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人民的名義》,看「哭窮」教育如何毀了孩子一生!
01
最近,電視劇《人民的名義》火爆各大網站和朋友圈!情節緊湊,毫不拖泥帶水,眾多實力派老戲骨實力霸屏,貢獻骨灰級演技。相信追了這部劇的人,都會對國家某部委項目處長趙德漢這個人物留下深刻的印象。他清楚地記得自己受賄的金額——兩億三千九百九十九萬五千四百元!而面對滿滿一冰箱的人民幣,他竟然說出了這樣的話:
雖然趙德漢已經當了處長,封官加爵,坐享榮華富貴,但仍然是「窮怕了」,從表面上看,是小時候家境貧寒缺乏安全感的後遺症,但其根本原因是:兒童時代沒有受到家長良好的教育與指引。
與孩子「談錢」,的確是每一位父母無法避免的教育話題。聰明的父母從來不會跟孩子哭窮,而是努力拚搏著。
哭並沒有用,解決不了任何問題。自己窮,是自己需要努力改變的,不能把孩子拉進來被窮吞噬。
02
聰明人應該腦里有錢,而不是心裡有錢,而教孩子認識錢,意義遠在於錢之外。
而現實中,孩子對於「錢」的認識,很多時候是這樣的,可以看看以下幾個例子:
場景一:
在商場經常看到這樣的場景:孩子看中一個幾塊錢的玩具,想要媽媽給他買,媽媽瞪孩子一眼,歇斯底里地大吼:「你知不知道媽媽每天上班多辛苦?賺的錢除了給你上學,只夠每個月的生活費,你怎麼這麼不懂事!」孩子被嚇得大氣都不敢喘,難以理解為什麼媽媽在前一秒還笑容滿面,此刻卻變成了一個陌生的瘋子。
場景二:
某父母為了培養孩子勤儉節約的習慣,喜歡在孩子面前「哭窮」,口頭禪是「家裡沒錢,只靠你好好讀書,以後賺大錢」。理所當然地給孩子穿親戚穿剩的舊衣服,玩別人玩膩了送出的玩具,靠哪個親戚發善心給孩子一點零花錢。孩子從小就被灌輸,錢來之不易,內心對錢充滿渴望。
以上幾個事例,可以說是中國家庭中的常見場景。
我們不否認孩子會因為父母經常「哭窮」而變得節儉了,但孩子內心的匱乏感也會伴隨著孩子一生的成長,並且會因匱乏感而帶來諸多的毛病。
因為窮意識背後緊逼家庭的壓力佔據了大腦的「帶寬」,很直接吞噬孩子大腦的發展能力,影響孩子的眼界和格局。
和《人民的名義》中的趙德漢一樣,歷史上很多大貪官都是因為小時候窮怕了。如大名鼎鼎的大貪官和珅,雖是將門之後,但幼年喪母,其父做官清廉而又早逝,致使家境十分貧寒,在這樣的成長環境下,物質上的渴望一直無法得到滿足,所以造就了後來瘋狂的和珅。
經濟上被嚴格管制,物質上一直未能被滿足的孩子,長大後容易惟利是圖、處處追逐金錢,很難獲得真正的快樂人生。
03
不信?那我們再看幾個例子:
場景一:
某位被窮養長大的高級白領,手上存款不低於60萬,她身邊的朋友和同事從06年開始勸她買房,當時首付8萬就可擁有深圳市中心的小戶型商品房,但她就是沒勇氣從那60萬的存款中拿出8萬來獲得自己的房子,而如今哪怕把60萬都拿出來,也不夠那套房的首付。每次花錢出去旅遊的時候,被朋友拉去買護膚品的時候,喝一杯30多塊錢星巴克的時候......她都處在一種很痛苦的狀態,她覺得自己這樣花錢是罪大惡極。她就是如此,即使憑藉自己的勞動賺到錢,也無法安心享受。
場景二:
某位IT工程師就是因為被父母從小到大經濟上嚴格管制的「窮養」,長大後的他特別渴望賺錢,又特別不捨得花錢。現在30多歲,月入4萬,不捨得給自己買件超100塊的衣服,不捨得花錢去旅遊,不捨得給父母換套好點的房子……,生活品質奇差,且對未來的規劃毫無魄力,因為他不會花錢,只懂存錢。
