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高招:怎樣給孩子積極的心理暗示
導讀:積極的心理暗示,就像一陣潤物無聲的細雨,悄悄滋潤著孩子稚嫩的心靈,對於培養孩子規範的舉止、優良的品性、良好的習慣具有很重要的意義。給孩子積極正面的期待鏡頭1:叮叮3歲,問他將來想幹什麼。他非常果斷地說:「當博士。」有一天,他拿起經常坐的一個小凳子,把它放在頭上,興奮地高喊:「媽媽,您看我像博士嗎?」媽媽一邊說著像,一邊給叮叮拍下了照片。從那以後,他走路的姿勢也變得斯文起來,彷彿真當上了博士。點評:肖伯納在他90歲壽辰時說過:「要記住,我們的行為不是受經驗的影響,而是受期待的影響。」 父母親對孩子的期待與評價經常會在言語及日常生活中有意無意地顯現出來。媽媽對叮叮幼稚的行為不僅沒有打擊,反而用拍照的方式給了叮叮信心,讓叮叮感受到媽媽對自己的支持,對自己的期待。所以,叮叮就會努力朝著媽媽期待的方向前進。學會對別人說「我的孩子真行」鏡頭2:樂樂和媽媽在幼兒園門口和另一個小朋友的媽媽說話,小朋友的媽媽問:「你們樂樂在家吃飯好嗎?愛吃蔬菜嗎?」樂樂緊張地望著媽媽,只聽媽媽說:「樂樂知道蔬菜有營養,即使碰到不喜歡也願意吃一點。」晚飯,本來不愛吃蔬菜的樂樂竟然沒用媽媽嘮叨,大口大口地吃著蔬菜。點評:孩子也好面子,父母在與別人談及孩子時,千萬不能「謙虛」,而是應當將孩子好的一面「驕傲地」展示給別人。例如,你可以告訴別人:「我家孩子今天又得了一朵小紅花了」「我家孩子很懂得孝敬老人,有好吃的總是讓爺爺奶奶先吃」等等。儘管這些話不是直接對孩子說的,但孩子聽在耳里,記在心上。他們就會在父母的這種積極的暗示下,將父母的話作為自己的行為標準來作出進一步的努力。正如樂樂,雖然平時不愛吃蔬菜,但媽媽不但給他留足了面子,讓樂樂對媽媽充滿信任,也願意實現媽媽的期望。父母的行為舉止要樹典範鏡頭3:旦旦和媽媽坐公交車,到了一站,上了一位老大爺,媽媽趕緊站起來給老人讓座。旦旦在自己的座位上坐了一會兒,想了想,對媽媽說:「媽媽你坐,你抱著我。」點評: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他們的一舉一動都時刻影響著孩子,為孩子所效仿。家長自覺排隊,用行為暗示孩子,插隊的人是不受歡迎的;在公共場所不隨地亂丟果皮紙屑,也會讓孩子學會自覺把垃圾丟到垃圾桶里。同樣,媽媽主動給老人讓座,也會讓旦旦懂得尊敬老人是美德。家長良好的行為舉止都在無形中暗示孩子正確的道德、行為規範。藉助神態表情肯定孩子鏡頭4:小小和小朋友們一起玩兒猜謎語,媽媽們則在一旁聊天。一個小朋友說了一個謎語,小小猜出來了,張張嘴卻沒有說話,小小望向媽媽,媽媽也微笑著看小小,眼神里是滿是鼓勵。小小不好意思地沖媽媽笑笑,說出了謎底。媽媽還望著小小笑,小小從媽媽眼裡讀到了讚賞和肯定。點評:不同的眼神和不同的關注方式會給孩子不同的心理感受。當寶寶在活動表現好的時候,媽媽給寶寶讚賞、肯定、微笑的眼神,讓寶寶體會到成功的愉悅;當寶寶在活動中遇到挫折時,給孩子鼓勵、安慰、愛撫的目光,讓寶寶感受到勇氣和力量。這些飽含情感和愛的積極暗示,能對孩子產生更大的影響。如何對孩子進行積極的心理暗示有這樣一則小故事:兩位媽媽分別帶著自己的孩子在公園裡玩耍。