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佛教大般若宗的由來

般若歸納一切經之意義,詳盡無遺,為一切經之母。海公上師《現證莊嚴論顯明義疏清涼記》

漢地大般若宗開山祖師能海上師八十歲德相

(攝于山西五台山)

「大般若宗」的提法,出於能海上師在講《現證莊嚴論》清涼記時也說:「人家問我們是哪一宗?就說大般若宗,我們是學般若的,般若是佛母宗,以般若為正宗佛法。」

祖師——上能下海上師

大般若宗之祖師海公上師,俗名龔學光(字緝熙),1886年誕生於四川綿竹縣。早年投身軍戎,像許多同時代的人一樣,希望以此富國強兵、復興中華。後在北京,聞張克誠先生講授佛教哲學,大為嘆服,即皈依佛門。32歲時在成都辦少城佛學社,常請佛源法師及劉洙源教授等講經說法,師亦自講佛法。以居士之身,潛心佛法,廣結佛緣,參究不息。曾為居士講《俱舍》,僅俱舍二字,即講七天,其學識之深廣,可見一斑。隨其信念日趨堅定,遂於1924年,在佛源法師座下出家,法名能海,字闊初。時年39歲。旋赴寶光寺從貫一老和尚受具足戒。

上師曾閱藏經目錄,見藏文三藏中有許多書目漢文尚闕,遂決心效法玄奘大師,於1928年5月,赴藏求法。途中備嘗艱辛,9月始抵拉薩。《能海上師傳》中云:「雪地踐行,棘刺入足心,凍僵無感覺,午後轉暖,方知有刺。」過河時需赤腳,忍受寒冷。又云:「因赤足行久,腳底皮增厚,趾長肉甲,衣成膏油,虱滿全身。夜則猛獸四嚎,或近旬不見人煙。」入藏後,跟隨被譽為西藏佛教之「月輪」的大成就者康薩仁波切學法。

海公上師前後兩次親近康公,共八載許,得到般若學之心要。康薩仁波切對海公上師之殷勤求法,甚為嘉許,乃將其密法傳承傳於海公上師,海公上師遂為康薩法流之第二十九代祖師。初,海公上師並從佛源老和尚處得禪宗臨濟正宗第四十四代法統,故海公上師實集顯密殊勝法流於一身。

回漢地後,海公上師發願要轉末法為正法五百年,致力於弘揚從釋迦世尊流傳下來的純正、清凈、圓滿的大般若教法。他興建道場,僧團管理建制皆依禪宗臨濟宗家風。然就修行而言,初業行者,宜由念誦趨入禪觀,故本宗吸取了天台教觀雙舉、禪宗做事修行打成一片之優點,融會講說聞思以及修觀,為學者鋪好了一條從初到末的成佛大道。並翻譯、編撰、講說漢藏經論。其開創的道場,首為四川成都近慈寺。其弟子上清下定上師復在上海興辦金剛道場。海公上師晚年住錫五台山清涼橋,廣弘教法。

海公上師愛國愛教,是第一、二屆全國人大代表。1955年,出席印度新德里亞洲國家會議。上師為國際和平、國內各民族之間的團結作出了貢獻。

1966年,文革事起,八十一歲的海公上師也受到衝擊。上師面對逆境,坦然處之,觀察因緣,事先與人留言,於1967年元旦晏然坐化。人稱來去自由,功夫純熟矣。荼毗之日,有聞異香,亦有舍利。師世壽八十一,僧臘戒臘均四十三。

1981年,海公上師之舍利塔建成於五台山善財洞側寶塔山麓,趙朴老銘之曰:承文殊教,振錫清涼,顯密雙弘,遙遵法王,律履冰潔,智刃金剛。作和平使,為釋宗光,五頂巍巍,三峨蒼蒼,閟塔崇岳,德音無疆。

