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大帝和羅馬教皇翻了臉,坑苦了四萬萬同胞!

1720年,英明神武的康熙大帝憤怒地做了一個決定,後來的歷史發展證明了一個普遍真理:人在生氣的時候智商為零。

普通人做出錯誤決定,至多丟掉身家性命,但君主做出錯誤決定,是會改變國運的。事實證明:康熙的這個決定,維護了大清臉面,卻告別了世界舞台!

究竟是什麼決定具有如此魔力?兩個字:禁教。

康熙原話是這樣的:「覽此告示,只可說是西洋人等小人,如何言得中國之大理。況西洋人等,無一人通漢書者。說言議論,令人可笑者多。今見來臣告示,竟是和尚道士,異端小教相同。似此亂言者,莫過如此。以後不必西洋人在中國傳教,禁止可也,免得多事。」

康熙絕非心胸狹窄之人,其眼界和格局非常人能及。那麼,究竟是什麼事情激怒了他呢?

一切還得從頭說起!

中國人從來沒有「世界」概念,只有所謂「天下」觀念,而且固執地認為自己處於中心位置。這裡的「中心」,既是地理意義上的,也是文明意義上的。直到戊戌維新時期,時人還用「若把地圖來參詳,中國並不在中央,地球本是渾圓物,誰是中央誰四旁」來扭轉國人對世界的認知。換句話說,中國是文明的,其他國家都是野蠻的,這就是老祖宗們奉行的「華夷之辨」。事實上,中國在西方人眼中的形象也一直是神秘而強大的,尤其是《馬可波羅遊記》出版以後,甚至出現了持續的「中國熱」,吸引了無數外人來華,包括具有特殊使命的傳教士。

起初,雙方交流是十分友好的,中國因此所發生的變化也有目共睹。不少學者主張將明朝視為近代史開端,原因就在這裡。這主要得益於利瑪竇等人採取了「耶穌加孔子」的傳教策略,說白了就四個字:「入鄉隨俗」,專業點叫「天儒會通」。利瑪竇一到中國就脫下僧袍,換上儒服,學說中國話,學寫中國字,學習社交禮儀等,很快就打入「敵方」內部,在士人階層里很吃得開。(近代來華傳教士能夠對中國產生全面影響,就是因為繼承了這一策略,像李泰白就被人稱為「李夫子」。)

羅馬教廷的態度開始時也很低調,給了中國教會極大的自主權,甚至公開指示說:

「只要中國人不公開反對宗教和良善道德,不要去嘗試說服中國改變他們的禮儀、習俗方式,有什麼事情比把法國、西班牙、義大利或者其他任何歐洲國家輸入中國更蠢的呢?不要把國家而是要把信仰輸入中國。信仰不是要反對和摧毀任何民族的禮儀習俗,相反,只要這些禮儀習俗不是邪惡的,信仰要把它們保持下去。」

這也沒啥稀奇的,因為任何宗教在新地域進行開拓時都得裝孫子,更別說歐洲宗教改革搞得天主教會丟盔卸甲了。如果上述政策能夠得以延續,中西雙方肯定能夠和諧相處。可惜,17世紀中期以後,天主教在歐洲逐漸恢復了元氣,於是在海外的宗教政策也日趨強硬,不再放任不管,而是直接介入,試圖控制中國教會。擋在羅馬教廷面前的,正是踐行利瑪竇路線的中國耶穌會。它來華時間最早、人數最多、地獄最廣,是當之無愧的龍頭老大,處於壟斷地位。

怎麼才能把它拉下馬呢?羅馬教廷絞盡腦汁想出了一個狠毒招數,那就是:否定中國禮儀,也就是否定耶穌會的傳教策略,進而否定耶穌會的百年成就。

於是乎,1704年和1715年,羅馬教皇兩次發布通告,宣布中國禮儀為異端,必須嚴厲禁止,並堂而皇之、大張旗鼓地派出多羅和嘉樂兩大使團先後出使中國,宣布教皇禁令。

我們再回過頭來說說康熙。

在對待西方文化上,不客氣地說,康熙甩他的子孫們不止一條街,只有後來的光緒在熱情程度上能夠與之匹敵,但光緒是為亡國形勢所迫。康熙親政後,大膽拋棄了父親的鴕鳥政策(一味迴避),轉而與之正面接觸,並表現出極大的興趣。

1675年,康熙先後兩次視察北京天主教教堂,親筆題寫了「敬天」匾額。1692年,他又下令完全解除了對天主教的禁令,允許中國人自由信教。1703年,法國耶穌會士居住的北堂竣工,康熙親題「萬有真原」匾額和對聯一付:「無始無終先作形聲真主宰;宣仁宣義聿昭拯濟大權衡」,並賦律詩一首:

「森森萬象眼輪中,須識由來是化工,體一何終而何始,位三非寂亦非空;地堂久為初人閉,天路新憑聖子通,除卻異端無忌憚,真儒若個不欽崇。」

應該說,康熙對天主教的理解遠遠超出同時代的一般人,以致傳教士們期望他能夠成為「中國的君士坦丁」。在他的有意扶植下,天主教獲得迅猛發展。據統計,到1700年,全國信徒已達30萬人。

但是,這一切有一個重要前提:天主教必須聽話!