當看到美麗的蝴蝶在草地上翩翩起舞時,兩個孩子奔跑著去追趕,不小心都摔倒了。一位媽媽趕緊跑過去,抱住孩子心疼地說:"乖乖,摔疼了吧?"孩子"哇"地一聲大哭起來:"我好疼啊。"而另一位媽媽則站在一旁,淡淡地說:"沒關係,自己爬起來。"這位孩子若無其事地爬起來,又繼續奔跑著玩去了。同樣是摔跤,為什麼一個孩子顯得脆弱嬌氣,而另一個孩子卻表現得堅強勇敢呢?這跟兩位媽媽不同的表現有關。前一位媽媽緊張不安的態度在暗示孩子,摔跤是很疼痛的,從而在心理上增加了孩子疼痛的感覺,使孩子變得嬌氣,這是消極的暗示。而另一位媽媽淡然平靜的態度卻暗示著孩子,摔跤沒什麼大不了,自己應該勇敢地爬起來,這是積極的暗示。心理學家說,暗示是指通過語言、手勢、表情等施加心理影響的過程,暗示的結果是使受暗示的人在心境、情緒、興趣、意志方面發生變化。暗示教育最大的特點就是"暗",在潛移默化、不知不覺中影響孩子稚嫩的心靈。積極的心理暗示帶給孩子的是積極的認識和體驗。與說理教育相比,暗示教育能融洽教育者與被教育者之間的關係,含蓄而委婉,避免說理教育給孩子帶來的壓抑感和逆反心理,使孩子於無形中養成良好的道德認識和行為舉止以及堅強的情感意志。據調查,有接近90%在品質、意識和智力方面有傑出表現的人,年幼時期都感受過來自家長的積極暗示。幼小的孩子在心理上具有容易接受暗示的特點,可塑性很強,所以,家長應注意善用積極暗示,避免消極暗示。家長應從哪些方面對孩子進行積極的心理暗示呢?語言暗示設喻法教育孩子時,曉之以理的"理",不一定非要直白地說出來,有時通過設喻、講故事、做遊戲、角色體驗等點撥啟發孩子,讓其從中懂得道理,能達到很好的教育目的。對比法在糾正孩子的錯誤時,家長採用對比的方式,給孩子樹立榜樣,利用榜樣的力量感染孩子,使其不斷進步。要注意恰當運用暗示性對比,以免傷害孩子的自尊和信心。激將法好勝心強是孩子的天性,生活中家長不妨用暗示性的語言激起孩子的好勝心,往往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促使他很快去完成某項事情或達到某種要求。非語言暗示神態表情神態表情是人的內在情感的直接表現,家長可以藉助神態表情給孩子積極的暗示教育。當孩子獨立完成一件事情時,對孩子報以讚賞、肯定的眼神,讓孩子體會到成功的愉悅;當孩子遇到挫折時,給孩子鼓勵、安慰、愛撫的目光,讓孩子感受到勇氣和力量。這些飽含情感和愛的積極暗示,能對孩子產生更大的影響。行為舉止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他們的一舉一動都時刻影響著孩子,為孩子所效仿。家長自覺排隊,用行為暗示孩子,插隊的人是不受歡迎的;在公共場所不隨地亂丟果皮紙屑,也會讓孩子學會自覺把垃圾丟到垃圾桶里。家長良好的行為舉止會在無形中暗示孩子正確的道德、行為規範。暗示用得好,就像一陣潤物無聲的細雨,悄悄滋潤著孩子稚嫩的心靈,對於培養孩子規範的舉止、優良的品性、良好的習慣具有很重要的意義。讓我們多給孩子一些積極的心理暗示吧。用積極心理暗示來引導孩子積極的暗示,特別是這種暗示來自親人、朋友或老師,幾乎肯定會對孩子在心理和心智方面產生良好的作用。