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初發菩提心修行觀法(60~69)

初發菩提心修行觀法 (60)

(初發菩提心修行觀法方便頌)

傅味琴講於太湖法雨山佛學苑 2008.2.25

應觀受是苦,觀心無常,觀法無我,哪有一個不變的定法

提要:·修行人第二念處:應觀受是苦,世人顛倒,成了「苦為樂倒」,哪有沒有 苦的快樂·修行人第三念處:觀心無常,世人顛倒,成了「無常常倒」,哪有不變的 心·修行人第四念處:觀法無我,世人顛倒,成了「無我我倒」,哪有一個不 變的定法

修行人第二念處:應觀受是苦,世人顛倒,成了「苦為樂倒」,哪有沒有苦的快樂

觀受是苦,受是苦事情,可是世間上人認為享受是快樂的事情,成了「苦為樂倒」。愚痴的父母還要把這種觀點強加在孩子身上,家給了孩子們溫暖也傷害了孩子,究竟是傷害多,還是溫暖多?有的溫暖本身就是傷害。

例如孩子還很小,爸爸過生日,跟孩子說:「今天爸爸過生日,你也喝一點。」孩子從此學會了喝酒,將來這個孩子會變酒鬼,到底是溫暖還是傷害?

嚴寒的冬天,在一家商店裡,一個媽媽抱著一個很小的孩子,給孩子喂剛從冰箱里拿出來的冰淇淋。孩子不吃,硬從孩子嘴裡塞進去。冰冷的冰淇淋,叫孩子吞下去,這到底是溫暖還是傷害?這孩子回去肯定拉肚子。當然母親有她的慈愛,但也有她的愚蠢。

出家人辭親出家,這是大雄大力,你們在家居士來這兒修行,也是辭親離家。以釋迦佛的智慧去度父母,這才叫報父母的恩,千萬不要隨著父母的愚痴要求,躺在媽媽的懷抱里,讓她冬天給你喂冰淇淋。

修行人第三念處:觀心無常,世人顛倒,成了「無常常倒」,哪有不變的心

觀心無常,佛叫你觀心無常,哪有不變的心?世人常說,海枯石爛,我心不變。這是道道地地騙人,排隊離婚的人全都說過這句話。世間上常會這麼勸人:「你既然說過你是愛她的,那就應該娶她。」意思就是不能變。要不變,兩個都不變,他變了叫我不變,我受得了嗎?結婚以後他天天罵我,搞得我苦不堪言,我即使心不變,可是我想自殺。人想自殺的時候心也變了。整天貪圖享受的人,這種人心會不變,騙誰啊?

前兩天還聽到,有個女的嫁了一個很有能力會賺錢的丈夫,嫁過去以後,丈夫看不起她,所有的錢都受他控制,女的身邊一點錢也沒有,親戚來了也沒錢請他吃頓飯。想自殺也死不掉,想跑也跑不了,一分錢也沒有怎麼跑啊?這不是變了?你們到這兒來學法,這種假話聽不到,騙子也碰不著了。好好勸勸人們,不要相信有顆不變的心。批評他一句話,他就從歡喜你變到討厭你了。心剎那剎那在變,所以結婚都是上當了。

修行人第四念處:觀法無我,世人顛倒,

成了「無我我倒」,哪有一個不變的定法

觀法無我。所有的法都在變,修改補充就是變。公司工廠里訂的規則,經常在修改,在變。有的知識分子自作聰明,不想找善知識,自己看佛經,卻不得要領,越看越糊塗,怎麼這本經上這麼說,那本經上那麼說,這不是有矛盾嗎?佛是對機說法呀,什麼時候說什麼話,對什麼人就說什麼話,因為一切都要變,法無定法。世間法哪有不變的?如果頭髮永遠只會長不會掉,那我怎麼頭髮都掉光了?吃飽了肚子變大,上了廁所,肚子就變小了,米飯還不是變成大便了。因為會變,所以眾生能成佛。如果不變,那不是佛教。

我年輕時蘇州的雪相法師到上海,有一天來看我。我家房子小,上面有個小閣樓,經常有年輕人在閣樓上聽我講佛法。當時我給法師介紹,這個年輕人全家是天主教徒,他現在信佛了。法師很感興趣,就問他,「你說說怎麼後來信佛了?」他說,「天主教認為牛隻能做牛,人只能做人,神就是神,是不會改變的。佛教講六道輪迴,牛會變人,人會變牛,人還能成佛,我覺得這個道理對,因為這個道理是辯證法,所以我信佛了。」

初發菩提心修行觀法 (61)

(初發菩提心修行觀法方便頌)

傅味琴講於太湖法雨山佛學苑 2008.2.25

看成是真實的,這就是夢,夢中人會知道夢中的一切都是假的嗎?

提要:·顛倒的觀點就叫不正觀·佛弟子對三寶財物應守護,好心也得講個理·把顛倒的再顛倒過來,也要靠擺事實講道理·把有情世界看成是真實的,這就是夢,夢中人會知道夢中的一切都是假的嗎?·眾生在白天做的是白日夢,即使會走路,也是生死長夜裡的「夜遊症」

顛倒的觀點就叫不正觀

世間上的人,不凈凈倒,苦為樂倒,無常常倒、無我我倒,全顛倒了。用這種觀點去看問題,不叫正觀,因為它是顛倒的。我們以佛陀的觀點去看問題,就叫正觀。佛弟子對三寶財物應守護,好心也得講個理

順便給你們講個小插曲。我們開化文殊院想把條小路鋪寬一點,向農民征了些地。這一次雪災雪結了冰,農民的土地邊邊上有一點塌方。有一種觀點,因為我們修了路,動用了他的土地,所以容易塌方,主張幫他們修好,一種自己修修,大概花一點石頭的錢;一種由農民包修要一大筆錢。

我主張自己修,三寶財物應守護,根據事實講話:我們為了修路,買了一點農民的土地,這是買賣。因為雪災,造成了路邊邊上的土有點塌方,可買賣雙方已經交易完成,不再存在關係。比如買豆腐,他切了一方塊給我,切好後,旁邊的豆腐有點倒下來了,賣豆腐的人說,「因為你買了我這塊豆腐,造成了我旁邊豆腐倒下來,你要補償我的損失。」這說過去嗎?

