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省民國時期行政區劃

  ◎第一類北洋政府時期(1912年1月~1928年4月)  一、民國元年(1912年)的行政區劃  民國元年(1912年),地方行政區劃沿襲清末舊制,實行省、道、府、縣四級(道為省所派出的道員(俗所謂道台)的監察區域,嚴格地說不是一級獨立的政區。鑒於道的主官特別是分守道具有相當的獨立行政職能,故可視為一級政區。有的學者認為是省、府、縣三級亦無不可。),此外還有州的建置。州分兩種,一種是直隸於道、下轄屬縣者稱之為直隸州,其規制略同於府,但主官稍低於府;一種是上隸於府,下無屬縣,稱之為屬州,其規制略同於縣,而主官稍高於縣。因此,州作為政區,不能算作單獨的一級。  全省共轄3道、10府、3直隸州、8屬州、96縣。  (一)濟東泰武臨道  轄濟南、東昌、泰安、武定4府及臨清1個直隸州。  濟南府下轄德州和歷城、章丘、鄒平、淄川、長山、新城、齊河、齊東、濟陽、德平、禹城、臨邑、平原、陵縣、長清等1州15縣。  東昌府下轄高唐州及聊城、堂邑、茌平、清平、博平、莘縣、冠縣、館陶、恩縣等1州9縣。  泰安府下轄東平州及泰安、東阿、肥城、平陰、新泰、萊蕪等1州6縣。  武定府下轄濱州及惠民、陽信、海豐、樂陵、沾化、利津、蒲台、商河、青城等1州9縣。  臨清(直隸)州下轄武城、夏津、丘縣等3縣。  (二)兗沂曹濟道  轄兗州、沂州、曹州3府及濟寧1個直隸州。  兗州府下轄滋陽、曲阜、泗水、鄒縣、寧陽、汶上、滕縣、嶧縣、陽谷、壽張等10縣。  沂州府下轄莒州及蘭山、郯城、日照、沂水、費縣、蒙陰等1州6縣。  曹州府下轄濮州及菏澤、曹縣、范縣、觀城、朝城、單縣、成武、鄆城、定陶、巨野等1州10縣。  濟寧(直隸)州下轄金鄉、嘉祥、魚台等3縣。  (三)登萊青膠道  轄登州、萊州、青州3府和膠州1個直隸州。  登州府下轄寧海州及蓬萊、黃縣、招遠、棲霞、萊陽、福山、海陽、文登、榮成等1州9縣。  萊州府下轄平度州及掖縣、濰縣、昌邑等1州3縣。  青州府下轄益都、博山、臨淄、博興、高苑、樂安、壽光、昌樂、諸城、臨朐、安丘等11縣。  膠州(直隸州)下轄高密、即墨2縣。  民國2年(1913年)1月8日,北洋政府發布《劃一現行各省地方行政官廳組織令》,重新確認道一級行政區劃。同年2月廢除府和州,將地方政區確定為省、道、縣三級,將山東省原濟東泰武臨、兗沂曹濟、登萊青膠三道改劃為岱北、岱南、濟西、膠東四道。道員改稱觀察使,其辦公機構為觀察使公署。隨著府、州的裁撤,縣也作了調整。濟寧、臨清、膠州3個直隸州撤銷後,分別設立濟寧縣、臨清縣、膠縣;德州、濱州、寧海州、平度州、莒州、濮州、東平州、高唐州等八個屬州分別改為德縣、濱縣、寧海縣、平度縣、莒縣、濮縣、東平縣、高唐縣。  二、民國3年(1914年)的行政區劃  民國3年(1914年)1月北京政府內務部鑒於全國有90餘縣縣名相同,故對重名政區重新命名,公布了《內務部改定各縣重複縣名及存廢理由清單》,涉及山東省有五個縣:新城縣更名為桓台縣,海豐縣更名為無棣縣,蘭山縣更名為臨沂縣,寧海縣更名為牟平縣,樂安縣更名為廣饒縣。同年6月3日北京政府公布《各省所屬道區域表》將山東省岱北道改為濟南道,岱南道改為濟寧道,濟西道改為東臨道,膠東道名不變。  全省計轄四道107縣。  濟南道治歷城縣,轄歷城、章丘、鄒平、淄川、桓台、長山、齊河、齊東、濟陽、長清、泰安、新泰、萊蕪、肥城、惠民、陽信、無棣、濱縣、利津、沾化、樂陵、蒲台、商河、青城、博興、博山、高苑等27縣。  濟寧道初治滋陽縣,後移治濟寧縣。轄濟寧、滋陽、曲阜、寧陽、鄒縣、滕縣、泗水、汶上、嶧縣、金鄉、嘉祥、魚台、臨沂、郯城、費縣、蒙陰、莒縣、沂水、菏澤、曹縣、單縣、城武、定陶、巨野、鄆城等25縣。  東臨道治聊城縣。轄聊城、堂邑、博平、茌平、清平、莘縣、冠縣、館陶、高唐、恩縣、臨清、武城、夏津、邱縣、德平、德縣、平原、陵縣、臨邑、禹城、東平、東阿、平陰、陽谷、壽張、濮縣、觀城、朝城、范縣等29縣。  膠東道治福山縣煙台。轄福山、蓬萊、黃縣、棲霞、招遠、萊陽、牟平、文登、榮成、海陽、掖縣、平度、昌邑、濰縣、膠縣、高密、即墨、益都、臨淄、廣饒、壽光、昌樂、臨朐、安丘、諸城、日照等26縣。  三、民國14年(1925年)的行政區劃  民國十四年(1925年)10月22日,山東督辦兼省長張宗昌下令改濟南、濟寧、東臨、膠東等四道為11道:濟南道、東昌道、泰安道、武定道、德臨道、淄青道、萊膠道、東海道、琅琊道、兗濟道、曹濮道。  濟南道轄歷城、章丘、鄒平、淄川、長山、桓台、齊河、齊東、濟陽、長清等10縣。  東昌道轄聊城、堂邑、博平、茌平、清平、莘縣、冠縣、館陶、高唐、邱縣、陽谷、壽張等12縣。  泰安道轄泰安、肥城、新泰、萊蕪、東平、平陰、東阿等7縣。  武定道轄惠民、陽信、濱縣、無棣、利津、沾化、樂陵、蒲台、商河、青城等10縣。  德臨道轄德縣、德平、平原、陵縣、臨邑、禹城、臨清、武城、夏津、恩縣等10縣。  淄青道轄益都、博山、臨淄、博興、高苑、廣饒、壽光、昌樂、臨朐等9縣。  萊膠道轄膠縣、高密、即墨、掖縣、平度、濰縣、昌邑、安丘、諸城等9縣。  東海道轄福山、蓬萊、棲霞、招遠、黃縣、萊陽、牟平、海陽、文登、榮成等10縣。  兗濟道轄濟寧、滋陽、曲阜、寧陽、汶上、泗水、鄒縣、滕縣、嶧縣、金鄉、嘉祥、魚台等12縣。  琅琊道轄臨沂、日照、郯城、莒縣、沂水、曹縣、蒙陰等7縣。  曹濮道轄菏澤、曹縣、單縣、城武、定陶、巨野、鄆城、濮縣、觀城、朝城、范縣等11縣。  ◎第二類南京政府時期  ○第一輯南京政府時期(上)(1928年4月~1937年7月)  1927年南京政府廢止「道」制,但這時其政令尚未達于山東省。1928年4月30日張宗昌被北伐軍逐出山東。6月1日國民黨山東省政府正式成立,行政區劃乃實行省、縣兩級制,全省107縣均由省政府直轄。  這一時期,在山東歷史上第一次出現了市和特別行政區的建置。1929年7月山東省政府析歷城縣城、城外商埠及四郊置濟南市,直隸於省。同年7月設青島特別市。1930年5月國民政府頒布《市組織法》,規定特別市改稱(行政)院轄市,普通市改稱省轄市。青島特別市乃於1930年9月改稱院轄市。  1930年10月1日中國收回1898年被英帝國強租的威海衛,設立威海衛特別行政區,直隸於國民政府行政院。1934年將煙台商埠自福山縣析出,設立煙台特區,直隸於省。  這一時期還開始出現了一種不是一級正式的政區,但又具有政區的某些特點和功能的所謂行政督察區,因其行政主官稱行政督察專員,故又簡稱專員區或專區。這種行政形式發端於民國初期的特派專員制度。後廣東省政府亦曾在省下劃區,區設行政委員,不久廢止。20世紀30年代初,國民黨政府在江西和鄂豫皖等省「剿共」期間,為適應軍事需要,在有關省設立了若干個區的黨政分會,督導區內各縣軍事及政務。此後推行到其他省份。1932年8月行政院頒布《行政督察專員公署暫行條例》,規定於省下設行政督察專員公署,作為省政府的輔助機關。1935年1月國民黨山東省主席韓復榘於菏澤等14縣設第一專區,專署駐濟寧;4月第一專區改稱山東省實驗區,試行梁漱溟等人的鄉村建設派理論;6月改為山東省縣政建設試驗區。1936年1月15日行政院公布修訂的《行政督察專員公署組織暫行條例》,專署正式作為省政府對各專區的派出機構。1936年1月,山東省政府制定了《山東省分區設置行政督察專員公署暫行規程》,當時計劃將全省分為13個(一說12個)行政督察區。但這個規程並未立即全面推行。同年1月設立了第一、第二、第三三個行政督察專員公署,一專署駐濟寧,二專署駐菏澤,三專署駐臨沂。同年10月13日增設第四(駐臨清)、第五(駐惠民)、第六(駐聊城)、第七(駐牟平)等四個行政督察專員公署(原定增設的還有濰縣一帶的第八區,但抗戰爆發前,事實上未能成立起來)。