一、母親的暗示是孩子健康成長的關鍵長期以來,人們總習慣於把「暗示」的方法和理論歸入到催眠術或者心理治療之類的範疇。但作為一個教育的研究者和觀察的實踐者,我認為「暗示」這種方法,是一種與愛和本能密切聯繫起來的早期教育的一部分。1、愛的暗示給孩子以力量我母親從不對我的學習提任何建議,雖然她一個字也不認識,但她對我有著巨大的影響。我現在把它稱為「母親的暗示」。幾乎從一生下來,她就不斷發現許多我身上一些特別的東西,並總是以自豪的、不加掩飾的讚賞的口氣說出來。比如「這孩子太不一般了,他看一樣東西總是目不轉睛」;「看看,我們的孩子,他的精力多好,總是手腳不停」;「哎呀,這孩子哭起來像打雷一樣,這太神奇了」「看看這孩子真不簡單,吃這麼苦的葯,一聲不吭。」「你看,他的力氣真大,這麼重的東西他都能拿得起」如此種種。幾乎所有孩子都有的表現,我的母親也會本能的把它描述成自己孩子不凡的稟賦。等到我大一些的時候,她有時甚至把這種表現和神秘的世界觀連起來。「你看我們家孩子就是腦瓜好用,天生就這樣,以後肯定能搞好,我給他算卦都是上上籤(最好的),以後肯定能考上大學。」……她的這種暗示完全出於本能和愛,所以這種稱讚本身就毫無誇張和虛飾,讓孩子真的以為自己一定很出色。結果,這種暗示被孩子所接受,他真的表現很出色。2、消極的暗示讓孩子失去信心現實生活中還有另一種暗示,就是來自母親或父親的對孩子消極的暗示。一天和朋友聊天談到兒子,「阿姨,我的頭太大眼睛太小,不好看!」兒子忽然說,我大吃一驚,原來自己與朋友聊起孩子時常說的一句話,當時覺得他還小,不會在意大人所說的話的內容。沒想到我不經意的一句話竟對孩子那麼大的影響,不到三歲,就關心起自己的容貌:認為自己不好看!其實,我們只要稍加註意,就會經常聽到周圍的人在聊起自己的孩子時常常會語氣低沉地說:「我的孩子不行,智力不行,學不會」;「我的孩子怎能和你的孩子比呢?腦子不好用」;「唉,笨就笨吧,這就是他的命,他的命不好,有什麼辦法?」;「我家那孩子不是學習的料,學不會。」;「他要是像你家孩子四分之一就好了!」等等。仔細想想,世界上沒有比這更傷孩子的心了,特別是這種話是從他的親人口中說出。結果可想而知,這些孩子過早的失去了在學習方面的信心,甚至有的會產生一種強烈的叛逆和對環境的仇視情緒。二、積極的暗示對孩子產生良好的影響積極的暗示,特別是這種暗示來自親人、朋友或老師,肯定會對孩子在心理和心智方面產生良好的作用。這一觀點得到愛丁堡大學教育心理學馬丁教授的證實。他把一群孩子隨機的分成兩組,然後告訴老師,A組是優等級組,在智力、意志品質和特長上明顯較好;B組則相反。老師受到這種信號後各自開始相同課程的教學。一個學期後,A組的成績和各項測評真的優於B組。後來又經過幾組實驗,這一原理同樣被證明。1、暗示的作用對孩子越早越好。暗示的作用對孩子來說,越是早期越有較深遠的作用。暗示者與孩子的關係越親密,作用越明顯。如果母親對孩子的暗示是消極的,那結果一定也是悲劇性的。2、不同暗示其作用亦不同。一般的暗示,和包含了豐富真摯愛的情感的暗示,其作用是不一樣的。比如,一個經常受到誇獎的孩子,他也可能因為這種誇獎太頻繁而產生反感。特別是這些誇獎有些不實之處時,有的孩子就會產生過大的壓力,使他不希望得到這種誇獎。相反,包含著愛的積極的暗示,總是顯得真實可信,也沒有明顯的功利目的。