再打個比方,一個娶媳婦,一個嫁女兒,聘禮都已經送了,兩廂情願。一等到開春,女方發現:我女兒嫁出去,勞動力少了一個,造成今年收成不好。就跟男方說:「就是你娶了我女兒,造成我今年收成不好,我得要你補償。」你再會說話也不是道理。

再比如有戶人家有兩間房子,一間房子賣掉了,買房子的人把買下的房拆掉了,小偷就在牆壁上挖了一個洞,把賣房子人家裡的東西偷了。於是這個主人來找買房子的人說:「就因為你把房子拆掉,所以小偷來打我的牆洞,所以損失要你負責。」這真是是顛倒了。做好事咱們都肯做,好心也要講個理。

把顛倒的再顛倒過來,也要靠擺事實講道理

我講這些話主是要你們將來出去弘法的時候,為了佛教事業也應據理力爭,否則你盡跟著人家屁股後面轉,老實得打你耳光你也高興。要把顛倒的再顛倒過來,也要靠擺事實講道理。

把有情世界看成是真實的,這就是夢,夢中人會知道夢中的一切都是假的嗎?

再回過來講,最正確的觀點就是般若觀點。《金剛經》里有四句偈,就是大般若的智慧,「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什麼叫夢?一般解說為過去如夢,再說詳細一點,你做眾生的時候,生活在有情世界裡,把有情世界看成是真實的不假的,這就是夢。咱們每個人都有體會,人在夢裡的時候,夢中的你會承認是夢嗎?做夢的時候,一邊強盜在追,一邊自己在逃跑,都認為真的有強盜,我真的在逃跑。有的一面跑一面還在叫「媽」,一醒來什麼也沒有,當你明白什麼也沒有,你這個夢就醒了。與其長篇大論跟你們講有啊空啊,還不如敲你一棍,看你空不空。

眾生在白天做的是白日夢,即使會走路,也是生死長夜裡的「夜遊症」

什麼叫眾生?樣樣都空不了就叫眾生,樣樣都空不了就是愚痴顛倒。晚上做夢也是夢,白天你夢醒過來了,你還在做夢,白天做什麼夢?白日夢。說「我明明醒過來了,你看我現在會走路,還會拿東西,怎麼還叫做夢呢?」你這是生死長夜裡的「夜遊症」,還是在夢裡啊。

今天講到這裡。

初發菩提心修行觀法 (62)

(初發菩提心修行觀法方便頌)

傅味琴講於太湖法雨山佛學苑 2008.2.26

求法弘法都是菩提心力量,能克服障礙和消除業障

提要:·歡喜中發菩提心,是個覺悟的歡喜·求法弘法都是菩提心力量,能克服障礙消除業障·發菩提心為弘揚正法,如果佛法滅了,個人的修行也無從修起·佛門要清凈,在不清凈的環境里修行是修不成就的·如今佛門普遍都是聽不到佛法,再不弘法,佛法很快就要滅了·佛在人間,弟子們並沒有從事超度死人,教育眾生才是佛弟子應盡的責任

歡喜中發菩提心,是個覺悟的歡喜

這次我們講發菩提心,大家聽了都非常歡喜,在歡喜中發菩提心,發了菩提心就更歡喜,所以這是個覺悟的歡喜。

求法弘法都是菩提心力量,能克服障礙消除業障

昨天有幾位出家師父來到佛學苑,大家特別高興,我也盼望了好幾天,一直在問:「怎麼還沒有到?」後來才知道是路途遙遠,坐了四天四夜火車,這是什麼力量,就是菩提心的力量。我當年不是坐火車就是坐輪船,送法上門,不停地奔波,這是什麼力量?也是菩提心的力量,所以菩提心能夠克服一切障礙,消除一切業障。

發菩提心為弘揚正法,如果佛法滅了,個人的修行也無從修起

什麼力量最大?菩提心的力量最大。心的力量已經夠大的了,何況是菩提心的力量?如果我們佛弟子個個都發菩提心,這股力量誰也估計不出來。末法時期我們應該發什麼心?應該發菩提心弘揚正法,如果佛法滅了,你個人的修行也無從修起。

佛門要清凈,在不清凈的環境里修行是修不成就的

現在的環境對我們想修行的佛弟子攪亂得非常厲害,世間上五欲的風已經吹進佛門,佛門裡許多人大受影響,追求名利,享受五欲,使得佛門很不清凈,修行很困難,在不清凈的環境里是修不成就的。

如今佛門普遍都是聽不到佛法,再不弘法,佛法很快就要滅了

所以我們今天能夠這樣弘法,能夠這樣來聽法,全是一顆菩提心。按實際情況來說,今天與其說是弘揚佛法,還不如說是挽救佛法。如果再不挽救,佛法很快就要滅掉了。如今的現實,寺院越修越富麗堂皇,越造越大,裡邊的設備以及種種的生活條件也越來越好,可是沒有法。進了佛門幾年都聽不到法的地方普遍都是。如果現在有個寺院還在講經說法,那真是稀有難得了。

