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煉儒道佛做人的智慧只有兩句話
縱觀華夏文明數千年文化傳承,歸納提煉儒、道、佛三家做人的智慧,其實只有兩句話、八個字:「面對—提起,轉身—放下」。
「面對—提起」,這是儒家思想的精華。儒家提倡的做人的原則:「勇於擔當」。擔當什麼?擔當起責任、擔當起使命。當你無論是「面對」你個人的、家庭的、家族的、單位的、團體的、還是一個地方的、一個民族的、一個階級階層的、一個國家的困難、危難、災難時,你都不退縮、不逃避、敢於面對、勇於承擔;以一種「義不容辭、挺身而出」的態度「入世」;以天下為己任,頂天立地的英雄氣概「立身」。不論你「面對」的是什麼,小至你與他人的感情糾葛、關係處理,大至掀起一場革命、推翻一個政權、結束一個階級的統治,都持有敢於「面對」、敢於「提起」的態度。
但是「提起」,不是你主觀願望想「提起」,就能「提得起」的,於是,你要解決「提得起」的問題,因此你才需要學習,不論是學社會科學、還是學自然科學,抑或是一門技能技藝,不論是學三百六十行的哪一行,都是為了使你具備足夠的能力,解決在你「面對」時能夠「提得起」的問題。儒家追求的處世境界:人生在世要「立功、立德、立言」;「為天地立心、為生靈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真可謂至高、至善、至美了。
「轉身—放下」,這是道家與佛家的價值所在。如果說儒家是「入世哲學」、「人間哲學」,道家則是「出世哲學」、「逍遙哲學」;儒家強調「作為」,道家強調「無為」;儒家強調「執著追求」,道家強調「不為一物所累」;所以,儒家心靈沉重、活得太累,道家心靈飛揚、活得飄逸;道家強調順應,猶如水無常形、順應萬物,在順應中潤澤萬物,又超越萬物,順應社會為德、順應天地為道。只有以「出世」之心,才能獲得超越世俗凡塵的智慧。
佛家認為:人生無常,萬物皆空。相對儒家的「往外征服」,佛家側重「往內征服」。內在—心,外在—境;因為外在的擁有皆可被剝奪,內在的擁有無法剝奪;外在的特徵叫「無常」,一切「因緣而生,因緣而滅」,緣生緣滅,禍福相依,擁有權力一朝被權力消滅,擁有財富一朝為財富毀滅,得情者失自由,得名者失自在,越擁有、越恐懼失去;迷失於名、利、權、色的追逐之中,不過是被慾望控制的生命,遠離了生命的真正需要,就是人的異化,佛家強調,得即是失,有即是無,色即是空;所以佛家的智慧在於「放下」,放下才能是使自己得到自在,才能回歸心與境的和諧,才不至於喪失生命的本來意義。
能否「放得下」,關鍵在於能否「執而不著」,面對「當下」的境界,全然扮演好當下的角色,是儒家的擔當。當外部境界變化了,不同的境界、不同的角色,能將「角色」與「我」分離,時過境遷,心隨境轉,不停留在過去的境界,不執迷於以往的角色,是道家的超越。活在當下,變化即美,不著色,不著相,堅守內心的寧靜,身在紅塵,心在凈土,是佛家的修鍊。
縱觀儒道佛三家做人的至高境界:既能夠「提得起」又能夠「放得下」,以出世之心,做入世之事,既有儒家的承擔,又有道家的超越;既能夠實現自我,又能夠超越自我。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