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門】《說文解字》:認識漢字之門|葛兆光
認識漢字不太難,難的倒是知道每個漢字的來龍去脈;懂漢字的形、音、義比較容易,但穿過漢字洞察造字時代的文化卻不容易。好在有《說文解字》,它是通向古文字、也是通向古文化的一扇門。
這裡我們要介紹一部字典,它是東漢人許慎所編的《說文解字》(以下簡稱《說文》),這是中國最早的一部有系統的字典。
也許有人會說,字典有什麼可談的,這不就是人人會查,碰上認不得的字就翻翻的字書嗎?現在這類書有的是,什麼《漢語大字典》《中華大字典》《新華字典》,誰家都有一本兩本,何必要那麼一本正經地介紹它?可是,有三個理由使我們不能不重視它的意義:
第一,在世界所有語言文字中,大概只有中國還使用著直接從象形文字發展出來的符號系統,其他如古埃及文字等早已消亡,且不說英文、法文、德文、俄文,就是亞洲的日文、韓文也逐漸成了拼音文字。要知道,拼音文字已經和它所表示的事物現象相去甚遠,「詞」與「物」之間的關係幾乎無法解釋。所以有的學者認為,語言文字只是一種「約定俗成的、任意的符號」,因此無法探究早期人類語言文字和思維方式的關係。可是漢字卻不一樣。比如說英文sun,為什麼用這三個字母來表示太陽,這似乎沒法解釋;但漢字「日」,古文作
,一看就知道是太陽的象形。這樣,漢字就為我們了解古代人的思維方式提供了豐富的資料,也為我們了解自己的語言特徵提供了一條堅實的路徑。而許慎的《說文》則是了解漢字的最重要的大門,大門一側是漢字的古代形態,大門的另一側是漢字的現代形態。打開了這道大門,我們就可以從古到今、順利地弄清漢民族的語言與思維特徵。
第二,如果說《說文》僅僅是一部字典,倒也罷了。但實際上《說文》不僅是字典,而且是漢代經學的產物。漢代經學是中國思想史上極重要的一環,對中國思想影響甚大,經學的一個核心問題就是如何解釋古代經典,而解釋經典又需要靠語言文字之學。於是,《說文》就是理解漢代經學乃至政治、思想、文化的一把鑰匙。事實上,許慎的《說文》就是為了經學而編的,它與經典解釋有很深的關係,因而這部字典又涉及了中國思想史的重大問題。
第三,字典常常是人人皆有而人人都忘的東西。其實,這種看似普通的東西可能是用得最多的,有不少學者和作家是愛讀字典的,因為字典會告訴你很多不了解或沒時間了解的知識,讀《說文》也是一樣,更何況它還是通向古文字學、上古文化史的第一道大門。
《說文》的內容與體例
《說文》部頭並不大,頁數也不多,中華書局曾經出版過縮小的影印本,大概也只有300多頁,相當於一本20萬字左右的鉛印書。而且《說文》收錄的字數也不多,比起《中華大字典》《漢語大字典》來,可以說是小巫見大巫,總共也只有1萬字上下,只是上述大字典的幾分之一。但是,其重要性卻遠遠在各種字典之上。
《說文》收錄9353個「字」,加上「重文」又有1163個,這些字按部首分成了540部,每個字首先列出小篆(或「古文」)字形,然後進行解釋。
