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家園共育】新生入園變奏曲

新生入園,無論是家長,還是孩子,多多少少都會產生「分離焦慮」。家長對孩子將要生活的新環境和老師有無數的顧忌和擔心;孩子對將要離開自己的親人來到陌生的環境,接觸新老師和小朋友感到害怕和不安。那麼,如何正確看待和理解初入園寶寶的心理特點和行為表現?怎樣讓家長和孩子儘快擺脫「分離焦慮」,更快地適應幼兒園生活?本期我們將從孩子、家長以及教師等不同角度入手,對新生入園適應問題出謀劃策。

初入園寶寶的哭鬧期張少芳每年九月,總有不少幼兒從家庭步人幼兒園,開始嶄新的生活。由於環境的變化,心理上的不適應,許多幼兒總是不肯讓家長離開,哭鬧不止。有哭鬧兩三天的,也有哭鬧十多天的;有的到幼兒園門口就哭,家長走後就好了;也有的從早哭到晚,老師怎麼哄也不起作用,甚至倒在地上打滾,導致教育教學活動無法正常開展。由於每個孩子的適應能力、心理素質有差異,哭鬧的程度和表現也就不同。適應能力強、心理素質好的孩子哭鬧相對少一些,反之則多一些。不過絕大多數孩子在適應了幼兒園的生活以後,都能表現得很好,這就是新入園幼兒的哭鬧期。

幼兒哭鬧主要有下列幾方面原因:

1.幼兒來到幼兒園,接觸到陌生的環境和陌生的人,這種不適感讓幼兒感到不安、焦慮、無助。幼兒來園的哭鬧現象很大一部分源於幼兒與心中依戀對象的分離而產生的「分離焦慮」。

2.小班幼兒還處於自我中心階段,他們根據自己的感受來決定自己的行為,對周圍其他人的活動並不感興趣。因此雖然有那麼多同伴在,他們卻不會主動去和同伴交往。

3.過度依戀親情。經觀察,哭鬧嚴重的幼兒多來自隔代撫養或母親全職撫養的家庭。這兩種狀況都容易造成幼兒極度依賴的心理。幼兒在家庭中已經建立了一種事事代勞的生活方式,因此來到幼兒園後,環境的改變和凡事要親身而為的狀態讓幼兒產生了本能的情緒宣洩——哭。

4.小班幼兒較情緒化,其情緒易受他人影響,也特別容易轉移。一些不哭的幼兒看到其他幼兒哭鬧後很快也哭了起來,一些本來哭的幼兒也會因為其他事情而很快轉移注意力,不哭了。

5.家長過度關注的結果。一些家長十分關注幼兒在園情況,送幼兒入園後依然在教室外密切關注。而幼兒由於初人園,大多還沒找到樂趣所在,看到自己的親人在外駐足,難免會開始掉眼淚。

馬斯洛的層次需要理論認為,人有生理、安全和歸屬的需要。幼兒的入園焦慮說明他們也有這些需要。當幼兒的需要未被滿足時,就會出現哭鬧現象。如何讓新入園幼兒儘快適應幼兒園生活,是幼兒園教育中不可忽視的。我們應該意識到新入園幼兒的哭鬧並不是有意識的搗亂,而是正常的生理反應,正常的心態現象,正常的社會性表現。當然,新入園幼兒的哭鬧現象雖屬正常,但是我們也不能任其發展,更不能簡單地強行制止,而應該採取積極有效的措施,縮短這種現象的過程,否則,將嚴重傷害幼兒的情緒情感,阻礙正常的教學秩序。

家長和教師一起保駕護航陳青霞作為家長,如何讓孩子能夠高高興興地融入幼兒園的集體生活?而教師又如何接手這些陌生而又單純的孩子?如何充分發揮家園雙方優勢,使幼兒身心和諧、健康地發展?筆者結合多年的教育經驗,建議如下:

家長應配合教師做好入園前的裝備工作孩子年齡小,接觸最多的人就是父母,父母的行為對孩子起著潛移默化的影響。隨著孩子年齡的增長,他們的語言、情感、認知等各方面開始發展,對周圍的事物非常感興趣,這個時期是啟蒙教育最好的時機。家長應把握好時機,做好孩子入園前的準備工作。

