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為「謚號 廟號 年號 」,五分鐘全部搞清,永久收藏的國學知識

在看歷史書籍或歷史類影視時,弄清謚號、廟號、年號,有利於我們認清歷史人物,弄清歷史事件的參與者。

謚號

謚號謚號起源於商,重於孔子編寫《謚法解》一書,是古代君主、諸侯、大臣、后妃等具有一定社會地位的人死去之後,官方(當朝或者後朝的官方)根據他生前事迹、道德修養等情況,給予其一個帶有評判性質的稱號,有褒貶之分,通常有「美謚」、「平謚」、「惡謚」三種。美謚如:庄、武、文、宣、襄、明、睿、康、景、懿;平謚如:懷、悼、哀、閔、思、殤,有點同情的意味;惡謚如:厲、靈、煬,都含有否定的意思。

秦始皇統治時期,為了避免「子議父、臣議君」的行為大逆不道,曾廢除了謚號;漢代時期恢復謚法,謚法制度日趨嚴密,朝廷中正式設立「大鴻臚」一職,管理王公列侯的謚法。漢代以後,謚號大多為兩個漢字,從女皇帝武則天開始,打破了皇帝一、二、三字謚號的舊例,自唐高宗以後,大多數皇帝的謚號都在四個字以上。 明清時期,謚法內容基本固定下來。首先是各層級人員的謚號字數固定下來。 明代皇帝謚字為17字,親王1字,大臣2字,例如明成祖的謚號為:後天弘道高明肇運聖武神功純仁至孝文皇帝 ,清代皇帝謚字更多,例如 康熙帝的謚號為:合天弘運文武睿哲恭儉寬裕孝宋太祖趙匡胤實行重文抑武,因此宋代大臣謚號多以「文」字為榮,終宋之世,謚號為「文」者達一百四十多人,為「武」者僅二十人。

漢武帝即劉徹的謚號。(本謚漢孝武帝,簡稱漢武帝)

帝王的謚號一般是由禮官議定經繼位的帝王(可能不是同一朝代)認可後予以宣布,臣下的謚號則由朝廷賜予。 能得到一個「美謚」,對帝王來說也是一種鞭策,生前不愛惜名節,死後必將咒罵萬年,對於以「君子」自稱的士大夫來說極為重要。

有些人的謚號由於經常被後人稱呼,幾乎成為他們的別名,如漢武帝(劉徹)、隋文帝(楊堅)、範文正(范仲淹)、曾文正(曾國藩)、岳武穆(岳飛)、陶靖節(陶淵明)、隋煬帝(楊廣)等。

廟號

北京太廟是明清兩代皇帝祭奠祖先的家廟,始建於明永樂十八年

廟號是指君主死後,在太廟立室奉祀時特起的名號,起源於商朝,除了秦始皇時期,廟號被廢止過,歷朝歷代都沿用,和謚號最顯著的區別是廟號只屬於君主。

漢朝對於追加廟號一事極為慎重,不少皇帝因此都沒有廟號。劉邦是開國君主,廟號為太祖(但自司馬遷時就稱其為高祖,後世多慣用之),劉邦為太祖高皇帝(孝惠帝劉盈上廟號)、劉恆為太宗孝文皇帝(孝景帝劉啟上廟號)、劉徹為世宗孝武皇帝(孝宣帝劉詢上廟號)、劉詢為中宗孝宣皇帝(漢平帝時王莽上廟號)。到了唐朝,除了某些亡國之君以及短命皇帝之外,一般都有廟號。

一般朝代的創立者廟號叫太祖比較普遍,緊接著是太宗,後面許多皇帝的廟號相應的也要結合他們在位時候的表現。明成祖朱棣原先的廟號叫做太宗,在嘉靖皇帝時候被改為成祖,以此讚揚明成祖開創了小宗繼承大統的先河。

廟號的選字並不參照謚法,但是也有褒貶之意。太祖、高祖開國立業,世祖、太宗發揚光大,世宗、高宗等都守成令主的美號,仁宗、宣宗、聖宗、孝宗、成宗、睿宗等皆乃明君賢主,中宗、憲宗都是中興之主。另外,哲宗、興宗等都是有所作為的好皇帝。神宗、英宗功業不足,德宗、寧宗過於懦弱,玄宗、真宗、理宗、道宗等好玄虛,文宗、武宗名褒實貶,穆宗、敬宗功過相當,光宗、熹宗昏庸腐朽,哀宗、思宗只能亡國。

唐朝以前對過世的皇帝一般簡稱謚號,如漢宣帝、漢明帝,而不稱廟號。唐朝以後,由於謚號的文字加長,成了各種褒義詞的堆砌,因此改稱廟號,如唐太宗(李世明)、唐世宗(李治)、宋太祖(趙匡胤)、明太祖(朱元璋)等。

年號

以年號命名的古錢幣

年號是漢武帝創建的用來紀年的一種名號,歷史上第一個年號叫做建元,最後一個年號是「宣統」。

自漢武帝後登基的皇帝,一般會下詔書從第一年的年中,或者第二年開始改元,並且更換年號。

年號通常都有一定的寓意,或者帶有鮮明的政治色彩。漢武帝一次打獵時候捕獲了一隻一角獸,因此改元為「元狩」,一方面為了紀念這次打獵活動,另一方面昭示著要對匈奴展開大規模的軍事行動。

明朝以前的皇帝多數都改元兩次以上,也就是說一個皇帝在位期間的年號不是唯一的,使用年號最多的不是別人,正是唯一的正統女皇帝武則天,她使用了十八個年號。

從明朝開始,除了兵敗被瓦剌俘虜過的明英宗有兩個年號(即「正統」和「天順」,其他所有的明清皇帝都只有一個年號:洪武(朱元璋)、永樂(朱棣)、嘉靖(朱厚熜)、康熙(愛新覺羅·玄燁 )、雍正(愛新覺羅·胤禛)、乾隆(愛新覺羅·弘曆)等,因此稱呼起這些皇帝來通常都用年號代替。

推薦閱讀:

齊白石的得意門生——李苦禪
嘴相應驗要訣(一),值得收藏!
五位頂級收藏家的家
2018最新收藏資訊——銀元最新白菜價與拍賣行情價公布參考
今夜你又在誰身上賣力,明晚她又在誰身下喘氣(值得收藏)

TAG:知識 | 收藏 | 國學 | 謚號 | 年號 | 廟號 | 五分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