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禪宗初祖至六祖

禪宗初祖至六祖類別:佛道系列 | 瀏覽(171) | 評論(0) 2008-08-17 10:30

初祖達摩

達摩,全稱菩提達摩,南天竺人,婆羅門種姓,自稱佛傳禪宗第二十八祖。南朝梁武帝時航海到廣州。梁武帝信佛。達摩至南朝都城建業會梁武帝,面談不契,遂一葦渡江,北上北魏都城洛陽,後卓錫嵩山少林寺,面壁九年,傳衣缽于慧可。後出禹門游化終身。東魏天平三年(公元536年)卒於洛濱,葬熊耳山。達摩在中國始傳禪宗,「直指人心,見性成佛,不立文字,教外別傳」,經二祖慧可,三祖僧、四祖道信、五祖弘忍、六祖慧能等大力弘揚,終於一花五葉,盛開秘苑,成為中國佛教最大宗門,後人便尊達摩為中國禪宗初祖,尊少林寺為中國禪宗祖庭。歷史上還流傳下來不少關於達摩的故事,其中家喻戶曉、為人樂道的有:一葦渡江、面壁九年,斷臂立雪,只履西歸等,這些美麗動人的故事,都表達了後人對達摩的敬仰和懷念之情。【菩提達摩(梵Bodhidharma;?~536,一說528)】通稱達摩,是中國禪宗的初祖。他生於南印度,婆羅門族,出家後傾心大乘佛法。梁·普通年中(520~526,一說南朝宋末),他自印度航海來到廣州,從這裡北行至魏,到處以禪法教人。據說他在洛陽看見永寧寺寶塔建築的精美,自言年已一五0歲,歷游各國都不曾見過,於是『口唱南無,合掌連日』(《洛陽伽藍記》卷一)。達摩抵魏,游嵩山少林寺,在那裡獨自修習禪定,時人稱他為壁觀婆羅門。有道育、慧可二沙門禮見達摩,並親近和供養四、五年。達摩感覺他們真誠,傳授以衣法。又把四卷《楞伽經》授與慧可說︰『我看中國人的根器於此經最為相宜,你能依此而行,即能出離世間。』隨著禪宗在中國的發展,達摩逐漸成為傳說式的人物。首先是傳說達摩到金陵(今南京)時和梁武帝的問答。梁武帝是篤信佛教的帝王,他即位以後建寺、寫經、度僧、造像甚多,他很自負地詢問達摩︰『我做了這些事有多少功德?』達摩卻說︰『無功德。』武帝又問︰『何以無功德?』達摩說︰『此是有為之事,不是實在的功德。』武帝不能理解,達摩即渡江入魏。記載這個傳說的最古文獻是敦煌出土的佚名《歷代法寶記》(774年間撰)和唐·宗密《圓覺經大疏鈔》卷二之上。後來禪宗著名的《碧岩錄》把它作為第一則『頌古』流傳。以後,它便成為禪門眾所周知的公案了。達摩晚年的事迹,各傳都未明確記載。後人傳說他遇毒而逝,葬於熊耳山(今河南宜陽縣),但又傳魏使宋雲自西域回國時遇達摩於嶔嶺。達摩手攜只履翩翩獨逝。所以又有『只履西歸』的傳說。達摩的禪法,據敦煌出土資料,古來作為達摩學說而傳的許多著述之中,只有『二入四行說』似乎是達摩真正思想所在。唐·凈覺《楞伽師資記》的〈達摩傳〉中有『略辨大乘入道四行』,由達摩弟子曇林記錄而傳出。據曇林的序文說,他把達摩的言行集成一卷,名為《達摩論》;而達摩為坐禪眾撰《釋楞伽要義》一卷,亦名為《達摩論》。這兩論文理圓凈,當時流行很廣。現在一般作為達摩學說的有《少室六門集》上下二卷,即︰〈心經頌〉、〈破相論〉(一名〈觀心論〉)、〈二種入〉、〈安心法門〉、〈悟性論〉、〈血脈論〉六種。還有敦煌出土的《達摩和尚絕觀論》、《釋菩提達摩無心論》、《南天竺菩提達摩禪師觀門》(一名《大乘法論》)等,以及朝鮮梵魚寺所刻《禪門攝要》上下二卷,日本·鈴木大拙校刊《少室逸書》所收關於達摩諸論文。這些著述內容大致都差不多。達摩『二入四行』的禪法,是以『壁觀』法門為中心。唐·宗密《禪源諸詮集都序》卷上之二載(大正48·403c)︰『達摩以壁觀教人安心雲,外止諸緣,內心無喘,心如牆壁,可以入道,豈不正是坐禪之法?』所謂二入是『理入』和『行入』,理入是屬於教的理論思考,行入是屬於實踐,即禪法的理論和實踐相結合的教義。理入和行入的名稱,見於北涼所譯《金剛三昧經》〈入實際品〉第五。但《金剛三昧經》說的理入是『覺觀』,而『壁觀』是達摩傳出的獨特禪法。道宣在《續高僧傳》卷二十〈習禪篇〉末對達摩禪法的評價說(大正 50·596c)︰『大乘壁觀,功業最高,在世學流,歸仰如市。』壁觀禪法的特點在於『藉教悟宗』,即啟發信仰時不離聖教的標準,構成信仰以後教人『不隨於文教』,即不再憑藉言教的意思。二入之中以理入為主,行入為助。後世佛教以『教外別傳、不立文字』為達摩禪法的標誌,因它直以究明佛心為參禪的最後目的,所以又稱禪宗為『佛心宗』。又有人因達摩專以《楞伽經》授人以為參禪印證,因而稱它為『楞伽宗』。達摩的師承已無可考,後人為追溯傳統遂有種種說法。《楞伽師資記》推求那跋陀羅為初祖,菩提達摩為二世,下以神秀為七世。神會堅持南宗為正統,肯定達摩為中國禪宗初祖,主張自達摩──慧可──僧璨──道信──弘忍──慧能六代是一脈相承的。吉迦夜、曇曜譯《付法藏因緣傳》等又有西天世系的說法。唐·智炬《寶林傳》(成於801年)以印度自迦葉傳至師子比丘為二十四世,繼以婆舍斯多、不如蜜多、般若多羅至菩提達摩為二十八世。此說為五代南唐泉州靜、筠二師所集《祖堂集》(成於952年)、永明延壽《宗鏡錄》(成於957年)所繼承,又為宋·道原《景德傳燈錄》(成於1004年)和契嵩《傳法正宗記》(成於1061年)所依用,後來即成為禪宗的正統說。達摩的弟子有慧可、道育、僧(一作『道』)副和曇林等。道育,一作慧育,他和慧可一同親事達摩四、五年,是達摩最初及門弟子之一。他從達摩學了禪法,專重個人內心修持而少對人講說。他的事迹已不明,只有《景德傳燈錄》卷三等記達摩臨終時自許慧可得髓、道育得骨、尼總持得肉、道副(即僧副)得皮的傳說,可以想見其禪學程度之一斑。僧副,俗姓王,太原祁縣人,是達摩剃度的弟子。南齊·建武(494~497)年間住鐘山(今南京)定林下寺。他忻慕岷嶺峨眉的勝景,趁蕭淵藻出鎮蜀部(今四川)時隨從入蜀,因而使禪法流行四川。後來又回金陵(今南京),普通五年(524)寂於金陵開善寺,年六十一歲。曇林自稱是達摩的弟子,曾記錄過達摩的『二入四行說』。〈慧可傳〉中稱他為林法師。北魏·永平元年至東魏·武定元年(508~543)之間,他在洛陽和鄴都參與譯經事業,在菩提流支、佛陀扇多、瞿曇般若流支、毗目智仙等譯場任筆受,是當時參加譯經的重要人物。他博學善講,在鄴都常講《勝鬘經》。周武滅法期間,他與慧可共同護持經典,被砍掉一臂,人稱『無臂林』。曇林早年雖曾親近達摩,但他以禪法與義學並重,因此後世所傳達摩臨終對在側弟子們分別印可得皮、肉、骨、髓的說法,沒有提及曇林。曇林在傳承達摩禪法上所記的《略辨大乘入道四行(觀)》於中國禪學史上留下了不朽的業績。(林子青)菩提達磨◎附一︰湯用彤《漢魏兩晉南北朝佛教史》第十九章(摘錄)魏世禪師以菩提達摩為有深智慧,而其影響亦最大。達摩稱為中國禪宗之初祖。唐代時晚出禪宗史記,所敘達摩平生,不可盡信。茲姑不詳辨。惟今日所存最可據之菩提達摩史記有二。一為楊炫之《洛陽伽藍記》所載。一為道宣《續僧傳》之〈菩提達摩傳〉。楊炫之約與達摩同時,道宣去之亦不遠。而達摩之學說,則有曇琳所記之〈入道四行〉。此文為道宣引用。知其在唐初以前即有之,應非偽造。茲據此諸書,略述菩提達摩之平生及學說如下。菩提達摩者,南天竺人,或雲波斯人。神慧疏朗,聞皆曉悟。志存大乘,冥心虛寂,通微徹數,定學高之。其來中國初達宋境南越,末又北度至魏。在洛見永寧寺之壯麗,自雲年百五十歲,歷涉諸國,靡不周遍。而此寺精麗,遍閻浮所無也。極佛境界,亦未有此。口唱南無,合掌連日。又嘗見洛陽修梵寺金剛,亦稱為得其真相。達摩先游嵩洛。或曾至鄴。隨其所止,誨以禪教。常以四卷《楞伽》授學者,以天平年(534~537)前滅化洛濱。或雲,遇毒卒。(中略)菩提達摩以四卷《楞伽》授慧可曰︰『我觀漢地,惟有此經。仁者依行,自得度世。』可禪師每依此經說法,那、滿等師,常齎四卷《楞伽》以為法要。可師後裔,盛習此經。達摩一派,因稱為楞伽師。按《續僧傳》〈法沖傳〉雲,沖先於三論師慧暠聽《大品》、三論、《楞伽》。又以《楞伽》奧典,沉淪日久,所在追訪。『又遇可師親傳授者,依「南天竺一乘宗」講之。(中略)其經本是宋代求那跋陀羅三藏翻,慧觀法師筆受。故其文理克諧,行質相貫。專唯念慧,不在話言。於後達摩禪師傳之南北,忘言忘念,無得正觀為宗。後行中原,慧可禪師,創得綱紐,魏境文學,多不齒之。領宗得意者,時能啟悟。』據此達摩一脈,宗奉宋譯《楞伽》。其學頗與時人不同。因遭譏議。慧可後裔亦自知其法頗與世異。其講《楞伽》,謂依『南天竺一乘宗』,則知當世講者,或有不依此宗者。又〈法沖傳〉敘《楞伽》師承,謂有遷禪師出《疏》四卷,尚德律師出《入楞伽疏》十卷,均『不承可師,自依《攝論》。』