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上妙下祥法師《二〇〇七年為寶林寺尼眾開示》

  • 二〇〇七年為寶林寺尼眾開示
  • 作者:溯源佛教…法寶閱讀來源:本站原創點擊數:3840更新時間:2008-1-5
  • 【字體:小 大】
  • (本文錄音見:http://www.suyuan.org/fbst/ShowClass.asp?ClassID=119)

    目錄

    問題一、什麼才是真正的修行?

    問題二、戒定慧,可不可以從慧開始,從定開始修?

    問題三、嚴格的持戒本身就是一種定力。

    問題四、在《威儀門》當中說到,「凡禮拜,需精誠作觀,教列七種,不可不知」。是哪七種?

      問題五、「人到無求品自高」的含義?

    問題六、親道師父經常埋怨親本師父不讓她受大戒,怎麼辦呢?

    問題七、沙彌尼可以看比丘尼戒本嗎?

    問題八、出家前把寺院的水果拿回家吃了,現在又持金錢戒,怎麼懺悔呢?

    問題九、都說初發心成佛有餘。但時間長了之後就有點懶散,怎麼保持勇猛修行的心。

    問題十、不念佛誦戒的時候,日常生活當中應該怎麼修行?

    問題十一、幹活的時候不能念佛,是不是散心,怎麼用功?

    問題十二、面對當前社會和佛教的形式,住在山裡寺院的女眾,以什麼樣的心態來鞏固這個僧團?

    問題十三、該怎樣把心量放開?

    問題十四、怎樣來保持和延續感恩的心,運用到具體日常生活中?

    問題十五、弟子沒有多少文化,學習方面很落後,用真心來學還是好多不明白的地方。

    問題十六、上座師父用洗腳盆接的水,倒到別的師父洗衣袍盆里,可不可以?

    問題十七、廁所坑位別的師父可不可以去?

    問題十八、小眾階段,對師父該怎樣才是真正的孝道?對同學該怎樣才是真正的慈悲?對常住該怎樣發心?真正恭敬心應該怎麼做?

    問題十九、弟子常常對自己失去信心。

     問題二十、煩惱業障境界現前時,該如何控制自己的情緒?

    問題二十一、對師父起念,該如何懺悔清凈?

    問題二十二、念頭起時,總想下山(離開寺院),心不能安住,可是弟子卻不想離開師父,想發願燃指懺悔罪業。

      問題二十三、習氣煩惱業重,怎麼樣克服?

    問題二十四、病苦來的時候,或懶惰、懈怠不願意做事的時候,應該怎麼樣克服這個心理障礙?

    問題二十五、人人都知道隨順因緣,或者是等因緣成熟,什麼是因緣成熟?

    問題二十六、身為執事的話,做完事又沒有時間學習。

    問題二十七、容易觸惱人,做事情,總想做好,不做好心裡就不好受。

    問題二十八、怎麼樣做才能這一生成佛呢?這一生就了脫生死?

    問題二十九、聞思修的「思」是什麼?

      問題三十、怎樣憶佛?

    問題三十一、困的時候,閉上眼睛還在做事情,睜開眼睛還困,這事該怎麼辦呢?

    問題三十二、受戒夠求戒的標準是什麼?

    問題三十三、要是大悲寺有傳戒,弟子就不到外面去受戒了,得如法戒。能不能等到這個機會?有的師父就提醒弟子,如果你要做不到的話,算不算眾中妄語?

    問題三十四、有時候不知不覺就有那種維護自己的心,導致自己總打小妄語,不知不覺地就溜達出來了。這種習性不知道怎麼對治它?

    問題三十五、為常住做事苦活累活都發心干,當執事有的人就不發心了。

    問題三十六、作為一個居士來發心,到寺院以後,單位的事情又引起了煩惱。怎樣能把工作也做好,也護持好道場?

    問題三十七、做執事就覺得費心,想要清凈的話,就不願做執事了。應該怎麼取捨?

    問題三十八、如果對方因為貪心來取的,應該不去分別來布施,還是到周圍去觀察後再布施呢?

    問題三十九、釋迦牟尼佛喂那個老虎,那老虎會不會下地獄,有沒有果報要受呢?

    問題四十、有的人在度了之後,在行持正法的時候又行持不起來,對佛法就會造成影響。這種人是度還是不度呢?

    二〇〇七年為寶林寺尼眾開示

    ◎妙祥法師 講述

     時間:二〇〇七年十月十七

      地點:遼寧省大石橋市寶林寺

      聽眾:寶林寺內尼眾及部分居士約四十餘人

    唱贊:爐香乍爇

       法界蒙熏

       諸佛海會悉遙聞

       隨處結祥雲

       誠意方殷

       諸佛現全身

       南無香雲蓋菩薩摩訶薩 (三稱)

      維那:恭請和尚升座,大眾一起向上排班,頂禮和尚三拜。

      禮佛一拜。

      眾等:依教奉行。

      大家請坐!

      眾等:阿彌陀佛!

      今天受(寶林寺住持)親本師邀請,來到咱們寺院,順便跟大家談一談關於修行上的問題。這個問題不是一次、兩次就能把它討論得很清楚,得需要反覆地討論,反覆地提高認識,才能使我們走到一個正確的道路上。今天趁此機會跟大家共同討論一下。我的看法剛才和親本師說了,就是大家提問題,咱們共同討論,這樣好不好?

      大家沒啥意見的話,(放掌吧)看看誰在修行上有什麼問題,可以說。

    問題一、一尼眾問:阿彌陀佛,弟子請師父慈悲開示。弟子出家也有五、六年的時間了。就是說提到修行,弟子到現在也就是在自己的意識裡面,概念裡面搞不清楚,到底什麼才是真正的修行?怎麼樣做才叫修行?雖然出家已經好多年了,但是始終自己還是很困惑。

    這問題提得很好。實際上這個問題要弄不清楚,我們在修行道路上容易把假的當真的,把真的當成假的了。究竟什麼叫修行?佛法的修行就是一個,要去掉我們所有的知見和妄想。佛法的修行是減法,不是增加。就是說我們的修行是不斷地去毛病,減少我們所有的毛病。並不是說像外道似的,他們是增法,今天增加一個修行的方法,明天又增加一個修行的方法,而且不斷地積累,越來越多,他們認為這是修行。佛法的修行不是這樣,佛法里所有的方法是去掉我們的知見和妄想,是減法,越去越少。這條路區別於外道。所以在修行道路上,我們一定要知道是減法。

    現在很多的人迷惑在哪個地方呢?就是在修行佛法,比如說,我們念佛,不是說我們一天念多少佛為修行,而是我們每天念佛是去掉我們妄想的多少為目的。因為我們的自性是圓滿的,本來就是佛。因為我們的妄想增加,最後變成了眾生。我們只要去掉妄想就是現成的佛。我們要溯本歸源,要回到我們如來藏性里去。如來藏性它是不生不滅的,也是不增不減的。我們之所以不能見到如來藏性,是因為被我們的妄想和習氣所覆蓋著,不能見到自性。我們只要揭開覆蓋的妄想,它也就是五陰,就可以見到我們的如來藏性。怎麼樣見到?那我們用各種的方法來去掉我們的妄想和執著。什麼是妄想、執著?那就是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這就是我們最大的執著。只要去掉這些事相的話,我們就會見到如來藏性。

      修行一定要知道是去掉妄想,並不是增加哪個修行的方法。有很多的居士,還有僧人也是這樣,往往以增加修行哪個法門為目的,以為修行法門越多,方法越多,就認為自己就是得道了。其實我們修行不是這樣,是以無所得為得。因為有所得都是有為法,《金剛經》說:「一切賢聖,皆以無為法而有差別。」我們修行道路上就是以減法,從普通話說就是減法,就是去掉我們的毛病習氣為修行。

      在修行道路我們怎麼去修?也是有方法,這個方法也就是戒定慧。只有按照戒定慧的方法去修行,才叫修行。有的人說,我可不可以不以戒為開始,我以定為開始,以慧開始。這種說法是不正確的,因為我們都知道,蓋一個房子首先要有地基,沒有地基這個房子是不成立的。就算勉強蓋了,也會在風雨中很快就倒塌了。所以說,必須要有次第,這個次第就是戒定慧,戒定慧為次第。如果有的人以另外一個方式為次第,我的看法,實際上這是不正確的。

    昨天就有盤錦居士,也問到這個次第的問題,我說:「佛法哪來的次第?」他把佛法要分成次第,這是錯誤的。佛法不存在次第,就是當下。而所謂的次第,就是戒定慧。不是佛法有次第,而是我們在修行佛法的這個方法之中,它有一個方便,就是戒定慧,是最大的方便。那就是說,我們先從持戒開始,在持戒的基礎上生定,由戒和定的成就,才能會有真正的智慧現前。而且戒定慧又是一體的,是不可分割的。所以說,所謂的次第也是勉強說,也是不可分割的。戒里有定,有慧;定里有戒,有慧;慧里有定,有戒,它三位一體,不可分割。

    但雖然是不可分割,也必須要先以戒為師,只有以戒為師去修行,這才能正確。因為如果不能以戒為師去修行,就容易墮入外道里去。在修行上也是結罪的,也是不允許的。經里曾經講過:不持戒的人就是修定,他不是正定,雖然他能夠修到本領,有了神通,能在虛空飛行。將來的結果也會墮落羅剎類,也是外道。所以在修行道路以戒為師,以戒生定,以定生慧,這是正確的。

    我們應該知道修行佛法是個減法,不是增加。有時候我們修行很容易出現迷茫,就是越修覺得心裡越空空蕩蕩,沒有什麼,有時甚至起了一種枯燥感。原先剛一學佛時,還有很多的想法和意思,現在越修呢越沒有意思了。其實沒有意思才是真正的有意思,這就是區別。剛開始我們修為什麼有意思呢?因為我們把增加作為我們的修行方法,而感覺到很充實。但你這個充實,是你的知見的充實,是知見的感覺,並不是真正的充實。我們修行要求的是減,要把所有的知見要放下,放下了以後,我們因為長期的習氣,感覺到很空虛,甚至無邊無落。有時候又非常枯燥,實際上這就是我們修行很好的一個階段,只要是我們能夠正確地認識,而生起歡喜心,我們就提高了一大步。這就是修行佛法的一個很關鍵的問題。

    很多的人吶,出家很久了,有的是四、五年,有的甚至十年、二十年,他覺得我沒有什麼可得的,什麼也沒得。實際上就這個什麼也沒得,才是真正的得。因為我們不要以這個世間法為標準,以所得為標準。你得到的東西,往往都是我們的知見和妄想,因為他不知道我們自性里是圓滿具足的,不增不減,它不會缺一分一毫。所以當我們見到自性的時候,它和佛是等齊的。所以說它不是外來的,如果是外來的,它就成了生滅法了。它就有增有減,它就有了生滅,我們所修行的要不生不滅。所以說它和佛法就不相應了,在表面上很熱鬧,感覺到有很多東西所在,實際上那是我們的知見,是我們的執著所起的作用。

    所以說修行佛法一定要記住這一點。要忽視了這個自性它是圓滿的、具足的,而且是不增不減的,我們就會走到偏道。只有我們知道這個根本的目標,才知道這個修行的路上,哪兒是對,哪兒是錯的。這一點也是很重要,修行道路上一定要克服我們有所得這種思想。只要是無所得,才是正確的。好,下一個還有誰提問題?我講的你聽明白沒有?

    問題二、一尼眾問:阿彌陀佛,師父請您給弟子開示。師父說這個戒定慧,可不可以從慧開始,從定開始修?

    不可以的。因為你所謂的從慧,那只是表面的從慧,並不是真正的從慧。真正生起的慧,必須從戒里才能生出慧。因為有了戒,有了定才能生慧。

    我們所謂的慧,有時候表面上偶爾的現前了,但那有時是前生的努力,有那一點影子,很快就消失了。另外我們的慧是不是真正的慧?有時候並不是。有時候夾雜著我們很多的思想在那裡面,有可能是魔道的東西,這一點應該要注意的。

    因為這個慧啊,它離不開戒,離不開定。所以不可能從慧,直接入手,而甚至說從定里直接入手。

    我剛才講了,有的人就是修到在虛空飛行,他將來也會墮落羅剎類。為什麼呢?因為他那裡得到的並不是真正的定,也不是真正的慧。所謂的有了定力和慧,往往都是掩蓋著我相、人相、眾生相和貪慾,只是一時的,最後還會墮落。所以我們不能追求這樣。大家一定要牢牢記住,就是說必須以戒為主,以戒為基礎去修,這才能走到一個正確的道路上。釋迦牟尼佛在涅槃時候就告訴我們「以戒為師」。像虛雲老和尚圓寂的時候告訴我們的,就是一個「戒」字。這就是根本的東西。

      有的人可能從定開始,但最後還得轉回來,還得學戒,不可能離開戒。有一部分人由於只抓住定,而在戒律上要求不嚴,最後不管是道場也好,他的傳承也好,最後的結果都是與佛法不相應的。這個我就不具體舉例子了,像親本師能知道,他有些個別的地方,已經就變質了,已經沒法再延續佛法了。就是因為沒有以戒為基礎修行,才得出這個結果。我們不光自己要成就,還要我們道場代代都成就,所以就得必須以戒為主。

    問題三、一尼眾問:師父,是不是持戒,嚴格的持戒其實本身就是一種定力呢?

      是這樣,實際戒就是定。因為戒里含定,我們舉個很簡單的例子,比如說一個饅頭,我們要求過午就不食,有的人餓了可能想要吃這個饅頭,戒律又不允許。如果你能控制自己的心念,不去起心動念,本身就是定力。既是戒又是定。

      有的人就以為我只要修定就行,他認為什麼是定呢?打坐是定、念佛是定,而不知道持戒就是定。而且他可能就破戒了,就把這個饅頭吃了。吃了,不光他的定力破壞了,而且戒律也沒有了,智慧更沒有了。所以說實際上真正的定力在於我們起心動念里,每一念都含有定和慧,只有在戒律上能夠持得清凈的人,才會有真正的定力。不然,表面上好像是在打坐,實際上你看他下了坐,就不行了。就連一個饅頭他都控制不了,被它給誘惑得跑了,一點飢餓感他都放不下,哪來的定力啊?是不是?

      我曾經跟大家講過,在五台山,和一個師父,我倆上台懷鎮,往回走的時候,他就跟我講:「我最喜歡修禪定了。」說他很早以前,甚至沒出家前,他就喜歡打坐、修禪定,他跟我講的時候很自豪,我也很佩服。正說的時候,天就下雨了,倒不是特別大,小雨點就開始掉了。他說:「下雨了!」扭頭就開始跑起來,往寺院里跑了,把我扔在道邊了。我還是一步一步走回來。這就是他說的定,你看一個雨點,他都會逃跑了,所以說這個定他根本就修得還是不夠火候。真正的定力不在於你坐多長時間,而在於平時每一點每一滴是否能按戒律去做。如果戒律能做到了,才會真正有定力。

      我們通過這個事例就可以看出,修戒律是一個大定力。為什麼有這麼多人,在守戒上並不嚴謹呢?就因為他的定力不足。沒有定力,所以他守戒不足。而守戒足的人,必然會有大定力,因為他能控制自己的所有的慾望和身行,自己思想啊、慾望啊和身體的行為,他都能控制住,本身就是一個非常非常大的定力。能控制自己的人,也就是對自己的行為能做主的人,在生死上才能做主。自己在自己的行為上都不能做主,都把持不住,怎麼能有真正的定力呢?怎麼能去了脫生死呢?更不會在生死上做主。所以這點呢,大家仔細想想,就會很清楚的。

    問題四、一尼眾問:請師父開示,在《威儀門》當中說到,「凡禮拜,需精誠作觀,教列七種,不可不知」。弟子不知道是哪七種?請師父開示。

    這個具體的七種啊,我可不清楚。但是我知道這個「觀」,不是說我們說那種觀。它不管列出幾種觀的方法,目的就是一個,就是你要把心攝住,不要打妄想。用各種方法,比如說佛的好相觀,或者哪種清凈觀,都是一個目的,都是不讓你打妄想。

    什麼叫觀呢?就是不觀而觀是觀。有時候我們追求了一種觀想的方法,或者做一種觀,那只是一種方法。方法的目的——比如,有人說叫你觀佛的好相,什麼是佛的好相呢?就是清凈無為,是佛的好相,無人相、無我相、無眾生相,是佛的好相。並不說,「佛長得,噢,多圓滿吶,那眼睛、眉毛是那樣的,佛還在那兒放光吶!」這不叫觀。是我們把我們的妄想放下了,不再追求了,這叫觀,也就是說不觀而觀。

    所以具體哪七種,我還不大清楚,可能是《毗尼日用切要》里有。我只能說從這個大面給你講一下。(編者註:教列七種觀,見後附錄一。)

      問題五、一尼眾問:請師父開示,「人到無求品自高」,請師父講講這個含義。

    「人到無求品自高」,這個無求啊,實際上就是求。這個不求就是求,我們世間上都以求為求,實際上正走到一條邪道上去了,它與佛法是不相應的。無求呢,實際上無求——為什麼要無求?因為我們自性是圓滿的,是具足的,你要是不求了,反而我們自性這個圓滿就會顯現出來。

    就像這個水似的,你求,這個水就像有波浪,而不平靜,另外(水中的)日月它也不會顯現。如果這個水平靜了,反而能顯現出日月。所以說,不求實際上正是我們自性的顯現。因為我們所謂的「求」,什麼叫求呢?是我們有了妄想,才會產生求的。求是什麼?求是妄想所造成的。不求呢?是去掉妄想。妄想會造成我們種種的思維,包括我們的物質。比如說,有人求官、求財、求色等等,一切所求的,實際上他不知道所求的目的是什麼?你所得到的是什麼?全是妄想,只是妄想加妄想。我們只有不求,才能回到我們如來藏性里,也就是那句話,無求品自高,就是這個目的。

    我再舉一下例子,比如,我們說這個飯吧,這個飯挺好,我也餓了。我要不求,是不是能餓死?有人說:「你看我求了,這才能不餓死。我要不求這個飯呢?我可能就餓死了。」在普通人都是這麼認為的。有時候,你看我們行腳乞食(過程中)也是這樣。

    特別是今年的乞食,我們行腳走到內蒙古(赤峰市)王爺府鎮。原先我就打了個妄想,我說:「將來在內蒙啊建個廟,建個寺院。內蒙建個寺院多好啊,找個大山林裡面建個寺院。」這是去年打的妄想。去年走到赤峰的外圍,說將來走到王爺府那兒,建個廟多好!而且(想著)領導又非常支持,歡迎我們到那兒建廟。建了廟以後,僧人將來行腳走到那地方,都有一個落腳之處。換句話,也就是為了將來弘法做基礎,也就為了將來吃也做基礎,就打這麼個妄想。

    今年的行腳接著去年的(終點)赤峰接著走,走到第三天吶,是第幾天?走到王爺府了。到王爺府我們下去乞食去了,大家剛乞食不大一會兒,警察就來了,要看我們身份證。最後身份證也不看了,告訴:「你們必須離開這個地方。」就是不讓你呆在那地方。我們跟他講:「你為什麼不讓我們呆啊?」他說:「有假和尚,有化緣的。」我說:「我們是真的,你不能假的攆,真的也攆,這樣的話是違法的。因為憲法規定,宗教是自由的。你怎麼可以限制自由呢?」警察後來說那話:「我不管你是真的、假的,我也不看你證件,你只要離開我這地區就行。」最後我們沒辦法,只好離開了。

    就是說,去年打了個妄想,今年的結果就叫人攆出去了。所以說,這就是有所求的結果。因為有所求,就和你的自性正好相違背,它就不清凈了,不管你求什麼都是不清凈的。你比如說:「我想求佛法。」那也是不清凈的。

    在我們乞食中也有很多(例子),我們今天沒有抱著希望去乞食,而乞到的食物非常好,也非常清凈。居士也好、信士也好,都非常歡迎。就說明一個問題,無所求才是求,有所求正好是相反。我們修行上一定要體會這個無所求,才是真正的與道相應。如果有所求,正好和道相反。因為有所求,我們的無明就會增厚,就像(法堂的)這個窗戶。這個窗戶現在是一層塑料布,如果我們多加一層塑料布,外面的光明就會暗淡。如果我們加了一百層塑料布,這光恐怕就看不見了。有所求就像這個加塑料布一樣,你求得越多,這個塑料布越多,我們想得到光明,最後反而得不到了。如果我們無所求,那麼就等於我們把塑料布去掉了,這光就進來了。(編者註:北方冬季為防寒,講法的法堂窗戶上加一層塑料布,但對室內光線有影響,師父拿此來做比喻。)

    所以這個無所求,才是無價之寶,正是佛法修行的必然之路。不管你在道路上怎麼修,用什麼方法,必須以無所求為根本,才能修出去。無所求正符合戒律,戒律也正符合無所求。所以說嚴持戒律正好能得到,聽明白了嗎?