好比家裡的母親病危,子女們焦急萬分,如果有一個醫生對這個病人千方百計進行搶救,病人和她所有的親人都會對醫生非常感激。今天釋迦佛的教育事業已經到了極其危險的地步,好比病已經很重了,如果我們能發菩提心,把正法再弘揚開去,能使正法久住,使末法轉為正法,這個功德無法估計,受十方如來讚歎。

佛在人間,弟子們並沒有從事超度死人,教育眾生才是佛弟子應盡的責任

所以我們現在講法聽法,都是為了釋迦佛的事業。什麼事業?是教育眾生的事業,這才是佛事。如今佛門把忙死人說成佛事,當年釋迦佛的弟子,舍利弗目犍連等等大弟子並沒有以超度死人為職業,佛弟子應該繼承佛陀的教育事業,所以說佛是偉大的教育家。

初發菩提心修行觀法 (63)

(初發菩提心修行觀法方便頌)

傅味琴講於太湖法雨山佛學苑 2008.2.26

發心要發大心,修行要腳踏實地,才是圓滿的法流

提要:·發心要發大心,修行要腳踏實地,才是圓滿的法流·沒有出離心,口說菩提心,成了海市蜃樓,以煩惱去傷害他人,實是無其數·我們帶著覺悟與煩惱降生人間,世人追求殺盜淫妄酒,所以地獄空不了·「地獄不空,誓不成佛」,佛弟子要學菩薩精神,在弘法度眾生事業上要無有疲厭·修行人要用戒定慧調養身體,醫藥只能起幫助作用

發心要發大心,修行要腳踏實地,才是圓滿的法流

教育眾生的責任主要是在出家弟子身上,所謂叫內護正法。居士同學要跟出家同學學習,出家同學是人天師表,是我們的榜樣,所以都應該學法弘法。佛陀的教育事業是一切為了眾生離苦得樂,我們為眾生髮菩提心,也是為了度眾生成佛,即使我們成佛後,還是要度眾生。一切為了眾生就叫菩提心,就叫大乘,一切為了自己不能稱大,只能稱小。發心要發大心,修行要一步一步腳踏實地地走,這才是一個圓滿的法流。

沒有出離心,口說菩提心,成了海市蜃樓,以煩惱去傷害他人,實是無其數

菩提心應該在出離心基礎上發。如果你沒有出離心,口口聲聲說菩提心,那是空架子。好比空中樓閣,海市蜃樓。出離心都沒有,哪來的菩提心?哄熱鬧不叫菩提心。修人天乘的法,不過是一個過渡,過渡到出離乘。修人天乘不能度眾生了脫生死,要了脫生死就要修出離法。出離什麼?出離煩惱,出離了煩惱就是出離了生死,因為生死在煩惱里。如果你不出離煩惱,天天唱唸菩提心、口說菩提心都不頂事,假花無果實,口裡說得玄妙可不是真正的玄妙。煩惱不僅傷害了我們自己,更傷害他人,傷害自己只傷害了一個眾生,傷害了別人,這個是沒有數的呢。

我們帶著覺悟與煩惱降生人間,世人追求殺盜淫妄酒,所以地獄空不了

人身難得,今天我們好不容易得到了人身,既帶著覺悟又帶著煩惱。由於煩惱的存在,使我們在人生的旅程里受苦受難。更可怕的是我們在人生的道路上,只要一起煩惱就會傷害眾生。如果你不離開殺盜淫妄酒,你傷害了眾生,因果不虛,將來都有報應的。世間上的人像瘋狂一樣,天天在殺盜淫妄酒,造業啊!他們還高興地拚命追求,所以地獄到今天空不了。我們眼睛看得見畜生道里的眾生就越來越多。

「地獄不空,誓不成佛」,佛弟子要學菩薩精神,在弘法度眾生事業上要無有疲厭

菩薩為什麼偉大?拿地藏菩薩的誓願來說,「地獄不空,誓不成佛」。地獄能空嗎?世間上的人享受五欲,追求殺盜淫妄酒,拚命造惡業,地獄空得了嗎?所以菩薩發大願,不怕辛苦,不怕疲勞,始終沒有厭倦。中國是大乘佛教,每個佛弟子都應該學習菩薩精神,在弘法度眾生的事業上要無有疲厭。

有人跟我說,像我這樣的年齡,早就應該關起門來修了。社會上的說法是也該享享福了。醫生的說法是應該休息了,所以醫生給我的囑咐,一個星期只能講兩三節課,不能天天講,一節課規定不能超過一小時。他們看見我這樣天天講課,而且時間又長,個個擔心。因為我有高血壓,又有腦動脈硬化,容易發生危險。

修行人要用戒定慧調養身體,醫藥只能起幫助作用

這次在蘇州看病二十多天,我對華醫生說,你的處方真好,我好得很快。華醫生跟我說,是你調得好。我們有一個同學也請華醫生看看,華醫生說,「吃藥不中用,你還是跟你老師學學,怎樣把身體調調好。」我用什麼調啊?不是躺在床上,是用戒定慧調。我每天時間排得很緊,又要鍛煉,又要散步,又要按摩,當然還要睡覺,又要誦經、講課,還要修五次禪定。有的同學們說我的皮膚越來越細了,精神也越來越好了。修行人要用戒定慧調養身體,這不是我說出來的,事實就是這樣,當然吃點葯幫助幫助也是好的,因為四緣生活中就有一個是醫藥。

初發菩提心修行觀法 (64)

(初發菩提心修行觀法方便頌)

