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第五節 筋傷的治法(一) (轉載)

臨床應用:本法應用範圍廣泛,指按法常用於四肢、頸、胸、腰、背等部位的穴位點按。掌按法接觸面積大,常用於下肢及胸、腰、背部。而肘按法因壓力較大,一般只適用於臀部肌肉發達的部位。

(2)戳按法:是在關節拔伸狀態下,醫者用手的拇指或中指或手掌等著力於治療部位,突然下按,同時將拔伸的關節向拔伸的反方向屈曲,使錯縫的關節複位的手法。亦即「欲合先離,離而複合」的一種代表手法。

①腕關節背側戳按法:患者前臂旋前,掌心向下,醫者用雙手握住患者傷腕的大小魚際肌,兩拇指在上,按壓在傷腕背側,環搖傷腕5~7次,然後使傷腕掌屈牽引,加大腕背側間隙,在醫者兩拇指向掌側戳按的同時使傷腕背伸(圖1-17)。

②腕關節尺掌側戳按法:患者前臂旋後,掌心向上,醫者以對側之手圈住患腕,中指壓在患腕尺掌側傷處,另一手握住手指環搖傷腕5~7次,然後使傷腕向橈背側拔伸,加大尺掌側骨間隙,在醫者中指向下戳按的同時使傷腕向尺掌方向屈曲(圖1-18)。

③腰部戳按法:患者取俯卧位,醫者站於患者左側,左手掌按於患者腰部,右手前臂托抱患者雙下肢股部。醫者右臂環搖並拔伸患者雙下肢,然後醫者按腰之手掌突然向下戳按,同時拔腰之手在拔伸下使患者腰部背伸(圖1-19)。

操作要求:戳按手法的作用力較強,所以必須熟練掌握手法,要求動作連貫、準確、巧妙,切不可粗暴用力。

臨床應用:適用於全身各關節外傷錯縫的整復及關節囊韌帶的損傷治療。

(3)揉法:用手指的指腹,手掌的掌面、掌根或肘尖部著力於治療部位體表上,適當用力迴旋揉按的手法。

手法分化

①指揉法。用拇指的指腹緊貼治療部位的皮膚,使局部皮膚、皮下組織隨指的揉力進行迴旋運動。根據需要亦可使用第2、3、4三指的指腹同時對治療部位進行揉動(圖1-20)。

②掌揉法。用手掌的掌面或掌根著力於治療部位皮膚上進行迴旋揉動(圖1-21)。

③肘揉法。以肘尖部著力於治療部位皮膚上,進行深部組織的迴旋揉動(圖1-22)。

操作要求:施法部位應緊貼治療部位皮膚,使治療部位深部組織有一定的揉按壓力。由於揉法作用於人體較深部的組織,所以要求皮膚、皮下組織隨同揉力做迴旋運動,而不能摩擦皮膚。力度掌握應根據病灶的深淺適當用力,動作應協調柔韌而有節律。

臨床應用:揉法適用於全身各部位及穴位按揉。臨床應根據病灶範圍的大小及深度選用不同的揉法。但肘揉力量較大,刺激較強,一般只適用於肌肉組織豐厚的腰臀部。

(4)拿法:是用一手或雙手拇指和示、中兩指,或拇指和其他4指相對形成鉗狀,對治療部位進行一緊一松的反覆抓拿或提捏手法,又稱拿捏法(圖1-23)。

若用手指拿定某個肌肉、肌腱等組織,並向上提起,等提到一定程度後,拿起的組織從指間迅速滑脫,此時常可聞及組織複位的彈響聲,稱彈筋法(圖1-24)。

若拇指與示、中、環指相對提拿並且進行揉按則稱揉拿法。

操作要求:根據治療的需要拿捏的深度可深可淺,淺則可拿捏皮膚、皮下組織,深則可拿捏肌肉、肌腱。頻率應根據需要,慢則每分鐘60次,快則每分鐘可達100次。拿捏時動作應連貫、柔和,使患者局部有酸脹、舒松感。彈筋法則手法刺激較強,一般每次只允許重複3或4次即可,切不可頻頻使用。

臨床應用:拿法的適用範圍廣泛,全身各部位,尤其四肢頸肩、背部皆可應用。

(5)捏法:以拇指與示指、中指相對,捏住一定部位皮膚、皮下組織,循肌肉、經絡走向連續不斷地捏擠推進稱捏法(圖1-25)。

操作要求:捏法須將治療部位的皮膚提起,提起越高則刺激度越大,所以施法時應根據患者的情況、耐受程度,適當提捏皮膚和皮下組織。

臨床應用:捏法全身各部位皆可應用。若用於背部則俗稱「捏脊」法。有疏通經絡、調理氣血的作用。

(6)撥絡法:是以一手或雙手拇指沿肌肉、肌腱行走的垂直方向,橫行撥動肌肉、肌腱的方法(圖1-26)。操作要求:此法常與彈筋法互補,刺激較強,所以施法時須穩,用力剛中有柔,頻率不可太快,一般以每次操作彈撥3~5次為宜,並可與其他〓、揉等手法相間使用。

臨床應用:多用於肌肉、肌腱痙攣、粘連等慢性損傷性疾病。

3.摩擦類手法

(1)摩法:是以手指的指腹部或手掌在治療部位體表上做緩和、協調的環旋摩擦運動。

手法分化:

①掌摩法:用手掌面著力於治療部位體表上的環旋摩擦運動(圖1-27)。

②指摩法:以拇指的指腹或示、中、環3指的指腹著力於治療部位體表上的環旋摩擦運動(圖1-28)。

操作要求:本法力度較輕,摩動僅發生在皮膚表層而不帶動皮下組織,這與揉法不同。摩動的頻率視病情而定,一般以每分鐘60~120次為宜。

臨床應用:可用於全身各部。有時摩法與揉法結合應用,使揉摩相兼。指摩時可加用藥物作介質,用於穴位揉摩使用。

(2)擦法:是以指腹或手掌的某個部位著力於治療部位體表,快速均勻的直線往返摩擦。臨床根據治療部位不同可選擇指擦法、掌擦法、魚際擦法、側擦法等(圖1-29)。

操作要求:擦法是在體表做直線往返運動,頻率一般在每分鐘80~120次以上,摩擦局部應有發熱感,所以要求:①動作應連續、均勻、輕快;②往返直線距離應盡量拉長;③操作者的手與患者體表應有布類或油乳類介質,以防皮膚擦傷。

臨床應用:可用於全身各部。主要用於治療風濕痹痛、肢體麻木等症。

(3)推法:是用手指或手掌等部位著力於人體治療部位體表,做均勻的直線往返推動。此法與摩法的區別在於推法頻率較慢,每分鐘約60次,擦法則頻率較快;推法作用力可達較深層組織,而擦法只限於皮表;推法一般無發熱感,而擦法則要求施法部位有溫熱感。

手法分化:

①指推法:以拇指指腹或橈側面著力於治療部位體表上,沿經絡走向或肌纖維走向直線推擠移動(圖1-30)。

②掌推法:又稱捋順手法。以手掌緊貼肢體皮膚,由肢體近端向遠端推移稱捋;由遠端向近端推稱順。捋順手法常結合應用(圖1-31)。

③拳推法:以手握拳,拳眼向上或橫置,以小魚際肌或第2、3、4、5指的近側指關節屈曲部作著力部位,直線推擠治療部位(圖1-32)。

操作要求:推法應緊貼皮膚並稍用力,使深部組織產生感應。

臨床應用:根據需要全身各部位均可選用。臨床常用於四肢及胸、腰、背部。

(4)搓法:以兩手掌或兩掌根或兩示指的橈側面相對,夾住治療部位做相反方向的搓動(圖1-33)。

操作要求:兩手搓動時要輕、快、協調。夾持用力的大小視病情而定。力小者可僅在皮膚皮下,力度大者可帶動肌肉,而使局部有明顯酸脹感。

臨床運用:多用於四肢、頸項,以調和氣血,緩解筋肌痙攣疼痛,解除疲勞。

4.振動類手法

(1)振法:以手全掌按壓在治療部位,以手部快速有節律的震顫使治療部位深部組織產生震動感應的一種手法(圖1-34)。

操作要求:振動時須沉肩墜肘,手掌均勻施壓,壓力大小視病情而定。震顫頻率一般要求每分鐘120~160次,局部常有沉脹發熱感應。

臨床應用:本法可激發經氣,有很好的解痙止痛作用。多用於四肢、軀幹及腹部等經穴處。

(2)抖法:用一手或雙手握住患肢遠端,在牽引下,輕輕做小幅度連續上下或左右抖動的方法(圖1-35)。

操作要求:抖動時應在稍微用力牽引下進行,患肢不得彎曲,用力要均勻,幅度不應過大,頻率應快,使振動力沿肢體縱軸向近端傳導,使肢體產生有節奏的振動。

臨床應用:本法可解除肌肉、韌帶、關節囊等組織痙攣,加大關節間隙,撕脫粘連。多用於肩及腰部疼痛性疾病。

5.運動類手法

(1)搖法:是一手握患肢遠端,另一手扶按或拿握患肢關節,以醫者手腕部或上肢的環旋運動,帶動患部關節做環旋運動的方法。

①搖肩

直臂搖肩法:患者取坐位,上肢自然伸直,肩部放鬆。醫者同方向站於患肩一側稍後方,以同側之手握患肢手腕,另一手扶拿患者肩部,以醫者上肢的環旋運動帶動患肩做環旋運用(圖1-36)。

屈臂搖肩法:患者取坐位,屈肘,肩部放鬆。醫者站於患肩側方,面對患者,以同側之手托拿患肢肘部,另一手扶拿肩部,以醫者上肢的環旋運動帶動患肩做環旋運動(圖1-37)。

②搖肘:患者取坐位,屈肘,醫者以相反側之手拿患者肘部並固定;同側之手握患者手腕,使患者前臂做順時針或逆時針環旋運動(圖1-38)。

③搖腕

雙手搖腕法:患者手掌向下,腕部放鬆,醫者雙手拇指在上面與四指相對,扣緊患者大小魚際,以醫者雙腕關節的環旋運動帶動患腕做環旋運動(圖1-39)。

單手搖腕法:患者手掌向上或向下,醫者一手圈握患者手腕並固定之,另一手握患者手指,以醫者前臂的環旋運動帶動患腕做環旋運動(圖1-40)。

④搖髖

屈腿搖髖法:患者取仰卧位,患肢屈膝、屈髖。醫者一手扶持其膝關節,另一手握其小腿遠端,被動使髖關節做順時針或逆時針環旋搖晃(圖1-41)。

直腿搖髖法:患者仰卧,下肢伸直放鬆,醫者站於患側,一手握患肢小腿下端,另一手扶持其髖部,在拔伸下,被動使髖關節做內旋或外旋運動(圖1-42)。

⑤搖膝:患者仰卧,患肢屈膝、屈髖,膝部放鬆。醫者站於患側,一手四指托腘內側下方,拇指與四指相對壓在內側副韌帶或內膝眼處,並使患膝關節貼於醫者胸腹部,另一手握小腿下端。施法時拿小腿下端之手搖動小腿,使患膝做逆時針環旋運動(圖1-43)。

⑥搖踝

單手搖踝法:患者仰卧,踝部放鬆,一助手在患側握小腿下端,術者一手握患側踝關節,另一手握患側足趾部,環旋搖晃踝關節(圖1-44)。

雙手搖踝法:以外踝為例,患者稍健側卧位,患肢在上,一助手握患側小腿下端,術者一手握患側足跟,另一手握患側足背,兩手拇指壓放在外踝損傷部位,以術者腕關節的環旋運動帶動患者踝關節做環旋運動(圖1-45)。

⑦搖頸

拔伸搖頸法:患者取坐位,頸部放鬆,醫者站於患者背後。醫者兩前臂壓住患者兩肩部固定患者軀體,醫者腕部屈曲,四指托其下頜,拇指壓放在風池穴。施法時,醫者將腕關節逐漸伸直扳伸,同時以醫者腕部的環旋搖晃,帶動患者頸部做環旋搖晃(圖1-46)。

回撥搖頸法:患者取坐位,頸部放鬆,醫者站於患者一側,一手扶按其頭頂,另一手托住其下頜,雙手以相反方向緩慢搖動頭頸部數次,然後趁頸部迴旋之機,雙手突然反向稍用力快速撥動頸部旋轉,同時雙手鬆開頭部(圖1-47)。

⑧搖腰

坐位搖腰法:患者取坐位,一助手按扶患者兩胯部,固定患者於坐位,術者站於患者背後,雙手自腋下抱住患者胸部並向上稍做拔提,施法時以醫者腰部的環旋搖晃帶動患者腰部做環旋搖晃(圖1-48)。

立位搖腰法:患者站於床邊,雙手扶按床面。醫者站於患者一側,一手托按患者小腹部,另一手按患者腰部,施法時以醫者上臂的迴旋運

動帶動患者腰部做環旋搖晃(圖1-49)。仰卧位搖腰法:患者仰卧,雙下肢屈膝、屈髖。醫者一手及前臂按住患者雙膝,另一手扶持其雙小腿下端,以醫者兩上肢的環旋運動帶動患者腰部做屈伸滾動搖晃(圖1-50)。

俯卧位搖腰法:患者取俯卧位,雙下肢自然伸直放鬆,醫者一手扶按患者腰部,另一手抱其雙下肢股部,並使其離開床面。施法時在橫力牽引下利用醫者腰部及抱雙下肢手臂的旋轉運動帶動患者腰部搖晃(圖1-51)。

操作要求:各種搖法須遵循搖晃頻率宜緩慢、幅度應由小漸大的原則,最好在配合牽引下進行。

臨床應用:搖法可緩解軟組織痙攣,松解關節周圍粘連,恢復關節功能。多用於關節僵直、關節急慢性扭傷、錯縫等。

(2)扳法:醫者兩手協同做反方向扳動,以伸展、旋轉脊柱或四肢某一關節,使之瞬間超過一定活動範圍的方法。

①頸部扳法

頸部側扳法:患者取坐位,醫者取站立位與患者相對,醫者以相對之手握患者患側之手,並以肘部壓住患者患側肘窩部,使患側肘關節屈曲,醫者另一手推按患側頭部,使其頸部向健側側曲,當遇有阻力時,輕輕推壓患者頭部3~5次,然後突然用力,使頭部進一步側屈(圖1-52)。

頸椎旋轉複位法:患者坐矮凳上,頸部放鬆。醫者站於患者背後,一手拇指頂住患者偏歪棘突,另一側以肘窩挾持患者下頜部,稍做牽引,同時醫者身體前屈壓在患者頭部,使其頸部保持前屈45°,面向患側旋轉45°體位,然後術者使患者頭頸部繼續向患側旋轉的瞬間,頂棘突之手用力將偏歪棘突尖推向對側,常可聽到關節複位的彈響聲(圖1-53)。

②胸部扳法:又稱膝頂法,患者坐矮凳上,兩手自然下垂,醫者坐在患者背後,以兩臂環抱患者兩肩及上胸部。囑患者頭向後仰,背靠醫者,頭置於醫者右肩。醫者以右膝頂住患椎棘突,在患者深吸氣末、呼氣初時,醫者兩臂及手向後下方壓扳,右膝同時往前上方頂推,常可聞及彈響聲(圖1-54)。

③腰部三扳法

俯卧位扳法:患者取俯卧位。醫者一手扳其肩,另一手推按患者腰部,當推扳到一定活動極限時,推腰之手突然用力戳按;然後醫者一手扳其股部下端,另一手推患者腰部,如上法扳腿,戳按腰部(圖1-55)。

斜扳法:患者取側卧位,在下方的下肢伸直,在上方的下肢屈髖、屈膝約80°。醫者一手或肘扳按其肩前,另一手或肘推按其臀後,使腰

椎做最大限度的旋轉,當旋轉到極限時,醫者兩手在腰、髖的配合下,驟然相對用力,常可聞及關節複位的彈響聲(圖1-56)。

側卧位扳法:患者取側卧位,一助手扶持患者肩前部,醫者站於患者背後,一手推患者腰部,另一手握在上的肢體小腿下端,將患者下肢向後牽拉,使患者腰部後伸到極限,然後推腰之手突然用力前推(圖1-57)。