      剛才給你講了這個無所求啊,事實上很重要。比如說,剛才我講到飲食的問題。我們寺院的齋堂,有時候我去看看,看今天飯菜都做什麼?檢查檢查。我一看今天這個菜挺好,這個菜做得不錯。保證今天中午吃飯的時候,這個菜吃得最少。行堂的到你那塊兒,他就不給你了。再不就什麼因緣錯過去了。不是你生氣啊,就是他不給你,這個因緣就過去了。最後我一看吶,我也不去看了,不看吃得還挺好。有所求,你想吃一頓好飯都不可能的。所以不能有所求。

      問題六、一尼眾問:阿彌陀佛,師父,親道師父經常埋怨親本師父不讓她受大戒,弟子們也沒有辦法,怎麼辦呢?請師父開示。

    這個事吧,(她)要從出家年齡來講確實應該受大戒。要從她的不離開寺院這個心,確實應該受大戒。確實也給小眾做出了很好的榜樣,確實很了不得的。但是她的習性和毛病還是很多的,不受大戒,目的就是將來讓她好好受大戒。把毛病、習氣改了,真能得戒才是受戒。受戒的目的不是為掛個名,是為了得戒,將來在這個戒的基礎上,能更好地修持,這是我們的目的,不是掛個名。要掛個名,那我們給她掛個名就完事了。不受戒目的是想叫你將來,等到因緣成熟的時候,真正的能得戒。你目的不就想成佛嗎?是不是?不是為了受戒就是目的。

    有時候不受戒,給小眾也帶出一個好榜樣來。就是說:「你看,我這老修行都沒去受戒。你們也不要著急,要好好修行,打好基礎。」這就挺好了。

    另外,戒律中也有要求。得夠標準的,我們才允許受戒,這樣的話,對佛法住世有好處,佛法會清凈。如果我們的標準還不到,就去受戒,對佛法的質量反而要有所影響。

    現在我們都知道,有很多假和尚。所謂的假和尚,一個是冒充的,一個是受戒不守戒。不守戒他本身就破壞了佛法。這對佛法的長久住世,是很大的一個損失。同樣他本人也是一個罪惡,而且這種罪惡是很大的,甚至多少生、多少世都要墮落的。一個是為了佛法久住世間,另一個就是為了本人將來真正能成佛,應該謹慎。

    所以這不是為了一個什麼目的,出家已經多長時間啦,或者如何如何,我們必須給受戒。如果標準降低到這個程度,佛法就不會存在了。必須符合標準才讓去受戒,不符合標準的,我們寧可等一等。雖然像親道有點埋怨,那是她的習性,她只是說一說。其實她心裡還知道,這樣的還是差一點,以後再慢慢努力吧。好不好?

    問題七、一尼眾問:阿彌陀佛!師父慈悲,弟子在黑龍江時候看到宣化上人有一段開示,他老人家說,在美國萬佛城,在頭受戒之前,都把這些戒都背下來,才去給受戒的,有這一條。這和我們告清凈的時候(誦比丘尼戒時沙彌尼退出)念的好像有一點區別吧?我有時候就打妄想,要按宣化上人這一條,(比丘尼戒本)好像我們也可以看一看嘛。只要你看了以後,不提僧人過,不提別人的過就可以了。

    (編者註:提問的是一沙彌尼,問可不可以看比丘尼的戒本?)

    這條在戒律上是那麼要求的,(出家眾的戒條)受戒以後才能看戒,不受戒之前不能看戒。你比如說,像五戒了,那你可以提前背下來,那倒可以。

    像菩薩戒,必須都得受完戒以後,比丘戒、比丘尼戒,都得在受完戒之後才知道的,不能先知道的。知道以後,一個是犯盜(看)戒,另外對戒他也沒有那種恭敬心。

      這個我很有體會。我(以前)受戒的時候,也不知道菩薩戒講的什麼,也不知道比丘戒講的是什麼。但是,平時主要是按照五戒去做,而把五戒展開,在各個行為上都特別的加小心。比如說,飲食的問題,那是做居士的時候,吃飯那時候用碗,不用缽。我就是兩個碗,一個碗裝菜,一個碗裝飯。吃飯的時候是次第吃,從這個(離我)最近的吃,一點點往前吃。那時我並不知道戒律上有一個次第食,但是平時就這麼做。這兩碗飯,拿過來裝多少,我就吃多少,不再增加,也就夠了。而且吃呢,也不挑食,一點點往前吃,遇到什麼吃什麼。實際上這些戒律,只要你嚴持五戒都可以做到的,就怕你不去嚴持。你不去嚴持,你就不知道應該怎麼做。你在五戒如果下功夫,一樣知道很多的戒律。

    後來受戒以後,發現戒律有這麼一條,自己生起了很多的歡喜,所以說這才是正確的。如果你提前知道了戒律,你再去做,都是被動性的。如果你知道五戒,自己把它展開了,去嚴持去做,你就有一個主動性在那兒。雖然做得不圓滿,但你的主動性已經培養出來了。也就是說開發了你的智慧,守戒的能力已經提高了。你再受戒的話,馬上就容易能守住。否則光看戒條,雖然你暫時的守住了,但是那是戒條要求的,並不是從你自心所生起來的,而且你也沒有守戒的能力。應該是在五戒的基礎上把它展開。自己在五戒上去嚴格要求自己,培養成一個有守戒的能力,有發現自己毛病的能力。這樣的話,你守戒才能守得好。

    以後一旦受了戒了,你都能毫不畏懼的去把戒守好,甚至舍掉生命去持戒。如果你要是平時,在受戒之前,對五戒沒有那麼認真,可能放縱自己,很隨便。就是給你受戒了,也很快就破戒了。這也是我們現在受戒一個大的隱患,也是很麻煩的一件事情。現在受戒的人多,守戒的人少,為什麼?就是在五戒上不下功夫。看著五戒就是五條,實際一展開是很多的。

    你看五戒,比如說盜戒。盜戒包括很多啦,一草一木都不可以盜。我講我的例子,原先在蓋縣茅蓬的時候,做居士時去割草。這個草是當地農民的山林。跟他打過招呼,他說:「你去割草吧,可以。」當時跟他講的就是割草。在割草的同時,突然的有時候鐮刀不注意就割下一個小松樹,這小松樹啊,也就是一拃多,在草里藏著看不見。這一鐮刀下去,就把這個樹割了。雖然是小,它終歸是樹,就是長得再細,它也是樹,絕不是草。

    (編者註:一拃:大拇指和中指(或小指),張開後,兩端間的長度。)

    而當時,我跟這個居士說的是割草。這割樹怎麼辦?那毫無條件的就得賠償。那時候,你賠償人家肯定不要。這個小樹在農民來講,和草是一回事,他有時候平等對待。沒有辦法,他怎麼對待是他的事,作為我來講,不能妄語。後來我就把這個樹給拿出來,那時候有錢吶,拿兩毛錢,拿草給它系那個樹枝上,往旁邊一放。不管是他接受也好,不接受也好,我必須賠償。這就是五戒的不盜。你只有這麼樣做,等到一旦受戒的時候,不盜的戒律很多很多,但是看到這戒律,只能生起歡喜,沒有恐懼。

      如果你平時就犯盜,受了戒以後,你認為那個戒條,這也約束你,那也約束你。哪個都不自由,很快的時間就會犯戒的,甚至破戒,這是很危險的。所以說我們的基礎是很重要的,不要小看了這個五戒。所以你沒受戒之前,就先把自己的戒律守好。能做到多少就做到多少,絕不含糊,從五戒展開。不是說我受了大戒以後,我再去學戒,我去再守戒,不是這樣。而是應該從五戒就開始,這才行。

    還給大家講個例子,原先有一個女居士,她從五台山受的菩薩戒,那時候我也是居士。她就問我,說:「我問你個問題,菩薩戒啊,我們受的戒條里有那麼一條,『不允許一個人獨行』。」她說這什麼意思,這目的是幹什麼?她不知道。

    那時候我剛學佛也就不長時間,我說:「佛是保護你,怕你出危險。」她一聽:「啊,這明白了。」後來她就問我:「你怎麼知道這個戒條這麼解釋?」我說:「我也不知道。反正你問,我就這麼答的。」為什麼能給她答出來,就是你要持戒了,如果嚴謹的話,不管是你將來受比丘戒,受菩薩戒,它都有息息相通的地方。並不一定你把戒條都背下來了,我就是學了戒,而是你現在能做到哪點,先做到哪點。因為戒的條數雖然很多,但終歸一個目的,都是息息相通的,都是為清凈心服務的。

    明白這個道理,你再持戒,不管戒條多少,只要能夠嚴持戒律,對戒律才能夠圓融貫通。不是說我們受了比丘戒、菩薩戒,就到圓滿了,而且我們應該展開,應該更多的戒律我們也能守住,這才是正確的。關鍵不是在戒條上,而是在我們的心裡,是否能夠對戒律生起了一個極大的信心,以生命來持戒,這樣對戒律才能夠真正的深入進去。

    我們知道,菩薩戒講,持戒的人,好的程度可以嘴上發光,在嘴裡放光。這不是假的。我們平時持戒應該達到這個目的,這才叫持戒。但是這種持戒還只是很好的一種表現,更主要的還要持到什麼程度呢?要有戒相,戒相生起。這裡所說的「戒相」,不是指哪一條叫戒相,也不是說我能解出那個戒律的含意叫戒相。

    什麼是「戒相」呢?我的理解就是,戒在你心中是一體的,戒就是你,你就是戒。你和戒沒有分割了,這叫戒相。有的人說,受(比丘、菩薩)戒以後,我嚴持戒律才會生起戒相,這不一定。有時候你持五戒,持得嚴謹,它也會生起戒相,也會口放光芒。所以我們不要輕視這個戒律的多少,而要在嚴持戒律上下功夫。也就是說,每一條戒律我都要把它圓滿下來。這才為正確的。

      問題八、一尼眾問:阿彌陀佛,師父。弟子還想請教,就是以前當居士的時候,也不明白這些,以前在(其它)寺院幹活,有時候分到一袋水果,寺院已經留不住的那樣的,拎到家裡去吃了,現在又持金錢戒,你說怎麼辦呢?有時候想起來直哭,懺悔。

      懺悔就可以了。因為不摸金錢了,也做不到補償了。怎麼辦?一個是懺悔,另外呢,以自己嚴持戒律來進行補償。並不是你補償東西,就叫補償。是我們改變我們的心,這叫補償,而且更主要的是我們可以以我們的行為再教化別人,告訴別人持戒,來作為補償。我們生起懺悔這是對的,但是通過它,我們以後再不犯作為補償。不是那回犯了以後,我懺悔,等下回我還繼續犯,那不行。

    也不是說,以後我再不拿東西了,給我水果再不要了,這叫不犯。而是包括不犯的很多,凡是違犯戒律的,都必須不犯為補償。明白這個意思嗎?

    不是說這拿水果我錯了,以後我不拿水果了,其它的我該犯還犯,那不行。其它都不犯為補償,明白嗎?誰還能提問題?

      問題九、一尼眾問:阿彌陀佛,師父慈悲。都說初發心成佛有餘。在剛剛初發心出家的時候,自己能夠很積極的,但時間長了之後就有點懶散,那個心就不像初發心那時那麼精進。有的時候也想恢復自己再像以前那樣,總是提不起勁來,請師父慈悲開示,怎麼就能夠把持住這個心,能夠保持這個修行,勇猛修行的心。

    就是有一句話,「初發心成佛有餘」。為什麼說「初發心成佛有餘」呢?這句話我的理解就是在初發心,很勇猛。他敢於和自己過去不正確的思想做鬥爭,所以就叫「成佛有餘」。並不是說,你初發心已經做到了成佛的標準,而是你那種心,敢於和自己的這個習性、毛病做鬥爭,敢於去掉毛病的這種決心,它成佛有餘。如果我們一直保持敢於去掉自己的毛病,這個就是正確的。

    為什麼後來我們就有散亂的這個程度?實際上是不是散亂呢?不是散亂。因為我們的小毛病好去。剛開始學佛的時候有些小毛病。比如說,我們過午還食,一天睡多少覺,我們還摸金錢,等等。這些毛病它容易去。當我們去掉了這些毛病的時候,出家以後,發現不像以前那麼勇猛了,因為很多的東西,它不像在表面上,而是在深入隱藏著。所以說,要找它要更加細心,更加有決心,這才能找到。感覺上使不上勁兒,自己對自己就有情緒低落的這種想法了。認為自己沒有勇猛,而且不如初發心。實際上和初發心比,你現在不知道比那時強多少,已經強了很多很多了。

    因為過去敵人就在你的面前,你馬上就知道,目標就是它。最後敵人已經轉到地下了,所以我們找它的時候就得慢慢找、一點點找、要細心地找,那不是初發心所能做到的。所以說,「初發心成佛有餘」,而且我們現在的發呢,那成佛更有餘了。對自己要有信心,這才行,不能失去信心。

    而且我們現在的方式呢,就是已經換了,不是原先那種直來直去的方式。我們變成一種要更深入、更細緻,不是在表面上的方式了,所以說我們要對自己生起信心。這句話也有它對的地方。對的地方就是說,「初發心成佛有餘」啊,是鼓勵我們。

    實際上有時候走道也是,你比如說,我們要走一千里路,頭一天能走一百里,第二天你還能走一百里嗎?它就不能了。為什麼第一天能走一百里?第一天的一百里,因為在你以前都沒有走過,這個體力完整的基礎去走的,沒有受傷的基礎上。等第二天走呢,是在走完一百里路的基礎上再走,它就要困難得多得多。它不是一個標準。我們往往就用數字來表示我們走的路程,實際上是不正確的。換句話說,那句話怎麼說的?千里之行,就是你就帶一本書也是成為重物了(遠路無輕載)。有時候,不能看第一步如何如何,而是應該看,我們下一步它的變化,我們在什麼基礎上再去做,和它的深入程度,我們來評定它。

    為什麼要這麼說呢?就是一個人對自己的修行,要有一個正確的評價。要自己鼓勵自己,不能產生這種懈怠心。這種懈怠心是什麼呢?是因為你已經找到了敵人,也就是說你的妄想里的弱處了,它就會生出一種懈怠心,甚至一種悲傷。悲傷是什麼呢?就因為你要發現敵人了,它才會產生這種東西,它就是你找到敵人的這種門戶。只要你克服這個悲傷,和這個懈怠心,馬上就找到它了。

    有時候很多的原因,並不是我們懈怠和悲傷,它是我們心中妄想的一個必然面目,它是一種假面具,它會使你退道,使你放棄,它會迷惑你。所以我們有時候修行往往在這個上,就忽視了,就認為我已經退道了,我已經不行了,已經不如以前了。最後自己自暴自棄,最後把修行扔了。等扔了以後發現自己走錯了,本來修得挺好挺好的,由於心裡生起一種妄想,被妄想所騙。我說的目的,就千萬別讓妄想騙了你,應該對自己有信心,感覺到自己現在比以前要強得多得多。

    所以說「初發心成佛有餘」這句話,我們有時候應該只能做參考,不能把它認作一種真理來肯定它,你要肯定它,肯定要上當的。我講的意思明白嗎?

