狹義相對論與廣義相對論

求證:小明是壞人?

因為小明是壞人所以他乾的事都是壞事;

因為小明乾的事是壞事,所以他是壞人。

證明完畢!估計小明看到這樣的論證方式都直接表示「呵呵」了。然而狹義相對論也面臨同樣的問題,這個問題來源於加速度。

先來看狹義相對論的第一個原理:一切物理規律適合慣性參考。什麼是慣性參考系?可以簡單定義為沒有加速度,保持靜止或者勻速直線運動參考系;那麼怎麼判斷沒有加速度呢?只能這樣回答:物體保持靜止或者勻速運動狀態則認為沒有加速度。這是個死循環,互為因果,結果導致不因不果。

此外還有個問題,作為速度界的老大——光速也經受考驗。這也是一個歷史遺留問題,即引力是否是超距作用?如果是,這個作用的速度是無窮大的,顯然光速難以望其項背;如果不是,則要向「場」靠攏,即物體形成一個「引力場」,就如電磁場一樣。否則沒有理由相信有人把太陽偷走,地球過8分鐘才能感覺到。

1905年是物理學的「奇蹟年」,不過愛因斯坦本人卻還沒有立刻成為傳奇,他還是專利局的職員,只是稍微的升了幾級。1907年,受朋友之邀寫一些關於狹義相對論方面的東西,他猛烈的感覺到他對此前的論文並不滿意,不滿意的地方可概括為上述說的兩個問題。

話說某天,愛因斯坦坐在辦公司里,思考上述問題,一籌莫展。突然他靈感一動,考慮一個理想的實驗。假設一個人在封閉的電梯里,當電梯的纜繩突然全部斷開,電梯將做自由落體運動,電梯里的人會感覺如何呢?

1.人因為失重會感覺不舒服,那是因為人習慣和適應了在地球重力下生活,且不用考慮;

2.對於外面的世界,電梯里的人會一無所知,因為沒有參考。也就是說,他不知道自己處於自由落體狀態,還是漂浮狀態,感覺像在沒有引力的外太空行走一樣。

同理,如果將這個電梯置於外太空,用某個力拉動電梯,電梯里的人只會感覺來自地板的推力,其他也感受不到,也就是說,他不知道是外力是來自某個物體的推力還是來自星星的引力。

綜上所述,引力加速度和加速度是一回事,上面的兩個問題可以歸結為一個問題,即引力問題。一個自由落地的人感受不到自身的重量,那是因為他的加速系中同時存在一個新的引力場,這個引力場與地球的引力場相互抵消。這就是「等效原理」。

愛因斯坦將此稱為:「我一生中最幸福的思想。」我們知道愛因斯坦全身每個細胞都是一個故事,所以「等效原理」被改編成愛因斯坦看到一個油漆工從房頂上掉了下來而突發靈感的,如果真是如此,不知道愛因斯坦和這位油漆工有多大的仇恨。誠然,故事都是為了吸引眼球服務的,只是改編的有些殘忍:伽利略是從比薩斜塔上扔下兩個球,牛頓是一個蘋果砸在腦袋上,愛因斯坦卻犧牲了一個大活人,如果都將這些看成是上帝的啟示,那麼這種啟示也越來越沉重了,也許下一個掉下的是一個大隕石,就像6500萬年前,恐龍滅絕那次一樣。 不管怎樣,愛因斯坦已經初步的解決了狹義相對論帶來的煩惱。

閑言少敘!到了 1907年時,物理學的另外一個分支——量子力學已經悄然興起,愛因斯坦也是量子力學的奠基人之一。在此後的4年內,愛因斯坦大部分精力都放到了研究量子上了。到了1911年,愛因斯坦也轉行為大學的教授和普魯士科學院院士,他也將精力重新放到引力和引力場上來,此時聯想到另外一個「電梯實驗」開。

想像一下,當封閉的電梯正在加速向上運動,A面一束光從小孔傳入,到達B面時光線與地板距離會略微小一點點。這是因為光線由於加速度變的彎曲了,根據等效原理,也可以認為是某種引力場使得光線彎曲。換句話說,光線通過引力場是會發生彎曲。

