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考,快與慢》:你認識你自己嗎?

編者按:本文轉自微信公眾號「自在未來」(gh_10c6c4468163),作者:阿貝。36氪經授權轉發。

讀丹尼爾·卡尼曼著的《思考,快與慢》,痛並快樂著。

這本書是卡尼曼結合他與摯友阿莫斯一生的學術研究,用各種生活實驗,生動有趣地揭示人們思考、判斷、推理和決策過程的各種非理性現象,分析背後的原理、效應、定律、偏見、錯覺。這些現象裹挾著原理如山洪爆發般,轟然涌到跟前,腦海一片汪洋。

人類是非理性的。

人類的非理性是因為大腦存在兩個系統,一個系統快,一個系統慢,運作模式不同導致系統判斷偏見和決策失誤。人類心智存在兩個自我,「記憶自我」和「經驗自我」,兩者時常利益衝突,如何追求人生幸福。

面對現實中無處不在的非理性,我們如何認知大腦運作機制和心智模式,思考生命意義和尋求幸福感?

卡尼曼是誰?

丹尼爾·卡尼曼(Daniel Kahneman),心理學家和認知科學家,1934年生於以色列,擁有以色列與美國雙重國籍,如今已84歲。

他17歲開始在以色列希伯來大學主修心理學並獲得學位;27歲時獲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博士學位;之後相繼擔任以色列希伯來大學、加拿大不列顛哥倫比亞大學、美國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教授。自35歲(1969年)開始與阿莫斯·特維斯基(Amos Tversky)研究人類的判斷與決策。自60歲起(1993年起)任普林斯頓大學心理學和公眾事務學教授。

2002年,68歲時獲得諾貝爾經濟學獎,被授予「行為經濟學和實驗經濟學先驅者」,他的突出貢獻是,與阿莫斯共同研究的人類判斷與決策,挑戰、瓦解了經濟學理論界長期抱持的一個概念:「經濟人」的理性優先決策。「把心理學成果與經濟學研究有效結合,解釋了人類在不確定條件下如何作出判斷」,對經濟行為學研究影響深遠。

年輕時的阿莫斯(左)與卡尼曼(右)

卡尼曼的研究生涯基本上分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他和阿莫斯·特維斯基(Amos Tversky)做了系列別出心裁的有趣實驗,開創了利用實驗研究個體決策行為的先河,揭示了20多個「認知偏見」——人在推理中無意識差錯歪曲了人對世界的判斷。

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是「錨定效應」(anchoring effect):人在沒有把握的情況下,先利用某個參照點/錨(Anchor)來降低模糊性,然後通過心理調整得出結論的一種判斷偏差。

第二階段,卡尼曼和阿實驗研究證明,在不確定情況下做決策的人,並非如傳統經濟學模型所假定的「理性人」那樣行事,而是另一種更符合人類心理解釋決策的理論,即「前景理論」(prospect theory),這是卡尼曼獲得諾貝爾經濟學獎的理論。若阿莫斯沒有去世,將和卡尼曼共獲諾貝爾經濟學獎。

「前景理論」有三個基本特徵:

(a)人們面對收益時規避風險,面對損失時偏愛風險。

(b)人們對損失比對收益更敏感,損失產生的痛苦遠大於等量收益獲得的快樂。

(c)人不僅看重財富的絕對量,更看重財富的變化量。即人的幸福是主觀感受,幸福程度與參照點或錨相關。

第三階段,阿莫斯過世以後,卡尼曼轉向研究「享樂心理學」(hedonic psychology):快樂行為學及其性質和成因。思考理性與體驗幸福。提出大腦兩個系統、心智兩個自我的人類,如何尋求幸福。

卡尼曼的《思考,快與慢》一書中貫穿了以上這三個階段。書的內容豐富,充滿智慧,對人類理性缺陷的洞見令人印象深刻,警醒我們理性地認知自己的思考和決策。

什麼是大腦雙系統?

