析論 ▏史志欽 劉力達:民粹主義的蔓延與歐洲的未來

【核心提示】歐美政治中的民粹主義現象,是各國社會矛盾的集中體現。「草根型」政治領導人藉助民眾對現行體制的不滿,打著「人民至上」的口號,贏取較高的支持率。在當今西方代議制民主制度下,政治發展越來越精英化,精英集團也越來越國際化和利益化。對現狀不滿的民眾認為,主流政黨和政治精英均被利益集團和大資本家所綁架,而民眾的利益則被拋棄,只能默默地用選票說話。在民粹主義的浪潮席捲下,建制派或者失語,或者製造社會議題的能力下降,主流精英自恃的「政治正確」漸失人心。「反建制派」的民粹主義者則說出了民眾的心裡話,掌握了製造社會議題的能力。

十年前,民粹主義政黨在歐洲只是星星之火,迄今它已呈蔓延之勢。以2014年5月歐洲議會選舉為標誌,歐洲民粹主義群體性崛起。2016年,英國通過「脫歐公投」拉開脫離歐盟進程、義大利憲法改革公投失敗、奧地利總統選舉在綠黨與極右翼之間角逐扣人心弦,以及早已覬覦總統寶座的法國國民陣線民意支持率躥升等,無不標誌著歐洲已進入民粹化時代。迄今為止,各種不同形式的民粹政黨已經在匈牙利、丹麥、芬蘭、葡萄牙、希臘、瑞士、西班牙、義大利、英國、德國等國獲得舉足輕重的力量,對歐洲未來的政治走向佔有越來越大的權重。

1民粹主義非起始於今日

民粹主義既是一種政治思潮,又是一種社會運動,還是一種政治策略。民粹主義的意識形態包括左、中、右三個維度,其目標是通過團結普通民眾來反對腐敗的精英及其追隨者。其基本信仰是,只有通過群眾的直接行動才能最好地實現其政治和社會目標。

實質上,學術界對於民粹主義的概念界定,至今沒有一個明確的認知。1967年,吉塔·艾尼斯丘和歐內斯特·蓋爾納合編了一本論文集,希望能夠解釋清楚民粹主義的定義。最後發現,民粹主義並非一個統一的現象。塔格特說,民粹主義實際上是一個支離破碎的概念。《布萊克維爾政治學百科全書》中對於民粹主義的解釋,主要來源於美國的「人民黨主義」和俄國的「民眾主義」兩者之間,源自於對早期民粹主義在美俄的兩種形式的實踐總結。作為一種政治立場,民粹主義主要是迎合「人民」,反對精英分子。民粹主義是一種歷史複發性的社會政治現象,因而在不同政治氛圍、不同的歷史時期和不同國家中,民粹主義不時閃現,伴隨著這些國家走向現代化的歷程。

民粹主義本身沒有特定的思想內涵,基本上它可以與任何意識形態相結合,具體要根據其反對的對象和社會環境而確定。民粹主義的核心是界定「人民」的概念,強調「精英」與「民眾」二者的分野和互動,通過對「人民」概念的界定來劃分「我們」和「非我們」。如此,通過敵我兩分法構建合法性,贊成「人民」的直接民主,反對精英掌控的「腐敗」的代議制民主。認可直接民主制,反對代議制民主,這使得民粹主義帶有反體制特性。而對於「人民」概念的兩分法界定,也往往使民粹主義帶有不同程度的民族主義、種族主義、排外主義的特徵。民粹主義通過對所謂「人民至上」概念的強調,反對政治精英對權力的壟斷,將自己打造成大多數人民的代表。從社會運動形式的角度而言,民粹主義反精英、非理性和反體制的特徵,意味著對現存制度的質疑、否定、挑戰,以及廣泛的底層群眾參與、激進的甚至是暴力的表達方式。

2民粹主義在歐洲已呈燎原之勢

當前歐洲民粹主義不是一個單獨的政黨或者運動,而是在同一時期不同國家出現的、具有一些相同主題特徵的、一系列不同政黨的政治聚合;既有左翼民粹主義,也有右翼民粹主義,又有各種「溫和的」民粹主義。左翼民粹主義主要體現在南歐國家,其典型代表分別是希臘的激進左翼聯盟和西班牙的「我們能」;義大利的五星運動雖被歸類為右翼,但其許多政治主張具有左翼色彩。西歐、北歐的民粹主義多為右翼訴求,包括地區民粹主義政黨、種族民粹主義政黨和極端右翼民粹主義政黨;中東歐的新民粹主義卻並非右翼,既有偏右的「強硬派」民粹主義,還有偏左的「溫和派」民粹主義。

與幾年前不同,這次歐洲民粹主義與美國當選總統唐納德·特朗普遙相呼應,構成一種世界政治現象,更鮮明地呈現反全球化、反自由貿易與反外來移民,主流政治的右傾化與保守化趨勢明顯。英國脫歐,其中一個重要原因是擔心大量難民從歐洲大陸潮水般地湧入英倫三島。脫歐公投後,接替戴維·卡梅倫首相職務的特蕾莎·梅,不惜犧牲對英國經濟有利的四大流動自由,執意堅持「脫歐就是脫歐」的硬脫歐理念,不僅在移民問題上態度強硬,禁止所有移民入境,而且還禁止非英國公民參與英國脫歐問題的討論和設計。

