的文章有許多。但是,觀點不一,都是站在自己的立場,用自己的觀點來評析。這並不奇怪,也沒有什麼不好。因為人們總是域於一定的環境、一定的經歷,接受不同的教育;同時人們又往往習慣於按照自己的知識和經驗來判斷事物。另一方面,我們的研究對象,也是一個高深莫測的人物。愛因斯坦是一個具有宗教色彩的人,一個大科學家,又具有豐富的哲學思想。所以,許多不同的觀點,集合起來,也許就能得出比較全面、比較正確的結論。只要我們不是抱著唯我正確、唯我獨尊的態度,那麼,爭論一定會有好處,真理就會愈辯愈明。  所見到的文章中,基本上是以愛因斯坦所崇敬的斯賓諾莎的觀點,其中最有代表性的一句話『神即自然,自然即神』來分析,為自己找論據。大致可以分為兩大類。一是想要證明愛因斯坦信神;一是想要證明他不信神。各自在『自然』和『神』兩個概念上做文章。  說愛氏不信神者,只抓住『神即自然』一句,而完全忽視『自然即神』的含義。斯氏哲學中的『實體』論中說得很清楚。他所說的自然是包含能產的自然(實體)和被產的自然(物質世界)。那麼,實體是什麼呢?『它不發布天命,但它會思想』,這就是所謂『自然神』。  當然,這個神,不是上帝,它不創造和主宰世界;但是它是萬物之因。所以本文強調一下這個問題:斯氏所說的神不是上帝;他所說的自然也不是純粹的物質世界。它是唯一的,永恆的,包含物質和精神兩個方面。這正是愛因斯坦在他的『宇宙宗教』論說中所說的『包含自然和精神的兩個方面』的含義。他相信有一個統攝萬象的根本規律。這同斯氏的哲學思想有其共同點。  企圖證明愛因斯坦信神方面,雖然做過許多分析,卻不那麼有力。  佛教不是一般的宗教,這是古今中外許多有識之士都是很清楚的。說愛因斯坦不信神者,往往繞開佛教,無形中就把佛教包括在一般宗教之中,一起否定了。所以,對佛教作一定的分析和介紹就很有必要。  不論是斯賓諾莎的理論也好、佛教也好,實在太過高深。後學才疏學淺,斗膽而為罷了。希望多多指教。附錄:其他名人談佛教  馬克思說:辯證法在佛教中已達到很精細的程度。  恩格斯說:佛教徒處在理性思維的高級階段。人類到釋迦牟尼佛時代,辯證思維才成熟。辯證法最初來源於佛教。  尼采說:佛教是歷史上唯一真正注重和依據實證的宗教。  孫中山說:佛學乃哲學之母,研究佛學,可補科學之偏。  康有為:佛學之博大精深,雖有聖哲無所措手。  章太炎:佛教的理論,使上智人不能不信。  魯迅:釋迦牟尼真是大哲,我平常對人生有許多難以解答的問題,他居然早已明白的啟示了。  譚嗣同:佛教大矣,孔次大,耶為小。  梁啟超:佛學廣矣,大矣,深矣,微矣,切於人事,證於實用,實天地間最高尚圓滿,深地著名之學說也。佛教之信仰,乃智信而非迷信。  無神論哲學家羅素:我覺得不論智慧或人格,釋迦牟尼都遠遠超過其他宗教創始人。  沈家禎說:我本人是科學家,但對佛法同樣感興趣。我認為佛法與科學是一而二,二而一的。 參考文獻1.網上資料:愛因斯坦論宗教與科學(英漢對照,原題:Science, Philosophy and Religion, A Symposium, published by the Conference on Science, Philosophy and Religion in Their Relation to the Democratic Way of Life, Inc., New York, 1941.本文不同的譯文亦見於《愛因斯坦晚年文集》北京大學出版社,2008年。題目是:科學與宗教 (17-24頁)2.網上資料:愛因斯坦論佛教/譯自Albert Einstein: The Human Side, edited by Helen Dukas and Banesh Hoffma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1954 3 網上資料:鍾茂森:太空物理學新發現的啟示 4 於祺明:愛因斯坦宗教觀析評《科學與無神論》2006.6. 5范姜群健:愛因斯坦的宗教觀 6 《中國大百科全書》詞條:斯賓諾沙。7愛因斯坦:科學與宗教/《愛因斯坦晚年文集》北京大學出版社,2008年。8網上資料:科學,宗教與人生9網上資料: T. F. Torrence愛因斯坦與上帝(二)張玉金譯 10網上資料:藍色月光/ blog.tom.com/hu-jin-sheng*我是誰  現代瑞典科學家研究發現,組成人體內臟內壁的細胞壽命一般為5天,組成內髒的多數細胞壽命為15.9年,也就是說,一個胃細胞要活將近16年。15年後該細胞死亡,並分解出新細胞。肌肉細胞的壽命為15年,然後更新。骨骼組織細胞每10年更新一次。皮膚表皮細胞每隔15天更新一次,紅細胞每隔4個月更新一次。而睫毛和眉毛的組成細胞是兩個月更新一次。舌頭上的味蕾細胞也是每隔10天更新一次。目前只發現視覺皮層的細胞和人的年齡一樣,還有一些大腦細胞也是這樣,只有小腦細胞和神經有新生狀況。  現代醫學發展,人的心臟可以移植。相信所有的內臟器官都可以換,那麼,換來換去,最後這個人還是不是我?「生命」到底在哪裡?「我」到哪裡去了呢?  「我」到哪裡去了呢?這個問題問得好!  如果再提一個問題「我是誰?」。有人會說:白痴才這麼問。如果我踩你一下,你立即會說:踩我啦!我問:踩你哪兒了?你說:踩我的腳!我說:你的腳不是你,它為你所有。就好像你的衣服一樣,是你的所有,不是「你」。  我的頭,我的腳,我的手,都不是我。一個完整的身體,是我的身體,也不是我。科學發現細胞在不斷的更新,所以,我今天的身體也不完全是我昨天的身體了。那麼,「我」到哪裡去了呢?  如果有人罵你。你立即做出反應:「你敢罵我?」。他說:我沒有罵你。你說:「你指名道姓,還說沒有罵我?」。注意啰!他罵的是名字,並不是你。  身體,不是「我」,名字不是「我」,真正的「我」在哪裡?  可見,「我」並不是實際存在。如果身體和一個人的精神加在一起,這個「我」,似乎是說得過去。但是,「我」還是一個抽象的概念。由此可知,「我」是虛幻的,不真實的。所以佛說:「有我者,則非有我;而凡夫之人以為有我」。  那麼,靈魂是不是「我」?佛法不說靈魂,但說「神識」,是心理活動的產物,是心理活動留下的種子。  佛經說:「五蘊乃緣生之幻有」。活著的時候執著有我,死後仍然執著有我。  這個問題太深奧,我們都是凡夫,說也說不清楚。現代科學完全沒有辦法解釋。只有破除了一切妄想、分別、執著證得無上菩提之後,到了我他不二、一切眾生就是自己的境界,對這個問題就自然明了。

推薦閱讀:

葉曼走了
佛經故事六
佛經集錦(一)
佛說觀無量壽佛經疏鈔演義(第八集)
佛說觀無量壽佛經(疏鈔演義)

TAG:抑鬱症 | 科學 | 宇宙 | 人生 | 諮詢 | 抑鬱 | 佛教 | 真相 | 佛經 | 陽光 | 治療 | 發現 | 論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