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系列:讀書的情懷--gmz88的blog
讀書的情懷
人們需要有一種舒坦悠然的讀書情懷,需要確立多元、寬容、寧靜、平和的讀書觀念,真正展現出海德格爾在《荷爾德林詩的闡釋》中專門強調的這份生命情調:「充滿勞績,然而人詩意地棲居在這片大地上。」只有更多選擇的讀書,人們才能詩意地棲居,悠然地生活。
「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自古以來,中外文人墨客無不博覽群書。古代就用學富五車、才高八斗來形容那些博學的才子。「行千里路,讀萬卷書。」是他們的志向。
古代偉大的詩人大多遊覽名川大山,寫下了無數優美的詩句。想想為何他們能創作出如此多的名詩流傳至今?「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可能是對這一問題最好的回答。
「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作舟。」也在教育我們只有多讀書、勤讀書才能讀好書。作為教書育人的園丁,只有自己的肥料足夠多、足夠好,才能讓祖國的花朵開得更加美麗。
炎熱的夏天過去了,逼人的暑氣瞬間退去。一陣秋風吹來,片片樹葉飄落,在空中打著轉,像是在傳達著秋意。湛藍的天空在秋天顯得格外高遠,清新的空氣在早晨顯得越發純凈,路邊的梧桐樹葉沙沙作響。
「蕭蕭梧葉送寒聲,江上秋風動客情。」走進這樣的秋天裡,捧著蘇霍姆林斯基的《給教師的建議》,在彌河邊找個木凳坐下,就像走進了名師培訓的課堂。一個充滿磁性的聲音在耳邊迴響,教育我們要愛護每一個花朵。看完精彩的一章,起身在彌河邊徜徉,反思一下自己在教學工作中的不足,想想自己該怎樣教育那些聰明活潑卻又調皮的孩子們。
陽光透過樹葉,悄悄地灑在我的臉上。樹上的小鳥享受著溫暖的陽光,顯得格外興奮,歡快地在枝頭歌唱。天空是小鳥的殿堂,成片的雲朵就像浩瀚的書海,讓小鳥盡情瀏覽。如果有人問我:「大學裡最懷念的是什麼?」我會不假思索地說:「大大的圖書館,成排的書架,還有那些令我無限神往的書籍,這就是我對大學最大的眷戀。」
走進大學,一種自然的書香氛圍撲面而來。小路邊,大樹旁,草地上,捧著書籍大聲朗讀的人有之,坐在石凳上靜靜欣賞、細細品味的人亦有之。無論是在偌大的閱覽室,還是在幽雅的樓頂花園,寥寥幾人走過,多數人在專心致志地讀書。他們沉浸在書的世界裡,不為外界所打擾,真是「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
金秋的黃昏令人無限留戀,太陽掛在牆頭捨不得離去,接著太陽最後一縷光輝,欣賞著蘇霍姆林斯基的至理名言。走在回家的路上,那些給人啟示的名言在腦海中熠熠發光,像是點點的路燈,照亮了一條通往遠方的路。
這豈不是很令人開心的讀書情懷嗎?
讀書,使我增長了知識,拓寬了我的視野和知識面。讀世界名著,讓我領略到文學巨匠的獨特風格;讀詩歌散文,增添了我的生活情趣,陶冶了情操;讀時政,使我了解社會的發展動態;讀人文,讓我知曉各國的風俗民情。讀書還可以交友,人們常常因為喜歡同一本書而結為知己。
讀書,使我懂得做人的道理,讓我享受無窮樂趣。因為好書使我自信、教我樂觀、讓我奮進, 讀書,培養了我鍥而不捨、勤奮刻苦的精神。好書就像是我最好的朋友?熏它是最有耐心、最忠誠、最令人愉悅的伴侶。在忙碌的日子裡,我仍堅持每天抽時間讀書。是書本上的精華,使我獲得精神上的充實和心靈上的輕鬆、自由,幫我堅定信念,教我統籌兼顧,學好各門功課,做好社團部工作,認真完成各項學習任務。
正是因為有書在指導著我,才使我在工作上深得師生們的認可和讚揚,在生活上得到同學、朋友的關心和幫助。
讀書,是我們一生的事業,要得到更多,賺得更多,就要學習得更多。即使是同樣的信息,當你可以再一次學習時,你的行動力也會倍增。
「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作舟。」這是我多年來讀書的深切情懷,願藉此與愛書的朋友共勉!
