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上師和根本上師的關係和區別

上師們談上師和根本上師的關係和區別

很多人皈依了三寶,卻不知道如何抉擇依止上師善知識,尤其是在接觸了密宗以後,又常會有哪位上師是「結緣上師」,哪位上師是「根本上師」,這樣的困惑。

宗薩康謝五明佛學院院長,堪仁波切彭措郎加上師,為您深入講解:

關於上師與根本上師的關係和區別。

——編者按

今天我們講述上師話題,首先我們就應當講一下什麼是上師和根本上師的關係和區別。

談到上師和根本上師的關係和區別,雖然往昔諸位大師的說法略有差別,但其中的共同之處,就在於:上師善知識和根本上師,是共通密乘和無上密乘有所差別的兩種稱謂。

如果按照律藏中的法義來描述上師善知識的話,就是:「嚴持戒律調柔相,通達度生之儀軌,能對病人生悲心,能對眷屬生慈心,能夠善巧觀化機,講述適宜之佛法。」符合這些標準的就是上師善知識,而不符合的就不是上師善知識。

如果按照大乘經典當中的說法,雖然各個具體經典當中的說法各有差異,但是如果按照《入菩薩行論》的內容來說的話,就是:「善巧通達大乘義,即使捨棄己生命,也不捨棄菩薩戒。」這就是大乘對於上師善知識的要求。

同樣是大乘的觀點,薩迦班智達曾經這樣談到上師善知識的標準:「戒律精嚴故身語清凈,智慧廣大能通曉諸藏,悲心廣大能攝受弟子。」符合這三條的,就是合乎要求的大乘上師善知識。

如果從密乘的無上密觀點來看,有類似外十條標準、內十條標準、密十條標準、真如性十條標準共計四十條標準的許多說法,但如果歸納性地簡單陳述無上密的金剛上師標準,就是:「具足無上密三昧耶,通曉密乘諸藏法義,擁有究竟見地之體驗,本尊之念修已經徹底,悲心廣大能利益眾生。」符合這些標準的人,就是可以去依止的無上密金剛上師。

這樣一來,不論一個人想去修學什麼樣的佛法法門,不論他想去依止聲聞乘的上師善知識,還是想去依止大乘的上師善知識,還是想去依止密乘的上師善知識,首先就應當按照經典當中的描述,去仔細地觀察這個對象是否符合這些標準,這也就是所謂「首先弟子應觀察上師」的意思了。

如果經過觀察,認為這個上師善知識符合標準,那麼就可以其親近依止這個上師善知識,進而求學各種自己所希望學到的佛法法門,這就是第一階段——弟子觀察上師善知識——之後的第二階段——弟子依止上師善知識。

如果要將上師的標準再加以歸納,最簡單的標準是什麼呢?那就是一定要具足大悲心,或者說具足廣大的利他之心,或者說具足菩提心大寶。符合這個標準的人,就可以被當做上師善知識去依止了。

只要是這個上師善知識具足了大悲心,你去依止這個上師善知識,他就從來不會誤導你,從來不會欺騙你。因為他具足大悲心,不論他讓你做什麼事情,或是學習什麼內容,都是建立在能夠利益你的基礎上才做的,並不是為了他自己的什麼目的,並不是為了騙你而令他自己得益而做的。

因此說,如果你是依止了一個真正具有大悲心的上師善知識,那麼在你的整個一生中,就根本不會產生「我好像跟錯師傅了、我好像被騙了」的後悔心理,因為這個上師善知識具足大悲心,完全就是善的代表,就好像德格人所說的「從頭到尾都是白色」的諺語一樣,是真正值得依止的。

如果是一個沒有大悲心的上師喇嘛,或者說是沒有菩提心的上師喇嘛,雖然他也能夠時不時地表現出白善的行為舉止,但因為之前自己沒有善加觀察,最終你就會產生「原來我是被騙了,現在才明白」的悔恨心理。

所以說,從一開始,弟子就一定要很好地觀察分析上師,而且不能僅從外表去觀察分析,而是要觀察分析他是否真正具有大悲心或者菩提心,以避免以後後悔。這一點非常重要、不可或缺。

比如說我,我是依止老堪布白瑪當秋為上師的,差不多在二十餘年的時間裡面,我都是非常歡喜開心的心情,從來沒有哪怕一天的「我怎麼拜了這麼樣的一個師傅!」的心理,每當我思維的時候,從來都是「我能夠遇到這樣的一個上師,實在是我的好福氣啊!」「我一生中最大的利益和善業就是依止這樣的一個上師了啊!」