則『依《攝論》』者『不承慧可』,亦即非『依南天竺一乘宗』也。故此『南天竺一乘宗』者,自有其玄旨,與遷禪師等之依《攝論》者不同。而其玄旨何在,大為可注意之事。『南天竺一乘宗』即上承《般若》法性之義。何以言之。南天竺者,乃龍樹空王發祥之域。佛法自大眾部之小空,以至《般若》之大空,均源出南印度。達摩據《續傳》本南天竺人,故受地方學風之影響。龍樹之學,出於《般若》。掃盡封執,直證實相。此大乘之極詣。不但與小乘執有者異趣,且與大乘言有者亦殊途。《續僧傳》〈習禪篇〉論僧稠與達摩兩宗之禪法曰︰『然而觀彼兩宗,即乘之二軌也,稠懷念處,清范可崇。摩法虛宗,玄旨幽賾。可崇則情事易顯。幽賾則理性難通。』《續傳》言僧稠習《涅盤》聖行,四念處法。此謂稠師依《涅盤經》〈聖行品〉所載四念處法以修心。《涅盤》雖為大經,而四念處法則原為小乘最勝之方便。僧稠特重四念處法,故與達摩取法於大乘虛宗者不同。故曰,即乘之二軌也。四念處法,觀身、觀受、觀心、觀法,其階藉所由,步驟井然。故情事甚顯,而易於遵行。大乘虛宗,以無分別智,無所得心,悟入實相。依此正觀,立證菩提。故其旨玄妙幽賾。由常人視之,其理難通,必領宗得意,乃能啟悟也。《楞伽經》者,所明在無相之虛宗。雖亦為法相有宗之典籍。但其說法,處處著眼在破除妄想,顯示實相。妄想者如諸執障,有無等戲論。實相者體用一如,即真如法身,亦即涅盤。菩提達摩主行禪觀法,證知真如。因須契合無相之真如,故觀行在乎遣盪一切諸相。必罪福並舍,空有兼忘。必心無所得,必忘言絕慮。故道宣論又有曰︰『屬有菩提達摩者,神化居宗,闡導江洛。大乘壁觀,功業最高。(中略)審其所慕,則遣盪之志存焉。觀其立言,罪福之宗兩舍。詳夫真俗雙翼,空有二輪,帝網之所不拘,愛見莫之能引。靜慮籌此,故絕言乎。』達摩所修大乘禪法,名曰壁觀。達摩所證,則真俗不二之中道。壁觀者喻如牆壁,中直不移,心無執著,遣盪一切執見。中道所詮,即無相之實相。以無著之心,契彼真實之理。達摩禪法,旨在於此。然所謂契者,相應之謂。不二則相應。彼無著之心,與夫真實之理,本無內外。故達摩又拈出心性一義。心性者,即實相,即真如,即涅盤,並非二也。密宗曰,達摩但說心。心性一義,乃達摩說法之特點。而與後來禪宗有最要之關係。(中略)菩提達摩以四卷《楞伽》授學者。大鑒慧能則偏重《金剛般若》。由此似若古今禪學之別在法相與法性。然而不然。達摩玄旨,本為《般若》法性宗義。在史實上,此有六證。(1)攝山慧布,三論名師,並重禪法。於鄴遇慧可,便以言悟其意。可曰,法師所述,可謂破我除見,莫過此也。(2)三論師興皇法朗教人宗旨,在於無得。達摩所教《楞伽》,亦以『忘言忘念無得正觀為宗』。(3)道信教人念《般若》。(4)法融禪師,受學於三論元匠茅山大明法師。而禪宗人認融為牛頭宗初祖。此雖不確,然《三論》與禪之契合可知。(5)慧命禪師,曾著《大品義章》。其所作〈詳玄賦〉載於《廣弘明集》中。而禪宗之《楞伽師資記》,誤以為僧璨所作。可見宗《般若經》之慧命,與楞伽師之僧璨,義理上原少異致。(6)法沖,楞伽師也。然初學於三論宗安州慧暠,後學慧可之《楞伽經》義。據上六事,可知北方禪宗與攝山三論有默契處。二者均法性宗義,並崇禪法。達摩禪法得廣播南方,未始非已有三論之流行為之先容也。且般若經典由於攝山諸師,而盛行於南方。禪宗在弘忍之後,轉崇《金剛般若》,亦因其受南方風氣之影響也。再者達摩原以《楞伽經》能顯示無相之虛宗,故以授學者。其後此宗禪師亦皆依此典說法。然世人能得意者少,滯文者多。是以此宗後裔每失無相之本義,而復於心上著相。至四世之後,此經遂亦變成名相。於是哲人之慧一變而為經師之學,因而去達摩之宗愈遠。《金剛般若》者言簡意深。意深者謂其賅括虛宗之妙旨。言簡者則解釋自由而可不拘於文字。故大鑒禪師舍《楞伽》而取《金剛》,亦是學問演進之自然趨勢。由此言之,則六祖謂為革命,亦可稱為中興。革命者只在其指斥北宗經師名相之學。而中興者上追達摩,力求『領宗得意』,而發揚『南天竺一乘宗』本來之精神也。◎附二︰印順《中國禪宗史》第一章第一節(摘錄)菩提達摩,簡稱達摩。在後代禪者的傳說中,也有不同的名字。神會(762卒)的《菩提達摩南宗定是非論》(此下簡稱《南宗定是非論》),也是稱為菩提達摩的。神會引〈禪經序〉來證明房提達摩的傳承,如《神會和尚遺集》(此下簡稱《神會集》,依民國五十七年新印本)所說,神會是以〈禪經序〉的達摩多羅為菩提達摩的。因為這樣,在傳說中,或稱為菩提達摩,或稱為達摩多羅。774年頃作的《歷代法寶記》,就綜合而稱為菩提達摩多羅。這是傳說中的混亂糅合,並非到中國來傳禪的菩提達摩,有這些不同的名字。菩提達摩與達摩多羅,被傳說為同一人。達摩多羅或譯為達磨多羅,菩提達摩也就被寫為菩提達磨了。 Dharma,古來音譯為達摩(或曇摩)。譯為達磨,是始於宋·元嘉(430前後)年間譯出的《雜阿毗曇心論》。《雜阿毗曇心論》是達磨(即曇摩)多羅──法救論師造的。曇磨多羅論師與達摩多羅禪師,也有被誤作同一人的。如梁·僧祐(518 卒)《出三藏記集》卷十二〈薩婆多部記目錄序〉,所載(北方)長安齊公寺所傳,仍作曇摩多羅(禪師),而僧祐(南方)《舊記》所傳五十三人中,就寫作達磨多羅了(大正55·89a)。神會(在北方)還寫作達摩多羅與菩提達摩,而神會下別系,與東方有關的(781撰)《曹溪別傳》,就寫作達磨多羅。洪州(馬大師)門下(801)所撰,與江東有關的《雙峰山曹侯溪寶林傳》(此下簡稱《寶林傳》),就寫為菩提達磨了。從此,菩提達摩被改寫為菩提達磨,成為後代禪門的定論。達摩而改寫為達磨,可說是以新譯來改正舊譯。然從傳寫的變化來看,表示了南方禪的興盛,勝過了北方,南方傳說的成為禪門定論。(中略)達摩傳《楞伽》的如來(藏)禪,而引用《般若》與《維摩詰經》,可能與達摩的曾在江南留住有關。《楞伽師資記》說︰還有一部十二三紙的《釋楞伽要義》,現已佚失。從前傳入日本的,有《大乘楞伽正宗決》一卷,也許就是這一部。當時,還有被認為偽造的三卷本《達摩論》,內容不明。現在,被傳說為達摩造而流傳下來的,也還不少。其中,如〈破相論〉一名〈觀心論〉、〈絕觀論〉、〈信心銘〉,這都可證明為別人造的。現存的〈悟性論〉、〈血脈論〉等,為後代禪者所造。沒有標明造論者的名字,這才被誤傳為達摩論了。達摩在中國的名望越大,附會為達摩造的越多。道藏有《達摩大師住世留形內心妙用訣》一卷,達摩被傳說為長生不死的仙人了。世俗流傳有《達磨易筋經》、《達磨一掌金》,達摩竟被傳說為武俠、占卜之流了!這真是盛名之累。[參考資料] 《續高僧傳》卷十六;金鶴沖《菩提達磨大師傳》;《禪學論文集》二、《禪宗史實考辨》(《現代佛教學術叢刊》、);胡適〈菩提達磨考〉(《胡適禪學案》第一部);忽滑谷快天《禪學思想史》上卷;鈴木大拙《禪宗思想史研究》卷二;柳田聖山《達磨の語錄》;宇井伯壽《禪宗史研究》;RuthFuller Sasaki and Heinrich Dumoulin《Th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Zen》。 達摩死於教派之爭達摩到中國,正是當時的北魏時期。有一名國師菩提流支,很嫉妒達摩,多次加害都沒有成功。他叫人在達摩的飯菜里下毒,達摩知道有毒,照吃不誤。吃完後就從口中吐出一條毒蛇來。直到有一天,達摩祖師已經確立慧可為佛法的繼承人,他才決定圓寂。就在菩提流支第七次下毒害達摩,達摩才被毒死。他的弟子們將他用棺木安葬了。也就在這一天,北魏的一個去西域的使臣宋雲,走到蔥嶺一帶,遇到達摩祖師,還與他問話:「大師,您將法傳給誰了?」達摩祖師說:「你以後會知道的。我要回印度去了。」又脫下自己的一隻鞋給宋雲說:「你快點回去吧,你們的國王今天會死去。」宋雲回來後談起此事,不相信達摩已死。於是眾人打開棺木一看,裡面只有一隻鞋子。有人說,達摩祖師到中國來的時候已經有一百五十歲。◎附一︰湯用彤《漢魏兩晉南北朝佛教史》第十九章(摘錄)魏世禪師以菩提達摩為有深智慧,而其影響亦最大。達摩稱為中國禪宗之初祖。唐代時晚出禪宗史記,所敘達摩平生,不可盡信。茲姑不詳辨。惟今日所存最可據之菩提達摩史記有二。一為楊炫之《洛陽伽藍記》所載。一為道宣《續僧傳》之〈菩提達摩傳〉。楊炫之約與達摩同時,道宣去之亦不遠。而達摩之學說,則有曇琳所記之〈入道四行〉。此文為道宣引用。知其在唐初以前即有之,應非偽造。茲據此諸書,略述菩提達摩之平生及學說如下。菩提達摩者,南天竺人,或雲波斯人。神慧疏朗,聞皆曉悟。志存大乘,冥心虛寂,通微徹數,定學高之。其來中國初達宋境南越,末又北度至魏。