中國沒有政教分離的傳統,在康熙的意識里,根本就不存在與皇權相抗衡的教權。正因如此,他才把教皇稱為「教化王」。換句話說:宗教必須服從政治。與佛教、道教等一樣,在華天主教也必須被納入到清朝政治體制來。這,關係到君主的權威,是康熙的底線。

康熙之所以支持天主教在中國發展,正是因為他們的順從態度。他曾說:「自利瑪竇到中國二百餘年,並無貪淫邪說,無非修道,平安無事,未犯中國法度。」最後六個字,可謂霸氣側漏!

於是,康熙把多羅使團逐出中國後,開始給中國教會「立規矩」,下令凡是願意繼續在華傳教的必須遵守中國禮儀,領取朝廷頒布的傳教印票,並宣誓「永不回復西洋」。這就好比發綠卡,要把傳教士變成徹頭徹尾的中國人。命令一出,傳教士立即分成兩派,一派不願放棄傳教使命,接受康熙條件,一派堅決反對,結果被趕出中國。

期間,康熙曾主動派人到歐洲,請羅馬教皇收回禁令,但遭到拒絕。1715年,教皇再次發布禁令,並增添了一項宣誓內容,要求在華傳教士必須完全遵守教皇禁令,否則不能在華佈道。這是用行動告訴康熙:我是教皇,我不鳥你!

1720年,嘉樂使團抵達北京,第二次遞交教皇禁令。康熙看完後,當場發飆,就在禁令上批示了文章開頭那段話!

儘管康熙本人對傳教士帶來的西方文化非常感興趣,但作為掌管天下的君主,又絕不容許任何人挑戰自己至高無上的權威。尤其是,教皇所禁止的,是深入中國人骨髓的孝道禮儀:敬天、祭祖、祀孔!「以孝治天下」,那可是漢代以來的國策,在統治者看來,否定了這些,就動搖了權力的根基。

所以,康熙的堅決回擊,是必然的!換做任何一個皇帝,都會毫不猶豫地做出類似決定!

中國的全面禁教,也意味著緩緩地關上了大門,從此與世隔絕,錯過了與西方共同進步的最佳機會。不過,歷史還留給中國幾次機會,可惜因為我們的自大,這些機會在不經意間就從指縫間溜走了。

1792年,英國派馬嘎爾尼率領一個600多人的使團訪問中國,名義是給乾隆皇帝祝壽,當時乾隆馬上要過83歲大壽。這是中英之間政府與政府之間第一次正式接觸。乾隆很高興,覺得我天朝就是厲害,相隔萬里的國家,都派人在海上航行幾個月來給我祝壽。清朝官員也都認為,英國人來祝壽,其實就是來進貢,所以在使團的車上都插了「英吉利貢使」的旗子。馬嘎爾尼是個外交老司機了,裝作沒看見,因為他知道一旦說明情況,估計不用說擴大通商,恐怕連乾隆的面都見不到。

後來,乾隆要接見使團的時候,雙方又在覲見禮儀上發生衝突。按照大清禮儀,馬嘎爾尼要行三跪九叩大禮,但馬嘎爾尼代表的是當時世界NO1,並不是清朝的宗屬國,所以堅決不同意,要求遵照覲見英王的禮數。為了這個問題,雙方愣是僵持了一個多月。最後,和珅提出一個建議,即:在萬樹園歡迎宴會上,馬嘎爾尼以見英王之禮覲見中國皇帝,單膝下跪,但免去吻皇帝手的禮節(估計乾隆實在無法接受一個大男人親吻自己的手背);在澹泊敬誠殿乾隆帝的萬壽盛典上,馬嘎爾尼則行三跪九叩禮。

毫無意外,當馬嘎爾尼遞交國書,提出擴大通商等一系列條件時,乾隆全部拒絕。不過,使團利用在中國的幾個月,打探到清朝已經是外強中乾,英國完全有能力戰勝中國。於是,中國在西方的神話在這次出使以後,被擊得粉碎。換句話說,因為馬嘎爾尼的訪華,鴉片戰爭的爆發,最少提前了幾十年!

1815年,英國又派阿美士德出使中國,但雙方又因為覲見禮儀問題爭執不下,最後英國大使被嘉慶皇帝逐出北京城。

1834年,發生了「律勞卑來華事件」,中英雙方因為遵循完全不同的外交規則,結果又是不歡而散,甚至爆發了小規模軍事衝突。

最終,英國撕掉了和平外衣,悍然發動了鴉片戰爭。中國,開始了長達100年的屈辱與復興之路!


推薦閱讀:

萬萬沒想到:西遊記取經丑漢三人組中最帥、最博學的竟然是他!
在家中萬萬不能出現這些現象,財神看到都繞路走,再有錢也住窮!
這些痣萬萬點不得,不然後悔就來不及了
一旦發現你家對門上掛著這個東西,萬萬要讓他挪走,小心越住越窮
怎麼挑戶型:萬萬不要買的幾種戶型

TAG:羅馬 | 康熙 | 萬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