因此,如果一個修行者,與顯教的不論是聲聞乘還是大乘的教法建立了關係,有了自己的上師善知識,那就一定要將上師善知識當成佛陀一樣去看、去對待。而對於密乘、無上密乘的一個修行者而言,從上師善知識對於自己的恩德之大來說,則要認為上師善知識就是真正的佛陀,而不是當成佛陀,因為二者根本無法區分開來。

所謂的恩德,有三種,賜予自己灌頂、傳授自己續部、傳授自己竅訣。如果一個上師善知識對於自己具有這三種恩德,那他就是自己的三恩上師;如果他給自己傳授了灌頂和續部,那他就是自己的二恩上師;如果他僅僅只是給自己傳授了灌頂,那就是一恩上師。這種三恩上師的觀點,出自薩迦班智達的《分析解說三種律儀》。

講到這裡,其實就已經涉及到了上師和根本上師的區別了。如果按照薩迦班智達的說法:「般若波羅密多乘的上師善知識,從來就不是正上師、聖善知識」,這裡是將根本上師等同於正上師、聖善知識而言,只要是顯教,不論是聲聞乘還是大乘,不論弟子們如何將上師善知識當成佛來對待,但都不是正上師善知識,都不是根本上師。只有你從該上師善知識處得到了灌頂、學習到了密乘的法義,才能談的上是你的正上師、聖善知識,或者說是根本上師。

如果說,一個弟子,從一個上師處得到了灌頂,得到了續部法義的教授,甚至得到了竅訣的傳授,建立起了如此的法緣,就算上師不對弟子說「我是你的根本上師!」,弟子也沒有請求說「你做我的根本上師吧?」他們事實上已經是弟子和根本上師的關係了。

反過來,如果弟子和師傅之間,根本就沒有建立起來上述的那三種法緣關係的話,哪怕師傅對弟子說:「我是你的根本上師!」,哪怕弟子對師傅說:「我請你當我的根本上師!」,事實上也是不成立的。

所以說,弟子和根本上師之間關係的建立,關鍵就看相互之間是否建立了灌頂、續部教授、竅訣傳授之類大的法緣。

如果一個弟子,從一個師傅處接受了灌頂,從外相上看,從一般意義上來說,當然可以算是建立了弟子和根本上師之間的這種法緣關係。但是嚴格來說,還是要看有沒有真正得到灌頂。因為並不是接受了灌頂,就一定能夠得到灌頂,只有真正得到了灌頂,才可以說是灌頂師是自己的根本上師。如果只是自己參加了灌頂法會,卻不能肯定自己是否得到了灌頂,那麼弟子和根本上師這種關係也就不一定建立起來了。而如果從續部傳授和竅訣傳授這兩個方面來說,只要是師傅給弟子進行了講解和傳授,那就已經建立了相應的根本上師的法緣,並沒有像灌頂那樣,還要區分是否真正得到了灌頂。

所謂的真正得到灌頂,有四種方式:

第一種,也就是最上等,就好像恩陀羅菩提王那樣,在接受《密集金剛》灌頂的時候,其產生的灌頂之智慧,就是佛陀的智慧,那也就是說,他在接受灌頂的時候就成就了佛陀果位,這就是最上等的得到灌頂的方式。

第二種,就是在接受灌頂的時候,所產生的灌頂之智慧,是登地智慧,這在印藏那些大成就者當中的例子很多,比如比日瓦巴大師,他在接受上師的灌頂,進入到上師化現之壇城的時候,就產生了初地菩薩的智慧,成為了初地菩薩。這就是第二等的得到灌頂的方式。

第三種,就是弟子在接受灌頂的時候,產生了表示比喻的智慧。一般而言,是得到了加行道的智慧和成就。這種得到灌頂方式的例子也非常多,比如說第二世蔣揚欽哲確吉羅卓仁波切,當他迎請多朱欽登比尼瑪而接受灌頂的時候,據說是當下就生起了表示比喻的智慧。

第四種,當弟子在接受灌頂的時候,並沒有產生上述三種的智慧,但是至少也應當明白能表所表、能詮所詮、能凈所凈的含義,能夠懂得灌頂的法義。比如說,對於一個彩粉壇城,或者布繪壇城,弟子能夠明白這個壇城的意義在哪裡?如果對應於自己的身體,到底又表示的是什麼?是什麼含義?比如說寶瓶灌頂的時候,灌頂之處在身體的什麼地方?會帶來什麼樣的利益?也就是說,這個弟子如果明白了這些含義的話,這就是最小程度、最差的得到灌頂的方式了。