傅味琴講於太湖法雨山佛學苑 2008.2.26

菩提心要從純粹的佛法里出生,佛法里夾世俗外道的東西,就不能稱寶

提要:·不勤修戒定慧的修行人,不是從清凈心中出生的菩提心,味道不對,都是假冒的·菩提心要從純粹的佛法里出生,佛法里夾世俗外道的東西,就不能稱寶·有些居士,叫他修出離法,他還提不高呢,因為他放不下。沒有覺悟,不肯轉變,仍然是個空架子·發起菩提心,要不受世俗污流的侵犯,才能行菩薩道·修出離心,要「不顧過去諸欲境」,凡心不死,道心不生

不勤修戒定慧的修行人,不是從清凈心中出生的菩提心,味道不對,都是假冒的

戒定慧是讓我們斷煩惱,戒定慧是指導我們走出離道,佛說「勤修戒定慧,熄滅貪嗔痴」,這句話要牢記。一個不斷煩惱的人,一個拚命在為名利忙碌享受五欲的人,再怎麼說發菩提心,你的菩提心影子都找不到,菩提心不是在享受里,不是在名利里,更不是在五欲里,菩提心是在清凈的心裡出生。沒有清凈心就沒有菩提心,因為這個味道不對啊,一吃就知道是假冒的。

菩提心要從純粹的佛法里出生,佛法里夾世俗外道的東西,就不能稱寶

菩提心要從純粹的佛法里出生。如果我們修的法不純粹,也不能出生菩提心,因為它不正是雜。菩提心是個寶,有了混雜能稱寶嗎?大家知道藺相如的故事,趙國的一塊和氏璧,秦國願意用15座城市來換,為什麼?其中一個污點也沒有。白玉如果有個黑點,就不值錢了。為什麼佛稱寶?佛連一點點污點也沒有,修行人跟佛學,修成一點污點也沒有,那你不稱佛也是佛了。所以在純粹的佛法里,不能夠夾雜世俗的東西,世俗就是一個污流;也不能混雜儒教道教的東西,否則就不是純粹的佛教了,你怎麼也修不好的。道教講升天,儒教是人間的有漏法,你加了這些東西進去能稱寶嗎?事實證明,釋迦佛49年的教法里,從來沒有儒教道教,也沒有氣功,更沒有榮華富貴,子孫滿堂的東西。

有些居士,叫他修出離法,他還提不高呢,因為他放不下。沒有覺悟,不肯轉變,仍然是個空架子

為什麼我們對出家比丘、比丘尼稱為師父?因為師父就是我們的榜樣。出家人是不求人天法的,有些居士還停留在人天乘里,我小時候佛門裡的老婆婆說,「前世不修今生苦,今世不修來生苦。」她只是為了修出福氣來。現在有些居士,叫他提高到出離法,他還提不高哩,他放不下呀,他不願意往上提。家就是煩惱,眾生的家就是煩惱的窩。出家人因為要出離煩惱,所以才發心出家。菩提心誰最容易發得起來?修出離煩惱法的人最容易發起來。如果他對煩惱還有留戀,還不肯放掉,貪心來時給自己說一些理由,嗔恨心來時說一些理由,痴心來時樣樣放不下,也說了一些理由,像這種情況,這個人發菩提心是發不起來的。即使聽了法,還看他覺悟到什麼程度,沒有覺悟,不肯轉變,仍然是一個空架子。

發起菩提心,要不受世俗污流的侵犯,才能行菩薩道

我們講菩提心主要是讓大家把菩提心發起來,發起來了還要保護好,要不斷地增長,要不受世俗污流的侵犯,這樣才能行菩薩道,才能圓滿菩提心,成就菩提果。一個貪圖名利、享受五欲的修行人,能發起菩提心嗎?隨你唱唸唱得聲音嘶啞,菩提心也不會從你喉嚨里跳出來。

修出離心,要「不顧過去諸欲境」,凡心不死,道心不生

所以發菩提心的人不要不修出離心,出離心有三條,第一條,「不顧過去諸欲境」,欲就是五欲,財色名食睡,色聲香味觸。我們過去都在五欲里生活,當然會貪圖五欲的享受,不要再去回顧再去想,更不能再有盼望了,就好比有句話,「有些人總是盼望已經失去的天堂。」失去的東西是永遠不會再回來的,你幹嘛再打這個妄想呢?哪怕你過去有名望、地位和財富,一切都已經過去了。過去如夢啊。想它幹什麼呢?

修行人有句老話,「凡心不死,道心不生。」你回憶過去世俗里的種種,會鉤起凡心,退下道心。我對你們也很了解,有些同學五六年都沒有想回家過,有些同學拿了一次探親假還想拿兩次。這是你們自己告訴我的,真的是去探親嗎?其實是想回家痛痛快快地睡個幾天,再看看電視,弄些好吃的吧?這些念頭一起來,道心全退光了。凡心跟道心,五欲跟菩提心不可能並存。當然五欲跟出離心也不可能並存,出離就是出離五欲,五欲的境界雖然美妙,可它是地獄的根啊。

初發菩提心修行觀法 (65)

(初發菩提心修行觀法方便頌)

傅味琴講於太湖法雨山佛學苑 2008.2.26

「厭棄在家荊棘林」,未婚者來學法是防病,已婚者來學法是治病,還是不生病好

提要:·修出離心,要「不樂未來諸欲境」,凈土不是天堂,極樂是從斷煩惱中得到覺悟的快樂·修出離心要「不樂現在諸欲境」,我們這裡貪慾的人跑了,發心的人求常住·不修苦行不會成就,苦行不要太苦,十二頭陀行修一條也有功德·「厭棄在家荊棘林」,未婚者來學法是防病,已婚者來學法是治病,還是不生病好