卡尼曼引用心理學家斯坦諾維奇提出的大腦雙系統理論,大腦存在雙系統或雙進程,系統1是無意識運作的直覺,是快思考;系統2是受控制運作的運算,是慢思考。

卡尼曼用系統1和系統2,是想讓思考和表達思想的語言更易於被理解。他在書的第一部分詳細說明了系統1和系統2的運作區別。

系統1的核心,即聯想記憶,不斷對世界上所發生的事件作出連貫的解釋。直覺性思考自主、無意識的過程,複雜而豐富,並對判斷啟發法等問題作出了解釋。

陽志平在斯坦諾維奇的著作《超越智商》的推薦序文中提到了雙系統理論的來龍去脈。

學術界如武林,高手過超、相互激發。先是心理學家斯坦諾維奇1989提出「理性障礙」(Dysrationalia)新概念,啟發了哈佛大學認知科學家帕金斯1995年提出「心智程序」(Mindware)新概念。

然後,「心智程序」又反過來啟發斯坦諾維奇1999年提出人類心智架構的「雙系統理論」(Dual-System),認為人類的心智加工存在系統1(快思考)和系統2(慢思考)兩個不同進程。

這個「雙系統理論」啟發了丹尼爾-卡尼曼,他直接引用系統1和系統2,出版了《思考,快與慢》一書,帶領讀者體驗思維的終極之旅,讓你認知人類生活中已經發生的、正在不斷發生的非理性判斷和決策背後原理。

後來,斯坦諾維奇在《超越智商》一書中深化雙系統理論,改成「雙過程理論」,用三重心智模式,即自主心智(快思考)、演算法心智和反省心智(慢思考),指引人類提升理性,謀求幸福。

卡尼曼在《思考,快與慢》中指出人類非理性的起源在系統1(自主心智),快思考;斯坦諾維奇在《超越智商》書中指出人類理性需要依靠系統2(反省心智),慢思考。他們的智慧,一個讓你認清自己,一個讓你提升自己。

從西蒙、卡尼曼到泰勒,心理學家頻頻獲得諾貝爾經濟學獎,但他們姓名前綴都成了「認知科學家」。認知科學作為人類未來科學研究方向,探究人腦和心智工作機制,已經引起全世界科學家廣泛關注。也許不久將來,斯坦諾維奇憑理性三部曲的智慧和貢獻也將獲得諾貝爾經濟學獎。

無處不在的理性偏差

卡尼曼在《思考,快與慢》中揭示了三十多種理性偏差,如啟發式聯想,包括可得性偏見、錨定效應、直覺判斷、光環效應、小數定律、效用層疊、認知放鬆、典型性偏好、少即是多悖論、因果性解釋、均值回歸;如過度自信,包括後見之明、有效性錯覺、演算法判斷、專家型直覺、規劃謬誤、樂觀偏見;如前景理論包括風險決策、損失厭惡、稟賦效應、四重模式、罕見事件、框架效應、偏好逆轉,還有體驗效用、峰終效應等。

它們像一面思維的立體鏡子,360度角照見大腦思考過程和頑固的偏差,讓你認知你自己的思考決策過程。

種類繁多的理性偏差,一時無法消化,否則按照大腦的啟發式聯想,需得歸類方可安心。只能憑感覺選幾個印象深刻的認知偏差做筆記。

頑固的「錨定效應」

錨定效應是指人們在決策時,會過度偏重最早取得的第一個資訊(稱為錨點),即使這個資訊與決策明顯無關。

題1:要求受試者估測非洲國家在聯合國成員國中所佔席位的比例是多少?

估測前,受試者面前的幸運轉盤都會轉動一次,上面刻度是0-100。A組受試者面前的轉盤只能停在10;B組受試者面前只能停在65。

A組估測值是25%;B組估測值是45%。

這個10和65就是受試者的錨點,一個與問題毫不相關的數值居然影響了受試者的答案。

題2:由兩組受試者5秒內計算下列試題:

A組:1×2×3×4×5×6×7×8 = ?

B組:8×7×6×5×4×3×2×1 = ?

因沒有足夠時間計算,只能嘗試估計答案。

A組的估計是512;B組的估計是2250。

正確答案是40320。最初的數字1和8,分別是A組和B組的錨點,它嚴重影響你的估算值。

錨定效應揭示人的決策會受到毫不相干的所謂第一印象或第一信息影響,就像沉入海底的錨,把人們的思想固定在某處,併產生認識上的偏差。

錨定是系統1潛意識、無意識、自動發生的,雖然系統2會進行有意識地調整,但往往調整不足而導致決策偏差。

錨定效應是一種極為頑固的認知模式,一種非理性認知偏差。即使你了解錨定效應再多的事實,也不可避免被它影響。

著名的「前景理論」

前景理論是描述性範式的決策模型,假設風險決策過程分為編輯和評價兩個過程,編輯階段,人們憑藉「框架」、「參考點」等採集和處理信息;在評價階段,依據函數和主觀概率的權重函數判斷信息。

題3:你會選擇哪一個?