把字按部首分類,這是許慎《說文》的一大創造。所謂「部首」,就是每一類字有一個可以統轄它們的首領字,這個字常常是這一類字的意符(偶爾體例不純也有音符)。這個意符用現代通行的話來說,就是表示意義的偏旁,從文字結構上來說,又通常是這一類字共有的一個表形符號,比如說「噤」「聽」等字的部首就是「口」。之所以用它們來當部首,可能有三個原因:一是考慮到同一部首下所收的字,由於共同以這個部首為基礎,所以,彼此間有意義上的聯繫。二是許慎心中有一種文字衍生的觀念,在他心目中,作為部首的字不僅是決定這一類字意義類別的「統帥」「首腦」,還是這一類字的「祖先」,換句話說,也就是這一類字都是從它那裡孳生髮展出來的。這個想法是有一定道理的,文字總是從簡單到複雜發展變化的,近人章太炎作《文始》,就認為漢字本有「初文」,而章氏所說的「初文」,大多數就是許慎的部首。三是許慎認為,這些部首和宇宙天地間事物的門類是一致的,部首將文字分為540類,天下事物亦是540類,文字在部首下有條不紊,正如天下的事物各歸其類的有條不紊。
在每個字的開端登錄的篆體字形,對於現在的人也是很重要的,這絕不是指書法家要用它照貓畫虎,或篆刻家要用它鏤諸金石,而是指它能給後人指示一條通往更古老的文字的途徑。《說文》不僅保存了秦漢之間通用的篆體(包括大、小篆),還收集了逐漸消失的「古文」(六國文字)和逐漸滋生的「或體」「俗體」(漢代民間流行的文字),為我們展示了戰國到漢代豐富的文字資料,而這一時期又恰是漢字形態變化最大的時代。我們讀《說文》,就可以通過它追溯與破解更早的甲骨文及金文,如果沒有它作為中介,也許我們將無法解讀那些與現代漢字差異極大的古文字。
當然,對於現代人最為重要的是《說文》對每個字的解釋和分析。《說文》中記錄了大量辭彙的古義和古音,如「自」的古義是「鼻也」,「聽」的古義是「笑貌」,都對今人十分有用。但是,《說文》解釋和分析的最大意義還不在這裡,而是在於它肯定了漢字結構分析的「六書說」對於文字分析的作用,並在《說文》中運用它對每個漢字的字形進行了卓有成效的解析,從而使人們了解了每個漢字的字形結構及字義來源。所謂「六書說」,是指漢字的六種構字法:一是象形,就是用簡化的形式畫出它所表示的事物,如「犬」作
、「人」作等
;二是指事,就是用一個抽象的符號在所表示的事物上標誌出它的所指,如「本」字就是在木下加一橫表示樹根;三是會意,就是用兩個或兩個以上的字合在一起表示某種含義的字,如「牢」是用「宀」和「牛」合起來表示關牛、羊的地方;四是形聲,就是用一個表示意義的形旁和一個表示聲音的聲旁合成的字,如「偉」是「從人,韋聲」;五是轉注,關於轉注,古今說法不一,可能是指可以與形旁互訓的字,也可能是同一部首內引申變化出來的字,也可能是指形體變化但意義相同的孳生字(許慎舉例「考」「老」);六是假借,就是本來沒有表示這個意義的一個字,便用一個同音字來充當這個字,如來來去去的「來」,是用本義為麥的「來」字充當。這六種構字法雖然還不精確,但已經大體總結了漢字結構的基本特徵與種類。許慎在《說文》中就運用了這些構字法,對每一個漢字進行了分析,解釋了字義的由來。
用部首分類,用篆、籀、古文表字,用「六書說」為基礎的字形分析來解釋,這構成了《說文》嚴密整齊的體例,也奠定了中國字典的基本框架。後來,幾乎所有的漢字字典都是在它的基礎上發展變化的。所以,可以說《說文》奠定了中國漢字文字學、字典學的基礎,也是漢文字從自在狀態向自覺狀態演化中的關節點。從《說文》起,中國人開始對自己使用的漢字有了明確的、理論的認識。
怎樣讀《說文》?