這七個行政督察區的轄屬情況如下:  第一區轄濟寧、汶上、東平、嘉祥、魚台、滕縣、鄒縣、滋陽、曲阜、寧陽等10縣,專署駐濟寧。  第二區轄菏澤、定陶、曹縣、城武、單縣、金鄉、巨野、鄆城、鄄城等9縣,專署駐菏澤。鄄城縣系1930年10月析濮縣黃河以東地區所置,1936年10月14日復裁入濮縣,因此該區實際轄8縣。  第三區轄臨沂、沂水、郯城、嶧縣、費縣、莒縣、日照、蒙陰等8縣。專署駐臨沂。  第四區轄臨清、清平、館陶、邱縣、平原、禹城、齊河、恩縣、德縣、高唐、夏津、武城、長清等13縣。專署設臨清。  第五區轄惠民、濱縣、陽信、商河、高苑、青城、桓台、鄒平、長山等9縣。專署駐惠民。  第六區轄聊城、博平、茌平、堂邑、冠縣、觀城、朝城、濮縣、范縣、壽張、陽谷、莘縣等12縣。專署駐聊城。  第七區轄牟平、文登、榮成、海陽、福山、蓬萊、黃縣、棲霞、招遠等9縣及長山島行政區。專署駐牟平。長山島行政區系1929年冬析蓬萊縣一部所置,1935年3月裁入蓬萊縣,1937年1月復置。  其餘未設行政督察區各縣仍直隸于山東省。  ○第二輯南京政府時期(中)(1937年7月~1945年8月)  抗日戰爭時期,山東省行政區劃十分複雜,全省有國民黨統治區、共產黨統治區、日偽統治區三種不同性質的行政系統及與之相應的行政區劃;有些縣份在某一時期一縣之內同時並存兩種甚或三種行政體系,可謂犬牙交錯;特別是共產黨控制的抗日根據地為了適應劇烈變動的戰爭形勢,有利於對敵鬥爭,其行政區劃層級多、變動快,政區的置廢析並非常頻繁,而且往往打破戰前舊有的政區格局,設立了許多雙邊縣、三邊縣、四邊縣以及(舊)縣中(劃小的新)縣,至於縣以上政區(專區、行政區等)也同樣複雜多變。因此,要全面、具體地記錄、反映全部行政區劃的沿革幾乎是不可能的,本節只能擇其要者以及相對穩定者加以記述。  一、行政督察區  日本全面侵華後,第三集團軍總司令兼山東省主席韓復榘只在魯北津浦沿線稍事抗擊後,便於1937年12月27日未放一彈,棄守濟南。戰前擬設的第八行政督察區及以後各區的設置一度擱置起來。1938年1月11日國民政府將韓復榘逮捕,24日處死。1月23日海軍第三艦隊司令兼青島市市長沈鴻烈繼韓復榘之後出任山東省主席,將全省劃為17個行政督察區。從1938年春到1942年陸續建立了16個行政督察區,1945年初又設立了第十七行政督察區。期間,戰前建立的幾個區也有多次變動。關於17個行政督察區的轄屬,各種資料和著作往往互有 牾,茲根據所掌握的資料,對照參酌,整理如下:  第一區轄肥城、長清、東阿、平陰、東平、汶上、寧陽等縣,因受日偽壓迫,轄區逐漸南移,至1942年,原一區只有寧陽、汶上二縣,滋陽、鄒縣、滕縣、魚台等縣亦在其範圍。  第二區轄濟寧、菏澤、嘉祥、巨野、鄆城、定陶等縣。1941年析該區與第六區部分縣設立第十六區。1944年第二區改序為第七區。  第三區轄臨沂、蒙陰、莒縣、沂水、日照等縣。  第四區轄臨清、清平、館陶、平原、恩縣、德縣、禹城、齊河、邱縣、高唐、夏津、武城等縣。  第五區轄無棣、利津、沾化、樂陵、德平、臨邑、陵縣等縣。  第六區轄茌平、博平、堂邑、冠縣、陽谷、壽張、莘縣、觀城、朝城、濮縣、鄄城、聊城等縣。  第七區轄榮成、文登、牟平、福山、海陽等縣。1942年1月18日國民政府第588次會議決議撤銷威海衛管理公署。1944年該區併入十三區。  第八區轄昌樂、安邱、益都、諸城、壽光、高密、膠縣、掖縣、濰縣、昌邑、即墨、平度、萊陽等縣。  第九區系由戰前的第七區析出,轄棲霞、蓬萊、黃縣、招遠等縣。  第十區轄濱縣、陽信、惠民、商河、青城、高苑、桓台、長山、鄒平等縣。  第十一區轄金鄉、單縣、城武、曹縣等縣。  第十二區轄章丘、歷城、齊東、濟陽、淄川、博山、泰安、萊蕪、新泰等縣。  第十三區轄萊陽、即墨、平度、昌邑、掖縣等縣。1939年11月析第八區部分縣,設立第十三專區。1944年第七區併入該區。  第十四區轄蒲台、博興、廣饒、壽光、臨淄等縣。  第十五區轄郯城、嶧縣、費縣、泗水、曲阜等縣。1941年初設第十五區時,轄德縣、陵縣、臨邑、德平、樂陵等五縣。1944年重新劃區排序,將十五區設在魯南。  第十六區轄菏澤、定陶、范縣、濮縣、觀城等縣。1941年設立時,轄鄒縣、滕縣、嶧縣、郯城等縣。1944年始以此區為第十六區。  第十七區轄昌邑、膠縣、高密、諸城等縣。此區系1945年初設立,所轄縣份析自原第八區。  以上各區設立時間先後不一,專署駐地多不固定。且形因勢異,政隨軍移,由於國民黨軍隊(包括該系統的游擊隊)與共產黨八路軍、與日偽軍之間的進退消長,三角鬥爭的錯綜變化,各行政督察區的管轄範圍隨之擴展或收縮,或者區間調整轄縣,或者另立新區、重編序號。更多的情況是國民黨控制區與敵占區、與共產黨控制區互相交叉、重疊,許多鄉村被日偽政權、國民黨政權和共產黨政權同時徵收賦稅就是這種情況的反映(至於這些鄉村如何繳納則依各方實際控制程度和基層政權性質而異)。由於日偽軍佔據城鎮和交通沿線,上述各區和縣實際施政範圍多隻限于軍事力量所能控制的部分鄉村,其中後期設立的一些行政督察區甚至徒有其名,基本上沒有有效行政區域。另一個重要特點是,在整個抗戰期間,國民黨在山東的控制區呈逐漸萎縮的趨勢,1943年7月東北軍和以牟中珩為主席的山東省政府被迫退出山東、流亡安徽阜陽以後,山東境內已無國民黨正規部隊,除昌濰等地的游雜部隊還有些軍事存在以外,其他大部已非國民黨的行政範圍。因此上述17個行政督察區的統轄區域,只是記其大概,至於每一具體時空的詳確變化難以備述。  二、「主席行署區」  抗日戰爭初期,戰前韓復榘系統的行政官員除范築先、張里元等少數人外,大部分或逃或隱,行政系統基本陷於癱瘓。沈鴻烈的省政府駐地很不固定,由曹縣(1938年1月24日至5月底)、而東阿(1938年6月28日前)、而壽張縣張秋鎮(1938年7月中旬前)、而惠民、利津(1938年底)、而魯南(蒙陰縣魯村、沂水縣東里店、臨朐縣呂匣店子等),這樣輾轉遷徙,再加上日軍在山東的點線分割,使省政府與各地聯繫不便,難以有效地行使職能。為圖補救,沈鴻烈在任期間,先後設立了三個「主席行署」,使之代表省政府就近指揮,統馭所轄專縣重要黨務和軍、政事宜。  1938年7月於津浦鐵路以西地區設立魯西行署,統管魯西北的臨清第四行政督察區、魯西的聊城第六行政督察區和魯西南第二行政督察區及其所屬各縣。該行署設立初衷本為掌控與共產黨合作抗戰的第六區專員范築先的部隊及活動,同年12月范氏力戰殉國,魯西局面頓形混亂,該行署亦難以駕馭,至1942年夏第二任行署主任孫良誠投敵後,該行署區即已有名無實。1938年秋大致以膠萊河以東的膠東地區設立魯東行轅,1939年2月25日魯東行轅主任盧斌被第八區專員厲文禮殺害後,沈鴻烈將魯東行轅改為魯東行署,所轄行政督察區有第七、第八、第九及1939年11月自八區析置的第十三區,共四個區。1938年冬在膠濟鐵路以北地區設立魯北行署,轄第五、第十行政督察區及1941年成立的第十四行政督察區。膠濟鐵路以南的魯南地區因沈鴻烈本人及其省政府坐鎮於該區,故未設立魯南行署。  戰爭條件下的行政督察專員多兼游擊部隊司令、支隊長或保安師、旅長等該地區軍事主官,既統軍又主政,集其實際控制地區的黨政軍財大權於一身,這就使得行政督察區實際上成為一級政區。主席行署區的劃設在國民黨省級以下地方政區被日軍分割,省政府輾轉無定的情況下,對於便利省與專縣的聯繫起了一定的作用,但畢竟是一種臨時措置,至1941年底沈鴻烈因「刺於(學忠)案」暴露而調離山東,繼沈鴻烈任山東省主席的牟中珩旋即於1942年2月將沈所設的魯東、魯北兩個行署撤銷。  1944年12月何思源被任命為流亡阜陽的山東省政府主席。