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繁體字更有文化,那是偏見
全叔,是微博網友對成都全搜索新聞網的昵稱。《全叔讀報》是我們開發的一個品牌欄目,不那麼正經八百,但也不會一副很low的樣子。
本期撰稿/陳幾手
近日,就「中國文字學會第八屆學術年會」在中國人民大學舉行一事,《人民日報》刊文稱:「對繁體字的認識,社會上存在過於美化的傾向,似乎恢復繁體字或者在中小學語文教學中教授繁體字,人們的傳統文化知識就能得到提高」,文章對簡體字的推廣表現出強烈的讚許態度。其實,「簡繁之爭」已在中文網路世界上綿延數載,兩派人馬左右拉鋸,但直到今天,都沒法各自說服對方。
漢字一直在變化:「繁體字」也是漢字簡化的結果
漢文字發展的分水嶺是漢字的「隸變」。衛恆《四體書勢》載:「隸書者,篆之捷也。」——也就是把篆書快寫、並適當減少筆畫,這在當時被稱為「俗體」。隸變後的漢字字型由圓形變為方形,線條變弧線為直線,徹底筆畫化。秦孝公時代的銅器銘文里,就有正體和俗體並存的情況,孝公以後,隨著書寫的頻繁,愈發流行。經過了戰國至西漢中後期的漫長共存,俗體盛於南北朝。這是漢字的第一次全面簡體化。
網上有如此一則雞湯:「像中國人這樣,只要受過一定程度的學校教育的普通人,就能粗略閱讀幾百上千年前文字的情況,全球範圍內都非常少。大部份的國家,要有相當程度的專業知識才能解讀古代文獻。有宏大浩瀚的珍藏擺在我們面前,任由取閱,這是種族天賦。該自傲,要珍惜。」但事實是,若非專業學者,南北朝以前的篆書文獻多半是看不懂的。而你之所以能勉強看懂一點古文獻,恰恰要歸功於簡化後的隸書。此後,不論是被一部分人奉為「正體」的繁體字,抑或被貶為「殘體」的簡體字,都是在隸書的框架里打轉,並沒有本質上的差別。
簡體字「撕裂傳統文化」?99.74%的簡體字為前人所造
而我們現在所使用的簡體字,最早已見於南北朝的碑刻。到隋唐時代簡化字逐漸增多,在民間相當普遍遍。
如「營」、「壽」、「盡」、「敵」、「繼」、「燭」、「壯」、「齊」、「淵」、「婁」、「顧」等等。顏元孫《干祿字書》、王仁昫《刊謬補缺切韻》、劉復《宋元以來俗字譜》,都收錄了極多的簡體字。
1956年中國政府所推行的2000多個簡體字,大多也不是「造」出來的——而是直接從前人那裡拿來用的。《簡化字總表》第一表350個字、第二表132個字,共482個字。有人考察其中388個字的來源,發現漢代和以前出現的有111個字(佔28.61%),三國到唐代出現的有55個字(佔14.17%),唐代和以前的合計有166個字(佔42.78%),宋代到清代出現的有175個字(佔45.1%),清代和以前的合計有341個字(佔87.88%),民國時期出現的有46個字(佔11.86%),民國和以前的合計有387個字(佔99.74%),1949年以後出現的僅有1個字(佔0.26%)。
簡體字「不好看」?書聖王羲之不高興了
從審美角度指責簡體字「不好看」也是一種時常出現的聲音。但是聽到這話,書聖王羲之他老人家可能會不太高興。草書本來就是現代簡體字的一個重要來源。比如在王羲之《淳化閣帖》中,就出現了「東、豈、試、為、緬、臨、終、張、時、將、見、當、孫、揚、實、爾、鯉、魚、與、詔、長、樂、陳、來、誠、絕、顧、災、寬、飲、謝、楊、學、萬、發、問、悵、頤、視」等簡體字。
同為書法家的其子王獻之的帖中也經常出現「嘗、臨、謂、諸、當、問、頓、許、爾、聞、彌、將、來、終、纏、絕、隨、門、與、豈、勞、腎、為、湯、悵、時、經、傳、寫、孫、覺、陳、見、莖、順、東、險、會、詣、請」等簡體字。
望文生義解字者,恰恰毫無傳統文化素養
還有一些比較風雅的老爺,喜歡用望文生義的方式來批判簡體漢字。今年3月,著名導演馮小剛先生鄭重提議:「恢復部分有文化含義的繁體字」。他舉例,「愛是在愛中加了一個心,而簡體則是愛無心」。但其實,「愛」中的「心」是聲旁結構的一部分,並不表義。《說文解字》解「愛」:「行皃。從夊?聲」,皃=貌。也就是說這個字的本義是行走狀,它的義旁「夊」,《說文》解為:「行遲曳夊夊」,也就是慢慢走的意思。因為留戀不舍,所以慢慢走——這才是「愛」的古意,根本與「心」無關。
恰恰就是這種喜歡毫無根據地拆文解字示人以淵博的人,也喜歡在網上使用拼音輸入法打出一個個古典氣息滿滿的繁體字來。鬧出把「皇后」寫成「皇後」、把「面子」寫成「麺子」、把「山谷」寫成「山榖」的笑話來,也就絲毫不奇怪了。
這其實也不怪他們。就算在台灣,標準字形一般人也沒有能百分之百寫對。在正式考試中(比如大學聯考),只要大致不錯,就不會被判錯。而香港字形制定者更明確地說,香港字形「只是個參考標準,從沒要求一筆一划不許有任何差異」——從小學用繁體字的人都如此了,你又能奢求他們如何呢?
文字的簡化在全球範圍內都是趨勢
在全球範圍內,文字的簡化也是一個大趨勢。激進一點的,如韓國,直接用拼音文字「諺文」來代替漢字;蒙古用西里爾字母(俄語字母)取代了蒙文;越南也用拉丁化的「國語字」字母代替了漢字;新加坡和馬來西亞的華人使用簡體漢字,和中國大陸的簡體字基本沒有區別。
日本比較特殊,它並不是狹義的拼音文字,有兩套系統同時運行:「假名」是表音文字,而「漢字」則是表意文字。近年來,日本人對漢字的使用已經越來越少,但就算在仍然使用的漢字里,也存在頗多簡化字,有些單字的簡化程度甚至甚於中國的簡體字。比如,「櫻花」的櫻被簡化為「桜」,「假」、「佛」也分別被簡化成「仮」、「仏」。類似的例子極多,不再贅述。
結語:其實,在互聯網極度發達、無紙化交流辦公已經成為趨勢的今天,不論是簡體字還是繁體字,文字的書寫成本其實都是不大的。你覺得繁體字好,想用繁體字練書法,提筆便是。覺得簡體字字形簡單「省眼睛」,默默看就好。簡體字和繁體字並存了數百上千年,實在談不上什麼優劣之分。
推薦閱讀:
※大多數人的「欲」是什麼?
※為什麼中國要實行基層自治制度?
※不應忽視同學會引發的婚變問題_文化_光明網
※如何評價納博科夫的《洛麗塔》?它好在哪裡,為什麼會成為經典?
※項羽當年沒有自殺度過烏江,重召回江東子弟,歷史是否能夠改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