對於我們現在的學佛人而言,就算是能夠得到灌頂,也最多是第三種和第四種的方式。如果具體到我自己而言的話,如果能夠有第四種方式的得到灌頂,那也是非常非常好的了。大多數情況下,今天要去參加灌頂了,到了那裡,被寶瓶在頭上放一下,喝一點水,這就是接受了灌頂了,然後就四散而去。這根本就談不到任何的得到灌頂。

當建立起來了這樣的弟子和根本上師之間的關係之後,從祈請的角度而言,薩迦班智達曾經說過:「按照顯教的說法,是將上師納入佛法僧三寶而進行祈請;而按照密乘的觀點,則是將佛法僧三寶納入上師而進行祈請,二種祈請具有如此的差別。」所以,現在藏地的上師瑜伽等祈請方式,基本上都是以無上密的觀點作為基礎而進行的,比如在一些格魯巴的上師瑜伽法中,就有「上師你是佛、上師你是法、上師你是僧……我祈請」之類的說法;比如在薩迦的上師瑜伽法中,就有「總集一切皈處的上師大寶……我祈請」的說法;比如在寧瑪巴的上師祈請文中,則有「三世一切諸佛之體性……我祈請」的說法;嘎舉巴的上師祈請文中,也有「總集一切皈處體性的上師……我祈請」的說法。所有這些,其實都是按照無上密的法義,而將佛法僧納入到上師中而進行祈請的。而在《天法》等某些法門之中,也有將佛法僧拆分開來,而說「總集一切諸佛體性的上師……我祈請,總集一切諸法體性的上師……我祈請,總集一切聖僧體性的上師……我祈請」之類的說法。不管怎麼說,這些都是順應無上密的法義而進行的祈請。

下面我們就用第一二世降陽欽則仁波切作為例子來說明上師的法義。

第一世蔣揚欽哲旺波仁波切,在他整個一生當中,在藏地八大教派的傳承中,毫無分別地先後依止過二百餘為上師;而第二世蔣揚欽哲確吉羅卓仁波切,在他一生當中,也先後依止過百餘位上師。他們就好像我們剛才所講述過的,雖然他們都依止了那麼多的上師,首先都是對於上師經過了是否符合性相的觀察分析,而後採取依止求法的。並不是未加任何觀察分析,就直接前去建立法和誓言的關係,並不是這樣的作為。

不僅要觀察分析這個喇嘛,他們還要觀察這個喇嘛的法脈傳承從何而來?這個喇嘛的上師又是從什麼人那裡得到的法脈傳承?也就是說他們要分析觀察法脈傳承是什麼?然後還要分析觀察法脈傳承中三昧耶誓言是否清凈?要進行種種的分析觀察之後,才能決定是否要去該喇嘛跟前依止求法。

因此,在藏地,只要是了解第一二世欽哲仁波切的那些喇嘛上師,都會非常認可欽則傳承的真實性和清凈性,都會非常重視欽則傳承的完整性。比如說,針對具體的一個灌頂,只要有相關的清凈傳承,就會去到各個喇嘛上師跟前,聽聞各種不同傳承的同一個灌頂,這樣就儘可能完全地將該灌頂的傳承收集到了一起,所以說欽哲傳承就囊括了所有教派的各種傳承在內。

在他們從如此眾多的喇嘛上師處聽聞了眾多的法門之後,是不是就需要將每一個法門都要每天進行念誦呢?如果是像我們這樣的出家人,除了念誦修行之外就別無所做,因此可以念誦很多。但是對於在家人,對於有社會工作之人,只要視情況做到念誦其實也就可以了。

就比如說欽哲仁波切他們,差不多得到了七百餘函法門的灌頂、口傳和引導,別說他們每天念誦一遍了,就算是連續念誦一年,可能也完成不了完整的一遍吧。

所以說,要將從各個喇嘛上師處所求的法門每天都至少念誦一遍,這實際上是做不到的。

因此,一個有工作的修行人,每天選擇一個上師法、一個本尊法、一個空行法、一個護法法等這幾個重要的代表性法門,完成一遍念誦或者觀修,其實就可以了,哪怕自己已經得到了上百的法門,其實每天只要修行這幾種代表性的即可。或者也可以只修行好像《三根本合修法》這種法,因為它已經涵括了上師本尊和護法空行在內,因此只修一遍此法,其實也是可以的。

那麼,我這樣的說法,是不是因為你們有日常工作,沒有太多的時間,因此就讓你們念誦少一些呢?不是!這是因為薩迦班智達曾經說過:「任何出世間的智慧本尊、護法、空行,雖然他們的外相上千差萬別,但是因為他們的心相續完全都是一個的緣故,因此修一個就等於修所有。」正是因為這樣的原因,我才會說你們一天之中只要能夠完成一遍上師、本尊、空行、護法的代表性法門就可以了,並不需要將所有法門全部都念誦或者修行一遍。