④腰部旋轉複位法:患者取坐位,醫者坐於患者後方。以棘突偏右為例。一助手固定患者左下肢在屈膝、屈髖位,醫者以左手拇指推按偏歪之棘突右側,右手自患者腋部穿出並繞頸後,手扶在對側頸肩部。施法時囑患者腰部前屈,繞肩之手向側後方牽拉使腰部向右盡量旋轉,同時推棘突之手拇指用力向左推按,常可聞及複位彈響聲(圖1-58)。

⑤肩部扳法:基本動作有上舉、內收、後伸、外展。

外展上舉:患者取坐位,屈肘90°,醫者立於其側方,屈膝半蹲位,將患側手搭在醫者肩上,醫者以兩手互抱將患肩固定,同時慢慢站起,使患肩外展抬舉(圖1-59)。

內收:患者取坐位,屈肘,手放於胸前,醫者站於患者背後緊貼其背穩住其身體,同時用同側之手扶肩,另一手托握其肘部,使其肘部向內上方運動(圖1-60)。

後伸:患者取坐位,上肢自然下垂,醫者站於患側,用與患者同側之手扶肩,另一手握其腕部,使患者上肢後伸,並使其屈肘,手背貼於

腰背部,沿脊柱方向上、下反覆移動(圖1-61)。

操作要求:扳法是一種被動運動的手法,扳動時須要將扳動關節做最大限度的伸展或旋轉,在保持這一姿勢的基礎上,突然加大扳動幅度,使力作用於被治療部位。由於扳法作用力較強,所以使用時應掌握技巧,著力部位應準確。對於骨質疏鬆、脊柱滑脫者等應當慎用。

臨床應用:本法具有整復關節錯縫、解除組織嵌頓、恢復關節運動功能的效果。常用於脊柱急、慢性軟組織損傷及椎間小關節錯縫等治療。

(3)屈伸法:醫者分別握患肢關節兩端,在適當牽引配合下使關節做屈伸活動的手法。

①肩部屈伸法:患者取坐位,醫者一手持其肘,一手握其腕,使肩部輕輕屈伸活動數次,待患部肌肉放鬆後,可突然向前上方拔伸2或3次,拔伸幅度應以患者能夠忍受為度。

②肘部屈伸法:患者取坐位,前臂旋後屈肘90°,醫者一手握其肘,一手握其腕。在搖肘5~7次後,使肘關節逐漸伸直,並適當拔伸,然後醫者以握肘部的拇指下壓患肘前臂上端以保持牽引力,同時握腕之手使肘關節逐漸屈曲到極限,然後突然拔伸,使肘關節盡量伸直。

③腕部屈伸法:患者前臂旋前,掌心向下,醫生一手握其患腕,一手握其四指,在搖腕5~7次後突然使腕關節背伸掌屈抖動。

④髖部屈伸法:患者取仰卧位,兩下肢伸直,醫者站於患側,將患肢小腿夾於腋下,並用手及前臂托扶小腿部,另一手扶按患肢胯部,進行拔伸。然後扶胯部之手突然輕拍患髖,利用患者注意力轉移的瞬間使髖及膝關節屈曲,並下壓膝部使髖盡量屈曲。隨後醫者一手及前臂托扶患肢小腿,另一手扶持膝關節,使髖及膝關節屈伸數次(圖1-62)。

⑤膝部屈伸法:患者坐於床邊,身體稍向後仰,一助手在患者背後扶持,另一助手握患肢股骨下端固定。醫者兩股部下端挾持患肢小腿下端,兩手分別握患膝內外側,兩手拇指按壓在兩側膝眼部。施法時醫者利用自身向後的墜力向遠端拔伸患者膝關節,並利用自身膝關節的屈伸,帶動患膝做屈伸運動(圖1-63)。

⑥踝部屈伸法:患者取坐位,足部呈中立位,放鬆,一助手握患踝上方固定,醫者一手握患踝,另一手握足趾,使患踝進行屈伸活動。

⑦腰部後伸法:患者取俯卧位,一助手站在床頭兩手分別拉患者兩腋,另一助手站在床尾,兩手分別握患者兩小腿下端,在對抗牽引下,醫者一手托患者兩股部,另一手按壓在患者腰部。施法時,在床尾的助手將患者兩下肢上提,醫者托起患者兩股部,使患者腰部後伸,同時按腰之手下按使之過伸(圖1-64)。

⑧腰部前屈法:患者取仰卧位,屈膝、屈髖,醫者一手及前臂按壓患者兩膝部,同時另一手托起患者臀部,使患者腰部盡量屈曲(圖1-65)。

操作要求:屈伸手法首先應使患者關節放鬆,屈伸幅度的大小應以患者能耐受為度,一般活動頻率宜慢,幅度應由小漸大,有時也可根據病情突然屈或伸。

臨床應用:屈伸手法有松解粘連、恢復關節活動功能的功效,多用於關節屈伸不利或關節粘連僵直的患者。

6.叩擊類手法是用手打擊治療部位的手法,此種手法的分化很多,有用手掌叩擊法、用拳擊打法、用指背擊打法、用手指劈打法等(圖1—66)。

操作要求:手掌叩擊時須用虛掌;以拳叩擊時須握空拳,拳眼向上或橫置皆可;以指背擊打時,手指須放鬆;劈法時各手指須伸直分開,以手指的尺側緣及小魚際部位劈打。操作時可用單手,亦可同時使用雙手,但臨床上無論應用何種擊打手法,要求:①腕部必須放鬆,以腕部靈活的屈伸等運動帶動手部做擊打手法;②施法時應由輕到重、由慢到快,或快慢交替,協調,靈巧;③叩擊類手法著力必須具有彈性,不可硬拍實打。

臨床應用:叩擊類手法可刺激體表神經末梢感受器,促進局部循環代謝,起到調和經絡氣血的作用,臨床可用於全身各部位,常作為結束收功手法。

7.踩蹺法是以醫者雙足的不同部位對治療部位施以推、點、揉、按等治療的方法。操作常用下列方法。

(1)捋腰:醫者兩足併攏站立於患者腰骶部,然後提起足跟,用兩前足掌呈「八」字形沿帶脈向兩側分捋腰肌,分至一定程度時,兩足跟落實,足尖向中心靠攏,再行分捋(圖1-67)。

(2)推法:醫者站於患者腰骶部或身旁,用一足的足掌或足的外側,沿膀胱經由下至上或由上至下推擠腰背及肩部,同法亦可沿膀胱經由臀至足進行推擠(圖1-68)。

(3)踩按法:醫者做膝關節屈伸活動,使身體一起一落,利用身體重量,對治療部位進行踩壓。

(4)揉法:可用足指端或足跟對治療部位進行揉按,亦可用足底對治療部位搓揉。

(5)點按:可用拇指點按,亦可用足跟點按經穴,必要時也可利用自身重力加力重按,如點環跳穴(圖1-69)。

操作要求:操作時,患者俯卧於踩床上,在髕上及小腿下端等骨突或空隙部應墊以薄枕,自頸以下至足應蓋以布單,醫者應穿襪套,兩手需要扶持支撐杠,以控制自身穩定及踩踏力量的大小。踩按時應有彈性並注意所用力量的大小,應以患者可耐受為度。使用踩按法時患者應配合踩按起落,下壓時呼氣,彈起時吸氣,切忌屏氣用力。另外,足跟點按力量較大,一般用於臀部,胸背及骨突部位忌用。

臨床應用:本法有疏通經絡,解除肌肉疲勞、迎隨補瀉、調和氣血的作用。適用於慢性腰腿痛、腰背僵硬的患者,特別是體質壯實及肥胖的青壯年人。

三、固定療法

筋傷疾患,尤其是急性筋傷早期局部腫痛較甚者,必須局部固定制動,以緩解關節周圍軟組織痙攣,減輕疼痛,利於軟組織的修復。

(一)固定的作用

1.維持手法治療的效果筋傷經手法治療效果滿意後,將關節固定在令所傷之筋鬆弛、關節穩定的位置,可以維持手法治療的效果,以利於癒合。有些骨錯縫、筋錯位患者,手法複位後,如不做適當固定,很容易重新錯位,故常常要將肢體固定在與造成筋傷暴力方向相反的位置,防止重新移位、重複損傷,維持手法治療的效果。如踝關節外翻扭傷將關節固定在內翻位,內翻扭傷將關節固定於外翻位。

