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首楞嚴經要解

首楞嚴經要解 作者:沙門及南 撰閱讀:

  大佛頂首楞嚴經要解

  宋 戒環解

  首楞嚴經要解序

  前住福州上生禪院嗣祖沙門及南撰

  像季已還。道術既裂。明心之士。妄認緣塵為物所轉。義學之徒。虛驕多聞不全道力。奇才茂器。皆流為蒸砂迷客說食飢夫。首楞嚴王。懸知其然。誕敷秘典。力救倒妄。淘汰啟迪。諄諄之慈靡所不至。而末世初機罕能究盡。溫陵環師。一生掩關。與世異好。獨陪黃卷聖賢。冥搜博訪。藉其筌筏以探如來藏。游遍知海而造乎一切畢竟之地。思與同志共因為是解。昔月蓋比丘。嘗問藥王如來法供養義。藥王告言。諸佛所說難信深經。清凈無染。能令眾生成最正覺離眾魔事。若於是經。方便解說。依義不依語。依智不依識。依了義不依不了義。依法不依人。直使無明生死畢竟滅盡而無滅盡相。是名最上法之供養。月蓋蒙教。通達妙道。得無礙辯。即於藥王所轉法輪。隨順分布。化百萬億人。於無上覺立不退轉。環師既達妙道。仰睎月蓋。於釋迦如來所轉法輪。最初華嚴。最後法華。及此楞嚴無上寶印。皆以方便健相分別。迥脫語言。離心意識。唯義所在。曾不依人。覺眚見病廓無纖翳。於清凈經能不染污。我願以此流布無窮。其所化人何啻億萬。直如一燈然百千燈。使冥者皆明。而明終不盡。故述序引。翼贊流通。於塵墨劫作法供養。

  建炎改元中秋日吉善集堂序

  大佛頂如來密因修證了義諸菩薩萬行首楞嚴經要解卷第一

  唐天竺沙門般剌密帝譯

  烏萇國沙門彌伽釋迦譯語

  菩薩戒弟子前正議大夫同中書

  門下平章事清河房融筆受

  溫陵開元蓮寺比丘戒環解

  △開釋科三。初通釋經題。

  如來果體其體本然。何假密因。菩薩道用其用無作。孰為萬行。無因無行。無修無證。無了不了。大小名相。一切不立。此真首楞嚴畢竟堅固者也。特以眾生如來隱於藏心。非密因不顯。眾生菩薩淪於七趣。非萬行不修。覺皇於是。示之以大法。使不迷於小道。而默得乎無外之體。喻之以佛頂。使不滯於相見。而妙極乎無上之致。指如來密因。使明本妙心。知三世諸佛。皆依此為初因。明修證了義。使悟究竟法。知一切聖人皆依此而證果。乃至具足菩薩清凈萬行。一切事法無不究竟。至於實相堅固不壞。故名大佛頂如來密因修證了義諸菩薩萬行首楞嚴經。通有五名。今題處三焉。以約該博也。若所謂遍知海妙蓮華王十方佛母即餘二也。所謂悉怛多般怛啰無上寶印清凈海眼灌頂章句通前三也。悉怛多般怛啰者。雲白傘蓋也。即如來藏心。廣大無染。周覆法界之體。此經即為是心之印。是心之眼也。以是寶印印。使七大萬法咸契本心。以是海眼照。了陰入處界皆如來藏。繇是證菩提心。入佛智海。作妙蓮華王。於染凈萬境自在開敷。為十方佛母。於塵毛國土隨緣降誕。乃至成就果德。受灌頂位。則一切畢竟堅固之事。皆備於我矣。首楞嚴此雲一切事畢竟堅固。亦云健相分別。一切畢竟。已如前釋。余稱金剛觀察覺明分折。始於征心辯見。終於破陰褫魔。無非健相分別事也。經即能詮之文而已。詮猶筌也。知經為筌則從而釋之者皆筌也。非魚也。學者慎勿執筌為魚。然後首楞真經可得矣。

  △二通敘科判。

  楞嚴自唐至宋科判疏釋。十有餘家。愚及見者。若長水璇師孤山圓師閩中度師長慶巘師泐潭月師舒王張觀文之說。其末及見者。亦彷彿遺意矣。然其科經。皆執匿王琉璃異代。謂非一會頓說。其判教。皆局持地耶輸等事。而斷為法華之後。愚竊疑焉。請先質之。夫夜壑負趨。速於反掌。匿王代謝。可唯旦暮。而楞嚴法會。自夏徂冬。此不應執異王疑異會也。法華自燈明已還。諸佛無時不說。菩薩無時不證。持地既曰聞諸如來宣妙蓮華。豈止釋迦歟。經稱摩登由神咒力。消其愛欲。與耶輸同悟宿因。或得出纏。或蒙授記。若執授記為法華之事。則靈山會上當有摩登。乃可言同。且曰由神咒力。灼非法華。況有道記果記之異。疑今經所言道記耳。非法華果記也。此又不應局授記而定先後也。經言最後垂範者。彼乃結辯魔文。當第十卷末。實楞嚴法會最後。非臨滅之最後也。舊引多說。不可縷疏。皆未足為科判準繩。科判失準則理義自差。今准吾佛設教之序。未知其可也。請陳管見。夫法王說法。有條不紊。初說一乘頓教以立本。即華嚴也。次說三乘漸教以逗機。即阿含方等般若也。後說一乘圓教以顯實。即法華也。楞嚴即般若法華之中。實大乘終極之教。故如來密因菩薩萬行修證之法一切畢竟。自此已往。無復進修。直造一乘圓妙之道。故法華會上更無地位之說。純談妙法。隨根印可授記作佛而已。蓋出興大事。於法華至矣盡矣。不可有加矣。法華之後便說涅槃。扶律談常而終焉。其扶律者。所以囑後事。談常者。所以示真寂。此獨臨滅遺付之事。非有加於法華也。說者不本扶律之意。輒判楞嚴在法華後。亦稱扶律談常。然則進修既畢而又進修。扶律之後而又扶律。前則加於法華。後則[病-丙+贅]於涅槃。是乃倒置枝駢。紊於法王之法矣。夫進修之事。譬稼穡猶耘耨。譬芙蕖猶敷華。既號法華秋獲涅槃捃拾。則不應獲拾之中又耘耨也。既號法華廢權立實。如華落蓮現。則不應廢落之後又敷華也。以經證之。伶俜之子。隨領寶藏。復何所求。化城之人。既到寶所。復何前進。燈明說法華已。便於中夜涅槃。釋尊說法華已。便於四眾唱滅。復何枝蔓於楞嚴哉。如必楞嚴居後。則阿難既於法華諸漏已盡。而復於楞嚴未盡諸漏。既於法華堪任佛記。而復於楞嚴未全道力。既先領悟妙法。而復不知真際所詣。既已安住佛道。而復為彼所轉溺於淫舍。是皆倒置。理自不然。故判楞嚴在般若之後也。蓋般若之後。慧學方盛。定力未全。人或溺於多聞。失於正受。於是示首楞之大定。資般若之大慧。使定慧均等學行兩全。而究竟趣於一乘實相。此楞嚴所以作也。論三經大致。無非為一大事因緣。而必先藉般若發明。次由楞嚴修證。終至法華印可。然後盡諸佛能事。序固如是也。然導達禪乘。決擇正見。無尚楞嚴矣。其科准常。大分為三。初序分。二正宗。三流通。序分文二。初陳時處主伴以證信。次陳阿難示跡以發起。正宗文五。一見道分。初由七征。以顯常住真心性凈明體。(即第一卷)次由八還。以辯妙凈見精顯如來藏。(第二第三)後即山河萬象。宣勝義中真勝義性。(四初至中)皆使行人明心見性為修證密因。故名見道分。二修道分。首示初心二決定義。令審因心果覺。又審煩惱根本。為修行真基。(四中至末)次示六根舒結倫次。令解結心。而得妙圓通。為修行真要。(五至六中)此利根修進之一終也。故阿難至此。明了菩提所歸道路。自謂已悟成佛法門。而願度末世。復請安立道場。攝心軌則。遂聞三無漏學四種律儀及大神咒。(六中七末)總為修行方便。故名修道分。三證果分。始從凡夫。終大涅槃。歷示增進五十五位。至盡妙覺。成無上道。故名證果分。(七末八中)四結經分。列示五名。結顯大旨也(八中)五助道分。初明天獄七趣一唯心造。次明奢摩他中微細魔事。恐諸行人。洗心非正。失錯墮落。故名助道也。(八中十末)夫見道然後修道。修道然後證果。修證事畢。於是結經。楞嚴法要止此而已。而世尊大慈。復欲持戒眾生謹潔無犯。真修行者不遭枝歧。故說助道之法。為最後垂範。遂入流通而終會焉。此乃一經綸貫。連環不斷。不可判為異會科為異義也。此其大略耳。隨文科釋。乃盡其詳。然以今視昔稍多違戾。專門舊學不免矛盾。惟通人考之。

  △三正釋經文三。初序分二。初證信序二。初說法時處。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室羅筏城只桓精舍。

  如是之法。我從佛聞。此集者。依佛立言證法有所授而已。不必他說。一時之語亦因佛立。諸經通用。故不定指也。室羅筏亦曰舍衛。只桓猶雲祇樹也。

  △二法會聽眾二。一常隨眾三。一總標。

  與大比丘眾千二百五十人俱。

  內秘菩薩。外現聲聞。破惡怖魔曰大比丘。千二百。即憍陳如三迦葉鶖子目連之徒。

  △二嘆德。

  皆是無漏大阿羅漢。佛子住持。善超諸有。能於國土成就威儀。從佛轉輪妙堪遺囑。嚴凈毗尼弘范三界。應身無量度脫眾生。拔濟未來越諸塵累。

  智水妙湛。不隨欲有無明惑業而出名無漏。離分段生。應人天供。殺無明賊。名阿羅漢。華嚴嘆眾。住一切菩薩智所住境。護持諸佛正法之輪。所謂佛子住持也。法華嘆眾。盡諸有結心得自在。所謂善超諸有也。能於國土成就威儀者。隨剎現身正容悟物也。從佛轉輪妙堪遺囑者。道能助化。德足利生也。而又嚴毗尼而作范。示應身而度生。意非利彼一時。直欲拔濟未來使皆超諸有塵累耳。此阿難同列之德也。凡經序眾皆隨緣起。此經以阿難起教示墮淫室。疑若未能住持佛法善超諸有。虧威儀。污戒律。不堪遺囑度生拔濟未來。故因嘆同列之德。以顯阿難示跡。實無虧污。意在拔濟也。

  △三列名。

  其名曰大智舍利弗。摩訶目犍連。摩訶拘絺羅。富樓邪彌多羅尼子。須菩提。優波尼沙陀等。而為上首。

  舍利弗。智慧無雙。決了第一。大目連。圓明洞達。神通第一。俱絺羅。根性聰敏。博學第一。富樓那。具大辯才。說法第一。須菩提。從曠劫來。證得空性。優波尼沙陀。於六塵中。了悟色性。眾有千二。特舉六名者。表入法大旨也。夫欲於一切事畢竟堅固。必以智為先導。決了諸法。使圓明洞達。又博學以貫之。辯說以明之。了空了色。圓融自在。則首楞嚴王最初方便。如此而已。

