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帝遺詔:解開雍正帝繼位謎團(2)

  驚心動魄的儲位之爭

  康熙帝生前,曾兩廢太子,後來一直沒有立儲。諸皇子圍繞太子之位展開了長達二十年的爭奪戰。在這場儲位之爭中,皇四子胤禛始終沒有形成自己的勢力,呼聲不高,這是他即位遭人懷疑的一個重要原因。

  康熙十三年(1674),康熙帝的皇后赫舍里氏在生下皇子胤礽後撒手人寰。胤礽出生後不久,就以嫡長子的身份被立為太子,並深得康熙帝寵愛。在此後的三十餘年中,胤礽的太子之位穩固,諸皇子並沒有爭儲之舉。期間,只有大皇子胤禔與胤礽形成了一定的競爭關係,兩人常常在文治武功上一爭高低。胤礽自幼不合群,在諸皇子中只與四皇子胤和十三皇子胤祥關係較好。此外,因他的性格有些孤僻暴戾,在朝野中樹敵頗多。

  康熙四十七年(1708),太子胤礽因奢侈、淫亂、暴虐等緣由被廢黜。一時間,諸皇子躍躍欲試,開始明爭暗鬥地爭奪儲位。僅僅半年後,康熙帝又以「雖被鎮魘,已漸痊可」為由,復立胤礽為太子,爭儲風波暫時平息。然而,康熙五十年(1711),康熙帝又下詔將胤礽廢黜禁錮。

  自康熙帝第一次廢太子開始,「九王爭儲」就轟轟烈烈地展開了。一般認為,「九王」指皇長子胤禔、皇二子(即太子)胤礽、皇三子胤祉、皇四子胤禛、皇八子胤禩、皇九子胤禟、皇十子胤誐、皇十三子胤祥、皇十四子胤禵。「九王爭儲」形成了四股強勁的勢力:一是「大千歲黨」,以皇長子胤禔為首;二是「太子黨」,以二皇子胤礽為首;三是「三爺黨」,以皇三子胤祉為核心;四是「八爺黨」,以皇八子胤禩為首,還包括皇九子胤禟、皇十子胤誐、皇十四子胤禵等。

  幾股勢力之中,皇長子胤禔最早失敗,於康熙四十七年(1708)被圈禁。皇二子胤礽兩次被廢,「太子黨」的勢力也日漸衰弱。皇三子胤祉整日舞文弄墨,身邊聚集了一批修書的文人,實際上並未形成朋黨,後來也因其屬下犯案而聲望下降。「八爺黨」是實力最強、呼聲最高的一派。皇八子胤禩善於籠絡人心,在朝臣中聲望很高,其餘皇子也多依附於他。然而,胤禩的行為令康熙帝極為反感。康熙帝曾說:「二阿哥悖逆,屢失人心;胤禩則屢結人心,此人之險,百倍於二阿哥也。」胤禩曾因結黨爭儲被圈禁,釋放後仍不思悔改,繼續圖謀儲位。康熙帝對他厭惡到了極點,終於宣稱與胤禩斷絕父子恩義。

  「九王爭儲」過程中,皇十三子胤祥、皇九子胤禟、皇十子胤誐等也因種種原因失寵於康熙帝。最終,只剩下皇四子胤禛和皇十四子胤禵沒有前科,仍具備爭儲的條件。在這兩人之中,朝臣和百姓都傾向於年輕有為的皇十四子胤禵(從民間傳說即可看出),但是,康熙帝最終選擇了已經45 歲的皇四子胤禛。於是,滿朝嘩然,民間猜疑。人們不禁要問,胤禛憑什麼能在「九王爭儲」中勝出?

上一頁
推薦閱讀:

雍正帝暴斃前,曾留下兩道密詔,教會乾隆一招,穩坐了江山60年
為什麼央視很少播放《乾隆王朝》?
為什麼雍正能在眾多皇子中脫穎而出,獲得帝位?
朕非中國之君; 朕以外國之君,主中國之事。 兩句話是真的不?
雍正時期特務橫行 大臣們私生活盡收眼底

TAG:雍正帝 | 康熙帝 | 康熙 | 雍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