前面說,這部《說文》可以讀一讀,但不了解《說文》的人可能會覺得沒法讀,所以這裡要說一說怎樣讀《說文》。
讀《說文》,首先要懂《說文》解釋字的體例。古人解釋字主要有三種方法:一是「形訓」,是根據字形來解釋。比如《左傳》宣公十二年:「楚子曰:"夫文,止戈為武。』」就是說從字形上來看,止、戈兩個形旁合起來是個會意字,表示「武」,意思是制止干戈。當然這一解釋不太對,但它是根據字形來解釋的,這個路子是對的。二是「義訓」,是直接陳述字義。這個方法簡潔明了,但缺點是沒有講出所以然來。三是「聲訓」,是用同音或近音字來解釋。比如《說文》中有「八,別也」「戶,護也」。但使用這個方法要十分小心,弄不好就成了牽強附會。
《說文》用得最多的,是第一種「據形以解義」的「形訓」方法,許慎根據「六書說」的理論,幾乎對每一個字都作了字形的結構解說,而他對字義的解釋,也大多依據這種分析。例如「竹」字:「
,冬生草也。象形,下垂者箁箬也。」由此可知「竹」字是個象形字,許慎還告訴讀者,「竹」和「草」的不同,就在於它的筍皮與竹箬是下垂的,所以它是象形字。
象形字往往是最古老的「初文」,在漢字中占的比例不太大,更多的是會意,尤其是形聲字。例如會意字:「旦,明也。從日見一上,一,地也。」就是說,「旦」字是太陽和大地(日、一)的會意,表示天明。又例如形聲字:「
,木方受六升。從木,甬聲。」就是說,「桶」字的意義和「木」有關,指可以容納六升的方形木器(段玉裁認為應該是六斗),但聲音卻與「甬」有關,讀作「他奉切」。
比較複雜的,有兩種字,一是會意兼形聲字,如:「
,瑱也。從玉、耳,耳亦聲。」就是說「珥」字是從玉、從耳,表示用來作耳飾的玉器,而「耳」字又同時表示它的字音。二是省聲字,就是表示字音的那個字沒有寫全,只寫了一部分來象徵,例如:「
,況詞也。從矢,引省聲。」說明「矤」是一個虛詞,就是表示何況、況且的「矧」字,表示聲音的本應是「引」,但它只用了「弓」這一半,所以叫「省」。
以上就是許慎《說文》「據形以訓義」的解釋體例,此外讀者還應該了解《說文》對字音的解釋方法。一般的形聲字,《說文》都有「從某,某聲」「從某、某,某亦聲」「從某,某省聲」,這樣它的大體讀音便可以一目了然,猜也能猜個八九不離十。但也有不少字,許慎則採用了「讀若某」或「讀與某同」的直接注音方法,例如「瑂」是「讀若眉」,讀者就應當參照它所指示的另一字的讀音來判斷。這裡應當提醒一句,古音和今音有大不相同處,切不可用現代字音去套讀。
了解了許慎《說文》對字形、字義、字音解釋的體例與方法,也許我們就可以讀懂讀通《說文》了,因為漢字的三個要素就是——形、音、義。
《說文解字》(大字本)內文版式
讀《說文》的功用何在?
也許有人會問,就算我們懂得讀《說文》的方法了,可我們為什麼要讀這樣一本字典,讀了它又有什麼用處呢?我以為,讀《說文》的直接用途至少有三點。
第一,可以了解現在我們仍然在使用的漢字,尤其是它的字形、字義的來龍去脈。原始漢字是什麼樣子,現在尚無法得知。雖然大汶口、仰韶等原始遺址的某些器皿上刻的符號,曾被一些專家視為最早的漢字,但畢竟數量有限,難以判斷。現在可以知道確定的早期漢字,有殷商刻在甲骨上的卜辭一類的文字,有殷周鑄在青銅器上的銘文,再下來就是戰國、秦代使用的篆、籀、古文了。此後經漢代隸書到魏晉以後的楷書,便形成了現在通用的文字。其中,漢字形變最為巨大的是篆、隸之間的那一次,這次變化使我們現在使用的漢字距離原始漢字開始遙遠了,很多字失去了造字時的基本形狀,於是,我們常常不明白這些字為什麼這樣寫,為什麼是這個意思。可是如果我們讀《說文》,看看它對字形的分析,看看它保存的篆、籀、古文,那麼,很多疑問就能迎刃而解,因為篆、籀、古文畢竟保存了較多的漢字原型,而到了隸、楷書就變化較大了。例如「衆」「聚」二字,《說文》指出:「