在洛見永寧寺之壯麗,自雲年百五十歲,歷涉諸國,靡不周遍。而此寺精麗,遍閻浮所無也。極佛境界,亦未有此。口唱南無,合掌連日。又嘗見洛陽修梵寺金剛,亦稱為得其真相。達摩先游嵩洛。或曾至鄴。隨其所止,誨以禪教。常以四卷《楞伽》授學者,以天平年(534~537)前滅化洛濱。或雲,遇毒卒。(中略)菩提達摩以四卷《楞伽》授慧可曰︰『我觀漢地,惟有此經。仁者依行,自得度世。』可禪師每依此經說法,那、滿等師,常齎四卷《楞伽》以為法要。可師後裔,盛習此經。達摩一派,因稱為楞伽師。按《續僧傳》〈法沖傳〉雲,沖先於三論師慧暠聽《大品》、三論、《楞伽》。又以《楞伽》奧典,沉淪日久,所在追訪。『又遇可師親傳授者,依「南天竺一乘宗」講之。(中略)其經本是宋代求那跋陀羅三藏翻,慧觀法師筆受。故其文理克諧,行質相貫。專唯念慧,不在話言。於後達摩禪師傳之南北,忘言忘念,無得正觀為宗。後行中原,慧可禪師,創得綱紐,魏境文學,多不齒之。領宗得意者,時能啟悟。』據此達摩一脈,宗奉宋譯《楞伽》。其學頗與時人不同。因遭譏議。慧可後裔亦自知其法頗與世異。其講《楞伽》,謂依『南天竺一乘宗』,則知當世講者,或有不依此宗者。又〈法沖傳〉敘《楞伽》師承,謂有遷禪師出《疏》四卷,尚德律師出《入楞伽疏》十卷,均『不承可師,自依《攝論》。』則『依《攝論》』者『不承慧可』,亦即非『依南天竺一乘宗』也。故此『南天竺一乘宗』者,自有其玄旨,與遷禪師等之依《攝論》者不同。而其玄旨何在,大為可注意之事。『南天竺一乘宗』即上承《般若》法性之義。何以言之。南天竺者,乃龍樹空王發祥之域。佛法自大眾部之小空,以至《般若》之大空,均源出南印度。達摩據《續傳》本南天竺人,故受地方學風之影響。龍樹之學,出於《般若》。掃盡封執,直證實相。此大乘之極詣。不但與小乘執有者異趣,且與大乘言有者亦殊途。《續僧傳》〈習禪篇〉論僧稠與達摩兩宗之禪法曰︰『然而觀彼兩宗,即乘之二軌也,稠懷念處,清范可崇。摩法虛宗,玄旨幽賾。可崇則情事易顯。幽賾則理性難通。』《續傳》言僧稠習《涅盤》聖行,四念處法。此謂稠師依《涅盤經》〈聖行品〉所載四念處法以修心。《涅盤》雖為大經,而四念處法則原為小乘最勝之方便。僧稠特重四念處法,故與達摩取法於大乘虛宗者不同。故曰,即乘之二軌也。四念處法,觀身、觀受、觀心、觀法,其階藉所由,步驟井然。故情事甚顯,而易於遵行。大乘虛宗,以無分別智,無所得心,悟入實相。依此正觀,立證菩提。故其旨玄妙幽賾。由常人視之,其理難通,必領宗得意,乃能啟悟也。《楞伽經》者,所明在無相之虛宗。雖亦為法相有宗之典籍。但其說法,處處著眼在破除妄想,顯示實相。妄想者如諸執障,有無等戲論。實相者體用一如,即真如法身,亦即涅盤。菩提達摩主行禪觀法,證知真如。因須契合無相之真如,故觀行在乎遣盪一切諸相。必罪福並舍,空有兼忘。必心無所得,必忘言絕慮。故道宣論又有曰︰『屬有菩提達摩者,神化居宗,闡導江洛。大乘壁觀,功業最高。(中略)審其所慕,則遣盪之志存焉。觀其立言,罪福之宗兩舍。詳夫真俗雙翼,空有二輪,帝網之所不拘,愛見莫之能引。靜慮籌此,故絕言乎。』達摩所修大乘禪法,名曰壁觀。達摩所證,則真俗不二之中道。壁觀者喻如牆壁,中直不移,心無執著,遣盪一切執見。中道所詮,即無相之實相。以無著之心,契彼真實之理。達摩禪法,旨在於此。然所謂契者,相應之謂。不二則相應。彼無著之心,與夫真實之理,本無內外。故達摩又拈出心性一義。心性者,即實相,即真如,即涅盤,並非二也。密宗曰,達摩但說心。心性一義,乃達摩說法之特點。而與後來禪宗有最要之關係。(中略)菩提達摩以四卷《楞伽》授學者。大鑒慧能則偏重《金剛般若》。由此似若古今禪學之別在法相與法性。然而不然。達摩玄旨,本為《般若》法性宗義。在史實上,此有六證。(1)攝山慧布,三論名師,並重禪法。於鄴遇慧可,便以言悟其意。可曰,法師所述,可謂破我除見,莫過此也。(2)三論師興皇法朗教人宗旨,在於無得。達摩所教《楞伽》,亦以『忘言忘念無得正觀為宗』。(3)道信教人念《般若》。(4)法融禪師,受學於三論元匠茅山大明法師。而禪宗人認融為牛頭宗初祖。此雖不確,然《三論》與禪之契合可知。(5)慧命禪師,曾著《大品義章》。其所作〈詳玄賦〉載於《廣弘明集》中。而禪宗之《楞伽師資記》,誤以為僧璨所作。可見宗《般若經》之慧命,與楞伽師之僧璨,義理上原少異致。(6)法沖,楞伽師也。然初學於三論宗安州慧暠,後學慧可之《楞伽經》義。據上六事,可知北方禪宗與攝山三論有默契處。二者均法性宗義,並崇禪法。達摩禪法得廣播南方,未始非已有三論之流行為之先容也。且般若經典由於攝山諸師,而盛行於南方。禪宗在弘忍之後,轉崇《金剛般若》,亦因其受南方風氣之影響也。再者達摩原以《楞伽經》能顯示無相之虛宗,故以授學者。其後此宗禪師亦皆依此典說法。然世人能得意者少,滯文者多。是以此宗後裔每失無相之本義,而復於心上著相。至四世之後,此經遂亦變成名相。於是哲人之慧一變而為經師之學,因而去達摩之宗愈遠。《金剛般若》者言簡意深。意深者謂其賅括虛宗之妙旨。言簡者則解釋自由而可不拘於文字。故大鑒禪師舍《楞伽》而取《金剛》,亦是學問演進之自然趨勢。由此言之,則六祖謂為革命,亦可稱為中興。革命者只在其指斥北宗經師名相之學。而中興者上追達摩,力求『領宗得意』,而發揚『南天竺一乘宗』本來之精神也。◎附二︰印順《中國禪宗史》第一章第一節(摘錄)菩提達摩,簡稱達摩。在後代禪者的傳說中,也有不同的名字。神會(762卒)的《菩提達摩南宗定是非論》(此下簡稱《南宗定是非論》),也是稱為菩提達摩的。神會引〈禪經序〉來證明房提達摩的傳承,如《神會和尚遺集》(此下簡稱《神會集》,依民國五十七年新印本)所說,神會是以〈禪經序〉的達摩多羅為菩提達摩的。因為這樣,在傳說中,或稱為菩提達摩,或稱為達摩多羅。774年頃作的《歷代法寶記》,就綜合而稱為菩提達摩多羅。這是傳說中的混亂糅合,並非到中國來傳禪的菩提達摩,有這些不同的名字。菩提達摩與達摩多羅,被傳說為同一人。達摩多羅或譯為達磨多羅,菩提達摩也就被寫為菩提達磨了。 Dharma,古來音譯為達摩(或曇摩)。譯為達磨,是始於宋·元嘉(430前後)年間譯出的《雜阿毗曇心論》。《雜阿毗曇心論》是達磨(即曇摩)多羅──法救論師造的。曇磨多羅論師與達摩多羅禪師,也有被誤作同一人的。如梁·僧祐(518 卒)《出三藏記集》卷十二〈薩婆多部記目錄序〉,所載(北方)長安齊公寺所傳,仍作曇摩多羅(禪師),而僧祐(南方)《舊記》所傳五十三人中,就寫作達磨多羅了(大正55·89a)。神會(在北方)還寫作達摩多羅與菩提達摩,而神會下別系,與東方有關的(781撰)《曹溪別傳》,就寫作達磨多羅。洪州(馬大師)門下(801)所撰,與江東有關的《雙峰山曹侯溪寶林傳》(此下簡稱《寶林傳》),就寫為菩提達磨了。從此,菩提達摩被改寫為菩提達磨,成為後代禪門的定論。達摩而改寫為達磨,可說是以新譯來改正舊譯。然從傳寫的變化來看,表示了南方禪的興盛,勝過了北方,南方傳說的成為禪門定論。(中略)達摩傳《楞伽》的如來(藏)禪,而引用《般若》與《維摩詰經》,可能與達摩的曾在江南留住有關。《楞伽師資記》說︰還有一部十二三紙的《釋楞伽要義》,現已佚失。從前傳入日本的,有《大乘楞伽正宗決》一卷,也許就是這一部。當時,還有被認為偽造的三卷本《達摩論》,內容不明。現在,被傳說為達摩造而流傳下來的,也還不少。其中,如〈破相論〉一名〈觀心論〉、〈絕觀論〉、〈信心銘〉,這都可證明為別人造的。現存的〈悟性論〉、〈血脈論〉等,為後代禪者所造。沒有標明造論者的名字,這才被誤傳為達摩論了。達摩在中國的名望越大,附會為達摩造的越多。道藏有《達摩大師住世留形內心妙用訣》一卷,達摩被傳說為長生不死的仙人了。世俗流傳有《達磨易筋經》、《達磨一掌金》,達摩竟被傳說為武俠、占卜之流了!這真是盛名之累。[參考資料] 《續高僧傳》卷十六;金鶴沖《菩提達磨大師傳》;《禪學論文集》二、《禪宗史實考辨》(《現代佛教學術叢刊》、);胡適〈菩提達磨考〉(《胡適禪學案》第一部);忽滑谷快天《禪學思想史》上卷;鈴木大拙《禪宗思想史研究》卷二;柳田聖山《達磨の語錄》;宇井伯壽《禪宗史研究》;RuthFuller Sasaki and Heinrich Dumoulin《Th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Zen》。 二祖慧可