  △二來集眾二。一聲聞眾。

  復有無量辟支無學並其初心。同來佛所。屬諸比丘休夏自恣。十方菩薩。咨決心疑。欽奉慈嚴。將求密義。

  辟支此雲獨覺。無學即羅漢。初心即有學也。自有愆失恣任僧舉曰自恣。九旬禁足莫由覲佛。故於休夏。咨決心疑。自恣決疑。皆所以考九旬德業也。欽奉如來。而稱慈嚴者。慈以恩言。嚴以威言。

  即時如來。敷座宴安。為諸會中宣示深奧。法筵清眾得未曾有。迦陵仙音遍十方界。

  宣示深奧。所以為楞嚴發起。如法華以無量義為發起也。迦陵頻伽仙禽也。其音和雅。佛音如之。

  △二菩薩眾。

  恆沙菩薩來聚道場。文殊師利而為上首。

  文殊此雲妙德。表根本智。楞嚴會上為擇法眼。故居上首。

  △二發起序八。初佛赴王命。

  時波斯匿王。為其父王諱日營齋。請佛宮掖。自迎如來。廣設珍羞無上妙味。兼復親延諸大菩薩。

  匿王舍衛國王也。宮掖王之內庭也。於內庭延佛。敬之至也。

  △二聖眾分應。

  城中復有長者居士。同時飯僧。佇佛來應。佛敕文殊。分領菩薩及阿羅漢。應諸齋主。

  △三阿難獨異。

  唯有阿難。先受別請。遠遊未還。不遑僧次。既無上座及阿闍梨。途中獨歸。其日無供。即時阿難。執持應器。於所游城次第循乞。心中初求最後檀越以為齋主。無問凈穢剎利尊姓及旃陀羅。方行等慈。不擇微賤。發意圓成一切眾生無量功德。

  此敘其誤墮淫室之由也。律制僧遠出侶須三人。一上座一軌範師。所以嚴行止防誤失也。缽曰應器。最後檀越謂未飯僧者。平等之慈。於己等心而化。使彼等心而施。於食等者於。法亦等。所以能成無量功德。若摩登者。即穢而微賤。阿難既無簡擇。所以誤墮也。剎帝利王族。旃陀羅雲殺者。即屠膾淫酒之家。

  阿難已知如來世尊訶須菩提及大迦葉。為阿羅漢心不均平。欽仰如來開闡無遮度諸疑謗。經彼城隍。徐步郭門。嚴整威儀。肅恭齋法。

  此敘平等行慈之意也。空生舍貧。飲光舍富。一謂富者易施。一為貧者植因。如來呵之。欲其心無遮限。而息不均之疑謗故。阿難欽仰以肅恭齋法。齋法者。齊整莊重次第行乞之謂也。或局維摩經謂非如來呵責。安知如來不呵獨凈名哉。

  △四示遇惡緣。

  爾時阿難。因乞食次。經歷淫室。遭大幻術摩登伽女以娑毗迦羅先梵天咒攝入淫席。淫躬撫摩將毀戒體。

  摩登伽妓女也。娑毗迦羅此雲黃髮外道。所傳幻咒名先梵天。實妖術耳。淫躬撫摩將毀戒體者。以身逼近欲染凈戒之體也。後雲心清凈故尚未淪溺。則將毀而已。阿難於空王佛所。同佛發心功行固已侔佛。但本願常樂多聞。護持法藏。不取佛果。則今之示跡。乃所以護持也。蓋般若之後。慧學方盛。迷己之流。一向多聞。不修正定。為物所轉。易遭邪染。宛轉零落。則佛之法藏。殆無以護持。故假多聞之人邪染之事起教。以首楞之大定。資般若之大慧。使定慧均等學行雙明。則倒妄可消。妙湛可得。不為物轉。而能轉物。同如來矣。當知。阿難方便真慈。俯為末學。後經轍跡。無非策礪也。

  △五佛慈垂救。

  如來知彼淫術所加。齋畢旋歸。王及大臣長者居士。俱來隨佛。願聞法要。

  佛常齋畢為施者說法。今遽歸故。王臣隨之以願聞。

  於時世尊。頂放百寶無畏光明。光中出生千葉寶蓮。有佛化身。結跏趺坐宣說神咒。敕文殊師利。將咒往護。惡咒銷滅。提獎阿難及摩登伽。歸來佛所。

  頂門為無上果。光有百寶色。謂之無畏者。能懾魔外。物無以勝也。世尊不自說咒。而於頂光化佛說者。示此咒乃無為心佛無上心法也。

  △六阿難反省。

  阿難見佛。頂禮悲泣。恨無始來一向多聞未全道力。

  多聞之慧。必得正定。道力乃全。而不為邪攝。

  △七因求今法。

  殷勤啟請。十方如來得成菩提妙奢摩他三摩禪那最初方便。

  奢摩他雲止。三摩缽提雲觀。禪那雲靜慮。即圓覺靜幻寂三觀也。靜觀依覺滅塵。所以處己。幻觀從定發行。所以應物。寂觀雙忘起滅。所以泯跡。三者齊運非三非一。故以妙稱。即首楞正定之初門也。十方如來得成菩提。凡資始於此。

  △八時眾樂聞。

  於時復有恆沙菩薩及諸十方大阿羅漢辟支佛等。俱願樂聞。退坐默然。承受聖旨。

  上序分竟。

  △二正宗分五。一見道分三。初決擇真妄以為密因二。初明心見失真沉妄二。初顯大要因愛染起。

  佛告阿難。汝我同氣。情均天倫。當初發心。於我法中。見何勝相。頓舍世間深重恩愛。

  問舍愛之因發起下文也。阿難斛飯王子。同氣共本也。天倫兄弟也。

  阿難白佛。我見如來三十二相。勝妙殊絕。形體映徹猶如琉璃。常自思惟。此相非是欲愛所生。何以故。欲氣粗濁。腥臊交遘。膿血雜亂。不能發生勝凈妙明紫金光聚。是以渴仰。從佛剃落。

  答舍愛之因。意顯欲漏粗惡能障妙明。欲復真凈。當離愛染也。棄濁染。發妙明。正此經緣起。余說則疏矣。三十二相。始於足下安平。終於頂相高圓。

  佛言善哉阿難。汝等當知。一切眾生從無始來生死相續。皆由不知常住真心性凈明體。用諸妄想。此想不真。故有輪轉。

  眾生生死輪轉。由不自知常心妙體妄纏愛想。今阿難獨能知省厭舍。所以稱善。

  △二明倒妄因於心目二。初征顯妄本。

  汝今欲研無上菩提真發明性。應當直心酬我所問。十方如來同一道故。出離生死皆以直心。心言直故。如是乃至終始地位中間。永無諸委曲相。

  道固坦直。因妄而曲。將與研窮正道革去倒妄。故敕以直答。心言之直。則道可徑造矣。一道謂皆以直心也。

  阿難。我今問汝。當汝發心。緣於如來三十二相將何所見。誰為愛樂。阿難白佛言世尊。如是愛樂。用我心目。由目觀見如來勝相心生愛樂。故我發心愿捨生死。

  問誰愛樂。征起妄本也。答因心目。正顯妄本也。

  △二推窮妄體。

  佛告阿難。如汝所說。真所愛樂。因於心目。

  惑業轉徙。一切由此。

  若不識知心目所在。則不能得降伏塵勞。譬如國王為賊所侵。發兵討除。是兵要當知賊所在。使汝流轉心目為咎。吾今問汝。唯心與目今何所在。

  自此有七重征破。皆顯妄心妄見本無實體。由攀緣起。是謂無始生死根本。故須破斷。

  △初在內二。一征。

  阿難白佛言世尊。一切世間十種異生。同將識心居在身內。縱觀如來青蓮華眼亦在佛面。我今觀此浮根四塵。秪在我面。如是識心實居身內。

  謂心在內目在外。自眾生至如來阿難皆然。文互見也。異生有十二類。除土木空散非心眼倫也。眼根外浮假地水火風四塵以成。及其散也。還歸於塵。故以塵名。

  △二破二。初引事辯定。

  佛告阿難。汝今現坐如來講堂。觀祇陀林。今何所在。世尊。此大重閣清凈講堂。在給孤園。今祇陀林。實在堂外。

  定內外境。欲明在內之心當次第見。

  阿難。汝今堂中先何所見。世尊。我在堂中。先見如來。次觀大眾。如是外望方矚林園。

  定先後見。欲破在內之心不先見內。

  阿難。汝矚林園。因何有見。世尊。此大講堂戶牖開豁。故我在堂。得遠瞻見。

  皆且引事辯定。下乃牒破。

  △二正破非內二。初發令諦聽。

  爾時世尊。在大眾中。舒金色臂。摩阿難頂。告示阿難及諸大眾。有三摩提。名大佛頂首楞嚴王具足萬行。十方如來。一門超出妙莊嚴路。汝今諦聽。阿難頂禮伏受慈旨。

  三摩提亦云三摩地。亦云三昧。此雲正定。首楞三昧千聖共由。故曰一門。妙莊嚴海由此而至。故謂之路。

  △二躡前推破。

  佛告阿難。如汝所言。身在講堂。戶牖開豁。遠矚林園。亦有眾生在此堂中不見如來見堂外者。阿難答言。世尊。在堂不見如來能見林泉。無有是處。

  身在堂中合先見內。

  阿難汝亦如是。汝之心靈一切明了。若汝現前所明了心。實在身內。爾時先合了知內身。頗有眾生。先見身中後觀外物。

  心在身內合見身中。頗猶可也。引眾以問決不能也。

  縱不能見心肝脾胃。爪生髮長筋轉脈搖誠合明了。如何不知。必不內知。云何知外。

  心胃內藏縱不能知。爪脈外浮云何不曉。既不內知。果非在內矣。

  是故應知。汝言覺了能知之心住在身內。無有是處。

  結破也。

  △二在外二。一征。

  阿難稽首而白佛言。我聞如來如是法音。悟知我心實居身外。所以者何。譬如燈光然於室中。是燈必能先照室內。從其室門後及庭際。一切眾生。不見身中獨見身外。亦如燈光居在室外不能照室。是義必明將無所惑。同佛了義。得無妄耶。

  因破非內復生妄計。謂心在外為決了義。

  △二破二。初引喻辯定。

  佛告阿難。是諸比丘。適來從我。室羅筏城循乞摶食。歸祇陀林。我已宿齋。汝觀比丘。一人食時諸人飽不。阿難答言不也世尊。何以故。是諸比丘。雖阿羅漢。軀命不同。云何一人能令眾飽。

  彼食不能飽。此則外心不能知身矣。言乞食歸林。乃舉見前方食之眾。故云我已宿齋。宿預也。食有四種。謂段觸思識摶即段食也。有形段可摶取。揀非思食識食也。

  △二正破非外。

  佛告阿難。若汝覺了知見之心實在身外。身心相外。自不相干。則心所知。身不能覺。覺在身際。心不能知。

  辯非外也。

  我今示汝兜羅綿手。汝眼見時。心分別不。阿難答言。如是世尊。佛告阿難。若相知者云何在外。

  驗非外也。兜羅綿其色如霜。佛手柔軟如之。

  是故應知。汝言覺了能知之心住在身外。無有是處。

  △三潛根二。一征。

  阿難白佛言世尊。如佛所言。不見內故不居身內。身心相知不相離故不在身外。我今思惟。知在一處。佛言處今何在。阿難言。此了知心。既不知內而能見外。知我思忖。潛伏根里。

  復計心潛眼根之里。下喻可明。

  猶如有人取琉璃碗合其兩眼。雖有物合。而不留礙。彼根隨見隨即分別。然我覺了能知之心。不見內者。為在根故。分明矚外無障礙者。潛根內故。

  琉璃籠根。喻眼根藏心也。以在根故不見腑藏。以根凈故明見外境。故說潛根。

  △二破。

  佛告阿難。如汝所言。潛根內者猶如琉璃。彼人當以琉璃籠眼。當見山河見琉璃不。如是世尊。是人當以琉璃籠眼。實見琉璃。佛告阿難。汝心若同琉璃合者。當見山河何不見眼。若見眼者。眼即同境。不得成隨。若不能見。云何說言此了知心潛在根內如琉璃合。