修出離心,要「不樂未來諸欲境」,凈土不是天堂,極樂是從斷煩惱中得到覺悟的快樂

第二條,「不樂未來諸欲境」,不要想未來自己怎樣得到快樂。佛教使眾生離苦得樂,這個樂是覺悟的樂,是智慧的樂,並不是享受的樂,所有的苦都是煩惱的苦,離開煩惱就會得到覺悟的樂。宗教講升天堂去享受快樂,所以佛教不是宗教。

現在願生西方凈土的人比較多,所以我講法時一再提醒,凈土不是天堂,天堂也不是凈土。你如果貪圖極樂世界的快樂,你將來到的地方再好,也不是凈土,是天堂,因為你心裡的念頭錯了,方向錯了。極樂世界不是叫你去享受,而是叫你去斷煩惱,從斷煩惱中得到覺悟的快樂。現在由於聽不到佛法,很多人求生西方的目的是為了去享受,因為那邊極其快樂啊,至於這個快樂從哪裡來?他不知道。快樂從清凈來,你心不清凈,會有你的快樂嗎?清凈從出離來,出離什麼?出離種種的慾望。

修出離心要「不樂現在諸欲境」,我們這裡貪慾的人跑了,發心的人求常住

第三條「不樂現在諸欲境」。當年我們辦女眾專修班,有的人不適應,留幾天就走了,說我們管得太多,老師經常要批評,紀律、糾察要訓話,還有不能吃零食,不能上街,她受不了。或者說你們這兒生活條件太差了。當然現在好得多了,我看你們來報到的同學可能都是護法菩薩送來的吧?都很發心啊,一開口就要學三年五年十年。

不修苦行不會成就,苦行不要太苦,十二頭陀行修一條也有功德

修行要修苦行,不修苦行不會成就,否則釋迦佛何必離開皇宮?如果條件好、生活好就能夠成就快,那留在皇宮裡修,豈不是成佛更快了,何必要六年苦行呢。

有些人說釋迦佛六年苦行是錯的,這句話也不錯也錯,如果依你現在的水平去學釋迦佛六年苦行,你就錯了,因為你條件不夠。像我這樣就沒辦法學,我沒吃飽沒睡好就沒精神。你們去學每天一麻一麥,不到三天你就要昏倒,昏倒了還爬不起來了,所以你們不能這樣修,可是釋迦佛修了就沒錯啊。時代不同了,體質也不同,但總要學一點苦修的精神吧,哪怕十二頭陀行,你只修一條也有功德啊。當然不修也可以,釋迦佛主張苦行,但不強迫你去苦行。拿十二頭陀行來說,你做到有功,做不到沒過,已經夠寬大的。為什麼這麼寬大?因為釋迦佛慈悲,對機說法,從不勉強一個人。

「厭棄在家荊棘林」,未婚者來學法是防病,已婚者來學法是治病,還是不生病好

「厭棄在家荊棘林」,荊棘就是有刺的樹,一根一根的荊棘彎下來,中間有個洞洞,鑽進去就不會有你的自在,因為四面都是刺,一動,就會刺痛你,這就是家。如果你不離開家,給你最刺激、最痛苦、諷刺、挖苦、譏笑、侮辱你的,就是你最親愛的人,結過婚的人都有體會。

解放初期妻子、丈夫互稱愛人,現在不這麼叫了,到底可愛不可愛心裡有數。每個家庭訴起家庭的苦來,三天三夜都說不完。有的實在受不了,逃走了。所以國家也尊重現實,允許離婚。這不是清清楚楚說明家是苦得不得了。如果不苦,怎麼會離婚呢?難道離婚僅僅個別幾個嗎?你去了解了解,大多數人結過婚又離婚了,尤其是五欲享受厲害,繁華的大城市。我從前到深圳,有些人挺有禮貌,挺有修養的,後來才知道,這個人也是離婚的,那個人也是離婚的,愛啊愛啊愛到離婚。

你們沒有成家的同學來到這裡,我把你們看成一個寶,因為你有覺悟,有菩提心啊。結過婚的人來到這裡,我看是二等品。二等品總比三等品好吧,什麼道理啊?因為你們已經嘗到家的苦了。有句話,防病勝於治病,沒有結過婚的人來到這兒學法是防病,結了婚受了苦,帶著心裡的痛苦創傷來聽法是治病,還是不生病的好。

初發菩提心修行觀法 (66)

(初發菩提心修行觀法方便頌)

傅味琴講於太湖法雨山佛學苑 2008.2.26

別把鮮花插在牛糞上,這裡檀香撲鼻,那裡臭氣衝天

提要:·成家減少了六十年壽命,喜歡躲在家,就因為老鼠愛大米·別把鮮花插在牛糞上,這裡檀香撲鼻,那裡臭氣衝天·修出離心,要「不樂未來諸欲境」,人生不是萬花筒,樂極生悲的事可不少·好夢未完做惡夢,痛苦緊跟快樂來·培養人才,人比才重要,發菩提心為了報父母恩

成家減少了六十年壽命,喜歡躲在家,就因為老鼠愛大米

生命最珍貴,大家都知道從小出家的人,差不多都是長壽的,當年虛雲老和尚,我聽他講法的那一年,他已經120歲了。可是一般家裡的老先生差不多六十幾歲就死了,成家減少了60年壽命,值得嗎?你們從家裡跳出來,已經算是了不起了,是大智慧,看得遠啊。鼠目寸光的人就呆在家裡,老鼠的眼睛只看眼前,為什麼喜歡躲在家裡,因為老鼠愛大米。你把老鷹抓來關在家裡,關得住嗎?它可不買賬。你們革煩惱的命才是真英雄。這樣受苦受難的地方還偏偏放不下、離不開,這不是讓同學們想不通嗎?