置身於安安靜靜的閱覽室,面對著琳琅滿目的圖書,就有一種世界都盡收眼底的闊然。在這一片樂園裡,既能讓我掌握更多的學科專業知識,也了解更多的時事政治,然而,讀著一首清麗的小詩,一篇優美的散文,又別有另一番風味。
人生就像一次長途的旅行,在旅途中總會遇到這樣或那樣的坎坷與挫折。生活所給予的嗑磕碰碰,煩惱與鬱悶也隨之而來。這時,我總喜歡跑到閱覽室,選一本自己喜歡的隨筆或雜誌,拋開一切令自己煩悶的事,什麼都可以想,什麼都可以不想,且享受著那「紅袖添香夜讀書」的樂趣。有時,也喜歡到圖書館借一本精美、優雅的散文詩,來到綠蔭蔭的草地上,柳樹邊,不受塵囂喧擾,物我兩無。看夕陽西下。觀落霞餘輝,吟小橋流水,靜下心來,認真地思考人生,慢慢地品位生活。這真是一種無窮的享受。此時,我的讀書情懷就是自己,是生活。
讀書,可以豐富自己、陶冶情操,更重要的是,它糾正了我的人生態度,指引我走向更加美好的未來。
書山莽莽,書海淼淼,讀書情結。使我受益無窮!書——我們剪不斷的情懷。
人類未知的領域,猶如浩瀚無垠的大海,當迷茫與困惑一陣陣襲來時,卡夫卡說:「無論我轉向何方,總有黑浪迎面打來。」曠遠深邃的夜空同樣毫無際涯,卻以永恆的北斗標誌著方向,讓尋覓的眼睛仰之彌高,人生歸於塵埃如花瓣零落,然而人類生生不息,花瓣飄落塵泥,依然花落花開。茫茫浩渺的宇宙,需要有一種力量抵抗絕望和虛無,從而獲取行走的方向和激情,當智慧一代代累積並以書的方式傳承後世,閱讀——是獲取前人全部心智而不迷失自我的捷徑。
在荒蕪的心境中,沒有什麼比一個人的無知而自己渾然不覺更可怕。有人向海邊的農夫稱讚他的門前海景美,農夫卻羞澀地指著屋後菜園說:「海沒有什麼,屋後的一園菜倒還不差!」一園菜囿住了他,使他不能看到海景美,我們每個人都有所囿,有所弊,許多東西都不能見,所見到的天地是非常狹小的、陳腐的、枯燥的,在人類思想黑沉沉的夜空中,需要什麼去點亮心燈呢?在物質生活不斷滋生著慾望、不公和罪惡的世間,惟有書,書中悲喜交集的描述能將人的心靈帶走,把美當作心靈的鎮靜劑,並且引領人們去解悟,什麼才是值得人們傾心一愛的。
沒被人類智慧徹底解讀的自然,恐懼曾指向天空和土地,山川與河流,一道閃電也曾划過無知者驚悸的內心。讀書和不讀書的人都在天底下生活,都看著太陽東升西落,相安無事。可是,當有一天太陽不見了,不讀書的人以為世界末日到了,惶惶不可終日;而讀書的人知道那是日全食,安之若素。宇宙的奧秘誰也無法窮盡,宗教和神祇的情懷,縱有博大的悲憫,又怎能拯救眾生於絕望的谷地。而書是另一種信仰,它摒棄了蒙昧和盲從。
當有一種拷問從書本抵達了靈魂,我們學會了思考,思考決定態度,而態度決定了一切。
一戰時期,在歐洲,薩特的《存在與虛無》在男人世界裡無人問津,男人們寧可去談論將軍大衣上的紐扣,也不願去提及《存在與虛無》。但它意外的大受廚房主婦的歡迎。當時,用來鑄秤砣的生鐵,被收集起來熔鑄成槍炮運往戰場。而《存在與虛無》的重量正好一公斤重,被主婦們當作計量的砝碼。兵燹起於亂世,文明崩毀於蒙昧與黑暗。武夫、生鐵與大炮主宰乾坤,書、知識與讀書人似乎百無一用,連這樣一本書也只有淪落到廚房的份,與主婦的柴米油鹽為伍,斯文掃地。
可是,誰又想過,那些既成炮灰的生命,倘若他們年輕的腦瓜里,能夠裝下這本書,而不是被母親們擺在廚房煙熏火燎,他們會不會對肩上的槍炮產生質疑,會不會那樣輕信與盲從,會不會對人類的精神與存在的意義發出終極追問?一本書當然不能制止一場戰爭,可是,書會讓人明白,虛無或者真實的死亡如果無法避免,美麗的生命起碼不應該在心靈一片晦暗中灰飛煙滅。人——都將活著,或者死去。書告訴人們為什麼活著為什麼死去,怎樣活著怎樣死去。