A:肯定會得到900美元;B:90%的可能得到1000美元,10%的可能什麼也得不到。

大多數人選擇A,面對收益時,人們規避風險。

題4:你會選擇哪一個?

C:必定損失900美元;D:90%的可能損失1000美元。

大多數人選擇D,面對損失時,人們偏愛風險。必然的損失肯定令人反感,使你願意冒險一試。

題5:不管有你有多少錢,有人額外給你1000美元後,你還可以選擇:

A:肯定得到500美元;B:50%概率贏得1000美元。

題6:不管有你有多少錢,有人額外給你2000美元後,你還可以選擇:

C:肯定失去500美元;D:50%概率失去1000美元。

按照財富絕對量,理性的選擇應該選A和C,這樣肯定得到1500美元,比現在更有錢。

但這兩種情況評估的參照點(錨點)不同,題5參照點是多出1000美元,題6多出2000美元。相對得到1500美元來說,題5是贏利500美元,題6是虧損500美元,所以,大多數人選A和D。

前景理論經過發展,核心內容包括三個認知特徵:

1.人們不僅看到財富絕對量,更看到財富的得失變化量。衡量得失需要參考點。高於參考點就是所得,低於參考點就是損失。

比如A:同事們年收入6萬,而你是7萬;B:同事們年收入9萬,而你是8萬。你選哪個?

大部分人出人意料地選擇A,也不願意選擇多1萬的B。這在心理學上稱為「參照依賴」。何為「得」,何 為「失」,不過是比較的結果。

2.降低敏感度原則在感覺維度和評估財富變化時都適用。

比如人們一般都覺得900美元和1000美元之間的主觀差別,比100美元和200美元之間的差別小得多。

3.人們對損失和獲得的敏感程度不同。比較和權衡盈虧時,虧比盈的反應大得多,即損失厭惡原則。

比如用拋硬幣來打賭:如果正面你輸100美元;如果背面你贏150美元。這個賭局吸引人嗎?你想參加嗎?

對大多數人來說,失去100美元的恐懼比得到150美元的願望更強烈。如果想要平衡100美元的可能損失,你希望得到最少收益是多少?對很多人來說,這個答案約是200美元,是損失的2倍。有幾個實驗測算損失厭惡係數,通常在1.5-2.5之間。

前景理論的兩個精髓見解:

  • 得失均可能的情況下,損失厭惡原則會產生極力規避風險的選擇。

  • 肯定損失和有可能損失更多的選擇中,降低敏感度會引發冒險之舉。(必定損失900美元的痛苦,比90%可能損失1000美元的痛苦要強烈)

  • 哭笑不得的「框架效應」

    框架效應,指同一個問題,不同的表述方式,會導致不同的決策。

    題7:美國正在面對一種異常的疾病,這種疾病可能導致600人死亡。有兩種治療方案:

    A方案,可能救治200人;B方案,1/3的概率能救治600人,2/3的概率無人獲救。

    你會選擇哪種方案? 72%的人選擇方案A。

    題8:美國正在面對一種異常的疾病,這種疾病可能導致600人死亡。有兩種治療方案:

    C方案,死亡400人;D方案,1/3的概率沒有人死,2/3的概率600人全部死亡。

    你會選擇哪種方案? 78%的人選擇方案D。

    你可以看出方案A和C,B和D是一樣的結果,但人們在決策時,面對不同的表述,卻做出了截然不同的決策。框架效應更像感覺錯覺而不是計算錯誤。情感的框架效應很難抵擋。

    兩種框架下的不同選擇都符合前景理論,人們面對正面(救治)時規避風險;面對負面(死亡)時偏好風險。框架效應揭示:人們規避風險或偏好風險,都不是基於事實的。在同樣客觀的結果中,做出的偏差會隨著不同的情況而反轉。

    再看一種框架模式:

    你花100元買了張電影票,到電影院門口時發現票丟了,你還會再買一張電影票去看電影嗎?

