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王岐山薦書《舊制度與大革命》
編者按:近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紀委書記王岐山在主持聽取專家學者對反腐敗工作的意見和建議的座談會時,向專家推薦了法國歷史學家托克維爾的《舊制度與大革命》。 這本書也因此備受關注。《舊制度與大革命》原著出版於1856年,中譯本1992年由商務印書館出版。[中紀委座談會王岐山推薦看《舊制度與大革命》]這本書探討的是法國大革命,原有的封建專制制度由於腐敗和不得人心而崩潰,但社會動蕩卻並未帶來革命黨預期的結果,無論是統治者還是民眾,最後都被相互間的怒火所吞噬。這本書出版後對後世影響深遠。《舊制度與大革命》的學術性很強,雖然語言很平實,像是一種娓娓道來的聊天,但要讀懂它還是需要有點世界近代史、法國革命史的知識準備;而且它微言大義,內涵極深,每讀一遍都會有新的收穫,因而要讀很多遍才行……[我來說兩句]托克維爾:舊制度獲益者認為法國必然結束專制托克維爾是法國偉大的政治學家、歷史學家。1805年7月29日出生於法國今伊夫林河畔的維爾內伊,1859年4月16日病逝於戛納。家庭屬於諾曼底貴族,如果深究,可以追溯到16世紀征服者威廉時代的諾曼底貴族世家。出身貴族世家的托克維爾,生活在法國由貴族社會向民主社會轉型這樣一個激蕩紛亂的歷史時期。托克維爾的父親在法國大革命期間差點被送上斷頭台,幸因熱月政變方死裡逃生;其外曾祖父自告奮勇充當即將被斷頭的路易十六的辯護律師,因此自己把自己送上了斷頭台此般結局老貴族定已料到,為了心中所懸的普遍原則,他還是站了出來。作為舊制度的獲益者、新時代的受害者,「鄉愁」縈懷的托克維爾對剛剛到來的民主社會不可能沒有抵觸,但他還是把這一社會轉型看做歷史的必然。畢竟在法國社會的階梯上,貴族地位的下降、平民地位的上升歷時已久,兩者的平起平坐只是時間問題。托克維爾感受到這一浩蕩趨勢,認為轉型及身份平等是「事所必致,天意使然」。1851年,路易-波拿巴即位後他便隱身而退。或許是形勢比人強,或許是托克維爾實在不願放棄老貴族的尊嚴和體面。托克維爾終於意識到,「自己真正的價值主要在頭腦的工作」,退出政壇後,隨後寫就了反思法國大革命的《舊制度與大革命》,該書對後世影響深遠。[詳細]
作為舊制度的獲益者、新時代的受害者,托克維爾對剛剛到來的民主社會不可能沒有抵觸,但他還是把這一社會轉型看做歷史的必然。《舊制度與大革命》揭秘:法國經濟繁榮卻加速革命到來事實上,這本書寫的並不是關於法國大革命的一般的歷史敘述史,托克維爾在全書的前言部分就開宗明義地講道:「我現在發表的這部書絕非一部法國大革命史;這樣的歷史已有人繪聲繪色地寫過,我不想再寫。本書是一部關於這場大革命的研究。」《舊制度與大革命》主要討論的是18世紀末法國大革命的起源,尤其是法國革命那種特殊的暴烈性或狂暴性的原因。實際上托氏想說的是,法國大革命的民主政治實踐,體現了一種為追求社會平等而不惜犧牲個人自由的政治文化,而這種政治文化恰恰是從革命前的「舊制度」政治文化中蛻變出來的。由此,托氏首次揭露了舊制度與大革命之間的內在聯繫,開闢了大革命研究的一條新的思路:它試圖在事實與思想、歷史與歷史哲學相結合的基礎上,回答如下幾個主要問題:為什麼革命在法國比在其他歐洲國家更早發生?為什麼路易十六時期是舊王朝最繁榮時期,這種繁榮卻加速了革命的到來?為什麼法國人民比其他歐洲國家人民更加憎恨封建特權?為什麼在18世紀法國文人成為國家的主要政治人物?為什麼說中央集權體制並非大革命的創造,而是舊制度的體制?等等。托克維爾給出的部分答案是:儘管法國政府在大革命爆發前已經部分轉換了自己的角色,致力於「促進公共繁榮,發放救濟金和獎勵,實施公共工程」,但它仍保留著許多舊專制政府的毛病。 [詳細]