何氏鑒於17個行政督察專員公署除個別地區外,均已癱瘓或瓦解,乃於1945年2月設立魯西、魯西北、魯北、魯東、魯中、魯南六個省內辦事處,但也有名無實。  附:日偽統治區的行政區劃  1937年10月初,日本華北方面軍第二軍沿津浦線侵入山東境內,11月27日佔領濟南,並繼續沿津浦、膠濟兩線南犯、東犯,1938年1月10日日軍第四艦隊侵佔青島,2月3日佔領煙台。至同年11月聊城失陷,山東全境主要城鎮和重要交通線淪入敵手。  一、1938年的行政區劃  日軍在佔領地網羅親日頭面人物成立准政權性質的「維持會」,藉以施行統治。濟南、青島兩地「維持會」於1938年1月1日、10日先後成立。在此基礎上於同年3月5日成立了以馬良為省長的偽山東省公署,省以下行政區劃實行道、縣制,除青島市直轄於偽華北臨時政府外,將全省劃分為四道二市,各道、市公署除煙台市稍早外均於同年三4月間成立。  魯東道  轄平度、掖縣、蓬萊、黃縣、招遠、棲霞、福山、牟平、海陽、文登、榮成、萊陽、即墨、膠縣、高密、日照、諸城等17縣和一度隸屬的煙台市。道公署駐煙台市。1939年6月1日,即墨、膠縣二縣劃歸青島特別市,1940年3月兩縣分別改稱青島市膠州區、即墨區。  魯西道  轄濟寧、泰安、寧陽、汶上、東平、平陰、東阿、肥城、新泰、萊蕪、滋陽、曲阜、泗水、鄒縣、滕縣、嶧縣、金鄉、嘉祥、魚台、鄆城、巨野、曹縣、單縣、城武、菏澤、定陶、壽張、陽谷、濮縣、范縣、觀城、朝城等32縣。1938年4月道尹臨時辦事處設在濟南,5月設道公署於泰安縣城,12月遷濟寧縣城。  魯南道  轄益都、壽光、昌樂、濰縣、昌邑、安丘、臨朐、淄川、博山、臨淄、桓台、廣饒、博興、長山、高苑、蒙陰、費縣、莒縣、沂水、臨沂、郯城等21縣。道公署駐益都。  魯北道  轄德縣、臨清、德平、平原、恩縣、武城、夏津、高唐、聊城、茌平、博平、清平、冠縣、館陶、邱縣、莘縣、堂邑、惠民、商河、禹城、臨邑、陵縣、鄒平、陽信、利津、濱縣、沾化、無棣、樂陵、蒲台、青城、濟東、歷城、章丘、濟陽、齊河、長清等37縣。1939年3月劃歷城、章丘、長清、濟陽、齊河等5縣為「模範區」,直隸於偽省公署。  濟南市  僅轄面積177.6平方公里、50萬人口的濟南市區,下不轄縣,直隸於偽省公署。  煙台市  偽市公署成立於1938年2月4日(日軍侵佔煙台之翌日)。初直屬於偽華北臨時政府。3月魯東道公署成立後,改屬魯東道,後又直隸於偽省公署。除轄煙台市區外,還轄威海專員區、龍口專員區、長山列島專員區(設專員辦公處,不稱公署)。  山東日偽雖號稱4道107縣,但其軍政所能實際控制者初不過數十縣,1941年~1942年為其統治巔峰時期,仍有五個縣無偽縣知事。至於各縣廣大鄉村除「治安區」及設有日偽據點或碉樓一類村莊可以控制外,其餘鄉村則或者為共產黨、或者為國民黨、或者為其他地方抗日勢力所控制,到抗戰後期絕大部分成為共產黨八路軍的控制區。  二、1940年的行政區劃  1939年1月31日原偽山東省公署財政廳長唐仰杜繼馬良之後出任偽省長。唐於1940年6月11日撤銷魯東、魯西、魯南、魯北四道,降煙台市為道轄市,重新劃全省為登州、萊濰、青州、沂州、兗濟、泰安、曹州、東臨、濟南、武定10道。  登州道  轄煙台市、萊陽、海陽、牟平、文登、榮成、福山、蓬萊、黃縣、棲霞、招遠及龍口特別行政區、威海衛特別行政區等共1市10縣2特別行政區。道公署駐煙台市。1943年8月將煙台市及龍口、威海衛2特別行政區由道轄改為省轄。  萊濰道  轄濰縣、昌樂、安丘、平度、掖縣、昌邑、高密、諸城(曾經屬於沂州道)等8縣。道公署駐濰縣。  青州道  轄益都、臨朐、臨淄、博山、淄川、長山、桓台、廣饒、壽光、高苑、博興等11縣。道公署駐益都。  沂州道  轄臨沂、莒縣、沂水、日照、費縣、郯城、蒙陰(曾經屬於泰安道)等7縣。道公署駐臨沂城。  兗濟道  轄濟寧、滕縣、嶧縣、鄒縣、滋陽、曲阜、泗水、寧陽、汶上、金鄉、嘉祥、魚台等12縣。道公署駐濟寧。  泰安道  轄泰安、東平、東阿、平陰、肥城、萊蕪、新泰等7縣。道公署駐泰安。  曹州道  轄菏澤、曹縣、陽谷、壽張、范縣、濮縣、觀城、朝城、巨野、鄆城、單縣、定陶、城武等13縣,其中陽谷、壽張2縣曾一度屬於東臨道。曹州道公署駐菏澤。  東臨道  轄臨清、德縣、禹城、聊城、平原、恩縣、夏津、武城、高唐、冠縣、館陶、丘縣、堂邑、莘縣、茌平、博平、清平等17縣。道公署駐臨清,一度駐禹城、德縣。  濟南道  轄歷城、長清、章丘、濟陽、齊河、齊東、鄒平等7縣。道公署駐濟南市區。  武定道  轄惠民、商河、臨邑、陽信、樂陵、濱縣、德平、陵縣、沾化、無棣、利津、蒲台、青城等13縣。道公署駐惠民。  濟南市仍由省直轄。  隨著世界反法西斯戰爭、中國抗日戰爭的勝利發展,山東抗日鬥爭形勢也日趨好轉,迫使日偽軍不得不逐步收縮,猥集於縣城,不但廣大鄉村已不能控制,一些縣城也紛紛被中國共產黨領導的軍隊克複,僅1944年山東省津浦路以東(路西時屬冀魯豫邊區)地區就光復了沂水、利津、臨邑、樂陵、文登、莒縣、榮成、海陽、棲霞等縣城,日偽在山東的行政架構日漸坍塌。  ○第三輯南京政府時期(下)(1945年8月~1949年8月)  抗戰勝利前夕,除日偽軍盤踞的「點」、「線」以外,山東大部分地域已為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民主政權控制,至1945年8月中共領導的山東抗日民主根據地擁有121個縣、市政權。國民黨政府新任命的山東省主席何思源於同年六7月間秘密潛入山東時,國民黨在山東只有如壽光、平度、昌邑、即墨、嶗山、膠縣等幾小片寥落的棋子地塊。  日本投降後,何氏收編了國民黨一些游擊隊殘部和偽軍,奪佔了八路軍控制的一部分縣城。與此同時,山東八路軍分作魯中、濱海、膠東、渤海、魯南等五路大軍對拒不向八路軍投降的日偽軍發動進攻,至9月底,共克複63座縣城(津浦路東46座,路西17座)及煙台、威海衛等城市和軍事要地。解放軍為阻止國民黨正規軍沿津浦路北進,於同年10月18日至12月27日發起津浦路戰役。戰役結束後,國民黨所能控制的縣市由35個縮減為24個,至1946年1月中旬進而減至14個縣市。其中只有濟南市和昌樂縣能控制全境;有12個縣雖佔領縣城,但縣境大部卻是中國共產黨的控制區;有22個縣只能在境內部分地區活動,縣城和大部地區均已成為解放區。  隨著國民黨軍隊的進攻,國民黨山東省政府繼續組建縣政府,截至1946年底共組建33個縣政府:滋陽、曲阜、泗水、鄒縣、滕縣、濟寧、郯城、臨沂、長清、歷城、濰縣、昌樂、章丘、鄒平、齊東、博興、青城、廣饒、臨淄、臨朐、壽光、高密、即墨、諸城、膠縣、平度、金鄉、菏澤、棗莊、黃縣、海陽、萊陽、招遠。1947年下半年解放軍又解放了其中的諸城、鄒平、齊東、博興、青城、廣饒、臨淄、壽光、臨朐、海陽、萊陽、黃縣、平度、招遠、膠縣、高密、棗莊等17縣。到1948年9月濟南解放後,國民黨在山東的各縣政府基本上全部解體。  儘管在國共內戰期間,國民黨在山東實際能夠控制的縣十分有限,但國民黨山東省政府對於全省政區劃分還是在名義上沿用抗戰期間所劃的17個行政督察區,並於1945年11月將省政府在阜陽流亡中所設的6個有名無實的省內辦事處撤銷。截止到1946年4月,何思源政府設計的全省行政區劃格局,除青島外,全省共有17個行政督察區、3個市、2個特別行政區。  第一區轄滕縣、鄒縣、滋陽、寧陽、魚台等縣。專署暫駐臨城。  第二區轄濟寧、嘉祥、巨野、鄆城、壽張、東平、汶上等縣。專署駐滋陽。  第三區轄臨沂、蒙陰、沂水、莒縣、日照等縣。專署暫駐臨城。  第四區轄德縣、平原、恩縣、高唐、夏津、武城、臨清、館陶、邱縣、清平、禹城、齊河、長清等縣。專署暫駐禹城、高唐邊。  第五區轄德平、陵縣、臨邑、樂陵、無棣、沾化、利津等縣。專署暫駐德縣。  第六區轄聊城、茌平、博平、冠縣、莘縣、堂邑、朝城、陽谷、東阿、平陰、肥城等縣。