2.有利於消腫止痛、解除痙攣筋傷後局部血管破裂出血形成血腫,或因損傷造成血管壁通透性改變,大量液體自血管內滲出,停留於組織間隙形成水腫。固定能使肢體損傷組織於一種相對靜止的休息狀態,如無不良因素刺激,通過自身調節,血腫和滲出液將很快被吸收,起到消腫作用。疼痛和肌肉痙攣往往同時存在,兩者互為因果,形成惡性循環。局部外固定可減少肢體活動,避免對損傷部位的牽拉刺激,從而減輕疼痛,解除痙攣。

3.為筋傷的修復創造有利條件筋傷的修復需要一個相對穩定的環境,只有將受傷肢體保持在使筋鬆弛的位置上並維持一定的時間,才能完成筋傷的修復過程。如果修復過程中損傷局部仍經常活動,不但會使脆弱的新生組織被破壞,而且還會加重原有損傷,不利於損傷組織的修復。

4.減少或避免併發症和後遺症的發生損傷局部的有效固定可為全身或其他部位早期進行功能鍛煉創造條件,有利於全身臟腑功能、氣血生化輸布的改善和加強,從而減少或避免併發症的發生。

(二)固定應注意的事項

1.選擇適當的固定方法和用具筋傷的固定方法和用具較多,應根據受傷的部位、受傷機制、傷勢嚴重程度、是否有合併症及治療效果等加以選擇。原則是簡單、有效、患者易接受。要求能起可靠的固定效果,能維持一定時間,並且不影響傷處及其遠端的血液循環,不影響筋傷的癒合過程,不妨礙功能鍛煉。

2.注意觀察固定後肢體的血運情況固定對肢體的血運有一定影響,固定時要盡量把這種影響降低到最小程度。縛扎鬆緊要適當,過緊則會造成血液流通障礙,從而出現患肢腫脹、缺血乃至肌肉攣縮等併發症。因此,固定後要密切觀察患肢的血液循環情況,特別是前4天內更應注意觀察肢端動脈搏動和皮膚溫度、顏色、感覺、腫脹程度以及指(趾)活動等情況。若出現血液循環障礙徵象,必須及時放鬆固定,如仍未好轉,應拆開外固定用具,重新固定。

3.預防褥瘡的發生肢體骨骼隆起部位最容易出現壓傷,固定時應在骨骼隆起部位事先放置襯墊加以保護。如在固定過程中出現某處固定部位的疼痛或有異常滲出物時,應及時檢查以防止發生褥瘡。傷後在腫脹達到高峰前固定,患肢會因繼續腫脹而出現傷處疼痛,有的還會出現張力性水皰,要注意及時調整鬆緊度。

4.適當抬高患肢抬高患肢有利於肢體腫脹的消退,改善局部組織的營養狀態,為修復創造有利條件。上肢可用三角巾或繃帶懸於胸前,下肢可用軟枕、沙袋墊高或將傷肢置於支架上。

5.掌握固定的位置與固定時間要求固定於有利肢體修復和功能恢復的位置(一般是筋鬆弛位),避免再發生骨錯縫、筋錯位。固定時間應根據筋傷情況與病情變化及一般癒合時間而定。若時間過長,會產生局部軟組織粘連、肌肉萎縮、骨質脫鈣、關節囊攣縮或關節功能障礙等;固定時間過短則肌腱、韌帶或關節囊癒合困難,並可能造成關節鬆動不穩或習慣性扭傷、錯縫和脫位。一般筋傷的固定時間為2~6周。

6.指導患者積極練功固定後應及時指導患者進行練功活動,發揮其主觀能動性。醫患結合,可以加快局部腫脹的消退,防止關節粘連、肌肉萎縮或僵硬、韌帶攣縮等。功能鍛煉時動作要協調,循序漸進,逐步加大運動量。如果患者局部和全身條件許可,可以在固定後立即開始鍛煉。

(三)固定方法

1.繃帶固定法繃帶固定材料簡單,應用方便,固定範圍可大可小,壓力均勻,很適合於筋傷外固定。尤其是在應用外敷藥基礎上,外加繃帶包紮固定,藥物治療與局部固定兼而有之,多用於關節附近韌帶扭傷。使用繃帶固定因損傷部位不同,損傷機制不同,固定方法、位置也有所不同。如踝關節扭傷多用繃帶行「8」字形固定,但因其損傷機制有內翻和外翻之分,損傷部位也就有內、外之別,故固定方法也有所區別。如外翻損傷易造成內側韌帶(三角韌帶)損傷,固定時應固定踝關節於內翻位。方法是:用繃帶從內向外先在踝纏繞幾圈作固定支點,然後通過足背外側從足底繞過,再從內踝向上纏繞到踝上。全部過程如「8」字形纏繞,一般纏6~10圈。繃帶固定的缺點是固定維持時間不長,容易鬆脫。

2.彈力繃帶固定法彈力繃帶除有一般繃帶的特點外,還具有維持時間長、彈力持續作用於固定部位、有利於某些分離組織的靠攏或壓迫止血的優點。如橈尺遠側關節損傷分離時,可在複位後用彈力繃帶在橈尺遠側關節部位纏繞6~10圈固定。筋傷後出現局部或關節囊血腫,早期用彈力繃帶加壓包紮固定可以止血;以後再在無菌操作下抽出淤血或滲出液後加壓包紮,可防止血腫再次形成,並可使血腫壁緊密貼近,有利於組織修復。但在關節或有主要動脈通過的部位固定時,注意不要纏得過緊,以免影響血液循環。

3.膠布固定法用普通膠布在損傷部位粘貼進行固定也具有材料簡單、應用方便的特點,多用於韌帶、肌腱撕裂等損傷。方法是:用數條膠布沿損傷組織纖維的縱軸方向交叉固定,這樣可以給損傷組織以支持。也可以在膠布固定基礎上纏繞繃帶,加強固定效果。

4.紙板固定法用硬紙剪成一定形狀放在需要固定部位上,再外纏繃帶固定。其優點是取材方便、製作簡單、紙板硬度和厚度可調節,可將紙板裁剪成各種形狀,而且捆綁後舒適,不影響氣血流通,不易發生壓迫性損傷,多用於小關節錯縫複位後的固定。方法是:選擇包裝紙箱、紙盒,如X線膠片盒、橡皮布筒等,確定所需厚度,根據患部情況剪成適當形狀,並製成符合體形的弧度和角度,放在損傷部位,外面用繃帶捆綁固定。也可以在硬紙板內側放置棉墊,紙板的邊緣用膠布粘貼覆蓋,這樣能更好地保護皮膚。如寰樞椎錯縫在手法複位後佩戴頸托固定,可根據患者頸圍大小用紙板剪裁成一個前高後低、下頜和後枕各有一弧度的環形固定物,用棉襯裡包裹固定於頸部,以防止再錯位。

5.石膏固定法將石膏繃帶浸水後,纏繞在肢體上形成管形或做成石膏托固定肢體。其優點是能根據肢體形狀而塑形,且堅固而不易變形,固定作用確實可靠。多用於嚴重筋傷需要制動者,如韌帶、肌腱的斷裂傷等,或有其他合併症的筋傷。方法是:選用適當寬度的石膏卷,依所需長度反折成數層,然後向中間摺疊,浸泡後平鋪於木板上,以手掌加壓抹平,貼於患處,外纏石膏繃帶或普通繃帶即可。固定時需要注意保護好骨突,不能出現向內的皺褶,以免壓迫肢體。指(趾)端需要外露,以觀察其顏色、溫度和感覺等。