二祖慧可大師悟道因緣二祖慧可大師,俗姓姬,虎牢(又作武牢,今河南成皋縣西北)人。其父名寂,在慧可出生之前,每每擔心無子,心想:「我家崇善,豈令無子?」於是便天天祈求諸佛菩薩保佑,希望能生個兒子,繼承祖業。就這樣虔誠地祈禱了一段時間,終於有一天黃昏,感應到佛光滿室,不久慧可的母親便懷孕了。為了感念佛恩,慧可出生後,父母便給他起名為「光」。慧可自幼志氣不凡,為人曠達,博聞強記,廣涉儒書,尤精《詩》、《易》,喜好遊山玩水,而對持家立業不感興趣。後來接觸了佛典,深感「孔老之教,禮術風規,庄易之書,未盡妙理」,於是便棲心佛理,超然物外,怡然自得,併產生了出家的念頭。父母見其志氣不可改移,便聽許他出家。於是他來到洛陽龍門香山,跟隨寶靜禪師學佛,不久又到永穆寺受具足戒。此後遍游各地講堂,學習大小乘佛教的教義。經過多年的學習,慧可禪師雖然對經教有了充分的認識,但是個人的生死大事對他來說仍然是個迷。三十二歲那年,慧可禪師又回到香山,放棄了過去那種單純追求文字知見的做法,開始實修。他每天從早到晚都在打坐,希望能夠借禪定的力量解決生死問題。這樣過了八年。有一天,在禪定中,慧可禪師突然看到一位神人站在跟前,告訴他說:「將欲受果,何滯此邪?大道匪(非)遙,汝其南矣(如果你想證得聖果,就不要再執著於枯坐、滯留在這裡了。大道離你不遠,你就往南方去吧)!」慧可禪師知道這時護法神在點化他,於是將自己的名字改為神光。第二天,慧可禪師感到頭疼難忍,如針在刺,他的剃度師寶靜禪師想找醫生給他治療。這時,慧可禪師聽到空中有聲音告訴他:「這是脫胎換骨,不是普通的頭疼。」慧可禪師於是把自己所聽到的告訴了他的老師。寶靜禪師一看他的頂骨,果然如五峰隆起,於是就對慧可禪師說:「這是吉祥之相,你必當證悟。護法神指引你往南方去,分明是在告訴你,在少林寺面壁的達磨大師就是你的老師。」慧可禪師於是辭別了寶靜禪師,前往少室山,來到達磨祖師面壁的地方,朝夕承侍。開始,達磨祖師只顧面壁打坐,根本不理睬他,更談不上有什麼教誨。但是,慧可禪師並不氣餒,內心反而愈發恭敬和虔誠。他不斷地用古德為法忘軀的精神激勵自己:「昔人求道,敲骨取髓,刺血濟飢,布發掩泥,投崖飼虎。古尚若此,我又何人?」就這樣,他每天從早到晚,一直呆在洞外,絲毫不敢懈怠。這樣過了一段時間,有一年臘月初九的晚上,天氣陡然變冷,寒風刺骨,並下起了鵝毛大雪。慧可禪師依舊站在那裡,一動也不動,天快亮的時候,積雪居然沒過了他的膝蓋。這時,達磨祖師才慢慢地回過頭來,看了他一眼,心生憐憫,問道:「汝久立雪中,當求何事?」慧可禪師流著眼淚,悲傷地回答道:「惟願和尚慈悲,開甘露門,廣度群品。」達磨祖師道:「諸佛無上妙道,曠劫精勤,難行能行,非忍而忍。豈以小德小智,輕心慢心,欲冀真乘,徒勞勤苦(諸佛所開示的無上妙道,須累劫精進勤苦地修行,行常人所不能行,忍常人所不能忍,方可證得。豈能是小德小智、輕心慢心的人所能證得?若以小德小智、輕心慢心來希求一乘大法,只能是痴人說夢,徒自勤苦,不會有結果的)。」聽了祖師的教誨和勉勵,為了表達自己求法的殷重心和決心,慧可禪師暗中拿起鋒利的刀子,咔嚓一下砍斷了自己的左臂,並把它放在祖師的面前。頓時鮮血紅了雪地。達磨祖師被慧可禪師的虔誠舉動所感動,知道慧可禪師是個法器,於是就說:「諸佛最初求道,為法忘形,汝今斷臂吾前,求亦可在(諸佛最初求道的時候,都是不惜生命,為法忘軀。而今你為了求法,在我跟前,也效法諸佛,砍斷自己的手臂,這樣求法,必定能成)。」達磨祖師於是將神光的名字改為慧可。慧可禪師問道:「諸佛法印,可得聞乎?」祖師道:「諸佛法印,匪(非)從人得。」慧可禪師聽了很茫然,便說:「我心未寧,乞師與安。」祖師回答道:「將心來,與汝安。」慧可禪師沉吟了好久,回答道:「覓心了不可得。」祖師於是回答道:「我與汝安心竟。」慧可禪師聽了祖師的回答,當即豁然大悟,心懷踴躍。原來並沒有一個實在的心可得,也沒有一個實在的「不安」可安,安與不安,全是妄想。慧可禪師開悟後,繼續留在達磨祖師的身邊,時間長達六年之久(亦說九年),後繼承了祖師的衣缽,成為禪宗的二祖。據史料記載,二祖慧可付法給二祖僧璨後,即前往鄴都,韜光養晦,變易形儀,隨宜說法,或入諸酒肆,或過於屠門,或習街談,或隨廝役,一音演暢,四眾皈依,如是長達三十四年。曾有人問二祖:「師是道人,何故如是(師父,你是個出家人,出家人有出家人的戒律,你怎麼可以出入這些不乾不淨的地方呢)?」二祖回答道:「我自調心,何關汝事(我自己觀察和調整自己的心,跟你有什麼相干)!」慧可禪師長於辭辯,他雖無意推廣自己的禪法,但是知道他的禪法的人卻日漸增多。隨著他的影響一天天地擴大,他的弘法活動遭到了當時拘守經文的僧徒的攻擊。當時有個叫辯和的法師,在寺中講《涅槃經》,他的學徒聽了慧可禪師的講法,漸漸地都離開了講席,跟隨慧可禪師學習祖師禪。辯和法師不勝惱恨,於是在邑宰翟仲侃的面前誹謗慧可禪師,說他妖言惑眾。翟仲侃聽信了辯和法師的讒言,對慧可禪師進行了非法迫害。慧可禪師卻怡然順受,曾無怨色。燈錄上記載,慧可禪師活了一百零七歲,寂於隋文帝開皇十三年(593),謚大祖禪師。關於慧可禪師的生前開示,《楞伽師資記》卷一中有少許記載。慧可禪師的「略說修道明心法要」雲--「《楞伽經》云:牟尼寂靜觀,是則遠離生死,是名為不取。今世後世,盡十方諸佛,若有一人,不因坐禪而成佛者,無有是處。《十地經》云:眾生身中,有金剛佛,猶如日輪,體明圓滿,廣大無邊,只為五蔭重雲覆障,眾生不見。若逢智風,飄蕩五蔭,重雲滅盡,佛性圓照,煥然明凈。《華嚴經》云:廣大如法界,究竟如虛空,亦如瓶內燈光,不能照外,亦如世間雲霧,八方俱起,天下陰暗,日光起得明凈,日光不壞,只為霧障。一切眾生清凈性亦復如是,只為攀緣,妄念諸見,煩惱重雲,覆障聖道,不能顯了。若妄念不生,默然凈(靜)坐,大涅槃日,自然明凈。俗書云:冰生於水而冰遏水,冰消而水通; 妄起於真而妄迷真,妄盡而真現。即心海澄清,去身空凈也。故學人依文字語言為道者,如風中燈,不能破闇,焰焰謝滅。若凈坐無事,如密室中燈,則解破闇,昭物分明。……若精誠不內發,三世中縱值恆沙諸佛,無所為。是知眾生識心自度。佛不度眾生,佛若能度眾生,過去逢無量恆沙諸佛,何故我不成佛?只是精誠不內發,口說得,心不得,終不免逐業受形。故佛性猶如天下有日月,木中有火,人中有佛性,亦名佛性燈,亦名涅槃鏡,明於日月,內外圓凈,無邊無際。猶如煉金,金質火盡,金性不壞,眾生生死相滅,法身不壞。亦如泥團壞,亦如波浪滅,水性不壞,眾生生死相滅,法身不壞。……《華嚴經》云:譬如貧窮人,晝夜數他寶,自無一錢分,多聞亦如是。又讀者暫看,急須並卻,若不舍還,同文字學,則何異煎流水以求冰,煮沸湯而覓雪。……」另有向居士,聞二祖盛化,致書通好云:「影由形起,響逐聲來。弄影勞形,不識形為影本。揚聲止響,不知聲是響根。除煩惱而趣涅槃,喻去形而覓影。離眾生而求佛果,喻默聲而尋響。故知迷悟一途,愚智非別。無名作名,因其名則是非生矣。無理作理,因其理則爭論起矣。幻化非真,誰是誰非?虛妄無實,何空何有?將知得無所得,失無所失。未及造謁,聊申此意,伏望答之。」慧可禪師閱後,回書云:「備觀來意皆如實,真幽之理竟不殊。本迷摩尼謂瓦礫,豁然自覺是真珠。無明智慧等無異,當知萬法即皆如。愍此二見之徒輩,申辭措筆作斯書。觀身與佛不差別,何須更覓彼無餘。」上面所引兩段引文,基本上代表了慧可禪師的禪學主張,以及後代禪宗發展的主流。

佛教禪宗是我國佛教史上影響最大的一個宗派。自從公元五世紀初期,菩提達摩大師東來中國之前,早就有了禪學傳入中國。後漢末年安息國高僧安世高法師來到中國,從漢桓帝建和二年一直到靈帝建寧年代,在這二十幾年裡,就翻譯了三十多部經典,如《安般守意經》大小《十二門經》等等,所傳播的教義,都是介紹了小乘的禪學,而鳩摩羅什法師等所翻譯的禪學是屬於大乘的禪學。到達摩大師傳來的禪宗,才叫做最上乘的禪學。從漢末和東晉南朝,在這幾百年時間裡,由於翻譯經典事業方面大大發展。不但外國法師來中國參加翻譯,就是我們中國許多大德高僧,也不斷著手翻譯佛經和注釋佛經,出現了大量佛經註疏等。到了東晉道安法師,也注釋了不少經論,提倡禪學,所以修習禪定的風氣,從此以後也更加興盛起來。

禪宗三祖僧璨