別把鮮花插在牛糞上,這裡檀香撲鼻,那裡臭氣衝天

釋迦佛怎麼看待家的?釋迦佛未出家時是要繼承王位的皇太子,具有三十二相八十種好,這個王位可不簡單,是轉輪聖王,太子卻看成是個草穢堆。假如你是一朵鮮花會放到哪裡去?(下答:供佛。)對啦,你是一朵鮮花要供佛啊,別把自己一朵鮮花去插在牛糞上。假如我媽還在,我會把媽接到這兒來,為什麼?因為這兒檀香撲鼻,家裡臭氣衝天。

修出離心,要「不樂未來諸欲境」,人生不是萬花筒,樂極生悲的事可不少

「不樂未來諸欲境」,不要去盼望未來。未來算命也算不準,你想它幹什麼?有些人想得多美啊,新房裝修得很漂亮,準備做新娘新郎了,明天是大喜臨門,結果今天出車禍壓死了,想得到嗎?說傅老師怎麼不說吉祥話,盡說倒霉話。人世間有沒有倒霉事情?難道你閉著眼睛不看?講一件真實的事情,一對新人在結婚那一天放炮仗,有一個炮仗沒有爆,從空中掉下來,正巧掉在新娘子頭上爆了,馬上送醫院搶救,結果死掉了,新郎只好把眼淚當新娘。

不聽老人言,吃虧在眼前,給你們講講,別頭腦里像萬花筒那樣,還以為人生真有這麼美妙!

好夢未完做惡夢,痛苦緊跟快樂來

要修好苦集滅道,先要認識人生的苦。人做了一個好夢醒過來,想繼續再做下去多好啊,拚命讓自己再睡著,結果真的睡著又做夢了,誰知道做了個惡夢。人生的路上難道都是好夢嗎?好夢後面緊跟著是惡夢,你得到了快樂,痛苦就跟在後面。

培養人才,人比才重要,發菩提心為了報父母恩

佛學院培養人才,有些佛學院只培養才,不培養人,這是顛倒。我主張人與才都要培養,人比才重要。好比槍拿在軍人手裡,軍人比槍更重要。你把軍人培養好了,槍法就瞄得准;沒培養好,他朝天開槍。今天你們來學法,特別要講菩提心。為的是報國土恩、眾生恩、父母恩、佛恩。儒教說你離開父母就是不孝,佛教說你離開父母學法修行就是報父母的恩,說法兩樣。出家人辭親出家是大報恩,因為一出家就能度七世父母。

當年九華山仁德大和尚請我去辦佛學院,有一次我從甘露寺到佛教協會,路過一個比丘尼的庵,九華山那些當家都認得我,他們有時候也來聽聽課。我進裡邊坐一會,這位當家師跟我說,「老師,我聽了你一堂課,十年都沒放下的大石頭就放下了。」什麼事情呢?原來她出家以後沒有回過家,媽死的時候也不在身旁,所以她總認為自己不孝,中國佛門受儒教思想影響太深了,為了這件事情很苦惱,心裡這塊大石頭壓得很重啊。後來聽我講課,聽到「出家就是大報恩」,這麼一句話,這塊石頭去掉了。所以儒教是儒教,佛教是佛教,不要混淆。

初發菩提心修行觀法 (67)

(初發菩提心修行觀法方便頌)

傅味琴講於太湖法雨山佛學苑 2008.2.26

走進佛門究竟想幹什麼?想隱居享清福是儒教的世俗氣,弘法度眾生才是菩提心

提要:·走進佛門究竟想幹什麼?想隱居享清福是儒教的世俗氣,弘法度眾生才是菩提心·貪圖五欲必有鬥爭,其原因無非是名利與傲慢,清凈才能得解脫·在家苦就苦在錢多還想多,把家產留給兒女的不是好爸爸·出家了再想抓回世俗的一切,不怕臟嗎?離家了也別安心不下來

走進佛門究竟想幹什麼?想隱居享清福是儒教的世俗氣,弘法度眾生才是菩提心

我們的未來究竟想幹什麼?從前我看過一個碟片,名字叫《走進佛門》。記者到一個佛學院去採訪,問一個學僧畢業以後想幹什麼?意思問他對未來的想法,他說我想找一個小廟,畫點畫,彈點琴,那是受儒教影響,想過隱士生活,享享清福。後來記者到四川成都鐵像寺,去採訪隆蓮法師辦的一個尼眾佛學院,也是問這個問題,回答說「我要弘法度眾生,」回答兩樣,一個是充滿世俗氣,一個是充滿菩提心。

聽說有些從佛學院畢業出來的出家人,師父都頭疼,因為傲慢得連師父都不認賬。恩師恩師,連恩都不認了。拿一個紅本本,無論走到哪個叢林,紅本本一放,「你看著辦吧。」意思就是憑這個,你總要給我做個當家。原來進佛學院是為做當家、為了出國。要是真正發菩提心做了當家當然是好,可不能有所貪圖啊。

貪圖五欲必有鬥爭,其原因無非是名利與傲慢,清凈才能得解脫

「天魔王宮虎豹穴」,要知道你未來想得到種種欲境的享受,就像天魔王宮一樣,充滿著驕慢自大的苦,修行修出我慢貢高、驕氣十足,全是得到魔加持了,魔在釋迦佛面前都是傲慢的,傲慢的人最容易著魔。為什麼佛門裡現在鬥爭很厲害?我在佛門五十多年,對佛門的演變很清楚,無非是兩個原因:一個名利,一個傲慢。你貪圖了五欲的境,必然會產生這兩種結果,苦得很啊。

