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抗戰歷史的轉折點是哪場戰役?

抗日戰爭的勝負手是1945年初的「湘西會戰」 ,也是中國軍隊終於確立必然勝利的轉折之戰,它終結了日寇回光反照式的「一號作戰」(國民黨方面的豫湘桂大潰敗)的勢頭,是抗日戰爭的最後一次大型會戰。湘西會戰的最終勝利標誌著中國抗日的正面戰場從防禦轉入戰略反攻,加速了日本投降的進程,戰役對陣雙方主力:

中國軍隊第四方面軍,司令官王耀武中將,轄第73軍韓璇部、第74軍施中誠部、第79軍和第100軍李天霞部。特別加強胡璉第18軍,自緬北空運廖耀湘新六軍為總預備隊。

日本軍隊第六方面軍之第20軍,司令官坂西一郎中將,轄第34師團、第47師團、64師團、第68師團、第116師團。

(陸軍總司令何應欽)

1944年的「豫湘桂戰役」中國軍隊之所以在湖南和廣西方向大敗,是有深度歷史原因的,其一是國軍各部深知日本來日無多,都在坐等抗戰勝利,鬥志和士氣低靡;其二是日軍為了挽救南洋敗局,集中了空前的兵力試圖打通中國大陸的交通線;其三是西南地區的國軍精銳,被蔣介石抽走相當部分參加滇西反攻作戰(20餘萬),否則美國人就要停止軍援,這個政治官司當時非常複雜。

從1938年到1944年,湖南方向僅有日寇第11軍所部的威脅,因其兵力不足,薛岳可以三守長沙而不破。而當日軍決定發起「一號作戰」時,特別成立了第六方面軍,下轄第11軍(橫山勇中將)和新增的第20軍(坂西一郎中將),同時指揮第13、第23和第6軍,特別調來薛岳的老對手岡村寧茨大將出任方面軍司令官,僅第11軍就加強到近10個師團,一舉佔領長沙,這是要跟華東和華南的中國軍隊玩命的。

(日軍第六方面軍司令岡村寧次)

日軍為破壞中美聯合航空隊的空中優勢,以第11軍橫山勇部擊破衡陽後,深入廣西發動「桂柳會戰」,奪取桂林和柳州的軍用機場;而以第20軍坂西一郎部沿湘黔公路進攻湘西雪峰山一線,試圖奪取當時最大的芷江中美空軍基地,戰役於1945年4月9日正式打響。

面對日軍的分進合擊,坐鎮芷江指揮的新任陸軍總司令何應欽,將第三方面軍湯恩伯和湖南保安司令吳奇偉的部分兵力也投入戰鬥,使各路攻擊日軍紛紛受阻,裝備美械的王耀武所部在雪峰山、芙蓉山各要點嚴重殺傷日軍,第116師團109聯隊被李天霞第100軍反包圍全殲。

鏊戰至5月4日,鑒於日軍各師團已是強弩之末,何應欽下令投入預備隊進行全面反擊,缺糧少彈的日軍第20軍還不斷遭到陳納德中美聯合航空隊的重大空中打擊,接近全線崩潰。5月6日蔣介石電令中國軍隊發動總攻,電報被日軍破譯,大驚失色的岡村立即命令全軍撤退,殿後的重廣支隊由於動作較慢終被追殲,如不是何應欽指揮失誤,恐將包圍更多日軍,到6月7日,歷時55天的湘西會戰宣告結束,日本軍隊完敗。

(芷江受降現場)

是役,日軍傷亡27000餘人,其中僅被圍自殺即高達1000人,被俘近500人,一個旅團和四個聯隊建制被全殲;國軍方面傷亡20660人,從傷亡比例便可看出,中國軍隊已經有了質的變化,具備了發動戰略反攻的能力,二個多月後,日本宣布無條件投降。

1945年8月21日,日本「中國派遣軍」代表今井武夫少將,在湘西的芷江草簽投降書。


推薦閱讀:

[轉載]中國歷史的轉折點:一片石戰役

TAG:中國 | 歷史 | 轉折點 | 戰役 | 抗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