1.變「依賴」為「獨立」三周歲前的幼兒從呀呀學語到蹣跚走路,一切生活習慣無一不是在父母或長輩的指導下進行的。幼兒在兩周歲左右應該讓其養成良好的作息時間,早上7:00起床,晚上8:00左右休息,中午引導其學會午睡,合理的作息時間可以為其順利開始幼兒園生活打好基礎。以往有很多小班孩子到午睡時間哭喊著不肯睡覺,寧可坐著,也不願躺下。在自理能力方面,家長要有意識地引導幼兒學會清楚地表達,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如自己吃飯,自己上廁所,自己穿脫衣服等。很多家長覺得孩子年齡小,不懂事,於是大小事情均親力親為。殊不知,這樣會對孩子的教育帶來很多負面的影響。每學期初都有許多新人園的孩子,到午飯時間,坐著等老師來給她喂飯;還有的孩子上完廁所拽著褲子,光著屁股跑到老師跟前說:「老師,給我擦屁股。」而鞋子左右穿反的現象更是常見。這些看似簡單的問題,卻折射出家長平時對孩子無微不至的「關心」,這種「關心」往往給老師帶來很多工作上的負擔。為了使孩子能儘快適應幼兒園的集體生活,在入園前,家長應有意識地引導孩子學習基本的自理能力,盡量學會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2.變「恐嚇」為「同往」入園前,家長切忌對孩子說一些恐嚇的話。父母特別是祖父母可能對孩子上幼兒園不放心,並在言行中有意無意流露出來。如:「寶貝,今天的紅燒魚你多吃點,上幼兒園後就沒有這麼好吃的了。」孩子是很敏感的,他很容易以父母的情緒來體會幼兒園,他會從大人的言語及態度中感覺到幼兒園不是個有趣、安全的地方。還有些家長常把「你再這樣下去,到了幼兒園可怎麼辦呀」、「你再不聽話,我就把你送到幼兒園」掛在嘴邊。這樣的教育方法會讓孩子認為幼兒園是黑暗的,老師很可怕,從而對幼兒園產生抵觸甚至恐懼的心理。入園前,家長應帶孩子到幼兒園周圍散步。條件許可的,可帶孩子到幼兒園內部參觀,讓孩子玩玩積木或滑會兒滑梯,告訴他幼兒園裡有許多小朋友和玩具,裡邊可好玩了。讓孩子知道:寶寶長大了,就要到幼兒園學本領,幼兒園老師的本領可大了,會唱歌、跳舞、彈琴、畫畫……引導孩子對幼兒園充滿嚮往。

3.變「牽手」為「放手」曾經看到一個故事,說的是一隻鷹,把窩建在懸崖邊孵化小鷹。當雛鷹長到一定時間後,母鷹不顧幼雛的死活,紛紛把他們推出鳥窩。雛鷹被推出鳥窩後,奮力揮動翅膀,終於飛上了藍天。我們家長對於孩子的人園也無異於母鷹,要想讓自己的孩子早日在藍天上自由飛翔,就要捨得推他一把。有的家長開學第一天跑到園長辦公室,焦急地說:「孩子一直哭鬧著不肯上幼兒園怎麼辦?這麼小的孩子,要在幼兒園呆一天,不知道他能否適應幼兒園這個新環境?是否能自己吃飯、睡覺?」邊說邊抹眼淚,一副可憐楚楚的樣子。而有的家長則因為孩子第一天來園的幾聲歇斯底里的哭鬧,久久不願離去,或躲在窗戶外偷窺,或頻頻在園外徘徊……幼兒良好的行為習慣是從小養成的,一味的呵護不利於孩子的成長。家長在把孩子交給老師的那一刻,就應該積極配合老師,迅速離開,不要在教室周圍逗留,以免孩子發現後,出現哭鬧或情緒低落的現象,更不允許孩子三天打魚兩天晒網。對於孩子點滴的進步,家長一句鼓勵的話語:「寶貝,你今天真棒!」會使孩子變得更加自信。家長要堅信,放手後自己的孩子會很出色,一定能很快適應幼兒園的集體生活。