專署駐聊城。  第七區轄榮成、文登、牟平、福山等縣。專署暫駐高密。  第八區轄濰縣、昌樂、安丘、益都、臨朐等縣。專署駐濰縣。  第九區轄蓬萊、黃縣、招遠、棲霞等縣。專署暫駐城陽。  第十區轄惠民、濱縣、陽信、商河、高苑、青城、鄒平、長山、桓台等縣。專署暫駐張店。  第十一區轄曹縣、成武、金鄉、單縣等縣。專署暫駐曹縣南境。  第十二區轄歷城、章丘、齊東、濟陽、淄川、博山、新泰、萊蕪、泰安等縣。專署駐歷城。  第十三區轄即墨、海陽、萊陽、平度、掖縣等縣。專署駐即墨。  第十四區轄蒲台、博興、廣饒、壽光、臨淄等縣。專署暫駐壽光、昌樂邊。  第十五區轄嶧縣、郯城、費縣、泗水、曲阜等縣。專署暫駐嶧縣韓庄鎮。  第十六區轄菏澤、定陶、濮縣、范縣、觀城等縣。專署暫駐滋陽。  第十七區轄昌邑、膠縣、高密、諸城等縣。專署暫駐 山車站。  濟南市,市公署駐濟南。  煙台市,市公署暫駐青島。  威海市,市公署暫駐青島。  利(津)廣(饒)沾(化)(無)棣墾區管理局,暫駐張店。  臨(清)冠邱特別行政區,主任公署暫駐高唐。  以上可見,不少行政單位連其市、區公署都不能設在本轄區境內,至於有效行政可想而知。此後隨著國民黨軍隊的推進,一度佔領了一些地區和縣份,但在四年內戰期間,即使國民党進攻的巔峰時期也未能對山東全省實施全面的行政統治。1946年、1947年華東野戰軍(1947年1月由山東野戰軍與華中野戰軍合併成立,1949年2月9日改稱第三野戰軍)打破了國民黨軍的全面進攻和對山東的重點進攻,又於1948年9月24日解放濟南,1949年6月2日解放青島,8月20日解放國民黨軍隊佔領的山東省最後一塊地方長山列島,國民黨及其軍、政勢力從此徹底退出山東。  另外,1947年3月-8月間曾設立魯東、魯西南兩個行署區,分領各行政督察區,具體情況不詳。1948年6月該兩行署被撤銷。  ◎第三類抗日根據地及解放區的行政區劃  ○第一輯山東抗日根據地的行政區劃  1937年9月30日日本侵略軍侵入魯境。國民黨山東省政府主席韓復榘所部第三集團軍等部在魯北稍事抗擊後即轉為消極避戰,同年12月27日韓部濟南守軍未放一槍全部南撤。至1938年夏徐州會戰後期,山東全境主要城鎮和交通幹線淪於日本侵略軍之手。  中共山東省委在此期間在全省各地發動抗日武裝起義,組建武裝,開展游擊戰爭,開始創建抗日民主根據地,建立抗日民主政權,從而開始有了行政區劃。1938年春首先在膠東蓬萊、黃縣、掖縣三縣建立抗日民主政府,同年8月以此三縣為基礎設立北海行政督察區,這是中國共產黨在山東設置的第一個專區。同年9月在冀魯邊區的8縣設立冀南第六行政督察區,其中樂陵、慶雲、無棣、寧津等4縣為今山東省所轄市、縣。  到1940年具備了建立省級政權的條件,遂於同年8月經由山東省各界救國聯合大會選舉產生山東省臨時參議會和山東省戰時工作推行委員會(簡稱「戰工會」)。1943年8月山東省戰時工作推行委員會改稱山東省戰時行政委員會(簡稱「政委會」)。1945年8月13日山東省戰時行政委員會改為山東省政府。這時山東省共轄膠東、渤海、魯中、魯南、濱海5個行政區(行政公署轄區)、22個專區、127個縣及縣級政區。  縣及縣級抗日民主政府的情況也比較複雜,除了完整意義上的縣以外,往往在新開闢的某縣一部分地區或若干縣之間的毗鄰地區設立縣級辦事處或縣級行署,這種辦事處或行署的轄區當時有不少被徑稱為縣,這類行政單位凡存在時間較長者,本志亦適當予以記述。為了行文的方便,有時即以行政機構代稱相應的政區。  今山東省轄區在抗日民主根據地時期除個別專區少數縣份外,分屬於山東和冀魯豫兩大行政區。兩區以津浦鐵路為界,其間分合隸屬有一個變化過程。1941年7月魯西行政區與冀魯豫行政區合併,仍稱冀魯豫行政區,原魯西第一(泰西)、第二(運西)、第三(魯西北)、第四(運東)共4個專區劃為冀魯豫第一、二、三、四專區,原魯西區之湖西專區則直屬山東省。1942年10月湖西專區也劃歸冀魯豫行政區。  一、魯南行政區  抗日戰爭時期的魯南區的行政區域南抵隴海鐵路,北以滋(陽)臨(沂)公路為界與魯中行政區相接,西達微山、昭陽、獨山、南陽湖即所謂"南四湖",東至沂、沭河之間(一度轄有黃海之濱的贛榆等縣、贛榆今屬江蘇省)。  魯南行政區1940年6月初設時其行政單位(政權機構)稱專署,其下相當於專區級的行政單位則稱行署。1944年秋魯南專署改稱魯南行政主任公署,原轄之各行署相應改為專署。  (一)魯南第一行署  1940年7月成立,轄臨沂、郯城和現屬江蘇省的東海、贛榆、邳縣等。1941年8月改稱魯南第三行署,轄臨沂、郯城、嶧縣、邳縣、臨西、臨郯費嶧四縣邊聯等縣。1944年8月魯南第三行署改為魯南第三專署,先後轄臨沂、嶧縣、趙 、蘭陵、運河、邳縣等。  (二)魯南第二專署  其前身為1943年7月成立的運河地區行政委員會,時轄運(河)北、沛滕邊、嶧縣等。1944年10月(一說6月)撤銷運河行政委員會,成立魯南第二專署,轄臨城、鳧山、雙山、嶧縣和銅山辦事處等。  (三)魯南第三行署  1940年7月成立,1941年8月改稱魯南第一行署,先後轄泗水、湖東、鄒滕邊、滕嶧邊等辦事處(縣級)和鄒縣、費滕、沛滕邊縣、滕東、雙山等縣。1944年秋魯南第一行署改稱魯南第一專署,先後轄鄒縣、費南、雙山、溫河、趙 等縣。  (四)魯南第四行署  1941年8月成立,轄蒼馬(臨沭)、郯城、贛榆、東海(海陵)等縣。1942年3月,該行署與魯中第五專署轄區合併為濱海專區。  二、魯中行政區  魯中作為特定歷史時期的行政區域是指沭河與津浦鐵路之間、南北滋(陽)臨(沂)公路與膠濟鐵路之間的地區。作為行政建制的萌芽可推溯至1940年10月中共山東第七(魯中)區黨委成立之時,當時區黨委專設政府工作部主管其事。1942年5月成立魯中行政聯合辦事處,是為魯中區行政主任公署(1945年7月成立)的前身。該區先後轄泰山、沂蒙、泰南、沂山、魯山等7個專區或專區級政區。  (一)泰山(魯中第一)專區  該專區是魯中區設立最早的專區。早在1939年5月即在泰安、萊蕪、歷城、章丘四縣成立泰萊歷章四縣聯合辦事處。同年9月由四縣聯辦擴建為泰萊歷章淄(川)博(山)新(泰)七縣聯合辦事處。1940年4月正式成立泰山區行政專員公署,轄泰安、萊蕪、章丘、歷城、淄川、博山、新泰、益都等縣和泰(安)寧(陽)辦事處。1940年5月前為中共山東省第一區(所謂大魯南區即膠濟、隴海、津浦三條鐵路和黃海以西的廣大地區)黨委所領導,5月後一區黨委撤銷,直屬於中共山東分局,同年8月屬山東省戰工會領導。1942年5月屬魯中行政聯合辦事處,1945年7月屬魯中區行政主任公署。  (二)沂蒙(魯中第二)專區  1941年2月設立,初直屬於山東省戰工會,1942年5月屬魯中行聯合辦事處,1945年7月屬魯中區行政主任公署。轄沂南、沂北、沂水、蒙陰、費東、沂臨邊等縣。  (三)蒙山聯合辦事處  1941年7月中共魯中區黨委於蒙山地區設立蒙山區行政聯合辦事處,轄費東、費北、蒙南等縣級行政單位。1942年3月撤銷。  (四)益臨淄博四縣行政聯合辦事處  1941年7月中共魯中區黨委設立該辦事處,領轄益都(膠濟鐵路以南)、臨朐、淄川(張店-博山鐵路以東)、博山(部分區)等地。1944年7月撤銷。  (五)泰南(魯中第三)專區  1941年9月於泰(安)萊(蕪)公路以南、滋(陽)臨(沂)公路以北、津浦鐵路以東、沂蒙山區以西地區設立泰南區行政聯合辦事處,轄泰安(南部)、泰(安)寧(陽)、新(泰)蒙(陰)等縣。1942年3月蒙山聯合辦事處撤銷,所轄費北、蒙南劃歸泰南辦事處管轄。1944年初泰南行政聯合辦事處改為泰南區行政專員公署,屬魯中行政聯合辦事處領導。泰南專區先後轄泰安(南部)、泰寧、費北、泰泗寧、新甫、新泰等縣。1945年10月泰南專區撤銷,新泰、泰寧、費北縣劃歸沂蒙專區,泰安(南部)、新甫劃歸泰山專區。  (六)沂山(魯中第四)專區  1944年1月設立沂山專區,屬魯中區行政聯合辦事處,轄沂北、莒沂、臨朐、安丘、昌樂、淮安等縣。  (七)魯山(魯中第五)專區  1944年7月設立魯山專區,屬魯中行政聯合辦事處,轄沂源、博山、益都等縣。1945年8月魯山專區撤銷,沂源縣劃歸魯中第二專區,益都縣劃歸魯中第四專區,博山劃歸新成立的淄博特區。  (八)濱海專區  1941年8月在濱海各縣行政聯合辦事處(初稱莒日臨贛四縣聯合辦事處,屬中共魯中區黨委領導)轄區的基礎上設立濱海專區,屬魯中行政聯合辦事處,1942年4月改為直屬於省戰工會。先後轄日照、莒南、莒中、贛榆、沭水、臨沭、郯城等縣。  三、魯西行政區  魯西區在抗日戰爭時期大致是指津浦鐵路以西、冀魯豫和冀南行政區之間的地區,大致包括今聊城市和泰安、濟寧、菏澤、德州等市轄區的各一部分。  在魯西行政主任公署成立之前,曾存在過兩個行政區域大體相當於專區、但級別卻略高於專區的行政單位,即魯西北行政委員會和泰西行政委員會。八路軍115師與中共魯西區黨委聯合成立的魯西軍政委員會於1939年9月建立魯西北行政委員會,同年10月建立泰西行政委員會。前者轄冠縣、館陶、莘縣、邱縣、陽谷、臨清等縣。後者轄長清、肥城、汶上、東平、泰安、平陰等縣。  1940年4月撤銷魯西北和泰西兩行政委員會,建立魯西行政主任公署,下轄泰西、運西、魯西北、運東、湖西五個專區和巨南辦事處。  (一)泰西(魯西第一)專區  1939年底設立,屬泰西行政委員會領導,1940年4月屬魯西行政區。轄長清、肥城、東平、平陰、汶(上)東、滋陽(兗州)、寧陽、泰安(西)、東阿等。  (二)運西(魯西第二)專區  1940年4月設立,大體位於運河以西黃河故道沿岸地區。轄鄆城、鄆南、壽張、鄄城、觀城和今屬河南省的濮縣、范縣等縣及巨(野)菏(澤)、汶(上)西、濟寧等縣級抗日辦事處。  (三)魯西北(魯西第三)專區  1940年4月設立。轄館陶、冠縣、邱縣、朝城、莘縣、臨清、堂邑等縣。館陶、邱(丘)縣今屬河北省。  (四)運東(魯西第四)專區  1940年4月設立。轄聊城(築先)、清平、東阿、博平、茌平、陽谷、齊河、禹城等縣和阿東辦事處(縣級)。  (五)湖西專區  1940年7月設立。位於微山湖等南四湖以西的蘇魯邊區,轄單縣、濟寧、金鄉、嘉祥、魚台和今屬江蘇省的豐、沛等縣以及單西南、曹芳、沛滕邊等幾個縣級的行政辦事處。1941年7月魯西行政區與冀魯豫邊區合併後,湖西專區直屬山東省戰工會領導。至1942年10月劃歸冀魯豫邊區。  (六)巨(野)南辦事處  全稱為巨菏金嘉成五縣聯合辦事處,簡稱巨南辦事處或五縣聯辦。1941年2月由中共魯西區黨委設立。名曰五縣聯辦,並非實轄五縣,實際只負責巨野、菏澤、金鄉、嘉祥、成武五縣結合部的行政。  四、膠東行政區  膠東,作為地域概念早已存在,作為行政區劃名稱是從1941年2月膠東區行政聯合辦事處成立開始的。同年4月省戰工會將該行政區域具體劃定為「以濰縣(全縣在內)、高密(全縣在內)、安邱之西門口(在內)以北及膠縣之張哥塞(在內)、曹文(在內)兩地以北為界,上屬各縣迤東與東北各縣均屬之」。還規定濰縣至青島段膠濟路工作亦歸膠東。(1946年7月濱北專區劃歸膠東行政區,將在第二節記述)。1942年7月撤銷膠東行政聯合辦事處,成立膠東區行政主任公署。1944年4月膠東區行政主任公署改稱膠東區行政公署。該行政區隸屬於山東省戰工會(政委會),先後轄北海、東海、西海、南海、中海等專區和煙台行政聯合辦事處。  (一)北海專區  該專區兩度設立,第一次在1938年8月,隸屬於中共膠東特委,轄蓬萊、黃縣、掖縣三縣。同年冬出於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需要,經與國民黨山東省主席沈鴻烈方面談判,共產黨撤銷北海行政督察專員公署,國民黨山東省政府正式承認共產黨領導的蓬、黃、掖三縣抗日民主政府。1939年12月中共膠東特委設立蓬黃掖行政聯合辦事處,至1940年4月撤銷該辦事處,二度成立北海區行政專員公署,轄蓬萊、黃縣、掖縣、招遠、棲霞、福山等6縣。  (二)東海專區  1940年9月設立。先後轄威海衛行政辦事處、榮成、文登、牟平、海陽、牟海行署(乳山縣)、文西行署(昆嵛縣)等。  (三)西海專區  1940年11月設立。轄掖縣、平度、萊陽、招遠、昌邑、濰縣等縣和掖南、平南、平西、招北等幾個縣級行署。  (四)南海行政區(專區級)  抗日戰爭時期該區未設專署,1941年7月設南海行政聯合辦事處,轄萊陽(萊西)、即墨、五龍等縣和萊(陽)東、平(度)南、平(度)東、萊西南、即(墨)東等幾個縣級行署。  (五)中海專區  1945年5月析東海和南海兩區各一部分縣及膠東行政區直屬的牙前實驗縣設立中海專區,轄牙前、海陽、五龍等縣和萊東、即東等縣級行署。同年9月撤銷。  (六)煙台特區行政聯合辦事處  1944年4月設立於煙台市郊區,實際行政區域不大(福山和牟平各一部分),系膠東區行政公署派出機構。  1945年8月22日膠東行署發布命令,將縣級行署一律改稱縣政府,南海行政聯合辦事處改為南海專署。  五、清河行政區  清河行政區在本省東北部,東與膠東、南與魯中、西北與冀魯邊三大行政區相接。具體行政區域南起膠濟鐵路,東北瀕渤海,西達章丘、歷城一帶,東界初為壽光東境,後擴至昌邑膠河以西。因小清河流經區境而得名。1940年5月始設專區,轄歷城、鄒平、齊東、章丘、長山、桓台、臨淄、高苑、博興、蒲台、青城、益壽、壽光、廣饒等縣。1940年12月清河專區改為清河行政區,專署改為行政主任公署,下轄清東、清西兩個分區(相當於專區)。1941年7月清東、清西分區分別改為專區,同年10月析清東、清西兩專區各一部分縣設立清中專區。1943年10月增設墾區專署(後改稱墾利專署)。至此清河行政區共轄四個專區。1944年3月撤銷清河行政區與同時被撤銷的冀魯邊區合併組建渤海行政區。  (一)清東專區  1941年1月設清東分區,同年7月改為清東專區。該分區、專區先後轄清河區東部的益(都)北、益(都)壽(光)廣(饒)、益(都)壽(光)臨(淄)廣(饒)、廣饒、蒲台、廣北、壽光、壽(光)濰(縣)、昌邑等縣。  (二)清西專區  1941年1月設清西分區,同年7月改為清西專區。先後轄鄒平、長山、高苑、長(山)桓(台)等縣。  (三)清中專區  1941年10月設清中專區。1942年6月一度撤銷,1943年10月以原行政區域設立清中辦事處。清中專署、清中辦事處轄臨淄、桓台、博興、蒲台、廣(饒)博(興)蒲(台)、廣(饒)北等縣。  (四)墾區(專區)  所謂墾區,是指當時的利津、廣饒、沾化、無棣等幾縣的東北濱海地區,原系「荒鹼無人之地」,因在黃河之尾,由黃河多次決口淤為良田,清末至民國招民開墾,形成「墾區」這一地域概念。1941年秋中共清河區黨委、八路軍山東縱隊第三旅初步開闢了墾區,1943年5月建立中共墾區地委,同年10月成立墾區行政督察專員公署,轄墾利、利津、沾化、濱縣等縣。  六、冀魯邊區  該區位於山東省北部與河北省東南部的毗鄰地帶,西起津浦鐵路和運河,東瀕渤海,南隔黃河與清河區相接,北抵獨流減河。大致包括今山東省德州市、濱州地區的各一部分(十個多縣、市)和河北省滄州地區的一部分(七個多縣、市)。  冀魯邊區作為政區名稱出現於抗日戰爭初期。1938年7月建立冀魯邊區軍政委員會,該地區工作由中共山東省委劃歸中共中央北方局和八路軍129師領導,暫由冀魯豫省委代管。邊區經歷了一個由小到大、逐步開闢擴展的過程。1938年9月在樂陵、滄縣等8縣設立專區,為冀南行政區第六專區亦稱津南專區。1940年3月設立魯北行政委員會,同年9月將魯北分設兩個專區,分別為冀南第七、第八專區。