驚嘆於猶太民族異乎尋常的生命力時,我們往往忽略了一個事實。猶太民族在嬰兒來到人間時,就在書籍上滴上蜂蜜,讓孩子用唇舌去舔吻蜂蜜,這是一個民族給他們的孩子所上的人生的第一課,它要告訴孩子們:書即幸福,知識是甜的。一個民族曾經喪失故土家園,靈魂的家園卻不能喪失,這個家園遠比國土遼闊,且具備更大的包容性與堅韌性。書——讓這個不斷產生天才的民族的腦袋變得異常的聰慧,當厄運來臨,看似萬劫不復,而他們的生命力卻像巨石之下的小草,卑微、柔韌、蓬勃。厚饋與反哺,構成了書與這個民族奇特的依存關係。
我認同卡夫卡的迷茫和無助,可是,當每一個夜晚如期而至,書打開我意識的扉頁,生命的豐富性隨之展開。有一片馳騁想像的精神地域在咫尺間完成了時空的跨越,世界在意識和情感中被一盞暗弱的燈光點亮,此時,我更喜歡賀拉斯的名言:「無論風暴將我帶到什麼岸邊,我都將以主人的身份上岸」。
每當坐在自己的書房,斜卧床頭,喝著一杯苦澀的清茶,捧著一本《散文集》,靜下心來,細細地體會那些字句,那長短不一、音調和諧的字句敲擊著我的心扉,沉醉其中,同時領略到一份屬於自己的讀書夢,一種源自於心底的坦然,其心情就像林語堂說的「在灰燼中拾到一顆小珍珠,要比在珠寶商店櫥窗里看見一粒大珍珠更為快活。」
我自己長期以來喜歡讀一些有生活意蘊的散文和書卷味濃郁的隨筆,在浩如煙海的書籍中尋找自己喜愛的書,就如從眾多的名花叢中挑出若干盆搬進自己小小的園地,以某種品種為主,形成一個自己的名花系列。
瓊瑤、嚴沁的言情夢,猶如霧裡看花,水中望月,可望不可及也,金庸、古龍的武俠風,俠骨柔情、登峰造極,醒來後,依然如故,平凡如滄海一粟。這些書堪稱經典,深受人們喜愛。但我並不隨波逐流,依然抱定自己的目標,尋我的讀書夢,求那最真所在,愛我所愛,訴說那幽幽的讀書情懷。
余秋雨的《文化苦旅》,初讀時,我是一知半解的,繼續讀這書時,便有了更深的理解,余秋雨抒的是民族之情,記載著不同風格地域的歷史與文化,讀著他的書,就好像隨著他一起去尋訪中國的歷史文化,穿越了千年的時空重拾歷史,在那裡每一個人物似乎都在同我相望,同我相握,並與作者做了一些超越了距離的心靈的交談,竟有種「夢裡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的感覺,我終於找到真正的好書,那感覺真地好難說清。
曾看到一篇文章,頗有同感,特摘錄片段於下:讀書是一種境界,一種坦蕩得無邪的境界,一個崇高得可笑的境界,守護在鉛制的沉重的真誠,讀出了墨香,讀出了絲竹纏繞,丁冬佩環。曲高未免和寡,常人未免譏笑,然我行我素,怡然自樂,當真不易。
讀自己的書,不能隨波逐流;讀自己的書,不能人云亦云,讀自己的書,要融入自己的情感、立場,具有這樣的情懷去讀書必定大有所獲。
大量讀書,會給「讀書人」帶來變革。像電視公益廣告所說「知識改變命運」。讀書求知,的確可以改變「讀書人」的命運。但我總覺得,這裡面似乎有一種類同於「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的、「以小博大」的「功利心態」。
讀書,當然是為了求得知識,讀書也真的改變了我們的命運。讀書的高境界,應當是讀出一份情懷。古人說,讀書養氣,就是這樣一種意思。
通過讀書,你的個人人生,變得越聰慧,而不是越迂執甚至迂腐,面對天翻地覆,你處變不驚,從容練達,應付裕如;通過讀書,你變得越單純,而不是越複雜甚至狡詐,你至朴至真,你雖容顏蒼老,但童心永駐;通過讀書,你變得越悲憫,而不是冷漠淡然或虛偽地慈悲,面對別人的大劫大難,你情同手足,感同身受;通過讀書,你變得越細膩,而不是粗野狂疏,當風吹飄絮,雨打浮萍,你都為之動心;通過讀書,你變得越寬廣,而不是小雞肚腸,整日悲悲切切,膩膩歪歪,絞盡腦汁,計來算去……總之,這就是一種人生心態,一種人生情懷。
單純為求得知識的讀書,功利性太強,好像僅為掙錢而去勞作,難以享受其中的樂趣。
讀書的至高境界,也不是純然去感知一種知識,而是通過知識,熏染一種人生情懷,一種面對世界的人生氣度。
若不能體悟「讀書」的至高境界,就不易獲得「讀書」的最佳情懷。對否?