這種暗示作用,就像血液一樣,深入而持久。另一項來自馬丁教授的調查表明:幾乎90%在品質、意識和智力方面有傑出表現的人,在自己的童年或少年時期都受到過來自親人的積極的暗示,最多來自母親,有的來自父親、老師、祖父母等等。那麼對父母來說,如何在孩子的早期教育中進行積極的暗示呢?(1) 這種暗示要充滿真摯的愛的情感只有愛、無私的愛才能真正發現對孩子有益、有用的暗示,這是和所有科學所不同的。它有時能發現孩子在某方面的潛能,「這孩子聰明,很懂事!」;有時是對他性格中優秀成分的敏銳捕捉,「這孩子這麼小,就願意與小朋友分享自己的玩具」「他還經常幫他的小夥伴呢!」;有時是對他智力的真誠讚美,「我們家寶寶現在就會數數了,能從一數到一百呢!」(2) 這種暗示不能是誇張和人為的對缺點的掩飾來自親人的暗示,常常會有誇大和期望的成分。但是對孩子明顯的缺點也大加讚賞會養成孩子在品質上的一些壞習慣。比如,有個孩子拿了媽媽的錢自己買零食吃,家長知道後不但不批評而且還誇獎自己的孩子:「你看,我們家寶寶會花錢了,知道錢重要了」。不顧事實,一味好勝,缺乏對真理的必要的謙卑,這樣的暗示,與消極的暗示所帶來的壞處一樣。(3) 這種暗示要能引起孩子身心的愉悅。不要輕易的給孩子下定義。當孩子確實在某些方面做得不夠好,我們應避免用以下語句:「你怎麼這麼笨呢!」「你看人家小強比你小,做得都比你好!」「你怎麼這麼不爭氣呀」等等。因為這樣很容易給孩子一種造成一種差和無能的暗示,特別是由於它來自孩子所尊敬的父母、老師時,這種暗示會導致孩子出現挫折感。我們不妨用以下語句:「我相信你下次會做得更好。」「你一直就是我最可愛的孩子」「你一直就是最棒的,不是嗎?」這樣同樣一件事,不同的暗示會對孩子不同的影響,而後者能引起孩子的身心愉悅。三. 讓孩子學會快樂的自我暗示愛默生說「一個人就是他整天想到的東西」;馬克.奧略留說「一個人的生活就是他想成為的樣子」;威廉·詹姆斯也說「我們最大的發現就是,通過改變頭腦的觀念,我們可以改變生活」。1. 不要讓孩子有錯誤的自我暗示如果一個孩子一再懷疑自己的記憶力,她就真的記不住。同樣,如果一個人成天擔心自己在變老,她也一定會變老。事情真的就是如此神奇!讓孩子每天重複說「我恨自己,我真的恨自己」,「為什麼我老出錯」,結果他無法做對任何一件事。這就是自我暗示作用。2. 大聲說的暗示讓兒子變得健康有一次,兒子突然說「是不是我們家的人都有神經衰弱的毛病」,我大吃一驚。原來,我給他講了一個故事,這本書里談到這樣一個觀點,一個孩子如果過早懂得很多,他一定會患上神經衰弱的毛病。於是「神經衰弱」這個詞就一直停留在他的記憶里,怎麼也無法忘記,他總把各種身體方面的異常感覺歸結到「神經衰弱」上面。「神經衰弱」這種自我暗示成了兒子的一道心理障礙。我必須通過交談和其他一些方法來排除他的心理障礙。我使用的方法很簡單,就是我讓他每天早晨起床就說:「我的身體和頭腦真是太好了!」「昨天睡的很好!」開始他只是小聲地說,後來我告訴他,不要猶豫,用你儘可能大的聲音去說。這兩句話在一個多月後,再也聽不到了,因為兒子的「神經衰弱」障礙已經完全消失了。3. 幸運語的暗示讓孩子充滿快樂我也通過一些自我暗示的方法,收到很好的效果。