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佔中2.0」落幕,香港未來將何去何從?

被視為「後政改」時期民心走向「試金石」的香港區議會選舉昨天正式公布結果。雖然建制派仍然在全港18區議會中保持多數地位,不過,議席總數卻比上屆有所減少。泛民派得票率整體變化不大。

儘管反對派中的激進組織「本土派」全軍覆沒,然而,繼承其衣缽、被稱為「傘兵」的「佔中」運動支持者有8人當選。可見,「港獨」思想仍有生存空間。

本微信授權轉自微信號「正經點兒」(ID:gczhengjing)

「佔中」失敗後,撤離現場的散兵游勇野心未死,轉而發動「佔中2.0版」——試圖佔領香港區議會。外界形容這次區選不但是「後政改」時期民心走向的「試金石」,也是關乎全港未來四年政治格局的「前哨戰」。

1為明年立法會選舉做準備

香港區議會現分為18個區域,按照每個民選議席設置一個選區的原則,今年共設431個選區,為回歸以來最多。再加上27名當然議員,第五屆香港區議會將由458名議員組成。當選的區議會議員任期為四年,自2016年1月1日起至2019年12月31日止。

根據此前公布的各選區有效提名,全港431個選區中,有68個選區因只有1人參選,故該區候選人自動當選。最終,867名候選人競逐其餘363個議席,參選人數破了歷屆紀錄。這次全港共有495個一般投票站及24個專用投票站,開放給選民投票,投票時間由上午7時半至晚上10時半。

香港18區區議會分布情況

現任507名區議會議員中,有民選議員412名,委任議員68名以及當然議員27名。當然議員只在新界的9個區議會出現,分別為每一區內各鄉事委員會主席。當年末代總督彭定康推行政改方案時,泛民派曾以私人草案方式要求港政取消當然議員議席,但未獲通過,故保留至今。自1988年起,當然議員由57名減至27名。根據《二零一二年行政長官及立法會產生辦法建議方案》和《2013年區議會(修訂)條例草案》,2016年組建的區議會取消所有委任議席。同時,港府參照人口變動,決定民選議員在第四屆區議員的基礎上再增加19名,也就是上述提到的431名民選議員。

根據香港政府官網介紹,區議會的主要職責是負責各自區內的環境改善工作,推廣康樂文化事務和社區活動,並就影響居民福利的事宜,及各項政府計劃是否足夠和推行的次序,向政府提出意見。在香港政治架構中,區議會只是區域諮詢組織,不具備立法權和審批政府公共開支的權力,相關權力由立法會行使。

雖然區議會議員並無實權,更多是起到上傳下達的作用,但仍不失為通達立法會議員的終南捷徑,因為只有在立法會才有權對影響民生的議案作出最終決議。今年泛民派立法會議員騎劫民意,利用手中的權利否決政改方案致香港市民「一人一票」選舉2017年特首夢碎,即是明證。

從過往幾次區議會選舉來看,政黨贏得區議會席位的多寡,對其在接下來立法會選舉中的表現影響頗深,特別是在2012年立法會選舉中首次出現「超級區議員」後。

2012年第五屆立法會選舉依據2010年6月通過的2012年政改方案以及2011年3月5日通過的立法會選舉修訂條例,這次選舉新增10個議席,合計產生70個議席,其中包括35個由地方5個選區直選產生的議席(香港島、九龍東、新界西3個選區各增1席,新界東增2席),30個由28個傳統功能界別產生的議席,新增的另外5個議席則由現任民選區議員提名、競逐,並由無上述功能界別投票權的選民投票選出。由於傳統功能界別已經含有區議會界別,在官方正式公布「區議會(第二)功能界別」前,新增的區議會界別俗稱「超級區議員」。

依據人大常委會「8.31」決議,2016年第六屆立法會選舉產生辦法和表決程序,繼續適用第五屆立法會產生辦法和法案、議案表決程序。這就意味著,各黨派在明年的立法會選舉中除了爭取直選議席外,「超級區議員」也是競相追逐的目標,那麼第一步自然便是要先當上區議員。

2泛民派樁腳不牢靠

目前,建制派幾乎掌控全港區議會,各地樁腳可謂十分牢固。先看2011年區議會民選結果,412個民選議席中建制派佔了299個,再看全體507名區議員,建制派佔據399名。

據了解,建制派在立法會的最大政黨民建聯,這次共派出170人左右參與區議會選舉;其中,111人角逐連任區議員,21人在無對手的情況下自動當選。建制派中其他黨派如工聯會、新民黨、經民聯、自由黨等派出的參選人也大多為尋求連任。