四、藥物治療

筋傷的治療應以辨證論治為基礎,貫徹局部與整體兼顧、內治與外治相結合的原則。既要注意局部損傷的變化,又要重視臟腑、氣血的盛衰,既要注意內服藥物的治療,又要重視外用藥物的運用,並以八綱辨證和經絡、臟腑、氣血等辨證為治療依據,根據損傷的虛實、久暫、輕重或緩急等具體情況採用不同的治療方法。筋傷的治療,新傷當以化瘀、通絡、止痛為主;如遷延失治,絡道阻礙,血不榮筋,則筋膜僵硬,治宜以養血榮筋為主;若關節筋膜陳舊性損傷反覆發作、留瘀未化者,當活血和營、舒筋通絡;若患肢肉削形瘦,氣血失養,治當重補氣血;若筋傷而風寒濕乘虛侵襲,則以溫經通絡為主,輔以化瘀祛風濕;若筋傷感染或血瘀化熱、腐筋蝕骨而見局部紅腫熱痛、高熱煩躁或血熱妄行者,當清熱解毒、涼血止血。

(一)筋傷內治法

《正體類要·序》曰:「肢體損於外,則氣血傷於內,營衛有所不貫,臟腑由之不和。」闡明局部筋傷通過氣血、經絡可影響到臟腑及全身。因此,治療應從整體著眼,辨病與辨證相結合,將筋傷的發生、發展、轉歸的連續性及階段性與三期辨證用藥結合起來。內治法常用的劑型有湯劑、酒劑、丹劑、丸劑和散劑等,近年來也有把內服藥製成針劑、沖劑或片劑的,更方便於臨床使用。

1.初期治法筋傷初期(傷後1~2周)以氣滯血瘀、疼痛、腫脹或瘀血化熱為主。根據「結者散之」的原理,宜用攻利法,常用攻下逐瘀法、行氣活血法和清熱涼血法。如損傷嚴重、瘀血蓄積出現臟腑受損、卒然昏厥、不省人事等,應辨別虛實,因證論治。

(1)攻下逐瘀法:《素問·至真要大論篇》曰:「留者攻之」。《素問·繆刺論篇》云:「人有所墮墜,惡血留內,腹中滿脹,不得前後,先飲利葯。」故受傷後有瘀血停聚或蓄血妄行者宜採用攻下逐瘀法以攻逐瘀血,泄瘀止痛。本法適用於筋傷早期蓄瘀、便秘、腹脹或蓄血妄行、舌紅、苔黃、脈數之體實者,多選用具有活血祛瘀和瀉下作用的藥物。常用方劑有桃仁承氣湯、雞鳴散、大成湯、黎洞丸等。

攻下逐瘀法屬下法,藥物多苦寒峻猛,故年老體弱、氣血虛弱、內傷重症者慎用,若必須下者,當遵王好古「虛人不宜下者,宜四物湯加山甲」之意而用之。

(2)行氣活血法:又稱行氣消瘀法,為筋傷內治法中最常用的一種。暴力致傷可導致經脈內外氣滯血瘀,其治療原則依《素問·至真要大論篇》之「結者散之」、「逸者行之」和《素問·陰陽應象大論篇》所謂「血實宜決之」。本法具有通經絡、消瘀腫、止疼痛的作用,適用於筋傷後氣滯血瘀、局部腫痛但無里實證,或宿傷而有瘀血內結及有某種禁忌而不能猛攻急下者。多選用具有疏通氣機、促進血行、消除瘀滯作用的藥物。常用方劑有以活血化瘀為主的復元活血湯、活血止痛湯,以行氣為主的柴胡疏肝散、復元通氣散,以行氣與活血並重的膈下逐瘀湯、順氣活血湯等。臨證應根據筋傷的程度和部位的不同,或重於活血化瘀,或重於行氣,或行氣與活血並重而靈活選用。行氣活血法屬消法,力不峻猛,如須逐瘀,可與攻下法配合施用。

(3)清熱涼血法:本法包括清熱解毒和涼血止血法。脈絡受損,瘀血蓄而化熱,迫血妄行或熱盛肉腐,治宜「熱者寒之,溫者清之」。本法具有清熱解毒、涼血止血的作用。適用於熱毒蘊結於皮肉筋骨,局部紅、腫、熱、痛,全身發熱,口渴,舌紅,苔黃,脈數等,甚或火熱內攻,出現各種血熱妄行證候者。多選用具有清熱解毒、涼血止血作用的藥物。常用方劑有加味犀角地黃湯、清心湯、五味消毒飲,以及涼血止血方劑如十灰散、四生丸、小薊飲子等。止血藥應按其歸經和出血部位的不同而正確選用,如鼻衄多用白茅根,吐血多用側柏葉、茜草根,尿血多用蒲黃、小薊,便血多用槐花、地榆。上部出血忌用升麻、桔梗等升提葯,下部出血忌用厚朴、枳實等沉降葯。

清熱涼血法所用方劑以寒涼藥物為主,治療時應注意防止寒涼太過引起瘀血內停。在治療出血不多或兼有瘀血的疾病時常與活血化瘀葯同用,或選用具有活血化瘀作用的止痛藥。出血過多時,輔以補氣攝血之法,以防氣隨血脫,必要時還要結合輸血、補液等。脾不統血的出血症忌用本法。

2.中期治法筋傷中期(傷後3~6周)病情雖已減輕,但仍有一定程度的疼痛、腫脹,同時可能出現肝、脾、胃虛弱,形成虛實兼有之證。治療上宜攻補兼施,調和營衛,以「和」法為主。常用和營止痛法和舒筋活絡法。

(1)和營止痛法:是筋傷中較重要的治法之一。本法適用於急性筋傷,雖經消、下等法治療而氣滯血瘀,腫痛尚未除盡,而繼續用攻下之法又恐傷正氣者。常用方劑有和營止痛湯、定痛和血湯、七厘散、和營通氣散等。

(2)舒筋活絡法:筋傷後瘀滯停積,氣耗血傷,筋肉失養,或風寒濕邪乘虛侵襲,痹阻經絡,常使肌肉、筋脈發生攣縮等。本法具有祛風濕、行氣血、舒筋活絡、通利關節的作用。適用於筋傷後肢體拘攣、強直、麻木痹痛、關節屈伸不利者。多選用具有舒筋、祛風、通絡作用的藥物。常用方劑有舒筋活血湯、活血舒筋湯、舒筋湯、蠲痹湯等。

舒筋活絡藥物各有偏勝,臨床應用宜辨清寒、熱、虛、實,分別選用辛溫、寒涼或益血養肝類藥物。一些舒筋活絡藥物性較辛燥,易傷陰血,故陰血虛者不能單獨使用過久,可配合補陰益血之品。

3.後期治法急性筋傷後期(筋傷6周以後)瘀血、腫脹基本消除,但撕裂損傷之筋尚未能癒合堅固,經脈未能完全暢通,氣血、臟腑虛損之證突出。其治法應同慢性筋傷,以補益為主,常用補養氣血法、補益肝腎法。因損傷日久,若調護不當,復感風寒濕邪者頗多,故後期治法還包括溫經通絡法。

(1)補養氣血法:筋傷日久多出現氣血虧損之證,若早期攻伐太過或虛人外傷,虛弱之候更明顯。《素問·陰陽應象大論篇》云:「形不足者,溫之以氣,精不足者,補之以味。」通過補養氣血可使氣血旺盛以濡養皮肉筋骨,使之強勁有力。本法適用於久傷體虛、氣血不足、筋骨痿弱、肌肉萎縮者。多選用具有補益氣血作用的藥物。常用方劑有四君子湯、四物湯、八珍湯、十全大補湯等。補氣、補血雖各有重點,但不能截然分開。氣虛可致血虛,血虛可致氣損,故在治療上常補氣、養血兼用。本法屬補法,瘀實邪盛者不宜應用。補氣藥性多溫燥,陰虛內熱、肝陽上亢者忌用。補血藥性多滋膩,脾胃虛弱者常需要配伍理氣健脾藥物。

(2)補益肝腎法:肝主筋,筋傷則內動肝。腎主骨,主腰腳。本法具有補益肝腎、強壯筋骨作用。適用於筋傷後期體質虛弱、肝腎虧虛所導致的筋骨痿軟、腰脊不舉、脛酸節攣、疼痛日久者。肝為腎之子,虛則補其母,故肝虛者應注意補腎。常用方劑有壯筋養血湯、生血補髓湯、左歸丸、右歸丸等。