      問題十、一尼眾問:阿彌陀佛,請師父慈悲開示。在弟子們修行的過程當中,總是有種誤區,就是認為好像拜佛、念佛才是修行,日常做事的時候,這個心就很散,在不知不覺當中就會產生煩惱,就會覺得說:「每天做這麼多的事情,沒有時間來修行。做事的時候,就是心非常非常地煩,不能夠發一顆真誠的心去為大眾去做事情。而且在做事遇人、遇境、遇事的時候,很容易地煩惱種種就產生了。自己把握不住自己的心態,就覺得出家好多年,好像自己始終都沒在修,就覺得很苦惱。而且包括學戒也是這樣的,在課堂裡面師父講,覺得戒講得很好,應該持戒。等到走出大門口了,這個戒就不知道該怎麼持了。出去以後,做事的時候呢,該犯戒還是犯戒。有的時候當自己反思的時候,每天就犯很多戒,每天也沒用功修,就是覺得很苦惱,又不知道應該怎麼樣修行,和日常生活當中聯繫在一起,到底應該怎麼做?請師父慈悲開示。

    好。現在就是說,我們往往把這個理論當成戒了。理論它只是指導我們怎麼去做,理論不是我們的目標。什麼是我們的目標呢?就是攝心為戒。因為學戒的目的是為了將來用,在哪兒用?在任何事物上,也就是說在起心動念上去用,這是我們學戒的目的。現在有很多人就把學戒呢,當成一種戒條而去看著,認為「學了戒條我就學戒了,如果離開了戒條呢,我就不學戒了」,他這也有誤區。

    因為我們應該知道,學所有的戒條目的是要攝住心,要心不打妄想,不隨著外界所有的一切環境所影響。因為環境所影響的,那個就是我們心裡的妄想。如果不被外境所影響,那就能找到我們的真心。想找到真心,真心在哪兒?是遍虛空滿法界的,也包括每一件事物上。包括像你講對常住的每個事情,為大眾服務啊,甚至地上一塊石頭,一塊紙片,那都是我們心裡的顯現,就看你對這個問題是否能認識到。

    比如說,有一塊石頭放在院子的中間,別人走有可能碰著,晚上出去了有可能摔著,但是你認為這不是戒條,戒里沒有說這條,所以我不必把這個石頭撿到一邊。實際上,你要這麼想,本身已經就犯戒了。因為你自己太自私了,也不懂得戒律,我們學戒就要無我,你呢是完全為了自己的懶惰,而不肯把石頭撿走,而且也不想去給別人創造有利的條件和好的環境,本身就自私,所以說這叫沒學戒。如果我們把石頭撿起來了,放在一邊,實際上你就是舍掉了我。我為別人服務,實際就舍掉我了,正符合佛法。

    有時候我們幫別人做事情的時候,為常住發心的時候,往往都認為沒有必要。他不知道任何事物都含有著戒律,都含有著無我。真正想無我就從事事做起,我們倒不是故意找哪個事情,在眼前只要發生的,只要涉及到你的起心動念,都應該按照戒律去要求,按照無我去要求、去做,這就對了。

    有人就是雖然在戒條方面學得很好,但只學了一半,在理論上學了,而在實踐中他卻忽視了,而不去做這些,他認為不應該做的事情,沒有意義的事情。實際上他把真正的實踐於戒律的機會失去了。所以這種人學戒並不是真正的學戒。真正學戒要每時每刻,每個起心動念都應該做到,這才是真正的學戒。

    就像一個杯,底下漏了一個眼,可以把水漏盡了。如果有十個眼,或是五十個眼,都漏眼。你堵住一個眼能不能把水堵住?堵不住。你堵住四十九個眼,這水能不能不漏?所以你必須把五十個全都給堵住,才能夠不漏。所以任何事物都不能放過的,事物就是你的心念。我們應該知道每件事情,都和自己的心念是一致的,不能說這個事情該做,那個事情不該做。只要是為常住發心,為大眾利益去做,不管有人知道或不知道,我們都應該去做。因為我們做就是堵漏洞,有的人可能是在那方面需要堵,有的人就在這方面需要堵。我們應該不計較外面的任何事物,都應該去努力把它做好,這才是持戒的本分。否則的話,你就是堵住了四十九個,最後還是漏。

    為什麼我們不得道?為什麼我們不能夠很快地成就?就是因為我們只做到一部分,還有一部分忽視的地方。如果你把它檢查出來,如果都能做到的話,那必然有一個成就在等著我們。

      問題十一、一尼眾問:阿彌陀佛,師父。就是說,我們要是平時用功的時候,比如說在幹活的時候,怎麼樣才能算是用功呢?就比如說,在齋堂做飯,做一些需要動腦筋的工作,那個時候就不能念佛了。那個時候沒念佛的話,是不是就在散心呢?

    這個問題吧,我給你舉個例子說。原先我在沒出家之前,我在藥局工作。既然學佛了,又在藥局工作,每天要發幾百張處方出去,要給人拿葯。處方拿來,第一個得需要看名、看葯、還要拿葯,回去再按著處方去對,去拿葯。所以說,這是一個起心動念的事情。後來我採取什麼辦法呢?怎樣在這裡能修行?因為你起心動念要看葯、看名,你想一想它能不起心動念嗎?

    我採取什麼辦法呢?就是第一個,外面窗口的人我一個不看,不看是男的、女的、老的、少的,他伸出來手拿著處方,我也不看他手,我只接過處方,我看葯。我看什麼葯?我是一種什麼心呢?就是願所有的眾生,通過我的拿葯,他病趕緊早點好。而且我要做到最大的程度,一個是用慈悲心愿他們好,另一個就是要把工作做得準確無誤,一點差錯不要有,平心靜氣地去做這些事情,不再分別眼根和耳根。最後結果就是,有一天我突然一抬頭,一看這外面的人哪。窗口原先一取葯,秩序不好,能有好幾十人都搶在這個窗口,你擠我,我擠你,互相嘈雜不堪。後來我突然抬頭一看,沒有一個人吱聲,而且這個臉上的表情啊,都是含著一種笑容,站的排非常直。也沒人組織,沒有一個人組織。我感覺到可能是今天特殊了。後來呢,有人跟另一人講,另一人跟我講。他說,一看到我值班,去給人投藥的時候,這個患者非常有秩序,沒有吱聲,都主動站排。所以說,你想一想,不在於你做事情如何,只要你心念能夠平靜下來,保持一個慈悲心,不去打妄想,把事情做好,它必然有這種結果,這就是修行的方法。

      當然了,也有更高層次的方法。比如說,你能夠集中精力去做一個事情,有時候甚至沒有任何想法,能不能做事情?同樣能把事情做了。因為什麼呢?這就是無為無不為。你沒有想法的時候,沒有任何念頭的時候,能不能把事情做好?實際上做得更好。這就是智慧,也就是現在說的自動化,用不著人去操作去。去想啊,「我這怎麼把這個事情做好?我應該下米,或者我應該如何」,都用不著去考慮了,你也沒有能力去考慮,它自然就把事情做得很好。

      當然,我們做不到的時候,就像我剛才講的,你把心念能夠放在、集中在這一個事務上,不再去打妄想,而且有了慈悲心,這樣你心平靜下來,這就是修行了。也就是在動中修行。

      問題十二、一尼眾問:阿彌陀佛,師父慈悲。弟子有幾個問題,請師父慈悲開示。面對當前社會,和佛教的這個形式,像弟子們住在山裡寺院的女眾,以什麼樣的心態來鞏固這個僧團,為自己的修行。在僧團中有的師父發好心,為僧團想出去學戒。有的師父呢,就想在寺里呢,持戒念佛來鞏固這個僧團,延續正法。請師父開示。

      好,先說第一個。就是說在這個末法時期,在現在的社會,佛教內部不如法的現象越來越多,而且破壞性也越來越大。而且我們每個人心裡的妄想越來越複雜,也是越來越多。從佛教來講,就是社會上的變化,影響了佛教,確實對佛教帶來了很多的困難。但是從我們個人來講,這是難得一次好機會。為什麼說是一次難得的好機會?因為佛法都是在難行中能行。

    你比如說,釋迦牟尼佛成佛的時候,連個出家人也看不到,更別說有個僧團,什麼叫佛法也不知道。釋迦牟尼佛在那種困難下,而且能夠成佛,這就是給我們提供了很好的一個例子。就是說,越是社會上亂的時候,越是成就我們的機會,應該這麼看。我們應該生起一種責任感,一種歡喜。

    就是說原先我們有了很多的大願,如何如何度眾生,這機會來了,那我們應該振作起來,把它看成是我們成佛的一個機會。末法時期大家都亂了,我不亂。如果都不學佛了,我也學。就是天下剩我一個人,我也要學佛法,我要走這條路。應該有這種決心,把它看成成就你的機會。這個機會很難得。

    不是說正法時期才出佛,而且是在沒有佛法時期才出佛的,佛就出世了。為什麼出世?因為眾生的需要。那現在末法時期,現在這種現象,眾生更需要佛法,那正是我們成佛的機會。所以說,應該把握住這個機會,應該生起極大的信心把它做好,要努力下去。在這個末法時期,這個修行有時候反而好修。怎麼好修呢?目標非常準確,他貪我不貪,他妄語我不妄語,他盜我不盜,他不守戒我守戒。很明顯的,涇渭分明,這樣的修行非常準確,這是一個。

      另外,通過末法時期可以成就自己的法身,因為有無量無邊的眾生需要度,正是我們成菩薩這個願力正好的機會。如果都正法時期,還用得著我們嗎,是不是?所以末法時期正是需要我們大展身手的時候,這是個很好的機會,也是完成我們願力的好機會。所以應該生起極大的信心。

    另外,在僧團里怎樣去學戒,究竟出去學戒好,還是在家學戒好?這個問題就看佛法的需要。佛法需要我們出去學,那我們就出去學,佛法需要我們在僧團里學,我們就在僧團里學。現在看來,學習佛法不在於別人教或不教,在於我們自己是否去努力做,這是主要的。

    剛才我講了,五戒你能守好了,你就可以通達一切戒律。戒是互通的,都是一個源泉,只不過是我們沒有持好,所以我們不通。比如說我們現在已經受了沙彌戒,甚至受了大戒,這已經足夠我們用的了。為什麼我們不把它好好學呢?從書來講,我們也有。從環境,我們也具足。那為什麼不去學?我們再另外打個妄想要到外面去學呢?當你想到外面學的時候,實際上你已經離開了戒律。

    說「我到外面學戒律,怎麼離開了戒律呢?」因為戒律就在當下,當下就是學戒。如果你離開了當下去學戒,本身就離開了戒律。有人說:「我出外去學習,學回來我就能持戒了。實際上,你想一想,你看出去學戒的真正持戒的有幾位?有的出去確實能學戒,學得很好,那是因為他在寺院里(也是)能夠嚴持戒律的人,而且不想往外走的人,學戒則有個成就。如果想往外走,再另外找戒律的人,實際上出去,很難再回來持戒,因為他不具備能持戒的基礎。

    就像我剛才講的,守五戒的事,你五戒要守好了,其它戒必然能感通。如果五戒你都守不好,你說我能持菩薩戒,誦比丘尼戒,這都是妄語。五條戒律都做不好,那麼多戒律你能做好嗎?是不是?在戒律上你又分出個大小,分出來一個該做不該做的,這就是不正確。為什麼我們要受戒?是我們在五戒持好的基礎上,我們想進一步持戒,才去受戒律。不是說,五戒我持不好,因為戒條少我不持戒,我才去受戒,那就是錯誤的。

    所以說受戒必須有基礎,什麼是基礎?就是你把眼前的戒律要守好。不光是護持僧團,而且也是為了你的法身需要,如果你能夠嚴持戒律,而且在僧團里就地、當下,就把我所不明白的戒律要弄明白,同時在具體的修行中要結合起來,這樣我們雖然學得很少,甚至不能那麼全面,理論上也不是那麼全部,但是有一點,一通一切通。因為你通了一點,那些就可以感通。如果你一通不通,你就學再多,哪個也是不通,看著是多,實際上都是表面的。

    我的想法就是,持戒要求大家要從當下開始。方便的說法,就是「你不要離開僧團。」這是方便說。為什麼說不讓你離開僧團?這是你為僧團的利益不要離開,實際上這是方便說。目的是幹嗎呢?是要你真正地學戒。不是僧團需要哪個人來護持,這就是目的了。為了護持僧團,我不去學戒,不是這個意思。不讓你離開僧團,是為了你更好地學戒,這是目的,不要把這個顛倒了。有時候「你看我為了僧團,我才不走的。」生起了一種什麼呢?怨言,甚至有一種貢高我慢的心「你看我為僧團做出多少!」你不知道,你藉助護持僧團的名義,成就了你的一生。僧團給你創造了不走的因緣,僧團創造了你成佛的因緣。我們應該生起極大的感謝心,這樣我們才能夠真正地學戒。

    也舉個例子,以前在五台山我在齋堂做飯、做菜。我每天早晨看到大家都上殿了,我沖著大殿的方向,我都要流淚啊。為什麼要流淚?生起了極大的一種感激心。這個齋堂不是人家不會做菜、不會做飯,是人家把這個成佛的機會讓給我了。是讓給我的。是人家成全我。你做飯有什麼,誰不會做,是不是?做不好,還做不壞嗎?那麼多人,怎麼就不會做嗎?為什麼能叫我去做菜、做飯?就是人家把這個機會讓給我,是佛菩薩讓給我,給我的機會,是大眾給我的機會。所以說,我每天沖著這個大殿方向我都要流淚。我每天做飯都要盡心儘力把它做好,每天生出來的是感激心。並沒有說,「唉呀,我為你做多少,我如何如何……」我覺得我做得越多,是給我的機會,人家把機會都讓給我了。人家寧可受苦,讓我先去成就,我是這麼想的。

    我們學戒也是這樣,應該感謝常住。常住給我們創造了一個條件,就是什麼條件?常住需要很多的出家人來護持,因為有了僧團才能讓正法住世。因為你個人修行,只能代表個人,它的力量是有限度的。你看大家聚在一起,有個僧團,它就有說服力了。一個是要大家信服,「你看看還有那麼多人去修行!」而且大家就生起一個極大的信心。如果個別人去修行,他說:「哎呀,那個人修行,他是個別的。」就沒有那種號召力。

    再一個就是僧團能做羯磨,能作法,它能夠使正法住世。你個人你做不了羯磨,你也作不了法,所以不能使正法真正的住世。所以說佛法,得靠僧團弘揚。我們在僧團里修行,實際上就是護持正法。

    護持正法是什麼呢?就是成就。因為正法能成就,邪法它不能成就。我們護持佛法、護持僧團就是護持成就。那誰成就?不就是你成就嗎?你成就了,眾生也能成就。眾生成就也就是你的成就,它本來就是一體的,所以說我們應該這麼看。

    這個呢,通過現在很多的反應吧,稱讚現在佛法還有正法。正法在哪兒啊?在東北。現在已經普遍都這麼講,佛法都在東北。那為什麼他們能生起信心,還說有正法呢?就是因為有我們的僧團存在。大家都在僧團里修行,所以說他們對佛法有了信心。你想一旦有了信心,教化多少人?使多少人對佛法有了信心?而且他們能夠去努力,他們努力就是我們的努力。因為我們的法身是遍虛空的,不是你這個人就是你的法身,整個世上萬事萬物都是你的法身。有一個不成就,你也不能成就的,我們應該知道這一點。

    所以說,佛菩薩的大願就是說,「有一眾生不成佛,我不成佛。」為什麼說?因為他是離了人相、我相,離了眾生相才這麼說的。就是因為他的法身是遍虛空的。所以他才敢發這個願。那為什麼我們發的願它就不靈呢?因為我們認為心外有眾生,我是我,眾生是眾生,雖然是發了願,但它不真實。「我要度眾生」,實際上說的是一樣,詞句一樣,但他的用心是不對的。用心是我相、人相,所以說他不是發的真正願。

    為什麼地藏願吶,觀世音菩薩的大願吶,等等的這些菩薩的願,為什麼那麼真實?因為它是無相的。我們通過這個知道,我們的願力必須達到無相。無相才能真正成就。要想真正成就,必須得無相,心要廣闊,天下萬事萬物都是我們的法身。

    這樣想,我們要為了正法住世,要僧團住世。僧團住世就是為了佛法住世,實際上就是讓我們法身成就,它是無二無別的,是沒有區別的,應該這麼看就好了。

    再具體地講,到外面學習,雖然有很多的理論學習上了,但是有時候反而有很多的弊病。理論倒學習了,他以為學這些理論我就是學習佛法了,他不知道佛法在於行。什麼在於行?在於你心裡是否能做到,你行為上是否能做到。什麼叫能做到?就是遠離一切知見。你反而把知見當成了佛法,這就是大毛病。他認為知識學得越多,而佛法懂得就越多,實際上並不是這樣。是你去掉知見多少,才能決定你佛法有多少。佛法是去掉你的知見,戒律也是去掉你的知見。你的知見,包括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我們應該清楚這一點。

    佛法不在於你學多少,在於你是否能夠去做,去踏踏實實地和你結合在一起,和現實結合在一起,這是很重要的。

    另外有的出去學習,是得到一部分知識,有時候毛病、習氣也得來了,這也是一大弊病。因為在僧團里,他有師父教導,這能起到一個很大的作用。一個是遵佛制,不離開師父,在沒學習戒律,在不懂的情況下,不能離開師父。出去學習,這個師父的教導就等於沒有了。雖然有法師在給你講,但他不能像師父這樣能夠徹底的指導,每個人的攝受都在師父的眼皮底下。這也是你成就的一個因緣,也是很重要的一個因緣。我們要知道,學習佛法,也是一種孝。這個孝,如果離開師父,非要出去學習,實際上雖然是學習理論了,同時破壞了你這個孝道。破壞孝道再去學,就得不償失了。

    我這是講這個例子。除非師父同意,說:「你去吧,師父這兒教不了你什麼了,僧團的這塊你必須得學習。」這種情況例外。如果是自己要求去,首先你破壞孝道。孝道本身就是佛法的一部分。持戒為孝,孝也就是持戒。當你孝的時候,本身就是持戒了。有時候,我們不是光看到表面的戒條是持戒,實際戒律化在我們的萬事萬物里。也就是說我們所有的行為如果正確了,那就是持戒,如果我們行為不正確了,那就是破戒了。

      大家請坐。下面接著上午繼續講。剛才大家送來幾個紙條。我念第一個。

      問題十三、師父慈悲開示,弟子在修行上始終沒有把自己放下,也沒有真正發心為大眾服務,只發一點小心,心量始終沒有打開,心量小在修行上是種障礙。請師父慈悲開示,該怎樣把心量放開,闖過這一關?