  事理俱違。非潛根矣。不成隨者。前雲隨即分別。今眼為所見。則隨義不成。

  是故應知。汝言覺了能知之心潛伏根里如琉璃合。無有是處。

  音釋

  筏(房發切)。桓(胡官切)。范(音犯)。累(力水切)。絺(音痴)。屬(音燭會也)。匿(女力切)。諱  (虛貴切)。掖(音亦)。羞(音修)。佇(直呂切)。遑(音皇)。循(音旬)。均(居旬切)。隍(音皇)。整  (蒸字上聲)。奢(式車切)。遘(古候切)。牖(與久切)。摶(度官切)。

  大佛頂首楞嚴經要解

  大佛頂首楞嚴經要解卷第二

  唐天竺沙門般剌蜜諦譯

  烏萇國沙門彌伽釋迦譯語

  菩薩戒弟子前正議大夫同中書

  門下平章事清河房融筆受

  溫陵開元蓮寺比丘戒環解

  △四藏暗二。一征。

  阿難白佛言世尊。我今又作如是思惟。是眾生身。腑藏在中。竅穴居外。有藏則暗。有竅則明。今我對佛。開眼見明。名為見外。閉眼見暗。名為見內。是義云何。

  復欲計心在內。故以見暗為見腑藏。

  △二破三。一約外見。

  佛告阿難。汝當閉眼見暗之時。此暗境界。為與眼對。為不對眼。若與眼對。暗在眼前。云何成內。若成內者。居暗室中無日月燈。此室暗中皆汝焦腑。若不對者云何成見。

  先問次難後結可明。有五神之藏六化之腑。三焦即六腑之一。

  △二約內對。

  若離外見。內對所成。合眼見暗名為身中。開眼見明何不見面。若不見面。內對不成。

  眼前之境名外見。身內之境名內對。前以對眼為外不得成內。今縱離外見而成內對。即是眼能反觀。且合能反觀身中。則開應反觀己面。若不爾者義不成矣。

  △三縱破。

  見面若成。此了知心及與眼根。乃在虛空。何成在內。若在虛空。自非汝體。即應如來今見汝面亦是汝身。汝眼已知。身合非覺。必汝執言身眼兩覺。應有二知。即汝一身應成兩佛。

  展轉辯明無反觀理也。汝眼已知身合非覺者。既在虛空。自非汝體也。若執兩皆有知。則成兩體矣。破妄之文多涉曲辯者。由人者心見失真沉妄之甚。一或詰問。則狂盪失據。所謂虛妄浮心多諸巧見。故佛逆其妄。巧曲與辯明也。

  是故應知。汝言見暗名見內者。無有是處。

  △五隨合二。一征。

  阿難言。我常聞佛開示四眾。由心生故種種法生。由法生故種種心生。我今思惟。即思惟體實我心性。隨所合處心則隨有。亦非內外中間三處。

  此引楞伽經意也。謂由阿梨耶識一念之妄。則變起根身器界。是心生法生也。又以境界風動。則識浪騰起。是法生心生也。以心法相生。則隨境思惟。即是心體心法合處即為心在。

  △二破二。一牒前起難。

  佛告阿難。汝今說言。由法生故種種心生。隨所合處心隨有者。是心無體。則無所合。若無有體而能合者。則十九界因七塵合。是義不然。若有體者。如汝以手目挃其體。汝所知心。為復內出。為從外入。若復內出。還見身中。若從外來。先合見面。

  以即思惟體為心。特浮想耳。故難其體之有無也。設若無體。則空有其名。云何隨合。如十九界七塵特空名耳。設若有體。當何所在令挃身。而驗明體實無在也。

  阿難言。見是其眼。心知非眼。為見非義。

  解上難也。謂心但能知。不可言見。曾不悟能見在心徒眼不見也。

  佛言。若眼能見。汝在室中。門能見不。則諸已死尚有。

  眼存。應皆見物。若見物者云何名死。

  舉門喻能見在心。舉死明徒眼不見。

  △二詳辯隨合。

  阿難。又汝覺了能知之心若必有體。為復一體。為有多體。今在汝身。為復遍體。為不遍體。

  先立四義。下逐義詳辯。當知真心非一非多非遍非不遍也。

  若一體者。則汝以手挃一支時。四支應覺。若咸覺者。挃應無在。若挃有所。則汝一體自不能成。

  辯非一體也。無在謂無定處也。

  若多體者則成多人。何體為汝。

  辯非多體也。

  若遍體者。同前所挃。

  辯非遍體也。同前者。當挃一支。四支應覺。

  若不遍者。當汝觸頭亦觸其足。頭有所覺。足應無知。今汝不然。

  辯非不遍也。四義既非。則不可謂隨所合處心隨有也。

  是故應知。隨所合處心則隨有。無有是處。

  △六中間二。一征。

  阿難白佛言世尊。我亦聞。佛與文殊等諸法王子。談實相時。世尊亦言。心不在內亦不在外。如我思惟。內無所見。外不相知。內無知故在內不成。身心相知在外非義。今相知故復內無見。當在中間。

  此引大教而謬解也。以為在內。則不見腑藏。以為在外。則身不相知。二義不成。當在根境之中也。

  △二破二。一辯定中位。

  佛言。汝言中間。中必不迷。非無所在。今汝推中。中何為在。為復在處。為當在身。

  先問下辯。處猶境也。

  若在身者。在邊非中。在中同內。

  身有中邊二義。在邊則不得為中。在中則同前在內應見內矣。

  若在處者。為有所表。為無所表。無表同無。表則無定。何以故。如人以表表為中時。東看則西。南觀成北。表體既混。心應雜亂。

  明中位無定也。表標物以表顯也。混亂則無所取中也。

  阿難言。我所說中非此二種。如世尊言。眼色為緣生於眼識。眼有分別。色塵無知。識生其中。則為心在。

  謂非身處之中。乃根塵之中也。

  △二正破非中。

  佛言。汝心若在根塵之中。此之心體。為復兼二。為不兼二。

  先立義。下推破。

  若兼二者。物體雜亂。物非體知。成敵兩立。云何為中。

  破兼二不得為中也。物根塵也。體心體也。物非體知者。物不同體之有知。則根塵與心。兩立無中位矣。

  兼二不成。非知不知。即無體性。中何為相。

  破不兼不得為中也。不兼根則非知。不兼境則非不知。二義既非。中云何定。

  是故應知。當在中間。無有是處。

  △七無著二。一征。

  阿難白佛言世尊。我昔見佛與大目連須菩提富樓那舍利弗四大弟子共轉法輪。常言覺知分別心性。既不在內。亦不在外。不在中間。俱無所在。一切無著名之為心。則我無著。名為心不。

  佛意顯心本無在不應有著。今阿難又著於無著。正攀緣妄情也。

  △二破。

  佛告阿難。汝言覺知分別心性俱無在者。世間虛空水陸飛行諸所物象。名為一切。汝不著者。為在為無。無則同於龜毛兔角。云何不著。有不著者不可名無。

  牒上難問。意明才有覺知不能無著也。為在為無者。問汝心不著。而彼物象為存在耶。為空無耶。若彼空無則同龜毛。云何可著而說不著。若有不著者則為有物。故曰不可名無。此皆牒難。下乃結破。

  無相則無。非無即相。相有則在。云何無著。

  物果無相。則同龜毛。物果非無。即自有相。知相有則心有在。云何得為無著也。

  是故應知。一切無著名覺知心。無有是處。

  結破也。上七征破。曲盡計執。妄情既遣。妄境自無。而真心真見可明矣。

  △二正決擇真心真見二。初擇真心二。初阿難哀請。

  爾時阿難。在大眾中。即從座起。偏袒右肩。右膝著地。合掌恭敬。而白佛言。我是如來最小之弟。蒙佛慈愛雖今出家猶恃憍憐。所以多聞未得無漏。不能折伏娑毗羅咒。為彼所轉。溺於淫舍。當由不知真際所詣。

  因前徵發。乃知迷妄。而責躬請教。求詣真際。所敘之意。皆警後流也。真際真心實際也。

  唯願世尊。大慈哀愍。開示我等奢摩他路令諸闡提隳彌戾車。作是語已。五體投地。及諸大眾。傾渴翹佇。欽聞示誨。

  心鑒如水。非止不明。故求奢摩他路以詣真際。真際既顯。妄垢自無。故令闡提隳彌戾車也。一闡提義翻斷善根。彌戾車此雲樂垢穢人。隳壞也。

  △二世尊答示三。初光瑞開發。

  爾時世尊。從其面門放種種光。其光晃曜如百千日。普佛世界六種震動。如是十方微塵國土一時開現。佛之威神。令諸世界合成一界。其世界中所有一切諸大菩薩。皆住本國。合掌承聽。

  將顯本明。故先現此瑞。言面門放種種光。即口眼耳鼻眉間之光並放。示此本明於諸根門無所不現也。以無所不現故。齊彰並照。如百千日。普佛界即法界也。六震者。表將破六識無明感結妄境也。微塵國土一時開現者。本明洞照妄塵不隔也。十方世界合成一界者。智境圓現情量不礙也。菩薩聽眾皆住本國者。心量本周心聞本洞也。了茲光瑞。則菩提涅槃元清凈體得矣。

  △二總示所迷。

  佛告阿難。一切眾生。從無始來種種顛倒。業種自然如惡叉聚。諸修行人。不能得成無上菩提。乃至別成聲聞緣覺。及成外道諸天魔王及魔眷屬。皆由不知二種根本。錯亂修習。猶如煮沙欲成嘉饌。縱經塵劫終不能得。云何二種。阿難。一者無始生死根本。則汝今者與諸眾生用攀緣心為自性者。二者無始菩提涅槃元清凈體。則汝今者識精元明能生諸緣緣所遺者。由諸眾生遺此本明。雖終日行。而不自覺。枉入諸趣。

  眾生業種成聚。行人不成正果。皆由不知二本錯亂修習。故須決擇也。業種者顛倒妄惑也。惡叉果。一枝三子生必同科。喻惑業苦三生必同聚也。攀緣心即前七處妄認者。清凈體即今正與決擇者。不染煩惱名菩提。不涉生死名涅槃。不染不涉故號元清凈體。識精陀那性識也。元明本覺妙明也。根身器界一切緣法依此而生。而人者認緣失真。故云緣所遺者。由遺此故。無明不覺枉入諸趣。言元體元明。又言本明者。自本而出曰元。直指當體曰本。

  △三正與決擇九。初舉拳發問。

  阿難。汝今欲知奢摩他路。願出生死。今復問汝。即時如來。舉金色臂。屆五輪指。語阿難言。汝今見不。阿難言見。佛言。汝何所見。阿難言。我見如來舉臂屈指為光明拳曜我心目。佛言。汝將誰見。阿難言。我與大眾同將眼見。佛告阿難。汝今答我。如來屈指為光明拳曜汝心目。汝目可見。以何為心當我拳曜。

