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帝內經》:我國現存第一部中醫理論著作
《黃帝內經》簡稱《內經》,是我國現存的最早的中醫學理論著作。包括《素問》與《靈樞》兩部分,各9卷,162篇,約14萬字。它不是成於一人之手,而是戰國至秦漢醫家集體智慧的結晶。 《素問》內容偏重中醫人體生理病理學、藥物治療學基本理論。論述了人體發育規律,人與自然的相應關係,養生原則和方法,疾病的預防與早期治療思想,陰陽 五行學說,臟腑學說,疾病的治療原則與方法:包括針、砭、灸、按摩、湯劑、藥酒、溫熨,望、聞、問、切的四診原則等。《靈樞》論述了針灸理論、經絡學說和 人體解剖。具體談了九針形質、用法、禁忌、人體經絡循行、穴位、情志與疾病,人體體表與內臟針灸與體質類型的關係等。 《內經》對祖國醫學的醫理、治法、方劑、藥物的基本理論,原則上都涉及了。幾千年來的中醫藥學就是在《內經》的基礎上,發展和豐富起來的。《內經》一書的歷史作用,已引起世界各國醫學界的重視,部分內容已被譯成日、英、德、法等國文字,為世界醫學作出了貢獻。 臟腑經絡學說 《內經》通過臟腑經絡對人體進行了全面的闡述。《內經》認為人體的主要器官是五臟六腑。對五臟六腑的位置、功用,進行了詳細而具體的說明。 五臟指肝、心、脾、肺、腎。《內經》認為五臟是人體最重要的器官,因為它們是生命賴以生存的物質——精、氣、神、備的貯藏之所,是生命的根本。《靈樞· 本臟篇》說:「五臟者,所以藏精神、血氣、魂魄者也。」《靈樞·本神篇》說:「五臟主藏精者也,不可傷,傷則失守而陰虛,陰虛則無氣,無氣則死矣。」 心的主要功能是「藏神」和「主血脈」。《靈樞·邪客篇》說:「心者,五臟六腑之大主也,精神之所舍也。」《六節臟象論》說:「心者,生之本,神之變也。」《素問·痿論》說:「心,主身之血脈」;《五臟生成篇》說:「心之合脈也」,「諸血者,皆屬於心」。 肺的主要功能是「主氣」,它是氣血循環的起點。《素問·五臟生成篇》說:「諸氣綿屬於肺」。《經脈別論》說:「經氣歸於肺,肺朝百脈」。這說明《內經》對肺的呼吸作用及其與血液循環的關係已有初步認識。 肝的主要功能是「藏血」,「主怒」、「生目」。《內經》認為肝為血庫,人的精神受到抑制,肝氣就要淤滯而發怒,眼睛的疾病也多與肝有關係,脾的主要功能 是轉化谷水使之成為氣血津液。《素問·靈蘭秘典》說:「脾胃者,倉廩之官,五味出焉」。《六節臟象論》說:「脾胃、大腸、小腸……能化糟粕,轉味而出入者 也。」臨床中醫學認為積水、積痰、水腫、腹瀉等與脾有關。 腎的主要功能是「藏精」與「主水」。《內經》認為精是身之本,又與生育有關,所以,認為腎也是最重要的器官。「主水」與積水、利尿等疾病有關。說明《內經》對腎與泌尿疾病已有模糊的認識。 六腑是指胃、小腸、大腸、膀胱、膽和三焦。六腑的功能主要是消化水谷,《內經》認為水谷經胃消化後,津液與糟粕進入小腸,小腸有「分清濁」的作用,把津 液分出來,通過三焦中的下焦送入膀胱,剩下的糟粕送入大腸,由大腸排出體外。進入膀胱的津液經過「氣化」,輸往全身,剩下的尿液排出體外。 《內經》認為膽是「中正之官,決斷出焉」,認為人的勇怯與膽有關這是不正確的。 《內經》將三焦解釋為通道,即上焦是衛氣由胃到胸中的通道;中焦是營氣由胃到肺脈的經路;下焦是津液由小腸至膀胱的經路。這種想像出來的器官是不科學的。 《內經》的經絡學說,像臟腑學說一樣重要,是疾病診斷與治療的基礎,對針灸治療則有特殊重要的意義。經絡就是血脈,主支為經脈,分支為絡脈。合起來稱為 經絡。《內經》認為它不僅是血液循環的通道,而且是聯繫體內外各臟腑器官的重要的聯絡與傳導系統。《靈樞·本臟篇》說經絡的功能是「行血氣而營陰陽,濡筋 骨,利關節」,《經脈篇》說經絡能「決死生,處百病,調虛實。」《內經》認為全身主要經脈有12對,左右對稱,稱為十二經。十二經又分為6對陽經,6對陰 經。