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歷史之滿族禮儀

清朝歷史之滿族禮儀   滿族的人際禮儀習俗,既有尊老、敬上、好客等美好的禮節,也有受漢族影響,吸收一些儒教的「三綱五常」封建道德,當然還保存著某些氏族部落制度的殘留。   (一)「尊老敬上」是滿族人禮儀的中心內容。   入關後康熙、乾隆皇帝數次舉行「千叟宴」,身體力行提倡尊老敬上。因此,滿族人無論是官宦士紳,還是平民百姓,都把尊老敬上視為美德,成為家規族法的重要內容。   平日,同居的晚輩人每天早、晚都要給老人請安。長輩的教誨要洗耳恭聽,不能頂撞。長輩同行,要隨從其後。進出門時,要先行幾步為長輩開門,並請長輩先行。在屋中,要長輩先坐。長輩說話,非得允許,不得插言。長輩外出遠行,要送出大門外,歸來要迎至大門。年輕人外出歸來,要先向父母請安,然後再回到自己房裡。   路途相遇,小輩須垂立路旁,讓長輩先走。吃飯時,要長輩先坐、先吃,自己才能坐,才能動筷子。食畢,長者先放下筷子,晚輩才能夠離席。過去滿族是「父子不同席」,現已改變。   媳婦對公、婆禮節最多,也最恭謹。如每天要早起做飯,還要裝煙、打洗漱用水、問安等。一日三餐要站立侍奉,不能與公婆同席。而未出嫁的姑娘則有特殊地位,「可就食於翁姑之側」。   (二)滿族人非常「重客守信」。   滿族人好賓客,信朋友,重感情。入關後的滿族仍沿此習。家裡來了賓客,必設炕桌,置酒款待。宴客的菜肴均是雙數,飲酒必以大盅,盡歡而止。滿族人守信用,答應朋友的事情,一定會千方百計去做。   山區里的滿族人家,難得有客人來到,更為好客。主人外出或下地幹活,房門也不鎖,路人或來客可隨意入門、喝水、吃飯,只是臨走時將門前箱內木棍指向自己去的方向即可,這個放木棍的小箱叫「客銘箱」。   (三)滿族人主要的和最常見的禮儀形式有:見面禮、請安禮、告別禮等幾類:   1、見面禮   見面禮主要有叩頭禮、頂頭禮、抱見禮、執手禮、鞠躬禮、擦肩大禮等;   叩頭禮是小輩見長輩,過去平民見王公貴族,奴僕見主人時所行的見面大禮。叩頭禮有四種。一種是「一跪三叩」,一般對父母、主人或尊長;另一種是「二跪六叩」,一般也對父母、爺爺、奶奶和尊長;再一種是「三跪九叩」,主要在祭神、祭祖、見皇帝時用;還有一種是「一跪四叩」,一般是在過年小孩見尊長時用。   頂頭禮是久別重逢的老夫妻相見時的禮節。女方把頭頂到男方的胸脯上,男方用左手扶著老伴,右手撫摸老伴的後腦勺。   抱見禮,這是長時間沒見面的至親好友之間相見時的大禮。若是平輩之間,不論男女,雙方抱肩貼面;若長輩和晚輩之間見面,晚輩用雙手抱住長輩的腰,長輩俯身同晚輩貼一下臉,然後直身用手撫摸晚輩的後背。這也叫「抱腰接面大禮」。   執手禮應用較廣,長幼之間、平輩之間、朋友之間、親屬之間均可使用。古稱滿人「無作揖打恭之禮,想見幃執手」。見面的雙方各自伸出右手相執,虛攏但不握緊,如同現在的握手。   鞠躬禮,這是平日親朋之間相見的禮節。若是長幼之間,小輩要給長輩行鞠躬禮,或是平輩之間,對行此禮。   擦肩大禮,這是主人和客人之間常用的禮節。滿族人家經常無償地招待過往客人,客人臨走時,客人與男主人用一肩頭互相摩擦幾下即可。這就表示了客人對主人的感激之情。多日不見的朋友相見,也有行此禮。   2、請安禮   請安禮主要有;打千兒禮、跪安禮、蹲安禮、撫鬢禮等。   打千兒禮是男子常用的請安大禮。也叫「單腿跪」、「扛肩膀頭」。施禮時,凡穿箭服或袍褂的,要先彈放下袖頭,然後左腳前移半步呈前屈狀,右腿後退半步呈半蹲狀,左手扶在左膝上,右手下垂,頭頸與上身略向前傾,口稱「請阿瑪安」「請額娘安」等。禮畢恢復直立。   跪安禮也叫「跪拜禮」,這是男子的請安禮。跪拜者垂手低頭來到受禮者面前,雙手扶住雙膝,雙膝跪地後口稱「給某某請安」,隨著話音落地站起,走到側面站立。   蹲安禮也叫半蹲禮,這是女子對長輩請安禮。行禮者站在受禮者面前,雙腳平行,雙手扶膝,隨即一弓腰,膝蓋略彎曲如半蹲狀,嘴裡念叨「請某某大安」。   撫鬢禮是平輩女子之間,日常相見時互相請安的禮節。相見的女子以右手撫摸三下額角,同時向對方點幾下頭,眼睛看著對方,以示問候。受禮者同樣以撫鬢禮回拜。   3、告別禮是社交禮儀中的重要內容,主要有打橫、相抱、親面、執手、鞠躬等禮節。   打橫又叫退步打橫,是客人走時向主人行的告辭禮。一般客人走時,主人要送至院門外,客人與主人告辭時,回身退後一步,雙手貼身橫走一、二步,然後向主人點頭,表示與主人告辭,主人抱雙手點頭表示告辭。
推薦閱讀:

微博用戶@大清國今天完了嗎 是誰?
明武宗朱厚照下江南為何受到如此巨大的阻力?
2014 年,清史的編撰進展如何?
雍正到底 怎麼死的?

TAG:禮儀 | 歷史 | 清朝 | 清朝歷史 | 滿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