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國亮:教育的責任是促進人的精神成長和智慧成長

  1月10日,「好未來企業社會責任報告暨希望在線教育平台上線」發布會在北京舉行。此次發布會以「教育責任,正在吾輩」為主題,探討關於在當下企業如何更好的承擔社會責任這一議題。當企業發展到一定階段,如何更充分更有效地釋放企業公益的價值,正成為今天眾多企業尤其是教育企業共有的關切。以下為演講全文:

  傅國亮 教育部第八屆國家督學、教育部關心下一代工作委員會常務副主任  教育思想泛化呼籲教育回到原點  在制定2010—2020年《中國教育中長期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的過程中,教育部邀請了500位各方面的權威專家建言獻策。討論過程中500位專家反覆提到了三個高頻率的詞:一個是「選擇性」,認為中國教育一個很大的弊端是缺乏選擇性;第二個是「辦學特色」,也就是說我們的學校是千校一面,缺乏特色;第三個則是「適合的教育」,指出教育出路就是要建立適合每個學生髮展的教育。  專家們用三個高頻詞指出中國教育特別是基礎教育的弊病——單一化和大一統,缺乏可選擇的多樣化的教育。其實在某種意義上,這三個詞是一個意思,指出中國教育特別是基礎教育今後的發展要轉變到多樣化和個性化道路上。對中國基礎教育今後的發展而言,一個基本的觀點就是要實現基礎教育的多樣化,多樣化應該是今後基礎教育發展的一個核心概念。只有多樣化,教育才能適用於多樣化的學生及滿足學生多樣化的需求。因此多樣化的教育思想值得提倡。  但是,事物的發展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又走向了另一個極端,近幾年出現了一個「教育思想熱」或者說「教育思想泛化」。一個局長一個教育思想,一個校長一個教育思想,有些學者對此又進行了反思甚至是批評,呼籲教育要回歸到原點。  「精神成長」是教育的原點  教育的原點是什麼呢,教育界的共識是「促進人的發展」。這次反思,喚起人們對教育的本義的關注。相信大多數人對「教育的本義是促進人的發展」這一命題沒有分歧。分歧在什麼地方?分歧就在於促進「人的什麼」的發展。這就見仁見智了。所以,問題不在於回歸到教育本義、教育原點,那些都是抽象的。哲學就是追問,當認識從抽象走向具體的時候,即追問促進人的什麼的發展時,分歧就產生了。  這就得討論什麼是教育?答案見仁見智,莫衷一是。正如黑格爾早就警示過的:人們經常掛在嘴邊的名詞,往往是我們最無知的。  什麼是教育?教育的原點是什麼?在學習過程中,往往認同了這樣的定義,這就是德國的哲學家、教育家雅斯貝爾斯的定義。雅斯貝爾斯關於「教育」的很多論述經常被引用,但是下面這句闡述卻很少被關注,雅斯貝爾斯在《什麼是教育》一書中說:「教育首先是學生精神成長的過程,然後才是學科知識獲得的過程。」這個定義抓住了教育的本質,道出了教育的要義,「精神成長」應當是教育的原點。  教育,首先是一個德育概念。如果我們只是關注怎樣把學生需要學習的知識教給他,那麼我們還只是把學生當做一個工具來培養而不是當做一個人來培養。如果我們的教育思想再先進一點,開始關注他的能力,我們還是把學生當做工具即先進工具而不是人在培養,因為能力還是將來從事工作的技術手段。只有了關注了學生的精神成長,我們才是真正的把學生當做人在培養而不是工具。所以在知識、能力、素質三者之間,特別是只有關注到思想道德素質,也就是學生的精神成長,才觸及到生命和靈魂。  人到這個社會上,從某種意義上來說,他所學的技能技巧有的時候差別並不是太大,但是人的發展差別在哪兒?並不在於他那個知識和技巧的掌握,而在於他的精神力量,在於他的精神世界。我們的教育理想是要把學校辦成什麼樣子?是要辦成學生理想起步的地方。就是進入學校以後,學生的精神在成長;是要辦成一個影響學生一生的地方,影響學生一生的是什麼?最重要的是他的精神成長,如何面對挫折,如何面對名利,這都是精神世界的內容和選擇。  「智慧成長」是教育原點的另一重要構成  雅斯貝爾斯關於教育的這個定義,或者說他揭示的教育的要義,在今天更凸顯生命力,它比當年更有針對性。一個省的教育廳長曾講述過當地省委宣傳部長的真實故事:宣傳部長有一次給他女兒進行勵志教育,講述當年自己當知青時如何在鄉村艱苦奮鬥的故事,他以為可以激發女兒向他學習,結果他女兒淡淡的回答道:「老爸,你們當年是生理之苦,我們現在是心靈之苦!