這是對上師一生的功德事業所作的精闢概括。

大般若宗之特點

一、教法圓滿;二、能顯現一切佛經皆是實修之教授;三、強調方便和智慧缺一不可;四、強調學修要有次第;五、強調座上修和座下修緊密配合。(一)、教法圓滿。由於眾生的根基和愛好,佛教形成不同宗派,海公上師排除宗派門戶之偏見,體會釋迦世尊一代時教之精神,令學者認知佛陀的一切聖教都沒有矛盾,都是一位凡夫眾生成佛之道軌。菩薩修行,目標是為成就世間一切眾生之義利,所以必須攝受各種根性的教化對象,故須無量法門,此等無量法門皆須修學也(聲聞道、緣覺道、菩薩道)。菩薩道(大乘道)由意樂、行持組成,意樂即發大菩提心,行持即是修學六種波羅蜜多(六度),故知一切道皆須修學。由此而知,大乘小乘道不相違,不至執小謗大或執大謗小,顯乘密乘亦不相違。(二)、能顯現一切佛經皆是實修之教授。世間除勝者佛陀外沒有任何人能以遍智正確了知一切(諸法)及最勝真實(究竟實相),也沒有人比佛陀更能善巧宣說實修之方法。但是,一般人無知,認為經論只是理論性的教法,沒有實修要訣,此外另有一些專門開示的實修精要的教授,而將正法割裂為兩種:一種講解用,一種實修用。這種心態障礙我們對於佛陀聖教生起大恭敬心。本宗教法以善巧方便,令學者明了一切佛經皆是實修教授,如《俱舍》雲,「佛正法有二,以教證為體」,教法即是我們用於受持、抉擇我們所受之經論,亦即用於實修之道軌,而證法便是依照這些已決定的道軌實踐修習。複次,修所成慧所要修習的,正是聞所成慧和思所成慧所了解之事,而非其他,即如先指出馬匹所跑之路徑,然後依著路徑賓士。由此能知,宗門教下互不相違,聞思修、戒定慧互不相違,學習與證悟互不相違。(三)、強調方便智慧缺一不可。修行時,為得圓滿佛果,方便分(發菩提心)與智慧分(證空性慧)缺一不可,僅修一分福或慧不能成就法、色二身。本宗教法,令學者易於了解佛陀密意,不會執著專事修空而捨棄方便。複次,本宗認為,修持時止住修和觀察修亦缺一不可,令學者去除僅修無分別專註一緣即可成就解脫之邪見。本宗復具有圓滿的止觀修法。

(四)、強調修學要有次第。尊師重道,是修學佛法的第一步。《華嚴經·明法品》云:「菩薩摩訶薩,行十種法,能速成就一切諸地。何等為十……四者恆不遠離真善知識。」依止善知識最標準的楷模,即是《華嚴經》中的善財童子和《般若經》中的常啼菩薩。《華嚴經》中並說弟子依止善知識,應具備九種心態,所謂孝子心、金剛心、大地心、輪圍山心等。弟子要經常思惟善知識的功德和恩德,如法承事隨順善知識。這是去除我執、積集資糧、排除障礙的最佳方便。當然,所依止的善知識,應該具足德相,又必須有從釋迦佛到歷代祖師衍演傳承之清凈法流,沒有清凈源頭是不可能修出所想求的解脫和佛果的。在尊師重道的基礎上,首先要生起下士道,認識人身難得乃至無常迅速等,發起真實皈依之心,深信業果,努力出離惡趣。然後,對整個輪迴產生厭離,生起中士道。複次又對如母有情沉溺輪迴深生不忍,發願度一切眾生出離苦海,發菩提心,受菩薩戒,修習六度萬行,此為上士道。阿底峽尊者《菩提道燈論》云:「若以諸方便,唯於生死樂,希求自利義,知彼為下士。背棄諸有樂,遮惡業為性,若惟求自靜,說名中士夫。由達自身苦,若欲正盡除,他一切苦者,是為勝士夫。」(五)、強調座上修和座下修緊密配合。修行分為座上修與座下修,也就是上座正觀修和未上座時之修習。最要者,於座下時,須提持正念,毫不懈怠,一切時中,嚴密防守自所守持之戒律,此入般若不二之門也。戒律從世尊的悲心和智慧中流出,海公上師在《現證莊嚴論顯明義疏清涼記》說:「般若之事相在別解脫戒,見事則理易明。十地菩薩亦不能制戒,唯佛之般若方能決定。學律與大般若合為最究竟。」並配合以積集資糧,如承事三寶(於僧伽中承事供養,於師長前服務等)、利益眾生等。如此,在在處處,乃至飲食睡眠,皆攝歸於修行,故其成就亦速也。