(3)溫經通絡法:筋傷日久,氣血不足,運行不暢或陽氣不足,風寒濕邪乘虛侵襲,常導致經絡不通。氣血喜溫而惡寒,本法具有祛除風寒濕邪、活血舒筋、滑利關節、通暢經絡的作用。適用於筋傷後氣血不暢或關節痹痛者。多使用溫熱類的祛風、散寒、除濕葯,並佐以調和營衛或補益肝腎之品。常用方劑有麻桂溫經湯、烏頭湯、大紅丸、大活絡丹、小活絡丹等。

(二)筋傷外治法

外治法是一種將藥物製成一定劑型,放置在損傷部位,對傷病局部進行治療的方法。

外治法在筋傷治療中佔有重要地位。外治法和內治法一樣貫穿著整體觀念和辨證論治的精神,也是運用中醫的基本理論,通過望、聞、問、切四診合參,經過歸納與分析,得出初步判斷和施治方法。清代吳師機認為:「外治之理,即內治之理;外治之葯,即內治之葯,所異者法耳。」外用藥物主要通過皮膚滲透進入體內發揮療效,臨床上大致可分為敷貼葯、搽擦藥、熏洗濕敷藥和熱熨葯。

1.敷貼葯指直接敷貼在損傷局部的藥物製劑,傳統常見的有藥膏、膏藥和葯散三種。隨著現代醫療技術的發展,敷貼劑型和方法均有所改進,如將敷貼葯製成膠布或作離子導入等。

(1)藥膏:又稱敷藥或軟膏,由碾成細末的藥粉和基質混合而成。常用的基質有飴糖、凡士林、油脂等,也可用水、蜜、酒或鮮草藥汁將葯末調拌成糊狀直接敷貼。配製藥膏時多用飴糖,除其藥理作用外,還取其硬結後有固定和保護傷處的作用。一般飴糖與藥物之比為3∶1,也有用飴糖與米醋按8∶2比例調製的。換藥時間可根據病情的變化、腫脹消退程度或氣溫的高低來決定,一般每2~4天換藥1次,後期患者可酌情延長。用水、酒或鮮草藥汁調製外敷藥時,要隨調隨用。飴糖調製的藥膏要注意防止發酵、發霉。少數患者外敷藥膏後產生接觸性皮炎,應注意觀察,及時處理。

藥膏按其功用可分為五種。①消瘀退腫止痛類的消瘀止痛藥膏、定痛膏、雙柏膏等,適用於筋傷初期腫脹、疼痛者;②舒筋活血類的三色敷藥、舒筋活絡藥膏、活血散等,適用於筋傷中期患者;③溫經通絡類的溫經通絡膏,適用於損傷日久、復感風寒濕邪者;④清熱解毒類的金黃膏、四黃膏等,適用於筋傷感染邪毒,局部紅、腫、熱、痛者;⑤生肌拔毒類的橡皮膏、生肌玉紅膏等,適用於開放性筋傷紅腫已消,但創口尚未癒合者。

(2)膏藥:又稱薄貼,由多種葯配以香油、黃丹或蜂蠟等基質煉製而成,屬中醫外用藥物中的一種特有劑型。膏藥遇溫烊化而具有黏性,能粘貼在患處。具有應用方便,藥效持久,便於收藏、攜帶,經濟節約等優點。膏藥一般由較多藥物組成,適合治療多種疾患。具有祛瘀止痛作用者如損傷風濕膏、堅骨壯筋膏,適用於損傷腫痛者,具有祛風除濕作用者如狗皮膏、傷濕寶珍膏等,適用於風濕患者,如損傷兼風濕者,可用萬靈膏、萬應膏、損傷風濕膏,如陳傷氣血凝滯、筋膜粘連者,可用化堅膏等,如有創面潰瘍者,可用太乙膏、陀僧膏。

(3)葯散:又稱摻葯,是直接摻於傷口上或加在敷藥上敷貼患處的藥粉,具有止血、生肌、消腫、止痛之功效。因組成的藥物不同,其功效不同,適應證也有所不同。具有止血收口作用者如桃花散、花蕊石散、如聖金刀散等,適用於筋傷出血者;具有活血止痛作用者如四生散,適用於筋傷初期,局部瘀血腫痛者;具有溫經散寒作用者如丁桂散、桂麝散等,適用於筋傷後期,局部寒濕停聚、氣血凝滯疼痛者;具有祛腐拔毒作用者如九一丹、七三丹等,適用於筋傷創面腐肉未去或肉芽過多者;具有生肌長肉作用者如生肌八寶丹等,適用於筋傷創面新肉難長者。

上一頁123下一頁

上一頁123下一頁

2.搽擦藥直接塗搽或配合理筋手法使用於患部的一種液體狀藥物製劑。搽擦藥可直接塗搽於傷處,也可在施行理筋手法時配合使用。一般可分為以下兩種。

(1)酒劑:本書指外用藥酒或外用外傷藥水,是將多種配製好的藥物放置於白酒、醋溶液中浸泡一定時間後過濾去渣而成。一般酒、醋之比為8∶2,也有單獨用酒浸泡者。酒劑多用於閉合性筋傷或陳傷,有活血止痛、舒筋活絡、追風散寒的作用,但開放性傷口不宜使用。應用時先將藥酒塗於患處,然後用手在患處揉擦數分鐘,以揉為主,不宜過多、過度用力摩擦皮膚,以免損傷皮膚。常用的有活血酒、正骨水、舒筋藥水、舒筋止痛水等。

(2)油劑與油膏:用香油、花生油把藥物煎熬後去渣製成,也可加黃蠟而製成油膏。具有溫經通絡、消散瘀血的作用,適用於關節、筋絡寒濕冷痛,也可在理筋手法前做局部搽擦,以增強手法效果。常用的有傷油膏、跌打萬花油、活絡油膏、按摩乳、松節油等。

3.熏洗濕敷藥將藥物置於鍋或盆中加水煮沸後,先用熱氣熏蒸患處,待水溫稍降後用藥水浸洗患處。也可以將藥物分成2份,分別用布包住,放入鍋中加水煮沸後,先取出藥包熏洗患處,藥包涼後再放回鍋中,取出另1包交替使用,溫度以患者感覺舒適為度,注意不要燙傷皮膚,尤其是皮膚感覺遲鈍的患者。冬天可在患肢上加蓋棉墊後再熏洗,使熱能持久,每日2次,每次15~30分鐘,每劑葯可熏洗數次。本法具有舒松關節筋絡、疏導腠理、流通氣血、活血止痛的作用,適用於筋傷後關節強直拘攣、酸痛麻木或損傷兼挾風濕者。新傷初期,腫痛明顯者多用散瘀和傷湯,後期常用海桐皮湯、舒筋活血洗方,陳傷風濕冷痛者常用八仙逍遙湯等,開放性筋傷合併感染、傷口久不癒合者,常用野菊花煎水、2%~20%黃柏溶液、蒲公英鮮葯煎汁、苦參湯等外洗。

4.熱熨葯是將藥物加熱後用布袋裝好,熨貼於損傷局部的一種外治法。熱熨的作用一方面是借火氣之熱力來溫通經絡,調和血脈,另一方面取藥物的溫通作用。所選藥物多為辛溫通絡之品,加熱後起溫通祛寒、行氣止痛的作用,使損傷日久、瘀血凝聚者,腫脹消退,疼痛減輕,肌肉、關節活動靈便。本法適用於不易外洗的腰脊軀體之新傷、陳傷。主要的有以下幾種。

(1)坎離砂:鐵砂炒熱後用醋、水煎成的葯汁攪拌製成。用時加醋少許拌勻並置於布袋中,數分鐘內會自然發熱,用於熱熨患處。適用於慢性腰腿痛、陳傷兼有風濕證者。

(2)熨葯:又稱騰葯。將藥物置於布袋中,紮好袋口,放在鍋中蒸熱後熨患處。適用於筋傷腫痛或挾有風寒濕者。

(3)其他:民間常用粗鹽、黃砂、米糠、麩皮、吳茱萸等炒熱後裝入布袋中熱敷患處,簡單有效。近年來應用的電熱熨貼是用藥末加上適量酒或醋敷貼患處,再接上低壓電流加熱。適用於治療骨關節筋傷腫痛。