    這個心量,是我們一個大問題。實際上,也就是知見問題。因為有了知見,它就有了我。上午我也講了,知見就是「我」的一種表現,當我們生出知見的時候,都是站在我的基礎上去如何如何。所以說,這就成為知見。我們怎麼樣來沒有我,而打開我們的心量?也就是去掉知見。不管任何事物、任何問題,都要以去掉知見為主要。不管好的、壞的,我們都應該清楚地認識到,我們現在通過我們的思維,那就是知見。什麼是我們的思維?實際上思維就是無明,思維就是知見。(大家放掌。)

    所以我們想把心量打開,在修行上我們就要把我放下。把我放下,從哪地方放呢?因為這個「我」的建立,往往建立在利益的基礎上,和名的基礎上。所以要想把我放下,首先得破名和利。凡是要名的情景下,首先要把名要放下,不要追求名。我們可能一下子放不掉,比如說有人在批評我們的時候,感覺到臉紅。別人表揚我們的時候,感覺很高興、很興奮。這就是知見,這就是無明,這就是心量。心量小就從這開始入手,首先不要名,不計較名利。而專門找什麼呢?找能把我們的名給毀掉的這種方式、這種因緣來去接受,來鍛煉自己把心量打開。

    為什麼要這麼做?因為只有我們能夠把「我」去掉了,我們才有了真正的智慧,也就是說智慧就是心量。我以前也給大家講過,行腳時候有人罵我們,說我們是騙子、是假和尚、是少林寺的、是練武術的、演雜技的,等等的,我們感覺到心裡很悲傷。但悲傷的同時,我們也感到很高興。悲傷是什麼呢?就是由於種種的這種行為破壞了佛教。比如說,有人罵我們是「少林寺」的,說是練武術的。因為演出了一台《少林寺》練武術的片,最後把佛教變成了一種「武術是佛教」了,就把整個佛教的意義給歪曲了。當我們不信佛的時候,當我們看到這種武功片,我們很高興,認為它在弘揚佛教。實際上,不是弘揚佛教,而是在破壞佛教,而且誤導了佛教,以為佛教就是練武術,練武術就是佛教。

    所以說,在罵我們的時候,其中有一種最難聽的語言就是說你是「少林寺」的。我們很生氣,但又沒法解釋,說「我不是少林寺的。」這個還沒法解釋。這種語言,實際上是最不好聽的一種語言,甚至比罵我們還難聽。

    當其它的方式罵我們,比如說有的罵我們「假和尚」、「騙子」。有時候我們聽到以後都很高興。為什麼很高興?第一個,他罵的是假和尚、是騙子,罵的是「少林寺」,他不是罵我們(真正的出家人)。他罵假和尚,就說明這些罵的人還有正念。他們非常恨這種假的,他不想做假的,也不想跟他們學。這是我們高興的一方面。同時我們也很傷心,傷心就是說,佛教確實存在著這些問題,而且影響了佛教。又為什麼高興呢?因為他罵我們,也給我們做出了警惕,讓我們不要按著這個去學,按著這去修。

    而且,就不信佛的人都不能容忍,不容忍這種假和尚,什麼練武術的這種現象出現。同時它又給我們提出一個警告,千萬千萬不要走這條路。我們又高興這方面,我們自己也提高了警惕。

    所以說這個挨罵有時候不是壞事,挨罵能叫我們提起正念,而且能使我們迅速地覺悟起來。我們能夠接受別人的罵,我們心量自然就寬大了。當別人罵我們的時候,我故意去聽,「哎呀,罵得好。再多罵兩句才好呢。罵完了感謝你,太好了。」罵完心裡是難受,聽著難受,但心裡它卻是敞亮了。有時候被罵多了,心裡也憋得慌,但是憋過那個勁兒,它就好了,而心量就敞大了。所以說,想心量大,首先要找挨罵。要歡喜受罵,要接受別人罵,而且要當飯吃,當最好的食物要咽下去,這才行。

    在修行中也是一樣,別人批評你,「你看你這人不會幹活,你怎麼笨手笨腳的,你腦袋長得一點腦子沒有,你比豬還笨。」聽到這話,你應該感到高興:「這太好了,他說我這種思想啊,是豬。說明是我這種思想不對的地方是豬。那剩下就是好的了。是不是啊?」知道壞的,我們就會有好的,好壞都互相相依的。如果我們心量能夠不怕挨罵,這樣我們心量就打開了。

      有時候,為什麼建議你們去乞食生活?佛為什麼讓人乞食生活,就要尋找這個挨罵,要尋找,要找。我跟大悲寺的師父講過,也跟三家堡道源寺的師父說過,我說乞食生活啊,咱們比泰國好。泰國把飯都準備現成的,都到這兒拿,你誰能不給啊?他還覺得,一般不可能。他(施主)給了,你不要,他(施主)還覺得不高興,認為自己的福報因緣不夠。他那麼謙虛,對居士來講這塊是好的。對僧人來講,真正的實際鍛煉,他不如我們大陸。大陸呢,你到人家乞食,他有時真不給你,他真往外攆你,有的像轟雞一樣把你轟出去,有的乾脆就不理你。

    今年行腳,有的師父去乞食,有個女的出來了,她像沒看到你似的,從你跟前走過去了,她往別的地方瞅,也不回頭瞅你。你跟她怎麼說話,她都不理你,就往別的地方瞅。所以說一般的心裡都是不平,而且我們要心平,給和不給都是一樣的。這個種種的逆緣實際就是增上緣,就是成就我們的好的因緣,也就是我們心量打開的因緣。想打開心量,首先要乞食生活。這是很殊勝的一條,得找挨罵。泰國就沒有了,中國還有。

    我感覺到佛法如果還不能達到全民都能夠信佛,像泰國一樣,那就是我們最好的因緣,所以機會不能錯過。我希望你們將來去乞食生活,這樣打開心量。一個走能打開心量,再一個就是大包背在身上,來回壓,壓得肩膀非常疼痛難忍,而且師父在前面走也不停,自己說了還不算,最後慢慢這個心裡連憋氣帶窩囊,他這個心量就打開了。這個心量不是說表揚打開的,是在又窩囊、又憋氣、又累、又痛苦的時候把它打開的,想打開心量,從這上找。打開心量要從難中行,這是打開心量一個很好的方式。

    再一個打開心量,就在僧團要苦作。要做那些受累不討好的事情,比如說打掃衛生,打掃衛生間。你很辛苦,而且你去打掃,當打掃不幹凈的時候,或有漏洞的時候,別人還要說三道四。為什麼說三道四呢?因為他想打開你的心量,他來幫助你打開心量。有時候我們不認識,認為這個人吹毛求疵,雞蛋裡挑骨頭,你說多窩囊人吶!他不幹,還挑我!實際上,人家不是挑你,你干那些的功德,都不如人家挑你的那一句的功德。因為他要付出他的修行,要背著黑鍋來挑你的,他得承擔很大的責任。比如說「說僧過」啊等等事,來成全你。

    所以說,你應該很珍惜這種說法,把它完全接受過來,這才不辜負他說你的一片心。有時候,誰說我們,就生氣了。「這個人太沒有道理了。而且一個勁地說我,我這麼干他還說我。」實際上,你不知道他在成全你,他用他的修行來成全你。我們這麼看問題才是正確的。

    心量要一點點打,不是說我打開心量有多大。大小本無區別,為什麼大小本無區別呢?我們知道有一句成語,「高山起於微塵」。這高山那麼大,它也是一微塵一微塵堆積起來的。事物並沒有大小,只是我們分別心認為大和小,沒有看到本質。高山都是一微塵堆起來的,那我們處理一微塵就等於處理一座高山。我們平時不要追求大小,我們要追求當下的那一點點的念頭。那一念頭就是整個念頭,這一個念頭處理好了,整個念頭就處理好了。

    所以我們應該知道有因必有果,有果必有因,我們只在因地下功夫,也就是在念頭上下功夫,在起心動念上下功夫,這就對了。不要另外找個心量大,不要去找。我們不計較大和小,這就是心量。如果有了一個追求大,實際上心量就窄了。因為你大,能大過虛空嗎,是不是?就大過虛空,你能不能大過法界,你大過法界,你能不能大過實相,是不是?所以我們只有從一點點心量的開始,不計較,從每一件事情,哪怕一個飯粒,一口水,睡覺的一個姿勢,跟別人說的一句話,從這開始,去打開心量。只要你不再計較大,心量就沒有個小。如果你想計較一個大,本身心量就是小了。大里有小。

    所以說不存在大和小的問題,關鍵是我們是不是在因地來處理問題。在因地上能處理,我們就知道這個大小本無區別,為什麼有很多的修行人很快的成就了呢?因為他不再追求大了,他就認為大小本無區別,只要是不分別就是大,分別了就是小。(梵網菩薩戒)戒律上講,請五百羅漢僧不如次第請一凡夫僧。佛法里七佛無別請法。你看,請五百羅漢都不如請一個凡夫僧。為什麼呢?是因為他沒有分別去請,所以說這個功德就大。如果有分別,去請五百羅漢也不如請一個凡夫僧。

    所以說佛法不在於你外面的相大小,在於你是否有分別心。如果沒有分別心,一切都是大的,有了分別心,一切都小的。不管你外面做得多好,多麼努力也是小。請一個凡夫僧和請五百羅漢僧,你說它的比例能有多大,是不是?一個天上,一個地上。但是,由於不分別去請,反而請到真正的佛,是不是?這才是對的。

    五百羅漢不如一凡夫僧,就是因為我們心是佛,心做佛,所以說五百羅漢不如一個凡夫僧,是他那不分別的心對。我們以不分別心為大眾去服務去,這個心量就大。

      再一個想大心量,就是舍。因為我們的「我」都建立在享受、感官上,也就是說吃、用上,所以就產生了堅固的我。我們要把我們能舍掉的要放掉,不能舍掉的也要放掉。不能舍掉的包括我們的財產,出家人倒沒有什麼財產,包括你一雙襪子、一雙手套、一個衣服等等,當別人需要的時候,一定趕緊布施出去。你布施的是什麼呢?布施是你的小心量,換來大心量,趕緊布施,別停、別猶豫、別停留!你一停留,就沒人要了。有時候,我們還合計合計,「萬一我吃虧怎麼辦哪?」當你合計明白過來,這個因緣就過去了。所以說要從布施上下手,要把所有自己喜歡的東西都要舍掉。包括一口飯,特別喜歡吃,當你喜歡吃的時候,這已經就是心量小了。

    像今天,做的什麼「火燒」是吧?做的「火燒」,炸得挺好的。我想多吃兩個,完了人就不給了。這個心量小,一小了,完了,反而不給了。你後悔了,心量沒打開,是嗎?所以說,必須舍呀!你看好東西擱那兒,為什麼你吃不著?因為心量小。

    (編者註:中午,師父在寶林寺的一間房子過齋,隨行的一位男居士行堂,行了幾次後,就自己停住,不肯再行。「火燒」為一種餅狀的食物。)

    所以說,我們要想心量大,首先從舍,別貪。見到好的,不做好想,這就可以了。心量小的障礙,就在於我們是否有分別心,有了歡喜心、有了嫉妒心,這都是不可以的。

    什麼是真正的心量?不分別就是最大的心量。不在於我們怎麼想,我想我的心像虛空一樣,我做一種觀想,「我的心吶,從腦門出去了,把那個院子都給罩住了,我把那個山罩住了,我把大橋罩住了。」你就是罩到哪兒,那也是個小心量,那是想像的心量,這都不行。我們的心量應該遍虛空滿法界。應該是無相為心量大。

    所以說,想去掉小心量得到大心量,首先從財色名食睡上下手。不貪,就是不貪兩字,換句話說,就是無所求。為什麼無所求?因為佛法里無所求才能無所得。無所得,《心經》講菩提薩埵,無所得才是目的吶,才能趨於無上菩提。我們要往這心量上走。所以你記住兩個最好的辦法,無所求、無所得。不管什麼時候,我也無所求,這樣的話心量就能打開。

    想闖過這關並不是難事,只是一點點做,一件件事做,不是說等哪裡有個大事我好做,大事來了你恐怕就做不了了。就得先從小事做。這是第一個問題。

      問題十四、第二個問題,弟子在修行上可以說不懂得感恩周圍的一切人,通過受戒回來以後,才體會到「感恩」二字的含義,特別是對師父生起一種從來沒有的感恩,這個感恩推動著弟子每天都看護自己的心念,怕把它弄丟了。請師父慈悲開示,怎樣來保持和延續這種感恩的心,而且在以後修行上把感恩運用到具體日常生活中,作為弟子對待師父又怎樣去做,請師父開示?

    這個感恩心,在我們修行中,也是很重要的一步。為什麼要有感恩心?就是說我們的心清凈到一定程度,有一定定力的時候,它就會生起了一種感恩。感恩就是清凈心的一種表現。為什麼菩薩他有一種心,要把自己所有的身口意業,全都能布施給所有的眾生,要身體給身體,要骨給骨,要肉給肉,要財產給財產。為什麼他能那樣?因為他的心裡就一種感恩心。因為他覺得所有眾生的需要,那就是成全我的需要。而且他們之所以需要,是因為我的需要,他才需要的。

    他會自動的生起了一種感恩,這種感恩,就是說沒有畏懼,沒有恐懼,而且願把一切布施出去。你哪怕就去做壞事,我都願意布施你。他有那種心,一切一切都為滿足你的需要。當然了,因為有這種心的人,他就不會做壞事了。對方呢,也不會去做壞事。因為這個心它是正,所以它不會做壞事。它這種心是一種無相的,它不存在好和壞的問題,只有想布施。它這種想布施的心,就是一種感恩的心。

      怎麼樣保持和延續這種感恩心呢?那就是無相,不再分別,不再追求,不再有所求,就能保持。如果你在持戒上不嚴謹,而有所求,這種感恩心立即就沒有了。說:「這口飯吶,這個飯特別好,我得多吃。」但一看到(還有)別人,這個飯不太多了:「我趕緊吃,吃完我再盛一碗,只要別人都吃,我這碗就沒了。」只要你起這麼一個念頭,你那感恩心就沒有了。因為感恩心來源於清凈、來源於不貪。如果你稍起一點貪心,它就會沒有了。你稍起嗔恨心,這感恩心也就沒有了。所以想保護它和延續它,只能不斷地捨去自己,不再貪、不再嗔恨,所以說這感恩心才會繼續存在。

      就是在生活中,怎樣對待師父,又怎樣去做呢?師父是善知識,師父就是戒的化身,以戒為師。我們應該對師父恭敬到和佛一樣,就(像)看到戒律一樣。我們在生活中要虛心去求學,不厭疲倦,不怕批評,而且去接近師父,這才行。

      因為我有點體會,有些弟子很願意到我那屋坐一坐,說一說。但是我給他們的,大部分都是批評,指出他種種的不對,或哪塊有毛病。如果不到我這兒來,我就可能不批評他,因為因緣不到,用不著批評,到我這兒來反而批評的多。為什麼把批評變多了?就是因為你不知道,師父為成全一個弟子,要用種種的方法要磨鍊他,要把他毛病找出來,讓他改正。越想師父對待得越好的人,他越得受批評。

      大家應該記住,當師父批評你的時候,這是師父對你最好,這裡沒有比你再好的。所以今天批評你,你就是最有福報的人了,你應該懂得感恩。要在修行上能保持增長,首先要接受師父的批評、師父的教誨,包括師兄弟的教誨,都要接受,這樣就是我們保持感恩心。

      如果你說我不接受,我還想保持感恩心,那是不可能存在的,因為它是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所以有時候越是對師父恭敬,反而感恩心它就會越大、越圓滿。對師父的這種感恩是應該的、很重要的,一定要依教奉行,毫無條件地去做。這樣的話,我們修行路上才會掃去障礙。

      有的說我不去做,我也不破壞,那我不就沒障礙了嗎?不是那麼回事。因為你沒有經過火的鍛煉,你終歸就像泥菩薩,水一衝你就倒了。沒經過火的鍛煉不行,必須經過火的鍛煉,才會真正的結實起來。

      運用日常生活上,就應該接受具體的批評,和各種沒有理由的批評,毫無道理的批評,一種偏向的批評。而且要在對師兄弟要有恭敬心,要有謙虛。我們知道穀子熟了的時候,它會把頭低下來。為什麼低頭呢?因為它有了豐碩的果實啊。當我們把頭低下來的時候,我們虛心的時候,就說明你豐碩的果實已經得了。說「我沒看著」,是你沒看著,但佛菩薩能看著。一個人當謙虛的時候,能夠接受別人批評的時候,不怕苦不怕累的時候,這個就是感恩心。我們應該這麼去做。

    下面一個問題。

    問題十五、師父慈悲,弟子沒有多少文化,學習方面很落後,可是弟子用真心來學,但是還是好多不明白的地方,請師父開示。

    「沒有多少文化」,這個學習佛法,和文化沒有什麼關係。文化越多,有的人反而放不下,反而變成了一種障礙和執著。當然了,有文化有它的好處地方,我看得多,學得多,但是它執著也多,執著也大。

    今年行腳,我們有個師父,可能是在乞食的時候,人家不理他,他可能就生氣了。他(想)說:「你把我當成要飯的了,我堂堂的大學畢業還不如你了?」因為大學畢業嘛!大學畢業還不如你。所以說,你看看他這個話,他的意思就是因為文化多了,學歷大了,反而產生了新的執著。

    等沒文化的人,有時候挨批評,他就會說:「怪不得我挨說,我也沒有文化啊。」他反而能謙虛起來。不管從哪個角度找出的謙虛理由,終歸他是心平了。那有文化的人,他找的理由,所謂的理由是心不平,所以說文化就障礙了。

    學習佛法不要考慮文化多少,學習方面落後不落後,只要你有真心來學就行。學習佛法也不是讓你明白什麼道理,說「我懂得這個道理了,師父你一說我就明白了」,那明白是知見,也就是《楞嚴經》講的,被「明」所明,「明」就是被「明」所明,變成無明。你所謂的「明」實際上就是「無明」了,「明」被明所明,所以變成無明。

      所以說,我們不要求明白,我們要求的是什麼呢?也不是要求糊塗。我們要求就是不分別,不再打妄想,那就是「明」,那就是真心。

      有很多人在修行佛法上,有的人甚至這個意思沒有明白,他也不懂這個意思怎麼說,但他可能已經早就見佛了,甚至蒙佛授記,所以這個就很殊勝了。有的人就以為自己快到授記了,等著佛給授記吶,實際上乾等佛也不來。那個人呢,他尋思「我自己啥也不是啊,我啥也不懂,我也不明白。」反而很容易蒙佛授記,因為什麼呢?他放下了。他對名利,人所要追求的,他一切放下了,反而得了。我們應該這麼修行。

    所以說,沒文化的不要氣餒,有文化的不要驕傲。我們學習的是佛法,你不是學世間知識。世間知識需要一個思維明白,佛法不需要你的思維明白,需要的是智慧,智慧和思維絕對是兩個概念。

    我講的,大家能不能明白一點?親道看來像差不多,親道說。誰說一說?

    (無人回答。)

    就是說,我反覆強調知見和明白的關係,當你想明白一個事情,你要知道「明」是被「明」所明,變成「無明」。所以這個很關鍵。也就是說,你不要產生知見,「知見立知即無明本」。所以說我們不要產生知見,不要求明白。我們就要求什麼呢,老老實實去做。

    有的說,師父,那佛講的那麼些法,不就讓我們明白嗎?佛講的那些法,什麼時候讓你明白了呢?佛什麼時候說的?

      佛是這麼講的:我說四十九年法,沒說一個字。佛沒有一句話是讓你(知見)明白的。所以你怎麼說,佛說法是讓你明白呢?所以說你這就不對了。佛又說:有說如來有所說法,便是謗佛。實際上你說你明白,你實際上就是謗佛吶。

      佛講法不是讓你明白,是要改變你的心,要放下你的執著。不要用你的思維。思維是什麼?是無明組成的。你越思維,實際上是越糊塗啊!所以說我們不追求這個。但不是說我們學習佛法以後,一點我也不思維,我也不懂了,這就叫明白,那也不是那個意思。首先要破除你這個錯誤的知見,你才會知道什麼叫明白了,什麼叫佛法。

      什麼叫真心?你不再追求。不再追求,就是求。不求名、不求利、不求明白,我們只求一個智慧。智慧是什麼呢?無所求、無所得。

    下面一個問題。

    問題十六、上座師父用洗腳盆接的水,倒到別的師父洗衣袍盆里,可不可以?別的師父勸諫她,她還起念。真不知道勸諫得對還是不對?