教師應全身心做好迎接孩子的教育工作面對哭鬧的孩子,教師應根據幼兒的年齡特點,設計出充滿童真、童趣的教育環境,化規則為遊戲,消除孩子心中的恐懼,用愛心搭建橋樑,使孩子能身心愉悅地投入到活動中。

1.化「枯燥」為「溫馨」

幼兒的年齡小,主要是以具體形象思維為主,越是形象生動的物體越能激發起幼兒的興趣。而今很多幼兒園只提倡環境的美觀,卻沒有充分地發揮環境與幼兒的互動作用,教學模式主要以教師說、幼兒聽為主。為了使幼兒有個溫馨的環境,每學期初幼兒園都應要求教師根據各年齡班幼兒的特點提早進行環境布置。小班幼兒活動室牆面的布置宜富有溫馨感,做到兒童化、生活化、情趣化,營造一種熱烈歡迎的氣氛。幼兒年齡小,入園後注意力會受周圍環境的影響而減輕「分離焦慮」。在孩子入園的第一周晨間接待中,教師還可以在活動區投放適合小班幼兒生理和心理特點的桌面玩具。如:提供色彩鮮艷的積塑,引導幼兒隨意搭建;提供形象生動的電動玩具、布娃娃等,轉移個別情緒波動較大幼兒的注意力;提供發泄區,例如「哭泣」的椅子,讓幼兒有個發泄情感的空間;提供便於操作的「娃娃家」,讓幼兒通過模仿,自由地玩耍。總之,通過各種有趣的操作活動,讓孩子沉浸在快樂之中,嘗試並接受幼兒園的新環境,使枯燥無味的入園活動變得溫馨而充滿童趣。

2.化「規則」為「遊戲」喜歡遊戲是幼兒的天性,教師要抓住幼兒喜歡遊戲的特點,精心設計各種有趣的活動來吸引幼兒,讓孩子忘卻離別的痛苦,併產生對幼兒園的興趣

新上任的小王老師在新生入園的第二天,計劃給幼兒編排座位。看到哭哭啼啼的孩子們,她焦急地扯著嗓子喊:「小朋友,請你們回到自己的位子上坐好,眼睛看老師!」隨之拿著鈴鼓拚命地敲呀敲。個別在託兒所見過「大世面」的孩子乖乖坐在椅子上,而大部分孩子則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更有甚者居然扯開喉嚨「媽媽,媽媽,我要媽媽」地哭開了……看到這種情形,旁邊的主班老師急中生智,馬上拿起身旁的兔子頭飾,親切地說:「我是兔媽媽,很高興今天家裡來了這麼多小兔子。孩子們,坐上小火車跟媽媽一起到外面玩遊戲吧!」在教師的引導下,孩子們一個跟著一個搭起小火車,破涕為笑了。玩了一陣遊戲後,兔媽媽再讓乖寶寶按高矮站好,搭起小火車回到活動室休息。編排座位活動便在輕鬆而愉快的遊戲中完成了。在「玩中學」是小班幼兒最明顯的年齡特點,教師要充分了解幼兒的年齡特點,設計出生動、活潑的遊戲活動,讓幼兒在遊戲中潛移默化地接受教育。