  佛五指端各有輪相。

  △二循妄以答。

  阿難言。如來現今征心所在。而我以心推窮尋逐。即能推者。我將為心。

  金拳舉處。直下要識本明。塵相未除。依舊認賊為子。

  △三蒙叱驚愕。

  佛言。咄阿難。此非汝心。阿難矍然避坐。合掌起立白佛。此非我心。當名何等。

  矍驚愕貌也。

  △四斥示非真。

  佛告阿難。此是前塵虛妄相想。惑汝真性。由汝無始至於今生認賊為子。失汝元常。故受轉轉。

  △五阿難罔措。

  阿難白佛言。世尊。我佛寵弟。心愛佛故。令我出家。我心何獨供養如來。乃至遍歷恆沙國土。承事諸佛及善知識。發大勇猛。行諸一切難行法事。皆用此心。縱令謗法永退善根。亦因此心。若此發明不是心者。我乃無心。同諸土木。離此覺知更無所有。云何如來說此非心。我實驚怖。兼此大眾無不疑惑。唯垂大悲。開示未悟。

  無始妄認。乍聞非斥。故失措驚怖。而重請開示。

  △六示有真心。

  爾時世尊。開示阿難及諸大眾。欲令心入無生法忍。於師子座。摩阿難頂。而告之言。如來常說諸法所生唯心所現。一切因果世界微塵因心成體。阿難。若諸世界一切所有。其中乃至草葉縷結。詰其根元。咸有體性。縱令虛空亦有名貌。何況清凈妙凈明心性一切心。而自無體。

  因其怖謂無心故。舉常所說。引物以證。示有真心。使知所措也。心入無生法忍者。令悟實相不生滅心也。三界唯心萬法唯識。故曰諸法所生唯心所現。一切因果。指十界正報也。世界微塵。指十界依報也。既無不因心成體。安得謂之無心同土木哉。以本自無染曰清凈。染而不染曰妙凈。一切妄心。皆受性於此。

  △七辨斥妄執。

  若汝執吝分別覺觀所了知性必為心者。此心即應離諸一切色香味觸諸塵事業別有全性。

  分別覺觀。即能推心也。此心離塵無性。不應執以為真。

  如汝今者承聽我法。此則因聲而有分別。縱滅一切見聞覺知。內守幽閑。猶為法塵分別影事。

  此依六塵。辨無自性也。覺知滅則意幽閑。然彼幽閑者。猶是法塵影事。亦無自性也。

  我非敕汝執為非心。但汝於心微細揣摩。若離前塵有分別性。即真汝心。若分別性離塵無體。斯則前塵分別影事。塵非常住。若變滅時。此心則同龜毛兔角。則汝法身同於斷滅。其誰修證無生法忍。

  令細揣摩。使知非真也。法身即真心也。

  △八阿難自失。

  即時阿難。與諸大眾。默然自失。

  每執妄心。乍蒙辨斥。無所據依。所以自失。

  △九結成妄誤。

  佛告阿難。世間一切諸修學人。現前雖成九次第定。不得漏盡成阿羅漢。皆由執此生死妄想誤為真實。是故汝今雖得多聞。不成聖果。

  四禪四空及二乘滅盡定為九。從一禪入一禪。次第而修。

  上擇真心竟。

  △二擇真見。心為體。見為用。心為法源。見為道眼。故次第決擇以為密因也。文二。初阿難哀請二。初感慨前失。

  阿難聞已。重複悲淚。五體投地。長跪合掌。而白佛言。自我從佛發心出家。恃佛威神。常自思惟。無勞我修。將謂如來惠我三昧。不知身心本不相代。失我本心。雖身出家。心不入道。譬如窮子舍父逃逝。

  感佛所發。慨前之失也。世尊三昧迦葉不知。故不可相惠。當躬修於身。自證於心。迷悟在己。不容相代也。窮子舍父。譬失本心也。

  今日乃知。雖有多聞。若不修行。與不聞等。如人說食終不能飽。

  學道之要。從聞思修入三摩地。徒聞不修。卒無以致。故與不聞等。猶說食也。後世末學。虛驕多聞。輕喪行實。失真背道。不自知悔者多矣。阿難悲悔。實有警發也。

  △二重請開示。

  世尊。我等今者二障所纏。良由不知寂常心性。唯願如來哀愍窮露。發妙明心。開我道眼。

  重述迷因求開示也。二障即煩惱所知也。所知礙正知見。煩惱續諸生死。而為妄纏。若知寂常。則煩惱不起。生死莫變。而妄纏自釋矣。道眼即真見也。由妙明心而發。

  △二世尊答示三初光瑞開發。

  即時如來。從胸卍字湧出寶光。其光晃昱有百千色。十方微塵普佛世界一時周遍。遍灌十方所有寶剎諸如來頂。旋至阿難及諸大眾。

  將明真見。而從胸卍字放寶光者。表由寶明妙心發正知見也。佛胸有卍字。表吉祥萬德所集。其光晃然。明昱然盛。有百千色。亦表妙心照用具足萬德也。光遍佛界者。示清凈本然也。遍灌佛頂。表極果所同也。旋及大眾。示群靈共有也。此即妙心道眼之真光。在聖不增。處凡不減。但隨量應現耳。

  △二許從所請。

  告阿難言。吾今為汝。建大法幢。亦令十方一切眾生。獲妙微密性凈明心。得清凈眼。

  幢表摧邪立正也。下明妙心凈眼。使摧伏邪異得正知見。是謂建大法幢。邪異既摧。知見既正。則妙心可獲。凈眼可得矣。生佛等有而不可測知。曰妙微密。垢不能染暗不能昏。曰性凈明。見離眚病廓然照了。曰清凈眼。

  △三正與決擇四。初問答立義。

  阿難。汝先答我見光明拳。此拳光明因何所有。云何成拳。汝將誰見。阿難言。由佛全體閻浮檀金。赩如寶山。清凈所生。故有光明。我實眼觀。五輪指端屈握示人。故有拳相。

  閻浮檀樹果汁入水。沙石成金。赩赤焰也。

  佛告阿難。如來今日實言告汝。諸有智者。要以譬喻而得開悟。阿難。譬如我拳。若無我手不成我拳。若無汝眼不成汝見。以汝眼根例我拳理。其義均不。阿難言。唯然世尊。既無我眼不成我見。以我眼根例如來拳。事義相類。

  眼根例拳義實不類。而阿難示同未悟。故答言類。

  △二正擇真見。

  佛告阿難。汝言相類。是義不然。何以故。如無手人拳畢竟滅。彼無眼者非見全無。所以者何。汝試於途。詢問盲人。汝何所見。彼諸盲人必來答汝。我今眼前唯見黑暗。更無他矚。以是義觀。前塵自暗。見何虧損。

  見暗即見矣。是知盲非無見。特無眼耳。

  阿難言。諸盲眼前唯睹黑暗。云何成見。佛告阿難。諸盲無眼。唯觀黑暗。與有眼人處於暗室。二黑有別。為無有別。如是世尊。此暗中人與彼群盲。二黑校量。曾無有異。

  二暗無別。則暗非由根。特塵暗耳。

  阿難。若無眼人全見前黑。忽得眼光。還於前塵見種種色名眼見者。彼暗中人全見前黑。忽獲燈光。亦於前塵見種種色應名燈見。

  足知見在心不在眼也。

  若燈見者。燈能有見。自不名燈。又則燈觀。何關汝事。是故當知。燈能顯色。如是見者是眼非燈。眼能顯色。如是見性是心非眼。

  牒上結明見不由眼也。知見不由眼。則直悟見性。超越形累。得清凈眼矣。

  △三阿難未諭。

  阿難雖復得聞是言。與諸大眾。口已默然。心未開悟。猶冀如來慈音宣示。合掌清心。佇佛悲誨。

  稍明心見故口已默然。尚有餘疑故心未開悟。

  △四遣拂客塵初四。追問發起。

  爾時世尊。舒兜羅綿網相光手。開五輪指。誨敕阿難及諸大眾。我初成道。於鹿園中。為阿若多五比丘等及汝四眾言。一切眾生不成菩提及阿羅漢。皆由客塵煩惱所誤。汝等當時因何開悟今成聖果。

  阿難所以心未開悟者。尚為客塵迷障故也。特為遣拂。夫客塵為障。大則不成菩提。小則不成無學。聖慈深愍。故追問鹿苑之緣。使眾開悟也。舒掌意見後文。五比丘者。憍陳如。摩訶男。頞[鞥-合+(白-日+田)]。婆提。婆敷也。初於雪山侍佛。後於鹿苑習外道法。佛初度之。

  △二憍陳明義。

  時憍陳那。起立白佛。我今長老。於大眾中獨得解名。因悟客塵二字成果。世尊。譬如行客投寄旅亭。或宿或食。宿食事畢。俶裝前途。不遑安住。若實主人。自無攸往。如是思惟。不住名客。住名主人。以不住者名為客義。又如新霽清暘升天。光入隙中。發明空中諸有塵相。塵質搖動。虛空寂然。如是思惟。澄寂名空。搖動名塵。以搖動者名為塵義。佛言如是。

  憍陳那此雲解。最初悟解得名也。客塵之喻。有通有別。通喻煩惱所知二障。分別俱生二惑。隨境生滅。非真常性。皆客也。染污妙明。汩亂澄寂。皆塵也。別則客喻分別之粗。塵喻俱生之細。以生滅不停。暫托五陰。蘧廬而止。故譬行客投寄旅亭。起惑造業。去故趣新。故譬食宿事畢俶裝前途。真性常寂。初無是事。故譬主人無攸往也。粗障易遣。細惑難明。必由性天澄霽智日舒光。乘五陰隙。照本空性。方覺於中妄自擾動。此則與身俱生。與心同事。細微幽隱。故譬幽隙之塵也。旅亭之客。遣之則易。幽隙之塵。拂之且難。直須破開陰隙使豁然洞達。然後散滅。所以俱生煩惱至五陰盡。方得盪絕也。

  △三釋尊煩相二。初依境示粗。

  即時如來。於大眾中。屈五輪指。屈已復開。開已又屈。謂阿難言。汝今何見。阿難言。我見如來百寶輪掌眾中開合。佛告阿難。汝見我手眾中開合。為是我手有開有合。為復汝見有開有合。阿難言。世尊寶手眾中開合。我見如來手自開合。非我見性有開有合。佛言。誰動誰靜。阿難言。佛手不住。而我見性尚無有靜。誰為無住。佛言如是。

  粗惑隨境起滅。故以佛手喻對心之境也。初問開合。明搖動之塵。次問動靜。明不住之客。皆在境不在心。故曰性非開合性無靜住。

  △二即身示細。

  如來於是。從輪掌中。飛一寶光。在阿難右。即時阿難。回首右盻。又放一光。在阿難左。阿難又則回首左盻。佛告阿難。汝頭今日何因搖動。阿難言。我見如來出妙寶光來我左右。故左右觀。頭自搖動。阿難。汝盻佛光。左右動頭。為汝頭動。為復見動。世尊。我頭自動。而我見性尚無有止。誰為搖動。佛言如是。