      首先,看到別的師父用洗腳盆接的水,倒別的師父盆里了。為什麼她能倒?就是因為你能看到,她才倒。你要看不著,她不倒。她是為你那個分別心而做的,你要是沒有分別心,她就不會那麼做了。因為你分別心重,所以她才這麼做的。你老以為是別人錯了,實際上你不知道是你錯了。所以說,你先檢查你自己。

      勸諫她對或不對呢?你認為「勸諫她」就是不對,你得勸諫你自己,應該諫自己呀。這個眼睛老往外觀,這是她的洗腳盆,那是她的袍盆,這是她倒錯了。這些毛病都出於你的眼裡,和你的分別,所以說你勸諫他人,不勸諫自己,整個就是一種錯誤。所以說,只能是起煩惱。

      這種看法,應該馬上掉過頭來看,千萬不要這麼看。說:「萬一我要不這麼看,她還倒呢?」實際上你真不那麼看,她真不能倒了。

      我給大家講個例子,有一回,那時候也剛信佛吧。在農村,晚上到這個修行的地方去,這個路程很遠。我緊著走啊,步行,走得很累。後來我一想,最好能過來騎自行車的,載我一段,他主動載我一段過去有多好。正想著,真來個騎自行車的,過來了。快要到跟前的時候,想到我要為了坐車,我就舍掉了修行,怎麼辦呢?不能起心動念,趕緊攝心吧,別要求這些事了,載不載是小事,修行是大事。這時候就攝心不動念。

      這個人呢,走到我跟前的時候,他像沒看著我似的,就過去了。走了不遠以後,他回頭又瞅我:唉,這個人怪。這個人怎麼……他的這個習性,見到什麼人,都要跟人家打招呼。前邊有個人他也打招呼,特別晚上他碰到個人更要打招呼。他要問問:「你上哪兒去啊?」如何如何的。而看著我就像沒看見我,他就過去了。他覺得非常奇怪,回頭還瞅我。我也看著他瞅我了。但是呢,我心裡也有數,不是他不理我,是我攝心不讓他知道我。只要你攝心,他就不知道你了。你在他跟前過,他像沒看見一樣。

      我講這個例子是什麼意思?如果你把心攝住了,那還誰有拿洗腳盆接的水倒到別的盆里,它就不存在這個問題。是你在起心動念,起到一個緣的作用,因緣的作用。所以說,是這麼個原因。大家一定要記住了,要從自性找起,不要再看外面了。

    下面一個問題。這是第二個。

    問題十七、大眾師父們都住在一座樓房裡一層,樓房廁所只有六個坑位,去掉給師父的一個位子還有五個位子,可是有個資格老一點的師父說自己愛在一個位置,等到別的師父去了,她就起念。弟子不知道別的師父可不可以去?

      這個問題呀,我以前還真想過,我也想過。我們那個僧團,蓋了新廁所。我們的位置比較多,不像你們那麼少,我們那兒可能好幾十個位置,一人一個恐怕還能多幾個。是否把那些位置都打開,一人寫個名掛廁所上,都專用,自個打掃,我原先想過這個。大戒師和小眾雖然是分開,是否師父可以留一個?我也想過這個問題。但是後來一想啊:不能這麼做。一個廁所都去爭去,你說這個人不完了嗎?還修什麼啊?是不是?

    所以說,過後就沒有這麼做。而且也沒有給任何師父留一個位置,誰都可以用。修行佛法應該是無我的,去掉我。一個廁所一天也就去個三次、四次的,就十次、八次的,也應該大家共同用。共同用才能心往一起使,才能去掉分別心。如果要佔個廁所,將來要變成廁所的蟲子怎麼辦?

    所以說,不能那樣做。一定不要佔個位置,有的人愛佔位置啊,我就跟你說,可得加小心,將來你可能弄不好,就是變廁所的蟲子,守護那廁所嗎!廁所是他的,別人都不能去,都是他的。

    過去不是有那句話,有那個人變成蛇,老守著那黃金。為什麼?他認為那黃金是他的,所以老守著,最後因為貪戀黃金,變成蛇了。如果你老守著廁所,就可能變成廁所的蟲子,最後就完了。所以說,那個地方千萬千萬不能守。你要守了就壞了,就變蟲子了。所以不能那麼做。

    這個廁所我們應該大家共同愛護,把它打掃乾淨就可以了。要多為別人著想,千萬不要去佔位置,這種佔位置實際上太自私了。我是沒敢吶,我害怕變成蟲子。

    下一個問題。

    問題十八、師父慈悲,請師父開示。在弟子當小眾階段,對師父該怎樣才是真正的孝道?對同學該怎樣才是真正的慈悲?對常住該怎樣發心?真正恭敬心應該怎麼做?說隨順,關係到不利他人的行為怎麼辦?說念佛妄想太多了,習氣、毛病一個接一個,說是隨它去,可是還是覺得腦子像灌鉛一樣,心裡馬上覺得心抖,發慌,更不能好好發心,弟子很苦惱。

      就是說當小眾階段,對師父該怎樣盡孝道。應該是這樣想,不管我當小眾,當大戒師,我對師父是永遠的恭敬。不光是對師父恭敬,對所有的同學我要恭敬,所有的小眾我要恭敬,比我小的也要恭敬,對一個蟲子,一個螞蟻我應該恭敬,這才是孝道。不是我對你好,對他不好這叫孝道。

    世間的孝是有分別心的,那個不叫真孝。就包括你們外面寫的「二十四孝」,那「王祥卧冰」,他為了孝他母親,可以卧冰把鯉魚弄出來,給他母親煮著吃。他孝了他的母親,但害了魚,這叫什麼孝呢?這不叫孝。這是世間孝,絕對不是佛法的孝。這種孝,佛教是不贊成的,佛教的孝是大孝,孝於天下為孝,把每個眾生都當成自己的父母這才孝吶。

    不能因為高低不平,因為它是魚,我是人,我就應該吃它。她是我母親,(鯉魚)它是我不認識的,我應該給我母親吃,這不是孝。應該看天下所有的眾生,都是自己的父母,這才為孝吶,不能有分別心。

      我們怎樣對師父進行孝道?應該從這路走,對每個眾生都要有慈悲心。一個螞蟻、一個蟲子,蚊子叮你都不能打,應該叫它叮飽了走,對蟲子我們給它讓路,這才行呢!

      所以說我們要行孝一定要行大孝,不能行世間孝。特別現在就把「二十四孝」提到了佛法里,我的看法是不正確的。二十四孝好不好?好,在世間法來講,做人確實應該像那樣做。但是它絕對不能代替佛法。在佛法里,寺院如果弘揚二十四孝,就把佛法的大孝給抹殺了,就變成了世俗法,這是很危險一件事情。對這個問題啊,我有我的想法,倒不一定正確。

      現在有很多人要提到這個「孝」,把它弄到佛法里,而且世間人非常歡迎。我考慮的,佛法不是管你世間歡迎不歡迎,只能隨順著真理走。真理對了,你今天不理解,不等於明天不理解。佛法究竟目的是讓人成佛,你二十四孝能讓人成佛嗎?要能成佛的話,釋迦牟尼佛講二十四孝就完事了,為什麼不講二十四孝就是佛法呢?所以說,它不是那樣。要講二十四孝,那為什麼人還要出家呢?乾脆都在家「王祥卧冰」就完事了,等著成佛唄?

      所以說,對這個孝道,我們應該知道,有大孝和小孝的區別。二十四孝,是世間孝,實際上是小孝。出家才是大孝,出家了脫生死,讓生生世世的父母,所有的父母都能得到解脫,這才為大孝。這個小孝從大孝的角度來看,那就是不孝了。

    當然了,我們在弘揚佛法的時候,並不完全否認世間的孝,因為你否認了,世間人就產生反感了。但我們提倡的時候一定要加小心,不能以此作為佛法來提倡。我們提不提倡孝?提倡孝。你嚴持戒律就是孝。那菩薩戒講得很清楚,關於孝道,持戒就是孝,這才是真正的孝。

    所以我們對孝道是非常重視的,但絕不是世間孝。世間孝有時候它是犧牲別人,來滿足自己親人的需要,只是將利益給了自己最親的人,這稱為孝。我們不是,認識不認識都是平等的,和我同類不同類也是平等的,這叫真正孝。他能為他母親卧冰,他能不能為鯉魚去卧冰啊?他就不肯了,他只能把鯉魚拿回來,給他母親吃,而不能為鯉魚去舍掉生命。

    佛教就不是這樣,佛教(的人)能為了鯉魚去舍掉生命,他做不到啊。

    同時還有個殺生。如果人家要挑你,說:「你們寺院,二十四孝寫的,為母親可以吃魚,那我們就可以回家給母親吃魚去了,釣魚去了,我母親願意吃啊,是不是?因為這寺院都告訴我,要求我們都這麼做的。」最後你造了殺業,墮落了怎麼辦?那鯉魚這個冤情又跟誰說去?鯉魚要是你(前生)母親又怎麼辦?這筆帳不得不算,所以千萬千萬要加小心。這是我自己的看法,不一定是對。

      「我們對同學怎樣是真正的慈悲?」對同學怎樣慈悲,不是你對同學怎樣慈悲,是同學對你那麼慈悲,你怎麼樣來報答?你老認為是你去對別人慈悲,不知道是人家對你慈悲,人家罵你是為了幫助你,人家表揚你也是為了幫助你,人家說你是成全你。所以說,人家對我慈悲,我們應該怎樣來感恩、來回報。我們不要把自己看得高高在上,認為我對誰來慈悲。我們心裡老有一個眾生念,老認為自己高,別人低,我能幫助別人,別人都必須是我幫助才能成就的。實際上你不知道,都是別人在成就你,不是你成就別人,所以這叫慈悲。

      什麼叫慈悲?剛才講到孝道了,也是一樣的。慈悲,你不去殺那個魚就是慈悲。你母親既然想吃魚,你怎麼不把你自己身上的肉割下來,給你母親吃呢?是不是?你那叫慈悲。什麼叫慈悲?無緣大慈,同體大悲。無緣叫大慈。和你沒有任何緣分的,都得要有慈悲。同體大悲,你和魚是一個體的,沒有區別的,那叫悲。你有了分別,就不叫慈悲。沒有分別,才是真正的慈悲。

    「對常住該怎麼發心?」常住成全了我們的法身慧命,給我們提供了這個道場。我們應該怎麼辦?應該把常住看成我們的生命,要護持常住。常住不是你這一代叫常住,生生世世都應該叫它延續下去,要把常住久住世間。怎樣讓它久住?這就是我們的發心。比如說一個僧伽藍,我們應該把僧伽藍搞得更好,把它維護得更好,哪兒破了,哪兒埋汰,我們去收拾。常住的事情就是自己的事情,就是自己的家,就是自己的心。所以既然是你自己的心,自己的家,你就知道應該怎麼去做了。不光是為我們這一代人做,要為今後的人做。

    像包括你們當家師親本師,為什麼要蓋法堂啊?為什麼要蓋這些樓房(僧寮)啊?真就不夠住嗎?也不完全這樣。為什麼要蓋這麼好呢?她才能活幾年吶,是不是?她是為了你們,還為了以後的人,為了上百年以後的人,這就叫為常住發心。她並不是為了這一代人的問題,這一代人她可以住茅蓬,住破房子,都可以。她這麼大年齡建完誰住,不就是你們住嗎?像傳心那年齡小,不都是你們在那兒住著嗎?她才能住幾年?都是為了後人著想,這就叫對常住發心。

      「怎麼樣去做才能得到真正的恭敬心?」恭敬心來源於嚴持戒律,來源於無相。無相才會有真正的恭敬心,嚴持戒律才會有真正的恭敬心,這個得慢慢體會。恭敬心不是想出來的心,不是我思維,我想出來什麼心。恭敬心是真正生起來的心,因為你心裡清凈了,必然恭敬心就出來了。它是甘露,是法雨,是菩提,它不是人做作出來的東西。恭敬心應該從嚴持戒律、清凈中出,從無相中出。

    「說『隨順』關係到不利他人修行怎麼辦?」這個隨順吶,佛法里(普賢菩薩)十大願里有「恆順眾生」。什麼叫隨順呢?隨著佛法而利於眾生叫隨順。離開了佛法,所有的隨順都不成立,而是墮落,是破壞。

    所以說關係到不利他人修行,怎麼辦?你看是不利於一個人的修行,還是不利於全體的修行?可能他一個人,想在屋裡坐一會兒,但是大眾並不希望他一個在屋裡坐,認為應該都集中在念佛堂念佛去。那你說,是隨順他呢還是隨順大家呢?還得隨順大家,因為念佛也是禪定。當然了,個人想利用空閑時間坐一會兒也是好事,但你的好事首先建立在不和大家和合的基礎上,這就是不好。必須建立在和大家和合的基礎上,才能夠有個人的修行。個人的修行必須要以大眾修行為主。為什麼說要以大眾修行為主呢?因為大眾修行有力量。

    為什麼有的人要個人修行呢?因為他自私啊。雖然修行,但他有自私的一面,我需要啥?我需要如何?都是我在需要什麼。他沒有想到集體需要什麼,大眾需要什麼。他不肯犧牲自己的修行,而隨順大眾的修行,而成全道場的修行。所以說表面上是在修行,實際上都在自私里。

    就像這一張紙包一塊木頭,這個紙啊,這就叫修行。但是你仔細剖開他個人的修行,打開紙,裡面是什麼呢?它就不是修行了,它是塊木頭。所以有很多人說,個人的修行實際上有時候是一種包裝,裡面存在的是自私。打開它的包裝看看裡面,自己也應該把自己解剖來看,不要看表面那點。雖然是有修行的外號、名義和名稱,但你把它包裝打開以後,看看是不是?我們一定不要上當,一定要以集體為主,以他人為主,這樣才叫隨順。

    因為隨順什麼呢?我們隨順的是佛法,因為集體里有佛法。個人只是自己的自私的一部分,如果你不住在集體里,你個人去修行,那說明你是修行。因為沒人修行,而你去能修行,這是對的。有集體修行,你破壞了集體,來滿足你個人的修行,這就不對了。這就變成自私。這個問題,剛才我舉了一個例子,就是紙包上木頭,往往我們很多人都看到自己外面包裝的部分,很少去挖掘裡面這個,去掉這個包裝。去掉包裝你才能發現你,真心內實在的東西是什麼。

    上回我講過一回,比如說一個人有病,說到妄語的時候。包括你父母有病,可能得了癌症或者得了什麼重病,或是更親的人,他問你的時候,說:「我得了什麼病?」你為了愛護他,怕他著急上火。「啊,你沒什麼病,很快就好了。」這也叫隨順說,也是安慰他,意思說多了吧,恐怕他病重了。但你知不知道,你說這話是犯妄語啊。說:「我這個是愛護他,方便妄語。」方便妄語也是妄語,最後你去掉那個方便,剩下的就是妄語。你心裡就是妄語啊,沒有別的。妄語只是像我剛才講的一樣,就是外麵包張紙。他說的所謂「方便」,去掉這個紙,裡面就是妄語,根子它就是妄語。

    我們應該學會解剖自己,解剖每句話,解剖每個事情。解剖看看它裡面是什麼?你有時候一下解剖不好,你就回去反覆思維,思來思去可能做個夢。做個夢啊,你可能就是去掉這個妄語的時候,才知道去掉這個包裝,見到裡面,才知道自己犯了個妄語。有時你都不信哪,我怎麼能犯妄語,我為別人好啊。所謂真為別人好嗎?實際上,我們能真正為別人好的人,沒有幾個呀!

      因為我們的思維,本來就是凡夫,本來我們的起心動念就是自私的。所以說我們怎麼辦?就是按照佛的戒律去做。它就克服了你自我自以為是的問題。自以為是不自私,實際上你自不自私?你太自私了。所以說,只能這麼看。

      「說念佛妄想太多了,習氣、毛病,一個接一個,說是隨它去,可是還覺得腦袋像灌鉛一樣,心裡馬上覺得心抖發慌。」所以念佛啊,我就說太陽,大家知道,能不能給人帶來黑暗?誰能說一說?這個簡單問題誰能講?太陽能不能給人帶來黑暗?

      (一尼眾答:不能。)

    這很簡單的問題還合計。太陽能不能給人帶來黑暗,那念佛能不能產生妄想呢?念佛它怎麼能產生妄想,不可能產生妄想。念佛就像太陽似的,念佛的目的是去掉妄想,它怎麼會產生妄想呢?我們應該從太陽來比喻,太陽不能給人帶來黑暗,那就說明念佛不會產生妄想。

    那為什麼念佛妄想還多了呢?是念佛把妄想給擠出來了,因為佛號進去了,妄想就得出來,給它擠出來了,不是念佛產生了妄想,是念佛把妄想給打掃出來了,所以你才發現妄想多。原先你和妄想是一家,從來不知道自己是妄想。一念佛,「哎呀,我這麼多妄想呢?」有時候他不認識,認為念佛來的,他不承認自己有妄想,他不知道自己就是妄想。所以說,他糊塗。一念佛的時候,念佛心裡一清凈,找到自己的根本了,才知道原先所想、所做的和思維的是妄想。他是發現了妄想。念佛不會帶來妄想,妄想多是念佛把它找出來了。

    它這個毛病、習氣是一個一個的,那我們怎麼辦?只管去念佛,你死心念,它毛病出來一個,就滅掉一個。你不用去滅,它也得掉。就像水泡似的,水泡啊,你不等去滅它,它自己就滅了。完了,又起一個水泡。這個水泡和(前面)那個水泡是不是一個?它不是一個。但是我們的感覺,因為這個行陰的作用,感覺這(兩)個水泡是一個。因為它速度快,我們的思維實際上很慢的。我們的思維慢,這個行陰快,所以說感覺不出來。

    我們知道妄想出來,你不去管它,就是管它。你要不去注意它,這個水泡你不去注意它,它下個水泡出來,你就知道不是(前面)那一個水泡。如果你要注意這個水泡,你就以為下一個水泡和它是一個水泡,實際上由於你太關心它了,反而變成了一種什麼呢?它的助緣了,妄想的助緣。

    所以說隨它去,並不是隨順它去走,而且是我們處理妄想最好的一個辦法,就是不分別而達到分別的作用,不思維達到思維的作用,不去掉而達到去掉的作用,因為佛法是無為法。無為法怎麼允許你用有為法去處理呢?你方法不對了,所以說你越處理它越亂。你不處理反而能把這個問題解決了。無為法得用無為法的方法解決。

      所以我們知道念佛妄想多,不是壞事,是好事,是我們去掉妄想。既然去掉妄想,無始劫我們的妄想堆積如山吶、如大海、如虛空,我們那麼多的妄想,你想一天、兩天就把它去掉,不可能的,所以說得長期的功夫。像愚公移山,今天我移一點,明天移一點,終歸有一天會移盡的。所以你只管去念佛,嚴持戒律去做,它自然就會馬上去掉了。因為你有了負擔,你的腦子像鉛一樣,心裡發抖。是你心理負擔太重了、太恐懼了。剛才我把這個問題都講完了,你自己再合計合計,看看是不是能有所改善。

    下一個。

    問題十九、師父慈悲,弟子常常對自己失去信心。無論做什麼,總是認為自己做不好,所以每次都沒做好。求師父慈悲開示,怎樣才把持住這顆心?