1941年2月冀魯邊區劃歸中共中央山東分局領導,行政上相應地屬山東省戰工會,原冀南行政區第六、七、八專區依次改為冀魯邊區第一、二、三專區。根據1941年4月山東省行政區域劃分,冀魯邊區為全省六大行政區(戰略區)之一。1942年11月成立冀魯邊區戰時行政委員會,至此始有邊區正式的行政機構。1944年3月與清河行政區合併為渤海行政區。  (一)冀魯邊第一專區  1938年9月建立,時屬冀南行政區,編序為冀南第六專區,初轄滄縣、南皮、鹽山、慶雲、寧津、東光、無棣、樂陵等8縣。後因劃入、析置、合併或改名而為該專區所轄的縣還有新海、鬲津、靖遠、振華、新棣等縣。1942年12月改屬山東省冀魯邊區,編序為冀魯邊第一專區。  (二)冀魯邊第二專區  1940年9月設立,為冀南行政區第七專區。1942年12月劃歸山東省為冀魯邊第二專區,轄臨邑、臨(邑)北、齊河、齊臨、陵縣(1941年10月改稱匡五縣)、德縣、平原、平禹、禹城、濟陽等縣或縣級辦事處。  (三)冀魯邊第三專區  1940年9月設立,為冀南行政區第八專區。1942年12月劃歸山東省,為冀魯邊第三專區。轄商惠、陽信、無棣、新海、新青、靖遠等縣。  七、渤海行政區  1944年1月決定清河與冀魯邊兩大戰略區合併為渤海區,以適應新的抗日鬥爭形勢,同年3月1日正式成立渤海區行政公署。這是抗戰後期山東省行政區劃較大的一次調整。渤海行政區全區42個縣,人口近千萬。下轄六個專區,原冀魯邊第一、二、三專區依次為渤海行政區第一、二、三專區;原清河區的墾區、清東、清西專區依次為渤海區第四、五、六專區;原清河區清中專區同時撤銷,分別劃歸第四、五、六專區。1945年4月設羊角溝市,直屬於渤海行政區。因該區東北瀕臨渤海,故區名渤海。  (一)渤海區第一專區  下轄滄縣、東光、南皮、樂陵、振華(寧津)、吳橋、東(光)南(皮)、東(光)吳(橋)、滄(縣)青(縣)新(海)靜(海)四邊等縣。  (二)渤海區第二專區  下轄齊(河)臨(邑)、德平、平(原)禹(城)、濟陽、匡五(陵縣)、德縣等縣。  (三)渤海區第三專區  下轄商(河)惠(民)、惠民、無棣、陽信、沾(化)陽(信)(無)棣、靖遠(鹽山)、新海、新(海)青(縣)、惠濟商三邊縣等縣。  (四)渤海區第四專區  前身為原清河區墾區,下轄墾利、利津、沾化、濱縣、蒲台、沾(化)利(津)濱三邊、蒲(台)利(津)濱三邊等縣和一個海上辦事處(縣級)。  (五)渤海區第五專區  前身為原清河區清東專區。下轄臨淄、博興、廣北、廣(饒)博(興)蒲(台)三邊、益(都)壽(光)臨(淄)廣(饒)四邊、壽光、昌邑、濰縣、壽濰、昌濰等縣。  (六)渤海區第六專區  前身為原清河區清西專區。下轄鄒平、長山、桓台、齊東、高苑、青城、歷城等縣。  八、濱海行政區  該行政區為山東省六大戰略區(1944年3月後為五大戰略區)之一。面積約1.8萬平方公里,人口約500萬。該區西以沂河為界與魯南、魯中兩行政區相接,南、北分別以隴海和膠濟兩鐵路為界,東瀕黃海,故區名濱海。該區原為專區,屬魯中行政區(詳本節「魯中行政區·濱海專區」)。1942年4月魯中濱海專區與魯南第四(沭海)行政區(專區級)合併,仍名濱海專區,直屬於省戰工會。1943年4月濱海區升格為省與專區之間的行政區(山東從軍事上通常稱這種行政區為戰略區),但仍沿用濱海專區的名稱。時轄日照、莒南、莒中、沭水、臨沭、贛榆、海陵等縣和莒北、日(照)北、馬陵等縣級行政單位。此後陸續設立了三個行署(相當於專署)。1945年4月濱海專區改為濱海行政區(行政機構為行政主任公署),原濱海專署所屬三個行署相應改為第一、二、三專署。  (一)濱海第一(濱北)專區  1943年9月設立,先後轄莒北、日北、諸城、諸莒邊、諸膠邊、藏馬、珠山、高密、膠縣等。  (二)濱海第二(濱南)專區  1943年10月設立。轄臨沭、郯城、沭水、海陵等縣。  (三)濱海第三(濱中)專區  1944年6月設立,轄莒南、莒中、日照、莒臨(沂)、贛榆、蘆山等縣。  在1943年9月、10月濱海第一、二行署成立後,1944年6月第三行署成立前,莒南、莒中、日照、贛榆、莒臨(沂)等五縣為濱海專署(相當於行政主任公署)直轄。  九、直轄於省的專區及其他行政單位  (一)濱海專區  1942年4月前屬魯中行政區(詳本節二、魯中行政區濱海專區)。1942年4月中共中央山東分局決定,中共魯中區第五(濱海)地委,與中共魯南區第四(沭海)地委合併成立中共濱海地委,直屬山東分局,與此相應,濱海專區直屬省戰工會領導。先後轄日照、莒南、莒中、沭水、贛榆、海陵、臨沭、郯城等縣。1943年4月濱海專區升格為省與專區之間的行政區(詳本節八、濱海行政區)。  (二)濟南市抗日民主政府  1943年7月於濟南南部山區建立濟南市政府辦事處。1944年1月建立濟南市抗日民主政府,該政府設在章(丘)歷(城)泰(安)邊區根據地內,主要是開展敵占區工作,對日偽侵佔的濟南市區暫未能行使行政管轄權。  (三)青島辦事處  1943年10月成立,辦事處駐地在莒南縣,後移諸城馬耳山一帶,開展青島市敵占區工作。  十、冀魯豫、冀南兩行政區所轄現山東省津浦鐵路以西地區的行政區劃  冀魯豫邊區西起平漢鐵路與太行區相接,東抵津浦鐵路與山東省相連,北隔漳河、徒駭河與冀南區相望,南達隴海鐵路(一度越過隴海路)與豫皖蘇相鄰。該邊區作為政區經歷多次變化,有一個逐步擴大的過程。  1940年4月建立中共冀魯豫區黨委,始有冀魯豫地區名(抗日戰爭爆發前曾有直魯豫的稱謂)。1941年1月成立冀魯豫邊區行政主任公署,始作為政區名,這時的冀魯豫邊區為與後來擴大了的冀魯豫相區別,亦稱小冀魯豫,轄直南、豫北、魯西南三個專區。同年7月與魯西行政區合併,但湖西專區仍屬山東省。合併以後仍稱冀魯豫邊區,隸屬於同時成立的晉冀魯豫邊區,下轄七個專區和一個專區級辦事處,其中屬今山東省轄區的有第一(泰西)、二(運西)、三(魯西北)、四(運東)、七(魯西南)等五個專區和巨南五縣聯合辦事處。同年9月晉冀魯豫邊區改為不以地名、而以序號命名各專區,上述冀魯豫邊區中今屬山東省的幾個專區依序編為晉冀魯豫邊區第十六、十七、十八、十九、二十二專區。1942年7月在泰西、運東、運西三專區結合部設一個新專區,為晉冀魯豫邊區第二十三專區。同年10月湖西專區亦劃歸冀魯豫邊區。同年12月調整行政區劃,由原轄八個專區合併為六個,其中第二十三專區撤銷,併入第十七專區。八個專區中屬於今山東省者有第十六(泰運)、十七(運西)、十八(魯西北)、二十(魯西南)、二十一(湖西)等五個專區。1944年8月各專區專名仍恢復以「冀魯豫」加序號命名,原晉冀魯豫第十六、十七、十八、二十、二十一等五個專區,依次命名為冀魯豫第一、八、七、十、十一專區。1945年5月(一說4月)冀魯豫邊區一度與冀南行政區合併(早自1944年6月兩行署就開始合署辦公)。這時的冀魯豫邊區範圍達到最大。1945年10月原冀魯豫邊區與原冀南行政區仍然分置,原轄區不變。  (一)魯西南專區  1941年5月設立,為冀魯豫第三專區。同年7月隨魯西區與冀魯豫邊區的合併,排序為冀魯豫第七專區。同年9月改稱晉冀魯豫邊區第二十二專區,先後轄菏澤、曹縣、定陶、東明、東垣、南華、考城(今屬河南)等縣及曹東南抗日辦事處(縣級)。1942年12月改稱晉冀魯豫邊區第二十專區,轄菏澤、南華、齊濱、曹(南)縣、成(武)曹、定陶、東明、東(明)(長)垣及今屬河南省的考城、民權等縣。1944年8月改稱冀魯豫第十專區,轄縣增加了一個今屬河南省的虞城縣,余無變化。  (二)泰西專區  1939年底設立,初屬泰西行政區,1941年7月魯西與冀魯豫兩區合併後改為冀魯豫第一專區。轄泰安(津浦鐵路以西部分)、肥城、長清、河西(長清縣黃河以西部分)、平陰、汶南、寧陽等縣。同年9月改稱冀魯豫邊區第十六專區。1942年12月與運東專區合併設立泰運專區。  (三)運東專區  1940年4月設立,為魯西行政區第四專區。1941年7月改稱冀魯豫第四專區,同年9月改稱晉冀魯豫邊區第十九專區。轄縣與屬魯西區時相同。1942年12月與泰西專區合併為泰運專區。  (四)泰運專區  1942年12月(一說1943年初)由泰西和運東兩專區合併設立。為晉冀魯豫邊區第十六專區。1945年5月冀魯豫與冀南兩區合併為新的冀魯豫邊區時,排序為冀魯豫第一專區,又稱泰運專區。轄泰山以西、運河以東各縣、泰安(津浦路西)、肥城、長清(原長清黃河以西部分)、峰山(原長清黃河以東部分)、平陰、寧陽、築先(聊城)、陽谷、東阿、阿東(1943年春與平陰合併為平阿縣)、茌平、齊(河)禹(城)、博平、清平(1943年劃歸冀南行政區第七專區)等縣。  (五)運西專區  1940年4月設立,原屬魯西行政區。1941年7月改為冀魯豫第二專區。轄鄆城、鄄城、巨(野)菏(澤)、鄆南、崑山、汶上、壽張和今屬河南省的濮、范等縣。同年9月改為晉冀魯豫第十七專區。1942年12月撤銷晉冀魯豫第二十三專區(昆[山]張[秋]專區),併入第十七專區。1944年1月第十八(魯西北)專區撤銷,轄縣大部併入第十七專區。在第十七專區存在期間先後轄有崑山、鄆城、鄄城、臨澤、汶上、東平、壽張、張秋、觀城等縣和鄄西辦事處以及今屬河南省的昆吾、清豐、尚和、濮縣、范縣等。1944年8月晉冀魯豫第十七專區改為冀魯豫第八專區,轄崑山、南旺、鄆城、鄄城、鄆(城)巨(野)、臨澤、南華、觀城、南峰、壽張、張秋、汶上、東平等縣及上述今屬河南省的五個縣。同年12月在第八專區之下設立兩個辦事處分別代表專署領導一部分縣。第一辦事處以同年6月組建的昆張東汶壽五縣辦事處為基礎,轄崑山、張秋、東平、汶上、壽張、南旺等六縣;第二辦事處轄臨澤、鄆巨、南華等縣。  (六)昆(山)張(秋)專區  1942年7月設立,為晉冀魯豫邊區第二十三專區,轄崑山、張秋、東平、汶上、壽張等五縣。同年12月撤銷,併入運西專區。  (七)魯西北專區  1940年4月設立,原屬魯西行政區。1941年7月魯西與冀魯豫兩區合併後,改為冀魯豫第三專區。同年9月改稱晉冀魯豫邊區第十八專區。1943年7月劃歸冀南行政區。1945年5月(一說4月)冀南行政區與冀魯豫邊區合併為新的冀魯豫邊區,魯西北專區為冀魯豫第七專區。該專區先後轄冠縣、莘縣、莘朝(城)、朝城、觀城、朝(城)北、聊西、館陶、邱縣、臨清、衛東、南峰、冠堂(邑)邊、清平、元城、永智等縣和縣級辦事處。  (八)湖西專區  1940年7月設立。1942年10月劃歸冀魯豫邊區。同年12月排序為晉冀魯豫邊區第二十一專區。1943年1月巨(野)菏(澤)金(鄉)嘉(祥)成(武)五縣聯合辦事處及其所轄五縣劃歸該專區,但五縣聯辦之建制依然保留。1944年8月改稱冀魯豫第十一專區,轄單縣、金曹(原曹芳辦事處改建)、臨河(原單西南辦事處改建)、巨野、成武、金巨、嘉祥、魚台、濟寧等縣及今屬江蘇省的豐縣、沛縣、沛銅、華山、今屬安徽省的碭山等縣。  (九)巨(野)南辦事處  最早始於1939年7月在巨野、定陶、成武、嘉祥、菏澤等縣毗鄰地區建立的准政權機構巨菏金定成五縣邊抗日總動員委員會。該機構在湖西「肅托」事件中解體。後於1941年2月在巨野、菏澤、金鄉、嘉祥、成武五縣毗鄰地區設立巨菏金嘉成五縣聯合辦事處,同年7月劃歸冀魯豫行政區,下轄巨野、成武、嘉祥、金(鄉)巨(野)等縣。1943年1月成建制地劃歸湖西專區。  (十)冀南第六(衛東、運東)專區  原為中共魯西區黨委第五(衛東)地委所轄區域,但當時未設立專區。1939年1月成立中共魯西區魯西北特委,同年春夏間改建為中共魯西區第三地委,同年11月改稱衛東地委(衛東,系指衛運河以東)。1940年春改稱魯西第五地委,但仍習稱衛東地委。是年底,該地區抗日鬥爭形勢日趨惡化,與魯西區黨委聯繫甚不為便,因而由中共中央北方局批准於1941年1月將該地委劃歸中共冀南區黨委領導。1941年3月始設衛東專區(一說稱冀南行政區運東專區),下轄高唐、恩縣、平原、夏津、禹城、武城、清河等縣。同年11月,衛東專區撤銷,禹城縣劃歸冀魯豫第四專區外,其餘各縣劃歸冀南第六專區。1943年9月冀南第六專區於恩縣設(衛)運(河)東辦事處,轄高唐、夏津、平原、恩縣等四縣。1944年5月運東辦事處撤銷,所轄四縣復歸冀南第六專區。  附記:原屬山東省的館陶、邱縣、臨清等三縣於1940年5月劃歸冀南行政區,臨清屬冀南第四專區,其餘2縣屬冀南第三專區。  ○第二輯山東解放區的行政區劃  就中國革命史而言,早在抗日戰爭後期即有「解放區」的提法。這裡的「山東解放區」,按照習慣,特指抗日戰爭勝利後到1949年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這一歷史時期。  臨近抗日戰爭勝利時,不算津浦路西地區,山東省共有五個行政區、22個專區、127個縣,膠東、渤海、魯中、魯南、濱海等五大行政區連成一片,只有濟南、青島、濰縣及當時隸屬於山東省的徐州等少數孤立的城市尚為日軍盤踞,正式建立省政府的條件業已成熟,乃於1945年8月13日將山東省戰時行政委員會改為山東省政府,省政府機關駐臨沂。  抗日戰爭勝利後,山東黨、政、軍組織機構適應新的形勢,發生了一些變化。根據中共中央關於「向北發展、向南防禦」的戰略,1945年九10月間,中共山東分局書記、山東軍區司令員兼政委羅榮桓、山東軍區政治部主任肖華等率山東部隊6萬多人和黨政幹部6000多人進軍東北,陳毅、饒漱石等率新四軍軍部及部分主力北上山東,同年10月中共山東分局和華中局合併為中共華東中央局;山東軍區部分主力和新四軍開進山東的主力組成津浦前線野戰軍,在津浦鐵路徐州至濟南段發起津浦路戰役,一方面向拒不向解放區軍民投降的日偽軍發動進攻,迫使其繳械,另一方面向自徐州北犯、搶奪抗戰勝利果實的的國民黨部隊實行自衛反擊,取得了一系列重要勝利。  1946年1月津浦前線野戰軍改組為山東野戰軍,陳毅任司令員。同年5月國民黨三個正規軍及其收編的偽軍20餘萬人向山東解放區進行「蠶食」。同年6月7日至16日山東野戰軍在津浦、膠濟沿線實行反擊,攻克了德州、泰安、棗莊、周村、張店、膠縣、高密、即墨等城鎮,除青島、濰縣、濟南、兗州等孤立據點外,山東全境均成為解放區。同年6月26日蔣介石發動全國規模的內戰,山東成為國民黨軍隊主要的進攻方向。  為適應形勢的變化,7月20日省參議會和省政府決定原濱海行政區第一專區劃歸膠東行政區,原濱海行政區改為濱海專區,直隸於省。1947年1月取得魯南戰役殲滅國民黨軍隊5300餘人的勝利,此後山東成了華東地區的主戰場。同年2月由山東野戰軍與華中野戰軍合併組成的華東野戰軍取得了萊蕪戰役殲敵5600餘人的勝利。國民黨由於在全國各戰場迭遭敗績,不得不於同年3月由全面進攻轉為對陝北和山東兩大解放區的重點進攻。山東軍民經過孟良崮戰役等一系列勝利,基本上打破了國民黨的重點進攻。  1948年3月至7月華東野戰軍山東兵團組織了膠濟鐵路西段、中段、津浦鐵路中段等戰役,解放了周村、張店、濰縣、兗州等重要城鎮和大片地區,使膠東、渤海、魯中、魯南、濱海等解放區基本上連成一片。這時行政區划進行了一次較大的調整,將魯中、魯南兩行政區和濱海專區以及原屬冀魯豫區的泰西專區合併為魯中南行政區(習稱大魯南),設立了濰坊特別市、昌濰專區。9月濟南解放,設濟南特別市。1949年3月山東省政府改稱山東省人民政府。同年6月2日解放青島,8月20日解放長山列島,實現了山東全境解放。  此時,山東省除津浦鐵路以西隸屬於平原省的九個專區、兩個市(泰西專區已劃歸魯中南行政區)外,共轄膠東、渤海、魯中南三大行政區,一個直轄專區(昌濰)、濟南、青島兩個市、一個特別市(濰坊)。  一、膠東行政區  該行政區在解放戰爭時期區劃變動不大。