比如說一個修行觀音的修行者,他僅僅只修行觀音,並沒有修行別的什麼本尊,那麼當他最終成就觀音的果位之後,他已經成為了真正的觀音體性,已經是真正的觀音了,那這個時候,他會不會想:「現在我已經成就了觀音,接下來我是不是要成就一下文殊呢?」根本不會,也根本不需要!因為他一旦成就了觀音,也就等於他成就了文殊,也就等於他成就了金剛手。這就是用來說明上述法義的另外一個例子。

所以,修一個本尊其實就完全足夠了。那麼,我到底應當修哪一個喇嘛上師傳授的本尊呢?你們應當選擇一個你們自己認為最有信心、最有恩德的那個喇嘛上師所傳授給你們的本尊修行就可以了。而對於其他的喇嘛上師,雖然他也傳授給你們另外的本尊法門,也告訴你們這個法門如何如何好,你們應當如何如何修,但只要是一個真正明白法義的人,就一定不會說「你們修那個本尊,沒有修我傳授的本尊,這很不好」,一定不會這樣說的。

如果有喇嘛這樣對你們說了,你們也不要對這個喇嘛上師產生不好的觀點和看法,因為畢竟你們已經建立了一定的法緣,因為他之所以傳授給你不同的法門,是為你提供了更多的選擇。你們只要在心中能夠明確「我這麼做的原因,並不是因為我太忙沒時間,而是因為我明白了『修一就等於修一切』的道理,所以我就只選擇了一個本尊去修行」,這樣就可以了。

現在就請大家提問題。

問題1:昨天堪布曾經講到「利美就是無妄念的智慧」,那是不是說利美就是大手印和大圓滿呢?

答:如果是一個真正修行大手印和大圓滿的修行人,究竟他一定會進入到利美見地之中,這是非常顯而易見的道理。這其實已經在昨天的內容中講述過了:不論是佛法當中的任何一個法門,只要你是一個真正的實修者,就一定是利美的。因為佛法的本來利益和作用,就是去除眾生的貪嗔之心,因此只要經過真正佛法的修行,就一定能夠斷除對於己方的貪心和對於他方的嗔心,那就一定是利美的道法了。佛法根本就是沒有絲毫貪嗔之道法,根本不可能引導人進入貪嗔之中。

問題2:應當如何對待一個宗派分別心特別重的人?比如說他們認為大乘或者密乘並不是真正的佛法而予以貶低。

答:對於這種人來說,我們的責任,就是去利益他們,要抱有利益他們的心理。只要聽到他們這種言語,或者看到他們的這種行為,其實我們就可以明白:之所以他們這麼說,這麼做,恰恰是表明他們並不明白什麼是大乘法門,什麼是密乘法門。比如說藏地如果有類似否定別的宗派的言語行為出現的話,就非常明顯地表明了他根本懂得不熟悉別的宗派的法義。

如果你們認為可以和他們溝通,可以讓他們聽到或者看到大乘法語而給他們帶來利益的話,那就可以對他們說:「你們能否首先研究一下大乘和密乘看看呢?」如果他們經過研究還是否認,或者他們根本就不願意研究,那我們在仍然沒有產生嗔心的前提下,就只能自己念誦真言,發出願望:「希望他們未來都能夠成為具有利美見地之人!」,除此之外,好像我們也沒有什麼可以做的了。但這並不是我們放棄了他們,並不是我們不想利益他們,因為這不符合大乘的法義。

問題3:當有人問我們:「到底是南傳佛法好?,還是大乘、密乘佛法好?」我們應當怎麼回應呢?

答:佛陀所宣說的八萬四千法門,其實都是匹配於各個化機眾生的不同意願和機緣而宣說的。因此說,對於一個適宜於被聲聞緣覺法門救度的眾生而言,聲聞緣覺法門就是最好的;對於一個適宜於被大乘法門救度的眾生而言,大乘的法門就是最好的;而對於一個密乘的化機而言,自然密乘就是最好的了。除了這種判斷方法而外,要想一刀切地說哪種法門最好,是根本不可能的。

所以對於這個問題的回應就應當是:適應於該化機的法門,就是最好的法門。

就好像我們是病人,法門就是葯,只有對症的葯才能說是最好的,根本就沒有辦法直接說哪個葯最好,這其中的道理其實完全是一樣的。

問題4:如果一個基督徒,明明知道我們是學佛者,但是還是反覆勸導我們改宗基督,我們應當如何回應呢?