      這個出家師父不知道是誰,我想問問你一句話,你每天吃飯能不能吃飽?有沒有吃飽的時候?她肯定說有吃飽的。既然有吃飽的,你怎麼說對自己失去信心了?你不挺有信心的嗎,是吧?這不挺有信心,無論做什麼總認為自己做得不好。你飯都吃得挺飽,怎麼能說做得不好呢?做得很好很好。

      只是什麼問題呢?是你知見的問題,是你產生了一種悲傷,一種恐懼心,一種悲傷心,也就是悲魔在你心裡起作用了。所以說你認為自己呢不行了,實際上是很行的。你每天把飯都吃得那麼好,你怎麼能不行呢,是不是?所以說能行。應該對自己有信心,不要被悲魔所騙。要鼓勵自己,在修行道路上,要鼓勵自己很重要的。懺悔需不需要?需要。特別是對那些貢高我慢的人,更需要。對像你這種老認為自己什麼都做不好,老認為自己做得有錯誤,應該怎麼呢?應該鼓勵自己。本來做得很好很好,你認為就自己做得不好,過分地謙虛,反而成病了,成了悲傷了,有悲魔。你再遇到自己認為自己做不好的時候,你那麼念:「悲魔你不要騙我,我知道你是誰,你不要騙我了。」你反覆念幾遍,它這個心一下就轉過來了。

     問題二十、阿彌陀佛,師父慈悲開示。弟子請問:一、煩惱業障境界現前時,該如何控制自己的情緒?

      第一句話,她知道境界現前時,當你煩惱業障境界現前時,你要知道現前時,實際上你已經控制了。已經在控制,你知道自己起煩惱,實際已經在控制。只不過是什麼呢?沒有一下子處理乾淨。那飯得一口一口吃,是不是啊?你說為了吃飽飯,一口就能把飯吃飽嗎?那不可能的。都得一口一口吃,最後堆積起來才有個飽。煩惱業障無始劫就有,你怎麼樣能夠一下去掉呢?所以不可能的,怎麼辦?我們就不管什麼時候,能夠發現自己起煩惱了,第一個,這很重要,發現自己起煩惱。再一個就是要提前處理,不要「馬後炮」。你「馬後炮」怎麼它也是晚了。你就咬牙跺腳、你就上吊它也沒辦法,它也起呀。是不是?你敲桌、拍桌,你什麼都控制不了它,它已經出現了,成為現形了,它就不行了。說怎麼辦呢?我們提前處理,怎麼處理?提前吶,先懺悔。

      煩惱業障,煩惱的起呀,它是借緣而起,沒有它的助緣它不會起來的。所以我們要找出它的助緣。什麼是它的助緣?就是我們平時的言語、行為,就是它的助緣。比如說,院里有塊石頭你沒撿。你認為沒有啥事,誰也不知道,也不是我扔的,反正我也不管,你覺著什麼事都和你沒關係。一會兒進屋了,可能是誰撞你一下,你一下煩惱就起來了,或是誰摔個跟頭,絆你一下。你覺得,「你這人你怎麼這麼擋害呢,你為什麼絆我?為什麼你撞我一下?為什麼自己撞一下?」什麼原因?就因為那個石頭你沒撿。那個石頭你就種下了因,必然有一個果來等你,因為你太自私了。這人吶活在世間上,他不是孤立存在的,他是一個和合體,不能自私。你要是自私了,就影響了你,因為你的整體是一個你,不是單獨的你這個身體是你,你單獨身體只是那裡面的一個細胞而已,只是身體的一個細胞。那個石頭也是你,因為你忽略了那個石頭,你起了一個自私心,必然有自私果在等你,所以說你這就不行了。你應該怎麼?懺悔。那天石頭我沒撿。趕緊懺悔。下回遇到石頭,我趕緊把它撿旁邊。撿旁邊怎麼撿,我隨手就扔下去嗎?那也不行。那邊有蟲子,你給砸死怎麼辦。那也不行。另外你要使勁扔,那把地砸個坑又怎麼辦?那坑吶,將來你還有個坑的因果吶,那不行。怎麼辦?我輕輕撿掉石頭,走到那塊,我把石頭好好放那塊,這就是你的因緣。你把石頭放那塊,搬掉一塊石頭。可能你今天本來是有一個錯事,應該挨批評,但是你今天這個錯誤,就沒犯。為什麼沒犯吶?因為你把石頭挪開了,它就沒犯,它這互相有因果。 

      所以煩惱也是一樣,煩惱業障為什麼現前?就是我們造成了一個因,必須有那個果。我們起先應該多懺悔,每天晚上寫懺悔,懺一懺。看我今天哪個事沒做到,那個石頭撿沒撿?為什麼不撿?你準備讓誰撿?別人撿,你擱那兒走就不擋害了。你要去撿了,你認為是累著你了。你累了以後,將來這個因果會產生什麼樣,你撿了會怎麼樣?你要把這因果要擺弄明白了,處理清楚了,實際上它就不會有這種業障現前,你那個情緒呢,自然而然就控制了。為什麼有這個情緒呢?因為你這個石頭沒撿,你想叫別人痛苦,把別人摔一個、絆一下叫別人痛苦。所以你這個情緒也得痛苦。它都是一體的東西。不光身體受損失,它精神上、或者情緒上,它也會有果報。所以情緒應該從因上下功夫。

      所以我們如何控制自己情緒?應該從這個因果上去著手,自然它就能控制住。再一個,就是可以多對自己懺悔,還有這個知道自己的煩惱,諸法空相,多誦《金剛經》,這都很好的。如果你脾氣太大了,愛發脾氣,怎麼辦,誦誦《地藏經》。你想一想,你做的事情如果不對就下地獄了,鬼王都在等著你,油鍋什麼的,你一看就害怕,是吧,就不敢做了。這都可以的。

      問題二十一、第二個問題,對師父起念,該如何懺悔清凈?

      你找師父去懺去呀。別偷偷摸摸起念,偷偷摸摸地就拉倒了,那不行。得找師父懺悔:「師父,我對你有不敬的心理了,我不知道怎麼回事就對師父有不敬心理。」應該怎麼辦?對師父懺悔,給師父揉揉腰、洗洗腳。和師父一親近,這個心互相一交流,這種隔閡就消除了。所以,就不會再起念了。如果你在那兒離老遠,老產生一種隔閡,你自己設立了一種障礙,所以說,對師父就起念了。把這個障礙怎麼搬掉?你去接近,它就會搬掉。你別怕受累、別怕不好意思,你越是這麼做,反而師父必然有攝受力,能幫助你把這種障礙清除去。告訴你這個很好的辦法,但是你別怕大家笑話你,說你看看:「就他老(溜)須著師父。」

    就是應該對師父這樣,別不好意思。孝敬師父是人人的責任,應該主動。有時候你對師父恭敬心越到位,實際上你的心越老實,而且心更清凈。我告訴你這方法,你們去做。但是大家別都一起去做,那師父有多少只腳啊,都洗不過來了,我們輪著做唄。這個很好的。

      問題二十二、第三個,念頭起時,總想下山(離開寺院),心不能安住,可是弟子卻不想離開師父,想發願燃指懺悔罪業。

      這個念頭起來,總想下山(離開寺院)。他老想那個山下好,所以一起念就想下山,給自己創造一個理由出來。實際上你沒下去,你下去就後悔了。有時候師父不讓你走,你以為,「師父越不讓我走,他是害怕我走,所以我非要下山,我得嚇唬嚇唬她。」(眾人笑)你越那麼嚇唬她,最後那念頭越往上使勁,越使勁越想下,終有一天,形成一種不可抗拒的力量的時候,你想不走都不行了。所以應該有決心,決不下山。思維山下如何的不好,如何讓人放逸,如何的墮落,所以說你就不敢下山了。一個人吶,對師父一定要有恭敬心。有恭敬心,他的這種想下山的心就能安住。

      「要發願燃指啊,」這個可以。我可以報告大家一個事,昨天我們僧團燃指,一下就燃了四個(比丘),四個人燃指。一下午就燃了四個指頭,前幾天還有比丘燃一個指頭,加一起五個。受大戒回來以後,都要燃指。他是不是也想下山?我就不知道了。(眾人笑)

    燃完了到那個王石醫院做了手術,做得非常順利。那個主任說:「哎呀,你們都能成佛。」告訴他們都能成佛,給他們高興壞了,比我說得都好。你看看,人家大夫不信佛他都能知道,他(們)都能成佛,他(們)能不高興嗎?所以說這個燃指啊,我是贊成的。

    但是最好別像我這麼燃(食指),這一燃吶,就使不上勁了。燃個小手指頭啦,和這個手指頭(無名指)都可以。這樣的話,它不耽誤做事情,就可以,你燃也行。有一個師父已經燃了兩個了,這一期間總共是燃了六個手指頭了。這才不幾天,昨天就燃了四個。這一車全坐著燃指頭,到醫院裡一伸手,少一個。(眾人笑)全來了,你看這一排,也挺壯觀的哦!挺好!這些人都不怕死啊,都能舍掉身體,而且沒有一個是叫喚的,都一聲不吱,都把指頭燃了,這個挺好。

    這個燃指懺悔罪業是很對的,如果念頭想起來,就想下山,你就燃個指頭,你想十回就燃十個指頭。(眾人笑)不信,燃兩個你就再也不敢想了。(眾人笑)再完了,這手殘廢了,吃飯也不能吃,這可是不能想了,這也是挺好的一個辦法。所以應該這麼樣做。燃指啊,並不是自殘,這是佛教里很重要的修行一關。原先國家對這方面也有不同的說法,把這個燃指和外道的自殘混合一談,這是不對的。據說,國家可能糾正這個問題,燃指的問題是佛教自己修行的問題,不屬於這種外道說法,可能有這個討論。既然有這種可能性,那你就燃吧。

    剛才寫的這些紙條我已經給回答完了,看看誰還有什麼問題?再可以提。

      問題二十三、一尼眾問:請師父慈悲開示,對於這個習氣煩惱業重,在沒出家之前在修行、學習和平常生活中犯得特別多,怎麼樣克服這個問題?

    首先你要知道,修行是去掉我們的惡業和障礙的。那既然修行是去掉我們障礙和惡業的,只要我們努力下去,必然有一個好結果。不怕走,就怕站。只要我們不斷地努力修行,終歸一天它會清除掉的。因為我們知道,一切惡業都是唯心所造,我們現在修行是一步一步地去掉,終歸有一天它有一個頓超。因為積累到一定程度時候,量變達到質變,它有個頓超。頓超的時候,我們的惡業一下子就清掉了。

    所以說我們不要對自己失去信心,我無始劫造了很多的業力,在出家之前造很多業力,我這每天就這麼點修行,能償還得了嗎?別怕,因為啥呢?第一個你不去造了,本身就是了不起的一種修行了。而且,又在不斷地努力,在主動的克服,在做這些修行的事情,這又是一個進步。這兩個進步擱在一起,惡業必然會很快地清除掉的。只不過得等時間,嚴持戒律,從戒律上開始,沒有去不掉的東西。

    因為惡業是什麼呢?惡業就是妄想,就是虛幻,它不是實體。你要把它認為實體,你就堆滿虛空,那你也去不掉。因為它不是實體,只是一種幻境。我們是幻人面對幻境,所以說我們對付不了,如果你心裡變得逐漸真實,幻境還存在嗎?就不存在了。做夢的人,你從夢裡醒了,它那個夢還在不在了?它就不在了,是不是?想法趕緊醒了就行,不要怕。

    具體上,多嚴持戒律啊,苦作呀,去做一些別人不願意做的事兒呀。我剛才講了,打掃廁所呀、擦地啊這些事情,別人凡是不願意做的事,你去做去,就可以。

      問題二十四、一尼眾問:師父慈悲,那個病苦來的時候,或懶惰、懈怠不願意做事的時候,應該怎麼樣克服這個心理障礙?

      病苦來了以後,有對治的一種葯。世間的葯,能把我們病苦馬上止住了,像沒有病苦。同時還有一種葯,就是什麼呢?病苦之中我也努力去做,病苦必然減輕。

    比如說,這個頭疼。頭疼,但是一看肚子餓了,我還得吃飯,最好有人把飯給我送來,這是最理想的。但是人家不給你送,怎麼辦?咬著牙到齋堂去把飯吃了,吃完了,回來一看,這頭不那麼疼了。為什麼不那麼疼了?因為你努力本身就是定力。定力它就會對治這個頭疼的。

    就像我們身體不好,但還去上殿了。要不上殿休息休息啊,確實很舒服,但是又覺得怕不上殿懈怠、或者常住人不多。怎麼辦?我也努力去吧。當你帶著病苦上殿,等你下殿的時候,反而這痛苦減輕了,或是沒有了。什麼原因?因為你這種發心,為了常住,常住就幫助了你。所以說,眾人熏修有力量,就把你的病苦給去掉了。而且你沒把病苦放在重要的位置,而且能夠堅持去做,本身就產生了一種對治的力量。

    就像現在話所講,醫學上講有個酸性環境和鹼性環境,如果你懶惰,順著病苦而不去做,那就是個酸性環境,病只能加重不會減輕的。如果你去頂著它去做,而且努力去做,盡自己能力去做了,它就轉化了這個酸性環境,變成一種鹼性環境了。在鹼性環境下,這病苦就站不住了,生理上就改變了。所以說,這裡藥物是遍地都是,要不有哪個菩薩告訴一個人去採藥去,說:「你到外邊採藥去吧。」他出去了,又回來了。他說:「遍地都是葯。」沒有哪個地方不是葯的。最後告訴說:「你再找一個不是葯的回來。」他又回來了,說:「哪塊兒也不是葯。」

      這就說明了兩個問題,為什麼說遍地都是葯?因為唯心所造啊。只要是你能夠把這個心攝住了,什麼地方都是葯。為什麼後來說哪兒都不是葯呢?因為葯本來就是個虛幻的,都是心所造的,哪來葯和不葯。所以就用不著去找,說都是這樣的。真正的藥物就在我們內心裡,不在外面。所以你心態改變了,這些事它都能改變。好,誰還有什麼問題?

      問題二十五、一尼眾問:阿彌陀佛,請師父慈悲開示,對任何一件事情,人人都知道隨順因緣,或者是等因緣成熟,請師父慈悲開示,什麼是因緣成熟?

      什麼是因緣成熟,因緣成熟的時候啊,就像蘋果爛掉了。我們說的因緣成熟,實際上就是蘋果爛掉了,我們把爛掉的蘋果當成因緣成熟。什麼是因緣成熟呢?就是當你知道這個事情該做的時候,你毫不猶豫地去做,那就是因緣成熟了。你隨順著佛法,隨順著清凈去做,那就是因緣成熟。

      比如像出家,有的人說,這個家裡就一個孩子,或是孩子挺小。現在還不能出家,他說:「等因緣成熟再出吧。」實際上,他就等著蘋果在爛掉了,他把蘋果爛掉當成因緣成熟。實際上,就是當你知道出家的時候,馬上就出家,那就是因緣成熟。因緣成熟不是用思維來考慮的,能看得到的。你看得到的,摸得到的,想得到的,那因緣都快過了、快沒了。真正的因緣成熟,實際上對於正法來講,時時刻刻因緣都在成熟,只不過是你做和不做的問題。你做就成熟,你不做它就不成熟。

      所以說這個因緣成熟啊,有時候是我們一個擋箭牌,我們可以逃避了很多的指責、很多的責任、逃避了很多自己不願意做的事情。實際上,這就耽誤事了,你看有出家好幾十年了,或幾十年了,他最後卻很後悔:「哎呀,我不如小時候出家好。」他為什麼說這樣話呢?他是到老了才明白,小時候因緣就成熟了,但他沒出啊。他不知道,實際上因緣時時刻刻都在。在你出生那天,實際上就該出家,那因緣就成熟了。佛說七歲就可以出家。佛說了七歲出家,就告訴你七歲因緣就成熟了。所以你說,還什麼時候成熟,硬要等著,說:「我等到因緣成熟才出家。」佛說,你到六十歲就不允許出家了。等他想出家時候,因緣就不成熟了。

      我說這個意思,不是我們的思維叫因緣成熟,而是隨著正法、佛法、戒律來決定因緣成熟和不成熟,不能用世間法來衡量。

      就像剛才講的,有的人老想下山,他說「因緣成熟就下山」,那是蘋果爛掉了,那不是因緣成熟了。那是蘋果爛掉了,被清出去了,他就說「因緣成熟了」,那不是。說那些不下山的,是不是因緣成熟呢?不下山那叫因緣成熟。所以這個成熟不能那麼看,不能隨著世間法去看。用世間法看,最後把我們僧團都能看黃了。是不是?而且又不隨順著佛法,最後自己騙自己,所以千萬不要做這個想。

      問題二十六、一尼眾問:阿彌陀佛,師父慈悲。弟子想請問師父。就是師父上午有講過關於學戒的問題,比如在道場學戒,如果說是身為執事的話,可能比清眾操心會多一些,這樣的話他專門用來學習的時間又很少。如果還是讓他來帶領大眾學習的話,就很容易排不開時間,就容易產生煩惱。這樣的話,弟子覺得,今天上午聽到師父講,關於這個戒的學習是從內心的,並不是只是說學這個戒條上的東西,但是比如說像戒相啊,或者羯磨法啊這種種的,還是需要從文字上去學。那麼怎麼樣才能就是排除這種困擾呢?還要必須去學,然後呢還能在常住來發心。有的時候,如果說學不上的話,可能對發心那方面呢,就會覺得煩惱,就不想去做事。如果是做完事的話,又沒有時間來學。所以說很矛盾。請師父開示。

    就是說,我們知道,上午講了。什麼是戒?戒就是攝心。佛講「攝心為戒」。學戒條不等於你真正學了戒,只是學了戒條,那個戒並沒入心。它是以學戒條逐漸地理會,按著戒條去做,逐漸地入心。這是一個很好的辦法。

    還有一種方法,從行入。就是我作為一個執事人,我為常住發心,發心它就是無我。既然無我,利益大眾。它本身就是一種心裡清凈的行為。清凈的行為實際上就是戒,只不過這個戒它直接就入心了。直接入心,但在戒相上,他並沒懂得太多。但他可以圓融貫通,它是同一條根。

      我剛才不是講那個例子。我當居士的時候,才不長時間,她問菩薩戒,為什麼要有人陪伴著行?後來我就給她解釋這句話。當我聽這句話的時候,也是頭一回聽說,至於怎麼解釋呢,對不對我也不清楚。我就這麼解釋了,她認為還對。為什麼它能對呢?就因為平時雖然沒有學戒條,但由於持戒和苦修,它自然有貫通的地方。這個貫通的地方比什麼都珍貴。雖然你在戒條不懂,但它已經很快地貫通了。雖然有時候你學了戒條,由於你發心不到位,反而沒貫通。

      所以這是兩個方面,戒條也得學,貫通更重要。有時候他從側面前進,你呢,在直接發心,直面就進去了,一下就進入那裡。所以有人他不知道這是寶貝。我們希望兩個並進,是最理想的,既要發心,同樣要學戒條,把它穿插開就行。不要自己看著學戒,就以為是學戒了。也不是看著自己發心,就不是學戒了,這就是不對的,是我們心裡有個障礙。明白這個意思嗎?