  細惑與身俱生故。即阿難己頭喻對性之相也。亦明搖動之塵不住之客。皆在相不在性。故曰性無有止誰為搖動。不問不住者。躡前故略之。

  △四結責警眾。

  於是如來普告大眾。若復眾生。以搖動者名之為塵。以不住者名之為客。汝觀阿難。頭自動搖。見無所動。又汝觀我。手自開合。見無舒捲。云何汝今以動為身。以動為境。從始洎終。念念生滅。遺失真性。顛倒行事。性心失真。認物為己。輪迴是中。自取流轉。

  因阿難而告眾。責其認客塵遺自性也。前獨明心。此兼明境。心境萬法。皆有本寂之體。自本之外。皆為客塵。如手之開合頭之動搖。及其止也。本體自寂。他無所有。則凡諸妄動。本不可得。而汝眾生。以動為身。以動為境。是徒認客塵遺失真性顛倒行事。此輪迴流轉之召也。言是中自取者。真性之中。本無流動。咸其自取爾。欲其即迷處而悟也。噫群迷本於愛染。因於心目。隨逐客塵。自取流轉久矣。真慈善救。縱橫激發。亦至矣。幾能即迷處而悟哉。

  音釋

  竅  (苦吊切)。挃  (真栗切)。混  (乎本切)。隳  (許規切)。戾  (郎計切)。翹  (渠遙切)。枉  (紆往切)。拳  (巨員切)。咄  (當沒切)。矍  (居縛切)。縷  (力主切)。吝  (良刃切)。揣  (初委切)。逃  (徒刀切)。赩  (許力切)。詢  (先偷切)。虧  (去為切)。綱  (無兩切)。旅  (力舉切)。俶  (昌六切)。攸  (以周切)。霽  (子計切)。陽  (音揚)。

  隙  (綺戟切)。眄  (彌典切)。盻  (匹莧切)。

  大佛頂首楞嚴經要解

  大佛頂首楞嚴經要解卷第三

  唐天竺沙門般剌蜜諦譯

  烏萇國沙門彌伽釋迦譯語

  菩薩戒弟子前正議大夫同中書

  門下平章事清河房融筆受

  溫陵開元蓮寺比丘戒環解

  △二發明覺性直使造悟三。初經家敘意。

  爾時阿難及諸大眾。聞佛示誨。身心泰然。念無始來失卻本心。妄認緣塵分別影事。今日開悟。如失乳兒忽遇慈母。合掌禮佛。願聞如來顯出身心真妄虛實。現前生滅與不生滅二發明性。

  敘眾心感悟冀佛發明也。前責以動為身以動為境。則身心真妄未辨虛實。又責念念生滅遺失真性。則不生滅者亦未能辨。故願顯出二義。庶幾發明也。

  △二問答發明十一。初即身變異明不生滅二。初匿王請問。

  時波斯匿王起立白佛。我昔未承諸佛誨敕。見迦旃延毗羅胝子。咸言此身死後斷滅名為涅槃。我雖值佛。今猶狐疑。云何發揮。證知此心不生滅地。今此大眾諸有漏者。咸皆願聞。

  欲明身心不生滅地。而因匿王發起者。明不生滅性在纏皆具。而世俗但隨物化。雖居至貴。終從變滅曾不自知。則匿王發起蓋有所警也。迦旃延毗羅胝子。執斷見外道也。

  △二佛與發明二。初問答辨幻。

  佛告大王。汝身現在。今復問汝。汝此肉身。為同金剛常住不朽。為復變壞。世尊。我今此身終從變滅。

  世實危脆。無牢強者。

  佛言大王。汝未曾滅。云何知滅。世尊。我此無常變壞之身。雖未曾滅。我觀現前。念念遷謝。新新不住。如火成灰。漸漸銷殞。殞亡不息。決知此身當從滅盡。

  如羊入屠肆。步步趍死地。

  佛言如是。大王。汝今生齡已從衰老。顏貌何如童子之時。世尊。我昔孩孺膚腠潤澤。年至長成血氣充滿。而今頹齡迫於衰耄。形色枯悴。精神昏昧。發白面皺。逮將不久。如何見比充盛之時。

  壯色不停猶如奔馬。故不可比也。孩才成骸者。孺需人以養者。皮表曰膚。文理曰腠。頹如日頹。言晚暮也。

  佛言大王。汝之形容應不頓朽。王言。世尊。變化密移我誠不覺。寒暑遷流漸至於此。何以故。我年二十。雖號年少。顏貌已老初十歲時。三十之年又衰二十。於今六十又過於二。觀五十時宛然強壯。世尊。我見密移。雖此殂落。其間流易且限十年。若復令我微細思惟。其變寧唯一紀二紀。實為年變。豈惟年變。亦兼月化。何直月化。兼又曰遷。沉思諦觀。剎那剎那念念之間不得停住。故知我身終從變滅。

  細觀幻理。暗促迭更。驟趣於盡也。過二謂六十二也。且限十年。以寬數粗觀也。自促細觀。實念念不停矣。

  △二即幻明真。

  佛告大王。汝見變化遷改不停。悟知汝滅。亦於滅時。汝知身中有不滅耶。波斯匿王合掌白佛。我實不知。佛言。我今示汝不生滅性。大王。汝年幾時見恆河水。王言。我生三歲。慈母攜我謁耆婆天。經過此流。爾時即知是恆河水。佛言大王。如汝所說。二十之時衰於十歲。乃至六十。日月歲時念念遷變。則汝三歲見此河時。至年十三。其水云何。王言。如三歲時宛然無異。乃至於今年六十二亦無有異。

  幼壯老耄種種變異。而見無有異。此即生滅中不生滅者也。耆婆此雲長壽天神。攜子謁之。求長壽也。

  佛言。汝今自傷發白面皺。其面必定皺於童年。則汝今時觀此恆河。與昔童時觀河之見。有童耄不。王言不也世尊。佛言大王。汝面雖皺。而此見精性未曾皺。皺者為變。不皺非變。變者受滅。彼不變者元無生滅。云何於中受汝生死。而猶引彼末伽梨等。都言此身死後全滅。

  既無生死。即汝真常。不應惑彼斷滅異論也。末伽梨即迦旃毗羅之徒。

  王聞是言。信知身後捨生。趣生與諸大眾。踴躍歡喜。得未曾有。

  既蒙發明。頓悟真常。不執斷滅也。

  △二依手正倒明無遺失二初阿難請問。

  阿難即從座起。禮佛合掌。長跪白佛。世尊。若此見聞必不生滅。云何世尊名我等輩遺失真性顛倒行事。願興慈悲。洗我塵垢。

  因王問答反動疑塵。以謂性有生滅。可說遺失。既無生滅。云何能遺。

  △二佛與開示二。初比類。

  即時如來。垂金色臂。輪手下指。示阿難言。汝今見我母陀羅手。為正為倒。阿難言。世間眾生以此為倒。而我不知誰正誰倒。

  此明諸佛眾生同一體性。固無遺失。特依倒見言遺失也。如臂順垂為正。反以為倒。逆豎為倒。反以為正。是失真也。自本觀之。初無遺失。初無正倒。故曰誰正誰倒。母陀羅雲印手。即三十二相之一。

  佛告阿難。若世間人以此為倒。即世間人將何為正。阿難言。如來豎臂。兜羅綿手上指於空。則名為正。佛即豎臂。告阿難言。若此顛倒。首尾相換。諸世間人。一倍瞻視。

  以豎為正。真顛倒也。然此顛倒。但是首尾相換。自本觀之。初無遺失。而世人一齊倍加瞻視。強生分別。足見其妄也。

  則知汝身與諸如來清凈法身。比類發明。如來之身名正遍知。汝等之身號性顛倒。

  臂體本一。由情執妄辯。法身本同。由正倒成異。若夫忘情執。遺正倒。則臂體自如。法身不二矣。

  △二原迷。

  隨汝諦觀。汝身佛身。稱顛倒者。名字何處號為顛倒。於時阿難與諸大眾。瞪瞢瞻佛。目睛不瞬。不知身心顛倒所在。

  將與原窮顛倒之本。庶幾反悟。而大眾迷瞢。不知所在。

  佛興慈悲。哀愍阿難及諸大眾。發海潮音。遍告同會。諸善男子。我常說言。色心諸緣及心所使諸所緣法。唯心所現。汝身汝心。皆是妙明真精妙心中所現物。云何汝等遺失本妙圓妙明心寶明妙性。認悟中迷。

  示倒無別處。唯心所現。使即心而悟也。色總舉五根六塵也。心總舉六識八識也。諸緣即根識所緣諸法也。心所使即善惡業行靜作思想也。諸所緣法。廣舉山河大地明暗色空。真妄性相。邪正因果。悉無自體。唯心所現。如鏡中像全體是鏡。然則汝今幻妄身心。皆是妙明心鏡所現。全體是心。直不即幻妄而悟妙體。反乃遺本妙而執幻妄。是認悟中之迷。此即顛倒所在也。妙心則一。而稱謂多異者。依法隨用之異也。此明心所現物如鏡。故稱妙明真精也。又明迷本逐末。故稱本妙明心也。所謂本妙者。本來自妙。不假修為也。心之與性。乃體用互稱也。心則從妙起明。圓融照了。如鏡之光。故曰圓明妙心。性則即明而妙。疑然寂湛。如鏡之體。故曰寶明妙性。

  晦昧為空。空晦暗中。結暗為色。色雜妄想。想相為身。聚緣內搖。趣外奔逸。昏擾擾相以為心性。一迷為心。決定惑為色身之內。不知色身外洎山河虛空大地。咸是妙明真心中物。譬如澄清百千大海棄之。唯認一浮漚體。目為全潮窮盡瀛渤。汝等即是迷中倍人。如我垂手等無差別。如來說為可憐愍者。

  正原迷倒之由也。圓妙明心。本非空色。全一真覺而已。由妄塵瞥起。成晦昧相。於是。轉覺體為頑空。晦妙明為妄色。空色既立。想相競生。色想雜和遂為身相。妄有緣氣於中積聚。內則隨想搖蕩。外則逐境奔逸。此特雜妄緣塵昏擾之相。而人以為自心體性。得非迷哉。既一迷此。則決定以心為在幻質之內。曾不知妙明真心範圍天地包吞萬象。乃認之於蕞爾身中。何異棄彼無邊剎海認一浮漚以為全潮之體溟渤之量。此則以正為倒一剖瞻視之人。故引垂手之事結之。明其以正為倒也。

  △二辨斥緣影甄別混疑二初請問混疑。

  阿難承佛悲救深誨。垂泣叉手。而白佛言。我雖承佛如是妙音。悟妙明心元所圓滿常住心地。而我悟佛現說法音。現以緣心。允所瞻仰。徒獲此心。未敢認為本元心地。願佛哀愍宣示圓音。拔我疑根。歸無上道。

  因聞法音。悟妙明心。本來圓遍。了無遺失。故曰常住心地。然情猶鹵莽。見未精明。尚以能聞緣心為所悟本性。此固常情疑混根於心而難拔者。故願佛與拔之。

  △二佛與宣示二。初認緣失真。

  佛告阿難。汝等尚以緣心聽法。此法亦緣。非得法性。

  因聲而有分別者緣心耳。非心之真也。因境而有妄見者緣法耳。非法之性也。

  如人以手指月示人。彼人因指當應看月。若復觀指以為月體。此人豈唯亡失月輪。亦亡其指。何以故。以所標指為明月故。豈唯亡指。亦復不識明之與暗。何以故。即以指體為月明性。明暗二性無所了故。汝亦如是。