釋僧璨(公無?一606年) 中國禪宗三祖,出生年月及姓氏均不詳。唐道宣和宋贊寧均未為他立傳。《祖堂集》關於僧璨的生平只有簡單的幾句話。唯《景德傳燈錄》卷三則說得比較詳細。其中說北齊天平二年,有一居士,年逾四十,不言姓氏,聿來設禮,自稱「弟子身纏風恙」,要求慧可為他「仟罪」慧可說:「將罪來,與汝仟」,良久,該居士說「覓罪不可得」。慧可說「我與汝仟罪竟」。並囑咐他「宜依佛法僧住」。他說他見到慧可,己知是僧,但不知佛法為何慧可對他開示說「是心是佛,是心是法,佛法無二,僧寶亦然」。居士言下大悟,即出言不凡。他說「今日始知罪性不在內,不在外,不在中間,如其心然,佛法無二也」。慧可聽後,深為器辜,並為其披剃,取名僧璨。同年三月,在光福寺受具足戒。其後不久,慧可即付訣與他,並說偈曰  本來緣有地,因地種華土。  木來無有種,華亦不曾生。  僧璨出家後,逢周武滅佛,他就隱居在舒州的皖公山(今安徽境內),「往來太湖縣司空山,居無常處,積十餘載,時人無能知者」。在隱居期問,他曾與道友去廣東遊羅浮山。後又回到舒州。隋大業二年(公元606年)圓寂。唐玄宗溢為鑒智撣師。  僧璨被尊為禪宗第三祖。禪宗的最初六代祖師(從達摩至慧能)中,有關僧璨的早期資料最少。查《續高僧傳》卷九有《釋僧粲傳》,但此僧粲乃是一位義學僧人,並不是禪宗三祖僧璨。由於歷史資料的缺乏,故學術界產生一種懷疑,即慧可門下是否有僧璨嗣法的問題。理由是《續高僧傳》卷一六《慧可傳》中說:「末緒,卒無榮嗣」。意思是說慧可無嗣法人。同書卷二五《法沖傳》中雖有:「可禪師後,粲禪師」一語,亦不能說明此粲禪師就是慧可的弟子。他可能是另外一人而且認為「璨」與「粲」也不同。所以他們得出結論說慧可與道信之間,在傳承上可能有斷層。但是《歷代法寶記》、《傳法正宗記》及各《燈錄》都明確說慧可傳僧璨,僧璨傳道信,中間並無間斷。如《歷代法寶記》雲  可大師知灤非常人,便什法及信衣袈裟。可太師曰「汝向善保愛,吾有唯,汝須避之,璨大師亦佯狂市肄,啟隱舒州司空山,遭周式帝滅佛法,隱況(皖)公山十餘年第子眾多,難道信大師傳衣得法承後。  印順老法師在《中國禪宗史》中,對這個問題,亦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他認為慧可傳僧璨,僧璨傳道信,是不成問題的。他說《續高僧傳》卷二十五《法沖傳》中「可禪師後,粲禪師」,就說明了慧可的傳人是僧璨。至於僧璨傳道信,「為弘忍門下所公認的。弘忍在世時(公元602675年)一定已有所傳,這才成立歷代相承的法統。道信的弟子弘忍,知道了而傳說為僧璨,這有什麼可懷疑的!」至於「璨」與「粲」的不同,他說古時每寫「璨」為「粲」。所以他說:「道信從僧粲得法應該是可信的」。不過僧璨這麼一個承先啟後的重要人物,道宣和贊寧為何未為他正式立傳,這倒是值得注意的問題。  傳說僧璨著有一篇闡述禪理的《信心銘》,《祖堂集》未提及此事。《景德傳燈錄》卷三和《五燈會元》卷三都刊載有全文,有說這篇《信心銘》,非僧璨所作,乃是後人偽托的。但其意義深奧,語言優美,歷來被認為是禪宗的要典。近代佛學家呂徵先生把它與慧能的《壇經》相提並論。他說「三祖僧璨有《信心銘》六祖慧能有口述《壇經》,這些都被後人認為是禪宗要典。其間雖有是非真偽等問題,可是既為後人深信,又實際對禪宗思想發生過影響,即無妨看為禪家尤其是南宗的根本典據,而略加解說」。世間有些事情,因資料缺乏,又加以年代久遠,真偽確實很難辨別。呂先生對《信心銘》的看法,當然會使禪門中人感到欣慰。筆者認為《信心銘》鄖非僧璨之作,但也可以反映他的思想。三祖僧璨大師悟道因緣三祖僧璨禪師,姓氏及籍貫均不詳。史料只記載,他最初以白衣的身份拜謁了北方前來舒州司空山(今安徽岳西縣西南店前鎮)避難的二祖慧可祖師,並得到祖師的點撥、印可和傳法,成為禪宗的三祖。關於三祖悟道的因緣,燈錄中是這樣記載的:初祖達磨傳法給二祖之後,自於少林托化西歸,二祖慧可於是一邊隨宜傳法,度化眾生,一邊尋求法嗣,以付祖衣。北周武毀佛期間,二祖與林法師為伴,護持經像,隱藏民間,並一度南下到舒州司空山隱居(後人在此處建有二祖師,元時被毀,現存有二祖石窟的遺迹)。在隱居的時候,也就是到了天平二年(535),二祖遇見了僧璨。僧璨當時是個居士。關於他的身世,《楞伽師資記》用了八個字來概括--「罔知姓位,不測所生」。當時僧璨已經四十多歲了,並且得了很厲害的風疾。僧璨前來禮拜三祖,可能跟他身染重病有關。病苦的折磨使他感覺到自己罪障深重,必須徹底懺悔。於是他問二祖:「弟子身纏風恙,請和尚懺罪。」二祖回答道:「將罪來,與汝懺。」僧璨沉吟了很久,回答道:「覓罪不可得。」二祖道:「與汝懺罪竟,宜依佛法僧住(既然如此,我已經把你的罪障懺悔凈盡了。從今以後,你當歸依三寶,過出家人的生活)。」僧璨又問:「今見和尚,已知是僧。未審何名佛法(你讓我依三寶而住,關於僧,我今天見到了和尚,已經明白了它的含義,不用問了,但是,我還不明白佛和法的含義)?」二祖道:「是心是佛,是心是法,法佛無二,僧寶亦然(是心即佛,是心即法,佛與法一體不二,心外無法,心外無佛,僧寶亦復如此,佛、法、僧三寶,皆依一心而立,同體而異名,非內非外)。」僧璨聽了祖師的開示,言下心意豁然,欣喜道:「今日始知罪性不在內,不在外,不在中間,如其心然,佛法無二也(今天我才明白罪性並不是一個實有,它既不在心內,又不在心外,又不在心的中間,它當體即是心的幻用,其性本空,覓之了不可得。就象吾人的心性本空能生萬法一樣,佛法原來是不二的,並非在心之外另有一個佛與法)。」二祖聽了僧璨的回答,非常器重他,併當即為他剃髮,收他為弟子,說道:「是吾寶也。宜名僧璨。」三祖的法號僧璨就是這麼來的。僧璨禪師悟道的當年三月十八日,即前往光福寺受了具足戒,從此以後,他的風疾也漸漸地好了,並侍奉祖師兩年多的時間。有一天,二祖告訴僧璨禪師道:「菩提達磨遠自竺乾(印度的別名),以正法眼藏並信衣(指金襕袈裟,釋迦佛傳下的用以表示正法法脈之所在的證信之物)密付於吾,吾今授汝。汝當守護,無令斷絕。聽吾偈曰:本來緣有地,因地種華生。本來無有種,華亦不曾生。」說完把祖衣交給了僧璨禪師,並叮囑:「汝受吾教,宜處深山,未可行化,當有國難。」僧璨禪師道:「師既預知,願垂示誨。」二祖道:「非吾知也。斯乃達磨傳般若多羅懸記雲『心中雖吉外頭凶』是也。吾校年代,正在於汝。汝當諦思前言,勿罹世難。然吾亦有宿累,今要酬之。善去善行,俟時傳付(不是我預知有法難,而是達磨祖師傳下來的般若多羅尊者所說之懸記--『心中雖吉外頭凶』--中所預言。我根據年代推算,當發生在你所處的時代,你要好好思維我前面所講的,不要陷入這場法難。我前世負有宿債,現在是該前往償還的時候了。你要好生保重,以待機緣成熟,好把祖師的禪法和信衣傳下去)。」二祖付法完畢,即離開司空山,前往鄴都酬債。僧璨禪師於是謹遵師旨,沒有急於出來大肆弘揚祖師禪法,而是韜光養晦,往來於司空山和皖公山(今安徽潛縣西部)之間,過著一種隱修的生活,長達十餘年。在這期間,僧璨禪師只有道信禪師一個弟子。據《楞伽師資記》記載,「璨僧師隱思(司)空山,蕭然凈坐,不出文記,秘不傳法,唯僧道信,奉事粲十二年。」三祖僧璨大師寂於隋大業二年(606)。入寂前,僧璨禪師曾告訴大眾云:「餘人皆貴坐終,嘆為奇異,余今立化,生死自由(別人都把坐著入滅看得很重,認為這樣的走法希有難得,我則不然,我今天要站著走,以示生死自由)」,說完,便用手攀著樹枝,奄然而化。後謚「鑒智禪師」。三祖僧璨在世的時候,雖然沒有公開弘揚祖師禪法,但是他為後人留下的《信心銘》卻對後世禪宗的發展,產生了極為深遠的影響。通過這篇短短的文字,我們既可以了解三祖當年的所悟所證,更重要的是,它可以幫助我們更好地樹立起修習祖師禪的正知正見。《信心銘》雖然文字不多,但可以說它字字珠璣,對禪修者來說,極富指導意義。如果我們能把它背誦下來,並時時任意拈取其中一句,細細品味,將會從中獲得極大的益利。現把全文附列於後,供讀者參考:「至道無難,唯嫌揀擇。但莫憎愛,洞然明白。毫釐有差,天地懸隔。欲得現前,莫存順逆。違順相爭,是為心病。不識玄旨,徒勞念靜。 圓同太虛,無欠無餘。良由取捨,所以不如。莫逐有緣,勿住空忍,一種平懷,泯然自盡。止動歸止,止更彌動。唯滯兩邊,寧知一種。一種不通,兩處失功。遣有沒有,從空背空。多言多慮,轉不相應。絕言絕慮,無處不通。歸根得旨,隨照失宗。須臾返照,勝卻前空。前空轉變,皆由妄見。不用求真,唯須息見。二見不住,慎莫追尋。才有是非,紛然失心。二由一有,一亦莫守。一心不生,萬法無咎。無咎無法,不生不心。能由境滅,境逐能沉。境由能境,能由境能。欲知兩段,元是一空。一空同兩,齊含萬象。不見精粗,寧有偏黨。大道體寬,無易無難。小見狐疑,轉急轉遲。執之失度,必入邪路。放之自然,體無去住。任性合道,逍遙絕惱。繫念乖真,昏沉不好。不好勞神,何用疏親。欲取一乘,勿惡六塵。六塵不惡,還同正覺。智者無為,愚人自縛。法無異法,妄自愛著。將心用心,豈非大錯?迷生寂亂,悟無好惡,一切二邊,良由斟酌。夢幻空花,何勞把捉。得失是非,一時放卻。眼若不睡,諸夢自除。心若不異,萬法一如。一如體玄,兀爾忘緣。萬法齊觀,歸復自然。泯其所以,不可方比。止動無動,動止無止。兩既不成,一何有爾。究竟窮極,不存軌則。契心平等,所作俱息。狐疑盡凈,正信調直。一切不留,無可記憶。虛明自照,不勞心力。非思量處,識情難測。真如法界,無他無自。要急相應,唯言不二。不二皆同,無不包容。十方智者,皆入此宗。宗非促延,一念萬年。無在不在,十方目前。極小同大,忘絕境界。極大同小,不見邊表。有即是無,無即是有。若不如是,必不須守。一即一切,一切即一。但能如是,何慮不畢。信心不二,不二信心。言語道斷,非去來今。? 禪宗四祖道信