「意樂清凈無依住」。我們對未來的盼望就是能夠斷煩惱得解脫,能夠證果成道。

在家苦就苦在錢多了還想多,把家產留給兒女的不是好爸爸

「不樂現在諸欲境」,釋迦佛規定每個佛弟子要「非誦即禪,非禪即誦」。做居士的學了一點法,為了養家要賺點錢,還得回去上班,這就是做居士的苦啊。現在大家都富起來了,有的哪是為了養家糊口,我那些生活在城市裡的學生差不多都買了新房,已經有了這麼多錢,他還要賺錢,想發了財留給兒子。把家產留給兒子的爸爸不是好爸爸,兒子有了工作,就應該供養父母。

出家了再想抓回世俗的一切,不怕臟嗎?離家了也別安心不下來

「反吐不食不嘗味」,出家了,已經把世俗上的東西都吐出來了,因為世俗上的名利、地位、享受太骯髒了,吐出來可千萬不要再抓起來嘗嘗。從前我們辦佛學苑,出家同學來了要打開箱子檢查,裡邊不準有在家人的衣服,出家人穿了在家人衣服僧不僧,俗不俗的,像什麼呀?方丈哪有穿俗衣的西裝方丈?把吐出來的東西再抓進嘴裡去,不怕臟嗎?不出家的同學也已經離家,離開了就離開了,別安心不下來,不批評你已經夠寬容了,別再去想家裡的塌塌迷了。

初發菩提心修行觀法 (68)

(初發菩提心修行觀法方便頌)

傅味琴講於太湖法雨山佛學苑 2008.2.26

大般若講空,一有就是眾生,如何修空?應「由幻入空」

提要:·出家了又起世俗心,想抓官位抓財位,卻被人們稱為「另類僧人」·「在家對境舍貪著」,對著五欲的境要有正知正見,醒過來了別再掉進去了·要珍惜自己的善根,別搖來搖去,還是被女娃娃拖走了·「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放得下就是覺,放不下就是迷·大般若講空,一有就是眾生,如何修空?應「由幻入空」

出家了又起世俗心,想抓官位抓財位,卻被人們稱為「另類僧人」

「不樂現在諸欲境,國王長者利養尊」,如果你要菩提心不斷增長,就要明白退菩提心有25種因緣,如果你靠近這種因緣,你會退掉菩提心。其中有一種是巴結國王大臣,因為國王大臣會給你名利,你得到名利,菩提心就退了。但這話要講清楚,我們作為中國公民必須愛國愛教,愛國愛教跟你去巴結國王大臣是兩碼事。是有些人已經成為佛弟子,或者已經出家了,世俗心起來還想去抓一點官位,抓一點財利。

我舉兩件從報上看來的真實事情:有個出家人竟然去報名考公務員,他想做宗教局局長,那真鬧笑話了,所以報上稱他為「另類僧人」。還有個「另類僧人」竟然跑到證券交易所去炒股票,一個為名,一個為利,像這種情況我們是反對的。

我們今天靠攏黨、靠攏領導,學習政策法規,搞好自身建設,這就是愛國愛教的表現,這跟搞名利是兩碼事情。世俗上種種欲樂的享受,都是你已經丟掉的東西,怎麼能再去抓呢,連嘗嘗味道也不應該,所以說反吐不食不嘗味。

「在家對境舍貪著」,對著五欲的境要有正知正見,醒過來了別再掉進去了

「在家對境舍貪著」,在家人很苦惱,你要他全部離開五欲享受也做不到,但在這種環境里,也應該要做到舍掉貪著,對境要有正知,對著五欲的境不要丟掉了正知正見,要有覺悟,不要迷惑。

你說:「這種道理我懂,不過生在這個環境里身不由已,有時候自己也會掉進去,掉進去拔不出來了。」當你知道苦惱的時候你已經醒過來了,醒過來了就別再掉進去了。

又說:「醒過來是醒過來,可每次醒過來,仍然掉進去那咋辦?」你就別回家,那不就解決了?如果沒辦法留下來,回去了要保持自己的警覺,創造好條件,能出來就出來吧。好比你跟迷惑你的人在一起,日子久了仍然會受騙上當,你有警惕,他更有迷惑你的本事。我可不說假話,這種人有的是,有人在家裡受了刺激出了家,袈裟已經披上了,只要丈夫跟她說幾句好話,又還俗回去了。

要珍惜自己的善根,別搖來搖去,還是被女娃娃拖走了

從前四川成都有一個小夥子長得很莊嚴,已經出家了,偏偏碰到一個女娃娃看中他。女娃娃來看他,他就倒向女娃娃一邊;同學們勸他,「你出家不容易,要珍惜這個善根,千萬不要糊塗啊」,他又倒向同學一邊;女娃娃來了又倒過去了。搖來搖去,結果仍被女娃娃拖走了。所以對著五欲的境千萬不要貪,要觀受是苦。

「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放得下就是覺,放不下就是迷

「出家永棄不少遺」,出家了世俗上東西都要永遠地拋棄,一點不要保留,出離心就這麼修的。有人聽法也聽了多了,道理也懂了,就是做起來很難。為什麼難?為什麼人家做到你不能做到啊?因為他放得下,你放不下。放得下就是覺,放不下就是迷。迷在什麼地方?迷在你不知道「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果你知道了還要抓什麼呢?夢幻泡影你抓得著嗎?過去如夢,現在如幻,夢跟幻是差不多的,所以連起來叫夢幻,眼前的一切即使是有,不過是假有,好像小孩子吹肥皂泡泡非常美麗,你能夠看得見,你能抓得著嗎?你去抓抓看,一抓就破掉了。

