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頸椎腰椎病

頸椎腰椎病頸椎腰椎病的病因病理及有關事項頸椎病的病因病理各種慢性咽喉炎、慢性食道炎、長期飲食溫度過熱、旋頸式坐卧睡眠、長時間疲勞性固定姿勢低頭看電腦、電視或書報、打撲克、搓麻將、急性頸椎碰撞傷等因素,均可造成頸椎前內側韌帶松馳和後外側韌帶緊縮性反應。這種韌帶內松外緊、力點失衡、纖維環超負荷處破裂開口,髓核突出凸向椎管腔內,是頸椎病的原因,其 「弓弦效應」牽拉頸椎朝後反向移位擠壓神經、血管和軟組織引發的退行性改變是頸椎病形成的結果。應用定向正骨手法治療,可激活經絡感傳,牽拉增大頸椎間隙,增加髓核內負壓回力,順勢矯正頸椎後凸錯位等畸形,從而使突出物與神經空間及曲度獲得改善,促使頸椎病癥狀緩解。一. 頸椎病主要分型。 Ⅰ-神經根型在頸椎病中,神經根型發病率最高(佔有51%以上)。臨床對本型進行定向正骨治療,療效非常明顯,患者預後也很好,複發率較低。無論男女,多在35---55之間,勞累頸部受到輕度撞傷或轉動頸部及晨起床時,出現頸肩不適,發硬疼痛,數日(一般5天內)後不能自行緩解、疼痛麻脹向下竄到一隻手或2---3個指尖,無論站行走或卧等卧姿勢,不知道放這隻手臂才好,稍稍轉頭或用手提取菜飯鍋、水杯等物品時就會感到疼痛難忍,嚴重時拿不穩物品,而脫手落地。有的患者伴有頭疼頭暈,夜間失眠,常把手放在額上略感舒服,但時間不長而又痛醒,頸部活動受限,後伸、咳嗽、打噴嚏、用力大小便都會增加疼痛,約10天後多出現手臂肌肉下降,行走不穩轉頸時即刻出現頸肩觸電樣麻痛竄到手指。服止痛鎮靜葯不見效。神經根型體征 頸後部:常見一邊肌群緊張、發僵而活動受限。頸肩背痛點:神經根因受到壓迫刺激而出現所支配的肌肉發生痙攣,以手指按壓該肌肉時出現痛點。其中棘突與橫突中央區(足太陽膀胱經處)受累而壓痛最明顯,可向周圍放射。病變及相鄰的棘突間壓痛是因椎體間曲度後凹失衡不穩所致。頸椎病早期,其神經根受刺激時,所支配部位痛覺過敏;時常感局部似蟲爬樣或針刺樣麻痛。一般先檢查健側後再查患難與共側手指。有的患側手表現痛減退或消失,若拇指痛覺退,提示第6頸神經根受壓迫刺激,若為中、食指痛覺覺減退,提出第6至7頸間隙病變,是第7神經根受壓;若第4至第5頸椎間隙病變,壓迫刺激第5頸神經根,痛覺異常只到手腕,而不到手指。神經根型診斷依據:1.一側或雙側手臂麻本無力,伴隨頸部活動受限。2.皮膚感覺降低呈節段性分布,肱二、三頭肌肌腱反射減弱或消失,肌力和肌張力減低, 上肢前臂肌及大小魚際肌,骨間肌可有輕度萎縮。3.椎間孔壓縮試驗陽性,應排除前斜角肌綜合症,頸肋或胸腔出口綜合症。4.頸椎X線攝片:椎間隙變窄,椎骨有骨質增生,有時頸椎生理曲度變直或反弓成角畸形,項韌帶鈣化等。治癒標準:疼痛消失,感覺、反射、肌力等恢復正常,能參加勞動和工作。好轉標準:疼痛緩解,感覺、反射、肌力有所恢復,只能參加一般勞動和工作。 Ⅱ-脊髓型:該型是引起四肢癱瘓的嚴重疾病,約佔頸病的15---18%。目前有年青化趨勢患者多在35----60歲之間,發病較慢,常有轉頸不靈活史,約20%患者有外傷史。