五、練功療法

練功療法又稱功能鍛煉,即通過運動加強肢體功能活動而達到防治疾患的一種有效療法。練功療法是筋傷治療方法中重要的組成部分,在祖國醫學寶庫中有著豐富的理論和經驗。

《呂氏春秋·季春篇》曰:「流水不腐,戶樞不蠹,動也。」《呂氏春秋·古樂篇》日:「昔陶唐之始,陰多滯伏而湛積,水道壅塞,不行其原,民氣鬱閼而滯著,筋骨瑟縮不達,故作為舞以宣導之。」長沙馬王堆出土的帛畫「引導圖」即反映了古人進行功能鍛煉的一些情況。

漢代華佗創「五禽之戲」,模仿虎、熊、猿、鶴、鹿等五種動物的動作進行鍛煉,以求「谷氣得消,血脈流通,病不得坐」。隋代《諸病源候論》中收集了大量的「導引法」,不僅內容豐富,且施術具體,目的明確。唐代《千金要方》中載「老子按摩法」和「天竺國按摩法」,則是兩組成套的導引和自我按摩相結合的練功療法。中醫骨傷科第一部專著《仙授理傷續斷秘方》在治療骨折時更是強調:「凡曲轉,如手腕腳凹手指之類,要轉動或屈或伸,時時為之方可。」又說,「大概看曲轉處腳凹之類不可夾縛,恐後伸不得。」說明古人早已認識到「宗筋主束骨而利關節」(《素問·痿論篇》)。骨折必伴有不同程度的筋傷,在治療骨折中可通過練功而達到恢復筋的功能。後世不斷推出並沿襲的易筋經、八段錦、太極拳等術式,則從不同角度豐富了練功療法的內容。現代醫家在古人遺留的豐富經驗的基礎上,經過大量研究和實踐總結,形成了一整套行之有效的練功療法。

實踐證明,練功療法治療筋傷可以促進氣血流通,加速瘀去新生,促進損傷組織的修復和功能恢復,是提高和鞏固臨床療效必須重視的一種治療方法。

(一)練功的作用和注意事項

1.練功的作用

(1)活血化瘀,消腫定痛:進行傷肢關節和全身鍛煉,對治療損傷可起到推動氣血流通和加速瘀去新生的作用。由於損傷產生不同程度的絡道阻塞不通,血瘀氣滯,導致疼痛、腫脹。而練功能促進血液循環,行氣活血,達到消腫定痛的目的。

(2)濡養關節:練功可使損傷的關節筋絡伸展、舒松,有助於緩解筋肉痙攣。氣血流通對損傷後期的肌筋勞損,局部氣血不榮、酸痛麻木和肌肉萎縮等癥狀的改善有一定療效。

(3)避免關節粘連:關節粘連以至僵硬、強直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其主要的原因是不進行活動。所以,積極、合理地練功是保持關節功能活動的有效措施。

(4)恢復肢體功能,鞏固治療效果:練功促進人體的氣血生化和運行,逐步改善損傷組織濡養失司的狀況,有利於損傷組織的修復。同時,氣血旺盛,筋骨強勁,可提高機體抗損傷能力。

2.練功的臨床應用和注意事項

(1)明辨傷情,確定練功內容和運動強度,制定合理的練功計劃。練功的內容應因人而異,因病而異。醫者既需要了解損傷的病理特點,又要掌握各種功法的治療作用,才能正確選擇練功方法,合理安排練功內容。

選擇適宜的運動量也是醫療練功時的一個重要問題,只有合適而強度足夠的運動量,才能取得滿意的效果。

(2)正確指導患者練功動作,是取得良好療效的一個重要因素。上肢練功的主要要求是手的持、握、抓、捏功能的恢復。上肢任何一個關節受限制,都將妨礙手的功能活動。所以,除了注意損傷局部關節的治療外,對上肢關節都應採用練功方法以預防關節發生功能障礙。下肢練功的主要要求是下肢的負重和行走功能的恢復,使各關節保持充分的穩定。在人體活動中,尤其需要有強大而有力的臀大肌、股四頭肌和小腿三頭肌支持,才能保持正常的行走,故練功時應特別加以注意。

(3)練功要掌握循序漸進的原則,防止損傷和偏差。練功時必須以恢復和增強肢體生理功能為中心,鍛煉時間由短到長,次數應由少到多,動作幅度由小到大,負重由輕到重。如練功中出現疼痛加重、傷情惡化時,應立即改變練功方法,或者暫時停止練功。

(4)定期複查,評定療效,隨時調整。定期複查不僅可以了解患者病情和功能恢復情況,還可隨時調整練功內容和運動量。此外,還可使患者看到醫療效果,有助於堅定患者練功的信心。

(5)練功時要全神貫注,思想集中,每日以2或3次為宜。在練功時尚要注意四時氣候變化,避免六淫時邪侵襲機體。

(二)練功的方法1.頸部練功法

(1)作用:增強頸項部肌肉的力量和舒縮的協調性,提高和鞏固頸部肌肉勞損、落枕、頸椎關節突關節紊亂和頸椎間盤突出症等疾患的治療效果。

(2)鍛煉方法:採用站立位。站立時兩足分開,與肩同寬,兩手叉腰進行深呼吸並做以下動作。

①與頸爭力:上身、腰部不動。抬頭望天,頸部後伸至最大限度,吸氣,還原。低頭看地,盡量使下頜接近胸骨柄上緣,呼氣,還原(圖1-70)。重複動作數次至十數次。

②左右側屈:吸氣時頭向左側屈,呼氣時頭部還原正中位,呼氣時頭向右側屈,吸氣時還原(圖1-71)。左右交替,數次至十數次,

③犀牛望月:頭頸先向右、向上方盡量旋轉,眼看右後上方(似向天空望月亮一樣),深吸氣,還原,呼氣。頭頸向左後上方旋轉,眼看左後上方,吸氣,還原,呼氣(圖1-72)頭頸轉動時身體不必向前伸出,轉動速度要慢,重複數次至十數次。

④頸椎環轉:頭部做順時針方向或逆時針方向迴旋活動,順、逆交替(圖1-73)。本式急性損傷者慎用。重複數次至十數次。

2.肩臂部練功法

(1)作用:防治肩、肘關節因外傷或慢性勞損引起的疼痛及關節活動障礙等。

(2)鍛煉方法

①前伸後屈:採用立位,兩手握拳放在腰間,用力將上肢向前上方伸直,然後用力收回(圖1-74)。左右交替,重複數次至十數次。

②內外旋轉:採用立位,兩手握拳,肘關節屈曲,前臂旋後。利用前臂來回劃半圓圈動作做肩關節旋內和旋外活動(圖1-75)。兩臂交替,重複數次至十數次。

③上肢迴環:取站立位,兩足分開,與肩同寬,一手叉腰,另一手握拳。整個上肢做順、逆時針方向劃圈迴環,由小到大,由慢到快(圖1-76)。左右交替,重複數次至十數次。

④手指爬牆,兩足分開站立,面向牆壁。用患側手指沿牆壁徐徐向上做爬行動作,使上肢高舉到最大限度,然後再沿牆歸回到原處(圖1-77)。重複數次至十數次。

⑤弓步雲手:兩下肢前後分開呈弓步站立,用健側手托扶患肢前臂使身體的重心先後移,兩上肢屈肘,前臂靠在胸前,再使身體重心移向前,同時把患肢前臂在同水平上做順時針或逆時針方向弧形伸出,前後交替(圖1-78)。重複數次至十數次。

⑥肘部屈伸:取坐位,患肢放在桌面的枕頭上,手握拳。用力徐徐屈肘、伸肘(圖1-79)。重複十數次至數十次。

⑦雙手托天:兩腳分開站立,兩肘屈曲,兩手放在腹部,手指交叉,掌心向上。反掌上舉,掌心向上,同時抬頭眼看手掌,還原(圖1-80)。初起可由健肢用力幫助患臂向上舉起,高度逐漸增加,以患者能忍受為度。重複數次至十數次。