  因境妄認。則展轉迷緣。事事失真也。

  △三辨緣無性。

  若以分別我說法音為汝心者。此心自應離分別音有分別性。譬如有客寄宿旅亭。暫止便去。終不常住。而掌亭人都無所去。名為亭主。此亦如是。若真汝心。則無所去。云何離聲無分別性。

  分別緣心離塵無性。若過客耳。常住真心則無所去。若亭主也。

  斯則豈唯聲分別心。分別我容。離諸色相無分別性。如是乃至分別都無。非色非空。拘舍離等昧為冥諦。

  躡阿難之意廣明也。聲分別心。指聲上緣心。即悟佛法音者也。分別我容。謂色上緣心。即允所瞻仰者也。如是乃至等。即兼舉六塵緣影皆無自性也。一切皆無故非色。對緣妄有故非空。既非色空。冥然莫辨。匪唯外道昧為冥諦。末學至此皆冥冥然也。拘舍梨即末伽梨異稱。

  離諸法緣。無分別性。則汝心性各有所還。云何為主。

  結前起後也。

  △四依八境示見性無還二。初阿難請問。

  阿難言。若我心性各有所還。則如來說妙明元心云何無還。唯垂哀愍。為我宣說。

  妙明元心即見精也。

  △二佛與宣示。

  佛告阿難。且汝見我見精明元。此見雖非妙精明心。如第二月。非是月影。汝應諦聽。今當示汝無所還地。

  且汝見我見精明元。全指阿難對境之見也。此之見元自妙精明心而出。故云雖非妙心如第二月。蓋第二之月。實則一體。因捏成異。譬見精妙心本無二相由人二之也。月影則端有二相。故云非是。

  阿難。此大講堂。洞開東方。日輪升天則有明曜。中夜黑月雲霧晦瞑則復昏暗。戶牖之隙則復見通。牆宇之間則復觀壅。分別之處則復見緣。頑虛之中遍是空性。郁[土*孛]之象則紆昏塵。澄霽斂氛又觀清凈。阿難。汝咸看此諸變化相。吾今各還本所因處。云何本因。阿難。此諸變化。明還日輪。何以故。無日不明。明因屬日。是故還日。暗還黑月。通還戶牖。壅還牆宇。緣還分別。頑虛還空。郁[土*孛]還塵。清明還霽。則諸世間一切所有。不出斯類。汝見八種見精明性。當欲誰還。

  明暗通塞緣空郁清。各還八因。能觀八種見精明性。當還何所。則復見緣者。分別心生。則見色心諸緣也。

  何以故。若還於明。則不明時無復見暗。雖明暗等種種差別。見無差別。

  征釋無還也。若有所還。則隨境去。無復能見矣。境自有差。見性無別。則不隨境明矣。

  諸可還者。自然非汝。不汝還者。非汝而誰。

  結示無還實汝真性。所謂萬象之中獨露身者也。

  則知汝心本妙明凈。汝自迷悶。喪本受輪。於生死中常被漂溺。是故如來名可憐愍。

  結責警悟也。

  △五即諸物像決擇真性二。初阿難躡問。

  阿難言。我雖識此見性無還。云何得知是我真性。

  雖知見精無還。而現與物雜。未能甄辨。

  △二佛與決擇五。初泛敘見用。

  佛告阿難。吾今問汝。今汝未得無漏清凈。承佛神力。見於初禪得無障礙。而阿那律見閻浮提。如觀掌中庵摩羅果。諸菩薩等見百千界。十方如來窮盡微塵清凈國土無所不矚。眾生洞視不過分寸。

  此敘有五。一聲聞。二羅漢。三菩薩。四如來。五眾生。意明四聖六凡見量雖異見精不殊。皆可即物象而決擇也。阿難見未離欲。故曰未得無漏清凈。初禪即色界之首。離欲天也。那律即無漏羅漢。修得天眼能見大千。故觀閻浮如一顆耳。眾生不過分寸者。屏帷之隔即不能及也。

  △二即物決擇。

  阿難。且吾與汝。觀四天王所住宮殿。中間遍覽水陸空行。雖有昏明種種形像。無非前塵分別留礙。汝應於此分別自他。今吾將汝擇於見中。誰是我體。誰為物象。

  先標物象。次令決擇。

  阿難。極汝見源。從日月宮。是物非汝。至七金山周遍諦觀。雖種種光。亦物非汝。漸漸更觀雲騰鳥飛。風動塵起。樹木山川。草芥人畜。咸物非汝。

  極汝見源。令窮力諦觀也。上極日月。下極輪圍。中極萬物。令一一詳擇也。

  △三正示見性。

  阿難。是諸近遠諸有物性。雖復差殊。同汝見精清凈所矚。則諸物類自有差別。見性無殊。此精妙明誠汝見性。

  前問云何得知是我真性。此示萬境差別見無差別。無差別者即汝真性。此之真性。覽粗濁而不雜精也。涉萬殊而不異妙也。極遠近而同矚明也。

  △四辨見非物。

  若見是物。則汝亦可見吾之見。

  物則可見。此躡上咸物非汝之言重辨也。

  若同見者名為見吾。吾不見時。何不見吾不見之處。

  同見者。依物之跡也。不見者。離物之體也。若謂吾汝同見一物。是見吾之見。特跡而已。當吾離物不見之時。其體何在。既無處可見。定非是物矣。

  若見不見。自然非彼不見之相。

  縱辨也。縱使妄意謂能見吾不見者。終自非是彼不見相。蓋彼不見相非見所及。

  若不見吾不見之地。自然非物。云何非汝。

  見既非物。即真汝性。

  又則汝今見物之時。汝既見物。物亦見汝。體性紛雜。則汝與我並諸世間。不成安立。

  又約物我雜亂。辨見非物也。若見是物。則物應有見。而有情無情體性錯雜不可分辨。故曰不成安立。則見非是物又可明也。諸世間謂眾生及器。通指有情無情也。

  △五牒顯結答。

  阿難。若汝見時是汝非我。見性周遍非汝而誰。云何自疑汝之真性。性汝不真。取我求實。

  牒上以顯真性也。是汝非我者。明見體不與物雜也。若悟見體不與物雜。則了知見性廓然清凈周遍法界。即真汝性。何疑不真而求質於我耶。此結答云何得知是我真性之問也。性汝者。能性於汝。如所謂性一切心。

  △六明見真體本絕限量二。初阿難躡問。

  阿難白佛言。世尊。若此見性必我非余。我與如來。觀四天王勝藏寶殿。居日月宮。此見周圓遍娑婆國。退歸精舍。秪見伽藍。清心戶堂。但瞻檐廡。世尊。此見如是。其體本來周遍一界。今在室中唯滿一室。為復此見縮大為小。為當牆宇夾令斷絕。我今不知斯義所在。願垂弘慈為我敷演。

  此躡承佛神力能見初禪之事為問。以所視廣狹。而疑見體舒縮。蓋未能親證。徒以情器量度故也。四天宮與日月齊所視之廣。故遍娑婆國。精舍則狹。戶堂又狹矣。一界即娑婆也。

  △二佛與辨明三。初直示。

  佛告阿難。一切世間大小內外諸所事業。各屬前塵。不應說言見有舒縮。

  一切世間。則根身器界之類。大小內外。則一界一室之類。諸所事業。則舒縮夾絕之類。此總舉萬法。皆屬前塵。與吾靈覺。自不相涉。是故。前塵大小。見無舒縮。

  譬如方器。中見方空。吾復問汝。此方器中所見方空。為復定方。為不定方。若定方者。別安圓器空應不圓。若不定者。在方器中應無方空。汝言不知斯義所在。義性如是。云何為在。

  器喻前塵。空喻見體。器有方圓。空無變異。既無變異。何有舒縮。云何為在者。見體如如。不容情器妄度也。

  阿難。若復欲令入無方圓。但除器方。空體無方。不應說言更除虛空方相所在。

  離塵觀性。自得本真。不勞功用。

  △二遣情。

  若如汝問。入室之時。縮見令小。仰觀日時。汝豈挽見齊於日面。若築牆宇能夾見斷。穿為小竇寧無續跡。是義不然。

  既非可挽。定非可縮。既非可續。定非可斷。義既不然。無用情計。

  △三結顯。

  一切眾生。從無始來迷己為物。失於本心。為物所轉。故於是中觀大觀小。若能轉物則同如來。身心圓明不動道場。於一毛端。遍能含受十方國土。

  迷己為物。謂失性隨塵也。為物所轉。謂因而倒妄也。為物所轉者。如空隨器變。故於是中觀大觀小。而終為眾生。能轉物者。如除器觀空。故即心圓明遍含國土。而即同如來。蓋毛端國土本非小大。含容之理不假神變。但除情器。則廓爾現前也。

  △七明見與緣同一妙體二初阿難疑異。

  阿難白佛言。世尊。若此見精必我妙性。今此妙性現在我前。見必我真。我今身心復是何物。而今身心分別有實。彼見無別分辨我身。

  躡前發問也。前即諸物而指曰此精妙明。誠汝見性。即是此是妙性。現在我前。與身心異矣。而今身心分別有實者。言心有分別。而見無分別。與身分辨。成異物也。

  若實我心。令我今見。見性實我而身非我。何殊如來先所難言物能見我。唯垂大慈。開發未悟。

  在前之見若實我心。則彼實我而此非我。見在物而不在身。是物能見我矣。此皆即迷情而難辨也。

  △二佛與和融三。初委曲辨示四。初通破前疑。

  佛告阿難。今汝所言。見在汝前。是義非實。

  △二責辨非實二。初辨物無是見。

  若實汝前汝實見者。則此見精既有方所。非無指示。且今與汝。坐祇陀林。遍觀林渠及與殿堂。上至日月。前對恆河。汝今於我師子座前。舉手指陳。是種種相。陰者是林。明者是日。礙者是壁。通者是空。如是乃至草樹纖毫。大小雖殊。但可有形。無不指著。若必其見現在汝前。汝應以手確實指陳。何者是見。阿難當知。若空是見。既已成見。何者是空。若物是見。既已是見。何者為物。汝可微細披剝萬象。析出精明凈妙見元。指陳示我。同彼諸物。分明無惑。

  通辨萬物無是見者。若空若物。總舉色空諸法令詳辨也。初言見精次言見元後言精見者。此見本乎妙精明心故通言精。從心首出故曰見。元依用指體故曰見精。依體指用故曰精見。林渠猶林泉也。

  阿難言。我今於此重閣講堂。遠洎恆河。上觀日月。舉手所指。縱目所觀。指皆是物無是見者。世尊。如佛所說。況我有漏初學聲聞。乃至菩薩。亦不能於萬物象前剖出精見。離一切物。別有自性。佛言如是如是。

  物無是見。故雖大聖。不能即物剖辨。意須離物矣。此結無是見者。

  △二辨物無非見。

  佛復告阿難。如汝所言。無有見精。離一切物。別有自性。則汝所指。是物之中。無是見者。

  牒定前言既無是見。當指非見。

  今復告汝。汝與如來。坐祇陀林。更觀林苑。乃至日月種種象殊。必無見精受汝所指汝又發明。此諸物中何者非見。阿難言。我實遍見此祇陀林。不知是中何者非見。何以故。若樹非見云何見樹。若樹即見復云何樹。如是乃至若空非見云何見空。若空即見復云何空。我又思惟。是萬象中微細發明。無非見者。佛言如是如是。

