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題】校園欺凌何時不再有

近日,一段陝西省洛南縣一女學生在廁所遭人群毆的視頻在網路瘋傳。視頻中,一名女生遭到至少四名女生連續打耳光、腳踹,整個過程中,被打女生未還手。有網友爆料稱打人事件跟「穿同款衣服」有關。洛南縣公安局發布的通報稱公安機關正在依法處理中。

又是一起校園欺凌。打人者囂張跋扈,被打者默默忍受。近年來,類似的校園欺凌事件屢見報端,欺凌方式令人不忍直視,欺凌理由讓人瞠目結舌。2015年,中國青少年研究中心針對10個省市的5864名中小學生的調查顯示,有32.5%的受訪者表示自己在校時會「偶爾被欺負」,另有6.1%的受訪者表示,在校「經常被高年級同學欺負」。刻板印象里的「孩子間的小矛盾」已經悄悄上升至校園欺凌的程度,有時比我們想像的要更嚴重,但施暴者卻並沒有受到嚴厲懲戒。

校園欺凌,癥結到底在何處?  家庭防線的失守、學校教育的缺位、社會不良風氣的侵擾等,是校園暴力事件背後的主因。

  • 家庭環境
  • 父母因工作壓力或家庭結構的缺失,缺少對孩子的陪伴等,都可能使孩子淡漠生命,運用武力解決問題,最終引發校園暴力事件。

    @合肥市心理諮詢師協會副會長林林:我們曾做過調查,校園施暴的孩子中,70%左右從小缺乏家庭關愛,甚至常常遭遇家庭暴力。他們也往往選擇用暴力宣洩自己的不滿。施暴者可恨,但換個角度看,這些孩子也是受害者。@遼寧省建平縣某高中學生吳洋:學校老師只看重成績,家裡大人只顧著賺錢,有些同學平時沒啥事兒干,就光拉幫結派打架鬧事了。

  • 社會氛圍
  • 教育專家認為,青少年校園暴力犯罪成本低是重要原因。同時,網路、影視、書籍中的暴力手段被包裝和美化,一些學生欣賞暴力並沉溺於暴力遊戲,模仿影視作品中的幫派行為。@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研究員儲朝暉:遇事不協商、不遵守規則、通過暴力方式解決,這種態度具有一定的社會基礎,會傳播到孩子身上。

  • 學校教育
  • 此外,在應試教育背景下,很多學校忽視德育、情感教育和法制教育,導致學生法制觀念淡薄。加之沉重的課業負擔使學生壓力巨大,一些學生容易在壓力下產生對校園和同學的對立情緒,在行為上更易出現攻擊性。

    @全國政協委員鞏漢林:目前的校園暴力,不僅是簡單地把你堵到那裡拿錢了事。你長得漂亮我要打你,你學習比我好我要打你,你搶了我所謂的朋友我要打你。這樣的狀況亟需改善。@退休教師郭老師:現在有的孩子不畏法律,有的不懂得用法律來保護自己。而在受到傷害或者欺負時,也不去告訴老師,認為告訴老師是丟人行為。@校園欺凌受害學生家長:針對校園暴力,從學校這個教育層面,應該著重正義感的培養,讓孩子在自己或同學受到侵害時,能夠勇敢地站出來說不。@西安市教育心理學會會長尚華:沒有懲戒的教育不是完美的教育,說服教育不是萬能的,應該賦予教育部門應有的懲戒手段。國家應針對校園惡性事件專門立法,細化解釋現有法律,案發後強調施暴者父母承擔連帶法律責任。@西安中院未成年人案件綜合審判庭副庭長郝衛:建議對不負責任的家長進行責任倒追,刑事附帶民事訴訟。那麼,校園欺凌在其他國家有怎樣的懲戒方式呢?英國:在國家政策上,制定專門針對校園欺凌的政策法規,從2005年起每年的11月會舉行反欺凌周活動,集中開展各種宣傳活動;日本:從1980年就開始制定國家水平的欺凌事件對策。2011年因一名初二男生不堪忍受校園暴力自殺身亡,在強大社會輿論的推動下,日本社會開始認真反思校園欺凌問題的嚴酷性,並在2013年通過了校園欺凌預防對策推進法;挪威:對校園欺凌採取「零容忍」方案,鼓勵學校採取全校範圍的干預措施,如制定課堂規則,對學生行為進行限制,組建教師職業發展小組,為欺凌者、受害者及其家長提供心理諮詢等。隨著大量校園欺凌事件的曝光,校園欺凌現象已經引起了國家相關部門的重視。4月28日,國務院教育督導委員會辦公室向各地印發《關於開展校園欺凌專項治理的通知》。要求各地各中小學校要制定完善校園欺凌的預防和處理制度、措施,建立校園欺凌事件應急處置預案,明確相關崗位教職工預防和處理校園欺凌的職責。要充分利用心理諮詢室開展學生心理健康諮詢和疏導,公布學生救助或校園欺凌治理的電話號碼並明確負責人。要及時發現、調查處置校園欺凌事件,涉嫌違法犯罪的,要及時向公安部門報案並配合立案查處。

    專家表示,這只是重拳打擊「校園欺凌」的開始,要切實減少這種不良現象,還必須要有長效的機制。比如:制定針對校園暴力的法律法規,加強對校園暴力行為法律干預;加大對施暴者監護人的懲戒,支持受害者向施暴者監護人主張精神賠償,督促監護人切實承擔起監護責任,對於打擊報復行為,不僅要追究施暴者的責任,還要追究監護人的責任;學校應當設立專門學校紀律管教部門,負責對校園暴力行為的調查、處理,並對有輕微校園暴力行為的學生作出參加義務勞動、紀律處分等處罰。
    推薦閱讀:

    宋雁慧:應對校園欺凌為何感覺無力
    校園欺凌,從眾之惡與直接施暴同樣可怕
    陶成鵬與校園欺凌
    校園凌霸的關鍵是壞人的秩序——駁《人民日報:救濟匱乏是校園欺凌屢發的關鍵》一文
    別拿「欺凌」當「玩笑」:數說校園欺凌的「套路」

    TAG:校園 | 校園欺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