在主流政黨之外,歐洲各國反建制的左右翼民粹主義政黨紛紛崛起,佔據更為重要的位置。法國的國民陣線、德國的另類選擇黨、義大利的五星運動黨、奧地利自由黨,以及波蘭新右派國會黨、匈牙利約比克黨、丹麥人民黨、荷蘭自由黨、芬蘭「真芬蘭人黨」、瑞典民主黨等,都在本國的政治生活和各層次選舉中嶄露頭角。一時間,歐盟各國湧現出的民粹主義政黨不僅站上了政治舞台,還獲得越來越多的選票支持,成為主要的或不可忽視的政黨。

這些反建制的民粹主義政黨雖然具體的主張各異,但有兩項主要內容重疊。一是疑歐或反歐盟,主張收回本國在邊境控制、移民、貨幣、金融等方面的主權,以本國利益優先。二是反移民(尤其是穆斯林移民),主要表現為反對無控制地接納外來難民,對本國的移民少數族裔(尤其是穆斯林)提出更為嚴苛的、同化主義的要求。本質上說,民粹主義政黨的這兩項主張都來源於國家民族主義。如此,共同體構建的路徑在向民族國家回歸,意味著對外偏離超民族國家建構路徑,對內排斥異質於本國民族的移民少數民族群體。顯然,伴隨著這股民粹主義運動,歐洲政治的右傾化與保守化的趨勢越來越凸顯。

3民粹主義在歐洲蔓延將延續時日

從歐洲的發展趨勢看,不論未來是主流政黨還是非主流的反建制政黨上台,歐洲各國國家民族主義的普遍興起,將使歐洲政治與社會進一步具有民粹主義傾向,歐盟的一體化進程也將遭到更大衝擊。

首先,民粹主義在歐洲未來幾年將持續發展。實際上,民粹主義蔓延的動向並非今年才出現,而是早已發酵許久。2015年大規模的中東和北非難民潮湧入西歐,迅速激化了歐洲內部反移民、反伊斯蘭和反歐盟的情緒。在此之前,自歐債危機開始就已陸續出現反歐、反移民的民粹主義政黨。國家債務與歐盟開出的財政緊縮條件加重了成員國與歐盟之間的緊張關係,而歐盟與成員國之間就緩解歐債危機和難民危機的拉鋸戰進一步凸顯了「民主赤字」的問題,由此催生出左翼民粹主義,南歐的希臘、西班牙,乃至義大利等國表現尤為突出。經濟下滑在福利、就業、安全等方面的影響以及恐怖組織「伊斯蘭國」的壯大,加劇了歐洲中下層民眾對穆斯林難民的排斥和對國內融入困難的移民的歧視,國家民族主義者急於打破「政治正確」,不滿於當下的建制,由此催生出右翼民粹主義。而主流政黨為贏得選舉或謀求連任成功,會在不同程度上內化和吸收反建制政治力量得以獲得選票的主張和政策。因此,整個歐洲政治將繼續呈現出民粹主義盛行的趨勢。

其次,主要國家主流政黨的國家主義將減弱歐盟一體化的動力。脫歐已成英國這幾年的中心議題,而英國首相特蕾莎·梅堅定執行公投的脫歐決定。義大利修憲公投失敗,中左政黨備受打擊,在下一次大選中五星運動可能會借勢成為議會多數,執掌義大利政府。義大利五星運動雖不至於如英國那樣就脫歐與留歐舉行全民公決,但一定會藉助民意與歐盟討價還價,像卡梅倫那樣向歐盟索取對本國有益的政策好處。法國和德國雖然不會挑戰歐盟的整體性,依舊主張留在歐盟,維持歐盟這一超國家結構,但在民粹主義興起的壓力下,會更為強調國家利益優先,例如在難民問題、邊境管控問題、歐元問題等方面,將更堅持國家主權。作為歐盟一體化的主要推動者,德國和法國的保守化趨勢意味著未來歐盟一體化進程的動力將會被減弱。

再次,歐盟成員國的非主流民粹主義政黨,將進一步衝擊歐盟作為超國家政治經濟組織所擁有的權力,和作為後民族共同體所構建的價值觀念。民粹主義政黨反對歐盟對民族國家事務的管控權和決定權。左翼民粹主義政黨主要反對歐盟在貨幣和財政緊縮問題上的政策,例如希臘的激進左翼聯盟和西班牙的「我們能」。右翼民粹主義政黨主要反對歐盟在移民問題上的邊境開放、難民安置等安排。同時,面對國內的移民少數族裔尤其是穆斯林移民,右翼民粹主義的主張也具有較多反伊斯蘭和排外主義的色彩。右翼民粹主義政黨的這些主張,與歐盟的人員自由流動、尊重並促進文化多樣性的價值理念是背道而馳的。在未來一段時間內,歐洲民粹主義方興未艾,會極大衝擊歐盟作為超國家共同體的政治權力和價值理念,削弱歐盟建構共同體的意識形態基礎。