3.化「擔心」為「愛心」愛心是幼兒身心健康發展的精神食糧,是滋潤幼兒心靈的甘露。每學期初,面對眾多啼哭的新面孔,許多教師望而生畏。相對其他年齡班,小班教師要付出更多的時間和精力。首先,為了幼兒的安全及日後各項工作的開展,教師應在最短的時間內記住每一位幼兒的姓名及長相。曾經有這樣的事情發生:在開學初,一名小班的孩子提早被姑媽接回家了,而她母親在接送時間再次來園接孩子。因為接不到孩子而讓教師心裡忐忑不安,尋遍了幼兒園各個角落,最後才確定是在他姑媽家。其次,要妥善處理好活動中的磕磕碰碰。教師要在第一時間和家長取得聯繫,化不必要的擔心為愛心。在幼兒一日生活中盡量以包容的心來對待每一位幼兒,哪怕是因為孩子好奇,開著水龍頭把袖子打濕了;哪怕是幼兒回答的問題牛頭不對馬嘴;哪怕是一次大便不小心拉到褲子上,教師都應該懷有一顆慈母般的心,及時加以引導和安慰,相信孩子經過努力,下一次會有更大的進步。再次,對於個別情緒低落或愛哭鬧的幼兒,教師要因材施教,了解原因,「對症下藥」,相信孩子一定會轉悲為喜。一日活動中,教師要做個有心人,細心觀察每個孩子。家長來園接送時間,教師要主動跟孩子問好,及時跟家長反饋孩子在園情況,不足之處希望家長配合。許多瑣碎的小事,有了教師先家長之憂而憂,一定會讓孩子覺得溫馨,同時也會讓家長感到放心。

我有「四招」解你難趙菁新入園的孩子,離開了親人,來到新環境,面對陌生人一時不是很適應,難免大哭大鬧。家長們是看在眼裡痛在心頭,眼眶紅紅,臨走時還一步三回頭。一個孩子的奶奶對我說:「你不知道我有多擔心,多難受。看她哭,我也想哭。」父母舐犢情深,同樣身為人母的我感同身受。作為新班教師,我總結了幾招,來應對新人園幼兒的哭鬧。

弟一招:擁抱 每天早上,我都會笑容滿面地迎接孩子們的到來。「寶寶,早上好!來,老師抱抱!」對付那些死揪住父母衣角不放的孩子,我立即把孩子抱在懷裡,讓他把頭埋在臂彎里或者靠在肩膀上,手輕拍其背,身體以搖籃的節律輕擺。然後說點有趣逗樂的話,甜言蜜語鼓勵一番,再鬧的孩子也會被你吸引住,停止哭鬧。因為入園焦慮的主要原因是缺乏安全感和被愛的感覺,這種媽媽式的擁抱正好契合了孩子們尋求愛和安全感的情感需要,可謂對症下藥,藥到病除!

第二招:我為寶寶做點事

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個性、喜好和生活習慣。允許並尊重孩子的個性,以一種母親般的氣度包容孩子,接納孩子,耐心地照料孩子,才能建立起一種師幼間的情感依戀關係,贏得孩子的信任,否則孩子的哭鬧行為會反覆出現。如用餐時,不同的孩子口味不同,有的愛吃乾爽些的飯,有的喜歡拌點菜汁,有的喜歡吃細麵條,有的不要吃菜。要記住每個孩子的喜好,適當地滿足他們的小要求。另外,在生活中留心觀察,為孩子們排憂解難。小家英的套袖掉了,給她套好;桐羽最怕熱,要經常給她擦汗;航航只喜歡好聽的話,不能批評他;小寶站隊要當火車頭;咪咪和嘟嘟兩個人要坐在一起等等。從這些小事開始,彼此的感情在積累,信任也在增加!

第三招;每天一句甜言蜜語俗話說:「小貓的毛,要捋!」上海特級幼兒教師蔣靜是這樣說的:「每天要對孩子說一句悄悄話,讓孩子感受你的愛意和關懷!」堅持正面教育的原則,以表揚鼓勵為主,每天一句甜言蜜語,糖衣炮彈齊上陣。孩子喜歡讚美和表揚,喜歡聽到別人的誇獎。所以請不要吝嗇對孩子的欣賞和讚美,要在甜言蜜語中拉近我們和孩子的距離,在甜言蜜語中抓住小鬼的心。「寶寶今天真漂亮,像個可愛的洋娃娃!」「眼睛又大又亮,像天上的小星星,亮呀亮晶晶。」「嗨,小傢伙,真精神!」「小超人一二一二走過來了!」……讚揚聲中,孩子們昂首闊步地走進教室,心情暢快地開始幼兒園生活的新一天。

第四招:做家長的貼心人家長的影響不可小覷。家長對教師的態度會間接地影響幼兒,進而影響到孩子們的心情和狀態。很多時候,家長的不信任是出於一種擔心,擔心教師對自己孩子的關注度不夠或因不了解情況而讓孩子受了委屈,希望孩子得到細心、周到的照顧。做家長的貼心人,準確感受並細緻把握他們的心理和期待,是家長工作的關鍵要領。

