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家的人生三境界

佛家的人生三境界

佛家有人生三重境界之說,即:「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看山還是山,看水還是水。」這三偈語頗富禪機,晦澀難解,卻十分恰當地寫出了人生隨著閱歷、年齡的增長而對事物的看法所發生的變化。

宋代禪宗大師青原-行思提出了自己參禪的三重境界:「參禪之初,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禪有悟時,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禪中徹悟,看山仍然山,看水仍然是水。」這一說法也體現了人在參禪過程中其認識的不斷深化。

人們也常由這兩種說法化出人生的三重境界。即:

人生第一重境界:「看山是山,看水是水。」涉世之初,純潔無瑕,初識世界,懷著對這個世界的好奇,一切都是新鮮的,對一切事物都用一種童真的眼光來看待,眼睛看見什麼就是什麼,萬事萬物在我們的眼裡都還原成本原,人家告訴他這是山,他就認識了山;告訴他這是水,他就認識了水。

人生第二重境界:「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是水。」隨著年齡漸長,經歷的世事漸多,對這個世界的認識也就發生了變化。這個世界問題越來越多,越來越複雜,紅塵之中有太多的誘惑,在虛偽的面具後隱藏著太多的潛規則,看到的並不一定是真實的,一切如霧裡看花,似真似幻,似真還假,經常是黑白顛倒,是非混淆,無理走遍天下,有理寸步難行,好人無好報,惡人活千年。進入這個階段,人是激憤的,不平的,憂慮的,疑問的,警惕的,複雜的。人不願意再輕易地相信什麼,易在現實里迷失方向,隨之而來的是迷惑、彷徨、痛苦與掙扎。有的人就此沉淪在迷失的世界裡,看山也感慨,看水也嘆息,借古諷今,指桑罵槐。山自然不再是單純的山,水自然不再是單純的水。一個人倘若停留在人生的這一階段,那就苦了這條性命了。許多人到了這一境界就到了人生的終點。追求一生,勞碌一生,心高氣傲一生,發現自己並沒有達到自己的理想,於是抱恨終生。

人生第三重境界:「看山還是山,看水還是水。」這既是一種洞察世事後的反璞歸真,也是成竹在胸的體現。人生的經歷積累到一定程度,不斷的反省,對世事、對自己的追求有了一個清晰的認識,經過長期的知識積累與反思,我們形成了較為深刻的思想觀點,思想境界得到了提升,對世界的認識具有了立體感,雖然我們會從不同的角度來看待事物,也會得出不同的結論,但這一階段我們看得更透,更明晰。

有些人通過自己的修練,終於把自己提升到了第三重人生境界。任你紅塵滾滾,我自清風朗月。面對蕪雜世俗之事,一笑了之。這個時候的人看山又是山,看水又是水了。

大師說:人本是人,不必刻意去做人;世本是世,無須精心去處世。此為做人與處世。對於自己來說,人生根本談不上什麼境界,似乎在自己的人生歷程中,一直都是三個階段交互錯雜,時而看山是山,時而看山不是山,時而又看山還是山,反思過來,終於明白原來人生就是熬,需要更多歷練,更多感悟。

有人認為,第一重境界所描述的無疑是常人狀態,認為一切都是實實在在、天經地義;後來對萬物之實在性發生懷疑,這便是哲人境界;最終悟到虛妄的不是外物而是自己的偏執,見到世界依舊是它的本來面目,這可謂是佛家境界。


推薦閱讀:

感悟生命,美麗人生
哪些定律讓你印象深刻並認為有指導意義?
【人生箴言】
人生座右銘大全
佛彥:生死之前悟人生

TAG:人生 | 境界 | 佛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