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陪孩子渡過第二反抗期
(一)案例:青春期問題層出不窮
李軍是某重點中學高一年級的男生,家境殷實。由於父母忙於生意,李軍出生後一直被寄養在奶奶家,直到上小學才回到父母身邊,彼此間欠缺足夠的交流。父母對李軍教養方式簡單,在關注孩子學習成績的同時,對李軍提出的物質要求全全滿足。李軍小學和初中時學慣用功,但與同學的交往甚少,暴躁易怒。現就讀於一所以大學錄取率高著稱的寄宿制高中,學習壓力很大。
自從進入高中後,李軍逐漸出現了許多不適應的表現,情緒不穩,人際關係緊張,並開始出現厭學、逃課現象,直至因為參與校外鬥毆,被學校處以留校察看的處分。同時與父母經常發生言語衝突,脾氣暴躁日益嚴重。父母擔心其患有精神疾病,被帶到了心理諮詢中心。
李軍的案例只是此類案例中比較典型的一例。社會上還經常出現一些極端案例,比如:2002年2月24日,南寧市17歲的中學生袁某殺死父母;2002年4月6日,甘肅景泰縣的初中生齊剛(化名)殺死母親;2002年9月18日,哈爾濱市16歲少年許某向自己的親生母親舉起了菜刀……
(二)親子關係影響孩子心理健康
中科院近日發布的《2007年國民心理健康狀況研究報告》表明,影響青少年心理健康的主要因素之一就是親子關係(指家長與子女之間的互動關係)質量。一個嬰兒的呱呱墜地,從父母雙親將孩子抱起來的那一刻,便開始構成這個嬰兒來到世間的第一個人際關係——親子關係。隨著孩子的成長,在親子關係的相互作用之下,他的社會化進程也在不斷地進行著,並由其質量決定著社會化過程的是否順利、是否發生障礙或缺陷,也決定著社會化所可能達到的水平。可見,親子關係對人身心健康水平的形成、發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英國精神病學家鮑爾比(J.Bowlby)在研究中發現:在孤兒院長大的兒童,經常表現出各種各樣的情緒障礙問題,包括不能和別人建立親密持久的人際關係。他在《母性照看與心理健康》的報告中得出結論:「心理健康的關鍵是嬰兒和年幼兒童應該與母親建立一種溫暖、親密而持久的關係,在這種關係中嬰兒和年幼兒童既獲得滿足,也能感到愉悅」。「母愛對嬰兒期和兒童期孩子的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就像維他命和蛋白質對他們身體健康的重要性一樣」。在親子關係中形成安全型依戀的嬰兒長大後有更強的社交技能、更好的同伴關係、更有可能獲得親密的朋友。
當然,和諧的親子關係的建立不僅僅在孩子的嬰幼兒期,而是存在於孩子成長的整個過程。如果當初父母與子女之間沒能建立起和諧的親子關係,在青春期就會表現為,雙方無法相互理解、正確相處,矛盾反應激化,逆反情緒也較其它同齡人更為強烈,甚至可能發展到叛逆的程度。這是因為,對於孩子來說,家庭是學習人際交往具體形式和技巧的第一個社會群體。父母對他們採取熱情、溫和、尊重抑或冷漠、急躁與輕視的態度,會深深刻印在孩子的心裡,融入到孩子的行為模式中,將直接影響到他們成年後同人的交往模式。同時,親子間不同的交往方式對孩子的個性、道德與行為會產生不同的影響。人的許多重要的品質,如同情心、自尊心、獨立性等,在許多方面都取決於父母與子女良好的相互關係。父母與子女之間缺乏愛的關係,缺乏精神上的親近,則常常是孩子心理發育不全或教育缺陷的根源。
(三)「第二反抗期」的特點與成因
根據發展心理學的理論,青少年期又稱為「心理斷乳期」或「第二反抗期」。由於這個年齡階段生理髮育速度快於心理髮育的速度,因而造成生理和心理發展的不均衡,使得他們在成長過程中會遇到較大困惑和不一致,主要表現在五個矛盾的方面:獨立性和依賴性、成人感與幼稚感、開放性與封閉性、渴求感與壓抑感以及自製性和衝動性的矛盾,從而使青少年表現出特殊的行為特點。比如學習困難,成績不穩定,考試焦慮;情緒不穩定,自我失控能力較弱,心理承受能力低,意志薄弱,缺乏自信,應對挫折水平較低;注意力不集中,思維貧乏,記憶力衰退;性心理苦惱等。在行為上出現打架、罵人,說謊,考試舞弊、厭學、逃學,嚴重的出現自傷或他傷的現象。