    如果你到電影院買電影票,發現用來買票的100元現金丟了,你可以用信用卡或支付寶,你會買票嗎?

    丟了票時,大多數人選擇不看電影,不然就是花200元看一場100元的電影,不值。丟了錢時,大多數人選擇繼續買票看電影。

    這個問題涵蓋了心理帳戶和沉沒成本悖論,不同的框架觸發不同的心理帳戶。比如電影票是存入「娛樂帳戶」,丟了電影票,再買票就是損失,損失翻倍超過應有價值,因此選擇放棄。而丟掉的錢會計入「一般帳戶」,不會影響「娛樂帳戶」,因此選擇繼續買票看電影。

    卡尼曼指出,心理帳戶是框架效應中的窄框架模式,生活中人們把錢存入不同銀行帳戶,心理上則是存入不同心理帳戶,由心理帳戶引發的情緒做出決策。如股票市場上普遍存在的賣盈持虧現象就是心理帳戶作用。

    卡尼曼建議人們善用框架效應,採用寬框架模式改善決策。寬框架就是把問題正面和反面4個選項綜合考慮後再決策。比如在電影票丟失例子中,因為損失已經沉沒,沉沒成本應該被忽略。丟了票時,你只要問自己:如果丟了同等價值的錢,還會再買票嗎?如果會,那就繼續買票吧。寬框架可以導向更理性地決策。

    框架效應在生活中無處不在:

    比如加油站A,每升汽油6.6元,現金支付可得折扣0.6元;加油站B,每升汽油6元,信用卡支持每升多付0.6元。同樣的價格,不同的表述,A加油站更吸引人。

    比如醫生讓病人做手術決定,A醫生說,「手術後一個月內的死亡率是10%」,病人嚇得不敢做手術;B醫生說,「手術後一個月內的存活率是90%」,病人想都沒想說,「醫生,你太牛了,我願意手術」。

    比如集團召集下屬企業總經理開會,決定:今年虧損,取消年終獎。

    A總回公司宣布:今年虧損,年終獎取消。眾員工背後皆罵。

    B總回公司宣布:今年虧損,年終獎取消,還要裁員。但經過爭取集團同意不裁員。眾員工慶幸感激。

    C總回公司宣布:今年虧損,年終獎取消,並要裁員。眾員工皆去老總那裡求情。

    小結

    揭露了這麼多非理性,似乎思維偏見很糟糕。

    人類大腦系統1的特徵既是錯誤和偏見的起源,更是大多數正確做法的起源。而我們也因為常做正確的事才得以適應生存發展。

    種種非理性偏見都是人類大腦在長期演化中得來的有益於生存和繁衍的特質。相比收益更看重風險,才能規避風險;遇到事物採用啟發式聯想,才能快速歸類、快速反應。當某類偏見獲得成功率較高時才可能在大腦中生根固化成模因。

    而理性,是人類新近才發明的思維武器,在非理性失敗的地方進行補救。

    時代迅猛發展,人類大腦來不及應對瞬息萬變,需要理性補救的地方會越來越多。

    因此我們才要站在西蒙、卡尼曼、阿莫斯、泰勒、斯坦諾維奇這些心理學家、認知科學家的肩膀上,更好地認識自己,認知大腦的運作機制,識別非理性基因,刻意訓練理性思維,把理性的思維模式壓入大腦工作記憶部分,傳承和繁衍。

    卡尼曼終其一生致力研究人類的判斷和決策,為人類經濟行為研究和追求幸福作出積極貢獻。最終希望人類識別非理性,善用大腦運行機制,追求美好、體驗幸福。

    無論是體驗效用還是決策效用,無論是體驗自我還是記憶自我,他指出,千萬不要忽略時間的作用,人類應在有意義的、自己喜歡的事情上多花時間,體驗幸福和生命意義。

    人類所有學科的所有研究,終級目標都指向人類認識自我,追求生命意義和幸福。


    推薦閱讀:

    別人送給的痛苦終將成為自己的福報!
    自己亂設計滴晚禮服哦。。MM們,~做做參考吧。嘿嘿~
    最後你沒有傾國,沒有傾城,你卻傾了自己所有
    夜讀 | 當我面對宇宙,我感覺自己更自由了
    2017,請為自己而活

    TAG:思考 | 自己 | 認識 | 思考,快與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