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園暴力,正在毀掉我們的下一代
兇手不只一個,死者不只一個
被害的加害者,加害的被害者
人們何時開始如此彼此對待著
受傷的人不只一個,傷害的人不只一個
有些傷看不見的,人如此彼此對待著
——《兇手不只一個》
最近,一段名為「鹽津縣普洱鎮241班欺凌女同學」的視頻在微信朋友圈、微信群及各大視頻網站傳播
視頻中穿粉色外套的就是受害者陳某,參與毆打辱罵陳某的共有9人。期間巴掌,推搡,踢踹等傷人行為充斥著整個視頻。還有那一聲聲「你錯了沒?」的質問讓人唏噓不已。
隨著事件的不斷發酵學校也發布了道歉信
對於學校的做法,部分網友卻並不買賬
因為他們更關心的,是相關部門對「施暴者」的處理辦法。畢竟,犯錯的主體是這些個「施暴者」。聲明中還提到校方為受害女生安排了心裡輔導為其治療。
或許有一天,女孩的一切都會好起來。但是這次經歷帶來的傷害,或許永遠也化不開。我們必須承認,校園暴力對於一個孩子來說,實在太過恐怖。
校園暴力,
一場鮮血淋漓的「屠行」
孩子本該是天真爛漫,單純美好的代名詞;學校本該是教書育人,學知明德的神聖地。然而,這一切在屢見不鮮的」校園霸凌事件「面前轟然倒塌。
安徽黃山一男生遭同學現金扇臉
江西永新女生遭圍毆
多名初中生模樣的女孩對著另一下跪著的女孩連扇耳光,不時用腳踹其身體,毆打時間長達5分鐘。
福建南安小學女生被扇25巴掌
白衣女生被10多個學生圍著,兩名女生斷斷續續,前後共朝前臉部扇了25巴掌。
福建永泰初三男生遭圍毆脾被切除
15歲的小鴻在10多天前的一個晚上,在學校宿舍里遭到同班3名同學毆打,脾臟積血,無奈只能切除。此前他已經被同學欺凌4年之久。
女孩被圍著拍裸照
腫脹的臉頰,出血的後腦勺,激烈程度可想而知
女孩在教室被扇巴掌
種種暴行讓人咋舌,暴力程度遠遠超出了人們對這個年紀孩子的認知。施暴者就那麼冷漠的看著,惡趣味的嘲諷著,不開心了再多來兩腳。他們從欺凌他人中獲得優越感。一場「校園霸凌」的開始,甚至可以沒有來由。
是啊,對於施暴者來說,只是過過嘴癮,只是看你不爽,只是因為……可是對於受害者來說,心靈受到的創傷一輩子都難癒合。
人性本善的背後,是難以想像的惡。
「屠行「盛行,
我們都是共犯
是什麼,讓這些年紀輕輕的施暴者這麼有恃無恐?
「鑽法律的空子」
電影《告白》中有這麼一句台詞「因為是未成年人,殺了人也會收到少年法的保護,不會被判死刑的。」
這是劇中的一個片段,少年將女孩扔進冰冷的泳池裡,然後冷漠的轉身離開,任其溺亡。
日劇《非正常死亡》的這段話同樣讓人感觸頗深。
「法律無法制裁的,名為欺凌的殺害」
更有甚者認為,《未成年人保護法》已然成為《未成年人保「渣」法》。這樣的想法雖然有偏激之處,可也不是沒有道理。
「校園暴力、霸凌」事件不勝枚舉,可真正受到嚴重判罰的又有幾個?又有多少「施暴者」頂著「未成年」的帽子,躲過了法律的制裁。
可是,未成年不該是無知與放肆的保護傘,無論是誰觸犯了底線,都是需要付出代價。
」同學之間的玩笑,沒發生什麼矛盾「
節目主持人馬東曾在《奇葩說》中分享過自己在學校被欺負的經歷。他說「沒被打過,他們會把我帶到一個磚垛神秘的拐彎抹角的去處,然後按著我的腦袋說:『說段相聲』」。
可是,等他向老師反應時,一辦公室的老師甚至起鬨:「來,先說一段。」是啊,誰會覺得「說段相聲」是一種霸凌呢?老師也不覺得。
視頻中的受害者被幾位女生輪流扇巴掌,施暴者還一邊嬉笑著說「打重一點啊」,「我還要來一次」,旁邊的幾位「看官」冷漠的看著,甚至有些還帶著微笑。視頻被火速轉載後,當地教育局坐不住了,連忙解釋說
是的,你沒有看錯,他們說這只是個玩笑。這一波強行解釋非但不能讓人信服,還揭示了當地教育局企圖掩蓋真相的嘴臉,實在沒眼看。
見多了校園霸凌的新聞,很多地方教育局,學校一旦出現問題,要麼用做思想工作的方法解決,要麼用道德灌輸去解決,沒有從人文的角度真正走進孩子的內心世界。
可是,真誠的面對,理性的看待,放下身段真有這麼難?