道信(580一651) 俗姓司馬,《續高僧傳》和《楞伽師資記》都沒有提到道信的籍貫,《傳法寶記》稱其為河內(今河南省沁陽縣)人。道信七歲出家,是個重戒的人,雖然其師不注重這一點,但在這方面,他並未隨師。  關於道信和僧璨的傳承因緣,道宣在《道信傳》中有這樣的記載:  有二僧,莫知何來,入舒州皖公山靜修禪業,(信)聞而往赴,便蒙授法,隨逐依學,遂經十年。(《續高僧傳》卷二十)  後人據此認為,這二僧中,有一位就是男僧粲,因為《辯義傳》中說過,僧粲禪師曾在廬州獨山求法,獨山和皖公山相鄰。  在皖公山,傳法於道信的僧粲又到司空山(今安徽省太湖縣境內)隱居,道信則仍留在皖公山修道,後來因朝廷尋訪賢良之士,道信被允許正式出家,配住江西的吉州寺。這出家的時間,《傳法寶記》認為是隋朝大業(605一618)年間。吉州(今江西吉安縣)一度曾遭反政府軍事力量的圍困,長達七十多天,道信為缺水的市民從城外運來水,又提出解圍的辦法(據說是念《般若經》),平定之後,道信到湖南衡山去修道,路經江州(今江西九江市)時,被廬山道俗留住,居大林寺十年。這也說明道信在當時的安徽、江西和湖北的長江沿岸已有一定的聲望了。  十年後,蘄州(治所在今湖北省薪春縣)僧眾請道信到黃梅(今湖北省黃梅縣)去,並為他造了寺院。道信去後,仍是選擇在山中修行,他選中了雙峰山(原名破頭山,道信住此山時,改為雙峰山),由此,叢林中遂稱其為雙峰道信。  這雙峰道場使得道信聲譽大興,當時的從學弟子有五百多人,其中不乏遠道而來者,道宣描述為「無遠不至」。有人主張,從僧團的這種較大規模來看,道信可以說是禪宗的創始人,因為道信首先組織了禪宗僧團。實際上僅就這一點是不足以說明禪宗之創立的,禪宗成立在理論上的標誌是其革新理論體系的建立,而這是由慧能完成的。  關於道信,也有一些傳說,比如他初遇僧粲時,求解脫法門,有一段無人系縛、本自解脫的對話,體現出本性具足的思想。可以斷定,這類傳說的提出也與祖師禪系的僧人有關。2.道信的禪法  道信的禪法,從藉教悟宗的角度看,所藉之經教,包括《楞伽經》和《文殊說般若經》,他曾寫過一本《入道安心方便法門〉,就是依據這兩種經典而作的。他說:「我此法要,依《楞伽經》諸佛心第一,又依《文殊說般若經》一行三昧,即念佛心是佛,妄念是凡夫。」《楞伽師資記》卷一)  這個一行三昧是道信禪法的特色。一行三昧,從理上說是要觀真如法界的平等之相,即所謂「法界一相,系緣法界,是名一行三昧」(《文殊說般若經》卷下)。從事上說,是指坐禪法門,念佛法門。  不過道信一行三昧的修行方法,從本質上講,也是任心運作的無修之修。他強調:「身心方寸,舉足下足,常在道場;施為舉動,皆是菩提。」(《楞伽師資記》卷一)這也是後來洪州宗立宗的根本。  至於具體的修行方法,道信是講方便法門的,他主張先要行懺悔,端坐不動,念諸法實相,除去障礙妄想,在此基礎上,進行念佛,以進一步去除執心,念念不斷,最後忽然而得到澄明解脫。  這種念佛並不是往生西方,念西方的佛,而是念自心之佛,因為佛在自心中,離開眾生的自心就沒有別的佛。這一看法把達摩以來的心性論進一步突出為佛性論,突出了眾生與佛性的關係,並不是一般地討論自性清凈心問題。這種眾生與佛的平等不二觀正是祖師禪的宣言之一。  道信把這種念佛稱為安心,他提出了五事方便來實現安心法門:  一是了知心之本體,這就是心的體性本來清凈,無染無污,與佛相同。  二是了知心的相用,心能生滅萬法,而心的本身卻是不生不滅的,萬法皆由心生,從本質上講與心沒有差別。  三是經常保持這種覺悟之心,了知諸法的空寂本性,而能於相無相,不生執著之念。  四是觀身,觀自己的色身是空,空幻如影,可見而不可得。  五是守一不移,不論是動是靜,常守本心,這樣就可以明見佛性,早入定門。  這個「守一不移」,是道信對於安心法門的具體操作方法的概括,他這樣描述:  守一不移者,以此空凈眼,注意看一物,無問晝夜時,專精常不動。其心欲馳散,急手還攝來,如繩系鳥足,欲飛還掣取,終日看不見,混然心自定。(《楞伽師資記》卷一)這種具體的看心形式,卻是祖師禪一貫反對的。  道信的方便法門也是針對不同根性的學人而施設的,他區分四種根性:有行有解有證,是上上之人;無行有解有證,是中上之人;有行有解無證,是中下之人;有行無解無證,是下下之人。  對於上根學人,只須任運而修:  亦不念佛,亦不捉心,亦不看心,亦不計念,亦不思惟,亦不觀行,亦不散亂,直任運,亦不令去,亦不令住,獨一清凈,究竟處,心自明凈。(同上)  這就是既受祖師禪也受分燈禪讚賞的任運修習,其實這是一種無修之修,不過道信還沒有像後來的禪人那樣從入世的角度來講任運。  對於下根眾生,則可以行看心之法:  或可諦看,心即得明凈,或可一年,心更明凈,或可三五年,心更明凈。(同上)   這是需要長期漸進修習才能達到最終覺悟的,也是祖師禪所激烈反對的,在祖師禪前史中,可以說是道信首次明確地提到漸修漸悟的形式和具體方法。  對於學人的悟解方式,道信也作了區分,或者是聽他人解說而悟,或者是不須人說而自悟。可以看出,道信的禪法已比較全面系統了。  《傳法寶記》中對道信禪法的描述,十分簡單,含兩項內容,一是坐禪,二是作務(即勞作、勞動):  (信)每勸諸門人曰:努力勤坐,坐為根本,能作三五年,得一口食塞飢瘡,即閉門坐,莫讀經,莫共人語。  這與口說玄理的僧粲就不一樣了,這種「作」,不只是指一般的日常行為,而特別是指農業勞動。祖師禪是講自立的,所謂自立,不僅僅是純禪的自悟自修,這種意義的自立是沒有多大爭論的,主要的是指禪在經濟上的自養,政治上的自立,擺脫政治依賴和經濟依賴性。禪宗道場一般都建在諸省交界處,或者是偏遠省份,這都有助於實現這種自立性。在政治上自立的一種表現,就是和皇室保持一定距離,不入宮廷,不當國師(在祖師禪和分燈禪時代,入宮當國師的禪僧是很少的),這也是如來禪和祖師禪的一個區分點。在道信以及弘忍、慧能身上,都有敕命入宮,又都拒絕入宮的傳說。四祖道信大師悟道因緣四祖道信大師,俗姓司馬,河內人(今河南泌陽縣),生而超異,自幼即對大乘空宗諸解脫法門非常感興趣,宛如宿習。道信禪師七歲出家。其剃度師戒行不清凈,道信禪師曾多次勸諫,但是對方卻聽不進。沒有辦法,道信禪師只好潔身自好,私下地持守齋戒,時間長達五年之久,而他的老師竟然一點兒也不知道。後來,道信禪師聽說舒州皖公山(今安徽潛縣)有二僧在隱修,便前往皈依。這二僧原來就是從北方前來避難的三祖僧璨大師和他的同學定禪師(亦說林法師)。在皖公山,道信禪師跟隨三祖僧璨大師學習禪法。道信禪師開悟見性,當在這期間。《五燈會元》卷一記載:隋開皇十二年(592),有位沙彌,名道信,十四歲,前來禮謁三祖僧璨大師。初禮三祖,道信禪師便問:「願和尚慈悲,乞與解脫法門。」三祖反問道:「誰縛汝?」道信道:「無人縛。」三祖道:「何更求解脫乎(既然沒有人捆綁你,那你還要求解脫幹什麼呢?不是多此一舉嗎)?」道信禪師聞言,當下大悟。原來,吾人所感到的束縛不在外面,而在我們的內心。束縛完全來自於我們自心的顛倒妄想,也就是分別、計度、執著,如果看破了這些妄想,知道它們來無所來,去無所去,當體即空,不再被它們所轉,那我們當下就解脫了。內心不解脫,到哪兒都不會自在的。因此,解脫在心,不在外。道信禪師開悟之後,並沒有馬上離開,而是繼續留在祖師的身邊,一方面侍奉祖師,以報法乳之恩,另一方面,借祖師的加持,做好悟後保任的工夫。這樣有八九年的時間(亦說十年)。在這期間,三祖不時地點撥道信禪師,並不斷地加以鉗錘,直到因緣成熟,才肯把法衣託付給他。付法的時候,三祖說了一首偈子:「華種雖因地,從地種華生。若無人下種,華地盡無生。」並說道,「昔可大師付吾法,後往鄴都行化,三十年方終。今吾得汝,何滯此乎(當年慧可大師傳法給我之後,尋即前往鄴都,行游教化,時間長達三十年,一直到入滅。如今,我已經找到了你這個繼承祖業的人,為什麼不去廣行教化而要滯留在這裡呢)?」