患者先從單側或雙側上下肢發麻、發沉開始,出現行走困難,走態不穩,雙腳有似踏在棉花上感覺頸發硬,頸後伸常上下肢麻木、看電腦、電視、電影過久疲勞時明顯。上肢時麻時痛和無嚴重時不能握物、扣衣服、寫字和出現尿滯留。少數累及交感神經而伴頭痛、頭暈、半身出汗等癥狀:軀幹區第2或第4肋下可出現胸、腹、骨盆區發緊,似纏繞束帶感而喘不過氣來。診斷依據:1.四肢麻木無力,逐漸出現行走困難及大小便失禁,有肢體感覺減退或消失,肌肉萎縮,肌力差等體征。2.膝、踝反射及肛門減弱或消失。3.頸椎 X線攝片檢查:椎骨有明顯骨刺或關節移位。4.CT或MRT檢查:可進一步確定椎間關節移位及脊髓受損的程度,顯示定性、定位、定量的臨床價值。治癒標準: 癥狀和陽性體征消失,能獨自步行或參加一般性工作。    好轉標準: 癥狀有改善,尚不能參加工作。 Ⅲ-椎動脈型:臨床表現:眩暈為本病主要癥狀,腦供血不足時表現眩暈旋轉性、浮動性、搖晃性或下肢軟弱站不穩,伴有頭昏眼花感,頭頸伸屈旋轉轉換體位時加重。頭痛是由於椎一基層動脈供血下降而側支循環血管擴張秘致。頭痛多在枕部及頂枕部,有時放射到兩側深處,可伴噁心嘔吐出汗等植物神經功能紊亂症。視力障礙也常見,多是雙側大腦後動脈缺血引起突然弱視或失明,數分鐘後可恢復視力。猝倒前察覺下肢突然無力而倒地,意識、視力和聽力及講話正常,並能自動站起來繼續活動,本病是體動脈痙攣或硬化過度伸展急促轉頭頸時血流阻滯下降所致。部分久病可出現定向和記憶障礙及面部五官肢體異常等癥狀。診斷依據:1.多見於45歲以上中老年人,病程緩慢,無明顯外傷史。2.在持續性頭痛、頭昏、耳鳴、聽力下降等癥狀,頸部旋轉和後伸仰頭時出現一過性眩暈、噁心、嘔吐,甚至突然昏倒在地。3.椎間孔壓縮試驗,臂叢牽拉試驗陽性。4.頸椎X線攝片檢查:有骨質增生、椎間隙變窄,椎間孔縮小,有時見椎骨移位及頸曲異常。5.腦血流圖檢查可顯示椎動脈供血不足。6.CT或MRT檢查:可見椎動脈孔變細等異常影像。治癒標準:1.眩暈、頭痛、噁心等癥狀和陽性體征消失。2.能參加一般勞動和工作。好轉標準:眩暈、頭疼、噁心等癥狀明顯減輕,有時仍複發。 Ⅳ-交感神經型:交感神經興奮症多、抑制少。1.頭部:頭痛或偏頭痛及頭暈常伴噁心嘔吐。2.眼部:瞼裂增大、視物不清。重者則瞳孔散大、眼目干、眼底脹、眼冒金花、近似失明。3.心血管:心率快、心律不齊、心臟病、血壓高等。4.周圍血管等:四肢軀幹一處或多處發涼或有刺痛感,繼之出現皮膚紅和觸摸痛,肢體兩側出汗不均勻障礙,聽力、發音不正常,頭昏眼花、眼瞼下垂、流淚、鼻塞、心率偏低、腸蠕動增加等繁多不同癥狀。診斷治療依據1.常有神根型頸椎病的癥狀和陽性特徵。2.有反射性交感神經的刺激癥狀,如視力模糊、瞳孔散大,心動過速或心律不齊,同側面部充血、出虛汗、頑固性頭痛、咽部有異物感以及血壓升高等癥狀。治癒標準: 癥狀消失,能參加勞動和工作。 Ⅴ-做愛(性交)型:頸肩痛的病因很多,除常見頸椎間盤突出、退行性改變或外傷因素外,平時也可見於青壯年做愛高潮後,特別是女性。