我喜歡讀書,也喜歡看關於圖書介紹的文章。我看到許多作家寫的文章。我非常喜歡看,因為在那一篇篇意義非凡的文字里,可以讓我遨遊在知識的海洋里。
「如果一個人要讀書,則澡堂、馬路、洋車上、廁所里、理髮室皆可讀書。而且定是到樣車上、理髮室都必讀書,才可以讀成書。」林語堂一句話倒出了讀書的要義,給人以深刻的啟迪。「書籍好比食品。有些只需淺嘗,有些可以吞咽。只有少數需要仔細咀嚼,慢慢品味。」指引我去選擇優秀書籍去品讀。怎樣讀書才能提高人的綜合素養呢?培根曾經說過:「讀書使人明智,讀書使人聰慧。」笛卡爾還告訴我們,讀名著就是在接受高尚人物的思想精華,讓「別人的心臟在自己的身體里跳動。」清人張潮在《幽夢影》中寫道:「情必近於痴而始真,才必兼乎趣而始化。」大概說的就是人讀書須臻於一種渴望,方可達到忘情境界。
總之,讀書是一種吸引,一種感覺,一種愉悅,一種情懷!我們收集了一些名人名言,比如:「飯寧可一日不吃,書不可一日不讀」,「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書猶葯也,善讀之可以醫愚」,「書就像人類的食物,書讀到最後會有知識,而食物吃到最後會有味道」。
沁香情懷:人生快意惟讀書
閉門是深山,讀書為凈土。 ——古人
將門關上,隔開紛擾,靜靜品讀一本好書,那種感覺,就好像身處幽靜山林一般,感觀意識諸般清明,所有念頭不再生起,心中達到一片清凈之土,這也許是真正的深山吧!
啼叫的文字,喚醒了我的愚昧,指導我進入豁達。感覺天高地寬,馥郁濃香,心靈彷彿脫離了塵世的羈絆,融入了山野空靈,聽淙淙泉水叮咚,看悠悠雲霞舒捲,雲水悠悠,如菊淡淡。
書是智慧至寶,品讀名師大家,瞭然於胸,無異於將智者請到家裡,召開文化沙龍,品茗論道。如喝到深山幽谷的甘泉,如觸帶露小草,如沐春日融融的陽光。
聆聽他們暢談藝術人生,重溫親情友情,隨他們遊歷萬水千山,尋找真諦摯愛,那是心靈與心靈的共鳴,是生命與生命的對話。
讀書,感受的是精神,愉悅的是靈魂,凝練的是思想。
神與物游,寂然凝慮,思游千載,悄然動容,視通萬里。吟詠之間,吐納珠玉之聲;眉睫之前,卷舒風雲之色。
胸中讀萬卷,下筆如有神。則登山情滿于山,觀海意溢於海。
我才之多少,將與風雲而並驅矣,是何等的快意!此等情懷,非讀書莫屬!
推薦閱讀:
※情懷經年,素雪梅香
※秋天情懷
※年少情懷總是詩
※建黨偉業中洋溢著青年人怎樣的愛國情懷?
※沒錯,太極人既要有情懷,還要「臉皮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