分布在上肢的6對稱為手三陽、手三陰,分布在下肢的6對,稱為足三陽、足三陰。手三陰起於肉胸,止於手指;手三陽起於手指,止於頭部;足三陽起於頭 部,止於足趾。足三陰起於足趾,止於胸內。每對陰經連於一臟、一腑,每對陽經連於一腑、一臟。 氣血在經脈內循環的順序:手太陰肺經→手陽明大腸經→足陽明胃經→足太陰脾經→手少陰心經→手太陽小腸經→足太陽膀胱經→足少陰腎經→手厥陰心包經→手少陽三焦經→足少陽膽經→足厥陰肝經→手太陰肺經。這樣,就構成了一個「如環無端」的循環系統。 通過這樣二十經絡的聯繫,使身體各部,特別是四肢與內臟之間,發生了一種特殊關係。不但內髒的病變要反映到體表的經絡上來,而且對體表的經絡加以針刺、火灸、按摩等,即可治療內髒的疾病。 陰陽五行病理學說 陰陽學說最早見於《周易》,五行學說最早見於《尚書》。它們大約是殷周時期形成的樸素唯物主義哲學思想,認為:一統天下歸於氣,氣有陰陽,分為天地,化 為五行,產生萬物。我國的中醫學從《內經》以後,就是運用古代樸素唯物主義的陰陽五行學說,來闡述和分析人體與疾病、醫藥的關係,是《內經》一個重要的組 成部分。 《素問·寶命全形論》說:「人生有形,不離陰陽。」認為人體是一個互相依存、互相制約、互相轉化的整體。如以體表和四肢為 陽,內臟為陰;上半身為陽,下半身為陰;五臟為陰,六腑為陽。形體與內含物質之間也存在陰陽關係,如形為陰,氣為陽;有形的精、血為陰,無形的氣、神為 陽。《陰陽應象大論》說:「陰在內、陽之守也;陽在外,陰之使也。」一守一使之間反映了內外、臟腑之間的相互依存與相互制約的關係。 《內經》又將陰陽看成一對矛盾,即「藏而不瀉」,「瀉而不藏」。生理上認為「陽化氣,陰成形」;病理上認為「陰勝則陽病,陽勝則陰病」;診斷上「察色按 脈,先別陰陽」;治療上「陽病治陰,陰病治陽」等等。《內經》又以五行的相生相剋,概括生理活動,病理變化的相互關係。認為診病就是分析矛盾,治病就是調 整解決矛盾。這一核心思想一直指導著中醫藥實踐達2000年之久。 《內經》認為五味不可失調,飯食過飽,飲酒過量,偏食嗜醋等都會引 起疾病。五志不可過勞,如「久視傷血」,「久坐傷肉」,「久思傷神」等,也會引來病變。人有五實和五虛,《素問·玉機真藏論》認為:「脈盛、皮熱、腹脹、 前後不通、悶瞀,此為五實;脈細,皮寒、氣少、泄利前後飲食不入,此為五虛」。虛實不調就會致病。 外邪進入五臟,就在五臟間按五行相生的順序傳變。《素問·玉機真藏論》說:「五臟有病,則各傳其所勝。」如肺病(金)傳肝(木),肝病傳脾(土)等。如果不按這種順序相傳,則疾病癒後就可能不良,稱為「逆傳」。 必須指出,《內經》的陰陽五行學說,有其嚴重的局限性。陰陽學說沒有完備的理論,五行學說單方向相生相剋的論點,不符合物質運動的客觀規律。對許多生 理、病理的解釋不全面、不徹底。例如,「陰平陽秘,精神乃治,陰陽離決,精氣乃絕。」作為概括人的生命過程總的來說是正確的。但是,它卻不能表明「平秘」 到「離決」是正常發展,還是異常變化。陰陽學說也沒有矛盾主要方面地位變化,導致事物性質變化的完備理論。所以,闡明不了醫理、人體、疾病的必然性。 更嚴重的是陰陽五行學說還夾雜了大量封建糟粕。如「天有日月、人有兩目;地有九州,人有九竅;天有風雨,人有喜怒……歲有三百六十五日,人骨有三百六十 五節」以及「天圓地方,人頭圓足方以應之」等等。但是,我們不能苛求於古人,這些錯誤與《內經》的偉大醫學成就相比,依然瑕不掩瑜。 《內經》的醫學成就,定在中國與世界醫學史上永放光輝!
推薦閱讀:
※明師著作歸納
※第12講 清代其它易學著作中的易圖
※美國頂尖大學學生都在讀的哲學著作,總要推薦一本給自己!
※十本最值得品讀的當代著作,你讀過幾本?-頭條網
※徐偉剛八字著作43個命例出身專題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