能海上師:佛四十九年說法,二十二年談般若,以般若為佛法中心根本,故特詳也。大乘經中,華嚴、法華、般若、均說果位事。華嚴為果中鏡,法華為果中果,般若為始終行。境為所觀,果為所證,如何依境起行證果,詳於般若。故般若為行經。華嚴、法華不通權小,趣入甚難。般若普攝三乘,備明修行次第,較為易入。現證莊嚴論者,讀般若經之指南也。論與經必須合讀。有論無經,唯有綱領,經義難盡。有經無論,如不通天文人看滿天星斗,莫明所以。玄奘法師但譯出大般若經六百卷。唯識宗所列六經十一論,有莊嚴論之名而文未譯傳。

般若歸納一切經之意義,詳盡無遺,為一切經之母。學過般若、學一切經皆易。經中講說一切人皆需學般若,凡外亦應學般若也。然無此論,通般若甚難。現證莊嚴論頌,彌勒菩薩造,無著菩薩作釋。學此現證莊嚴論者,必要背誦頌文。論為般若經法相之歸匯。將經中各處說菩提心義者,歸納為二十二種菩提心,將各處說空義,歸納為二十空等。

不但如此,又闡發經中密義,指示修行次第。大科分三:初為三智,如近日講寶相贊已說。次為四加行,即是修行方法。初園加行,是修行之總攝。如人將遠行,一切所需,皆須預備也。次頂加行,是精進向前,及相違品對治之法。次邊次加行,即所修範圍,謂六度六念及諸法性空,共十三法。此顯密諸宗所共修也。次剎那加行,謂最後心一剎那即證菩提。此一剎那由積多剎那修行之功夫而來,非可希圖便宜頓證也。最後法身,明所成就三身果。共為八法,開為七十義,再開為六百六十餘法,般若全經法相,皆在此中。余經法相,亦在此中。學此後,不僅易入般若,亦易入一切經。不僅解法相,法性亦有門徑,以在般若經中前後反覆分別故。

頂禮讚嘆瞻仰——能海上師舍利塔

能海上師受戒時的照片

能海上師舍利塔

能海上師靈塔和趙朴初會長為師書寫的碑文

能海上師親筆書寫的《佛頂尊勝總持神咒》

能海上師生前在五台山清涼寺的故居

能海上師,俗名龔學光(字緝熙,又字闊初,屬狗,1886年1月20日—1967年1月1日),出生於中國四川省綿竹市漢旺鎮。1925年(民國十三年)在成都市新都區的寶光寺從貫一上師受戒,開始修佛,是中國近代佛教高僧,後人尊稱為能海上師、海公上師。

能海上師是漢傳格魯巴法脈的開山祖師,曾遠赴藏區追隨康薩喇嘛求法,得到宗喀巴大師嫡傳二十八代之殊勝傳承。學成歸來後,在五台山清涼橋吉祥律院安居,重建道場,譯經講律、宏法傳戒。

1978年1月1日。原新都區寶光寺方丈妙輪上師請81歲的能海上師進早餐,無人響應,推門進入見能海上師西向右脅而卧,坐化往生。之後上師的遺骨葬於中國五台山清涼橋。1978年3月,中國五台山佛教協會在顯通寺為能海上師召開追悼大會,中國國務院宗教事務局及中國佛教協會派代表參加,並函電致悼。遺骨塔建在寶塔山山腳下。


推薦閱讀:

大般若波羅蜜多經 卷第三十三
般若心經釋略 (一卷) 【明 林兆恩撰】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六百卷(第五百一十一卷~第五百二十卷)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讲记(体方法师)

TAG:佛教 | 般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