於是,僧璨大師便離開了皖公山,準備南下羅浮山弘法。道信禪師當然非常希望能隨師前往,繼續侍奉祖師,但是沒有得到祖師的同意。祖師告訴他:「汝住,當大弘益(你就住在這裡,不要跟我走了,將來要大弘佛法)。」僧璨大師走後,道信禪師繼續留在皖公山,日夜精勤用功,「攝心無寐,脅不至席」。在皖公山居住了一段時間之後,因緣成熟了,道信禪師便離開此地,四處游化。隋大業年間(605-617),道信禪師正式得到官方的允可出家,編僧籍于吉州(今江西吉安地區)的某座寺院。《續高僧傳》卷二十記載,吉州城曾經被賊兵圍困了七十多天,城中缺食少水,萬民惶怖困弊,情況非常危急。道信禪師聽說此事,心生憐憫,於是來到吉州城裡。奇怪的是,自從道信禪師入城之後,原先乾枯的水井突然有水了。守城的刺史對道信禪師感激不盡,連連叩頭,並問:「賊何時散?」道信禪師回答說:「但念摩訶般若波羅蜜多」。於是刺史便令全城的人同聲念「摩訶般若波羅蜜多」。念了不多久,城外的賊兵但見城牆的四角站滿了金剛力士,威猛無比,一個個都驚駭不已,紛紛四散。隋末天下大亂,道信禪師應道俗信眾的邀請,離開了吉州,來到江州(九江),住在廬山大林寺。唐初武德七年(624),又應蘄州道俗信眾的邀請,到江北弘法,旋即在黃梅縣西的雙峰山(又稱破頭山)造寺駐錫傳禪。後稱四祖寺。在這裡,道信禪師居住了三十多年,道場興盛,法音遠布,「諸州學道,無遠不至」,門徒最盛時多達五百餘人,其中以弘忍最為著名。蘄州刺史崔義玄,聞道信禪師之名亦前來瞻禮。唐貞觀年間,太宗皇帝非常仰慕道信禪師的道味,想一睹禪師的風采,於是詔令祖師赴京。但是,祖師以年邁多疾為由,上表婉言謝絕了。這樣前後反覆了三次。第四次下詔的時候,皇帝火了,命令使者說:「如果不起,即取首來」(這次他如果再不來,就提他的首級來見聯)。使者來到山門宣讀了聖旨,祖師居然引頸就刃,神色儼然。使者非常驚異,不敢動刀,便匆匆回到了京城,向皇上報告了實情。太宗皇帝聽了,對祖師愈加欽慕,並賜以珍繒,以遂其志。道信禪師寂於永徽二年(651)閏九月初四日,春秋七十有二。臨終前,將法衣會付囑給弘忍禪師,並垂誡門人說:「一切諸法,悉皆解脫。汝等各自護念,流化未來。」言訖,安坐而逝。後謚「大醫禪師」。道信禪師的開示,現存有《入道安心方便法門》,載於《欏伽師資記》。《楞伽師資記》是中國禪宗早期的主要文獻之一,為歷代禪人所重視。因行文太長,此不復錄。 禪宗五祖弘忍

弘忍(公元601-674年)東山法門開創者,被尊為禪宗五祖。祖籍潯陽(今江西九江),後遷居蘄州黃梅(今湖北黃梅)。生於隋仁壽元年(公元601年),俗家姓周。《祖堂集》卷二稱他「幼而聰敏,事不再問」。他七歲時,被尊為禪宗四祖的道信所遇見,道信嘆曰:「此非凡童也......苟預法流,二十年後,必大作佛事」。於是就派人跟隨他回家,徵求他家長的意見,能否讓他出家作為道信的弟子。他的家長欣然同意,並說:「禪師佛法大龍,光被遠邇。緇門俊秀,歸者如雲。豈伊小駭,那堪擊訓?若重虛受,因無留吝」。這樣,弘忍就被帶到了道信主持的雙峰山(又名破頭山)道場。年十三,弘忍正式披剃為沙彌。他生性勤勉,白天勞動,晚間習禪。在三十多年中,道信常以禪門輔測試之,而他則能夠「聞言察理,解事忘情」。道信知其為根器,把道都傳給他了。道信死後,弘忍繼任雙峰山法席,領眾修行。其後,參學的人日見增多,他乃干雙峰山東馮茂山另建道場,取名東山寺,安單接眾。由是其禪法,被稱為東山法門。龍朔元年(公元611年),弘忍為覓法嗣,乃命門人各呈一偈,表明自己的悟境。其時上座神秀呈偈曰:「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鏡台,時時勤拂拭,莫使意塵埃」。慧能聽說之後,亦作偈曰:「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弘忍將兩偈比較,認為慧能的悟境高於神秀,遂將衣法密傳給慧能,命他連夜南歸。唐高宗上元元年(公元674年),弘忍逝世,終年七十四歲。唐代宗溢號大滿禪師。弘忍得法於道信之後,先後住雙峰山和東山寺兩地數十年,足不下山,唐高宗曾兩次遣使請他到京城,都被他婉拒。高宗仰其德,慕其名,乃送衣、葯到山供養。弘忍的禪學繼承道倍的思想而來,主要有二依:一依《楞伽經》以心法為宗;二依《文殊師利般若經》的一行三昧。《宗鏡錄》卷九十七謂弘忍常說:「欲知心要,心是十二部之根本......諸佛只楚以心傳心,達者印可,更無別法」。由此可見弘忍的禪對心是十分重視的。據傳弘忍有《修心要論》之作行世,但在歷史上《楞枷師資記》的作者凈覺不同意。他認為那是別人的偽托,因為弘忍是「不出文記」的。但是凈覺又說他「口說玄理,默授與人」。這本書很可能是他說的「玄理」,聽法的弟子記錄,整理成書之後,取名《修心要論》。不過這也只是推測而已。弘忍注重的心,不是我們所說的雜染心,而是真心,或稱為清凈之心。此心本來清凈圓明,只因煩惱所攢,不能顯露。習禪的目的,就是要斷除煩惱,體證自己的真心,即平常所說的「明心見性」。中國的禪學,自達摩以來,以《楞伽》印心。至四祖道信,又增加了一行三昧的修持方法。弘忍是道信的弟子,他繼承了老師的禪學傳統,但他又增加了以《金剛經》印心的新內容。這反映禪學在不斷地發展。在生活作風上,弘忍也有創新。在他以前,禪者都是零星散居,一衣一缽、修頭陀行,隨遇而安。到了道信、弘忍時代,禪者的生活為之一變,禪徒集中生活,自行勞動,寓禪於生活之中,把搬柴運水,都當作佛事。又主張禪者應以山居為主,遠離囂塵。這種生活的變化,在中國佛教史上影響深遠。後來的馬祖道一和百丈懷海,創叢林,立清規,道場選址在深山老林,稱道場為「叢林」提倡農禪並重,主張一日不作,一日不食,這都是受了道信、弘忍禪風的影響。中國的禪宗在弘忍時代,進入了一個大發展階段,學禪的人越來越多。所以弘忍的門徒數以萬計,但是能夠弘法的人並不多。《楞伽師資記》和《歷代法寶記》說有十一人,《傳燈錄》作十三人。圭峰宗密《圓覺經大疏鈔》卷三作十人,又說十三人。各說不同,甚難統一。綜合不同的說法,共約二十五人。弘忍臨死之前也說到他弟字中能夠弘法的人不多。他對玄蹄說;「吾一生教人無數;好者並亡,後傳吾道者,只可十耳」。這十個人,據說就是神秀、智洗、劉主簿、惠藏、玄約、老安、法如、慧能、智德和義方。而在此十人中,最突出和影響最大的是神秀與慧能。此二人雖然是同一師承;但所傳禪法則不盡相同。慧能在南方。其禪法宗《般若》為漸門,神秀在北方,其禪法宗《楞伽》為漸門,世稱南能北秀或南頓北漸。後來南禪北移,其方法更為簡便,使神秀在北方的神法逐漸失勢,南禪進而形成一統的天下。無論是南禪還是北禪,都是出自弘忍門下發展起來的。由此可見弘忍在中國禪宗史上佔有多麼重要的地位。五祖弘忍大師悟道因緣五祖弘忍大師,俗姓周,蘄州黃梅人。據《五燈會元》卷一記載,他的前世是破頭山中的栽松道人。栽松道人曾經問道於四祖道信(四祖當時正駐錫於破頭山):「法道可得聞乎(您宣揚的禪法,我能夠聽聞嗎)?」四祖回答說:「汝已老,脫(倘或)有聞,其能廣化邪?倘若再來,吾尚可遲(等待)汝。」栽松道人聽了,當即離開了四祖,來到河邊,正好碰見有一位少女正蹲在那裡洗衣服,於是上前問訊道:「寄宿得否?」少女回答說:「我有父兄,可往求之。」栽松道人說:「諾我,即敢行(只有你同意了,我才敢前往)。」少女聽了,點了點頭,於是栽松道人轉身策杖走開了。原來,這位少女姓周,是周家的四女兒,尚未婚嫁。奇怪的是,自從那次洗衣回家不久,少女便懷孕了。在那個時代,少女未婚懷孕是一件傷風敗俗的可恥事情。因此少女的父母對她極為厭惡,並把她趕出家門。這樣一來,少女便沒有了歸宿,生活無依無靠,只好過著流浪的生活。她白天在村子裡給人當傭人,紡線織布,晚上則隨便找一家店鋪的屋檐底下過一宿。這樣過了幾個月,她終於生下了那個不明不白的孩子。她自己也覺得非常穢氣,不吉祥,於是便偷偷地把孩子扔進了一條髒水溝里。第二天,她去看的時候,大吃一驚,發現小孩卻正向水溝的上游漂浮,而且小身子鮮嫩明好,底氣好像很足,於是又情不自禁地把他抱在懷裡。她暗下決心,不管今後受多大的屈辱,一定要把這個孩子撫養成人。就這樣,她帶著孩子,沿村行乞,日復一日,年復一年,村裡的人都稱這孩子為「無姓兒」。轉眼間這孩子便長到了七歲。有一天,周氏帶著孩子乞討,在路上遇見了一位出家人。這位出家人就是四祖道信禪師。四祖仔細地端詳了一下這個孩子。發現這孩子骨相奇特,感嘆道:「這不是個平常的孩子。細看,三十二大丈夫相中,只缺七種,雖然他的相貌不及佛圓滿,但是如果他出家修道,二十年後,他必定會大作佛事,能夠繼承佛法慧命,堪當眾生的依處。」