現代醫學證實,在做愛高潮間,人體各肌肉關節是收縮的,特別是頸椎在引體向上強烈動態運動中,頭面胸部儘力向前曲屈伸展,頸椎必然向後反向曲凸,此時如果猛力向後曲凸超負荷過度屈伸,就會導致頸椎原生理曲度恢復受限或緩慢,造成頸椎曲度變直或不同程度的後凸,出現肩頸疼痛,活動受限等不適,嚴重者頭偏向一側即疼痛加劇,有時向枕頂或肩背部放射,有時也會現頭暈頭痛和眼、耳、心區、四肢不適等癥狀。檢查時可發現頸部肌肉痙攣,活動範圍受限及伴有一側或雙側疼痛明顯。側位X線片可見頸椎生理曲度變直或後凸,多發生在C3---C7之間多個椎體生理曲度改變,也可見體後緣有重影為雙邊現象,關節突、關節有重影為雙突現象。診斷依據:1.多見於青壯年人,做愛後6小時內感到頸肩背痛,活動受限,轉頭時疼痛加重,有時伴有頭昏、心動過速、耳鳴等癥狀。2.頸椎X結攝片檢查:可見生理曲度消失,出現變直線或反弓成角畸形。治癒標準: 癥狀和陽性體征消失,能參加勞動和工作。 Ⅵ-混合型:兩種以上類型頸椎病症同時存在,如脊髓型與神經根型兩者同時存在,可稱為混合型;神經根型和椎動脈型或性交型混合,也稱混合型,也有三者以上混合形成的混合型。診斷論據:具有頸椎病的兩種型發上主要癥狀。 治癒標準:癥狀和陽性體征消失,能參加勞動和工作。 好轉標準:癥狀好轉或穩定,有時仍複發。 二.常見腰部疾病 一、急性腰肌損傷人體的腰部,經常處於負重下的運動狀態,該處活動範圍又大,所以腰部損傷的機會較多。人在彎腰時,先由骶棘肌收縮,以抵抗體重和維持軀幹的位置。這時,如果負重過大,迫使肌肉強力收縮,易使肌纖維(肌肉是由無數肌纖維組成的)撕裂。本病多因間接外力所致,這些原因無非是:腰部用力勞動時姿勢不當;兩人抬重物動作不協調;平地行走或下樓時不慎滑倒,腰部前屈,下肢伸直,也易造成腰肌的扭傷和撕裂;有時由於對客觀估計不足或思想準備不夠,也可引起「閃腰」。 [診斷要點] 1、明顯「閃腰」史多數病人有明顯的外傷史,傷後腰痛,活動困難,以手撐腰,步態緩慢,嚴重者不能站立,疼痛汗出。 2、腰部活動障礙腰部脊柱多向患側傾斜,各種活動困難,如扭傷在左側,身體向右側彎時疼痛加重。腰前俯、後仰時疼痛均加重。 3、明確的壓痛點腰部疼痛有明顯的局限性,患者常能用手指出扭傷在或疼痛的區域,且局部壓痛點明顯。 4、疼痛區肌肉僵硬損傷區的腰肌帶有明顯痙攣,觸摸時,患處僵硬,沒有彈性,此為保護性肌緊張。 5、咳嗽後疼痛加劇深呼吸、咳嗽以及打噴嚏後,患側腰部疼痛加重,這是由於腹腔內壓力增加,患處肌肉受擠而致。二.腰椎間小關節綜合征本病又稱腰椎後關節紊亂症或腰椎後關節滑膜嵌頓,中醫稱為「彈背」或「閃腰」。本病在臨床上常見,發病年齡為20~40歲,男性多於女性。腰骶部的後小關節囊較為鬆弛,當腰部突然前屈或旋轉時,後小關節囊的形成發生改變,滑膜可嵌入關節之間,若此時腰椎突然伸直,而嵌入的滑膜未能及時退出,就容易造成臨床上常說的「滑膜嵌頓」而引起疼痛。如不及時治療,則會產生慢性腰痛和關節炎。[診斷要點]   1、有「閃腰」史  無論急、慢性患者,在追問其病史時,大多有因活動不慎造成的「閃腰」史。 2、疼痛急性損傷者呈劇痛,慢性損傷者呈酸脹痛,且疼痛最明顯的部位即為病變部位。 3、活動受限發病後腰部活動即明顯受限,腰部往往不能伸直及向兩側扭轉。 