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大腸癌會遺傳嗎

「大腸癌會遺傳嗎?」不少患者家屬會問到這個問題,本文講解一下大腸癌這種常見的惡性腫瘤與遺傳的關係。

簡單來說,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有明確的遺傳現象,其子女大約有一半的概率會得此病,而得了此病若不在年輕時就做手術預防性切除大腸,其今後患大腸癌的概率幾乎為100%。

但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FAP)只佔所有大腸癌中的約1%~2%,是少見病。

而絕大多數大腸癌呈散發性,沒有明顯的遺傳因素。只有大約20%左右的大腸癌患者中,遺傳因素扮演著重要的「角色」,表現為發病年齡較早,例如40多歲時。

舉個例子,前中國女排主力隊員陳招娣因直腸癌晚期去世。而陳招娣的父母、兩個姐姐以及弟弟也都是因為腸癌去世。

有遺傳傾向,但還與後天密切相關

大腸癌雖然有家族積聚性和遺傳傾向,但它不像有些遺傳性疾病那樣,如果父母發病,子女就一定發病。

因為大腸癌的發生是環境因素和遺傳因素雙重作用的結果,即使兩個人的遺傳背景完全相同,但是如果他們接觸的環境不同,那麼他們發生大腸癌的概率也不一樣。

腸癌發生與許多因素有關,其中主要與相似的易感基因和飲食習慣有關。一個人的基因天生的,無法改變的,而飲食生活習慣是我們自己可以調控的。

例如多吃新鮮食物、控制體重都是我們可控的預防大腸癌的有效手段。

家裡有人得腸癌,不必緊張,大腸癌可防可治,家中有人得了這種腫瘤其實也是給家裡人提了個醒,要注意改掉不良的生活習慣和注意體檢了。

有句話叫病從口入,用來形容腸癌是最合適不過的,因為腸癌很大程度上可以說是吃出來的病。大城市居民偏好大魚大肉等高脂肪、高蛋白、低纖維的食物,是比較明確的易患腸癌的生活方式。

換一個角度看,腸癌也可以說是拖出來的病。據調查數據顯示,一大部分腸癌患者早期曾把便血誤以為是為痔瘡、腸炎等疾病。

因為腸癌的一些初期癥狀並不明顯,也常會出現如便血、大便習性改變等癥狀,和痔瘡的癥狀很相似,大多數人都不會加以重視,甚至歸結為痔瘡而簡單地自己買葯治療,從而延誤了病情。

目前,I期腸癌患者接受手術治療後,90%以上的患者能治好,II期患者5年的生存率可達70%~80%,而III期患者5年生存率卻多在50%以下,IV期患者5年生存率則不到10%。越早治療才會有越高的生存率。

如何從生活習慣上預防腸癌?

告別高熱量飲食,多吃蔬菜和纖維類的食物,多鍛煉,既有利於預防大腸癌,還有利於減肥,二者是相輔相成的。

少吃燒焦的食物、高溫加熱的蛋白質、腌制食品,其中都含有有明確致癌物。

如何早期發現?

1、腸鏡檢查:建議50歲以上的一般健康人群,每年進行1次大便隱血試驗檢查,每5~10年進行1次纖維結直腸內鏡檢查。

如果腸鏡發現有息肉,則建議每1~2年複查一次。高位因素多者可適當提前開始篩查的年齡,自己也應該有所防範意識。

2、發現有便血、大便中有黏液、大便習性改變等,就要引起注意,去正規醫院先做個簡單的糞便潛血試驗、肛診可以初步判斷,若有進一步需要做一次腸鏡可以準確診斷;

3、大便習性改變,是指大便習慣(指大便次數的變化以及腹瀉、便秘等情況的不規律出現)和大便性狀的變化(指大便粗細、顏色的變化);

4、中老年人如出現不明原因的消瘦、腹痛、貧血等,也要警惕;

總結

如果大腸癌患者是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則會遺傳,大約佔所有大腸癌的1%,必須重視和治療。

如果大腸癌患者是林奇綜合征,那麼建議其親屬也要去做相關檢查或檢測,這種疾病遺傳傾向比較大。

如果是一般腸癌患者,其親屬要注意改善生活方式,上了年齡要去做腸鏡檢查。

家族中有人得腸癌,其親屬中得腸癌的概率相對更大,其親屬就有了大腸癌的高位因素。

但我們不必過於緊張,大腸癌的發生涉及多基因、多步驟作用,很多非遺傳因素例如飲食、肥胖、生活習慣等在大腸癌的發生中也起到了重要作用。

因此良好的飲食生活習慣和有計劃的體檢才是理性、科學的做法。


推薦閱讀:

卵巢提前衰老也可能是遺傳惹的禍
血友病「重男輕女」 專家詳解遺傳和優生優育
哪幾類型的女人生下的寶寶智商更高?
近親結婚為什麼會發生遺傳病
克羅恩病基因檢測——佳學基因

TAG:遺傳 | 大腸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