      為什麼說你學了五戒,五戒就可以懂得很多的戒律?親本知道,我不是出家以後才日中一食,沒出家前就日中一食。我也不知道日中一食是佛戒呀,你說我跟誰學的,跟戒條學的啊,是不是?那為什麼能日中一食呢?就因為你苦修了,願意修行,所以才有貫通的機會。

      那為什麼不摸金錢了?也不是從看戒條以後才知道不摸金錢的,都是在那之前。這些東西,就使我得到一個體會,不在於那兒,在於你平時不管大戒小戒,是否做得嚴謹,做得真實,你發心也真實,它必然有個圓融貫通。這貫通才是學戒的根本東西。如果光死在戒條上也不行,如果不學戒條也是不對的,所以兩下必須同時並進。

      就像一個人往北京走,你很有決心,一定要到北京,目標選得也對,但是你沒有乾糧、沒有水,你可能渴死、餓死。你必須有充分的資糧,什麼是你的資糧?就是苦作,為別人服務,這都是你的資糧。明白這個意思嗎?

    學戒別著急。為什麼說不著急?是學戒必須得做,怎麼做?應該圓滿地做。我說為了圓滿,才叫別著急。要先圓滿,把各項方面都要做好,最後才有個圓滿的成就。光想學戒條,「我坐下,我就想學戒條」,甚至「我想到佛學院去、戒學院去學戒去。一生氣我就要去了」。(眾人笑)

    (有人想去戒學院)走半道又回來了,回來是對的。為什麼能回來?因為他平時對大家服務過,所以半道人家(指內心裡的)告訴他:「你這做法不對呀,趕緊回去吧。」他就回來了。要不他早走了,是不是?走了再後悔就回不來了。

    他就執著於一個以為戒條就是學戒,不知道你現在正是學戒的時候。要當下,當下是什麼意思?別再分別了,有什麼條件,我就學什麼條件。你看看現在電燈也有了,你看有幾個成就的?成就的很少。過去古時候,用那個螢火蟲照著學書,你看出了多少高人?為什麼?苦作反而能把他這個心能打開。而條件更好了,反而打不開了。人吶是怪物,你太享受了不行,太享受就有病了。

    所以像你們成天磕大頭,成天蓋房子,你看著蓋房、磕大頭是耽誤學戒,實際上不管你的體魄、勞動、身體啊,和這個對常住的心吶,它都老實多了,你沒有這些東西是不行的。你看虛雲老和尚左一個廟、右一個廟老建,他不知道學戒重要?知道。學戒也重要,有時候處理這事也重要,它倆都得同時配合好。就像人吃飯哪,你光吃飯不吃鹹菜,你飯也咽不下去啊。有時候,也得來點鹹菜。光來鹹菜,不吃點甜的也不行,就覺得太苦了。所以適當地調劑調劑,人要全面發展。

    我就說這個意思,不要考慮哪個是學戒,哪個是不學戒,你的心處處都是學戒。你要心裡有戒,既然心裡有戒,它處處都能學戒。你心裡有佛,什麼事物都是佛。你心裡沒佛,什麼都不是佛。明白這個意思嗎?

      問題二十七、一尼眾問:弟子有一個習氣很嚴重。做什麼事情總想要做好,但是弟子智慧不足、很笨,知見也很重,有時候在做事的時候呢,做不好,容易觸惱人。自己也很退心。但是做事情,就是總想把它做好,不做好心裡就不好受。

    這個問題吧,我給自己起了個名。叫什麼呢?叫「常敗將軍」。常敗將軍常常失敗,我沒有勝利的時候,我老是失敗。所以你給自己也起個名,「老做不好」。就做好了也沒做好,這樣心裡平衡了。

    所以是有時候心裡不平衡。老想做事情好,什麼叫好?你說都做好了,後人幹什麼,是不是?所以說不能給它做好了,你這麼想就對了。你不想給它做好了,實際這個事還真能做好。你越想做好,反而做不好。因為本來已經做得可以了,但你的心理障礙太大了,就說:「我這事又沒做好。」你那有所求,你是讓師父表揚你,還是讓大家稱讚你呀,還是想要個名聲。我也不要名,你就說:「我就是常敗將軍,我做不好那正是我的本分。」就完事了。

    你這麼做,反而事情反而能做好。因為你心不平,心不平這個事情能做好嗎?就像紉針似的,趕緊紉好了、趕緊紉好了、趕緊縫,快點!你越快啊,它越紉不上。像系扣似的,你著急要上殿了,馬上系這扣,趕緊系、趕緊系!你看越系它越系錯了,還系不上了。你要是,「算了,晚就晚去吧!能咋的!」(眾人笑)扣繫上了,去了反而還沒晚。就是這個心平是道,別心不平。

      問題二十八、一尼眾問:阿彌陀佛,師父慈悲。怎麼樣做才能這一生成佛呢?這一生就了脫生死?

    這一生了脫生死,你永遠記住這句話:「這一生了脫生死。」所以說這一生沒有了,還有下一生,下一生你再念:「這一生了脫生死。」等再下一生你再念:「這一生了脫生死。」就完事了。(眾人笑)

    所以說,這些都沒有意義。至於什麼了啊,什麼時候了,不管它。哪一生?因為修行佛法是四大阿僧祇劫,再加十萬大劫才能成佛呢。釋迦牟尼佛,燃燈佛給他授記。授記離現在有多長時間,有十萬大劫,這麼長時間,才成佛的。我們就想趕緊地去了脫生死,這一生了脫生死,所以說沒有必要。我們就想什麼呢?今生我們該做的事情,應該努力做的,我都把它做好了。我該念佛念佛,至於往不往生西方,那是佛說了算,又不是我說了算。我不管那個,我不管了,(眾人笑)我只管念佛,你不讓我去,那是我沒做好。讓我去,那說明我做好了,就完事了。

    (編者註:《南傳菩薩道》講述,慧者菩薩,修慧行道圓滿波羅蜜,需要四大阿僧祇劫加十萬大劫能成佛;信者菩薩,修信行道圓滿波羅蜜,需要八大阿僧祇劫加十萬大劫能成佛;精進者菩薩,修精進行道圓滿波羅蜜,需要十六大阿僧祇劫加十萬大劫能成佛。)

    把心放下,別去追求。說:「放下,我不沒目標了?」你放下才是目標呢。平常心是道,什麼是平常心?沒有念頭是道。不是念佛:我要往生西方啊、往生西方。你成天喊就能去了?那成天喊,那嗓子要能去,那我們乾脆都成天喊就完事了,是不是?別的法門都不用修了。

    你看《彌陀經》不是講的,如入禪定嘛。如入禪定,就是沒有念。那佛說七日就往生,什麼叫七日就往生啊?就是在七天之內就剩十念了。十念是什麼意思?十念就是你的念頭快沒了,就剩十個念頭了,所以說就能往生。你一天打一千多個妄想,或好幾億個妄想,能往生嗎?你不打妄想反而能往生。

    你什麼時候就剩下十個念了,一天早晨想一回,中午想一回,晚上想一回,它必然能往生。別的你別想,應該把心放下,別去追求那些沒有用的東西。雖然我們知道西方極樂世界,懇懇切切,什麼叫懇懇切切?不是用嘴去啃,也不是去咬牙切齒地去切。應該是什麼呢?懇懇切切就是心裡沒有雜念了,那就是懇懇切切。

      問題二十九、一尼眾問:阿彌陀佛,請教和尚,聞思修的「思」是什麼?

      聞思修的「思」,就是不思為思。不思為思,真佛如如。我們平常理解的聞思修,這個「思」是什麼呢?就用腦子考慮,這叫「思」,這是錯誤的。不思為思,這叫「思」。所以說不思為思,真佛如如,那是真佛呀。如果用腦子去思維,那叫知見。

      我剛才不講了嗎?佛說:說法四十九年,我沒講一個字。有說如來有所說法,即是謗佛。什麼意思?就是說你如果把佛講的,當成思維去思了,那你就錯了。佛講的一切的法,叫你放掉你的思維。那就為思,那就是真佛。明白這個意思嗎?

      (尼眾答:這個很深奧,聽不懂。)

    它不是深奧。你聽不懂,我倒相信。因為啥呢?要聽懂了,那你為什麼不成佛?是不是?

    就因為你聽不懂,才沒成佛,那就對了。你如果聽懂那些,但是還沒成佛,說明那個聽懂的不對。你聽懂怎麼沒成佛?這不是明擺著擱那擱著嗎?所以說,那就不對了。

      你知道不思而思,就是真佛。當你不思的時候,那個「思」是什麼?就是智慧。那時候就是佛。這個你記住就行了。

      這句話:「不思而思。」不是我說的,這是一個古大德說的。那還有幾句話,我現在有點忘了,這是能運老和尚講給我聽的。但這具體是哪個古大德說的,我忘了。不過你想要的話,將來我叫他們給你抄一個,這句話你好好看一看。

      所以我們的思維一定要轉變,不要走那種說法。有時候為什麼說照文解義啊,三世佛喊冤。我們現在的思維,都是用我們世間法來解釋佛經,叫照文解義,所以說不得路。而且呢,「離經一字便是魔說」。如果你解的意思離開了佛經,就是魔說的。所以這個必須得把握住。學佛、學佛,我們要跟佛學,不是跟思維學。

      問題三十、一尼眾問:阿彌陀佛,請師父慈悲開示,怎樣憶佛?

      怎樣憶佛?憶佛不是想佛。不是說腦子:「佛啊,阿彌陀佛啊,阿彌陀佛!」這不是叫憶佛。因為心裡清凈就叫憶佛,你不打妄想就叫憶佛,你不去求就是憶佛,你不起嗔恨心就是憶佛,你不罵別人就是憶佛,你不動手就是憶佛。是不是?

      憶佛是什麼呢?就是和佛相應,就叫憶佛。不是我去想啊,翻過身去想:彌陀佛呀,那麼高大呀,這麼高大。你是把佛看成什麼呢?是色相了。所以說,實際上是謗佛。憶佛是什麼意思?就是清凈心,不再追求了。你不憶而憶,什麼不憶而憶?因為內外佛,你看是佛像,和你的心裡佛相應了,那就是佛。

    憶佛,就是把你的自性,心裡清凈了,就叫憶佛。不是我想外面的佛,知道不?「西方啊,那個西面有個佛,」不是想那個佛叫憶佛。也不是想著這個佛,是你心裡清凈了,把你心裡清凈的佛,能夠見光見花,能顯現出來,那就是憶佛,是不是?

    (《楞嚴經》 「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 中所言)如母子一樣,母和子能夠分開嗎?不能分開。也不是天邊一個,我這面一個,這叫憶佛了。母和子是一體的。明不明白?明白了喔,點頭了嘛!

      (尼眾答:我不知道。)

      完了白講了。(眾人笑)不知道,那就白講了。

    你要說不知道,我認為我就沒白講。為什麼沒白講呢?因為我講完了,你要說知道,我可白講了。因為你不知道,我就沒白講。因為我是常敗將軍。好,今天因為時間關係,就不在向下問了。好不好,就到這裡吧。

    (師父說完後,尼眾卻又繼續提問題。)

      問題三十一、一尼眾問:阿彌陀佛,弟子有件事想問師父。弟子有的時候,困的時候,閉上眼睛還在做事情,睜開眼睛還困,這事該怎麼辦呢?

      這就是說你睡覺的時候,不好好睡。完了等到做事情呢,它就迷糊。你應該什麼呢?就是睡覺的時候就集中精力睡覺。醒來的時候,就絕對不睡。要睡的時候我什麼也不去想,困急了,我就躺下睡。因為你不該睡的時候也躺下睡了,所以說腦子老想事,養成一種習慣,就是老是思維,所以睡眠質量不好。質量不好呢,還得想睡,所以反覆睡,是反覆質量不好,所以說老有妄想。

    這回你改變個做法,就是晚上睡一覺就起來,不管它是兩點、還是一點,睡一覺醒了,就絕對不睡了,就是困也不睡了,就打坐。你堅持一段時間,再睡覺的時候就不做夢了。既然不做夢了,躺下就著,起來就沒有那些妄想了,就不困了。

    主要就是這個習慣性,把它顛倒混在一起了。就是說不睡的時候呢,也像睡。睡的時候呢,又不實在。就自己把它弄顛倒了,所以把它糾正過來。

    為什麼佛講睡眠要四個小時?是有道理的。四個小時,就是睡一覺馬上醒來,不要再睡了,再睡你質量就不好了,盡做夢了。夢就攪到你的思維里去了,你的思維又加個夢,所以這個修行就沒法處理了。這麼改變一下習慣性,就是一個習性,沒有什麼。

      問題三十二、一尼眾問:我們師父發心,為了佛法、為了佛教,提高出家人的素質,應該在受戒方面,標準要提高。那麼師父您給講一下,受戒,就是夠求戒的標準是什麼?

    求戒的標準吶,實際上也很簡單。就是你首先把沙彌戒和式叉摩那戒得做到,不一定說你比丘戒做到了、比丘尼戒做到了。你把這個做到,最起碼的,得到大家認可。大家僧團一討論說:「這個人行,可以求戒去了。」這就行了。你要求得完美無缺,現在做不到。現在就沙彌戒找出一個做圓滿的,也做不到。就五戒,也不是誰都能做到的。

    過去有個古大德,自己退到五戒那一塊,為什麼退到五戒?自己覺得自己五戒也沒做好。這就說明什麼呢?就說明我們不能要求地過分圓滿。因為我們受戒的目的,就是為了更好地學戒。不是受完戒我就成就了,這是一個。

    另外呢,自己必須把這基礎要打好,不能放任自流。這兩個方面都是互相的,雖從兩個方面來講,但是目的都是一個。就是說一定要自己真正的像個出家人,真正能得到佛的戒體。實際上得戒體,外邊受戒重不重要?很重要。但更主要是你內心,你內心要是做到了,就戒場差一點,佛菩薩都給你受戒。你要是自己做不到了,那就沒辦法了,就是佛菩薩來給你受戒,你也不得。是不是?還得自己這個努力很主要的。

    所以說,有的人完全執著著受戒的時候得戒,這種說法雖然從某個角度是有它的意義,但你自己必須得努力啊。這才能互相相通、感通。你不互相感通,能感通得了嗎?光指望著別人給你授戒,指望著哪個大德清凈,他一授我就得了,白撿個便宜。就像密宗似的,有的說給你插個吉祥草你就往生了,它能嗎?不可能的事,都得自心努力、自心做佛。什麼叫自心做佛?就是你自心清凈了,必然感通一個能給你得戒(體)的人,來給你授戒,那個人也是你自心的一種表現。所以說「心外無法」。

      問題三十三、一尼眾問:弟子一直在想,如果師父,你要是大悲寺有傳戒吧,弟子就不到外面去受戒了,得如法戒。能不能等到這個機會?有的師父就提醒弟子,如果你要做不到的話,算不算妄語?算不算眾中妄語?

      做不到什麼?

      就是不想到外面受戒,等師父傳戒的時候再受戒。

      我想這樣吧。就是大悲寺什麼時候傳戒,現在不好說,該有好因緣就去受,等大悲寺要傳戒的時候,你認為所受戒體不清凈呢,你再可以來補戒。這樣兩下不耽誤。不然萬一大悲寺不傳呢怎麼辦,你說?我不犯妄語了嗎?你還是該受就受。一旦那面所受,認為不得戒,大悲寺傳戒的時候再過來。這樣的話我想,對你也許能起到一定作用,就可以了。

      問題三十四、一尼眾問:阿彌陀佛,請師父慈悲開示。弟子由於自己的習性、毛病,有時候不知不覺就有那種維護自己的心,導致自己總打小妄語,不知不覺地就溜達出來了。這種習性不知道怎麼對治它?

      這個也好對治,就是說從小事做起。比如說,人家問你:「你剛才幹嗎去了?」你可能就不願意告訴他,就順便說:「我上那兒溜達溜達。」實際上不是那個事,你可能上齋堂了,看看人做的什麼飯,是吧?但是不好意思告訴人家,怕人說你饞。(眾人笑)怎麼辦呢?我就說上那邊溜達溜達了。實際上,這裡就含有妄語的成分。不是你的語言,關鍵是你的心,你就不想告訴他。這就有一個不想告訴他,又想騙他一下,「我上那兒溜達溜達。」這事就應該從小事做起,應該是真語。

      佛講:佛法住世,正法,法說法,非法說非法。什麼意思呢?就是說,如果是非法說非法,法說法,正法就住世。就是說是一就是一,是二就是二,不對就說不對,對就說對,佛法就住世。如果我們做得不對,我們還要隱蔽,那佛法就不能住世。什麼叫住世呢?不是住在這個世間上,是住在你的心裡。

      如果你這個事做錯了,雖然是不太好意思,上齋堂了,你尋思我饞了呢?怕人誤解你。別怕那個,誤解就誤解。但我去了就去了:「我上齋堂去看看,我看他們炸的那個什麼,海帶是什麼玩意的,我看炸沒炸好?」人家說:「你太饞了!」你說饞就饞,但我說的是實話。我不是那個目的,我看他炸沒炸好。但是別人誤解你,誤解就誤解。就是說,只要你說實話,正法就住世。

    非法說非法,這個事不對就是不對,不能掩蓋說:「哎呀,你看你這個事,本來不該吃東西吃了。哎呀,這是因為身體不太舒服才吃的。」非法說法,那就不對了。

    應該如實說:「哎呀我確實不該吃,我這一疏忽給吃了。」就像你剛才說那個,「我不想妄語,順著話就說出妄語來了。」就應該有這種承認的精神,佛法就住世。很簡單的事情,就是說堅決不妄語,說什麼也不妄語。就別人笑話我、嘲笑我也不妄語。他嘲笑我,佛菩薩不嘲笑我。所以說一個不妄語的人,得在嘲笑中成長,在人家罵聲中成長,才能成長你不妄語,明白這個道理嗎?