大般若講空,一有就是眾生,如何修空?應「由幻入空」

大般若講空,二十空的境界都是大般若境界。成佛就是修好二十空,徹底空光你就是佛。一有就是眾生,咱們做眾生是樣樣有,所以才在三界裡邊流轉生死,三界又稱三有,你要抓個有就有生死流轉。要證空,你方才能成就。這個放不下,那個放不下,證空談何容易?有些人,兒子女兒已經28歲了,乃至已經成了家了,他還是放不下。

說「老師啊,怎樣才能放得下,怎樣才能入空啊?」從前我在上海,到一個居士家去,兩夫妻一清早在談空,他們看見我來就問:「我說由空入空,他說由有入空,你說呢?」我說:「由幻入空。」他們一聽高興了,「對,由幻入空。」對現在的種種的境界不修到如幻,你就進不了空。

今天講到這裡。

初發菩提心修行觀法 (69)

(初發菩提心修行觀法方便頌)

傅味琴講於太湖法雨山佛學苑 2008.2.27

佛陀的智慧是真諦,是清凈的,發菩提心的人都應該以佛陀的智慧去觀所觀的境

提要:·觀外境觀內心都沒錯,叫正觀;觀世音菩薩是觀眾生苦難而發起大悲心的·佛陀的智慧是真諦,是清凈的,發菩提心的人都應該以佛陀的智慧去觀所觀的境·出家人只受供養,不得貿易,因為做買賣都離不開慾望·出家人應以清凈心受供養,以大悲心為眾生培福·要為釋迦佛收徒弟,「法王座下又添孫」,佛教事業要有接班人

觀外境觀內心都沒錯,叫正觀;觀世音菩薩是觀眾生苦難而發起大悲心的

修菩提心最重要的是要正觀。觀就是你怎麼去看問題,要觀外境還要觀自己內心,如果看問題沒有錯,這叫正觀。觀世音第一個字就是觀,觀世音菩薩就是觀聽世間上苦難的音聲,而發起大慈大悲救苦救難的。

我們學佛法要從中正確理解這個觀,觀世音菩薩觀眾生是清凈的觀,所以叫真觀清凈觀。我們對於外面的境不能觀錯,世俗生活里的人沒有佛陀的智慧,對人世間的一切都看錯了,所以佛說眾生大顛倒。應該用清凈心去觀,所以心跟境都要觀。

佛陀的智慧是真諦,是清凈的,發菩提心的人都應該以佛陀的智慧去觀所觀的境

我們講過能觀是智,所觀是境,我們應該以佛陀的智慧去觀所觀的境,因為佛陀的智慧是真諦,是清凈的。我們發菩提心的佛弟子都應該用清凈的智慧去觀,這樣我們發的菩提心才是清凈的、覺悟的、不顛倒的菩提心。世間上的一切都不清凈,因為世間上一切造作、享受都離不開財色名食睡,色聲香味觸,這些就是五欲。財色名食睡沒有過錯,色聲香味觸也沒有過錯,如果我們把這一切供養一切眾生,供養師尊三寶這就不錯了,因為你是清凈的,你心裡沒有貪嗔痴的煩惱。所以五欲本身並沒有過錯,比如說財,我們用錢財去做弘法事業,這個財就沒錯。

出家人只受供養,不得貿易,因為做買賣都離不開慾望

出家人應受供養,因為出家人離開了世俗,不能謀利,出家人賺錢那是違背了如來遺教。佛門裡賣門票是錯的,佛門裡邊的小賣鋪、素食館最好讓在家人做,出家人不要插手。如果居士家裡死了親人,求出家師父給親人迴向超度,那麼要以大悲心誦經迴向,不要說誦《金剛經》多少錢,誦《藥師經》多少錢。出家人只受供養不做買賣,凡是做買賣的都離不開慾望,財色名食睡第一個慾望就是財,錢並不骯髒,骯髒在你有貪心,有貪心就有毒。

出家人應以清凈心受供養,以大悲心為眾生培福

中國佛教因為受了儒教道教影響有點變樣了。有的師父你供養他,他不收,人家就說他清高。出家人要以慈悲心受供養,這是為眾生培福,而不是貪供養的錢財。我們不講儒教的清高,我們是講佛教的悲心。有的出家人說:「我自己福報不夠,收了供養,我的福報要降低。」要知道你是福田僧呀,布施自己一點福報也是菩薩精神,應該讓眾生在你的福田裡種下福報,何況你一出家就有大福報,怎麼也用不完的。

要為釋迦佛收徒弟,「法王座下又添孫」,佛教事業要有接班人

如今佛門有個不太好的傳統就是對法不重視不尊重,很多人只知道唸佛,不大肯深入經藏,所以懂得比較少。還有當師的很用功,就是不肯收徒弟,其實搞錯了,不是你收徒弟,你是替釋迦佛收徒弟呀,你要負責把他們培養好,可不要使釋迦佛斷絕子孫了啊!出家時有句話,「法王座下又添孫」,要使釋迦佛的事業有接班人啊。當然收了徒弟不教育,這也不對。有人嫌收了徒弟太麻煩,修行也修不好,所以不收徒弟的出家人就被看成真正的修行人,這種思想也不對吧?比如我在這兒培養你們年輕一代是為我培養嗎?等你們培養出來我也死了,是為釋迦佛培養啊,一切為了三寶,一切為了眾生,這就叫菩提心。為個人打小算盤,你的菩提心就不圓滿。


推薦閱讀:

菩提心灌注在整個生命中
《金剛經》與菩提心
《大方廣佛華嚴經》【發菩提心的功德】
發菩提心要句精華集

TAG:修行 | 菩提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