考大學競爭那麼激烈,上了大學以後就業那麼激烈,這種精神上的壓力,你們有過嗎?」  由此可見,教育的原點有兩個重要構成。除精神成長之外,另外一個便是英國教育家懷特海關於教育教學的經典論述——智慧成長。在闡述這個觀點前,先來看看這個事件,2010年12月在世界經合組織的初中生基本能力測試當中,上海學生獲得了3個第一。時隔兩年,上海學生又獲得了這項測試的3個第一。當年這個消息震驚了世界上的很多國家,美國媒體驚呼這不啻當年蘇聯第一顆人造衛星上天。2011年11月,中國青年報上曾報道:世界經合組織國際學生水平測試項目(PISA)創始人安德烈亞斯·施萊克爾,在北大附中座談時談到:上海學生獲得這3個第一,並不代表上海擁有最好的教育體系。這裡便涉及到教育原點的第二個構成,也就是懷特海關於教育教學的經典論述。懷特海說:「在古代的學校 ,哲學家們渴望傳授的是智慧,而現代學校我們降低了標準,教授的是學科。從神聖的智慧——這是古人嚮往的目標,淪落到各門學科的課本知識——這是現代人追求的目標,標誌了多少世紀以來教育上的一種失敗。」請注意,懷特海用了一個刺目的詞「淪落到」,表達了對現代教育追求課本知識的痛心疾首!  從懷特海觀點課窺見主張教育原點的另一個構成是智慧的成長。前面PISA事件還沒有講完,那就是世界經合組織初中生基礎能力測試創始人為什麼說上海不一定擁有最好的教育體系?他說,一個好的教育體系一定非常重視思維能力的培養。他的意思是,對一個好的教育體系的評判標準不是你拿了幾個第一,而是是否注重學生的思維能力培養。如果上海能注重學生的思維能力培養並拿了3個第一,那他認為不僅是成績的優異,而且構建了一個最好的教育體系。  美國學者賈尼絲·薩博列了一個表:聰明的孩子和智慧的孩子的十項比較,從中也許可以給我們一些啟示。按說聰明的孩子就已經很令人羨慕了,但他認為還不夠,還要追求智慧的孩子。我就列舉其中的幾項。第一個,他認為聰明的孩子能夠知道答案,而智慧的孩子能夠提出問題;第三點比較,聰明的孩子能夠理解別人的意思,而智慧的孩子能夠概括抽象的東西,有概括能力;比較中的第五點,美國學者認為聰明的孩子能夠完成作業,而智慧的孩子是尋找課題;第七點比較,聰明的孩子是吸收知識,而智慧的孩子運用知識。在他們的研究當中,區別了聰明和智慧。很顯然,他們強調的是更要培養智慧的學生,或者說更要培養學生的智慧。  什麼是智慧成長?這就不得不提及新課程改革的一個觀點。進行了10多年的新課程改革,究竟改什麼?新課程改革要改變的是教師的教學方式。但是,改變教師的教學方式只是手段,而不是目的。目的是要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最終改變學生的思維方式。而思維方式就是懷特海說的「智慧」。我們經常講提高學生的智力,智力的核心是什麼?智力的核心是思維。  現在流行的「中國式的教學」是,備課的時候備知識點,上課的時候教知識點,考試的時候考知識點。誠然,知識點的學習確實十分重要,我們不否定知識的傳授。這是學習的基礎。但是我們要把它變成一個智慧的教學。就像懷特海講的,學校里要傳授的是智慧,而不只是學科知識。物理學家勞厄有一句名言:「重要的不是知識,重要的發展思維能力。」他說,離開學校之後忘掉的都是知識,留下的就是素質。  綜上所述,教育的原點是促進學生的精神成長與智慧成長。教育的本義亦即教育的責任。因此,可以表述為:「教育的責任」就是促進學生的精神成長與智慧成長。這應當成為教育服務業是否履行「教育責任」的價值取向和評估標準。  附:「希望在線」教育公益平台由好未來公益基金會發起,以「用科技推動教育均衡發展」為使命,為資源匱乏地區整合好未來集團及教育科技領域優質在線課程和教學產品,開放直播及學習平台,與公益組織、熱心教育公益人士等共同改善資源匱乏地區等教育狀況。
推薦閱讀:

作為一個已經沒有學習語文課的人,我們應該怎麼提高語文能力,以及實用的語文能力?
我想知道一天到晚跟我這炫耀的人是什麼心態?
為什麼烏克蘭留學要讀一年預科?
公立學校的參與能加快「互聯網+教育」普及速度嗎?

TAG:教育 | 成長 | 責任 | 智慧 | 精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