這幾個悲劇人物的家境也許都算不上貧窮,但有一點絕對是共通的——故事主人公的父母都有著「貧窮的思維」。
從小被灌輸了貧窮觀的結果,往往是孩子特別在乎錢,哪怕長大後有錢,也會很摳門,以致出來社會後交際受阻。
因為小時候長期處於貧窮和窘迫的狀態,長大後很難有安全感。唯一能讓他有安全感的,就是存摺上的數字不斷往上漲。
他們常擁有這樣的邏輯:
一、貴的東西不要買,沒錢買不起。
二、買廉價的商品就代表節省。
所以他們只能擁有廉價的商品,不懂辨別商品的真正價值。而那些廉價的商品質量不高,導致他們的購買頻率提高,又陷入一個「買廉價商品,短期損壞,繼續買廉價商品」的死循環。
04
受此影響的,還有成長在這樣環境里的孩子,以及每天受著貧窮價值觀熏陶的他們的下一代。
如果你的孩子長大了並娶了媳婦,會因為媳婦一年中共花了2000買衣服護膚品而大發雷霆,並思考要不要離婚,請不要怪他吝嗇或氣魄小,他只是繼承了你的節儉。
「貧窮」的思維就像一種遺產,如沒有摒棄,無論我們的孩子願不願意繼承,它都會被記在孩子人生的戶頭上。
05
那麼,如何跟孩子談錢?
一個孩子的內心是否富足或貧瘠,並不完全是由於物質是否缺乏而導致,而是一個家庭對待生活的態度。
即使一個非常富裕的家庭,但如果過分地跟孩子強調金錢的來之不易或者大人處處對金錢的執著,甚至將金錢的維持建立在孩子的痛苦上,那麼孩子的內心也是不能富足起來的。
不要告訴孩子,這個商品很貴,我們買不起。
告訴孩子,我們每個月都有預算,現在已經超預算了,所以我們只能下次再買。
告訴孩子,這個商品有比較複雜的性能,適合更大一點的孩子玩,所以等你再長大一點,我們就可以買這個商品。
不要告訴孩子,家裡沒有錢,只能靠你了,你要好好上學,才能賺錢養家。
詢問孩子,你喜歡什麼,為什麼。
詢問孩子,你想要成為什麼樣的人,我們可以為你做什麼。
不要告訴孩子,你只要好好學習就可以了,其他什麼都不用你管。
告訴孩子,要勞逸結合,只有強壯的身體,才能支持長久的學習。
定期給孩子零花錢。規定好零花錢的應用範圍,比如告知孩子,以後想要買小玩具、小零食,都可以自己買單了。孩子想要什麼的時候,提醒孩子用自己的零花錢去買。
引導孩子樹立正確的理財觀,合理理財,還應該教他們如何「給予」,讓孩子明白,錢不僅僅是滿足自己物質需求的工具,它的價值還應體現在幫助他人上。我們要給予孩子愛的承諾,保證孩子內心的安定。這樣,他們才會成長得更好。聰明的父母從來不會向孩子哭窮。父母努力做好自己,才能幫助孩子成為更好的自己。
註:本文經授權轉載自微信公眾號現代教育報(ID:modedunews),文中部分內容來自公眾號嬌嬌媽(ID:jiaojiaoma8)。嬌嬌媽,專註於服務數百萬媽媽的孩子教育平台,用親身經歷讓您在育兒路上少走彎路,做個最懂孩子的好媽媽。
推薦閱讀:
※如何把所看的書和所學的知識內化?
※兒童不是成人餵養的小動物!
※如何在其中填上「+」或 「-」使等式成立 11□10□9□8□7□6□5□4□3□2□1=1?
※江西某大學黨委書記在學校頒獎典禮上高呼「領導都站著,讓老師坐」,你認同他的做法嗎?
※弘瑞3D列印同台職業教育共話「智造」人才——3D正式列入《全國技工院校專業目錄(2018年修訂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