光為什麼會彎曲呢?歐幾里得告訴我們:兩點之間直線最短,即一個人從A地想從到B地,走直線最省事,但是他要從北京走到紐約(不考慮掉到海里),最短的路程卻是繞地球表面形成的弧線而不是直線了,這條弧線稱為「測地線」。測地線源於地球測量,表示兩點之間最短的路徑。測地線告訴我們這樣走就會安逸舒服爽,那麼光彎曲也是因為引力場中的「測地線」決定的。引力場改變了時空,使得平直時空變成彎曲的了。愛因斯坦其實就是要建立新的時空方程,找出時空彎曲的規律。

古人云:書到用時方恨少,曾經不愛研究數學的愛因斯坦肯定感受到了這點,他對黎曼幾何幾乎一無所知。幸好他的好朋友格羅斯曼懂數學,朋友一般分為兩種,一種是錦上添花,另一種是雪中送炭,格羅斯曼無疑是後者,教了愛因斯坦很多關於黎曼空間的理論,還包括裡面很高深的東西,高智商的愛因斯坦也是一點就通,但是和最終的方程還有很多路要走。

愛因斯坦正在一步一步的解決科學帶來的煩惱,但是生活上的卻一直揮之不去。主要來源以下幾點:

1.歐洲反對猶太人的思想日益加重,已經蔓延到和他一起工作的同事,所以他和很多同事割裂開來;

2.個人家庭及情感問題。他和他的妻子之間矛盾已經到了必須求助於法官的底部,同時他又和自己的表姐發展一段至死不渝的婚外戀,後來這位表姐和他結為夫妻;

3.版權歸屬問題。在狹義相對論時,很多科學家都已經接近答案了,最終讓愛因斯坦捷足先登,後人對此也頗有微詞。斬草不除根、春風吹又生,現在新的理論,不能和以前一樣,他必須要趕在別人找到答案之前建立完美的方程,而且他隱約的感覺到德國大數學家希爾伯特已經接近正確的方程了。

此時愛因斯坦已經搬到德國首都柏林居住,這些煩惱讓愛因斯坦的生活陷入了混亂之中,除了應付「離婚還是結婚、這是一個問題」外,他的日子幾乎就是吃飯睡覺思考,思考睡覺吃飯中度過。自然用愛因斯坦的CPU運算應該是很快的,1915年,他幾乎想清楚了每一個關於引力的細節。

6月,愛因斯坦在一次會議上他見到的希爾伯特,和希爾伯特討論之後,愛因斯坦發現以前的擔心是多餘的,他必須費力的向希爾伯特解釋新引力理論的每個細節,而且希爾伯特聽起來還是有些艱澀。

到了11月底,愛因斯坦已經找到了完美的方程,更為難得的是,通過方程的計算,從理論上解釋了困擾百年的水星近日問題——水星近日時,實際位置與根據萬有引力推測的有些出入。

與此同時,他收到希爾伯特的來信,希爾伯特告訴他,在幾周之前他本人也計算過水星近日的問題,而且已經提交到有關部門了——這說明或許希爾伯特已經建立了新的方程。愛因斯坦的心弦有緊繃了一次,他委婉的告訴希爾伯特他擁有廣義相對論的優先權。希爾伯特大度回復表示,他的計算方法遠不如愛因斯坦的迅速有效,並告訴人們廣義相對論的版權不屬於數學家。實際上,也確實如此。後來有人問愛因斯坦,即便沒有他,也會有人很快發現狹義相對論,愛因斯坦回答說:是的,但是廣義相對論可能要延後30-40年。

1916年,廣義相對論發表,愛因斯坦的煩惱也煙消雲撒。今年(2016)是廣義相對論的100歲大壽。


推薦閱讀:

明日慣性下跌
七十二 歲差有關相對性的應用——愛因斯坦相對論的時空誤區
談談等效原理
愛因斯坦為何「吐舌頭」

TAG:相對論 | 廣義相對論 | 狹義相對論 | 相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