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象棋的起源

相對於圍棋而言,中國象棋的起源更加撲朔迷離,不過經過歲月的洗禮,如今也已成為中國傳統文化的一流,並與五子棋及孔明棋一起留給了人們太多的快樂和啟示。

中國象棋流傳的歷史也是相當久遠了,象棋在古代被稱為「象戲」。據考證,象棋大約起源於戰國時代,是根據春秋戰國時兩軍對壘的戰陣創造的戰鬥遊戲。唐朝時,象棋已經很普及。到了宋代,中國象棋基本定型,並且在全國流行。

中國象棋的棋盤是正方形的,棋盤的中間有一條「界河」,把對壘的雙方隔在兩邊。兩邊畫有交叉線的地方共有90個交叉點。中國象棋共有32枚棋子,分為黑紅兩組,下棋的雙方各用一組,每組各有一帥(將)、兩士(仕)、兩相(象)、兩馬、兩車(車)、兩炮、五兵(卒)。兩人對局時,按照規定的位置將各自的棋子擺好,紅方先走,然後輪流下棋子。各種棋子走法不同,如:馬走日字,相走田字,車可以「橫衝直撞」,兵只可前行……最後以把對方將死為勝,不分勝負為和棋。

關於中國象棋的起源,在我國古文獻中也有幾種有趣的傳說,有的說起源於神農氏,有的說起源於黃帝,有的說起源於武王伐紂,有的說起源於戰國,有的說起源於北周武帝。版本不一,但都說明中國象棋在古代確實流傳甚廣,而且深受人們的喜愛。

早在戰國時期,就已經有了關於象棋的正式記載,如《楚辭·招魂》中就有關於象棋的稱謂和記載。由此可見,戰國時代,象棋在貴族階層中就已流行開來。

根據史料上的記載加以推斷,象棋應該是在周代建朝(公元前11世紀)前後產生於中國南部的氏族地區。早期的象棋,是由棋、箸、局等三種器具組成。兩方行棋,每方六子,分別為:梟、盧、雉、犢、塞(二枚)。棋子用象牙雕刻而成。箸,相當於現在的骰子,在下棋之前先要投箸。局,是一種方形的棋盤。比賽時,投箸是什麼數字,就走幾步棋,這種玩法鬥巧鬥智,相互進攻逼迫,而置對方於死地。如果我們回顧一下歷史,春秋戰國時的兵制,就是以五人為伍,設伍長一人,共六人,而且當時作為軍事訓練的足球遊戲,也是每方六人。由此可見,早期的象棋,是象徵當時戰鬥的一種遊戲形式。後來在這個基礎上,又出現了一種叫「塞」的棋戲,該棋戲只行棋不投箸,擺脫了早期象棋中僥倖取勝的成分。

秦漢時期,塞戲在全國範圍內頗為流行,當時人們又把塞戲稱為「格五」。湖北雲夢西漢墓出土的塞戲棋盤和甘肅武威磨嘴子漢墓出土的彩繪木俑塞戲,可以印證漢代邊韶《塞賦》中對塞戲形制的描寫。三國時期,象棋的形制不斷地變化,到了南北朝時期的北周,武帝制《象經》,王褒[bāo]寫《戲·序》,庚信寫《象戲經賦》,標誌著象棋形制第二次大改革的完成。

隋唐時期,史籍上經常看到關於象棋的記載,其中最重要的是《士禮居叢書》載《梁公九諫》中對武則天夢中下象棋的記敘和牛僧孺《玄怪錄》中關於寶應元年(762)岑順夢見象棋的一段故事。結合現在能見到的北宋初期飾有「琴棋書畫」的四樣圖案,以八格乘八格的明暗相間的棋盤來表示棋的蘇州織錦和河南開封出土的背面繪有圖形的銅質棋子,可以得到這樣的結論:唐代的象棋形制和早期的國際象棋有頗多的相似之處。當時象棋的流行情況,從詩文傳奇等諸多記載中,都可略見一斑。而象棋譜《樗[chū]蒲象戲格》三卷則可能是唐代的著作。

宋代是象棋廣泛流行,形制大變革的時代。北宋時期,先後有司馬光的《七國象戲》,尹洙的《象戲格》、《棋勢》,晁[cháo]補之的《廣象戲圖》等著述問世,民間還流行「大象戲」。經過近百年的實踐,象棋於北宋末年基本形成現在的模式:32枚旗子,有河界的棋盤,將在九宮之中等。南宋時期,象棋稱為流行極為廣泛的棋藝活動。李清照、劉克莊等文學家,洪遵、文天祥等政治家,都嗜好下象棋。宮廷設的「棋院」中,象棋手佔一半以上。民間有稱為「棋師」的專業者和專制象棋子和棋盤的手工業者。南宋還出現了洪邁的《棋經論》、葉茂卿的《象棋神機集》、陳元靚的《事林廣記》等多種象棋著述。

元明清時期,象棋繼續在民間流行,技術水平得以不斷提高,出現了多部總結性的理論專著,其中最為重要的有《夢入神機》、《金鵬十八變》、《橘中秘》、《適情雅趣》、《梅花譜》、《竹香齋象棋譜》等。楊慎、唐寅、郎英、羅欣、袁枚等文人學者都愛好下棋,大批著名棋手的湧現,顯示了象棋受到社會各階層民眾喜愛的狀況。

我不是尚書

說起象棋來,尚書當年可是高手的哦,前推小區大爺,後秒街邊大叔。這都是常有的事哈!!!


推薦閱讀:

分析何為八字,八字的鼻祖與起源
同性戀的起源是什麼?———— | 性 情主題站 | 果殼網 科技有意思
大爆炸的那一刻,是否已經有了牛二定律?
哪些現代服飾與軍服密切相關?
日本人關於自己起源的故事是怎樣的?

TAG:中國 | 象棋 | 中國象棋 | 起源 |