4民粹主義蔓延是西方社會矛盾積累的結果

歐美政治中的民粹主義現象,是各國社會矛盾的集中體現。「草根型」政治領導人藉助民眾對現行體制的不滿,打著「人民至上」的口號,贏取較高的支持率。在當今西方代議制民主制度下,政治發展越來越精英化,精英集團也越來越國際化和利益化。對現狀不滿的民眾認為,主流政黨和政治精英均被利益集團和大資本家所綁架,而民眾的利益則被拋棄,只能默默地用選票說話。在民粹主義的浪潮席捲下,建制派或者失語,或者製造社會議題的能力下降,主流精英自恃的「政治正確」漸失人心。「反建制派」的民粹主義者則說出了民眾的心裡話,掌握了製造社會議題的能力。

從深層次原因來看,冷戰結束之後,在新自由主義的影響下世界經濟出現了新的趨勢,即經濟全球化的加速。經濟全球化強調人員、勞動力及資本的自由流動,這是新自由主義的題中之意。在歐洲,經濟全球化反映為歐盟一體化進程的加快。歐洲一體化及其社會變革使得歐洲社會各個群體感到極度缺乏安全感,而歐盟和歐洲各國在應對危機方面的低效,使得這種不安全感更夾雜著對制度的「不信任」,嚴重衝擊了原有的制度認同,由此催生出民粹主義政黨的興起。民粹主義政黨不僅反對經濟全球化,而且也反對歐洲一體化、反對歐盟,認為經濟全球化衝擊了歐洲的傳統。在美國主導的來勢洶洶的經濟全球化浪潮下,歐洲人感到自己不是獲益者,而是輸家。

在全球金融危機的持續衝擊下,歐美各國出現普遍的經濟增長乏力,失業率居高不下,收入分配差距進一步拉大,1%與99%的鴻溝難以消除。據調查,特朗普的支持者男性居多,受教育程度普遍較低,收入相對較低。同樣,法國國民陣線的支持者也多為處於社會中下階層的人(受教育程度低、收入偏低等),選民多為中青年,且主要是出於移民問題而選擇支持國民陣線。世界權威民調機構益普索關於2014年歐洲議會選舉中法國的選民情況調查報告顯示:階層結構上,國民陣線的支持者中,工人階級佔比最多,為43%,其次是職員(白領),為38%;教育程度上,高中及以下佔比最多,為37%,教育程度越高支持率越低,本科以上學歷僅有11%;收入分布上,有收入的和失業的比例差不多,都超過了25%,30%的有收入者屬於底層;且值得注意的是,年齡結構上出乎人們的意料,反而多為年輕人(35歲以下),佔30%。在問題意識上,主要是受到國內問題的驅動而投票給國民陣線,比例高達58%。

儘管當今世界政治中民粹主義蔓延的趨勢,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底層民眾的訴求和對社會的不滿,促使主流政黨思考全球化時代下的國家政策,但是其負面影響也是顯而易見的。首先,民粹主義對於「人民至上」理念的極端強調,實際上是對代議制民主制度的「反動」。它所具有的根源於民主的反民主、反體制特色,加之它的「空洞化」特質——即可以與其他任何一種意識形態相結合、短時期內發酵為新的反體制力量,會在根本上對歐洲的既有政治體制構成威脅,從而滑向威權主義和專制主義。其次,民粹主義本身不具有建設性,它通常將社會問題的解決單一化、簡單化,甚至極端化,而這種解決方式往往具有狹隘的平民主義、極端的民族主義和盲目的排外主義的特點,反而會帶來更多的社會問題。最後,民粹主義對於社會強烈的批判意識往往帶有理想化的色彩,其還原論的思維方式很容易陷入非理性的邏輯中,在國家決策中容易走向盲目極端化。

法國哲學家、外交家亞歷山大·科耶夫曾言,對於歐洲,「民族性政治實體的時代已經結束了。現在則是一個帝國林立的時代,一個跨國性的政治統一體的時代」。歐洲作為統一體的發展繫於歐盟的整合,而這與德法的推動、各成員國的支持密不可分。當下,反歐、反移民的反建制民粹主義普遍興起,這將更添歐盟一體化之艱難,弱化歐洲的整體力量及其在世界政治中的地位,增加歐洲政治的不確定性。

作者:清華大學國際關係學教授、「一帶一路」戰略研究院執行院長;清華大學國際關係學系博士研究生


推薦閱讀:

未來的航天結構——航天薄膜結構概述
若無夢想,便無未來
怎樣從八字看未來配偶的相貌特徵?
未來10年,好福氣旺上加旺的三大生肖
線上分享:腫瘤與液體活檢的現狀及未來

TAG:歐洲 | 未來 | 民粹主義 | 民粹 | 主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