於是便問小孩:「子何姓?」小孩道:「姓即有,不是常姓(我有姓,但不是普通的姓)。」四祖問:「是何姓(既不是普通的姓,到底是什麼姓)?」小孩道:「是佛性。」四祖又問:「汝無姓邪(你難道沒有姓嗎)?」小孩道:「性空,故無(姓氏只不過是一個因緣假名,其性本空,所以說無姓)。」四祖聽了,暗自高興,知道這孩子是個法器,於是命侍者來到孩子的母親身邊,請求她答應讓這個孩子出家。孩子的母親想起這孩子的身世以及發生在他上的許多奇奇怪怪的事情,知道這一切都是宿世的因緣,於是痛快地答應了四祖的請求,把孩子舍給四祖作弟子。四祖遂給他起了法號「弘忍」。弘忍禪師出家後,便住在雙峰山,奉事四祖。弘忍禪師性格內向,少言寡語,寬忍柔和。同學經常欺負他,他也不爭辯,泰然處之。《楞伽師資記》中講,他「住度弘愍,懷抱貞純。緘口於是非之場,融心於色空之境。役力以申供養,法侶資其足焉。調心唯務渾儀,師獨明其觀照。四儀(行住坐卧)皆是道場,三業(身口意)咸為佛事。蓋靜亂之無二,乃語默之恆一。」意思是說他心量寬宏,慈悲仁愍,純潔無暇,不談人是非,在日常生活中,心心在道,行住坐卧,起心動念,無時無處不處在覺照當中,而且經常干苦活重活兒,甘為大眾服務。《傳法寶記》說他「晝則混跡驅使,夜則坐攝至曉,未嘗懈倦,精至累年」,白天混跡於大眾中,干各種雜活兒,晚上則攝心打坐,通宵達旦,精進修行,經年累月,不曾懈怠。弘忍禪師的人品、精進和悟性,使他漸漸地成為同道們的學習楷模。道信禪師尚在人世的時候,就有很多人從四面八方慕名而來,親近弘忍禪師,所謂「四方請益」,「月逾千計」。這一點令四祖非常高興。於是,四祖經常給他開示頓悟之旨,不斷地隨機鉗錘,使他的道行很快地進入了爐火純青的境界。終於有一天,因緣成熟了,四祖把他的法衣傳付了弘忍禪師。弘忍禪師也就成了中土禪宗的五祖。付法的時候,四祖說了一首偈語:「華種有生性,因地華生生。大緣與性合,當生生不生。」同時,還把自己的弟子全都託付給弘忍禪師。弘忍禪師得法之後,不久開法於黃梅馮茂山,又稱東山,手下有十位得意的弟子,包括神秀、慧能、智詵、老安、法如等,其中,又以慧能最為出色。據《楞伽師資記》記載,弘忍禪師入寂於唐高宗咸亨五年(674)二月,春秋七十四。入滅前,他將祖衣傳付給六祖慧能大師。 六祖慧能

六祖慧能(638~713) 慧能,一作惠能(會元638年至713年),俗姓盧,原籍范陽(郡治在今北京城西南)。慧能家境貧寒,三歲喪父,遷居南海。稍長,賣柴養母。因聽人誦讀《金剛經》有悟,決心學佛出家。慧能於公元672年到湖北黃梅參拜弘忍大師學法。慧能初見弘忍,弘忍便問他﹕「你是那裡人? 來這裡求取什麼 ?」慧能回答﹕「弟子世嶺南人,來到這裡不求其它,只求「作佛」。」弘忍聽了仍隨口說﹕「你世嶺南人,哪裡能「作佛」! 」慧能回答﹕「人有南北之分,「佛性」並無南北之分。」這才使弘忍微微吃驚。慧能的回答使弘忍不便回絕,就安排他隨眾勞動,在碓房舂米。慧能樂於從命,終日舂米,乾得歡快。當時弘忍的徒眾有700人。在慧能入寺八個月之後,弘忍命各人呈上一首偈語,這實際上是一場考試,他要選擇繼承人。但慧能沒資格參加,因為他只是乾雜事的。神秀是眾僧中的的上座和尚,他在半夜三更時分,獨自掌燈,在佛堂的南廊寫下一偈﹕「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鏡台,時時勤拂拭,莫使有塵埃。」清晨時,弘忍見到此偈後漠然不語,慧能聞聲來到廊下,他要求也做一偈,得到許可,於是他高聲念道﹕「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本來無一物,何使惹塵埃。」弘忍看到是慧能,就叫他退下,第二天弘忍把慧能給叫去,為慧能講經又把世代相傳的法衣交給他正式傳他為禪宗六祖,並為他的安全著想,親自送他到江州的渡口,吩咐他非要到必要的時機,不要把自己是禪宗六祖的身份講出來,免得有禪宗的僧人來爭奪。為躲藏「物色之者」加害,他在廣東四會一帶的獵人中藏匿了整整15年,直到唐高宗儀鳳元年(公元676年)才公開露面。是年正月初八,慧能來到廣州法勝寺(今光孝寺)。一天,風揚起寺廟的旗幡,兩個和尚在爭論到底是「風動」還是「幡動」?慧能說:「既非風動,亦非幡動,仁者心動耳。」慧能的說法,令眾僧大為驚嘆,引起了印宗法師的關注和尊敬。不久,印宗法師為慧能剃了度,後又召集高僧名師為慧能舉行了隆重的授戒儀式。次年春,慧能離開法勝寺,北上到南華寺開山傳法,前來送行的有一千多人。 在南華寺,六祖慧能傳教說法長達37年之久。其間,韶州刺史韋璩曾邀請慧能到韶州開元寺(後更名為大梵寺)講經,其言行被弟子法海彙編成書,這就是被奉為禪宗宗經的《六祖 法寶壇經》。在佛教中,只有佛祖釋迦牟尼的言行記錄能被稱做 「經」,而一個宗派祖言行錄也被稱做「經」的,慧能是絕無僅有的一個。唐玄宗先天二年(公元713年),慧能圓寂於家鄉新興縣的國恩寺,享年76歲。次年六祖真身遷回曹溪,供奉在靈照塔中。慧能在生前就深得朝廷的恩寵,唐萬歲通天元年(公元696年),女皇武則天曾為「表朕之精誠」,特地遣中書舍人給慧能賜送水晶缽盂,磨衲袈裟、白氈等禮物,其詔書對慧能表達了十分尊崇的心情:「恨不趙陪下位,側奉聆音,傾求出離之源,高步妙峰之頂。」慧能去世後,更是名位加身。唐憲宗追謚慧能為「大鑒禪師」,宋太宗又加謚為「大鑒真空禪師」,仁宗再加謚為「大鑒真空普覺禪師」,最後神宗再加謚為「大鑒真空普覺圓明禪師。」王維、柳宗元、劉禹錫等文學大家都先後為慧能撰寫過長篇碑文,以記述他的事迹。慧能創立南宗是佛教史上一鎰空前大改革,標誌著佛教中國化的完成。第一,他大膽破除佛祖 的權威,不承認有所謂外在的佛,認為佛就在本心中。第二,他主張一切眾生皆有佛性,人人都可以成佛,這與儒家「人皆可為堯舜」的性善論相通。慧能之後,禪宗更進一步向儒家靠攏,竭力與儒家的以教悌為人之本的倫理學說相調和,寫了大量論教的著作,從而促使了佛教 的進一步儒學化。第三,他不但主張人人都可以成佛,而且主張不用背誦佛經,不需累世修行,只要認識本心,就能成佛,即所謂「頓悟成佛」,從而不但迎合了上層統治者和士大夫的需要,而且也為下層人民信佛提供了極大的方便。第四,他在宣傳「頓悟成佛」的同時,還提介自由任運的生活方式,促使禪宗生活的平民化、世俗化。慧能的三傳弟子懷海禪師,更提出「一日不作,一日不食」的宗佛,並將這一宗佛寫進了《百丈清規》,從而對後世禪寺的建設及其勞動自養制度的形成產生了深遠的影響,也是禪宗得以在中國迅速傳播、廣泛發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在歷史的發展過程中,禪宗的影響已遠遠超出了宗教範疇,而滲透到哲學、文學、藝術等眾多領域以及現實生活的各個層面。如中國封建社會後期占統治地位的思想明理學受禪宗的影響就很深,陸九淵和王守仁的「吾心便是宇宙」、「心外無物」、「明心見理」正是禪宗「自心是佛」、「本心生萬法」、「明心見性」的翻版。又如繪畫,從唐宗到明的畫壇,無論是表現形式還是創作思想,都可以看到受禪熏陶的痕迹,作品中往往表現出一種深遠寧靜、超凡脫俗的意境。在日常生活中,許多原來的佛家用語,也了人們的慣用語。 本世紀以來,帶著東方恬靜達觀精神的佛禪也走向了西方世界。二次大戰以後,禪更在英、德、法、美、等國得到特別的發展。西方接受禪的人,除了宗教團體外,還有哲學家和社會學家,他們希望用禪引導人們順歸人性和自然;也有心理學家和精神病理學家,把禪作為調節心理和治療精神病的方法之一。 在英國倫敦大不列顛國家圖書館廣場,矗立著世界十大思想家的塑像,其中就有代表東方思想的先哲孔子、老子和慧能,並列為「東方三聖人」。 慧能作為在我國歷史上有重大影響的思想家之一,其思想包含著的哲理和智慧,至今仍給人以有益的啟迪,並越來越受到廣泛的關注。 禪宗 -- 特重禪觀,不重教理,自稱教外別傳。以菩提達摩為初祖,下傳慧可、僧璨、道信、弘忍,弘忍之後分成南宗慧能,北宗神秀二派。北宗強調漸修,南宗主頓悟。弘忍圓寂後,北宗神秀大闡宗風於長安、洛陽。中唐以後,南宗成為禪宗的正統,並形成曹洞、雲門、法眼、溈仰、臨濟五家。但宋朝以後則僅存曹洞、臨濟二脈。或稱為佛心宗。

推薦閱讀:

實修淺悟:禪宗與如何得清凈
禪宗心法
禪宗與凈土
禪宗的休閑哲學:「隨緣人生」
【禪宗】張拙秀才悟道,值得一讀!

TAG:禪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