1.家長的「應聲蟲」在幼兒園,晨間入園時教室門口特別熱鬧。家長們千叮萬囑,久久不願離去。教師們則恨不得像孫悟空一樣多變幾個人出來,跟家長一對一地交流、傾聽,可惜分身乏術。首先要充分理解家長的焦慮心情,家長的叮嚀是對教師工作的幫助和要求,要對他們的各種要求予以明確的答覆。家長的叮嚀通常分為兩類,一是反映幼兒在家的生活情況和身體狀況;二是介紹幼兒的生活習性和特殊要求。教師一定不要嫌煩、嫌啰嗦,答應下來,做一個「應聲蟲」。讓家長感受教師誠懇真摯的態度、細心周到的服務,增加信任度,減少焦慮。如「小寶昨晚有點低燒」,「這兩天航航食欲不振」這一類交流屬於前者,提醒教師要特別關注這幾個孩子的身體變化;「我家桐羽很怕熱,麻煩老師幫她多擦汗」,「燁兒體質特別弱,午覺時要脫外套,醒來後趕緊穿上衣服」這一類叮嚀明顯屬於後者,可以幫助教師了解幼兒,掌握幼兒的個人特點,在工作中做到具有針對性,因人施教。這種家長對教師的信任也會傳達給幼兒,形成一個良性的循環,豈不妙哉?

2.你的寶寶我了解作為教師,細心觀察、善於發現、準確把握孩子們的個人喜好、生活習性、性格愛好,是一項基本的工作內容和必備素質。在與家長交流溝通時,一句準確到位的關於寶寶個人特點的簡單描述勝過信誓旦旦的豪言壯語。桐羽的奶奶很擔心桐羽的在園生活,因為她這個寶貝曾「二進園」,均以無法適應告終。桐羽在生活上有比較多的特殊要求,再加上家庭原因(媽媽和爸爸離婚,爸爸再婚),家長認為之前的教師沒能準確把握並照顧好孩子而要求退學。一天早上,桐羽的奶奶背著桐羽來園,一路走一路哄。我連忙上前接過手,隨口說:「桐羽,熱了吧?來,老師幫你擦擦汗。我知道桐羽最怕熱了,一熱就心煩,一心煩就會哭,一哭呀頭上的小包包就長出來了。」婆婆一聽,覺得老師很了解自己家的孩子,馬上笑容滿面地說:「對呀,老師最疼我家桐羽了。老師可真好!」在家長的信任和配合下,經過一段時間的磨練,桐羽終於適應了幼兒園的集體生活,每天早上高高興興地來園。桐羽的奶奶逢人就誇幼兒園老師好,對孩子很關心,很周到。由此可見,對寶寶的了解不僅是工作的要求,也是攻堅的利矛啊。

3.我們都愛寶寶愛和欣賞具有激勵作用,這是眾所周知的。家長同樣喜歡聽讚美和表揚,尤其是對自家寶貝的讚揚。家長都有這種心態:自家的孩子肯定是優秀的,出色的!所謂望女成鳳望子成龍吧。所以,適時地表達對孩子的欣賞是一個幼兒教師的基本技能。有一個很受歡迎的教師,她的成功秘訣就是經常對家長表達她對孩子的欣賞:「你家的寶寶好能幹,總要自己吃飯。我想幫幫他,他不讓。雖然動作不是很老練,但吃得很認真,很好。我真的很欣賞他的這種獨立性,很難得。」這樣由衷的讚賞誰能抵擋得住?家長的心是很敏感的,體察到教師對孩子的肯定和喜愛,這比什麼都更能令他們放心、安心和舒心。所以對家長也要甜言蜜語。一起愛上他家的寶貝吧,再難纏的家長也會對你表示尊重和認同。


推薦閱讀:

新生兒胎記 隱藏危險信號
新生寶寶喜歡看什麼?
月嫂新生護理
為最需要的人送出一束鮮花

TAG:新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