前兩年我在一所私立寄宿幼兒園實習,我去的時候正好是他們開學之初,孩子們的情緒還不穩定,老師希望我嘗試一些新方法。接受他們的那天,我讓他們從一個只能伸進去一隻手的紙盒中選取一張卡片,卡片上有好看的卡通人物,並且附有兩句話,就是他們的幸運語。我給每個小朋友解釋了卡片上的內容以及自己幸運語。然後我要求他們每天重複這幾句話:「今天,我很高興得和每個小朋友打招呼」,「我很有信心,我有力量」,「今天我學了本領」,「今天我很快樂」……由於是孩子自己選的卡片,他們都很重視它。開始他們不習慣這樣說話,我就有意問每個孩子的幸運語是什麼,自己能不能大聲說出來,這樣過了一個月,自我暗示的作用在漸漸顯現,每個孩子的臉上開始出現從未有過的興奮與活力……四大暗示讓孩子乖乖聽話大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說:「任何一種教育現象,孩子在其中越少感覺到教育者的意圖,他的教育效果越大。」所以,我們的很多父母在對待孩子教育上,應去掉那些讓人不快的「要求、命令、必須」等辭彙,而通過「啟發、暗示、商量」等形式來進行,這種形式的教育,孩子會更樂於接受,更喜歡。對兒童影響最大的暗示就是體態手勢、表情。眼神暗示吃過晚飯,爸爸給東東講故事。講著講著,東東的雙手搞起了小動作。爸爸沒有停下來,不過他用眼睛緊盯著兒子的小手。不一會兒,東東「醒」了過來,雙手安靜了。解析:眼神是一種無聲的語言,比語言能更細膩更清晰地表達感情。眼神暗示就是用眼睛把要說的話,所要表示的態度暗示出來。表情暗示家裡來了客人,平平有了小夥伴高興得忘乎所以,發起了「人來瘋」。他一會狂笑,一會尖叫,連爸爸的眼神也視而不見。於是爸爸猛地皺起了眉頭。這下,平平總算看到了,聲音也降低了不少。解析:人的表情能傳達多種信息,比如肯定、同意、可以、不能、不該等等。孩子做了好事,你對他讚許地點一點頭。孩子經過努力,解開了一道題,你對他會心地笑笑,都是一種最好的激勵。言語暗示浩浩早上起床後從不疊被,媽媽提醒過幾次,但效果不理想。一次,媽媽告訴浩浩,今天遇到樓下亮亮的媽媽說亮亮真乖,每天總是自己把床被打理得整整齊齊。浩浩聽後表面上不以為然,但漸漸地自己動手學會了疊被。解析:既然是「暗示」,就是不用言語直接表態。當要表揚或批評時,而採取一種迂迴的方法,用講故事、打比喻、作比較等把自己的觀點巧妙的「點」出來,讓孩子心領神會,在一種柔和的氣氛中接受教育。動作暗示周末,晚上9點多了,小飛還坐在電視機前。媽媽一言不發,卻站起來把孩子床上的被子鋪開,自己也停下手中的工作,上床休息。無聲的語言提醒了孩子,小飛馬上走進了自己的房間。解析:動作暗示就是用體態語言把自己的想法表露出來,從而教育孩子。家長輔導孩子做作業時,發現孩子坐姿不正,可以面對孩子做幾個挺胸的動作,並書寫一兩個字,讓孩子接受這些暗號,他就會學著做出反應。
推薦閱讀:
※[薦]十四個很準的心理暗示有助您成功
※潛意識對人的心理暗示起的作用。?
※室友因為不吉利要求我的鏡子不能對著他的床。本人不信鬼神也不敢苟同,被這麼要求時該怎麼辦?
※你會用哪些話來進行心理暗示?
※怎麼才能變成一個大氣瀟洒的人 不總是患得患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