」你是不是惹別人了,不然他怎麼就打你不打別人「
父母於孩子來說,是最值得信賴的人,也是他們尋求安全的港灣。可是如果有一天,你在外面被他人欺負,回家告訴父母卻得到類似這樣的回答
l你又去惹人家,就不能讓我省點心
l小孩子之間打打鬧鬧很正常的
l他為什麼只打你不打別人
l一個巴掌拍不響
就是這些想當然的回答,無形中推動著悲劇的發生和演變。《青海:15歲少年服毒自殺 三份遺書道明真相!》的新聞無疑給了許多人當頭一棒。
陶某某的遺書,帶有一種絕望的色彩,就像手裡捧著一顆受傷後鮮淋淋的心臟在你面前,赤裸裸的展示著他的脆弱,他的無助,他的無可奈何。用血寫下的「對不起」三個字又是多麼的沉甸甸。
遺書中,他講述了被同學欺凌的種種遭遇。拿飯盒,打開水、洗飯盒、倒洗腳水、洗頭,甚至是毆打。
早在一個月前,陶某某便告訴父母自己在學校受到同學欺凌。可是知道真相後的父母非但沒有為他「討回公道」,反而是對其一頓責罵後,又將陶某某送回了學校。而作為班主任老師也並沒有詳細詢問孩子逃學原因,在讓逃課回家的陶某某寫了份檢討書後,也沒有過多調查。
一個月後,陶某某再次逃學。這次他去了西寧大廈附近的一家飯館,稱要在這裡打工。老闆在經過詳細詢問後才得知,孩子是由於長期在校受到同學欺凌,所以才逃學在外。老闆聯繫任某某讓其領走孩子,並在電話中告知了任某某孩子逃學原因。
讓人失望的是,母親任某某依然只是勸說孩子不能逃學,對其在校園受欺負並未做出保護性的舉措。任某某怎麼也沒有想到,兒子會用死的方法結束一切,悔恨和自責讓這位母親淚流不止。
長期受到欺凌和被侮辱,讓這個少年不堪重負,而家長的不以為然成了壓垮他的最後一根稻草。
如果說施暴者是校園暴力中的罪魁禍首,那麼冷漠的旁觀者就是暴行最大的幫凶。
「我可以接受你的道歉,
但我不會選擇原諒你!」
一場同學聚會的時候,全班一起向當年在班級里被欺負被霸凌的女同學道歉,當初的受害者選擇了原諒。
這份遲到了30年的道歉,可以被接受,但是值得被原諒嗎?
刀子沒扎在你身上,你永遠不知道有多疼。也許你可以輕描淡寫的說一句「忘光了」,那些被傷害的人,他們真的忘得了嗎?
不!
那些被霸凌者,身體的痛苦可能是短暫的,但心裡的創傷足以逼瘋一個人。要知道,人前表現的再自信大膽,人後也許在無數個寂寞深夜裡自舔傷口。
那些受過傷的人,還在被陰影所困擾……
不久前在知乎看到一篇帖子
一個花季少年因為校園暴力失去了睾丸,失去了珍惜的愛情,也失去了少年的自尊。他在文中寫了這樣一段話
施暴者被成功的保釋,並沒有受到法律的制裁,隱姓改名也許就能有個新的人生,而被影響一生的卻是被欺凌的人。
原諒?呵呵,不存在的!
道歉是施暴者的本分,原諒卻不是被施暴者的義務,所以我們大可以說:「我可以接受你的道歉,但我不會選擇原諒你!」
你的人生屬於你自己,
不該成為復仇的犧牲品
心理學家榮格的研究表明:「健康的人不會折磨他人,往往是那些曾受折磨的人轉而成為折磨他人者。」
簡而言之就是,被施暴者也可能變成施暴者。
七年時間,他經受了無數次的暴力相向。不在沉默中爆發,就在沉默中死亡,在恐懼與絕望中這個少年終於選擇反擊。只是,這個反擊同樣付出了巨大的代價。未來十年,他要在監獄中度過,度過青春時期最美好的年華。
父親的不以為然,老師的口頭教育,同學的視而不見……這個年紀輕輕的少年
被推向罪惡的深淵。
這大概就是:當你在凝視深淵時,深淵也在凝視你。
當我們受到外界侵害時,我們很可能會被仇恨所蒙蔽,一心想要復仇進而成為暴力的信徒,在與魔鬼的交手中變成另一個魔鬼。
面對暴力,有些人會選擇忍氣吞聲,有的會選擇一死了之,或者同歸於盡……但是我們更應清楚每個人的人生,都是屬於你自己的,不該讓它成為暴力事件中的犧牲品啊!
每一個人都是平等的,
沒有可以被饒恕的犯罪
校園暴力從來不是個案,它更不該只是一時的新聞熱點,熱得快冷得也快。但很多時候,我們甚至連面對的勇氣都沒有。
見慣了教育局的「官方和冷淡」,聽慣了學校的「我們沒有責任」,習慣了父母的幡然醒悟和後知後覺。
悲催的是,我們習慣了悲劇引起反思,那些早該搬到檯面上的問題被當成毒瘤掩蓋,可惜它不會自我癒合反而是潰爛成疾。
校園霸凌的原因和解決措施各有不同,需要家長、學校、社會的共同努力,法律的進一步完善更是亟不可待。每一個人都是平等的,沒有可以被饒恕的犯罪。
這則新聞無疑是大快人心的,施暴者得到應有的懲罰,他們不是法律的」漏網之魚「
今年的兩會期間人大常委也提出修法建議,這是一份重視,也是一份警告,別拿年幼無知當靶子。
每個人都是不同的,不能因為不同或者小矛盾就要遭受責難欺負。生而為人,請務必善良,學會為自己的行為負責,是每個人的必修課。抵制校園欺凌,從你我做起!
最後附上一段《人間失格》里的經典獨白:
傷害他人的團員
有看到鏡子的反射嗎?
你也是你也是你也是
我只看到我們有相同的臉孔
愁雲慘淡的哀傷的面容
推薦閱讀:
※對校園欺凌說NO,被欺凌者終於不再沉默
※《總有一天》會成為下一部《熔爐》嗎?至少我是這麼覺得
※未成年人少了,未成年人犯罪率卻上升了
※謝謝你把我從深淵的邊緣拉回來
※打呼嚕被室友圍毆,不要讓校園暴力毀了孩子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