建制派造勢活動

建制派雖然深耕基層多年,但對選舉依然不敢掉以輕心。曾擔任20年區議員、今年不再出戰的民建聯成員葉國謙對選情持審慎態度。在他看來,經歷去年非法「佔中」運動和政改方案被否決後,到底年輕人投票意欲如何,民意有否轉變,這其中存在變數。「因為根據過去經驗告訴我們,如果有高投票率,對泛民比較有利。當然我們也得到不少年長街坊支持,但仍然要抱有危機感。」他說。

儘管泛民派在否決政改方案這一步上看似獲得勝利,然而能否繼續在立法會保持關鍵少數仍然還是個疑問。今年的區議會選舉或許可以管窺其未來發展走向,不過,就連泛民派自家也難以保持樂觀。

前不久,愛「告洋狀」的香港前政務司司長陳方安生與她的同好舉辦了一場「認清選戰2015區議會選舉」研討會。會上,港中大政治與行政學系副教授馬岳也不得不承認,泛民派地區資源有限,區議會的席位在2007年之後便不斷萎縮,與建制派的地區資源也越來越懸殊。泛民派能否守住現有20%的席位是一個重要指標。

面對建制派龐大的連任隊伍,港中大社會學系副教授、「佔中三丑」之一陳健民也還算清醒。他分析稱,據過往區議會選舉結果,約80%的區議員可以成功連任,新人參選的獲勝率只有20%左右。

泛民派組織之一「民主動力」召集人趙家賢直指選情悲觀。他透露,泛民派的基本指標是保持現有80多個的議席數目。如果能夠再多幾個議席的話,這是更加理想的成績。能確保住現有議席,保持不變已經是很難得的事情了。

泛民派一手炮製社會撕裂,沒想到自家先嘗到了苦果。自稱立法會溫和反對派「最後一人」的公民黨成員湯家驊,在親手否決政改方案後,於今年6月公開宣布退出曾參與創立的公民黨。他回顧當初成立公民黨初衷是希望吸納中間支持者,與中央建立較為正面的關係,感嘆如今公民黨已經與創黨理念漸行漸遠。

緊接著,受邀來京參加完9.3大閱兵後,泛民派中最大的政黨公民黨成員狄志遠也宣布退出。他返港受訪時就表示,今年政改方案被否決,使得民主黨內一些溫和派遭到排擠和邊緣化,民主黨路線把持不清,實則不應含糊,應該有所堅持。

就在泛民派陷入分崩離析,迎戰建制派無望的時候,偏偏天降「傘兵」,先拔起泛民派的樁腳來了。

3「傘兵」競逐區議會

「傘兵」,又稱「傘後組織」、「傘兵團體」,是去年非法「佔中」失敗後,不肯就此收手而紛紛成立的各種團體。他們名目繁雜、理念不一,以年輕人居多,與主張「港獨」的「本土派」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雖然在整體觀念上,與泛民派不盡相同,但在爭取所謂「真普選」的問題上,兩者又多有重合,可被視為反對派中的激進力量。在今年431個選區中,「傘後組織」最少參選了其中47區。

眼看著佔領中環面臨挫敗,不少曾經撐起雨傘的年輕人便開始醞釀攻佔區議會。「傘兵」之一、「社區公民約章」成員黃瑞龍對美國媒體表示,「當時(去年)大概到了11月的時候,都會感覺到雨傘運動無論怎樣都會結束,我們未必能做到很多東西。在針對香港民主的路上,我們就開始去想,應該怎麼去做呢?那時候最近其實也是區議會選舉,然後就開始想是否應該要走這樣的路。」

既然理念相近,「撞區」自然難免。據趙家賢介紹,泛民派的區選協調自2013年便開始了,但「傘後組織」則在2014年9月後才陸續出現。他們先後與最少14個「傘後組織」交流,已將「撞區」情況盡量減少。

「民主動力」創辦人鄭宇碩透露,最終,泛民派候選人與「傘兵」仍有6區相撞,其中泛民派參選人全為民主黨,對手分別來自「青年新政」、「北區動源」、「東九龍社區關注組」及「青發生活關注組」等。

已然選情艱困的泛民派,還要遭逢「傘兵」夾擊,無疑是雪上加霜。全國港澳研究會成員、法學博士宋小庄指出,這次區選有大批「傘兵」參與,反映「傳統泛民派」地區工作差、不得民心,市民希望有新人事新氣象。兩派出現「撞區」,對泛民派來說是一大挑戰:大家都是「泛民」,有些遊離選民寧願投給較激進的「傘兵」,也不想再投給「傳統泛民派」。他估計「傘兵」勝算較低,但參選可能會消減反對派的政治力量。