為什麼路易十六時期是舊王朝最繁榮時期,這種繁榮卻加速了革命的到來?托氏首次揭露了舊制度與大革命之間的內在聯繫,開闢了大革命研究的一條新的思路。法國大革命的代價:除了舊制度外一切都被摧毀在書中,托克維爾為法國舊制度感到惋惜。因為這是一個形存實亡的貴族制度,一個不復自由的專制制度,並且法國已經喪失貴族政治之自由品格而只殘留食利階層。在托克維爾看來,至少有兩條原因彰顯了法國革命的價值:第一,法國革命使得在法國,平等的思想演變為現實,即便自由權利並未擴大,但是每個人都能更加平等地享有自由;其次,法國革命作為人類歷史上第一次民主革命,還深刻地影響了其他國家,甚至包括英國。他充分評價甚至預言了法國革命將對整個人類歷史的影響:「最了不起的,並不在於法國革命使用了各種手段,創立了各種思想:偉大的新事物在於,那樣眾多的民族竟達到這樣的水平,使他們能有效地使用這些手段,並輕而易舉地接受這些準則。」然而,也正是因為革命前的舊制度,不但使得法國不能像英國那樣從貴族制度在保持自由的同時演化出新制度(托克維爾設想但不奢望這點),更可悲的是,「他們的成就遠較外人所想像的和他們自己最初要想像的要小」,大革命沒有帶來自由,反而是更加中央集權的政治,其原因恰好在於「他們在不知不覺中從舊制度繼承了大部分感情、習慣、思想,他們甚至是依靠這一切領導了這場摧毀舊制度的大革命;他們利用了舊制度的瓦礫來建造新社會的大廈,儘管他們並不情願這樣做」,「專制制度使得連革命者都無可避免的打上專制的深深烙印」。舊制度,摧毀了法國貴族的政治領導能力以及演化成民主制度的可能性。一句話,在托克維爾看來,相對於英美,法國並未能給現代政治的核心論題一個滿意的答案。 [詳細]
托克維爾:「他們在不知不覺中從舊制度繼承了大部分感情、習慣、思想,他們甚至是依靠這一切領導了這場摧毀舊制度的大革命。」《舊制度與大革命》啟示:腐敗是引發法國大革命根本原因托克維爾被普遍認為是一名卓越的預言家,一位理解人類歷史第一次「現代性」意義上的政治和社會革命的中心人物。他是第一個嚴肅觀察、比較和研究不同國家通往民主的方式,以及不同類型民主政治造成的實際後果,以歷史學家的身份來反思自由與民主的價值的現代人。而他寫的這本書對今天的世界依然具有很大啟示:首先,舊制度統治者的腐敗,主要表現為貴族階級的沒落這個中世紀以來的社會統治階級,此時已隨著王朝集權(絕對王權)的發展失去了它過去的社會管理職能,脫離了人民,卻仍保持著種種令人憎惡的特權(主要是免稅特權)和佔據著高官顯爵的尊崇地位,而且還越來越頑固地維護之,從而加劇了社會不平等這箇舊制度的頑症。其次,法國大革命的激越浪漫、血雨腥風,很大程度上緣起於其間法國特有的「文學政治」,即一幫在舊制度下沒有政治自由也沒有政治經驗的文人掌握了權柄,這些人無知無畏,勇於標新立異,也「更熱愛那些普遍的思想和體系,更蔑視古代的哲理,更相信他們個人的理性」,按托克維爾的原話來說,就是「政府的種種罪惡所造成的所有政治反對精神,既然不能在公共場合表現出來,就只能潛藏在文學之中」。在托克維爾身後,法國革命開啟的革命浪潮席捲世界,而且在不同地方不同階段添加了新的內容,比如社會主義、民族主義和民粹主義,使得制度、思想和革命之間的關係更為複雜。但無論如何,《舊制度與大革命》是對於人類現代歷史上第一波革命和民主化浪潮的解釋,被公認為是迄今為止關於這個話題最為深刻、客觀的思考以及所有討論的起點。[詳細]附在線閱讀《舊制度與大革命》
推薦閱讀:
※「龍女王」丹妮莉絲·坦格利安的革命生涯
※和子章傳奇第三回
※世上最難的是革命後的第一天:十月革命的尾聲
※社會不安定因素
※共產黨為啥打仗那麼牛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