在過去的幾十年里,不倫是社會學家還是倫理學家,心理學家還是行為理論學家,在針對上述問題的研究中都發現幾乎共同的特點:不健康或是不和諧的親子關係是構成青少年心理壓力的重要來源之一,它與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各個層面(包括一般心理適應、生活滿意度、生活目標、無助感、自尊程度)都有著顯著的相關,也是導致青少年心理健康水平較低的重要因素,甚至影響著他們的人格特質的構成。另外,親子關係的衝突還會導致青少年各種行為問題,如離家出走、青少年犯罪、輟學、早孕早婚、吸毒等,而長期、激烈的親子關係衝突更甚至導致自殺行為的增多。
青少年階段親子關係衝突加劇的原因很多,從青少年方面可以歸納為主要包括生理和心理兩方面的原因。如前所述,這一階段的青少年在生理上迅速發展,快於心理的發展,必然在心理上造成很大衝擊,這種身心發展的不平衡、成人感和半成熟現狀之間的錯綜矛盾以及這些矛盾所帶來的心理和行為的特殊變化,使得他們面臨著成長的巨大困難。就心理而言,這一階段青少年心理上發生著重大變化;在認知方面,產生了對父母(權威)的「去理想化」,自我意識以及行為自主期望的增強。在情緒方面,進入「青春期躁動」期,出現不能自我控制的情緒波動,有時相當激烈、粗暴甚至失控。在性心理方面,更多關注異性對自己的評價,性心理的逐漸成熟激發出對性行為的渴望、好奇和嘗試。這些心理上的變化和發展,與他們父母所具有的意識水平、行為模式以及社會標準有著密切的關聯,對絕大多數家長而言,有著較大的差異甚至較為明顯的衝突。
精神分析大師艾里克森的人格發展階段理論認為,青少年時期的主要任務是形成角色同一感(對自我身份確定的自我意識),建立起自己在別人眼中的形象,以及自身在社會群體中所佔的情感位置。這種統一性的感覺也是一種不斷增強的自信心,一種在過去的經歷中形成的內在持續性和同一感。如果這種自我感覺與一個人在他人心目中的感覺相稱,即獲得了積極的同一性,就會形成良好的品格。反之,如果他覺得所處的環境剝奪了他在未來發展中獲得自我同一性的種種可能性,也就是剝奪了自身的存在,必然造成角色混亂,便會以令人吃驚的力量反抗環境,形成對父母、老師乃至對社會的不滿,甚至走上犯罪的道路。
(四)如何陪伴孩子度過「第二反抗期」?
就人的一生而言,青少年時期僅為一個短短几年的過渡時期,但卻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時期。正是由於具有的過渡性,使它極易成為一個不穩定的時期,並可以導致原本潛在的親子關係衝突變得更為明顯,讓雙方陷入苦惱。因此,在青春期,父母和子女的關係必須經歷不斷調整的過程,由原來單項依賴的關係轉變為雙項關係。如果親子雙方能妥善處理,就能比較順利地完成調整過程,建立起有利於青少年發展的親子關係,否則將會導致各種行為問題、適應問題、人際交往問題的出現,嚴重影響青少年的健康成長。如何處理好這個時期的親子關係,主要動力應該是處於親子關係另一端的父母:
首先,要了解青少年時期孩子生理心理發展的特點並做好思想準備,正視孩子在這一特殊時期的矛盾心理和行為表現,注意調整與他們的關係和對他們的態度,幫助他們順利渡過第二反抗期。「第二反抗期」是青少年自我意識的第二次飛躍,是由於成人感出現所帶來的心理和行為表現。青少年此時已具有成人的意識,但還不具備成熟的心理條件,父母卻往往關注於孩子半成熟的一面,忽略了他們的成人感這一發展事實,由此而引發一系列的親子矛盾。因此,要做到尊重他們的獨立意識和適當的自主要求,不要再把孩子作為支配的對象和依從於自己的對象,而應適度分離,將孩子作為一個獨立的自我看待,做到以友相待,尊重其隱私權,遇事多加傾聽和商量,交流思想,進行良性的溝通。以朋友的身份引導青少年正確接納自己的變化,正確看待自己的成長、發展中遇到的困難和挫折。
其次,青少年時期是一些心理疾病和心理問題顯現的時期,也是早期已經形成的心理疾病或心理問題解決的關鍵時期。如果錯過這一時期,問題的解決將會非常困難,必然對成年以後乃至終生健康的發展產生極大的負性影響。所以,父母一方面要在良好、和諧的親子關係中,使孩子能夠表現出自己的特點,避免過度的壓抑,並敏銳發現孩子有可能存在的心理問題和心理困惑。另一方面,抓住這個有利時機,對已經表現出來的問題正確看待,及時給予調整和引導,必要時帶領孩子向專業人員求助,幫助他們成就一個健康、幸福的人生。而做到這些的前提是要有一個健康、和諧的親子關係!
推薦閱讀:
※出人頭地(給孩子講成語)
※打錯疫苗毀孩子一生!
※家庭教育的本質——如何避免家庭對孩子的傷害!
※我為你生兒育女,孩子隨我姓怎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