4、壓痛腰部相應的小關節區有顯著壓痛,多在第四、五腰椎或第五腰椎   5、X線檢查  X線檢查可顯示後關節排列不對稱,或腰椎排列與其它椎體不在一條直線上(側彎),以及椎體之間的間隙(椎間隙)左右寬窄不等。三.腎虛腰痛   腎虛腰痛屬於中醫學認為「腰為腎之府」,亦即腰與腎的關係最為密切,它可以反映腎臟的功能狀態。腎虛多為先天稟賦不足,後天勞累過度,或久病、年老體衰而引起,所以當腎臟虧虛的時候,將會表現出腰痛。現代醫學通過實驗研究表明,腎虛腰痛的患者多數與腎上腺皮質激素分泌不足有關,它可造成骨質鈣質丟失而導致骨質疏鬆,進而引發腰痛。[診斷要點]   1、腰部酸痛  腰部酸痛日久,時輕時重,腿膝酸軟乏力,但無明顯壓痛,腰部運動功能基本正常。  2、怕冷現象  偏於腎陽虛者,伴有面色白光光、手足冰冷、少氣乏力、少腹拘急、小便清長、舌淡、脈沉細。 3、煩熱現象  偏於腎陰虛者,伴有面色潮紅、手足心熱、口乾咽燥、心煩多夢、舌紅少苔、脈細數。  4、X線檢查  X線檢查多顯示骨質密度普遍性下降(椎骨影象亮度變暗)。四.勞累性腰痛   勞累性腰痛又稱腰肌勞損或功能性腰痛等,是指腰部肌肉、筋膜與韌帶軟組織慢性損傷,是腰痛病中最為常見的疾病之一。腰部勞損引發腰痛的原因很多.中醫認為,勞逸不當,氣血筋骨活動失調,可造成組成勞損.從現代醫學角度考慮,則認為其發病原因有以下幾點: 1.腰肌損傷之後,沒有得到及時、正確的治療,使損傷的軟組織未得到充分修復,局部無菌性炎症長期存在,刺激末梢神經引起癥狀。   2.腰肌的慢性積累性損傷,如長期腰部姿勢不良,或長期從事腰部持力及彎腰活動等工作,使腰背肌處於牽伸狀態,兩側腰肌力量不等,或筋膜鬆弛,或瘀血凝滯,久之發生腰肌勞損。   3.脊柱骨折之後,由於脊柱內在平衡的破壞,從而引起外在平衡的失調,也會產生腰肌勞損。[診斷要點]   1、隱隱作痛  患者多有不同程度外傷史,疼痛多為隱痛,時輕時重,經常反覆發作,休息後減輕,彎腰工作困難,若勉強彎腰則腰痛加劇,常喜歡用手捶腰,以減輕疼痛。  2、腰肌起止點壓痛  檢查脊柱外形一般正常,有的患者一側或兩側骶棘觸之發板,肌肉僵硬得像塊木版一樣,壓痛點在單側或雙側腰椎橫突,髂嵴及骶骨後方等腰背肌的起止點處。  3、「天氣預報」性癥狀加重  本病的癥狀與天氣的變化往往有著直接的關係,每當雨雪來臨之前,患者隱痛加劇。患者將這種疼痛隨天氣陰晴產生變化的現象戲稱「天氣預報」。五.腰椎間盤突出症   腰椎間盤突出症也稱腰椎間盤纖維環破裂症,是指由於椎間盤組織的退變、損傷、纖維環破裂,髓核組織從破裂的纖維環處向後外側或向正後方突出,壓迫脊神經根部或馬尾神經,產生腰部疼痛和下肢的坐骨神經痛癥狀的病症。腰椎間盤突出症多發生於20---50歲之間的青壯年,少年和60歲發上老年發病較少。人們隨著年齡增長和伸屈旋轉脊椎活動,可使腰椎間盤內水分營養減少,出現退行性改變而顯示彈性下降,膠原纖維上升而椎間隙變窄,造成周圍韌帶松馳,椎體失穩移位,可能是腰椎間盤破裂,甚者突出的原因。例如突然彎腰旋轉提物時,此時腰椎間盤不僅受到內壓力,還要受到強大的張力和剪力作用,使髓核後移,直接衝擊已有退變基礎的纖維環,導至其破裂後擠入纖維內,首先形成椎間盤內破裂,出現腰痛而無坐骨神經痛,如果繼續發展引起椎間盤突出,突出的物質多數在後縱韌帶的椎體後外側區,形成不斷加重的退行性腰椎病。