除抗日戰爭勝利後設立煙台、威海衛兩市及萊陽城廂等特區,九個縣級行署一律改稱縣政府,1947年濱北專區劃入外,所屬北、東、西、南海四個專區大體依舊。  (一)北海專區  1945年9月自黃縣析置龍口和黃縣城廂兩個縣級特區,同年10月置長島特區。1946年2月黃縣城廂特區撤銷,同年4月龍口特區改為龍口市。該專區下轄福山、棲霞、蓬萊、黃縣、招遠、招北等縣和龍口市、長島特區以及僅存在半年的黃縣城廂特區。專署機關駐黃縣。  (二)東海專區  1945年9月自榮成縣析置石島特區,1946年11月改為石島市。1947年7月威海衛市由直屬膠東行政區劃歸東海專區。該專區計轄文登、榮成、牟平、昆嵛、乳山、海陽、牙前等7縣和威海衛、石島兩市。專署機關駐文登縣城。  (三)西海專區  下轄掖縣、掖南、平度、平西、昌邑、昌南、濰縣、濰南等8縣和1個沙河鎮。專署機關駐掖縣。  (四)南海專區  抗日戰爭時期為南海行政聯合辦事處轄區。1945年8月22日改為南海專區。轄萊陽、萊西、五龍、萊西南、平南、平東、即墨、即東、膠高等9縣和1個嶗山辦事處。專署機關駐萊陽。  (五)濱北專區  原屬濱海行政區,1946年7月該行政區撤銷,濱北專區劃歸膠東行政區。下轄膠縣、高密、諸城、莒北、藏馬等5縣。專署駐膠縣、諸城等。  (六)煙台市  1945年8月煙台解放,撤銷原煙台特區行政聯合辦事處,建立煙台市。1947年9月煙台市被國民黨軍隊佔領,1948年10月第二次解放,市政府由郊區遷回市區。  (七)威海衛市  1945年8月設威海衛市(專區級)。1947年7月降為縣級市。  二、渤海行政區  1945年9月將六個專區合併為四個,原第三專區撤銷分別劃入第一、二、四專區,第五、六兩專區合併為新的第三專區。渤海區直屬中共華東中央局領導。渤海區領導機關由廣饒北部移駐惠民縣城。與此同時,濰縣、昌北二縣劃歸膠東區。1946年6月章歷縣自魯中區劃入本區。同年9月津南縣由冀中區劃入本區(1948年8月復歸冀中)。1948年5月各專區行政機構名稱由專員公署改稱行政專員公署。同年7月張店、周村二市由本區劃歸新設的魯中南行政區淄博特區;新設的壽(光)南縣劃歸昌濰特區(旋改為昌濰專區);黃驊、滄縣、滄州市自本區劃歸冀中區。1949年7月所轄第一、二、三、四專區分別以地名作專名依次重新定名為滄南、洛北、清河、墾利專區。同年10月平原縣自河北省衡水行署劃歸本區管轄。  (一)第一(滄南)專區  1945年9月原第一專區和原第三專區的慶雲等縣合併為第一(滄南)專區,先後轄樂陵、慶雲、寧津(振華)和今屬河北省的鹽山、東光、南皮、新海(黃驊)、吳橋、滄縣等9縣市。1949年7月渤海第一專區改稱滄南專區。專署駐樂陵等地。  (二)第二(濼北)專區  1945年9月原第三專區撤銷,所轄商河、商惠二縣劃歸第二專區。1949年7月第二專區改稱濼北專區。同年8月冀魯豫邊區的齊(河)禹(城)縣和河西縣劃歸渤海濼北專區。同年10月平原縣自河北省衡水專區劃入本專區。先後轄臨邑、惠(民)濟(陽)、商河、商(河)惠(民)、陵縣、濟陽、齊河、禹城、德平、德縣、平原、平(原)禹(城)等縣和德州市。專署機關駐臨邑縣城。  (三)第三(清河)專區  1945年9月原渤海第三專區撤銷,第五、六兩專區合併為新的第三專區。1949年7月改稱清河專區。先後轄鄒平、長山、齊東、高苑、青城、桓台、周村、臨淄、博興、廣饒、壽光、益(都)壽(光)、羊角溝、章(丘)歷(城)等縣、市。專署機關駐博興等地。  (四)第四(墾利)專區  1945年9月原渤海第三專區所轄的惠民、陽信、無棣等縣劃入。1949年7月改稱墾利專區。計轄墾利、利津、沾化、濱縣、蒲台、惠民、陽信、無棣等8縣。專署機關駐無棣、沾化、陽信等地。  三、魯南行政區  抗日戰爭勝利時,該行政區下轄三個專區和徐州、棗莊兩市。1946年4月第二專區撤銷,所轄各縣分別劃歸第一、三兩專區。曲泗縣析為曲阜、泗水二縣,兗(州)濟(寧)縣改稱滋陽縣,費南縣改為平邑縣,溫河縣改為費縣,徐州市政府辦事處改為銅山辦事處。同年9月復設魯南第二專區。1948年2月將一、二兩專區合併為新的第一專區。同年7月魯南行政區與魯中行政區、濱海專區、原屬冀魯豫邊區的泰西專區合併為魯中南行政區。原魯南第一、三專區改稱魯中南第四、五專區。  (一)第一專區  抗戰勝利後轄費縣、平邑、泗水、曲阜、鄒縣、雙山等縣。1946年4月第二專區撤銷,所轄滋陽、滕縣劃歸第一專區。同年9月第二專區復設,滋陽、滕縣和麓水縣(同年3月由雙山縣即原滕嶧邊縣改稱)劃歸第二專區。1948年2月第二專區再度撤銷,轄縣除臨城、麓水兩縣外,均劃歸第一專區。這時第一專區轄曲阜、鳧山、白彥、平邑、泗水、滕縣、鄒縣、滋陽、濟北等九縣。同年7月魯南行政區撤銷,該專區改為魯中南行政區第四專區。專署機關駐曲阜等地。  (二)第二專區  抗日戰爭勝利後該專區轄滕縣、臨城、鳧山、滋陽等縣。1946年4月該專區撤銷,滋陽、滕縣劃歸一專區,臨城縣劃歸三專區,鳧山縣撤銷。同年9月重新設立第二專區,先後轄滋陽、臨城、鳧山、滕縣、麓水、白彥等縣。專署機關輾轉滕縣魯寨等地。1948年2月,該專區再度撤銷,臨城、麓水兩縣劃歸第三專區,滕縣、滋陽、鳧山、白彥等縣劃歸一專區。  (三)第三專區  抗日戰爭勝利後該專區轄嶧縣、邳縣、銅山、趙 、運河等縣。此後除上述縣份外,先後轄蒼山、費縣、臨(沂)西、麓水、臨城、蘭陵等縣。專署駐嶧縣、台兒庄等地。1948年7月魯南行政區撤銷,該專區改為魯中南行政區第五專區。  (四)徐州市  1945年9月山東省政府為接管徐州,決定成立徐州市政府,後因形勢逆轉,改為徐州市辦事處。直屬於魯南行政區。1948年7月直屬於魯中南行政區。  (五)棗莊市  1945年設棗莊市,轄棗莊、齊村等4個鎮。直屬魯南行政區。1947年5月撤銷,同年7月復置,旋因國民黨軍隊進攻再度撤銷。1948年11月成立棗莊行政辦事處,屬魯中南行政區台棗專區。  四、魯中行政區  1945年8月撤銷魯山專區,設立淄博特區。同年10月,撤銷泰南專區,大部併入沂蒙專區,小部併入泰山專區。抗日戰爭時期設立的兩縣或多縣邊聯縣大致恢復原建制。1946年6月國民黨軍隊侵佔淄博,同年12月淄博特區隨之撤銷。這時魯中行政區實轄第一、二、三三個專區。1948年7月魯中行政區與魯南行政區、濱海、泰西專區合併為魯中南行政區。  (一)第一(泰山)專區  1945年9月於膠濟鐵路以北的章(丘)歷(城)邊區設章歷縣,初屬泰山專區,1946年6月劃歸渤海行政區。1945年10月泰南專區撤銷,所屬泰安(南部)、新甫(萊蕪南部)二縣劃歸泰山專區。1946年7月淄博特區撤銷,所屬淄川、博山兩縣劃歸泰山專區。1948年7月魯中行政區撤銷,泰山專區為魯中南行政區第一專區。解放戰爭期間,泰山專區在隸屬於魯中行政區時期先後轄泰安(南部)、新甫、章歷、泰歷、泰安(泰安南部與泰歷縣之泰安部分合併設立)、萊蕪(新甫與萊北、萊東三縣合併設立)、淄川、博山等縣。  (二)第二(沂蒙)專區  1945年8月魯山專區撤銷,所轄沂源縣劃歸沂蒙專區。同年10月泰南專區撤銷,所轄泰安、新泰、費北三縣劃歸沂蒙專區。除上述新劃入的四縣外,原轄沂中、沂東、沂南、蒙山、蒙陰等縣。1948年7月劃為魯中南行政區第二專區。  (三)第三(沂山)專區  沂山專區原為魯中第四專區,1945年10月魯中第三(泰南)專區撤銷,沂山專區隨之改為魯中第三專區,下轄沂北、臨朐、安丘、昌樂、淮安等縣。1948年7月劃為魯中南行政區第三專區。
推薦閱讀:

「山東首富」在日照!你認識他嗎?
我買的春白茶,怎麼是從山東發的貨?
山東十名黑老大及其團伙被端!
「小蔥日食記」——油爆雙脆:品讀經典魯菜油爆雙脆!

TAG:行政 | 行政區劃 | 山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