,多也。從
,目衆意。」「
,會也。從
,取聲。」於是我們知道,「衆」「聚」的下半部原來是一個三個人形組成的「
」(即簡化字「眾」),而「
」字的意思就是「衆立也」,表示人多,故而「衆」也表示多,「聚」也表示聚合、會合。可見,讀《說文》了解古代字形結構,對理解現在使用的漢字是大有好處的,甚至還能從《說文》所說的字本義來分析字義的逐漸演變過程。
第二,《說文》也是我們探索更古老的漢字字形、字義的一個大門。前面我們說過,古今字形變異最大的就是篆、隸之間,而篆又正是上承甲骨、金文,下啟隸書、楷書的中間環節,就像隔斷古今的大門,但如果能打開這個大門,那麼,它又是溝通古今的一條坦途。因而《說文》在識別古文字上是極其重要的,如果不讀《說文》,那些更古的甲骨文、金文就可能無法認識。例如甲骨文中有
,這是個什麼字呢?一看《說文》,其中有
,是「草木之初也。從丨上貫—,將生枝葉也,—,地也」,於是恍然大悟,原來就是「才」字,
就是草木(
)還沒有冒出來地面(—)的形狀。可見,《說文》就是通向古文字的一扇門戶。
第三,《說文》還是我們考察中國古代文化的絕好材料。《說文》所收的字(詞與字在中國古漢語中分別不是很大)是古人使用過的,古人的一些偏好、習俗,以及對萬事萬物的理解和想像常常反映在這裡面。有很多人都指出,如果把《說文》和我們現在的常用字表對照,就可以看到古今的不同。比如,《說文》示部有62個字,除了「社」「祈」「神」「秘(祕)」「祖」「祝」「祥」「禁」「福」「禍」「齋(古字作斎)」「禪」這12個字現在還常用外,其他的都幾乎接近絕跡,就連這12個字也改變了一些意思,否則恐怕也會被打入冷宮。可是,古人創造了示部這麼多字,絕不是為了好玩,而是字字有其用途的。原來古人重視祭祀,大至祭天地,中至祭祖先,小至祭灶台,名目繁多。為了區別這些不同的祭祀儀式,便有了這些不同的示部字,比如「祫」是「大合祭先祖」,「禘」是王正月郊祭天及先祖,等等。從這些今人已經很陌生的字里,我們可以看到古代社會的一個很重要的側面,也證實了「國之大事在祀與戎」的古話。我們知道,文化常常表現在語言上,語言的特徵常常就是文化的密碼,作為語言記錄的符號,文字系統中往往蘊藏了豐富的文化資料,上面舉的只是極普通的例子。
最後,我們也要注意,即《說文》一書也有一些錯誤,讀它的時候應當小心,畢竟許慎一人知識有限,思考未周,而後來的學者經過長期研究,發掘材料,對它有不少匡正。例如,在部首的安排上,許慎就有自相矛盾之處,像「白」和「自」,他自己就說「此(指"白』)亦"自』字也」,甲骨卜辭中表示「自」(即後來的「鼻」字)的有
,也有
、
,金文中表示「自」的有
、
,顯然許慎誤把它們當成了兩個不同的字而分作了兩個部首。又像「蓐」「教」「箕」「雲」,本可屬入艸、攴、竹、雨各部,許慎卻又為它們另立了部首,這顯然違背了建部首的本義。還有一些更以表音的聲旁為部首,像「句」「不」等等。以「句」部為例,句部下所收「拘」「笱」「鉤」三字「句」皆為聲旁,雖然「句」義或有會意的功用,但完全可以將三字分入手、竹、金部。這顯然是許慎自亂其例,違背了「以形說義」的原則。特別要小心的是,由於許慎沒有看到甲骨文等更早的文字,所以在分析字形時也出現了不少錯誤,比如「牢」字解釋成「從牛冬省」簡直莫名其妙,其實在甲骨文、金文中「牢」是個從牛、從宀的會意字;「企」字解釋成「從人,止聲」,其實應是「從人、從止」等等,這裡就不一一舉例了。
節選自中華書局出版的《中國經典十種》
推薦閱讀:
※梅花易數基礎入門連載(一)
※佛教入門
※佛學入門手冊之二十一【三法印 緣起性空 無常苦空】
※初學太極者入門之鑒
※准提法入門(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