[診斷要點] 1、積累勞損史 2、腰痛牽及下肢3、腰部運動障礙   4、腰部出現畸形5、主觀麻木 6、患肢溫度下降7、下肢肌肉萎縮   8、影像學檢查  腰椎正側位X線片檢查對腰椎間盤突出症的診斷只能作為參考,如果發現椎間隙變窄並有增生現象,這說明椎間盤有退行性變存在,但必須與臨床體檢定位相符才有意義。七.腰椎管狹窄症  除了導致腰椎管狹窄的各種獨立的臨床疾病以外,凡腰椎管、側隱窩、神經根袖管的骨性或纖維性結構產生狹窄而引起馬尾神經或神經根受壓迫的綜合症,稱為腰椎管狹窄症。 按照現代醫學分類,此病可分為:一是先天性(原發病)腰椎管狹窄,主要是先天軟骨發育不全造成本病;二是後天性(繼發性)腰椎管狹窄,主要的腰椎退行性變(如腰椎間盤突出症)、腰脊柱滑脫、骨折、脫位,或各種脊柱手術後,或某些脊柱骨性疾病所造成;三是複合性腰椎管狹窄,於先天性病變基礎上,又有退行性或其它病變,造成神經脊髓壓迫癥狀。[診斷要點]1、中老年的多發病 2、腰腿痛明顯 3、下肢感覺減退4、影像學檢查  影像學檢查可直接診斷出椎管狹窄情況,特別是CT的檢查。八.骶髂關節錯縫所謂關節錯縫,是指構成關節的兩骨的接觸面因外力作用引起的微小離錯,發生疼痛和功能障礙,且不能自行複位的一系列病症。關節錯縫是中醫的傳統名稱,縫即隙,說明關節間隙有所移動,現代有人稱之為半脫位。骶髂關節錯縫,亦稱骶髂關節半脫位。它是指骶骨(脊柱末端的部分椎骨)與髂骨的耳狀關節在外力的作用下,造成其周圍韌帶、肌肉損傷和超出生理活動範圍,使耳狀關節面產生微小移動及疼痛和功能障礙而不能自行複位的一種病。綜合其發病原因,有如下幾點: 其一是骶髂關節局部遭受鈍重的外力打擊、擠壓、衝撞等直接暴力作用而致縫。其二是突然滑倒,單側臀部著地。髂骨向上錯縫者多見,向下錯縫者罕見。 [診斷要點] 1、患部疼痛 2、強迫體位 3、腫脹明顯 4、患側壓痛明顯 5、足跟叩擊痛 6、床邊試驗陽性 7、兩側髂嵴不等高 8、X線檢查三.健康參考指南 1.中藥煎服方法: 日前通用煎藥用具具有蓋的陶瓷砂鍋,忌用鐵鍋鋁鍋。煎藥時加入多少水應從藥量、藥效及服藥人三個方面考慮,一般而言:所加入水量應以浸過藥物1厘米為宜。製取葯汁時,一劑藥物通常煎煮兩次,兩次煮取的葯汁混合均勻(主要是為了藥力平均)後分2~3次在當天服完。隔夜隔天的藥液成分已經改變,切不可再加熱服用!!! 2.中草藥熏洗方法: 將藥物置於鍋內加入3~5公斤水,煎沸後,再慢火煎煮20~30分鐘後,將藥液過濾過渣倒入盆(或桶)內,加食鹽50克,米醋50克,米酒100克熏洗患處,每天二次,每次30~40分鐘。第二次熏洗時,重新加熱藥液,再次加入酒醋即可。每劑藥液可連用三天。 3.中藥軟膏外敷方法: 可用膠布或繃帶、布條固定於患處,每天敷藥時間8~12小時即可。藥物(凡士林基質)乾涸時,可用花生油、芝麻油、跌打萬花油調濕後再敷。使用時,切勿使用不透氣的塑料製品包紮。每劑軟膏可連用2~3天。特殊情況者則例外。 4.