  先答不知以義未可定也。若樹非見。何能是樹。若即是見。樹當名見。云何名樹。然前斷為無是見者。既不中理。故復思惟無非見者。二義無定。佛皆許者。以色空等象如虛空華。本無所有。固不可定指也。故下文雲。此諸物象。與此是精。元是菩提妙精明體。於中本無是非是義。

  △三初學罔措。

  於是大眾非無學者。聞佛此言。茫然不知是義終始。一時惶悚。失其所守。

  疑佛所答二義無定。故失所守。

  △四佛慈慰喻。

  如來知其魂慮變懾。心生憐愍。安慰阿難及諸大眾。諸善男子。無上法王。是真實語。如所如說。不誑不妄。非末伽梨四種不死矯亂論議。汝諦思推。無霟哀慕。

  魂慮變懾。即惶悚失守也。真語等者。謂上答二義。乃稱真之語。如如之說。非矯論也。末伽外道四種矯亂。見末卷行陰之文。霟辱也。

  △二文殊請明。佛意為顯見與見緣如虛空華。於中本無是非是義。故以如語隨問而答。然此非有學小智所及。故大眾茫然失守。而必須文殊請明也。

  是時文殊師利法王子。愍諸四眾。在大眾中。即從座起。頂禮佛足。合掌恭敬。而白佛言。世尊。此諸大眾。不悟如來發明二種精見色空。是非是義。

  二種者。精明見元及前緣色空是非二義也。

  世尊。若此前緣色空等象。若是見者應有所指。若非見者應無所矚。而今不知是義所歸。故有驚怖。非是疇昔善根輕鮮。唯願如來大慈發明。此諸物象與此見精元是何物。於其中間無是非是。

  牒前罔措之意請明也。

  △三正示同體三。一正定所照。

  佛告文殊及諸大眾。十方如來及大菩薩。於其自住三摩地中。見與見緣並所想相。如虛空華。本無所有。此見及緣。元是菩提妙凈明體。云何於中有是非是。

  自住三摩地。即自性首楞正定也。聖人住是定中。了見萬法。唯一圓融清凈寶覺。曾無非是。此正答所問也。見根也。見緣境也。所想相識也。根境識三攝盡萬法。夫能了諸緣法。元一寶覺。無是非是。則從前真妄虛實倒心緣影疑異分別之情。豁然而盪矣。

  △二顯無是非二。一喻明。

  文殊。吾今問汝。如汝文殊。更有文殊是文殊者。為無文殊。如是世尊。我真文殊。無是文殊。

  此示一真法性本無是非也。如汝文殊者。舉本無是非之體也。更有文殊是文殊者為無文殊。明因有是非遂失本真也。故曰我真文殊無是文殊。蓋若有是者。我則非真矣。所謂才有是非紛然失心。

  何以故。若有是者。則二文殊。然我今日非無文殊。於中實無是非二相。

  釋成上義也。則二者明有是則有非也。然我下。明雖不立是亦不墮非。於當體中。實無二相。

  △二合顯。

  佛言。此見妙明與諸空塵亦復如是。本是妙明無上菩提凈圓真心。妄為色空及與聞見。如第二月。誰為是月。又誰非月。

  妙明之見。如所謂汝文殊也。空塵見緣。如所謂是文殊也。菩提心。如所謂真文殊也。色空聞見。如所謂二文殊也。皆依凈圓真心而起故。如第二月當體全虛。無容辨詰。知不容辨。則是非泯矣。

  文殊。但一月真。中間自無是月非月。

  但造真體。是非自亡。

  △三結告時眾。

  是以。汝今觀見與塵。種種發明。名為妄想。不能於中出是非是。由是精真妙覺明性。故能令汝出指非指。

  見與塵指妄染妄境也。觀見塵而發明。如以指喻指。終沉妄想。不出是非。由精真而發明。如以非指喻指。可出是非。得無分別。出指非指。言是非雙泯也。

  音切胝  (音知)。殞  (于敏切)。孺  (而遇切)。膚  (音夫)。腠  (倉奏切)。頹  (杜回切)。耆  (音冒)。皺  (側救切)。逮  (音代)。殂  (作胡切)。攜  (戶圭切)。綿  (武延切)。瞪  (直證切)。瞢  (武亘切)。瞬  (舒圍切)。擾  (而沼切)。瀛  (以成切)。

  渤  (蒲沒切) 。[墩-享+孛]  (上同)。斂  (良冉切)。氛  (音焚)。紛  (音芬)。檐  (余廡切)。廡  (音武)。縮  (所六切)。挽  (無遠切)。築  (音竹)。竇  (音豆)。確  (苦角切)。剖  (普後切)。剝  (北角切)。惙  (知劣切)。矯  (居夭切)。鮮  (音蘚)。

  大佛頂首楞嚴經要解

  大佛頂首楞嚴經要解卷第四

  唐天竺沙門般剌蜜諦譯

  烏萇國沙門彌伽釋迦譯語

  菩薩戒弟子前正議大夫同中書

  門下平章事清河房融筆受

  溫陵開元蓮寺比丘戒環解

  △八辨明真說甄別疑濫二。初阿難通難。

  阿難白佛言。世尊。誠如法王所說。覺緣遍十方界。湛然常住。性非生滅。與先梵志娑毗迦羅所談冥諦。及投灰等諸外道種。說有真我遍滿十方。有何差別。

  覺緣。即覺性遍緣無乎不在者也。前雲見性周遍非汝而誰。又雲即心圓明遍含國土。即所謂覺緣遍十方界常住不滅也。然黃髮之流。亦說真我遍界。及所立冥諦。謂真性冥冥。體非生滅。則與佛說何異。蓋外道不見性真。但依賴耶妄計。混濫真說。故此問難冀佛甄別也。外道通稱梵志。投灰苦行外道也。

  △二問答質疑四。一疑同自然二。一疑。

  世尊亦曾於楞伽山。為大慧等。敷演斯義。彼外道等常說自然。我說因緣。非彼境界。

  先引佛語起疑也。楞伽會上。為大慧菩薩。說因緣義。以破外道自然之執。非彼境界者。非同外道所見也。

  我今觀此覺性自然。非生非滅。遠離一切虛妄顛倒。似非因緣與彼自然。云何開示。不入群邪。獲真實心妙覺明性。

  楞伽雖說因緣。破彼妄執。今觀覺性。有真自然體。遠離倒妄。則似非因緣。及異彼妄執之自然也。阿難意。以今經所談覺性。既非生滅。則似乎自然。既非自然。則似乎因緣。恐末學濫解。故特與質問。

  △二釋。

  佛告阿難。我今如是開示方便真實告汝。汝猶未悟。惑為自然。阿難。若必自然。自須甄明有自然體。汝且觀此妙明見中。以何為自。此見為復以明為自。以暗為自。以空為自。以塞為自。阿難。若明為自。應不見暗。若復以空為目體者。應不見塞。如是乃至諸暗等相以為自者。則於明時見性斷滅。云何見明。

  釋非自然也。真實之告。即自住三摩地中等文也。自然謂自體本然也。自體本然則不隨境變。今皆隨變。非自然矣。

  △二疑同因緣二。一疑。

  阿難言。必此妙見性非自然。我今發明是因緣生。心猶未明。諮詢如來。是義云何合因緣性。

  舍一執一。迷者皆然。

  △二釋。

  佛言。汝言因緣。吾復問汝。汝今因見。見性現前。此見為復因明有見。因暗有見。因空有見。因塞有見。阿難若因明有。應不見暗。如因暗有。應不見明。如是乃至因空因塞同於明暗。複次阿難。此見又復緣明有見。緣暗有見。緣空有見。緣塞有見。阿難。若緣空有。應不見塞。若緣塞有。應不見空。如是乃至緣明緣暗同於空塞。

  釋非因緣也。假物為因。循物為緣。既無定趣。非因緣矣。

  △三迭拂直示。

  當知如是精覺妙明。非因非緣。亦非自然。非不自然。無非不非。無是非是。離一切相。即一切法。

  迭拂遍計。直示精覺也。因緣自然是非等相。皆是妄情遍計分別。精覺妙明本無是事。故曰離一切相。遍計既離。則圓成實體。觸處現前。故曰即一切法。祖師所謂但離妄緣即如如佛。又曰是非已去了。是非里薦取。此離一切相即一切法之意也。

  汝今云何於中措心。以諸世間戲論名相而得分別。如以手掌撮摩虛空。秪益自勞。虛空云何隨汝執捉。

  結上文而責滯情也。精覺不可措心。如虛空不可措手。

  △四引經再辯四。初引經問難。

  阿難白佛言。世尊。必妙覺性。非因非緣。世尊云何常與比丘宣說。見性具四種緣。所謂因空。因明。因心。因眼。是義云何。佛言阿難。我說世間諸因緣相。非第一義。

  緣生之法。因空而有。因明而顯。因心而知。因眼而見。是乃世間名相。於第一義皆為戲論。

  △二委曲辯核。

  阿難。吾復問汝。諸世間人說我能見。云何名見。云何不見。阿難言。世人因於日月燈光見種種相。名之為見。若復無此三種光明。則不能見。

  因三種光。而後能見。名和合相。非真見體。當知真見非和合相。不逐緣生。不隨境滅。

  阿難。若無明時名不見者。應不見暗。若必見暗。此但無明。云何無見。

  漸核真見也。

  阿難。若在暗時。不見明故名為不見。今在明時。不見暗相還名不見。如是二相。俱名不見。

  逆質俗情也。

  若復二相自相凌奪。非汝見性於中暫無。如是則知二俱名見。云何不見。

  順顯真見也。明暗自奪。見不暫無。此即不逐緣生不隨境滅者也。

  △三正明見體二。初明離緣。

  是故阿難。汝今當知。見明之時見非是明。見暗之時見非是暗。見空之時見非是空。見塞之時見非是塞。

  明暗空塞皆屬緣塵。各非見體。

  △二明離相。

  四義成就。汝復應知。見見之時。見非是見。

  四義成就汝復應知者。結成上義。復起下文也。上明見非是明乃至見非是塞。義既成就。次復應知。見見之時見非是見。蓋知明暗之非見。則雖悟見體離緣。而未見見體。知見見之非見。則悟見體離相。而真見見體矣。

  △四結責勉進。

  見猶離見。見不能及。云何復說因緣自然及和合相。汝等聲聞。狹劣無識。不能通達清凈實相。吾今誨汝。當善思惟。無得疲怠妙菩提路。

  見體尚猶離見。而見不能及。況諸言說能及哉。離緣離相。言說不及。是謂清凈實相妙菩提路。而聲聞但局名相不能通達。故勉令善思勿疲怠也。前文躡跡。廣明身心真妄。意在發正知見顯如來藏。而學者見見未明。覺心未凈。故下文重開慧目。再淨餘塵。使真精瞭然。則如來藏存於目擊矣。

  △九廣明眚妄重開慧目三。初阿難牒請。

  阿難白佛言。世尊。如佛世尊為我等輩宣說因緣及與自然諸和合相與不和合。心猶未開。而今更聞見見非見。重增迷悶。伏願弘慈。施大慧目。開示我等覺心明凈。作是語已。悲淚頂禮。承受聖旨。