答:這個時候你們就應當問他們:「為什麼呢?」

問題5:是不是可以想一個上師是好的,而另外一個上師並不怎麼好?

答:這樣當然是可以想的,只是不要本著貶低或者嗔恨等不良心態而想。如果是已經建立了法緣的上師,那還是不要這樣想的好些,那是會帶來過失的。為什麼會有過失,那是因為佛和諸位先賢大師們都說過的,至於具體有什麼樣的過失,我自己也說不清楚。

問題6:要進入金剛乘,是不是首先要了解聲聞乘和大乘呢?

答:進入金剛乘的方法有多種,第一種,首先學習大乘的教法,然後再進入金剛乘;第二種,先學習聲聞乘,然後學習大乘,最後再進入金剛乘;這是最常見的兩種進入金剛乘的方法。

另外還有一種,就是不去學習聲聞乘和大乘的教法,而是直接學習金剛乘,也是可以的。因為金剛乘並不是一個不一樣的教法,而是完整地包含了從資糧道一直到最終成佛所有階段法門的教法,金剛乘的法義當中,也涵括有聲聞乘和大乘的內容,因此直接進入金剛乘也是可以的。

問題7:我們如何知道自己是不是得到了灌頂呢?

答:關於如何才能算是得到了灌頂,剛才我已經講述的很清楚了。如果那四種情況的任何一種剛出現在自己身上,那就是得到灌頂了。如果四種情況都沒有出現,雖然也會得到很大的加持,雖然也會在自己的相續中種下密乘習氣的種子,但是並不能算是得到灌頂,只是參加了灌頂法會而已。

問題8:堪布剛才講過修一個本尊就等於修一切本尊,那為什麼還有人要不斷地學習更多的修法呢?

答:這是因為每個人各自的願望有差別,學習很多的法門其實也是可以的。也就是說,修一個或者修許多,都是建立在各人的願望基礎之上的。對於一個需要引導弟子、需要傳法的喇嘛上師而言,因為需要針對不同弟子的機緣和意願,需要有各種不同的修法,或者是為了不讓某些修法傳承斷絕,故而就學習許多的修法,以便能夠將更多的修法傳承能夠傳承到後來的化機手上,也就是說,因為要利益未來化機的責任的緣故,所有他們就會去求很多的修法。

如果只是我們自己修行,那修一個都可以,修許多自然也就不算不對了。這本身並沒有根本上的差異。

問題9:如果不斷地求學更多的法門,很容易就會產生修行上的物質主義,也就是認為學習越多就會越好的這種心態。那麼怎麼樣才能知道什麼時候該停止求學更多法門呢?

答:其實這在剛才已經都說過了,當你真正地開始修行某一個法門的時候,其實這個時候,就已經可以不用去學習其他更多的法門了。這是一種情況。

第二個情況,就是當你修行某一個法門,而達到初地菩薩的果位的時候,你已經獲得了初地的12種百功德,這個時候,你肯定已經清楚自己應當怎樣做,不應當怎樣做。這個時候就可以停止求學更多了。

更何況當你證悟到佛果的時候,已經完全具足功德的時候,就是徹底停止的時候了。

開個玩笑,當你開車去往佛果的時候,一定需要一個很好的剎車,如果沒有很好的剎車的話,就算是你已經到達了佛果,卻剎不住車,那就不知道又會到哪裡去了!

問題10:在生起次第的時候,自生本尊和對生本尊有什麼不同?

答:從無上密的角度而言,同時存在生起次第和圓滿次第,而一般所說的生起次第,主要指的就是自生本尊,並沒有包含對生本尊。

對於瑜伽部而言,也有生起次第的名字,但其生起次第卻並不是無上密那樣的生起次第。

而如果從事部、行部而言,所謂的自生,只是從自身生起本尊,但是卻沒有迎請智慧尊融入的儀軌;所謂的對生,雖然是從對面生起了本尊,但是卻有智慧尊的迎請融入。那麼,從無上密的角度來說,事部、行部其實並沒有真正的生起次第。而且無上密所談到的生起次第,主要說的就是自生本尊,而不是對生本尊。

所以說,只要談到生起次第,一定是自生本尊;對於對生的本尊,只能將其當成是頂禮讚頌的對境,並不能稱為生起次第。

< 以上摘自堪仁波切彭措郎加2008年在新加坡的講法記錄,吳寧強翻譯 >

推薦閱讀:

外國人過春節和中國人過春節有什麼區別 - 國際聚焦 - 鳳凰論壇
養兒子和養女兒的區別!
最新「爸比」和「媽咪」的區別,笑屎了!!!
功德和福德有何區別
功德與福德的區別

TAG:關係 | 區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