許多媒體將「傘兵」形容為空降,原因就在於這些散兵游勇多是從未參加過選舉、且政黨色彩不明顯的青年學生。只有中學學歷的王進洋受到「佔中」思想的鼓動,決定競逐東涌南議員席位,而無論是東涌南,還是東涌北,都是建制派的天下。他直指資金不足是參選面對的難題之一,「我目前只依靠區選後援會的資金援助」,只能租到停車場內的一個辦公室。支持「佔中」的社民連立法會議員「長毛」梁國雄也坦言,獨立參選人的資源沒有政黨組織多,而且區議會的選民多重視民生議題,「論地區工作,他們也不及當區區議員,未必能說服區內市民投他們一票。」

除了社區經驗不足外,「傘兵」還存在先天缺陷,那便是「佔中」劣跡和「港獨」理念。為了掩人耳目,來自「灣仔廣義」、「社區公民約章」、「2047香港監察」等組織、主攻灣仔區的7名「傘兵」,在選舉事務處報名時將「政治聯繫」填「獨立」或乾脆留空,反而在職業一欄填報「地區主任」、「金融從業員」、「專業攝影師」等等,企圖偽裝成專業人士矇騙選民。

這些「傘兵」深知「港獨」理念過於刺眼,難以被選民普遍接受,為了躋身區議會,他們暫時遮掩鋒芒。提倡「港中區隔」、拒絕「大陸化」的「青年新政」在政綱中卻沒有提及上述主張。該組織召集人梁頌恆解釋說,政綱都是候選人成功當選後、可以在任內實踐的承諾,即使寫上「香港duli」,也無法實現,因此沒有寫上。迴避「本土派」字眼,只是策略上的把握,會變換方式推廣自己的主張;因為「港中區隔」等理念說得太白,會難以令市民明白。

甚至有媒體為「傘兵」出謀劃策,在政治語言上進行所謂「包裝」。輔仁媒體建議將「香港市民」改成「香港人」,以突顯香港作為所謂政治主體的地位;把「建制派」稱為「親北京派」,來彰顯香港與北京兩地的政治對立;為展現「隨時能執政」的能力,改口「政府應該……」為「假如我們執政,我們會……」;更關鍵的是要摘掉「反對派」的標籤,自我標榜為「在野」,與群眾同屬一個戰壕。

中國和平統一促進會香港總會常務副會長屠海鳴指出,「傘兵」善於偷換概念,將「港獨」理念偷換為「本土聲音」,試圖矇混過關。其實,將這種「掛羊頭賣狗肉」的勾當操作得最為嫻熟的要屬「傘兵」的精神領袖——「本土派」。

激進「港獨」分子嶺南大學中文系助理教授陳雲的弟子——原名鍾銘麟的中出羊子,曾於11月8日協同一名三點式女郎現身旺角西洋菜街。10月中旬,中出羊子報名參選油尖旺櫻桃選區,在其政綱提到的「香港建國」等字句因與《基本法》抵觸,被選舉事務處刪除,但最終仍保留「華夏復興,驅除賣國賊,光復大城邦」的說法。

在社交網站,他將自己的政綱宣傳為:「爭取油尖旺區議會安排性感美女歌舞表演,徹底解決西洋菜街大媽問題」。他還承諾,一旦成功當選,會爭取每個周末安排女郎在旺角表演,抗衡經常在該處唱歌跳舞的內地大媽。

中出羊子和三點式女郎

今天6月底,「本土派」就曾發起反對內地大媽在旺角街頭唱歌跳舞的行動,他們揮舞港英旗和寫有「我不是中國人」的標語。親建制派團體當晚也趕赴現場,揮舞五星紅旗,並與「本土派」發生激烈衝突。

對此,屠海鳴提醒香港選民,警惕「傘後組織」與反對派中的激進派合流,走上公開反對基本法和「一國兩制」的路子。二者合作最可能出現的是「雙簧」模式。一個在場內反對,一個在場外施壓。比如,成功當選議員的人民力量、社民連人士,在立法會的大堂之上發聲,並行使否決權;「傘兵組織」則在立法會大堂之外大搞遊行示威,施加壓力,把聲勢搞大,引起社會關注。

正經點兒|時政資訊深度報道

微信ID:gczhengjing

長按二維碼即可關注

觀察者網系華語地區首屈一指的政經資訊新媒體。

24小時滾動更新,每日獨家熱點評論,私人定製外媒內參,政治波普情趣閱讀,不同凡響資訊體驗!

網站轉載合作請洽客服QQ:2920915625

推薦閱讀:

大師預言:屬蛇人的未來2年內,尤其1965年的,可怕的很!
如何從八字命局中,看出未來的事業發展方向和概況?
財星耀命,未來5年內必能賺到七位數的4大生肖
從婚神星的相位看你的未來姻緣
剩男危機 光棍男將成中國未來嚴重社會問題

TAG:香港 | 未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