  牒前重請也。諸和合相。即因日月燈然後有見者也。不和合相。即非明非暗非通非塞者也。

  △二佛與開示三。初愍眾敕聽。

  爾時世尊。憐愍阿難及諸大眾。將欲敷演大陀羅尼諸三摩提妙修行路。告阿難言。汝雖強記。但益多聞。於奢摩他微密觀照心猶未了。汝今諦聽。吾當為汝分別開示。亦令將來諸有漏者獲菩提果。

  憐愍者。愍諸有學空溺多聞不開慧目而迷倒輪轉也。大陀羅尼等者。即首楞正觀也。於此能了。則顛倒見妄無複發生。遂盡諸漏。獲菩提果矣。

  △二辯妄開示二。初總標妄本。

  阿難。一切眾生。輪迴世間。由二顛倒分別見妄。當處發生。當業輪轉。云何二見。一者眾生別業妄見。二者眾生同分妄見。

  二倒見妄。即同別二見也。別業。言起惑之異。妄逐緣影。迷失正見。同業。言感妄所同。妄隨生死。淪替本覺。由此見妄。循造妄業。故云當處發生。隨業受報人天諸趣。故云當業輪轉。

  △二別釋妄相二。一喻明二。一喻別業四。一舉喻。

  云何名為別業妄見。阿難。如世間人。目有赤眚。夜見燈光。別有圓影五色重迭。

  目有赤眚。則於燈見重迭之色。見有妄病。故於境起差別之惑。

  △二明妄二一即燈見明妄。

  於意云何。此夜燈明所現圓光。為是燈色。為當見色。阿難。此若燈色。則非眚人何不同見。而此圓影唯眚之觀。若是見色。見已成色。則彼眚人見圓影者。名為何等。

  重迭影光。既非燈色。又非見色。唯彼見者目眚所成。喻差別妄見非由境起亦非根起。皆是眾生見病所成也。唯眚之觀。謂唯有眚者見之也。名字何等。謂色若在根。則燈之圓影。不得名色矣。

  △二離燈見明妄。

  複次阿難。若此圓影。離燈別有。則合傍觀屏帳几筵有圓影出。離見別有。應非眼矚。云何眚人目見圓影。

  上即燈見既無實體。此離燈見又無定處。足知其妄矣。

  △三結顯妄源。

  是故當知。色實在燈。見病為影。

  燈有色而無影。影由目眚之為。智有照而無妄。妄由見病所起。

  △四了妄無體。

  影見俱眚見眚非病。終不應言是燈是見。於是中有非燈非見。如第二月非體非影。何以故。第二之觀捏所成故。諸有智者。不應說言此捏根元是形非形離見非見。

  知影由見病之為。則影與見俱眚病耳。而見眚者自非病也。見眚者即見體也。見體本自無病。則影見之眚皆為浮妄。了不相涉。故不應執言是燈是見。亦不應執非燈非見。如第二月非體非影全即虛妄。故不應窮詰也。體謂真月。影謂水月。

  此亦如是。目眚所成。今欲名誰是燈是見。何況分別非燈非見。

  既了無體。何用擬心。

  △二喻同分二。一廣舉。

  云何名為同分妄見。阿難。此閻浮提。除大海水。中間平陸有三千洲。正中大洲。東西括量。大國凡有二千三百。其餘小洲在諸海中。其間或有三兩百國。或一或二。至於三十四十五十。

  △二局喻。

  阿難。若復此中有一小洲。秪有兩國。唯一國人同感惡緣。則彼小洲當土眾生。睹諸一切不祥境界。或見二日。或見兩月。其中乃至暈適佩玦。彗孛飛流。負耳虹霓。種種惡相但此國見。彼國眾生本所不見。亦復不聞。

  不祥氣現。唯災地見之。乃同業妄感也。彼無災地。不見不聞。喻有漏境界唯妄覺見之。即同業妄見也。彼無漏者。見本清凈故。釋迦化土。現凈穢之不同。諸天飯食。隨福德而有異也。暈適佩玦。日月之災象也。彗孛飛流。星辰之災象也。負耳虹霓。陰陽之災象也。惡氣環日為暈。日食曰適。所謂適見於日月之災也。佩玦謂妖氣近日如環佩之狀。星芒偏指曰彗。如彗帚也。芒氣四齣曰孛。孛孛然也。絕跡而去曰飛。光跡相連曰流。陰陽之氣。或背日如負。旁日如耳。或明而為虹。暗而為霓。

  △二法合二。一合別業五。一標告。

  阿難。吾今為汝。以此二事進退合明。

  二事者。別業眚見同分不祥也。法喻互顯。曰進退合明。

  △二牒喻。

  阿難。如彼眾生別業妄見。矚燈光中所現圓影。雖似前境。終彼見者目眚所成。眚即見勞。非色所造。然見眚者終無見咎。

  圓影無實。則似境而已。乃見勞目眚所成。非燈色所造。喻別業之妄咎由根起非由境也。雖由根起。特根之妄。非見之妄。故曰然見眚者終無見咎也。前雲見眚非病。此雲見眚者無見咎。次雲本覺明心覺緣非眚。後雲皆即見眚非見眚者。又雲彼見精真性非眚者。皆指見體也。

  △三正合。

  例汝今日以目觀見山河國土及諸眾生。皆是無始見病所成。見與見緣似現前境。元我覺明見所緣眚。覺見即眚。本覺明心。覺緣非眚。

  器界無實。亦似境而已。乃無始見病所成。非前境所造。故曰元我覺明覺所緣眚也。見與見緣。指妄根妄境也。雖似有而無實。元則我之覺明。見所緣眚而已。此眚非他。但有覺有見。即為眚病。所謂知見立知即無明本也。然此特覺明之妄。非本覺之妄。故曰本覺明心覺緣非眚也。

  △四牒答。

  覺所覺眚。覺非眚中。此實見見。云何複名覺聞知見。

  所覺即一切可見之境也。覺可見之境皆為眚病。而此覺性非墮眚中。即非可見之境矣。見此非可見者。即實見見也。真見如是。云何復以覺聞知見眚中之事而名之哉。

  △五結告。

  是故汝今見我及汝並諸世間十類眾生。皆即見眚非見眚者。彼見真精性非眚者。故不名見。

  皆即見眚非見眚者。言可見之法皆即眚病非是見體。彼見真體本非眚類。故不名見。此結見非是見也。

  △二合同分二。一牒喻。

  阿難。如彼眾生同分妄見。例彼妄見別業一人。一病目人同彼一國。彼見圓影。眚妄所生。此眾同分所現不祥。同見業中瘴惡所起。俱是無始見妄所生。

  引別業例同分。引眚妄例瘴惡。以明妄業雖異妄本不殊。故曰俱是無始見妄所生。

  △二正合。

  例閻浮提三千洲中兼四大海。娑婆世界並洎十方諸有漏國及諸眾生。同是覺明無漏妙心。見聞覺知虛妄病緣。和合妄生。和合妄死。

  上以一人例一國。此以一國例大千。合顯器界根身無非見病和合妄起也。覺明無漏妙心即依真起妄者。

  △三舉要結答。

  若能遠離諸和合緣及不和合。則復滅除諸生死因。圓滿菩提不生滅性。清凈本心。本覺常住。

  諸和合緣。即因境而起妄念粗相。不和合者。即離緣獨證法執細相。此皆諸生死因。能虧菩提。起生滅。污凈心。淪本覺。故能遠離則圓滿清凈。而本覺常住。此章始於阿難請開慧目。使覺心明凈故。此結答乃開慧目凈覺心之要也。

  △三再淨餘塵二。一牒疑。

  阿難。汝雖先悟本覺妙明性非因緣非自然性。而猶未明如是覺元非和合生及不和合。

  覺元自本覺而出即始覺也。下所謂證菩提心者是也。前於妙明本覺。疑同因緣自然。既與辯質。而未明證道始覺非和合生及不和合。是為覺心餘塵故。再與辯之。使明凈也。

  △二辯凈二。一舉妄情。

  阿難。吾今復以前塵問汝。汝今猶以一切世間妄想和合諸因緣性。而自疑惑證菩提心和合起者。

  △二正與辯四。一辯非和五。初總問。

  則汝今者妙凈見精。為與明和。為與暗和。為與通和。為與塞和。

  設有所和。即涉妄塵。不名妙凈。

  △二別辯。

  若明和者。且汝觀明。當明現前。何處雜見。見相可辯。雜何形像。

  見相謂見與明相。

  △三反辯。

  若非見者。云何見明。若即見者。云何見見。

  明若非見。不能見明。此疑若相雜也。明若即見。誰為能見。又非雜矣。此章皆明浮塵幻相。一無實體不容窮詰。

  必見圓滿。何處和明。若明圓滿。不合見和。

  惟見與明。體必圓滿。不合相和。蓋和則間雜。非圓滿矣。

  △四結成。

  見必異明。雜則失彼性明名字。雜失明性。和明非義。

  牒上結成非和也。見既異明。若和而雜之。則失彼妙凈性名。定非與明和矣。

  △五例明。

  彼暗與通及諸群塞。亦復如是。

  知非與明和。余皆非也。

  △二辯非合四。初總問。

  複次阿難。又汝今者妙凈見精。為與明合。為與暗合。為與通合。為與塞合。

  和者雜而不辨。合則附而不離。

  △二別辯。

  若明合者。至於暗時明相已滅。此見即不與諸暗合。云何見暗。

  合則不離故。明相滅時見亦隨滅。不複合暗。

  △三反辯。

  若見暗時不與暗合。與明合者應非見明。既不見明。云何明合。了明非暗。

  若不合暗而能見暗。則與明合時應不見明。然既不見明。云何言與明合。云何了明非暗耶。合義不成。則證菩提心非和合起明矣。

  △四例明。

  彼暗與通及諸群塞。亦復如是。

  △二辯非非和二。初起疑。

  阿難白佛言。世尊。如我思惟。此妙覺元。與諸緣塵及心念慮。非和合耶。

  此又舍一執一也。

  △二正辯四。初總問。

  佛言。汝今又言覺非和合。吾復問汝。此妙見精非和合者。為非明和。為非暗和。為非通和。為非塞和。

  △二別辯。

  若非明和。則見與明必有邊畔。汝且諦觀。何處是明。何處是見。在見在明自何為畔。

  和則同而無畔。非和則異。故必有畔。且求畔不得非非和矣。

  △三反辯。

  阿難。若明際中必無見者。則不相及。自不知其明相所在。畔云何成。

  相及乃有畔。畔義不成。非非和也。

  △四例明。

  彼暗與通及諸群塞。亦復如是。

  △四辯非非合三。初總問。

  又妙見精非和合者。為非明合。為非暗合。為非通合。為非塞合。

  △二別辯。

  若非明合。則見與明性相乖角。如耳與明。了不相觸。見且不知明相所在。云何甄明合非合理。

  以為非合。則根境乖背。既不知明。亦不顯見。二體既無。從何甄別合與非合之理耶。

  △三例明。

  彼暗與通及諸群塞。亦復如是。

&

  • 上一篇: 楞嚴經五十陰魔
  • 下一篇: 楞嚴經五十陰魔原文
  • 推薦閱讀:

    大佛頂首楞嚴經卷第八下
    《首楞嚴三昧經》為什麼先於《首楞嚴經》化滅?
    13.凈界法師講楞嚴經
    葉曼講授《楞嚴經》文字筆記
    《楞嚴經之五十陰魔》色陰魔之十:妄見妄說

    TAG:楞嚴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