⑧彎肱拔刀:預備姿勢,兩腳開立,兩臂下垂。第一步右臂屈肘向上提起,掌心向前,提過頭頂,然後向右下落,抱住頸項;左臂同時屈肘,掌心向後,自背後上提,手背貼於腰後;第二步右掌自頭頂由前下垂,右臂垂直後再屈肘,掌心向後,自背後上提於後腰部。左掌同時自背後下垂,左臂垂直後再屈肘由身前向上提起,掌心向前,提過頭頂,然後向左下落,抱住頸部。右臂上托時吸氣,左臂上托時呼氣,手背上提時仰頭向上看,足跟微提起(圖1-81)。重複數次至十數次。

⑨體後拉肩:兩腳分開站立,健側之手在身體背後,握住患手。由健手牽拉患側手臂,一拉一推,必須將患側關節拉動(圖1-82)。重複十數次至數十次。

3.腕部練功法

(1)作用:防治前臂、腕部扭傷或慢性勞損等所致疼痛、關節功能活動障礙等。

(2)鍛煉方法

①抓空增力:取立位或坐位,兩手臂前平舉。將手指盡量伸展張開,然後用力屈肘握拳(圖1-83)。左右交替進行,重複十數次至數十次。

②擰拳反掌:兩腳分開站立,兩臂前平舉,掌心向上。兩臂同時逐漸向前內側旋轉,使掌心向下變拳,還原變掌(圖1-84)。握拳過程要有「擰」勁。重複十數次至數十次。

③上翹下鉤:兩腳分開站立,兩手平伸向前,掌心向下。然後,橈腕關節做最大幅度背伸,成立掌的姿勢。隨後,橈腕關節做最大限度掌屈,成鉤狀(圖1-85)。動作要緩慢有力,重複十數次至數十次。④手滾圓球:手握兩個圓球,手指活動使圓球滾動或交換兩球位置(圖1-86)。

4.腰背練功法

(1)作用:治療急性腰部扭傷、慢性腰肌勞損等引起的腰部疼痛及功能活動障礙。

(2)鍛煉方法

①按摩腰眼:取坐位或立位,兩手掌對搓發熱後,緊按腰眼。兩手同時向下推摩至腰骶部,然後再向上推回背部(圖1-87)。

按摩時用力適度,重複十數次至數十次。

②左右迴旋:兩腳分開站立,兩手叉腰。腰部做順時針或逆時針方向旋轉運動(圖188)。動作緩慢,幅度由小到大,順逆迴旋交替進行。重複十數次至數十次。

③轉腰推碑:兩腳分開站立,兩臂下垂。向左轉體,右手以立掌向正前方推出,手臂伸直與肩平;同時,左手握拳抽回至腰部,眼看左後方。向右轉體,左手變立掌向正前方推出,右掌同時變拳抽回至腰部,眼看右後方(圖1-89)。

動作要緩慢,推掌與握拳抽回速度一致,轉體時頭頸與腰部同時轉動。重複十數次至數十次。

④雙手攀足:兩腳並立,兩手置腹前。向前彎腰,手掌下按著地,還原(圖1-90)。動作緩慢,彎腰時兩膝勿彎曲,重複數次至十數次。

⑤擰腰後舉:兩腳分開站立,兩手下垂。上身下俯,兩膝稍屈,右手向右上方揚起,腰隨之,後旋頭,隨之向右上轉,眼看右手,左手同時虛按右膝。上身仍下俯,兩膝仍稍屈,左手向左上方揚起,腰隨之,後旋頭,隨之向左上轉,眼看左手,右手同時虛按左膝(圖1-91)。重複數次至十數次。

⑥拱橋式:取仰卧位,兩手屈肘,兩腿半屈膝。以頭後枕部、兩肘、兩足五點為支撐,兩掌托腰點用力將腰拱起(圖1-92)。動作要緩慢,重複數次至十數次。

⑦飛燕式:取俯卧位,頭轉向一側,兩上肢靠身旁伸直。頭、頸、肩帶動兩上肢向後做背伸動作,或兩腿、腰部同時做過伸動作,上身與兩上肢同時背伸,還原(圖1-93)。重複數次至十數次。

⑧滾床起坐法:取仰卧位,屈髖屈膝,兩臂環抱雙膝。以背部為支點,雙髖、雙膝向前上方用力,使背部前後搖動,並利用慣性力坐起,還原(圖1-94)。重複十數次至數十次。

5.下肢練功法

(1)作用:治療急性扭傷或慢性勞損引起的疼痛和髖、膝、踝關節功能障礙等。

(2)鍛煉方法

①左右下伏:兩腳分開站立,兩手叉腰,兩肘撐開。右腿向外屈曲下蹲,左腿伸直,還原;左腿向外屈曲下蹲,右腿伸直,還原(圖1-95)上體伸直,動作幅度由小漸大。重複數次或十數次。

②半蹲轉膝:兩腳並立,兩膝微屈,兩手按於膝上。兩膝自左向後、右、前做環轉運動,還原;自右向後、左、前做環轉運動,還原(圖1-96)。

兩足不動,兩手按膝不必用力。交替進行,重複數次至十數次。

③屈膝下蹲:兩腳分開站立,兩手下垂。腳尖著地,腳跟稍提,兩腿下蹲,兩手成掌伸直平舉,還原(圖1-97)。下蹲時儘可能使臀部下觸腳跟。重複數次至十數次。

④搓滾舒筋:坐於凳上,將竹管或圓棒放在地上,患足踏住。膝關節活動使圓管活動於足底前、後之間(圖1-98)。

重複數十次至上百次。

⑤蹬車活動:坐於特製的練功車上,模擬踏自行車運動(圖1-99)。

重複數十次至上百次。

六、其他療法

手法、固定、藥物和練功是筋傷的四種主要治療方法,除此之外還有一些其他的治療方法,如針刺、理療、封閉和手術治療等,這些方法在治療筋傷中都有其特定的適應範圍和肯定的療效。因此,也是筋傷治療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應該熟悉和掌握。

(一)針刺療法

針刺療法是通過針刺人體特定的穴位,調整經絡、氣血、臟腑的功能,從而達到防治疾病的方法。

1.針刺取穴人體穴位很多,在筋傷治療中常用穴位達60餘個(具體參考《腧穴學》),臨床可根據不同情況選擇應用,也可根據具體情況酌加一些阿是穴。筋傷初期針刺取穴一般是「以痛為腧」與鄰近取穴相結合,在疼痛劇烈處進針可收到止痛消腫、舒筋活絡等效果。筋傷後期主要是循經取穴,對證施治,以通經活絡,促進血脈通暢,恢復肌肉、關節的功能。筋傷後期兼挾風寒濕邪痹阻經絡時,針刺後加用艾灸,療效更佳。

2.針刺療法的注意事項針對人的生理功能狀態和生活環境條件等因素,在針刺時應注意以下幾點:

(1)患者過於飢餓、疲勞或精神過度緊張時不宜立即進行針刺。

(2)婦女孕期不宜針刺。

(3)有繼發性出血傾向的患者和損傷後出血不止的患者不宜針刺。

(4)有皮膚感染、潰瘍、瘢痕或腫痛的部位不宜針刺。

(5)對胸、脅、背、腰等臟腑所居之處的腧穴不宜直刺、深刺,以防損傷臟器。

(6)針刺過程要注意嚴格無菌操作。

(7)針刺過程中要使患者保持舒適、安穩的體位,一般採取卧位。

(8)針刺入穴位後,若發生不能轉動或進退的現象稱為滯針。滯針多因患者肌肉緊張或針刺時捻轉幅度過大、留針時間過長所致,可在穴位旁輕輕按摩,使肌肉放鬆,然後將針輕輕轉動退出。

(9)嚴防彎針和斷針。針體在人體內彎曲或折斷多因毫針質量較差、針體損傷未予檢出、強行進針或留針時受外力碰撞、變動體位等引起。如發生彎針需要順勢逐步將針退出,如發生斷針需要立即手術取出。

(10)如出現暈針現象,輕者停止針刺即可,重者則應做相應處理。


推薦閱讀:

[轉載]無根.弱極.太過
[轉載]梅霞道人堪輿匯考四水法
(35)[轉載]長生訣談六合
[轉載]十神斷驗彙編 上
[轉載]夏季吃一豆健脾補腎竟有奇效

TAG:轉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