跌打風濕服藥禁忌: 患有損傷和風濕疾病的患者在治療期間,應忌食牛肉、竹筍、腐乳、扁魚、雄雞、酸菜、咸橄欖、黃豆芽等,否則,會給治療帶來負面影響。 5.跌打風濕葯後症劇: 臨床上,有不少患者在辨證無誤的情況下,用藥後出現疼痛加劇的情況,患者心理十分害怕,認為葯不對症,反而加重病情。其實,此乃藥力生效,外邪欲透之故, 守方續進,以待佳效。大量臨床事實可證明此論。----[全國中醫學會理事朱良春主任醫師對此有精闢的見解。] 6.肩頸腰腿痛推拿刮痧撥罐後疼痛加劇: 在臨床上,有不少肩頸腰腿痛的患者在施用整脊推拿、拔缸刮痧後出現患部疼痛加劇的情況,同時出現了睡眠、飲食、精神、體力、二便不同於機體正常情況下的生理反應;也有出現一些原有從沒有見過的癥狀;或者出現過去曾經有過去癥狀(即:舊傷舊病複發反應)。有的患者出現腹鳴、打噴嚏、泄瀉、肛門排氣、大量咳吐痰涎、做深呼吸等排病反應。(風寒濕燥火等六淫之邪及疫癘雜氣、痰飲、瘀血、鬱氣等內外致病邪氣,在正氣(機體自身調節功能)的驅逐之下,通過機體向外排泄的各種渠道向外排泄,稱為排病反應)至於整脊推拿複位後出現的局部疼痛,則是關節周圍軟組織在應用手法(矯正脊椎小關節紊亂)時受到輕微的損傷,經 3~5天的調整後,即可恢復到正常功能狀態;另一種情況則是因治療需要而採用重手法,<<楊氏經絡療法>>認為:手法以強刺激量為治療的第一要素,主張「不痛不治病,越痛越治病」這一觀點和傳統按摩手法「輕」、「柔」、「舒適」有著根本的不同,具有「返璞歸真」的意義。 7.如何預防頸椎病的發生? 預防頸椎病的發生,首先從幼兒做起,改變姿勢不良的習慣,學齡前兒童,特別要注意防止打跟斗、倒立、趴睡等引起的頸椎損傷。年齡的母親餵奶時更容易引起頸背痛,餵奶時應避免連續長時間低頭,在餵奶時,可以間斷做頭往後仰,頸向左、右旋轉的動作。餵奶後做肩頸保健操,睡前用5~10分鐘揉按頸部。選擇保健枕和合適卧具,枕頭過高過低都會引起頸椎病,合適的枕頭高度應以壓縮後[仰卧位時]相當於自已豎起一拳高,而側卧時的高度[壓縮後]相當於自已豎起一拳高加豎起橫指高度。床鋪過硬過軟易引起脊椎偏歪,合適的床鋪最好是硬床加厚墊或加強型彈簧床。咽喉炎、食道炎所會引發頸椎病,及時治療咽喉炎可以改善頸椎病的癥狀。 8.如何預防腰腿痛的發生? 寒冷是脊椎失穩的明顯誘因,寒性收引,易致筋脈拘攣收縮,降低人體對疼痛的耐受力。穿露背裝的女性長期在空調環境下伏案工作,比在常溫下工作的人更易患頸椎病。姿勢性腰腿痛主要是工作、學習、日常生活中不良姿勢所引起。因此,要預防腰腿痛,首先要在坐、卧、行、立方面改善姿勢。腰椎有生理性前凸的曲度,當坐椅過矮或坐沙發時,腰部曲度變為後凸,易引起腰肌勞損。而坐椅過高,足跟離地,易使大腿受力過大。保曖、正確的姿勢、合理的傢俱設計都可有效地預防腰腿痛的產生。
推薦閱讀:

【治療椎動脈型頸椎病的方法有哪些】頸椎病治療方法
頸椎病檢查,你應該知道的檢查方法,不然你的錢就白花了
一不小心落枕脖子疼?
頸椎病的自我治療
九個頸椎運動法,助你遠離頸椎病的困擾

TAG:頸椎 | 腰椎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