      你想還叫人說好,還達到不妄語,不可能的事。是不是?你必然要受到人懷疑,說你,這是很正常的。像我剛才說,我常敗將軍。你看我不就常敗了嗎?我剛說完「不講了」,這又講了這麼多。這很正常的,所以你不如先承認自己的過失,這樣的話,反而能夠進退自如。

      問題三十五、一尼眾問:阿彌陀佛,我們寺院的師父,在為常住做事方面,有苦活啊、累活啊都發心干。要她當執事呢,她有的人就是不發心了?

      這個問題吧,實際上很簡單。下回你就說:「誰能發心做執事人,誰成佛快。」他就發心。他為什麼不發心?就是因為有的人說:「你發心吶,不能成佛。」所以你當執事人不能成佛。這樣說就坑了不少人,最後把常住都坑下去了。所以,這句話是錯誤的。說你出家,不能當執事人,你要噹噹家師肯定你得下地獄,上那墮落去。這種人的說法太片面。一個人如果能夠舍掉自己的修行,為了常住去服務,他成佛最快。

      為什麼說成佛最快?我們都知道(在影片故事中)觀世音菩薩為了救父母,把胳膊割下來,最後成了千手千眼。只有舍掉自己,為別人的人,才能成佛,所以那種說法不正確。什麼樣的不能成佛呢?當了執事人,而為自己謀福利,不為常住謀福利的人,他肯定墮落得快,應該這麼講。如果為常住著想,他成佛快,應該這麼看就對了。所以說,把這個問題糾正過來,他就發心了。

    而且呢,比如說,像五台山(碧山寺)老庫頭師父,就管庫房。你說他那個修行多好啊,我親眼見過。有一次,他弄豆腐過來了,這豆腐放在缸里,我這一聞酸了,說:「這豆腐不行,酸了。」他說:「好、好,我再去換。」換了以後,我又說:「硬了!」還是說怎麼回事(不好)。他說:「好、好,我去換去。」後來他又弄豆腐來,我說:「你這豆腐,弄得什麼豆腐呀!」我就說他了。

    當我說他的時候,他就矇頭轉向:「什麼意思呢?」他腦子裡不知道我是說他。他已經不明白誰再會說他,或者他也感覺不出來別人在說他,他不知道怎麼回事了。他就修行得沒有分別心了。所以說,老庫頭師父那是真修行呀,一個人不知道人家說壞話是什麼意思,他沒有這個分別心。就像送禮物似的,你給人送禮物,人家不接受,還得退回來,這是佛講的。所以說,說別人等於沒說。老庫頭師父就是由於當執事人,而且努力為了大眾,所以說很快就達到這種境界,就是沒有分別了,不知道好和壞。就是因為當執事人的關係。

    所以,最後(碧山寺)妙江大和尚說:「碧山寺成就那些,都是那些沒走的人,在常住不動的人,成就了。」這句話也是有很深意義的。所以「當執事人不能成就」那句話,絕對是一個不正確,最起碼說不是完整的一句話。如果當執事人,又貪又占,那肯定下地獄。如果為大眾服務,他成佛肯定快。我們應該這麼宣傳,這麼給大家解釋,恐怕大家都得爭著當執事人了。

    這個問題不要緊,只要大家明白這個成佛的道理,應該從哪塊去攝心,當執事人反而攝心更快。有時候,就像堤內損失堤外補一樣。是,人都在學戒呢,你沒學戒。你去安排其它的活了,是這塊損失了。但是,你看(別人)學的時候,可能是理解得很慢,可能用一天時間能明白一個道理,等你再學的時候,你可能用一分鐘就能明白十個道理。因為你這個心是為大眾的,所以必然有所補償。而這個補償,是根據你發心的大小來進行補償的。你發心越大,補償越大,所以說因果不昧呀。因果是不昧的。如果要那樣說,越發心反而越墮落的話,那否定因果了,是不是?不是那麼回事啊。

    所以你看菩薩為什麼能夠捨去自己的身體,來成就別人。釋迦牟尼佛為什麼把身體扔了餵了虎,而成就那麼快呢?因為他是為了別人。釋迦牟尼佛在那兒坐著打坐得了唄!在那修行佛法成佛多快呀!釋迦牟尼佛為什麼把身體扔了喂虎呢?當時,喂虎的時候別人勸他說:「你不必這樣。」他說這樣做是為了修行,為了成道。他的哥哥告訴他了:「你為了成道,不如保住身體,去修行佛法不是一回事嗎?你為什麼要捨去我來修行呢?」最後釋迦牟尼佛誰都沒聽,就把自己身體餵了虎。命都喪了,你說他上哪兒聽戒去,他還能聽戒嗎?還能學習嗎?什麼都沒了。最後的結果是什麼?成佛快了。這個因緣跟誰講,你說是不是?不要看眼前的一時一世的利益,要長遠地看。

    像那個彌勒菩薩也是這樣,彌勒菩薩在山上修行的時候,沒有吃的了。一個兔子跳到火堆里來供養菩薩,它用身體來供養菩薩,叫菩薩來修行。彌勒菩薩要吃了這個肉,他就不會餓死,他又會修行了。但彌勒菩薩想:「我不能吃眾生肉,眾生肉就是父母,我怎麼能吃眾生肉活著呢?」後來他寧可餓死,也沒吃眾生肉。最後反而成了彌勒菩薩,一生補處的菩薩,當來下生的佛。就因為他舍掉自己,而且不追求眼前那點利益,順著正法走,絕對能成就。

    就像當執事人一樣,你為了大眾,能不成就嗎?憑什麼不成就?因果在那塊兒。釋迦牟尼佛把身體都扔了,你說耽誤多少修行?是不是?這一生年紀輕輕的全沒有了,要一生修行這不早成就了。像你說的,那學戒都學多長時間了,上佛學院那得去好幾個來回了,是不是?上律學院,都能去好幾個來回了。那釋迦牟尼佛也沒去,最後早早成佛了,這就是一個道理。

    我們把這個道理剖析開,你就知道當執事人,要認真去做,只能成佛快,學戒也快,它不會墮落的,只能是快。好,你這個問題解釋完了,那個居士講吧?

      問題三十六、一女居士問:阿彌陀佛,弟子住在這裡以後,在單位的事情又引起了煩惱。護持三寶,我真的起歡喜心,被這幫師父所感動了。但單位的事情又來了,你說長時間不回去,這一大堆事情,還起一種煩惱心。住個三天、五天的時候,煩惱開始來了,在這兒就憋不住。在修行的同時,怎樣能把工作也做好,也護持好道場?我們作為一個居士來發心,就慶幸自己。

      你在道場住一段,就要回去處理單位的事情,一處理單位事情,煩惱又起來了,實際上我看這是好事。這不就是好事嗎?你又到道場來了,要不起煩惱,你在家了,是不是?

    這事啊,就是說你把在單位起煩惱當成好事,它就不起煩惱了。你越把煩惱當作煩惱,它就起煩惱。這個煩惱啊,它是隨形,隨形煩惱,就是說,看你的起心動念是怎麼處理的。你認為這個煩惱是好的,它反而不起來了。你認為這個煩惱煩人、可恨,太可惡了,反而這煩惱越起越厲害。是我們心態不正確,處理得不正確。

    每個人都有煩惱,關鍵是我們心態怎麼去對待。你換個方式,當你在單位,再起煩惱的時候,「好,我又該到寺院去了,太好了、太好了。」你看馬上這個煩惱就沒了。即使你去不去,它煩惱都輕了。因為,這個煩惱騙不了你了,它成了你的助緣,它不願意幫你忙,所以下回它就不起了,在於我們怎麼處理。

      (女居士答:我的意思說,在我到寺院這段時間以來,單位很多的事情都要等著你回去解決。剛想清凈心來寺院的時候,你說回去又一大堆事情。所以我也真很煩惱,一會兒一個電話這個事,一會兒一個電話那個事。其實人在三寶,心有時候在飛,我真的很頭疼,也覺得很慚愧。但是她們師父的修行,我也感覺到我更慚愧,我放不下這兒,我又沒有辦法放下單位的事情,確實放不了,因為還有那麼多工人在那兒等著,我還沒有辦法放下這東西,真是煩惱重重。)

      我覺得你這個煩惱挺好的。為什麼這麼多師父出家?就是因為世間煩惱太多。所以才把他逼到出家這條道路。人吶,得靠逼。你現在能起煩惱,能知道家裡煩惱,實際上你就是有修行了,實際上挺好的事情,應該知道是個寶貝,別把這煩惱丟掉了。你丟掉了,對家裡也不起煩惱了,在這兒也不起煩惱了,最後你就在家呆著不來了,還不好了。所以,起點煩惱是好事。

    為什麼說呢?因為在世間上,世間的事情,它都是自私自利的,不起煩惱它是不可能的,因為啥呢?自私自利本身就是煩惱,煩惱它必然生出煩惱的果,它能不煩惱嗎?你硬要求它不煩惱,怎麼辦?只有按照佛法去修行,諸法空相才能去掉煩惱。不住在那裡,才能不起煩惱。

    我想你可能一時放不下,怎麼辦?就是多誦誦《金剛經》。每天誦一遍《金剛經》。當起了煩惱的時候,你誦《金剛經》,再想想我說的話,「哎呀,這又該叫我上寺院去了。我這回又得著了,這煩惱太好了。」馬上這煩惱就不起了。好不好?

      問題三十七、一尼眾問:剛才當家師提到做執事這一塊兒,弟子有這麼個體會。當做執事發心了,要負責任的時候,你的班裡每個同學,他的一舉一動可能都在你的眼裡。你要想負責任的時候,那就要或者諫勸啊,或者制止,這個時候你的行為就要衝撞到同學們。如果不做執事的話,那就沒有這方面的現象。眼睛一閉,只管自己念佛,做事,這樣反而還覺得心裡很清凈的。別人看你還不如不發心吶。那麼自己的話,咱們(出家)就享受這個清凈嘛。就看不見。當這個自恣憶念的時候,「請同學慈悲憶念。」你就想,「他有啥過失呢?沒看見,沒發現,沒有了。」就會有這樣現象。所以就在這兩個現象出現的時候,可能做執事就覺得費心,想要清凈的話,就不願做執事了。師父這個應該怎麼取捨? 

    這個問題呀,很簡單。你做執事人,你所見到的人,是他還是你?

    比如說,你做執事人了,你底下有幾個人,比如十個人是跟你,你看到他們的毛病,是他的毛病還是你的毛病?你在幫助他的時候,是幫助你呀,還是幫助他?你認為是幫助他,必然要起煩惱,你認為他的毛病,必然起煩惱。如果你要知道,這就是自己無始劫的業障在那塊,也就是自己的因緣。我幫助他就是幫助自己,我在諫勸他的時候就是諫勸自己,他起煩惱是我的煩惱在起心動念,不是他的煩惱在起心動念,它就沒有事了。

      所以說,你表面上,「我誰都不管了,我就自己在那兒多清凈呀!」你看是清凈,實際上你的煩惱毛病都掩蓋起來了。沒到爆發的時候,爆發的時候什麼都不行了。就好像泥菩薩,一旦過河的時候,到水裡一下就化了,化成泥了,啥用都不起,它經不起考驗。好像是清凈,實際上並沒有清凈。什麼是清凈?沒有妄想了,經過動和靜的考驗,都不能夠動搖你的時候,才真為清凈吶。你那在靜里,好像有一點清凈,在動里就沒有清凈了,所以那不叫清凈,不能追求那個。

    當然靜坐好不好?也好,那得等因緣。我們毛病都改得差不多了,我們再一靜,有時候這個因緣一下就到了。什麼事情都是有因有果的,如果你否定因果了,特別不知道自己的法身所在,而認為別人都是別人,這是最容易犯的一個毛病,最吃虧的一個毛病,而失去了機會。

    你現在能做執事人的時候不做,再等你想明白了,想做的時候,人家不用你了。這個機會你給浪費過去了。你心裡那些業障,你再想往外掏就難了,掏不出來了。機會難得,什麼叫執事人?是你多生修行得來的福報因緣。不是人家求你,說叫你去吧,就他老實,就讓他去得了,不是那麼回事。是你前生修行,所得來的福報因緣。由於你的願力,才給你的機會。你把這機會扔掉了,人家就不給你機會了。明白這個道理嗎?所以說,(做執事人)沒有怨沒有悔。

      問題三十八、一尼眾問:阿彌陀佛,師父慈悲。今天師父講的,就是關於布施的事情。就是布施過程中,如果對方是貪心來取,並不是他現在就需要這個東西。如果他非常急的話咱去布施他。如果他是因為貪心來取的時候呢,咱是應該不去分別來布施,還是到周圍去觀察後再布施呢?

      他真貪心嗎?是你不割捨的。你就尋思,「你看你貪不貪心,給一個你怎麼還要呢?」就不割捨了。所以認為人家貪心起來了。不是外面有貪心,是我那個心放不下,不割捨,我自己那個貪心起來了。

      問題三十九、一尼眾問:就是說釋迦牟尼佛喂那個老虎,那老虎餓了,然後就餵給它,它會不會下地獄,有沒有果報要受呢?

      老虎吃他,老虎吃了佛,佛就墮落唄?是不是?

      (尼眾答:老虎吃了佛,問老虎有沒有果報?)

    那能沒有果報嗎?但因為佛是一種清凈心的布施,雖然(老虎)有果報,它也有福報啊。就像那個憍陳如尊者,當歌利王的時候,砍佛四肢。佛發了願,佛說將來第一個度的就是他。那歌利王砍佛造成的罪業必然要下地獄,但是從地獄出來的時候,第一個成為大阿羅漢的就是他呀。因為他砍了佛的四肢,助佛成道啊。所以佛幫助他,第一個成為阿羅漢的。

    老虎吃了佛的身體,佛是清凈心布施,佛必然發願說,「我將來一定要度他成佛。」它吃了佛的肉,吃肉肯定有果報,也可能下地獄。但是呢,將來佛也可以度他成佛,就是因果不昧。

      問題四十、一尼眾問:師父,弟子還想問一個問題。來出家就應該有度人的心,有這種說法,應該去度人。不管怎麼樣你種個善根也好。可是呢,有的人在度了之後,在行持正法的時候又行持不起來,對佛法就會造成影響。這種人是度還是不度呢?

      就是說,對每個人都要有度的心。但度的方法不一樣。有的人雖然他能破壞佛法,比如(度他)出家,他能破壞佛法。那我們就讓他當個居士就完了,是不是?如果他能護持正法,我們就度他出家,你認為不讓他出家,那就不是度人了嗎?也是度人。度人不在於表面的形式,是你內心是否想度他,你內心是否清凈?你清凈,就是你跟他說也是度,你不跟他說還是度,不在於你說得多少。

    至於能破壞正法的,那我們絕不容情。你這樣的人確實不能出家,那就是不能出家。那該出家的,就毫不客氣地告訴他出家。至於他孩子放不下,他妻子放不下,她丈夫放不下,他父母放不下那是他的事。但是我告訴你,你必須得出家。你出家才能成佛呢。我就得告訴你,至於你恨我罵我,我不管。我不能說管你那些事,我為了一時的圖名利,叫你高興,而耽誤了你真正的法身慧命,我不能那樣。

    就是說,剛才我講的話,「非法說非法,是法說法。」是這麼回事,我就這麼說。至於後果的事,個人損失的事,不計較,佛法才能住世呢。我們都是兩頭怕,又怕得罪壞人,又怕佛法不住世,最後是兩耽誤,給誰也沒說好。最後佛法毀掉了,你後悔也來不及了,所以佛法就不能住世。

    為什麼佛法現在這樣?就是因為修學佛法很多不對的地方,我們卻說:「哎呀,理解吧,理解吧。」最後佛法越來越弄亂了。你這個事不對,我就說不對,非法就是非法。應該說:「日中一食是正法。」那我就得說:「日中一食是正法。」應該說:「不摸金錢是對的。」就得說:「不摸金錢對。」我要說:「摸金錢也可以呀。」那就不對了,不能那麼說。至於誰罵不罵我,不管了。他罵我,有時候我也聽不著。就聽著了,我還挺高興。因為他罵我,終歸知道我說的這個話了,他才罵我。他要聽不到,不會罵我,罵我說明他聽著了。聽著就給他種下種子了,是不是?他心裡互相有個鬥爭的過程,早晚有一天他會明白的。

    我們就應該學佛「如語者、實語者、不妄語者」,這才行。佛法就住世了。不要考慮別人怎麼說,就看應不應該說,應該說就毫不留情地說,就完事了。(講法至此結束)行不行?

      那好,那就到這裡吧。

       眾等唱贊:

       聽法功德殊勝行,無邊勝福皆迴向。

       普願沉溺諸眾生,速往無量光佛剎。

       十方三世一切佛,一切菩薩摩訶薩,

       摩訶般若波羅蜜。

      維那:大眾一起向上排班,聞磬聲至誠頂禮和尚三拜。

      禮佛一拜。

      眾等:依教奉行!

       ·根據錄音整理·

       「溯源系列」編輯小組

    【附錄一】

    教列七種禮

    《毗尼日用切要》:禮讚須精誠作觀,五體投地。教列七種禮,不可不知:

    一、我慢禮:謂依位次,以無恭敬,心馳外境,五輪不具,如碓上下;

    二、唱和禮:謂粗正威儀,心無靜想,見人,則身輕急禮,人去則身墮心疲,蓋心散而口唱也;

    三、身心恭敬禮:謂聞唱佛名,便念佛想,身心恭敬,精無厭怠;

    四、發智清凈禮:謂達佛境界,隨心現量,禮一佛,則禮一切佛,禮一拜,則禮法界,以佛法身融通故;

    五、遍入法界禮:謂自觀身心等法,從本以來,不離法界,佛我平等。今禮一佛,即遍禮法界諸佛;

    六、正觀禮:謂禮自佛,不緣他佛。何以故?一切眾生,各有佛性,平等正覺;

    七、實相平等禮:謂前有禮,有觀,自他兩異,今此一禮,無自無他,凡聖一如,體用不二故。

  • 推薦閱讀:

    善財童子參學報告(四)第二集 凈空法師講解
    印順法師
    印光法師文鈔三編補
    凈慧法師:四祖禪法就是念佛禪
    聖宇法師:地藏經心地法門 第三十集

    TAG:法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